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民俗 > 济南民俗

出版社:严民 济南出版社 (2010-06出版)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548800125
作者:严民
页数:12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人之初,应该从婴儿呱呱坠地算起。母亲的腹中孕育婴儿时,称为怀孕,济南人俗称为“有喜”。(一)有喜有了喜的孕妇身体开始出现生理变化,起居饮食会有_些特殊需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害喜”。害喜的妇女有的愿吃酸物,有的愿吃辣物,一般情况下是“酸儿辣女”。为了使胎儿健康漂亮,人们往往会在屋里贴上画有大胖娃娃的年画,让孕妇多看这些画儿,希望生出的孩子像画中人一样可爱。孕妇这时还要“忌口”,不能吃兔子肉,怕生豁子嘴;不能吃葡萄,怕生葡萄胎;有的还不让吃姜,说吃了姜,小孩会生六个指头。这些说法虽无科学道理,但却表达了家人对未来宝宝健康的关注。如果媳妇过门儿很久还没“有喜”,家人就会烧香磕头祈福,或去庙里“拴娃娃”了。旧时济南人祈福求子“拴娃娃”,要去趵突泉畔的吕祖庙。吕祖庙在趵突泉的“三股水”以北,现在叫泺源堂。这儿原是古代娥英祠的旧址,奉祀的是传说中大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大概人们觉得生儿育女的事儿归女神管吧,所以便到这儿来祈福求子了。求子更加心切的人要去泰山斗母宫“拴娃娃”。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母亲带我去泰山游玩。街坊封娘娘当时已三十多岁了,还没孩子,便托付母亲替她拴一个娃娃回来。在斗母宫后院的一个大殿里,送子娘娘的供桌上摆了许多泥娃娃,有男有女。母亲给尼姑交了钱,尼姑烧了香,嘴里念念有词,然后让我去挑了一个男娃娃,据说小孩子挑的娃娃最“灵”,容易投胎。那泥娃娃的头上有个“朝天椎”式小辫儿,尼姑又特地在小辫儿上拴了红头绳。回家后母亲便把“拴”来的娃娃给了封娘娘,但封娘娘一直没“有喜”,后来收养了一个弃儿做儿子。(二)添喜婴儿降生俗称“添喜”。旧时的济南妇女生孩子,既没有医院可住,又无专科医生助产,只能请产婆来家接生。产婆又称接生婆,民国时期济南已有专职接生婆了,最有名望的是赵师娘和林月琼。我家兄弟姊妹5个,我的两个哥哥和大姐都是由赵师娘接生的。赵师娘家住正觉寺街,个子不高,瘦削的身材,梳着小纂,干净利落。20世纪30年代时她已有四五十岁年纪。那时孕妇生孩子一般在自己家的卧室里,只要安静、暖和、不透风就行。在产妇即将生产之前,家中要备一个大盆给孕妇擦身,烧好开水备用,还要找一把锋利的剪刀用开水煮过或用白酒消毒。婴儿降生后,产婆便用剪刀剪断脐带,再用白酒消过毒的棉线扎好,把胎衣埋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不能让人践踏。据说赵师娘接生存活率极高,小孩几乎没有夭折的。她收费也不多,产妇家有钱给钱,没钱给红鸡蛋也行。到了20世纪40年代,广东人林月琼来济南行医,在南门附近开了一个诊所,专门负责接生。她是西医,身穿白大褂,出诊有专门的黄包车接送,还有助手提着装有医疗器材的提包随后。虽然她的接生存活率也很高,而且讲究卫生,但由于派头比赵师娘大,收费较高,所以一般人家是请不起的。济南解放后,这两位接生专家因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都进了国营医院工作。不过,旧时济南能请得起接生婆的人家还是少数,大多数孕妇在家生孩子,都是临时请邻里和家中有经验的老年妇女来接生。我的小姐姐生在1942年的春天,恰在夜里12点出生。当时日寇侵略济南,实行夜间全城戒严,连赵师娘也没法去请,只好请一位老街坊接生。我的同院邻居翟大娘就常帮人接生,虽然济南解放后人们都去医院妇科生产了,但来不及送医院时,这些民间接生婆还是能救急的。(三)报喜婴儿降生之后,家人要在临街的大门或产房门上挂-块红布,谓之“挑红”。“挑红”有两层意思:一是向外人宣布家中“添喜”,起到报喜作用;二是红色喜庆避邪,也通告外人不得随便进产妇的屋子。亲邻好友见到挑红,就会拿着鸡蛋、红糖或给小孩做衣的布料前来贺喜。添喜的主家要拿出早已染好的红鸡蛋做回礼,一般生男孩送单数,生女孩送双数,3个5个7个9个,6个8个10个不等。这时,给产妇的娘家报喜是最隆重的,虽然也是送红鸡蛋,但数量大增,最多可以送到99个,再另放1个生鸡蛋,取“生”的意思。娘家人得到喜讯,便要给女儿送粥米:送米、面、挂面、糯米、鸡蛋、红糖等食品,为孕妇熬粥滋补身体。还要给新生儿送小被子、小褥子和婴儿服。这些婴儿服有单的、夹的、棉的,一般都是“和尚服”,即前面斜开襟,没有纽扣,用布带子系住。“和尚服”穿起来方便,婴儿娇嫩的皮肤不会被纽扣硌伤,所以婴儿穿“和尚衣”的习俗一直沿用到今天。