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
ISBN:9787532120178
作者:易中天
页数:305页

前言

借此再版之机,对本书作了一次修订,主要工作是删繁就简,着重删去了与《闲话中国人》一书重复之处和过于繁琐的论述,顺便对一些错漏作了订正。改动最大的是删去了第九章。依照“九九归一”的思维定势,原本是应该有第九章的,但我和责任编辑赵南荣兄都对这一章不甚满意,重写又不太可能。与其滥竽充数,不如壮士断腕,金蝉脱壳,宁缺毋滥。其中尚可保留的内容,将在以后收入其他随笔集或另行处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女人有母性,有女儿性,所以女人爱英雄。英雄孔武紧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能满足女人的母性。男人喜欢的也正是一半像女儿一半像母亲的女人。女人像女儿,可以让男人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英雄;像母亲,则可以使他觉得自己是受伤的英雄。成功也好,受伤也好,好歹都是英雄。

后记

原版后记本书自1996年10月开始写作,今日始告完成。其中甘苦,惟自知也。本书的写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导性参考书外,许多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尔《人类性爱史话》,费孝通《生育制度》,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姜绪源《中国妻妾》,孔庆东《青楼文化》,其中尤以刘达临先生的《中国古代性文化》资料最为翔实,极具参考意义。此外,还引用了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和杨东平《城市季风》两书部分观点。限于本书体例,参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注明,只能依照国际惯例,开列书目在此,并致谢忱。本书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而非专家看的,许多观点都未能深入展开论证。读者如有兴趣深究,请参看拙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本书除对中国人的两性状态和两性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外,第三章还对人类和中国人两性关系的历史用作者自己的眼光作了回顾和检讨,第九章则对男女关系以及爱情、婚姻、家庭、人性等问题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仅仅只是作者自己的回顾和检讨,观点和看法,所以并不强求读者同意。知我罪我,一任诸君。1997年2月6日丙子年岁末除夕夜记新版后记本书曾于1998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这次交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为了同《闲话中国人》等其他三本著作一起,组成我的“随笔体学术著作”之“中国文化系列”,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读到它。事实上本书同《闲话中国人》一书是有关联的。它们讨论的都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国民性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本书要讨论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话题。其实,人格的塑造和两性关系也是有关联的。既然人类无可回避和无可改变地被分成了男人和女人,则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他们各自的人格。更何况它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还有那么深的关系,就更让人不敢“小看”。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本书之所涉及,其实已超出了一般同类著作的范围。它所要面对的,是整个中国文化问题。把它同其他三本书放在一起,显然更为合适。本书这次再版,基本上未作修改,除订正个别错漏之处外,只改动了一处地方。我在原版第161页讲,“文革”中,包括爱情在内,所有美的东西都被毁坏,爱美成了“小资产阶级情调”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然而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淫乱’并未因此稍减,中国的人口反倒猛增了几倍,而且有不少是私生子”。一位我并不认识的读者,江苏省邳州市副市长朱蔚荣读了以后认为不妥。他指出,1966年,我国的人口是7.5442亿;1976年,增至9.3717亿。十年增加1.9175亿,增长率25.72%,怎么能说“猛增了几倍”?这个意见显然是对的,因此借这次再版的机会特地作了修改。为此,我还在南京出版的《书与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有这样的读者》的小文章,向朱蔚荣副市长致谢,也向广大读者致歉。我在文中说: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现在看来,我辈文章虽非“千古事”,多半是要“速朽”的,但那得失,却未必只有“寸心知”,还有“读者知”。而且,一旦“读者知”,就比“寸心知”厉害得多。因为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读者没准比作者更“知”。既然如此,那么,今后写作时,还敢马虎吗?所以我非常庆幸有这样的读者。有这样的读者,我们可以“宽心”。因为不必担心自己的著作是“不写白不写,写了也白写”,只有进废品回收站的份儿。有这样的读者,我们也得“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出了错儿,丢面子事小,对不起读者事大。读者是上帝嘛!1211让上帝挑了毛病去呢?愿以此表示我的一点心意,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提出批评!易中天1999年11月9日三版后记借此再版之机,对本书作了一次修订,主要工作是删繁就简,着重删去了与《闲话中国人》一书重复之处和过于繁琐的论述,顺便对一些错漏作了订正。改动最大的是删去了第九章。依照“九九归一”的思维定势,原本是应该有第九章的,但我和责任编辑赵南荣兄都对这一章不甚满意,重写又不太可能。与其滥竽充数,不如壮士断腕,金蝉脱壳,宁缺毋滥。其中尚可保留的内容,将在以后收入其他随笔集或另行处理。谨此向读者致谢并致歉!易中天2002年9月9日

