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举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史籍举要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1
ISBN:9787200003802
作者:柴德赓
页数:371页

章节摘录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纪、传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注。共一百二十卷,记载了自光武至献帝一百九十五年史事。  (一)《后汉书》的作者  范哗(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是作《春秋谷梁传集解》的范宁的孙子。宋文帝元嘉中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时文帝与其弟彭城王义康的政治矛盾日趋尖锐。范哗为义康旧屑,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被杀,终年四十八岁。事迹见《宋书》卷六十九本传,《南史》卷三十三附其父范泰传后。关于范哗谋反一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陈澧《东塾集·申范篇》曾为之辩护。谋反不谋反,这是政治斗争问题,与他以前写史无直接的关联。  范哗作《后汉书》的时间,《宋书》本传说元嘉九年“左迁哗宜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这时范哗才二十七岁,至被杀时,已二十一年,仅成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十志未就。  《四库提要》云: “范撰是书,以志属谢瞻。范败后,瞻悉蜡以覆车,遂无传本。”《宋书》卷五十六有谢瞻传,瞻乃谢晦之兄,高祖永初二年(421年)卒,范哗尚未撰史,安能托其作志。盾阅范书卷十下《后妃纪》章怀注云:“沈约《谢俨传》曰:范哗所撰十志,一皆托俨。搜撰垂毕,遇哗败,悉蜡以覆车。宋文帝令丹阳尹徐湛之就俨寻求,已不复得,一代以为恨。其志今阙。”方知《提要》所云谢瞻,乃谢俨之误。谢俨今本《宋书》无传,惟《宋书》卷八十五;《王景文传》有谢俨之名。  范书十志不就,自是憾事。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蔚宗十志,其篇名可言者,百官志见《后妃纪》,礼、乐、舆服志见《东平王苍传》,天文、五行志见《蔡邕传》。”这是从范书本身可以证明原计划中有做这些志的准备。  今本《后汉书》中有志,那是司马彪撰述的。司马彪,字绍统,祖籍温(今河南温县),晋高阳王司马睦之长子。少笃学不倦,然好色薄行,为睦所责,不得为嗣。彪由此不交人事而专精学习,故得博览群籍,终其缀集之务。曾任秘书丞、散骑侍郎等职。《晋书》卷八十二有传。传中说:“汉氏中兴,讫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由此可知司马彪当初所撰并非仅志三十卷。由于司马彪原书名《续汉书》,因此今存的志也被称  ……

内容概要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初中时受教于蔡东藩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史学大师陈垣(援庵)先生。曾在辅仁大学,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任教,并任图书馆馆长,历史系主任等职。主持编写了《辛亥革命》史料,参加《新旧五代史》点校工作。有《史学丛考》(论文集)《资治通鉴介绍》《史籍举要》等著作。《史籍举要》一书1987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奖。

书籍目录

一版序言
前言
上编
一 纪传体类
下编
一 编年体类
二 纪事本末类
三 政书类
四 传记类
五 地理类
一版后记

编辑推荐

  通观《史籍举要》一书中作者所论,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概括:第一,这些评论,对于一般读者了解、认识有关史书,无疑有直接的帮助;第二,这些评论,对于专业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有关史书以至史学上的相关问题,也有很大的启发。在这方面,作为后学者,对柴先生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思想,确有加以继承、发扬的责任。  《史籍举要》帮助你在阅读古代史籍的基础之上,了解中国历史方面有哪些是重要书籍,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参考,哪些仅备检阅,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书籍是什么人做的,什么时候做的,站在什么立场说话的,什么时候印行的,它里面记载些什么重要史料,它是用什么方法记载的,这些记载和见解对不对,这些书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们对这些书应该怎样批判和利用。

作者简介

《史籍举要》从讲授史籍人手,而涉及到史学的许多方面,进而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诸多问题。在作者这里,研究历史同研究史学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史籍、史学、历史的融会贯通,使作者所论,可以古今联系,纵横驰骋,读来视野开阔,获益良多。

