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2
ISBN:9787806169087
作者:(德)西美尔
页数:258页

章节摘录

  构成我们活动内容的手段,它们的数量和系列长度同理智性是成比例发展的,理智性是客观世界秩序的主观再现。因为任何一种这样的手段都完全是中性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切情感价值都与行动的目标、行动的要点联系在一起,后者影响所及不再触及行动,只触及我们心灵的感受能力。我们的实践生活包含这些终点站越多,相对于理智功能而言的情感功能的活动就越剧烈。在初民身上经常表现出冲动和感情上的忘我投入,这肯定与他们目标系列比较短促相关。他们毕生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像在较高的文明中那样由诸种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在较高的文明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合,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的“职业”(Beruf)所创造的。初民的工作只是由简单的利益系列组成,当这些利益系列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只需相对较少的手段;其中,努力获取食物的直接努力起了特别大的作用,这种努力在较高的文化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为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目标系列所代替。在初民的这些状况中,人们经常有机会设想并欣赏最终的目标,而理智性,即对客观关联和现实的意识却较少发挥作用。相反,在直接设想最终目标和最终目标真正出现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伴随情感,倒发挥了更大作用。即使在中世纪,由于扩张的生产可以用来满足自我需求,也由于手工作坊的特性和人们之间联合在一起的形式多样性和紧迫性,不过首先是由于教会,当时有比现在多得多的地方,可以最终满足目标行动的要求。现在,迂回和为这些最终满足所作的准备变得无限漫长,每个时刻的目标常常要超出这个时刻,也就是超出个体的视野。系列的这种延长是金钱首先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即金钱使一种共同的核心利益凌驾否则将毫无关联的系列之上,金钱使这些系列相互联系在一起:一种系列可以成为另一种在客观上完全相异的系列的准备阶段(比如从一个系列获得的金钱,借助这些金钱,整个系列本身都可以为其他系列的行动服务)。但重要的是一个一般性事实,这一事实的出现我们在前面早就论述过:金钱处处都被当作目标,并因此迫使特别多的、真正带有目标本身特征的东西,降格为纯粹的手段。但是金钱自身无论在哪里都只能成为手段,这样,存在(Dasein)的内容就被安置在一个庞大的目的论关联中。在这种关联中,没有什么目标位居首位,也没有目标奉陪末座。因为金钱用残酷的客观性衡量一切事物,这样确定的价值尺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结,产生了涉及一个由客观的和个人的生活内容编织在一起的网,连续不断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严格的因果性,在这些方面,它与符合自然规律的宇宙很类似。这个网被充斥一切的货币价值粘连在一起,就像自然被赋予一切生命的能量粘贴在一起一样,能量和货币价值一样有千万种形式,但是通过它自身本质的一致性和对于任何形式的可转换性,将每一件东西都同别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使任何一样东西都成为别的东西的条件。如同一切重感情的行为从对自然过程的理解中消失,并为一种客观理智所代替,我们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联系(它们构成了越来越相互联结在一起的系列)也将感情的介入排除在外,只把后者看作一个目的论的终点变成只是客观理智的对象,而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联系只是理智的客体,我们根据这些客体来使用才智。生活的一切组成部分越来越转化成手段,以往具有自足的目标,彼此毫无关联的系列,现在结合成一个由相对要素组成的复合体,这些不只是自然观念变化的实践对应物(人们对自然的因果认识不断增加,自然也从绝对向相对转化)。