内容概要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新译(国语)读本》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2006年将继续主讲《易中天品三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男人
一 奶油小生
二 江湖好汉
三 忠臣孝子
四 大老粗与小白脸
五 寻找男子汉

第二章 女人
一 贤妻良母
二 弱女子与女强人
三 淫毒妇与贞烈女
四 嗲妹妹与假小子
五 二十世纪新女性

第三章 性
一 神圣祭坛
二 从禁忌到贞节
三 从图腾到祖宗
四 等级与配额
五 设男女之大防

第四章 夫妻
一 形式与内容
二 所谓“明媒正娶”
三 无爱之婚
四 无性之恋
五 恋丈夫与怕老婆

第五章 姬妾
一 妻与妾
二 妾之地位
三 “妻不如妾”
四 妒妇与宠姬
五 “妾不如婢”

第六章 娼妓
一 起源与类别
二 青楼的功能
三 “婢不如妓”
四 风雅与才情
五 铜臭与血腥

第七章 情人
一 “妓不如窃”
二 怀春与钟情
三 私奔与私通
四 偷情种种
五 捉奸心理

第八章 闲话
一 荤话与风话
二 微妙关系两种
三 孤男寡女
四 离婚与再婚
五 “窃不如说”

第九章 看法
一 男人和女人
二 性与爱
三 爱情与婚姻
四 婚姻与家庭
五 新中国人

后记
新版后记

编辑推荐

《品读中国书系之三: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的写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导性参考书外,许多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尔《人类性爱史话》,费孝通《生育制度》,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闽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姜绪源《中国妻妾》,孔庆东《青楼文化》,其中尤以刘达临先生的《中国古代性文化》资料最为翔实,极具参考意义。此外,还引用了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和杨东平《城市季风》两书部分观点。限于本书体例,参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注明,只能依照国际惯例,开列书目在此,并致谢忱。《品读中国书系之三: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而非专家看的,许多观点都未能深入展开论证。读者如有兴趣深究,请参看拙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

本书的写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导性参考书外,许多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尔《人类性爱史话》,费孝通《生育制度》,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闽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姜绪源《中国妻妾》,孔庆东《青楼文化》,其中尤以刘达临先生的《中国古代性文化》资料最为翔实,极具参考意义。此外,还引用了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和杨东平《城市季风》两书部分观点。限于本书体例,参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注明,只能依照国际惯例,开列书目在此,并致谢忱。 
本书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而非专家看的,许多观点都未能深入展开论证。读者如有兴趣深究,请参看拙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本书除对中国人的两性状态和两性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外,第三章还对人类和中国人两性关系的历史用作者自己的眼光作了回顾和检讨,第九章则对男女关系以及爱情、婚姻、家庭、人性等问题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仅仅只是作者自己的回顾和检讨,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并不强求读者同意。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图书封面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1条)