图书封面


 史籍举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发现一个真理,凡是当代大家凡出彩之处,从不是渊博,而是偏究冷门的吓人,就象老百姓常在自己文章中摘录些哲学大家的名句,这样就会大家看了侧目、自己见了升华。而为人处事也没人注意到那些为他人设身处地的厚道,都是看着那些特立独行的人的怪异,这样自己仰着脸的同时,也就培养自己的迁就感和仰慕之心。       而一个人的学识,从不是大家人读亦读的专业著作使人脱胎换骨,正如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读的不可谓不精华,但整齐划步的教条居然会使得所有的人一起平庸,就好比在通货膨胀高企的今天,一般无知的民众都叫嚷集体加薪,但就不知道水涨船高的道理,物质还是那么多的物质,如果全国的老百姓一起加薪,那就等于谁也不曾加,这于大家一起移动上一个台阶一个道理,站台阶的绝对高度长了,但与其他人位置而言还是没变。 我个人觉得,读书不是读专业书籍,如24史、论语、老子等,而作为非专业的闲杂人等读书时,一定要看“闲”书,看“杂”书才会真正的培养知识。       “闲书”是指按自己兴趣爱好看的书,而不要在意多少浅薄以及别人的笑话,书本文化就是一个个符号信息,我有时写杂文时就喜欢用阅读来调节自己的思路,这当口我还不喜欢看与文学有关的书籍以免影响自己构思和判断,我到是喜欢这时候翻阅计算机杂志等,只是追求一种文字从大脑穿过的感觉,而不在乎是什么文字,只要有文字符号从大脑穿越,大脑就会被激活; “杂书”是指那些道天南讲地北的书,看了对你写作、对你专业,甚至对你显摆毫无帮助,看了很久以来也不觉得有什么用处,但就是这些闲书的积累,就决定了你学识的深度,下面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民俗与迷信》、《野人献曝》和黄裳的《旧戏新谈》以及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与佛寺》、赵朴初的《佛教常识答问》都属于这类的。       闲书还有个概念,就是可以放在枕边小书,就是篇幅在5万-10万字的小书,不是太深奥,一半知识自己很熟悉,看起来又重温的自得感,另一半的,也可以给自己补充知识。       发现北京出版社这套大家小书系列,也是偶然发现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看到下面读者留言对这套书评价不错,然后就搜索了“大家小书”,一眼望去就很多自己80年代小时候读的书籍,如朱光潜的《诗论》、卢梭的《漫步遐思录》、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等,这些都是80年代喜欢文学的人时髦看的,也是当时中文专业的推荐课外书籍,重新见到非常久违又亲切的感觉。再加上拿到手后这系列32开本的窄幅的开本,排版印刷的景致都使得自己很有好感,再加上这系列都是名家一些有份量的小书。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经典而已近市面不常见了,另外三分之一是非常专业脍炙人口的流行一时的佳作。所以自己后来系统地搜集了这套作为枕边书。 这系列共出四辑,每辑十本。       我特别喜欢这丛书的诗词类的选材,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是其久负盛名的《诗词格律》简化版,很通俗的介绍了古代诗词的平仄和押韵的常识,王力这本书是公认的此类最适合入门的书籍。龙榆生是夏承焘、唐圭璋并称的本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所以他的两本《词学十讲》、《词曲概论》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不过这两本都有些专业和深度,基础不好的人可能有点难度。印象中的朱光潜是个美学翻译大家,以前的《拉奥孔》和罗丹的《艺术哲学》基本每个中文专业的都知道,而朱光潜的《诗论》也一直都是属于经典类的文艺理论书籍,朱光潜的《谈美书柬》也是其一生美学理论的浓缩,只可惜时代和政治的影响,偶尔夹杂马列主义,很有点串味的感觉。另外,余陛云的《诗境浅说》是唐诗三百首之外的另一个好选本,收录380首诗,主要从诗的意境修辞是评价赏析,视点很独特,看了后不仅欣赏了诗还从手法意境上受到启发、夏承焘地《唐宋词欣赏》也属于精品,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把唐圭璋、余冠英、程千帆这样的词歌文大家手笔一并收入过来。   最喜欢的是这系列的民俗类的书籍,最喜欢的是许嘉璐对古人衣食住行考据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不过这不是侧重典章制度的考证,而是把古诗文里对衣食住行的地方给拈出来探讨一番,难就难在还分门别类的叙说,这样看多少书籍和积累,才能做到这一步? 发现这系列大多是1900-1930间清末或民国出生的那最后一批的学者在解放前写的小书,就历史和国学而言,清朝虽然除了小说,诗词文都倒退了,但清人对历史国学的考据和整理还是很有见地的,而民国那批学者,又比清人的学识气度查一截,但随便拿个民国的学者,都是先在所有国学历史类的学者加在一起无法项背的。   《野人献曝》是从沈从文文物类散文选编而成的,从古人的胡子到工艺,从织锦刺绣到镜子艺术,谈龙凤,谈天说地铺砌很广; 费孝通《乡土中国》更多从社会学立场看中国的乡土民情,从男女有别谈到血缘与地缘和长老统治,这本5万字的书不算是通俗读物。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是中国语言学开山鼻祖的著作,有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有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还有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这本书其实是通俗易懂,不过有点冷门,这样的书籍也只有在可以静下心读书的80年代才能在书店里能见到这本书。       江绍原的《民俗与迷信》,书名看起来很枯燥,其实这本书倒是最有趣的书之一,说深度,光姓名一章就有“寄名”、“借名”、“偷名”、“撞名”等,还都是引经据典讲述一个个有关的小故事,也很有趣;当然最精彩的要数第三章性爱篇,比如说作梦中梦到与意中人同欢,醒来就急往地下吐口涎,然后用鞋压住,这样就可以使对方也一样进入这个色梦了。这本不仅不是反封建反迷信的书,反而是从迷信的风俗饶有趣味地讲到民俗。   这系列随笔类的不多,黄裳的《笔祸史谈丛》可算一个,就是讲述清朝文字狱的,也颇有点借古喻今的味道,只是可惜只写了清朝。周作人的《我的杂文》也是杂文随笔集,现在好像有种趋势,汉奸的问及吃香,负心汉的文章更吃香,虽然周作人与胡兰成的文笔都不错,也非常值得一看。但现在周作人时髦过鲁迅,胡兰成时尚过巴金,就有点不太好理解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写给当时中学生的,现在却用作了普及过学知识的读物,可见中国文化的倒退。 加上中学教学中古汉语基本功的日益缩水和边缘化,朱自清这本书可以拿到大学讲堂当入门读物。   然后我就看到一本《历代笔记概述》,中国各朝各代笔记非常的多,资料性和史料性非常强,也在网络上下载了各朝各代的笔记,也曾经在自己文章中引述这些。 但是历代的笔记中除了《容斋随笔》、《闲情偶寄》、《阅微草堂笔记》等特别脍炙人口的需要专门阅读外,其余大部分的,除非你研究历史,或者考据某一风俗民俗,你不可能把每篇都都看过有印象,每当你有写作的需要,你要知道哪朝哪本笔记里可能会有你要的东西,那就足够了。但就是这点,如果你大脑中如果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大致印象,你也没这个概念的。 