现实世界对理智来说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就我们现在的观察而言,手段的整个结构是一种一开始就观察得到的因果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行动中理解的要素,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形成了可预见的理性联系,并由此越来越将带有感情色彩的立场和决定排除在外,这样的立场和决定只跟生活过程的决定性转折和最终目标联系在一起。    在柏拉图的神话中,让灵魂在自己的前世存在(Praexistenz)中看到事物纯粹的本质,事物的绝对意义,灵魂后来的知识只是对借助感官刺激在自己身上出现的对真理的回忆。如果人们像柏拉图做的那样拒绝承认认识的经验根源,这个神话首要的动机自然就是,面对我们的知识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我们表现出来的不知所措。不过,超出它产生的这个临时原因,这种形而上学的玄想仍然深刻地揭示了我们灵魂的一种认识论态度。无论我们将自己的认识看作外在事物的一种直接作用,还是看作一种纯粹内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所有外在对象不  过是精神因素的一种内在形式或者关系,只要我们的思想可以算作真的,我们就总是将自己的思想视为一种对客观要求的满足,对观念模板的临摹。但即使我们的观念是对事物毫无遗漏的反映,就像事物本身那样,我们的认识通过对一个接一个事物的征服而逐渐接近的统一、正确和完美,仍然不会来自客观对象自身。相反,我们认识的理想,将一直只是事物以观念为形式的内容,因为最极端的实在论想获取的也不是事物,而是对事物的认识。如果我们对在任何已有时刻构成我们知识宝库的全部碎片,从发展(知识努力追求这种发展,正是参照这一发展,知识的每个阶段才具有了自身的意义)的角度来加以说明,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前提仍然只不过是以上述柏拉图学说为根据:有一个由理论的价值、完美的理智意义和关联构成的理想王国,它既不同于客体,因为客体不过是其对象;也不同于当时业已获得的,心理上的现实知识。相反,后者只是逐渐地接近包含了所有可能真理的理想王国,却总是不能与这一王国完全一致。这种知识之所以是真的,正是它成功地接近了这一理想王国。柏拉图似乎承认了这种感觉的基本事实:我们在任何时刻进行的认识,都是一个只存在于观念中,但呈现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在心理上实现它的认识复合体的一部分。只不过,他将这些认识表述为以前曾经拥有这种总体性,而现实的认识却失落了这种总体性,因此是一种“不再”(Nicht-Mehr),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必须将其理解为“尚未”(Noch-Nicht)。但两种解释中都感受到的关系本身,很显然却是完全一样的,就像七减二和二加三都能够得到五这个数。这种认识理想特有的存在方式,对于我们的现实认识来说,是一种规范或总体性,它与每个个体的实际行动所面临的道德价值和规定的总体性,情形一样。这里,在伦理领域,我们更熟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不过是以更趋于完美的方式,或更加有缺陷的方式实现一种具有内在有效性的规范。这种规范,就其内容而言,对不同的人以及这些人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来说都可能不同;它既不能在空间上也不能在时间上找到,与这些人的道德意识也并不相合,相反,道德意识倒觉得受到它的制约。最终,这就是我们全部生活的公式,从日常生活实践的琐碎小事直到精神境界的顶峰:在所有的活动中我们都有一个规范、一种准则,一个在观念上预先形成的高于我们的总体。正是通过我们的这些活动,才将这个总体转换成现实的形式,这里指的不仅仅是每一种愿望都受一种理想的指引这种既简单又普遍的情况,毋宁指我们这些行动的一种特有的、多少有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即我们用这种行动(不管究其价值来说,是否与理念背道而驰)实现一种预先以某种方式确定的可能性,仿佛实现一个理念中的计划。我们的实践生存,尽管既  不充分,又残缺不全,却通过分担这种总体性的实现,由此获得了某种确定的意义和内在关联。我们的行动,是的,甚至我们的全部存在,无论漂亮还是丑陋、正当还是错误、伟大还是卑小,都好像从可能性的宝库中摘取出来的,其方式是:我们的行动在任何时刻与其在观念上规定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就像具体的单个事物与它的概念的关系,这个概念反映单个事物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本质,在内容的意义上不受它是否实现、怎样实现和实现的频率限制。我们只能这样推断认识的情形:认识实现意识内部的那些观念,这些观念正好在所谓出现问题的地方,期待着认识活动的这种实现。