中国名寺(上下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名寺(上下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506024778
作者:韩欣
页数:625页

章节摘录

书摘宋、辽、金留存的塔相当多。方形平面布局已极少见,八角形的占主导地位。现存我国古代仅存的楼阁式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性的国宝。可是,宋、辽、金、元时是砖塔发展的高峰时期,除北方流行密檐式外,南方更流行砖身木檐的混合结构方式,多为楼阁式,便于登临。    元代起,从尼泊尔等地传人西藏的覆钵式瓶形喇嘛塔又流行于中原。现存单体塔的重要作品为北京妙应寺白塔。琉璃塔出现,代表性的是河南开封相国寺塔。铸造工艺应用于大型塔,代表性的是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    中唐以后随密宗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石制经幢大量涌现。代表性的如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雕刻精美,尺度高大,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经幢。    南传小乘佛教很早就传人并一直流行在我国云南地区。各时代的寺院及佛塔等建筑均受当代或前一代中原地区建筑影响而略有变化。如,昆明的几处大寺,平面布局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类同。建于盛唐开元年问的大理崇圣寺千寻塔,采取唐代习见平面正方形,塔身则为密檐式。形制与西安荐福寺塔极为相似。可是,边境地区村寨的“缅寺”,从内到外,自有其与缅甸、泰国佛教建筑近似的特点。具见于徐伯安先生《我国南传佛教建筑概说》一文中。要补充的是,它们吸收的汉化建筑技巧与艺术也不少。像边境乡镇地区的塔,虽受缅甸、泰国建筑形式影响,如景洪曼菲龙塔,是九个圆形平面的塔组成的群塔,八座小塔围绕中心塔,但其主塔身由三层逐渐缩小减低的须弥座叠成,有仰莲基座,既吸收了若干汉族建筑作法,更有浓厚的南方傣族建筑风格。    汉化、藏化、南传佛教的现存佛寺,多数为明清两代重建或新建,尚存数千座,遍及全国。其中一部分已改作其它用途,或归文物部门保管。    明、清佛塔多种多样,形式众多。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佛塔的意义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规定,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对象。因而,不但道教、伊斯兰教等也建造了一些带有自己风格意蕴的塔,民间也造了一些风水塔(文风塔)、灯塔。在造型、风格、意匠、技艺等方面,它们都受到了佛塔的影响。    现存佛寺绝大多数是明清时代建立或重建的,总数当有数千。明清传统佛寺显然又有两种风格:①官建的大寺,多位于城市或其附近,地势平坦开阔,规模较大,建造官式建筑,总体规整对称,风格华采富丽,整饬严肃;②山林佛刹,多建在名山胜境风景佳丽之地,密切结合地形和环境,布局不求规整,活泼多变,单体建筑近于民居,规模不大,风格纯朴淡素。北京智化寺、广济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属于前者,分布于各地名山如峨眉、九华、普陀、天台、雁荡等山的佛寺大都属于后者。    P60插图

书籍目录

概述  佛教渊流  佛教诸神  佛寺建筑  佛教艺术华北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西北地区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东北地区  辽宁  黑龙江华东地区  上海  江西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建化中地区  河南  湖北  湖南华南地区  广西  广东  海南西南地区  西藏  四川  贵州  云南港澳台地区  香港  澳门  台湾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对佛教的渊源与传播、佛教诸神、佛教建筑、佛教艺术的综合介绍,以便旅游者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而对全国著名佛教寺庙的一一介绍,则让旅游者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建筑和艺术品的产生时代、微妙内涵和文物价值,让旅游者从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哲学和民族风俗等不同角度去观赏这些文化古迹,使旅游者在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时,又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旅游乐趣。并配有大量的精美图片,读者读之趣味盎然。

作者简介

中国宗教寺庙,以佛教为最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文化的无穷魅力,使佛教文化旅游在中国出现越来越旺的势头。
  《中国名寺》以佛教文化和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方式,按地区从历史,建筑,文物,佛教人物,周边景点等几大方面立体地介绍了中国的各个寺院,同时,本书还附有众多佛教小知识,佛教法器文物,并配有大量的精美图片,读者读之趣味盎然。

图书封面


 中国名寺(上下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在北京住酒店的时候在大堂的书架上看到这套书,媳妇家里信佛,所以回来后就买了。丈母娘很喜欢,就是书里有不少错字别字,总体来讲很不错。就是还是贵了点,呵呵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0日捐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