所以《历代笔记概述》就是类似导读的书籍,它把笔记分类、各朝笔记特点,以及各代主要笔记,都一一简单介绍下,但尴尬的是,作为一般的人,对笔记丝毫不会产生兴趣,而知道笔记的人,一般一些常见的笔记都知道。 所以这书对于想当作笔记查阅索引的人来说会失望的,但对于想入门学习古代笔记的是本好书。       与《历代笔记概述》一样,这系列历史类的书籍,定位都颇有点尴尬,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决不是个通俗读物,但对于爱好者来说,有些又有些浅了。拿《中国史学入门》这本书来说,从目录上看是非常齐全的,先是从古代到清的民族史介绍,再到十三经的简介,再介绍诸子百家,接着还介绍了《穆天子传》《山海经》等战国古书;再接着介绍24史,然后还有清考据学等等,覆盖面不可谓不广,但对于每类的介绍太简单和粗浅,也只适合于对这些没有一点概念的人作为入门的印象书籍。与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比起来相差甚远。       而历史类的其他一些书籍就比较论文化了,对一般读者稍微有点点深,踮脚也可以够得到。但那些小书的作者很够分量,有写过长期在大陆流行《中国史纲要》作者剪伯赞写的《史料与史学》,有主编过《中国通史》的白寿彝写的《史学遗产六讲》,柴德赓的《史籍举要》是不是曾经做过文史专业的教材过,很有特点,不仅分析了历史上各部史书的编撰依据的材料,写作特色,还对史书进行评述,使人对24史等由来和有缺点一目了然,这是非常难得的一部入门书。
  •     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一定是感激不尽的。----吕淑湘
  •     启功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起,东吴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也是陈垣的学生.拿陈的讲稿讲课,死后,家属不知道,还把他的讲稿整理出版,还得了奖.其实,讲稿都是陈先生的.似乎启功正是指的此书.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的学术传人之一。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55年,调往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之一),创建江苏省属高校第一个历史系,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筹建苏州市民进。”
    没提到东吴大学历史系系主任,请教楼主,哪里能找到启功这个采访?我有“学生”在问。
  •     史记的可信度确实是很高的,不过殷朝世系确实是弄错了一两个
  •     支持校友
  •     入门书籍很好
  •     经典之书!“大家就是大学者”而写的“薄薄的书”就叫做小书。谦虚的很。内容确实精要,简明精髓!非常值得购买和收藏!
  •     热爱中国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一本放手边随时查阅。
  •     当工具书,随手翻翻,感觉还不错。
  •       文中自己笔记摘抄:
      57P:
      《史通·断限》云“宋史则上括魏朝,隋书则仰包梁代…一成其例,莫之敢移”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兼裁魏晋,失于断限”
      柴师云:于研究刘宋一代制度,有益无损,讥之太过。
      昱按:跨千年的文笔官司,刘、晁二公言,史有体例,断限为要。而柴欲责其不识重宝。柴师失之公允,刘晁虽异代,然一处盛世修书之时,一处北宋书繁之世,可见之史料非今日所能想象,缺省某书未必有憾,况于当时,食货虽要,然其非经国之计,宋之货殖往来为历代之盛,其羸弱也大致因此。沈约作此,本为前代所无,故而详述,而刘晁责之,则为史例不明,后世难法。
      异代而同责,盖史家往往不欲落前人窠臼,故“一代有一代之学”其义亦覆于斯。
      另一个,《汉书·五行志》为班固首创,后代沿袭,直到《元史》才终,史赞也终于此时。
      五行志作为一代之玄,可作为官方哲学解释的重镇,缘何单见其蒙昧,而不思其价值——一代有一代之学。为史非评论一代之学,较之前代如何,比之后世如何。任何一代都是历史时空中的一个断面。评估其在历史中的地位,首要存真去伪,今人或许难懂难评,但必有披沙拣金之日。
      清儒功夫大抵在考据,但其只做了第一步,而忽略了以文献为何用——转念想,没有清儒两百年的努力,民国学人想看懂流沙坠简和敦煌卷子也未必轻松。
      另一例:《宋书》沈约作《索虏传》以代北朝,而魏收作《魏书·岛夷传》,后人每每以魏收“捧之上天,踩之下地”言其为史不正。实质不过是今人欲标榜自己作史以之为鉴,自估身价而已。魏收作书真若“离实千里”,缘何不废?当时已两度修撰。很可能是门阀士族恐其录言撰行,玷辱高门而已。
      东拉西扯一大堆,都是三个星期中,写在摘抄之左的按语。
      看完之后感慨一句:
      作史必作史学史,为学当为文献学。
      要树立源流,要巩固根本,史学史和文献学都是最佳的方式,也是能让今代之人看到自己站在怎样的先哲之肩膀上,有愧于斯。
  •     我觉得最好的史学史读物!治中国史者应该人手一部
  •     好书
  •     适合非专业人士学习点基础的专业知识,培养点兴趣,大家不愧是大家,深入浅出很好懂
  •     如果全国的老百姓一起加薪,那就等于谁也不曾加
    ----------------------------------------------------------
    谁都有不擅长的地方,扬长避短才是正道。
  •     简明扼要,清晰好懂……所谓大家小书,还真是书如其名!
    可惜当当没有柴先生的更多书可供选择了。
  •     给我提供买书的指导
  •     小小工具书,在知识点唾手可得的今天,意义已经不大了。
  •     这本书确实是当时陈垣给几个入世弟子上的课噢
  •     高中的书了。
  •     《史籍举要》是陈垣的学术传人之一、历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一部讲义手稿集,汇编在一套叫做“大家小书”的丛书中。这是一部讲解中国重要历史典籍的作品,书“小”,从史籍作者、史料来源、编撰方法、评价诸角度梳理,逻辑清晰,举证精辟,穿插作者读史教书的独到见解,对历史爱好者及研究者,都有十分精要的入门指导价值。顺便提一下,所谓“大家小书”,是由北京出版社自2002年起出版的一套由大家写给大家的丛书,涉猎文、史、哲等科目,文本扎实,开本也不大,前后40本,很值得泛爱读书的人精读。
  •     生动,有自己的想法。与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补充来看。
  •     有人揭露此书是整理了陈垣先生笔记而成……
  •     了解中华史籍的上佳入门书
  •     我晕。。还真有点可能,如果真的太荒谬了
  •     啓功先生談柴德賡先生一節,詳見《啓功口述歷史》頁114-116,即第三章「我與輔仁大學」之第三「辅仁逸事」部分。現掃描復核如下:
    柴德赓为人很乖巧,所以当我们淘气时,他总提醒我们千万别让老师知道。他对陈校长很尊重、很崇拜,也很能博得陈校长的喜欢。陈校长这个人有这样一个特点,特别是到晚年,谁能讨他喜欢,他就喜欢谁,认准谁,也就重用谁,即使这个人工于心计(这里的这个词不带任何贬义),或别人再说什么,他也很难听进去了。由于他能得到陈校长的信任,所以陈校长经常把自己研究的最新情况和最新心得告诉他,他也常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介绍陈校长的研究成果,在这方面他是校长的功臣。历史系主任一直由张星烺担任,后因身体不好而辞职,陈校长便让柴德赓接任。后来据历史系人讲,有些人发起会议,当面指责他,把他说的一无是处,气得他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斗不过那些人,被排挤出辅仁,到吴江大学(后改为苏州师范学院)去任历史系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因得到平反而过于激动,不幸死亡。他在调任苏州后,曾写诗相寄,我读后不禁感慨万千,追忆当年友情,写下一首《次韵青峰吴门见怀之作》:
    回环锦札夜三更,元白交情孰与京。
    觉后今吾真大涤,抛残结习尚多情。
    编叨选政文无害,业羡名山老更成。
    何日灵岩陪蜡屐,枫江春水鉴鸥盟。
    “编选”一句是说自己现在只能参加一些编写文选的工作,可以选一些虽非有益,但亦无害的作品,因此特别羡慕柴德赓那些可以藏之名山的著作。确实,柴德赓在历史学研究上卓有建树,令人钦佩。这里存在一个小小争议:陈校长曾有一部历史讲稿,用油印出过一份,柴德赓就根据这份材料加工成自己的《史籍举要》,这里面当然有很多与陈校长内容相同的部分,但这也不好过于追究责备,如古代的《大戴礼记》和贾谊的《新书》,有很多重的地方,也很难说谁抄谁的,可能都是把老师的讲稿放进去造成的。
    我们这些学生都怕陈校长的“一指禅”。原来陈校长想批评我们时,常常不用过多激烈的言辞,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冲你一指。一看到这个手势,我们就知道自己必定是哪儿出错了。记得柴德赓在谈到清朝爵位时就遭到这样的尴尬。原来清朝为同于古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也把爵位分为五等,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亲王”又称“和硕亲王”,后面是汉语,前面是满语音译,意为四分之一,即他可以拥有皇帝四分之一的权利;“郡王”又称“多罗郡王”,“多罗”是满语降一等的意思,郡王即地方王,清朝已取消郡一级的设置,但仍称郡王,有点不伦不类,滑稽可笑;“贝勒”纯属满语,金朝时称“勃极烈”,汉意为大官、高官,最初女真部落的酋长一般都称“贝勒”;“贝子”比“贝勒”又降一等,金朝时称“勃堇”;“公”又是汉族传统,是民爵中最高的一等。比如溥雪斋的爵位是贝子,他的父亲是贝勒。有一回老师与柴德赓和我等一起聊天,说起溥雪斋父子,我说他们是“勃极烈和勃堇”,陈校长一听就明白了,但柴德赓却不知所云,问道:“什么勃极烈、勃堇?”老师于是朝他用右手食指一指,言下之意是你研究历史,怎么连金史也没读过,弄得柴德赓非常狼狈。我想他那天回去一定会连夜翻看金史的。又有一回,我作了一首有关溥心畲的诗,写的是他故宅恭王府的海棠,海棠常称“西府海棠”,“西府”是海棠的品种之一,以西府所产最出名,所以我的诗中有“胜游西府冠郊堙”之句,这里的“西府”既指恭王府的故址,更指海棠花。我拿给陈校长看时,柴德赓也正在旁边,突然冒出一句:“恭王府又叫西府吗?”显然他又误会了。陈校长仍不说话,又用手朝他一指,柴德赓马上意识到又出错了,脸都红了。牟润孙兄有名士风度和侠义风度,台静农先生被宪兵队关押时,他曾不顾危险地去看望,并一大早跑到我这儿特意关照,不要再去台家。他平常不太注意修边幅,经常忘刮胡子,每逢这时去见陈校长,陈校长就用手朝他的下巴一指,他就知道又忘了刮胡子,惶恐不已。后来就养成每见陈校长必先摸下巴的习惯,但百密仍有一疏,有一回临见校长之前,忽然发现又没刮胡子,回去已来不及了,赶紧跑到陈校长隔壁不远的余嘉锡先生家,找余逊借刀子现刮,那时他们都住在兴化寺街,陈校长住东院,余先生住西院。余嘉锡先生也很风趣,和他开玩笑说:“你这是‘入马厩而修容’。”原来当年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见《礼记•檀弓》)的记载,不想这次让牟润孙赶上了,说罢,大家不由开怀大笑。文人很有意思,有时开个玩笑都显得那么高雅、有品位。
  •     昨天写完就倒头睡下了……
    君之言正吾之误。
    隋书·经籍志已言,前代典籍,今存其一二,一亡于广陵,一没于砥柱。
    牛弘言书有五厄,胡应麟补之十厄,北宋有金,南渡有蒙元,书无其繁,如何有厄。经籍得来四方之献,公私之藏。故,私以为,《宋书·艺文志》作于元末,未必尽详有宋之盛。恐难资《通志》及《文献通考》之作
    修史之功能,吾不敢言,然度之《史通》,似乎刘氏所重者有三,一曰史实,二曰史论,三曰体例。后两者今天已经不重视了,可是柴师当日著书之时还是尤为看重,每章之中屡屡论及某书体例有某之妙处,倍加称赞。
    某本画笔涂鸦,兄别哂之太过,容易暴露弟是个半路出家的泥腿子……
  •     原为陈垣讲义,随身之书。
  •     个人认为很不错的系列书在如今喧闹的现实社会下难得因此而得的一份宁静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出版下去
  •     24史看不过来,可以先听先生介绍介绍
  •     以体例为轴,按时间介绍了中国史学各个重要著作。正史部分用力最勤,占全书篇幅一半,其他体例均有涉及。内容上有介绍有评价,引用比较公允,但受时代局限,有少量意识形态叙述,无伤大雅。总体上内容不错,可作为史学入门的参考书,但此书也存在各书用力过于平均,结构较为死板,理论性不足的缺点。
  •     呵呵,不管怎样,内容还是不错的,至于谁写的,他是陈的学生,他的学生整理中肯定也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就不重要了。
  •     与錢穆先生史學名著相比各有千秋都值得一讀
  •       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一定是感激不尽的。----吕淑湘
  •     簡潔扼要,分類也眼前一亮
  •     有几章读着感觉真带劲儿!而且到底是师出名门。
  •     很好用!
  •       启功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起,东吴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也是陈垣的学生.拿陈的讲稿讲课,死后,家属不知道,还把他的讲稿整理出版,还得了奖.其实,讲稿都是陈先生的.似乎启功正是指的此书.
  •     因为秦始皇焚书,战国史料是很匮乏的,司马迁的《史记》在这一段的史料边裁上是有很多问题。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用的是存疑的方法,也就是收录各种不同的说法。还有你说的殷王世系,相反是王国维用甲骨证实了《史记》的殷王世系表基本是正确的,从而证明了太史公写史的可信度很高。。。
  •     重要史籍知识入门
  •     同类中水平一般。
  •     大一时写董老师作业时看过一部分。
  •     后人编选这本书时,应该说清楚。如果当时不知,再版时,编者当指出。
  •     入门
  •     这本我是当成工具书一类看待的,入门的指引。
  •     曾在书店见过,当时只随便翻了翻。后来看历史书,突然想起此书,才觉有认真一读的必要
  •     东吴大学是苏州大学的前身
  •       发现一个真理,凡是当代大家凡出彩之处,从不是渊博,而是偏究冷门的吓人,就象老百姓常在自己文章中摘录些哲学大家的名句,这样就会大家看了侧目、自己见了升华。而为人处事也没人注意到那些为他人设身处地的厚道,都是看着那些特立独行的人的怪异,这样自己仰着脸的同时,也就培养自己的迁就感和仰慕之心。
        