我们称我们的认识是必然的认识,也就是说,它们的内容只能以一种方式存在,这仍然只不过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这样的意识事实,即我们觉得,意识事实是那种观念上业已确定的内容在心理上的实现。这样一种方式绝对不意味着:对心灵的所有多样性而言,只存在一个真理。相反,如果一方面存在一个有确定结构的理智,另一方面存在一种确定的客观性,那么,对这种心灵而言正好是“真理”的东西,事实上早就以客观的方式预先定形了,就像计算因子给定后的计算结果。当与之相伴随的心灵结构有任何变化时,这种真理的内容也随之而变,真理并不会因此而不够那么客观,或更依赖在这个心灵中进行的意识形成的影响。我们从某些知识事实中(当然也必须同时接受其他一些知识事实)得出的绝不动摇的全部结论就是阐明我们认识这一本质的偶因:这些认识中的每一个具体组成部分,都意味着意识到,它们在客观确定的认识内容的内在关系中早就是有效的,并已经确定下来。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属于一种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一切认为是真实的都是某种伴随着观念内容的感觉;我们称之为证明的,不过是建立一种可以引发这种感觉的心理关联(Konstellation)。感官知觉或者逻辑推演并不能直接确证一种现实,它们仅仅是条件,可以从中产生肯定和同意的超理论感觉,或者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的这种确实无法描述的现实感。这构成两种认识论范畴之间的心理中介物:一边是有效的事物内容上的意义,它是由事物自身内在关系产生的,给每一个构成要素指明了其位置;另一边是我们对事物的观念,它意味着事物在一个主体内的现实。    以下这一点对于时尚来说是根本性的。一方面,就其作为模仿而言,时尚满足了社会依赖的需要;它把个体引向大家共同的轨道上。另一方面,它也满足了差别需要、差异倾向、变化和自我凸显,这甚至不仅因为时尚内容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将今日时尚打上一种相对于昨日和明日时尚的个性化烙印,而且也是因为这些事实,时尚总是阶级时尚(Klassenmoden),较高层次的时尚与较低层次的时尚截然有别,而且在后者养成较高层次的时尚时,便抛弃这种时尚。通过某些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我们从时尚那儿观察到的个别心理学特征就包含在时尚的这一本质之中。  ……

前言

  金钱 性别 生活感觉  ——纪念西美尔《货币哲学》问世100年  刘小枫  据说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正好患了痈症,身体的骚乱令心中无名火起,对资本主义发泄了更为尖刻的批判。按照这类心理分析传记学的逻辑,西美尔写《货币哲学》时对资本主义显得十分温和,是否因为他的身体状态十分良好呢?  心理分析传记学的逻辑会让人感到好笑,但另一种与心理分析其实性质上差不多的分析逻辑看起来就要严肃多了。西美尔生活在19世纪末那样一个现代化突飞猛进、同时令人感到晦气的时代,社会运动、国家独立的事情此起彼伏,殖民主义的火车和军舰到处乱闯,无数黄花闺女沦落窑窟。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曹美尔没有像马克思那样投身社会平等问题,也没有像韦伯那样,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铁笼”忧心,却在那里把玩现代性中的个人生命感觉,结果得了“审美主义”、“印象主义”社会学家一类称号,似乎西美尔太小资产阶级情调,而且思想方法有问题,没有历史感、没有阶级意识……  西美尔的思想是否因此就肤浅、不重要了?是否就不足以同马克思、韦伯相提并论?  西美尔提出过这样一个“社会学的假设”。从前有个地方,人与人之间“惊人地不平等”。虽然人人都有一片土地,足以供其所需,但有些人却能种玫瑰。“也许他们比别人钱多一些,也许他们肯在这上面多花时间,或者正好拥有玫瑰所需的土壤和阳光,总之,他们有玫瑰花,而别人没有。”本来,这种情况没有引起纠纷,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有人漂亮、有人相貌不佳,有人聪明、有人笨些,天生如此,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终于有一天,有人发现自然差异不应该天生如此,激烈地站起来号召:人人生来都拥有玫瑰的权利,只有少数人有玫瑰是一种“盲目的偶然性”,必须改变。“蒙昧的无欲时代已经过去”,按照人的自然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欲求自己应该有的东西。何况,从科学角度看,玫瑰在少数富人那里积累过多,他们会在玫瑰丛中窒息。“在人民的呼声中,灵魂的最后渴望和最深层的文胡思想同人民过于人性的冲动紧密相连。