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钟敬文工作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民俗 > 数字钟敬文工作站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303097852
页数:300页

章节摘录

  民间图画展览的意义——为民间图画展览会作,1937年2月。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238~241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280~283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民间艺术探究的新展开,1939~1940年。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231~237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305~310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被闲却的民间艺术,1943年秋。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223~230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作者附志:“抗战前两三年,我因为受法国社会学和德国民俗学的触发,对于中国民俗学搜集和研究范围,觉得有加以开拓的必要。因为民间各种制度(原始政治、法律、经济等),民间科学、伦理以及民间一般艺术和语言等,过去我们的搜集者和研究者比较忽略或者不理睬,而它们正是很重要的民俗事象。为了把这种意思传达给一班同道并自己亲做些示例的工作,我写了几篇‘号召式’的短文和编了两三册专载这类民俗资料的书刊。这篇《被闲却的民间艺术》,就是当时写下的关于艺术方面的短文中的一篇。抗战以后,一般的社会情势激变了,文化活动上的情形也起了很大变动。以前不大引人注意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当中的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跳舞等都被人们记录起来,讨论起来了,而且情形相当热闹(关于这点,我三年前曾经发表过《民间艺术探究的新展开》一文)。这自然是值得我们大大拍掌的事情。可是,从事这种学术新工作的,多是那些救亡工作者和少数艺术界的专家,民俗学方面的同道却很少参加……。我觉得关于这种工作,现在还是有继续加以号召的必要。所以,把这篇不完备的旧稿子,稍加点窜重新刊布出来,希望能够唤起更多学术界人士的注意,并去尝试这种值得尝试的工作。一九四三年秋作者附志于坪石”。  进一步挖掘和发扬人民固有的艺术——庆祝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1953年4月2日。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242~247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300~304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前言

  中国民俗文献史及数字化管理系统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史和民俗学史领域的开基宗师,“中国民俗文献史及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其中青年后学团队接续衍生的科研项目,本丛书是该项目成果的组成部分。  一、基本思路  现在讨论中国民俗文献史,有两种理念。首先,从历代文献中剥离民俗资料而成史,这是一项不可逾越的基础工作,它主要是由前辈学者完成的。钟先生晚年提出中国民俗学派学说时,已对它的独立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了总结。20世纪以来,在海外汉学界,已有康德谟(Max Kaltenmark)、谢和耐(Jaques Gernet)、杜德桥(G1en Dudbridge)、欧达伟(R.David Arkush)、石泰安(Rolf A.Stein)和劳格文(John La- gerwey)等一批学者,研究我国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找到了讨论中国民俗社会和民间小人物的不少好课题,他们都从国际学坛呼应了我国民俗学者的工作,有的还与钟先生有过学术接触。这批中外学者的一大成就,就是在民俗史料的发掘和研究上筚路蓝缕,建立了它的资料系统和一套处理资料的方法,将之变成学问。他们的著作不仅对我国民俗学有启发,也在我国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等研究领域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次,按照民俗事象的自身观念和行为系统建史。按照这个理念,学者要对民俗本身的资料形式和内容含义加以描述和研究,而不是仅仅依据历史文献去做民俗史。它不是在前人的工作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在前人打地基之后进行工作,前人的成果是它须臾不可忽视的学术史。从资料上说,我国也历来存在着历史文献与口头传统交叉互渗的事实,完全脱离历史文献建民俗史是空谈;从民俗学的方面看,依靠口头传统资料去写民俗文章是可以的,但若建“史”,也还是不科学的做法。本丛书在前期研究和现实准备的基础上,在将两者汇合的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重新界定民俗史的概念,主要是以民俗自身的观念、解释、结构、分类和功能系统为主体,在现代民俗学的理论框架下,审视历史文献中的民俗记载和现实田野作业中的民俗记录两者,建设以民俗学研究目标为主的、历史文献与民俗志相结合的民俗史。它区别于次生于历史文献的民俗史,也区别于单纯强调口头传统的民俗史。它在新理念的框架下,根据我国实际,将文献与口头资料综合起来建史,故称“民俗文献史”。

内容概要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原钟敬文教授学术助手,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数字钟敬文工作站项目主持人,在本书中承担书稿全文的撰写工作。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数字人文研究  第一节 工作站的基本选题   一、民俗学者的大学遗产   二、社会公共学术新财富   三、百年人生的时空数据  第二节 钟敬文与三集成工程   一、研究集成的治学要点   二、使用集成的区域表达   三、涉及集成的遗产目录  第三节  钟敬文与民俗学教育   一、民俗学高等教育战略   二、多民族生源培养计划   三、国际化学术推广网络第二章 数字图像网所  第一节 钟敬文工作站方案   一、总体框架方案   二、技术路线方案   三、地图编制方案  第二节 纪念站   一、数字民俗概念网所   二、纪念站的数据合成与链接控钮   三、纪念站音视频数据的文字说明 第三节 研究站   一、研究站的数据合成与链接控钮   二、研究站音视频数据的文字说明 第四节 遗产站   一、遗产站的数据合成与链接控钮   二、遗产站音视频数据的文字说明第三章 数字名师地图  第一节 数字名师地图发布   一、卷首   二、版权页   三、欢迎词   四、导图   五、地图站   六、开放工作室  第二节 数字名师地图组图   一、结构与产品组合   二、数字名师地图附录 钟敬文工作站数字辞典 附录一  钟敬文工作站中文版数字辞典   一、钟敬文学术文化著述与活动的概念   二、民俗学数字化的理念   三、概念网站术语   四、概念产品术语  附录二  钟敬文工作站英文版数字辞典   第Ⅰ部分 钟敬文工作站搜索引擎用语   第Ⅱ部分 数字名师地图   第Ⅲ部分 钟敬文工作站电视片  附录三 钟敬文工作站书库数字辞典  一、钟敬文学术著述数据库书目  二、钟敬文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数据库书目  三、钟敬文搜集民间文学作品数据库书目  四、钟敬文研究使用三集成资料数据库  五、钟敬文国际交流数据库书目  六、钟敬文研究数据库后记致谢与作者简介数字名师地图

作者简介

《数字钟敬文工作站》是董晓萍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02JAZJD840003)的子课题成果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资助出版。项目合作单位: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图书封面


 数字钟敬文工作站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