         而一个人的学识,从不是大家人读亦读的专业著作使人脱胎换骨,正如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读的不可谓不精华,但整齐划步的教条居然会使得所有的人一起平庸,就好比在通货膨胀高企的今天,一般无知的民众都叫嚷集体加薪,但就不知道水涨船高的道理,物质还是那么多的物质,如果全国的老百姓一起加薪,那就等于谁也不曾加,这于大家一起移动上一个台阶一个道理,站台阶的绝对高度长了,但与其他人位置而言还是没变。 我个人觉得,读书不是读专业书籍,如24史、论语、老子等,而作为非专业的闲杂人等读书时,一定要看“闲”书,看“杂”书才会真正的培养知识。
        
         “闲书”是指按自己兴趣爱好看的书,而不要在意多少浅薄以及别人的笑话,书本文化就是一个个符号信息,我有时写杂文时就喜欢用阅读来调节自己的思路,这当口我还不喜欢看与文学有关的书籍以免影响自己构思和判断,我到是喜欢这时候翻阅计算机杂志等,只是追求一种文字从大脑穿过的感觉,而不在乎是什么文字,只要有文字符号从大脑穿越,大脑就会被激活; “杂书”是指那些道天南讲地北的书,看了对你写作、对你专业,甚至对你显摆毫无帮助,看了很久以来也不觉得有什么用处,但就是这些闲书的积累,就决定了你学识的深度,下面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民俗与迷信》、《野人献曝》和黄裳的《旧戏新谈》以及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与佛寺》、赵朴初的《佛教常识答问》都属于这类的。
        