于是,一个革命政党形成了。”玫瑰人跟着就成立了保守政党,以便保护自己对玫瑰的占有,“保护现在才意识到的那种诱惑:拥有某些别人羡慕与渴望的东西”。革命最终不可避免,而且平等主义党派必然大获全胜,“因为该政党的道德观念最终潜入敌方阵营:社会正义的理想超越了一切利益冲突”。西美尔根据这个“社会学的假设”问,人类从此有了永久和平、平等和幸福吗?重新分配土地方案使每个人有了同等的种植玫瑰的条件,但是,自然份额仍然不可能像数学一样精确地均匀分配给每一个人,“总有一些人培植玫瑰时手气更好,另一些人得到的阳光稍稍充足,有的人嫁接的嫩枝更为结实”。“自然状态”似乎并不认同自然权利,总是出人意料地干扰现代人设想的平等理想。  在马克思那里头等重要的平等问题,西美尔用社会学假设的玫瑰就打发掉了。从西美尔讲的玫瑰故事来看,他并非对于动荡的现实生活和历史的巨大变迁没有感觉。显然,他对于这一切有自己的根本不同于马克思和韦伯的看法——不然,他怎么会认为马克思是一个“蹩脚的哲学家”?马克思、西美尔、韦伯是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据说,西美尔是文化  学家,因而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与马克思、韦伯相当不同。可是,马克思、韦伯就不是文化哲学家?西美尔与马克思和韦伯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歧是形而上学的差异,这一差异倒  是与其个人性情相关,却与身体的病痛不相干。无论心理分析或者阶级分析的逻辑多么引人入胜,都不可能解释思想者个人性情的形而上学差异。  西美尔的形而上学个人性情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最终要搞清的就是这一问题。  ……

书籍目录

1 金钱 性别 生活感觉 刘小枫
――纪念西美尔《货币哲学》问世100年
2 现代文化中的金钱
3 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
4 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
5 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
6 玫瑰:一个社会性假设
7 竞争社会学
8 现在和将来的卖淫琐谈
9 女性文化
10 卖弄风情的心理学
11 性别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
附录
论西美尔的《货币哲学》

编辑推荐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观点新颖,理论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是一本经济社会学文集。收录了十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以深刻的理论分析了“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这一主题。触及到社会生活深处的本质东西,玫瑰、竞争、卖淫、女性文化、卖弄风情、时尚心理、货币、性别问题等。

图书封面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非历史主义/形而上学立场这条思想脉络最为明显的体现在《货币哲学》这可谓西美尔唯一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中。除了大量形而上的类比论证几乎没有涉及其他注释、参考的引入(除了马克思《资本论》)。从其开篇就认定自己感兴趣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要”从货币经济学结束和尚未开始的地方起步“。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经济领域关于人的哲学却是瞎的,要对货币经济下个人的生命体验心理质素与整个文化的关联进行研究,并且这些关联还缺乏充分研究,只能用哲学的方式来处理,这意味着”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通过抽象概念间的关系来呈现个别现象。所以从这一立场出发,无论是其关于货币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客体分化、还是个体对于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诉求都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而无关乎历时性的阶级影响。这就为其思想平添了悲观色彩,也为其后期形而上的生命哲学观埋下伏笔。也影响了同时代的韦伯、涂尔干对于这类形而上的细腻体察带有的不可避免批评的态度,而使之思想得不到应有的传播。