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风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士人风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49507948
作者:资中筠
页数:196页

章节摘录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 “城头变幻大王旗”、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 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 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 那个时代的真面目连同其积极的建树逐渐现出轮廓。其中最重要的、对后 人深有启发的,是在各个领域内的“文化人”或“知识人”所代表的精神 。那个时代、那些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有一些还与我们共同经历了20世 纪下半叶的风雨。但是其风骨、学养、识见似乎又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我 们看到的是逝去的背影,面貌已经模糊。近年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钩沉 探秘,以及某些同辈或后辈的回忆录,一些被否定的人物得到公允的评价 ,被遗忘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被屏蔽或歪曲的史实得以返真。现在,关 于那一代文化名人的个案或集体的研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在一片功利和 浮躁的风气中,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我手头这本《民国那些人》又另有特色。那是《中国青年报》“冰点 ”版2004—2006年一个栏目的专稿,每周一篇,每篇写一人,约1600字, 集结成书凡80人。他们率多出生于晚清民初,卒于20世纪后半,最早出生 在1840年(马相伯),最晚逝去在2006年(林庚),遍布教育、学术、文化、 实业、新闻、政治各个领域。其中有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我个人有 幸亲睹风采,曾沐春风的师长有梅贻琦、冯友兰、叶企荪、梁思成、罗念 生、李赋宁、潘光旦、雷海宗、马约翰、金岳霖等人,其中雷先生、罗先 生的课是正式上过的,李赋宁的课则是旁听,而且还有一次特殊的关联— —李先生1950年刚从国外回来,在工字厅举行婚礼,我有幸应邀为他们(钢 琴)奏婚礼进行曲,那恐怕是那个年代校园中最后的这种形式的婚礼了。潘 先生作为清华图书馆长,我听过他精彩的报告,至今还有印象,而且潘师 母与我母亲是同学,曾邀我到他们家过节。至于马约翰,只要赶上他执教 时段的清华学生都上过他的体育课,也都忘不了他对体育的独特见解和别 具特色、中英夹杂的训话。以上提到的其余诸先生在不同的场合都有过一 些接触。所以读这本书有特别的亲切感。但是书中还有一些连我都不曾听 说的人物,遑论当代青年!其名已湮没而其事却值得大书特书。例如我自 以为对历届清华校长都略知一二,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还有一位周诒春校 长曾对清华有开创之功,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他任内确立的, 著名的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是他亲自规划的 。我此前竟然毫无所知,感到汗颜。实际上我当年执意要上清华,那图书 馆和大礼堂的吸引力起了很大作用。当然书中这类被遗忘的人绝不止这一 例,只此一端,就可见本书作者“钩沉”之力。 “那些人”背景各异,或生于世家,或起于贫寒,经历极其丰富曲折 ,思想倾向不同,性格作风也各有鲜明的特色。如刘文典之狂傲,赵元任 之洒脱,傅斯年、马寅初之刚正,梅贻琦之涵养和包容,曾昭抡之不修边 幅,叶公超之风度翩翩,蒙文通治经史、理学,赵紫宸精通基督教神学… …千姿百态,在短短的一千多字中也只能撷其片段逸事。但是放在一起, 通读之下,惊异于贯穿其中的精神的一致性。古有“建安风骨”,讲的是 “文”,而“那些人”的“风骨”不论冠以什么名称,讲的是“人”,是 一种“魂”。 这一以贯之的“魂”是什么?本书的“序言”题目一语中的:“底子 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中国“士”的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可能理解 不一。我自幼承庭训,读一点论、孟,印象最深的几句话就是:“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等等。这些话,总的精神用现 代话语来说,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独立的人格”。而另一方面,不满足 于消极的洁身自好,而是对国家、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有时退而“独善 其身”是不得已的,内心的抱负都在“兼济天下”。这种精神包含了中国 读书人最看重的“骨气”和“担待”两个方面。保持人格独立,如果没有 外界压力,十分容易做到,也就无所谓坚持了。