         闲书还有个概念,就是可以放在枕边小书,就是篇幅在5万-10万字的小书,不是太深奥,一半知识自己很熟悉,看起来又重温的自得感,另一半的,也可以给自己补充知识。
        
         发现北京出版社这套大家小书系列,也是偶然发现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看到下面读者留言对这套书评价不错,然后就搜索了“大家小书”,一眼望去就很多自己80年代小时候读的书籍,如朱光潜的《诗论》、卢梭的《漫步遐思录》、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等,这些都是80年代喜欢文学的人时髦看的,也是当时中文专业的推荐课外书籍,重新见到非常久违又亲切的感觉。再加上拿到手后这系列32开本的窄幅的开本,排版印刷的景致都使得自己很有好感,再加上这系列都是名家一些有份量的小书。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经典而已近市面不常见了,另外三分之一是非常专业脍炙人口的流行一时的佳作。所以自己后来系统地搜集了这套作为枕边书。 这系列共出四辑,每辑十本。
        
         我特别喜欢这丛书的诗词类的选材,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是其久负盛名的《诗词格律》简化版,很通俗的介绍了古代诗词的平仄和押韵的常识,王力这本书是公认的此类最适合入门的书籍。龙榆生是夏承焘、唐圭璋并称的本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所以他的两本《词学十讲》、《词曲概论》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不过这两本都有些专业和深度,基础不好的人可能有点难度。印象中的朱光潜是个美学翻译大家,以前的《拉奥孔》和罗丹的《艺术哲学》基本每个中文专业的都知道,而朱光潜的《诗论》也一直都是属于经典类的文艺理论书籍,朱光潜的《谈美书柬》也是其一生美学理论的浓缩,只可惜时代和政治的影响,偶尔夹杂马列主义,很有点串味的感觉。另外,余陛云的《诗境浅说》是唐诗三百首之外的另一个好选本,收录380首诗,主要从诗的意境修辞是评价赏析,视点很独特,看了后不仅欣赏了诗还从手法意境上受到启发、夏承焘地《唐宋词欣赏》也属于精品,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把唐圭璋、余冠英、程千帆这样的词歌文大家手笔一并收入过来。
        最喜欢的是这系列的民俗类的书籍,最喜欢的是许嘉璐对古人衣食住行考据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不过这不是侧重典章制度的考证,而是把古诗文里对衣食住行的地方给拈出来探讨一番,难就难在还分门别类的叙说,这样看多少书籍和积累,才能做到这一步? 发现这系列大多是1900-1930间清末或民国出生的那最后一批的学者在解放前写的小书,就历史和国学而言,清朝虽然除了小说,诗词文都倒退了,但清人对历史国学的考据和整理还是很有见地的,而民国那批学者,又比清人的学识气度查一截,但随便拿个民国的学者,都是先在所有国学历史类的学者加在一起无法项背的。
        《野人献曝》是从沈从文文物类散文选编而成的,从古人的胡子到工艺,从织锦刺绣到镜子艺术,谈龙凤,谈天说地铺砌很广; 费孝通《乡土中国》更多从社会学立场看中国的乡土民情,从男女有别谈到血缘与地缘和长老统治,这本5万字的书不算是通俗读物。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是中国语言学开山鼻祖的著作,有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有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还有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这本书其实是通俗易懂,不过有点冷门,这样的书籍也只有在可以静下心读书的80年代才能在书店里能见到这本书。
        
