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关键词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月
ISBN:9787214044303
作者:汪民安
页数:528页

内容概要

主编汪民安,男,1969年生,文学博士,新锐学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主要著作有:《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尼采的幽灵》、《福柯的面孔》、《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等。

书籍目录

编者前言
B
保守主义
辩证意象
辩证法
C
擦抹
残酷戏剧
策略性本质主义
差异
场域
超人
超真实
词语误用
存在
存在主义
D
单面人
单子
地方性知识
帝国
第三空间
东方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E
俄狄浦斯情结
F
反本质主义
反俄狄浦斯
仿真
菲勒斯
分裂分析
否定辩证法
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
父权
复调理论
G
革命
工具理性
公共领域
光晕
规训
过度决定
H
耗费
合法性
宏大叙事
后结构主义
后殖民/后殖民主义
互文性
混杂性
货币哲学
J
机械复制
集体无意识
价值
间离
交往理性
阶级
姐妹情谊
解构
解构的伦理学
解释学
解辖域化
景观社会
镜像阶段
救赎
绝境
K
空间
空间生产
块茎
快感
狂欢
L
浪荡子
礼物
理论
理性
零度写作
逻各斯中心主义
M
民族一国家
民族志
模拟
陌生化
N
内爆
内在,/超越
男性中心主义
能指
拟像
女性奥秘论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P
批判理论
普遍性/普遍主义
谱系学
o
启蒙
启蒙辩证法
千高原
情感结构
全景敞视主义
权力
权力意志
权力一知识
R
人文主义
人之死
认识论断裂
认知暴力
认知图绘
日常生活
S
赛博空、司
商品拜物教
上帝之死
社群
身份/认同
深描
神话/神话学
神话—原型
审美
生成
生命权力/生命政治
生态文学
时间/时间—空间
时空压缩
世界体系
世俗的启迪
市民社会
属下属下阶层
述行
双性同体
碎片
所指
T
他人/他者
同质性/异质性
W
晚期资本主义
文本
文化霸权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工业
文化记忆
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研究
文化政治
文化资本
无器官身体
无意识
物化
X
西方马克思主义
习性
戏仿
现代性
现代主义
现象学
想象/象征/真实
象征资本
消费社会
新教伦理
新历史主义
星座
形而上学
形式主义
性别
性别表演
性政治
叙事学
Y
延异
言语行为理论
厌女症
仪式
异化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隐喻借喻
永恒轮回
忧郁
游牧
有机知识分子
语言转向
语义学
欲望
欲望机器
寓言
元历史
元叙事
怨十艮
Z
在场/缺席
褶子
阵地战
震惊
政治无意识
症状阅读
知识考古学
知识型
主奴辩证法
主权
主体/客体
资本/资本主义
自然之镜
自由
自由主义
踪迹
总体性
族裔
作者之死
术语对照表

编辑推荐

  本书搜集的这些关键词条,总是在各类理论书籍中频繁地闪现。它们随意地置身于某些篇章中、某些段落中、某些句子中,甚至是,某些标题中。我们——这些理论学徒——总是在理论课本上不经意地和它们遭遇。这样的遭遇情景往往是,在通常是通畅的阅读中,突然崩出来某一个词,它打断了我们的节奏,并使阅读变得磕磕碰碰,犹豫不决,就如同一个在平静的大道上自如地行进的人突然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一样。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地端详这些挡路的词语,并将它们从句子中小心翼翼地摘出来。

作者简介

本书收集了193个文化理论词条,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序,作出约50万字的论述。编者选词时,着重目前在文化理论研究中常被运用但有待揭示的概念,叙述其理论来源、脉络及趋势和相关重要人物。本书致力于为国内文化理论研究者提供词条的厘清与疏通,借此勾勒出每一词条所蕴含的涵意,尤为期望对研究生与年轻学者具有启发性,帮助关注文化理论研究的入门者、初学者整理自身观念和理论的思考脉络。