(四)起名婴儿来到人世间,长辈要为他(她)起名。济南人在给婴儿起大名即学名的同时,还爱给孩子起小名(亦称乳名)。学名一般是姓氏加辈分加吉祥语。以孔家的后代为例,孔子的77世孙按辈分是“德”字,同辈分的人起名时,姓名中第二个字就均用“德”字,如“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78世孙的辈分是“维”字,再往下是“垂”字……以此类推,让人一看便一目了然,知道是哪一辈分的人。起小名就随便多了。有的按十二属相起名,如小虎、小龙、牛子;有的按兄弟排行,顺口叫个小三、小四、大妮、二妮;有的希望小孩健康,起个铁蛋、石头、拴柱、留柱;有的怕小孩夭折,故意起个下贱、呆滞、不讨人喜的名字,如傻小、傻妮、狗剩、二蛋、臭臭,这种讨人厌的名字阎王爷听了不喜欢,自然也就不要他了。总之,这些小名起得千奇百怪,叫起来又朗朗上口,有时从小叫到大,改不过口来,到晚年还有被叫做“傻小”爷爷的。(五)坐月子和过满月婴儿出生后,孕妇要坐月子。坐月子时,产妇头三天不能下床,一个月之内不出房门,旧时连窗户都不开,怕产妇受风寒。这期间产妇要穿得暖和,按旧习惯还要包上头,不能洗头洗脚,更不能干重活。在饮食上,产妇要多吃煮鸡蛋,喝些滋补身体的鸡汤、易消化的小米或糯米做的红糖稠饭。为了“下奶”,还要吃些猪蹄、鲫鱼汤之类的催乳食品。就这样,产妇一直要在屋里待到婴儿出生一个月,即满月后,才能恢复正常生活。给孩子过满月,应该是婴儿出生后第一次与外界接触。这时主家要宴请宾客,亲朋好友送来贺礼,祝贺母子平安。满月这天,第一次给婴儿理发,俗称“铰头”。婴儿的头发不能全部剪掉,一般会在额顶上(囟门及周围)留下拳头大小的一绺头发,说是保护“头信子”,叫“百岁毛”。大概是因为怕婴儿的头盖骨太嫩,有意保护,而不去触动。婴儿头信子上面长着一些类似痂皮似的“屎巴巴”,济南人把这种发型叫做“把屎毛”。(六)住满月婴儿过了满月,产妇就可以抱着孩子回娘家了,一般会在娘家住一个月,俗称“住满月”、“住对月”或给孩子“搬尿窝”。产妇回娘家住一个月是很有道理的:一是在婴儿出生的头一个月中,把婆家人累得够戗,应该给他们一段休整时间;二是闺女与婆婆是客情,总不好意思去支使。而自己的亲娘最了解女儿的饮食习惯,变着法儿的伺候,日子会过得更随意一些。记得我小姐姐回家住满月时,外甥女没出满月就消化不好,经常漾奶,而且嘴里牙床上长了一些小白点,济南人叫长“马牙子”。我小姐姐看到孩子刚吃进奶水,又吐了出来,急得直哭,母亲便请来了邻居翟大娘。裹着小脚的翟大娘是盛唐巷街上的土大夫,她虽然没有学医,却会用土法治病。她会接生,还会接骨、拿环、拔罐、下针……一般人有个头痛脑热,找到她掐掐头、捋捋嗓子,再在后脊柱狠狠抓几把,准好。她给我小外甥女治“马牙子”,就是用纱布缠在食指上,沾着香油伸进孩子嘴里,不停地在牙床上抹来抹去。经翟大娘治了两次之后,外甥女嘴里的“马牙子”不见了。而且她每次来,都会握住外甥女娇嫩的小手腕揉搓几下,这样孩子也不漾奶了。估计她揉手腕是给孩子做推拿,那“马牙子”是口腔溃疡,香油有消炎收敛的作用,所以这两种病到了她那儿,立刻手到病除。

前言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日:“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济南人”了。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样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济南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出版社等部门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这套“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丛书,对于进一步挖掘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更好地宣传济南、展示济南,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2010年3月

书籍目录

自序一 济南人 人之初 童年 少年 婚嫁 祝寿 丧葬 四方之人二 衣食住行 服饰穿戴 家常便饭 居住环境 水陆通衢三 吃喝玩乐 美哉名吃 喝——“自然”的Sweet hert 游山玩水 知足者常乐四 一年四季

编辑推荐

《济南民俗》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济南民俗》主要内容:1948年9月24目,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济南民俗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