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寻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农业文明寻迹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109159686
作者:王潮生
页数:449页

章节摘录

  中耕锄地并不单纯是为了松土除草,而它对防旱保墒还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中耕可以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故有“锄头三寸泽”之说。同时中耕还可以消除杂草,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所以中耕锄地一向被认为是旱作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早在西汉的《汜胜之书》中就明确提出要“早锄”,并要求勤锄、多锄,“锄不厌多”。当时对冬小麦在冬前要锄两次,冬后锄三次,锄麦已达五次之多。秋末,西北有些地方对麦田不仅要锄秋草,还要用刺柴把干土拖着壅复麦根。“秋锄,以棘柴耧之,以壅麦根”。俗称“黄金覆”、“秋锄麦”,这一措施除可以保墒外,还可以预防倒伏,减少种种外因侵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其他作物,如小豆,“豆生布叶,锄之;生五六叶,又锄之。”麻,“麻生布叶,锄之”;芋,“有草锄之,不厌数多”可见在汉代已普遍对各种作物进行中耕除草。由于杂草与作物争夺水分和养分,妨碍庄稼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耕锄地也是保水、保肥的一种措施。但是中耕锄地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尤其是土壤水分过大时,不宜锄地,谚日:“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一般春锄要注意松土保墒,夏锄侧重除草。锄地,一般锄到四遍为止,先由浅人深,再出深转浅,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就是用这种办法,使土壤适应作物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要求。  总起来看,我国古农书对旱地作物无不主张早锄、多锄,直到明清,更为强调。如明代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农学篇
 浅析我国古代旱作栽培管理技术
 我国古代农作物选种及种子处理技术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与重农政策
 荀子重农思想初探
 世界上最早的人造耕地——架田
 耕作“王牌”——复种制
 抗旱妙法——代田与区田
 西瓜的原产地与传播及西瓜文化的发展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南宋《陈旉农书》
 元代《王祯农书》
 元代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
 一部图文并茂的农业科技史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评介
畜牧篇
 浅谈我国古代饲养耕牛的经验
 中国古代的养羊技术
 古代“六畜”之一——狗
 鸡史小考
 鸡年话斗鸡
林业篇
耕织图篇
茶文化篇
博物馆篇
文物篇
综述篇
后记

作者简介

《农业文明寻迹》内容简介: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政、农艺见于图书文字者汗牛充栋,近世科技昌明,著为卷帙者浩如烟海,其中艺海拾贝,得一珠而可窥寰宇者洵足珍视而宝爱之。王潮生先生所著《农业文明寻迹》,搜罗赅备,拾遗补缺,读之如获珍宝,特别是对我国古时农牧业、农业文物及耕织图等的钩沉研究,历代著名农书的精当评介以及其他专业诸篇如茶文化资料的收集评述,等等,于农界后学,裨益良多,为我国农史研究工作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成果。

图书封面


 农业文明寻迹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农业文物和遗迹的寻访记录,内容略显杂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