图书封面


 文化研究关键词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文昌读高四的时候看见了。在那个中外文书店里,老板很传奇,把自己的学生弄来当老婆了,就是现在的老板娘了,老板娘很有知性,30左右,丰腴,优雅,有个小孩。店里的书很具人文视野,很多书都是在里面站着看完的。此书让我很喜欢,英文不行,就只好看这些了。这么些年了,那时候买的书我还一直带在身边。只是现在一直都没有看完。那个时候虽然很贵,但是当时还是拿伙食费拿来买了。到现在,生活依然好乱。怀念一下。那个有希望和安慰的时光。
  •     千高原我的游牧于午夜的幽光风穿过风水拥抱水恒久的时间分裂了空间无垠的空间冻结了时间云中的云的云的云透明的游牧荡漾在千高原——X。T。K《千高原》[注]千高原,一个文化的关键词。千高原中的“原”(plateau)一词,最早是乔治•巴特森以此词描绘一种特殊的状态,最初与性高潮有关,“某种持续的强度之‘原’取代了(性)高潮到来。”强调其“强度的稳态化”的特质。到了德勒兹和加塔利后结构主义思想中,变成了“居间”(in-betwwwn)而非“高潮”的观念。“居间”是丰姿多彩、变化生成的平台;犹如地理上的“原”,既可指平原,也可指高原,有参差不齐、气象万千之意趣。千高原展示一个充满差异与联系的大千世界,以供思想的骏马驰骋或游牧。千高原呈现出“高原的网络”,虽然标明日期,但是却是时空倒错,没有编年史顺序可循。高低不同的千高原之间隐伏着众多新颖的概念与奇崛的思路。对社会历史文化千高原瞻望,文学,往往是作品-作者-批评者-读者的不同的望点。视野、立场、角度的不同,语境、语义、代码、解码的不同得出结论不同。在文学遭到表征的困难和叙述的危机时,作者在面对叙述对象的千高原时,其视野、立场、角度决定了解读与考量的方式与途径。柏拉图的“洞穴”映象之说,决定叙述者的困境,高低远近的投影住住让作者与读者产生误述与误读。批评者也亦如此。因此,每一视野只能看到真相的一个部分——社会学的、神话原型的、现象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人文地理学的等等—观察角度不同,切入的方式的不同,解读的结果不同。叙述与表达也同样的如此。就文学来说,对于社会历史千高原的文化瞻望性的叙述的是文本,否则只为一个讲故事的读本。
  •       老师上课应该推荐过吧,我当时为什么没买?是不是因为豆瓣上几乎没人打过分?还是因为觉得读原著比读二手知识更有用?还是被40元的订价吓怕了?或者干脆就因为汪民安是个大胖子看上去不像个好学者?    干!没有一个是正当理由。    前几天为了弄明白后结构主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罗兰巴特的image music text,然后费力的翻译from work to text,结果旁边坐的小美女说:还是读《文化研究关键词》吧,省力气,而且足够了。我“去年”写论文的时候就看的那本书。    囧。。。    现在看还不晚。    怎么说汪民安来着?    “他很会生活的,不是埋头搞理论死读书的书呆子。”    希望如此吧。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感觉对词条的解释有点乱不是那么精炼
  •     书籍的印刷漂亮,内容很丰富,涵盖了西方文论的诸多内容,观点材料都比较新,值得购买。缺点就是贵!
  •     大学时读,得重读
  •     纸质版百度百科 不建议买 概念不清楚还是看论文吧
  •     用来查吧,拈轻怕重的阐释让你懂不了什么;拿来看吧,固然能记住一些东西,但500多页谁想一页页翻完呢?
  •     文学、文化研究必备的集大成神器。
  •     从关键词看起最好了
  •     常备工具书
  •     不好分类的东西,有文化,有哲学,有社会的。。。不知道和《西方文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法律是理性的,是演绎的,还是经验的???辩证法的本身的多义性,很关键,在康德的书中,一个意思,在黑格尔中一个意思。。。
  •     这种工作注定是挂一漏万,甚至是胶柱鼓瑟的,但是诚如汪民安在前言中说的:“关键词语和概念的发明,是理论对世界进行表述的权宜之一。晦涩的世界,必须借助词语通道隐约地现身。理论家将这些词语和概念召唤出来,就是为了利用它们,尽可能地照亮世界的晦暗秘密。”我也终于明白自己为何迷恋理论——其实是对逻辑与一种总体性的追寻。阅读这样的书当然是为了备考而投机取巧,当然,现在的我还追得太吃力、太笨拙、太不“巧”,甚至眼前的道路正无情收缩了起来。继续风雨兼程吧。比较遗憾的是本书名为“文化研究关键词”,但CS领域直接相关的、以及最新的内容还是少了,更多的反而还是西方哲学,而且竟然没有任何一个词条是中国(甚至是东方)学者的首创,有点尴尬。
  •     高三的时候用来当工具书的。现在用来垫东西。
  •     昨晚躺在床上看了两条,还有主编的前言,感觉不错!明晰,扎实,有条理!准备每天睡前翻看一下。
  •     遇到不懂的词来这里看看来龙去脉,解释得特别到位。
  •     挺喜欢这种扫盲书~恩 可以用来找找自己的知识漏洞