2、先验色彩的本质主义在论及形而上的女性主义时候,西美尔就把从男女性的二元划分作为论述的统治基础。女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她生活于自身的存在于存在两者的统一之中“,女性自己就是自我的中心,不需要依靠外在而进行生命历程的个体。从审美的角度看,女性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散发着一种作为外在形式而统一存在的美。在论及卖淫与家庭婚姻时候因她的独特完整性使之于男性大为不同,如果说男性钟爱与一般性的女人而无论公主或者裁缝的话,对女人来说具体的男人则成了她快乐的源泉。同时他也廓清了社会对于卖淫的态度的暧昧。街头的妓女与高贵冷艳的交际花同是一样的人,她们都受到了付出自身整体存在的代价,(这代价比男性付出的更为巨大)因为绝对优势处于男人一边。在社会层面上,传统的男性文化就如同客观文化用一种奴隶主式的不自觉逻辑倾轧着女性自主独立的特性,让女人自身无法认同自我存在。诗性的救赎慢慢被理性的客观所掩埋。因而相较之下,当时出现的”从家里走出去“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妇女和无产阶级妇女罢工都没能达到其深刻的形而上的论述力度。3、审美印象主义社会就像艺术品,从而以不同的侧面给予考察。社会也如同一幅印象主义的艳丽版画,缤纷的色彩本身就构成这幅画的内容,形式早就被众多乐极生厌者所破坏,四周充斥着风格。距离成为个人无力的标识,这种审美的本质化(大致世界观)个体化(形式的分崩离析)让感性占据了主导。小品文风格适应了这种社会变化带来的不可测定性。他试图从个别生命的现象中挖掘出流变的整体意义来。
  •     内容评介:本书是齐美尔的选集,由刘小枫选编,收录了以下篇目:《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玫瑰:一个社会性的假设》《竞争社会学》《现在和将来的卖淫琐谈》《女性文化》《卖弄风情的心理学》《性别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如书的题目所示,以上篇目主要集中在三个主题范畴内: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当然这三个方面也并非独立而是互有渗透的。严格来讲,本书的选编原则并非在于专门阐述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而是表达一种齐美尔的“形而上学个人性情”。 但在一个社会学尚未定型的时代,且对于齐美尔这样的并不能准确将之定位归类的大师而言,其思想必然是相互交融联系的,因此本书对于更好的把握齐美尔的整体思想也是很有意义的。下文中将逐个简单评介三个主题的内容。金钱:选文的思想与齐美尔的巨著《货币哲学》是一致的,齐美尔的货币文化哲学显然不是一种实证经验社会学的货币研究,而是以一种哲学家的眼光和美学家的笔触从“货币的作用来说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肌理”。关于货币对现代生活的意义,韦伯的看法是货币促进了理性化机制的形成。而对于齐美尔,货币的深远意义在于货币成了“个人生命中不受条件限制的目标”,换种说法,货币取代了上帝的地位。将货币比作上帝的说法也许并不新鲜,但齐美尔是在更深刻的层面揭示的这种惊人的相似性。前现代的生活中,上帝是超越一切的终极性的抽象综合物,人的生活中持续的是对上帝的渴望与虔诚。上帝是绝对的价值,永恒的存在,生活的所有目的和意义。而在上帝已死之后,金钱成了新的上帝。它超越了一切具体的事物,看似可以调和一切生活中的矛盾,“金钱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货币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一种价值的平等化作用,因为它使得所有无论高贵稀缺还是低贱普遍的事物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将高贵稀缺的价值拉到了递减普遍的地位,而事物特有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这个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妇女的卖淫问题,在后文中将详细论及。与马克思不同,齐美尔没有愤怒地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与韦伯也不同,他没有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铁笼而伤感,但这绝不表示他缺乏批判性,恰恰相反,他的批判超越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平等与自由两端,更深刻的触及了现代性痼疾的核心——“生命感觉的萎缩”。