  •     你是男人,可是你不一定了解男人···你是女人,你也不一定了解女人···虽然易中天将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固定在框框里,绝对了写,但是还是值得一看的!!!
  •     人类如同其他哺乳动物无可避免地被上帝分成了两性,两性间在心理喝生理上都有巨大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却像两根藤蔓,沿着历史爬行,两者既独自生长,又缠缠扰扰,谁也离不开谁。倒是最近的研究发现没有男性,女性也可以单性繁殖以后,两性的关系或许会改变吧。古人云食色性也,然而在中华数千年文化中却一直对性抱有忌讳的态度,从前是受到了礼教影响,现在是性教育不普及。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内敛中庸文化,这种文化产生了深具中国特色的男人和女人,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最终又免不了回到性的话题当中去。
  •     我觉得这是易中天系列书里面最好的。鞭辟入里。没有听说过女娲本是蛙而不是蛇的同学,不知道三足乌为什么有三足的同学,认为贾宝玉是中国古代男人形象中最女气的一个的同学,读一读这本书,可能会有改观。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篇一千字可以写完的流水账议论文
  •     我给三星半,这本书是个比较博学的学长推荐的,说不出到底多有意思吧,没有想象的那么精彩,也没有易中天节目上讲话时那么幽默
  •     值得细细咀嚼的一本书…
  •     本书主要是从中国历史文化深入到中国文化中男女两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第一/第二章男人的类型(奶油小生/江湖好汉/忠臣孝子{社会身份}/大老粗与小白脸)/女人的类型(贤妻良母/弱女子与女强人/淫毒妇与贞烈女/嗲妹妹与假小子)(偏人物性格亦涉及人物社会身份);第三章性在中国文化中的浮沉(禁忌/大防/程朱理学等);第四章夫妻关系的社会学深究;第五章姬妾的发展形态及根源(宗祠与嫡长子继承制度);第六章娼妓产生的原因及背后的铜臭和血腥;第七章情人存在的原因(男人多偶倾向/媒妁婚姻本质/偷情的心理反射等);第八章作者主要八卦了以下几块内容,(荤话与风流的根因/孤男寡女被人议论的本质/离婚与再婚表象下的婚姻的意义)!
  •     很有意思。
  •     大虎家
  •     这本书主题虽然说的是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但是讲这其中的文化--从起源到演变过程,延伸出的内容还不少,内容丰富,然则点到即止,该说的也说了个清,很不错。
  •     易中天还是写社科方面能引人入胜。
  •     大师的书闲看也是挺好的。
  •     易老师学识渊博,语言通俗易懂
  •     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窃,窃不如说。或许多半是封建传承下来的东西,可依然能在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出现。相爱太过凤毛麟角,但传宗接代不能停。
  •     有点意思
  •     易中天合集里这本最对我胃口,很多段落写的颇有见地,不过后面的结构有些散乱了,可惜。
  •     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女关系描述,分析现象原因,有道理~
  •     性启蒙教材
  •     看了,还不错,从原始到现代,长知识,书的最后很精彩
  •     哈
  •     我看的是易中天文集的第六卷,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     只看了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他部分在另一本书有涉及,略过。
  •     值得一读
  •     通俗但又很深入的文化读本~让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两性文化有所了解。每天看几章,当作段子来读倒挺有意思的。
  •     学校图书馆里为数不多的几本好书
  •     看到三分之一开始乏味
  •     好想读过哦,印象最深的是还是他的品三国
  •     还是有些直男癌,不过也算差强人意了。
  •     有一天在家,我突然说出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我爸大惊:这你咋知道?! 咳。。当时还是初一
  •     关于许仙等传统故事中的人有一个新的解读
  •     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剖析了两性关系,可以一读。虽然拖拖拉拉了好久才读完。
  •     几乎全部是红楼梦和明代小说里的案例。。。。
  •     理性分析,流畅表达,关注此生,济世度人。——薛士东
  •     就是想读
  •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写的也很有趣啊。
  •     小黄书
  •     有观点,有史实,过年回家可拿出来再读一遍。
  •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以中国文化和文学意象为中心》。整体看:结论大抵正确,过程有不少瑕疵。易中天成名前的作品还是有些营养的(包括在凤凰大视野的演讲),成名的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反而大失所望——大一时也曾对杜老师如是说,同时讲韩信,远不及杜师。二倍速。
  •     中国的男人女人,原来如此,从古至今,种种表现都是有根源的,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     感觉易中天的书都很好
  •     男人、女人:中国传统形象中无性化的典型性格的分析 性:对于人类和中国人两性关系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探讨,包括女娲从蛙到蛇的图腾演变的启发性观点。 夫妻:无爱之婚与无性之恋 姬妾:对妾之地位的分析 娼妓、情人和性之闲话
  •     8/10,感觉社会真是进步了!
  •     虽然通俗,但讲的还是还是很透彻。
  •     言语犀利 透彻剖析
  •     文学作品、历史故实中的男女形象
  •     老是拿红楼举例子,然后我就去读红楼了,然后就入坑了
  •     有点意思。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侠骨柔肠”是最完满的状态,最好又聪慧又坚强,会讲究能将就,既谨慎负责又仗义大气。中国历史上婚姻推崇有恋无爱、有公无私,男人女人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死板的样子来,活的生无可恋。男人女人要么太软弱无能,要么太彪悍无情。
  •     通俗有趣间剖析了不少深刻的人性。
  •     我小学把这书看了有三四遍,真的是启蒙- -
  •     生凑的逻辑,且全无雅趣。
  •     可以当个闲话来看.
  •     好几年前,我在别人评论男人女人的文章中看到了易中天老师对于中国男人无用、无性,无骨的评价,当时便有“惊为天人”的感觉。可惜,我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阅读了本尊!
  •     就读了前面男人的部分,女人的部分还没读。可能也是时代的差异吧,所以个人感觉不同。只是觉得前面的论述只是基于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并不能代表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未免显得有些不够严谨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