而在中国几千年的特定条 件下,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甚至以命相争才能守住的。压力不言而喻,首 先来自权势,所以“坚持”的另一面就是不畏权势,从孟夫子的“说大人 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我得志弗为也”,到魏晋名士的特立独行,都 有藐视王侯、不畏权势的特点。来自另一面的压力是“俗”,要“坚持” 就必须不随俗、不媚俗,不与“潜规则”同流合污。在上下左右的夹缝或 夹击中坚守自己的“志”,保持人格完整,心灵自由,方显其风骨之可贵 。 这种“风骨”是千百年锤炼出来的中国的“士”的精髓,但是在“那 些人”身上又有其时代特色,那就是中国人已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 变局”,放眼看世界之后。自马相伯出生的1840年起,中国就身不由己地 置身于世界潮流的沉浮、博弈之中,再也无法闭关自大。从那时起,西学 东渐,有志之士就以变革图强为己任,到“民国那些人”活跃于历史舞台 时,已经得到一代或两代先驱之传承。他们的言行、事业都已注入现代化 的因素,或径直以中国现代化为目标。他们是新文化继往开来的一代人, 有传承,有创造。其中绝大多数都“留过洋”,不但在本专业学贯中西, 而且立身处世也融中国“士”的坚守和西方“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于一 身,不过在各自身上中西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罢了。他们还共同经历了抗 日战争的考验。在民族存亡之秋,于艰苦卓绝之中,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家 国情怀与现代知识人的献身精神高度融合,无意中写就中华民族近代史上 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近来关于继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讨论再次成 为热门话题,常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其实本书所写的“那些 人”就是中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秀典范。他们已经以自己的思想和 实践初步探索出以中国的精华融人世界文明的道路。他们的存在反过来证 明“新文化运动”(并不一定从“五四”开始,但以“五四”为标志)绝没 有使中国文化断裂,相反,使其获得新生。如果有“断裂”,那是以后的 事。P29-33

前言

  本人忝列“学者”圈,以笔耕为业,实际上是半百以后才开始。前半生所写文字都是奉命之作,多为“内部”报告,偶然以他人名义公开发表,也多为应景文章,不值得追认。我笔归我有,迄今不过三十载。前期主要是专业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正业”之外兴之所至写点东西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然是与当时的开放形势分不开的。对我这个半生为驯服工具的人来说,发现原来这支笔还能属于自己,可以这样来用,是一大解放。开始只是偶一为之,且多为读书心得,后来逐渐欲罢不能,大量写作始于90年代,特别是正式退休之后。这些文章都是有所思而流诸笔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命题作文之累。80年代初的心情充满了对未来的热情和期待,自己似乎大梦初醒,从精神桎梏和迷失中走出来。尽管仍然感觉到旧的顽固势力和种种太熟悉的思维习惯的羁绊,总的心态是乐观而有信心。以后种种是那时未料及的,所以从文章时序来看,越到后来,所表达的心情越沉重。  我本无“倚马才”,以产量论,留下的文字实在不算多。现在几本集子告罄而有重版之议,我认为那些文字并非都有长远价值,且兴之所至,题材太杂。所以最后决定,选一些自以为还值得重印的旧文与尚未入集的新作放在一起,作为自选集,按题材分卷,共得五卷,呈现于读者,取名为:《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每卷中的篇章大体上按倒时序排列,无形中展现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一些闲情记趣、述往怀人的文章,多写于前期,以后似乎不大顾得上这种雅兴了。这本非我所愿。前一本集子名《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原意是想退休后享受“出世”的情趣的。不知怎地,忧患意识日甚一日。后一本《斗室中的天下》,扉页上自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如今纵观多年来的作品,不论是谈古论今,还是说中道西,其实也包括述往怀人,直接还是间接,总有挥不去的忧思。  在“思想改造”的年月,每当我写自我批判时,总是说我受的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如今换一个说法,就是从家庭到学校,我自幼接受的是中西文化并重的熏陶。我本人虽然没有赶上“五四”,但父母师长辈都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他们不论是否参加过什么“运动”,不论思想“左倾”还是“右倾”,不论是否出洋留过学,那些家喻户晓的大名人无论矣,就是默默无闻的中小学教员,其文化底色都是那个时代中西交汇的产物,自然体现在学校教育中。那时的学制是统一的,而办学是多元化的,私人办学很发达,不少教育家都把自己的理念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如此,校训也各具特色。