“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齐美尔对金钱的看法,但也是一种对人类生活略带悲观的哀叹吧。性别:这部分主要包括了几个方面:女性文化与女性特质、卖淫问题、二元性别问题。仅从选文当然不能完善的得出一个齐美尔对性别对女性的理论系统,但也能一窥齐美尔对相关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态度。在粗浅看过一些女性主义的理论书籍后,我认为齐美尔按照现在的标准可以称之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并且鉴于其所处的时代之早,将之追为先驱亦不为过。首先,齐美尔认为女性运动比工人运动的意义要深刻的多,这似乎是对马克思的一个淡淡的嘲讽,也许乍看来也是显得荒谬的,但这正显出齐美尔的洞见与对女性的关注。一个占了人类比例的二分之一的,有史以来甚至史前就一直遭受着不公和压迫的群体的解放难道不应该比所谓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意义更重大么?当然齐美尔的深度并不仅停留在一种肤浅的关怀上,他通过对女性文化的阐释,其实也是对男性文化所代表的理性、利益、体制等等的一种批判,而现代性的痼疾也正是深深植根于这种由来已久的男性文化,或者说将其的内涵和形式都发展到了某种巅峰。齐美尔认为,“男性追求的不是生命整体,而是生命的载体,不是灵魂本身,而是灵魂的功能,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形式”,总之女性是比男性更纯粹的生命,更接近存在本身。因此,可以说齐美尔的取向是:女性文化其实是比男性文化更优的文化,尤其是在拯救现代性危机中这一点意义重大,因此女性运动其实不仅仅是解放女性的运动,而是解放大写的人的运动。我认为,他的所谓“女性文化”、“男性文化”其实是一种理念化的价值取向、文化系统,可以换以阴性、阳性,并不真正一定指涉真实的生理意义上的男性与女性,所以不能认为其是一种本质论的思想。而其根本的目的其实仍在于借此来批判现代性,宣扬一种不同的更贴近生命本身的阴性的价值观,齐美尔的这一思想与当今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很多流派的核心其实都是契合的,女性主义理论向来都同时也是政治理论,齐美尔的思想再次印证这一点。齐美尔还谈到了有关妇女卖淫的问题,这一点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卖淫首先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在金钱成为普遍物之前,卖淫并不和风化联系在一起,比如“崇拜式”卖淫。但当金钱成熟流通之后,卖淫就变成了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其实将女性最独特最有个性的价值用最低贱最普遍的价值来交换了,因此极大程度地损害了女性的尊严。齐美尔并没有以此来抨击那些堕落的女性,他认为在所谓的高等文化中,人类个体,尤其是男性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成熟”,即“一个男人能合法地拥有一个女性的时刻变得越来越晚”,这与其“早熟”的生理需求是相悖的,因此卖淫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但对于那些牺牲于他人情欲的女性,这个伪善的社会又是残酷而冰冷的。齐美尔将煤矿工人和妓女的处境做了对比,二者其实都是社会的牺牲品,自己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来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但不同之处在于人们默认了工人的牺牲是合理的必须的,而妓女人们并不愿意公开承认卖淫的必要性,因此所谓高等文化的道德要求必须抨击这种行为,即使这种行为其实是其本身创造出来的。高等文化的社会必须划出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这样的人,来保障其他人的贞洁,以达到人类的高贵和独特性。而很多低等的原始文化中并不在意女性婚配前的贞洁,并且男女成熟的年龄相当,年轻男女在婚前性都是开放的,因此反而并不会滋生这种大规模的卖淫行为。自己抨击自己滋生的问题,这就是高等文化道德的一个虚伪的方面。齐美尔在此也很忧心地设想了一些解决途径。一个是卖淫合法化,提高妓女的地位;另一个是期待于女性因为对自身的发展的关注而导致的成熟期的延迟,而可以达到于某种类似于原始社会的男女再次对等的关系,在相当年龄的男女都有自然的需要时,齐美尔认为可能卖淫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解决了,而“根据发展的伟大规则,发展在自己的顶峰上,会以一种精神化的完美形式重复萌芽时最初状态所具有的形式。”