         江绍原的《民俗与迷信》,书名看起来很枯燥,其实这本书倒是最有趣的书之一,说深度,光姓名一章就有“寄名”、“借名”、“偷名”、“撞名”等,还都是引经据典讲述一个个有关的小故事,也很有趣;当然最精彩的要数第三章性爱篇,比如说作梦中梦到与意中人同欢,醒来就急往地下吐口涎,然后用鞋压住,这样就可以使对方也一样进入这个色梦了。这本不仅不是反封建反迷信的书,反而是从迷信的风俗饶有趣味地讲到民俗。
        这系列随笔类的不多,黄裳的《笔祸史谈丛》可算一个,就是讲述清朝文字狱的,也颇有点借古喻今的味道,只是可惜只写了清朝。周作人的《我的杂文》也是杂文随笔集,现在好像有种趋势,汉奸的问及吃香,负心汉的文章更吃香,虽然周作人与胡兰成的文笔都不错,也非常值得一看。但现在周作人时髦过鲁迅,胡兰成时尚过巴金,就有点不太好理解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写给当时中学生的,现在却用作了普及过学知识的读物,可见中国文化的倒退。 加上中学教学中古汉语基本功的日益缩水和边缘化,朱自清这本书可以拿到大学讲堂当入门读物。
        然后我就看到一本《历代笔记概述》,中国各朝各代笔记非常的多,资料性和史料性非常强,也在网络上下载了各朝各代的笔记,也曾经在自己文章中引述这些。 但是历代的笔记中除了《容斋随笔》、《闲情偶寄》、《阅微草堂笔记》等特别脍炙人口的需要专门阅读外,其余大部分的,除非你研究历史,或者考据某一风俗民俗,你不可能把每篇都都看过有印象,每当你有写作的需要,你要知道哪朝哪本笔记里可能会有你要的东西,那就足够了。但就是这点,如果你大脑中如果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大致印象,你也没这个概念的。 所以《历代笔记概述》就是类似导读的书籍,它把笔记分类、各朝笔记特点,以及各代主要笔记,都一一简单介绍下,但尴尬的是,作为一般的人,对笔记丝毫不会产生兴趣,而知道笔记的人,一般一些常见的笔记都知道。 所以这书对于想当作笔记查阅索引的人来说会失望的,但对于想入门学习古代笔记的是本好书。
        
         与《历代笔记概述》一样,这系列历史类的书籍,定位都颇有点尴尬,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决不是个通俗读物,但对于爱好者来说,有些又有些浅了。拿《中国史学入门》这本书来说,从目录上看是非常齐全的,先是从古代到清的民族史介绍,再到十三经的简介,再介绍诸子百家,接着还介绍了《穆天子传》《山海经》等战国古书;再接着介绍24史,然后还有清考据学等等,覆盖面不可谓不广,但对于每类的介绍太简单和粗浅,也只适合于对这些没有一点概念的人作为入门的印象书籍。与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比起来相差甚远。
        
         而历史类的其他一些书籍就比较论文化了,对一般读者稍微有点点深,踮脚也可以够得到。但那些小书的作者很够分量,有写过长期在大陆流行《中国史纲要》作者剪伯赞写的《史料与史学》,有主编过《中国通史》的白寿彝写的《史学遗产六讲》,柴德赓的《史籍举要》是不是曾经做过文史专业的教材过,很有特点,不仅分析了历史上各部史书的编撰依据的材料,写作特色,还对史书进行评述,使人对24史等由来和有缺点一目了然,这是非常难得的一部入门书。
  •     涨姿势。
  •     教材吧
  •        书是2002年印的,实际是重印了1982年的版本,而作者在70年已经逝世,作者遗稿由他人整理而成,实际上,这是一本四十多年前的书了。
      
       我看的是网上找到的pdf影印版,很完整,不过经过了瘦身处理。字迹很模糊,很伤眼。
      
       既然是史籍举要,自然是列举一些重要的史书加以介绍了
      
       介绍了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会要,续资治通鉴,明清实录,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续通鉴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十通,会要,以及一些杂项
      
       在我的标准中来说这是一本普及或者类普及读物,不过作品质量还不错,介绍也算精炼,还是很值得看一看的
      
       古人说中国史书自晋书起成于众手,这话其实错了,史记虽然大体是司马迁所著,但是其中应该也有一部分是接了他父亲司马谈的手,汉书更加,班彪先开始整理,之后他儿子班固接手写成大部分,班固死后他妹妹班昭和吗续接手写出八表和天文志。后汉书更加是是一部合成作品,范骅和司马彪两个人的作品合在一起而成。三国志大概是唯一一部单独一个人写出来的,不过说实话,这本三国志有点残疾,因为他没有志。
      
       之后的二十四史基本都是官修,多人编撰而成
       二十四史我只读了前四,史记看的详细点,后面的囫囵吞枣了,基本每一本介绍史记的书都是对这本书盛赞不已,却极少的提到史记的缺点,由于各种的原因其实史记这本书中的错误还是有不少的
      
       我这个小小的文史爱好者也能举出好几条来:
       比如说史记中记载的殷朝世系就不是完全准确弄错了一两个人(这个是殷墟甲骨证实的)
       比如苏秦和张仪两个人相差了几十岁,可是史记却把他们当同学,同龄人写,(这个是马王堆出土的战果纵横家里证实的)
       比如最开始合纵的也不是苏秦
      
       谈了史记当然得谈汉书,自汉书写成之后,就有人不断的比较两书之优劣,汉书刚刚出来的时候大多认为汉书优于史记,因其记事更加详细,行文也不如同史记那班随意,不过后来大多觉得史记优于汉书,至今亦然。君不见史记已经成为中国古史第一书,而汉书则是他的跟屁虫了,记得台湾的柏杨的行文里经常是对史记一通夸赞之后对汉书就马上变脸,跟个黄脸婆遇到小媳妇似地,当然,遇到通鉴里的记载就更加了。
      