在这百花齐放中,上述中西文化交汇的底色却是共同的。例如,现在人们提起教会学校都以为很“洋”,其实至少在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教育中国化政策后,洋人办的学校,包括教会学校,大多很重视国文,学生的古文修养都能达到一定程度。同时,从小学起就有“公民”课,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些基本观念和行为规范贯穿其中。我一上小学,就学唱《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的一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中学英文课朗诵过美国《独立宣言》。举此例说明当时文化背景于一斑。这种传统教育,“道德”和“文章”是结合在一起的。有许多事属于“君子不为也”,是当然的底线。作为“五四”标志的“德先生”、“赛先生”以及现在被称为“普世价值”的那些原则也都化为“底色”,没有争论,也没有感到与传统的“君子”有什么冲突。“科学”在心目中的地位至为崇高,而且自少年起在心目中就树起几尊高山仰止的榜样,记得当年在中学女生中“粉丝”最多的人物之一就是居里夫人。她的名言“要用手去触摸天上的星辰”传诵一时。因是之故,我对种种全盘否定以“五四”为符号的新文化之论决难同意,多篇文章涉及此问题,是有针对性的。  冯友兰先生的东床蔡仲德君曾对冯先生做过精辟的概括,说他一生有三个时期:“实现自我、失落自我、回归自我”。这一概括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冯先生那样完成了第三阶段——或是不幸早逝,或是始终没有迷途知返。这“三阶段”对我本人也大体适用。所不同者,冯先生那一代学人在“失落”之前已经有所“实现”,奠定了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体系,在著书育人方面已经做出了足以传世的贡献,后来回归是从比较高的起点接着往前走;而余生也晚,尚未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思想、有所“实现”,就已经失落了,或者可以说是“迷失”了。后来回归,主要是回归本性,或者说回归那“底色”,在有限的幼学基础上努力恶补,学而思、思而学,形诸文字,不敢自诩有多少价值,至少都是出自肺腑,是真诚的。  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字,既有变化也有一以贯之的不变。第一个不变,是对人格独立的珍惜和追求。事有巧合:2010年我发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其中对中国古今的“颂圣文化”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发表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文中引了韩愈“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之句。如今重读旧文,忽然发现1980年发表的第一篇随笔《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中正好也提到太史公之可贵处在于没有“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那种精神状态,并钦仰其“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的写史笔法。此文发表后偶然为楚老(图南)读到,大为赞赏,专门找我去谈了一次,还反复诵读“不阿世……”这几句话,为之击节。若不是为出集子而重新翻出来,文与事早已淡忘了。现在回忆起来,我那时正处于对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抚今思昔、思绪万端的状态。不知怎地常想到司马迁,于是重读《史记》,甚至曾起意要为太史公写一个舞台剧本,连序幕和主要情节都想好了,而且想象中舞台上的太史公是于是之扮演的。后作罢,以我的才力当然是写不成的。结果只写了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想起“臣罪当诛兮……”这句话呢?大约是为当时各种受迫害的人被“落实政策”后一片“感恩”之声所触发。由此可见反颂圣、恶迎俗是我的本性,开始并没有那么自觉,自己也没有想到三十年后想明白了许多问题,却与开初的朦胧状态遥相呼应。《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所述中国“士”的精神轨迹,多少也有夫子自道的成分。遥望两千年前,犹有太史公这样的风骨,再看两千年后的今天“颂圣”和“迎俗”的态势,能不令人唏嘘!  追求“真、善、美”而厌恶“假、恶、丑”,应该是普遍的人性。不过在阅历太多、入世太深之后,可能审美神经就会麻木。然而我在知命之年开始逐渐苏醒之后,这条神经却日益敏锐。似乎对虚伪、恶俗、权势的暴虐、草民的无告,以及种种非正义的流毒恶习的容忍度比较小。许多当代国人见怪不怪,不以为意,一叹了之,甚至一笑了之之事,我常觉得难以忍受,有时真想拍案而起,尽管许多事与我个人风马牛不相及,若不是现代资讯发达,我完全可能浑然不知。收于《感时忧世》卷中的许多文字都是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之言。事实上,时格势禁,并不能尽吐。而这种忧愤之思越到近年越强烈,从文章的年序中显示出来。近年来,有不少差不多同龄的旧雨新交都表示与我有共鸣。