  •     好是好。。可是我都已经都知道了。。。。
  •     这是本工具书,可以用来查阅。不是太有深度,只能作为一般了解。
  •     #2013013#
  •     解释的很好
  •     好用
  •     就是当作知识卡片吧。
  •     一开始看的台版翻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后来翻简体翻译,看了一会默默换回台版了orz用词书面但准确精炼,花点时间断句即可。这本书信息量很大,概念讲很系统完整,一旦读下去了非常流畅易懂,每个关键词环环相扣,给的案例也都很经典,配合wiki读,简直是index级别的导论入门书。
  •     不错啊,我比较相信汪民安主编的书。内容很全,概括得也简练。对入门者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
  •     书是好书,文化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     这书,跟看字典一样,不过,味道还是蛮不错的。
  •     汪民安写的编的书我都不是很喜欢。
  •     粗燥
  •     不仅仅是文化研究的关键词
  •     宋荐。看第二遍。还被老师逼着匆忙写了个书评。
  •     文化研究必读
  •     很好的工具书
  •     书很正,可惜是胶装的,有点遗憾.
  •     不错,条目比较齐全,但是是很多人合编的一本书,有些内容略微重复。
  •     很好的工具书
  •     写作业的好帮手
  •     内容全面,解释到位。因为每一作者只写自己最擅长的几个关键词,所以特别专业。有点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百科全书。只是纸质有点差,埃,也没办法,谁让他56十万字呢。
  •     初读此书,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     马海良: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言语即行为,说话即做事。这不同于传统中分离语言和行为的语言观,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仅仅用来表达思想,表达意义。言语行为理论开启于奥斯汀的《如何以言行事》,该书由其1955年哈佛大学的系列讲座整理而成。奥斯汀承续了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者对语言表达的意义和有效问题的探讨,不同于理想语言学派以真假为标准裁定陈述有无意义,奥斯汀提出了另一条对于语言的效用问题的思考路径。话语不仅可以提供描述事实和状态的信息,还可以完成其它行为。奥斯汀在日常生活交际之中思考言语的功能与意义,开启了日常语言学派。“言语行为理论本来是对语言的哲学思考,是哲学领域内的一个问题,但是它首先进入应用语言学,成为语用学的支柱理论;后来广泛进入并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科学话语。“言即行”,言语
  •     只看了差不多300页,每个词我也就看了个第一二段。这种“明白晓畅”“义正词严”的文风个人是没法再看了……
  •     非常好的工具书
  •     研究生的必读书目
  •     然,不然,所以然,然而不然。序言写得不错,后面很多概念还是很水,当词典查了。
  •     似乎这种词条式的书注定要有些写得很烂的条目。权当一种按照概念进行的学术史梳理来看。
  •     不错的文化研究参考书
  •     哲学、文化研究的好书,也实用
  •     编这本书的初衷非常值得肯定。但是有些词条的解释真的有些不尽合理,越说越复杂,反正不是我想获取的。
  •     考研热词宝典
  •     工具书……
  •     痛。早知道这么流畅易懂,就读了,
  •     索引下
  •     当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这个很有用,可是当你懂了之后这个就垃圾了。
  •     梳理非常清晰,重点突出,很不错的一本文化研究入门书。
  •     李砚祖老师推荐的书,不错!
  •     对于关键词一类的读物,我最看重的无疑就是参考文献了,可惜这本书的作者全都“将真事隐去”,即便提到某理论最早为某位学者提出,也不说是哪份文献中提出。不知主编是怎么想的?原本可以五星的书只能四星了。
  •     多读无益,回归原著。
  •     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     比那本 文论关键词 好太多
  •     上次论文就用到了,,不错
  •     虽然这种书没法一气呵成看完,但是的确很平易近人,对哲学产生兴趣。
  •     汪民安是个老手了 记得那本身体 空间什么 记笔记记得我手都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