       班固喜欢用当时的古语文辞又艰深,司马迁则喜欢用更更平实的语言(有人觉得那是当时的白话文,未免过了)弄的后出来的汉书比先出来的史记读起来还要拗口,我可以很轻松的读史记原文,不过读汉书的时候,跟吃饭吃出沙子的感觉差不多···
      
       后汉书中的本纪和列传是南朝宋范骅写的,不过他没写完就因为政治斗争以谋反被杀,现在后汉书里面的志,其实是从晋司马彪哪里搬过来的,司马彪写的是续汉书,他本来是想写成一本东汉的断代史,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后人那他的书来补齐一位百多年后的后生了。
      
       三国志,陈寿的三国志历来被称为惜墨如金,很多人都说裴松之的注反多于陈寿原文,不过72年,85年,90年不同的人对三国志的不同版本统计了一下(一个字一个字的数,想想稍微有点吃不消啊)陈寿的原文其实都是多于裴松之的注释的,不过不同版本的字数不一样便是了(差个几千上万字,很平常啦)
       三国志是当年易中天讲三国的时候我买回家看的,月麓书社版,上下两册,看上去确实有一种注释多于原文的错觉。
       只可惜这么多年,我都没把三国志看完···
      
      
      
  •     是一本可以用来查询的书。想看哪本史书前,可以过过里面相应的内容~
  •     相比之下,更喜欢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
    不是说这本不好,可能是青菜萝卜的问题吧!
  •     2005 peking pk
  •     介绍了很多史学、地理方面的书籍,惜乎草草而过未曾深入细览,今后或需借来重读以作指南。
  •     简要明晰,囊括包举
  •     晁公武为南宋人,兄言“一处北宋书繁之世”,不确。而“然一处盛世修书之时,一处北宋书繁之世,可见之史料非今日所能想象,缺省某书未必有憾”也不一定成立,《隋书经籍志》中所列之书目在唐初已亡佚者不在少数,并非如兄所言书阙无憾。另,愚以为前人修史重在鉴古讽世之功能,而柴先生则径以之为史料耳。
  •     非常好
  •     是书论古代史籍,举其纲要,自成体例,且论述要言不烦,多能作恕古之论。虽然间有时代痕迹掺杂,但观此书亦当如作者审视历代史籍一样,取其大而有益处入眼。
  •     柯瑞思〈小議四庫提要辨證〉:
    柴德庚非常重视《辨证》。二十四史中,余嘉锡辨证十二种,其学术成果多为柴德庚《史籍举要》一书援引。但是在《后汉书》一条中,柴德庚未能发觉余嘉锡考辨的精微之处。《后汉书》是由范晔的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与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合并而成。关于合并的时间,《四库提要》认为“乃宋乾兴初判国子监孙奭建议校勘,以昭所注司马彪《续汉书志》与范书合为一编。”而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经过考证认为孙奭建议合并者,乃刘昭所注志与章怀太子所注纪、传,而司马彪志与范书,当刘昭作注之时,合并已久。司马彪志和范书合并与刘昭所注志和章怀太子所注纪、传合并,本为两事,不可混为一谈。然《史籍举要》于此处,仍然沿袭《提要》之误而不察。
    啓功先生的《啓功口述歷史》,對柴德賡曾有記述,言其「為人乖巧」,「很能博得陳〔垣〕校長的喜歡」;特別是第115頁,更是提到一重公案:
    確實,柴德賡在歷史研究上卓有建樹,令人欽佩。這裡存在一個小小爭議:陳校長曾有一部歷史講稿,用油印出過一份,柴德賡就根據這份材料加工成自己的《史籍舉要》,這裏面當然有很多與陳校長内容相同的部分,但也不好過於追究責備,如古代的《大戴禮記》和賈誼的《新書》,有很多重〔復〕的地方,也很難説誰抄誰的,可能都是把老師的講稿放進去造成的。
    《史籍舉要》,向被認爲學界圭臬之作。江陰 黃永年先生著《古文獻學四講》,於「史部」一節,所列三種必參書目,其中第二部即為是書(另兩部分別為金毓黻的《中國史學史》、王樹民的《史部要籍解題》);近年北京出版社印行「大家小書」,第一輯即有《史籍舉要》,均可見此書的分量。假若是書作者是誰成爲問題,那無疑是學界的一個焦點。
    假若《史籍舉要》的作者發生問題,那麽對於上述的討論,可能要重新來看。 例如 援庵先生講義的寫作時間、講義油印的時間、柴先生於油印講義本基礎上的發揮,及 季豫先生《四庫提要辯證》二十四卷最後寫定的日期……,所有均可構成上述「《史籍举要》于此处,仍然沿袭《提要》之误而不察」問題的考量要點。要知道,當年 季豫先生與 援庵先生過從甚密,又為同事,論學往還,必為常事;而《史籍舉要》于柴先生,僅為一部講稿,及至身後之第十二年,方由門人邱敏、許春等整理出版,並未由其手定,其可議處頗多。
  •     一本普及读物而已
  •     呵呵,我随便说说的,很赞同你此文最后一句,根底很重要啊
  •     四部提要真是寶書。
  •     不是是不是陈垣先生所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