因此,可以说齐美尔认为现代卖淫者遭到唾弃的原因是金钱降低了人的价值,而卖淫现象出现的根源则是高等文化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这业是文明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因为文明的本质之一就是等级差异,而根本的解决方式当然不能是回到原始的状态,而只能在高等的文化下提高女性的发展程度,这样才可以期望男女的性关系再次达到协调的状况。这是齐美尔在1892年的“奇思异想”,若他看到当代社会的现象,卖淫已从女性服务拓展到男性、同性,不知是会感到欣慰还是哀叹。关于性别问题,齐美尔将其上升到了形而上学的层面。关于两性的差异在女性文化中已经谈到了,而将其进一步概括,齐美尔认为“一方面,男性是绝对,这种绝对不仅仅意味着客观性、以二元性为代价赢得的超越所有主观性和对立性的规范高度,另一方面,女人是绝对,这种绝对也不仅仅意味着女性,而是仿佛在主体和客体分离之前,以实质的、静止的完整性承担着人类特性的统一体”。尽管他对女性文化持有认同的态度,但这种认同在形而上学的层面时就变成了齐美尔一贯的悲观的生命慨叹。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人类孤独最纯粹的形象”。现代生活风格:上文中所叙及的那种性别中的孤独,在齐美尔看来并非是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特产,而它类似于一种人类宿命的悲剧,而现代性只是让这种心灵的负担更沉重了。齐美尔的社会哲学喜好精细入微地描写日常生活,却从中体悟独特的体验,他无心于宏大的整体的理论,因为这样无法去与碎片化的生命感觉相符。齐美尔关于现代性的认识和批判在金钱一节已经提到,再具体一些说,他对现代生活是以一种忧郁的美学的眼光看待、批判,他从来不是马克思那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会对未来寄予美好的希望,他更倾向于叔本华,一种悲观的生命哲学的视角。现代生活是悲哀的,因为“生命缺少内在差异,以至于人们害怕天堂里持久的幸福会变成持久的无聊”,也因为技术复制了感觉,重复代替了个性,因此“一个具有纯粹审美态度的个性人物会对现代深感绝望。”这是齐美尔版本的异化,即人丧失了对生命最本真的感觉能力,而沉溺于物质和技术制造的虚拟人生中。对此,刘小枫评论道:“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显得像是一种贵族主义式的现代生活感觉学”,我认为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现代生活的悲哀不过是人的悲哀的一个特写,因此我们悲观的哲学家和美学家说:“依靠自己最本真的内在性来生存,而不是让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大概唯有如此人才能更接近真实的存在,纯粹的灵魂。个人体悟:最初知道齐美尔就是和本雅明联系在一起的,看本雅明的文集《启迪》时就为其风格所“惊颤”,看到齐美尔的文章时,顿时明白那种风格应该是和他有关的。相似的对现代生活碎片的敏锐的捕捉,相似的略带厌倦略带忧郁的书写风格,相似的贵族般的对生命的审美。不同之处,大概如刘小枫所言,齐美尔比本雅明更言之有物,他的小品文是有尖锐的思想的,而不是如本雅明有些过于沉溺于文字和语言本身。齐美尔给我的一个惊喜是上文中述及的,他对女性和性别问题的关注,让我很有共鸣,也因此谈的最多。在他的时代甚至在现在,这样的思想都是很有革命性的。到此,女性主义者齐美尔和社会学家齐美尔让我感到是两个分裂的子体。大师的魅力大概也就在此,总会在一些地方给人意外的收获和启迪。齐美尔的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和我见过的其他都不同,仿佛是一个先知在梦境中得到的预言。哲学家的睿智加诗人的浪漫和忧郁,融合起来就是寂静主义的社会哲学家。溢美之词不再赘言,只是想表达这本书勾起了我进一步看他的著作的兴趣,甚至因为他对叔本华的肯定,改变了一些我对叔本华的原有的抵触心理。当然也应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社会学的思想。以上就是我对本书的一些收获和体悟。
  •     该找回良好的节奏了。貌似很久以前读过,这次用几个小时读完。西美尔所提出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关联,而非人身关怀,和孤独感联系在一起,很重要。西美尔的研究基于对于生命的理解,尽管其学力不可能保证在每个方面都无懈可击,但对于研究问题的路径来说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西美尔有很强的女性气质。就性别感而言,男性的性别感是一种行为,而女性的性别感则基于自身。西美尔对学生舍勒的影响。序言作者将中国文化分为女性的,有一些不够谨慎。p1 现代使主体和客体独立。货币就像是社会机体中的黏液。p35 西美尔所讲的无产阶级与上层阶级生活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p53 西美尔希望通过艺术来解决货币社会的问题。p73 货币只关注自身的体系,所以既能够摧毁顽固的旧体系,也能够妨碍新的体系的形成。p93 西美尔对于卖淫和情人的研究。在当代,这些关系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女性的表现更为变幻莫测,她们不再只是所指。p96(时尚是一个群体内部的复制)1390年的佛罗伦萨,没有什么时尚,因为每个人都在特立独行。p97 杰出人物的满足感显然在于,它混淆了拥有特殊物的个人情感和被大众模仿并负载起大众精神的社会情感。(以当前的Lady Gaga热潮为例)p131 西美尔的时代,明显道德协会还在为如何限制婚前性行为而担心。将工人限制在繁忙的工作中,从而剥夺其生活的丰富性,与强迫卖淫是一样的。p147 西美尔对于女性的推崇值得敬佩,不过其论述没什么说服力。西美尔对女性的观察比较细腻,但是他的这些感悟是如何得来的呢?p184 男人永远是一个孤独者,而女人永远不会像男人那样二元论。西美尔对于女性的思考应该是最为深刻的,也具有持久的意义。卢卡奇对于西美尔的推崇是很重要的。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写性别那一章还是写的好。
  •     碎片化的思想,文风带有厌倦的幽雅,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顺畅阅读体验(并不是这本书容易读的意思……)
  •     贝克尔说,影响自己最大的是西美尔,帕克和休斯。阅读此书,确实能发现不少蛛丝马迹。两者关系需要加以细细探究。此外,阅读西美尔此书,真是一种享受啊!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但是,女人的本质——人们至少可以概括关于女人的一般看法——很可能表现为: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她们的倾向与活力处在非常紧密的联想关系中;从某一点出发,用其全部情感、激奋、思想来激发本质的全面性,女人显得比男人更容易……更彻底、无保留地把她的整个个人投身给这样一种核心功能。”
  •     以小品文的形式讨论了关于金钱、女性、时尚、竞争等社会问题,现代社会使主客体独立,作者希望通过艺术来解决货币社会的问题。对卢卡奇影响较深~“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上的”。还用玫瑰来比喻社会的演变。
  •     很有些结构主义的味道,后半部分看起来比前面要流畅,感觉前面太正儿八经了,如果能静下心来很值得一看
  •     随手翻了下,这译文真让人倒胃口;
  •     西美尔
  •     我不想说,我不能全部看懂!送给更有深度的老宁了。嘿嘿哈
  •     作为一名地道的女性,女性文化、性别问题的绝对与相对木有看懂……其他的真心精彩~就是有点难懂……
  •     论时尚这篇雄文以及大都市的精神气质没有收录,实在可惜了。但这些已然足够。
  •     应该与埃利亚斯一起读
  •     对现地生活的敏锐直觉,无人能出其右。
  •     翻译不是很到位
  •     我承认 没有完全看懂 但是看懂的已经够让我给五星了 然后 我决定 我以后要再看一遍
  •     跨度微微有点大。我不确定自己能读明白。。。
  •     据说是女性研究
  •     齐美儿碉堡了。。。视角如此独特。。。。
  •     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     或许女性从出生开始就是不平等,性别哲学就是这么的悲观?
  •     当作睡前小读物挺不错的
  •     再版吧???
  •     齐美尔对存在本质的关注,对女性文化的关注,虽然悲观色彩很浓,但是却让人从心底感动。
  •     只顾频频点头…
  •     断断续续读了近一个学期... 精致优美,或可挽救快要窒息的我
  •     经典
  •     同韦伯的冷峻不同,有种厌倦的美感。对性别的论述是亮点
  •     印象派的社会学及优雅的厌倦.
  •     我得再读一遍
  •     好譯本。
  •     选文涉及了西美尔研究的各个方面,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对日常生活中碎片的关注和思考。翻译有些拗口,但处处都有启发。
  •     文化下的小资 微观
  •     卢卡奇说,西美尔具有观察细微,琐屑的日常生活的哲学眼力,使日常现象蒸发出哲学上的形式关联~
  •     坚持读了近50页,终于还是读不下去了。不是我的菜。今天还到图书馆了。
  •     我得承认这书不是我能读懂的……但是欣赏西美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