尽管经历不尽相同,而还原底色却有相似之处。也许因为我们青少年时受过同样的道德文章的熏陶(与后来各自的专业和道路无关),有比较强烈的正义感,当时所见到的社会黑暗面已让我们觉得不可容忍,向往美好、公平、正义的新社会,而且也曾经多次为之升起希望,所以对于方今现实与当初理想的鲜明对比感受特别敏锐。至于当年的“士林”风尚比之今日,只能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我的专业属国际政治学科,重点是美国研究。过去我出文集一向把专业与业余分开,因为我认为学术论文与专著都是面向业内读者的,且体例与随笔类文章也不大一致。此类文章曾单独集结出版,名《资中筠集》。这一次自选集把某些专业学术文章也包括在内,大部分集中在《坐观天下》卷,也有少数收入其他卷。这样做的考虑是:这一套集子以自己的思想为脉络,国内、国外,大事、小事,难以截然分开,某些自己特有的心得和观点在不同类型的文章内都有表述。从多年来得到的反馈来看,我发现自己的专业著述影响所及,“圈外”竟比“圈内”更明显。方今我国读者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日增,国际问题研究不是专业者的专利。我的文风大多“实话实说”,学术论文也不似高头讲章,少“学术腔”,对普通读者可能也还有可读性。不怕落敝帚自珍之讥,在重新通读自己二十、三十年前的一些文章时,发现虽然时过境迁,却基本上没有过时。因为我的取向是从大历史角度研究世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并且更多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论是对美国,或是对其他国家(例如所谓“大国崛起”)都是如此。有些预测性的看法证诸后来的发展,既有错判的,又有证明预见的,都保留原貌,立此存照。有的观点为我首先提出,现在已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尽管仍有争议,例如美国对外行霸权,对内行民主,并行不悖;例如衡量美国兴衰的趋势不以GDP占世界份额为依据,而是创新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全球优秀人才的实际流向;有些史料鲜为人知,如联合国成立的起源和最初的主要争议、台湾问题之由来,等等。  说到“底色”,我们这代人还有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这当然与经历中的家国多难有关,也与自幼接受的教育有关。民族振兴是我们刻骨铭心的向往。我从未“居庙堂之高”,却也不算“处江湖之远”,不论在哪个时代,自己处境如何,对民族前途总是本能地有一份责任感和担当。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思想也有所发展,近年来无论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视角重点日益移向“人”,而不是抽象的“国”。由于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中常受欺压,国人习惯地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的兴衰。这在原则上似乎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民治、民有、民享”,代表国家的政府不一定代表具体的百姓(我现在尽量避免用“人民”一词,因为这个词也与“国家”一样,被滥用了),于是统治者太容易以“国家”的名义侵犯百姓的权益。国人至今看历史,还喜欢歌颂频于征伐、开疆拓土的君主,今日之青年还为古代专制帝王的虚荣而欢呼。而我却经常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以及《吊古战场文》、《兵车行》,等等。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不缺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深有所感的。  另外,我由于多年来工作和专业的关系,对外部世界多一些了解,对世界文明史有探索的兴趣,形成了自己“人本”的历史观,也画出自己看待中外历史的坐标。我心目中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笼统抽象、集体的“人民”,或“×国人”。因此,近年来日益强烈地感觉到,我国人在“爱国”的口号下所滋长的虚骄之气和狭隘的国族主义(我现在觉得称“国族主义”比“民族主义”更恰当)恰好是民族振兴之大碍,而某些媒体片面宣传的误导和煽动害人匪浅。从1996年《爱国的坐标》发表开始,有多篇文章论及这个题目,包括《君王杀人知多少?》、《兵马俑前的沉思》、《人格与国格孰先?》,等等。  本文正当结束时,发生了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的严重灾难,举世关切。日本的灾难更足以证明需要加强“地球村”的意识。天灾是如此不可测,而“人”自己的“发明创造”究竟是造福人类还是惹祸,值得深刻反思。这绝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今后超国界、超民族,需要共同应付的天灾人祸定会层出不穷。而各国政治家何时能超出狭隘、自私的“国家利益”的惯性思维和强权政治、损人利己(其实也损己)的行为模式?其中,大国、强国显然比小国、弱国有更大的影响、更重的责任。他们,或者我们大家,负得起这个责任吗?我自称“常怀千岁忧”,人类还有一千岁吗?  2011年4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和资中筠是三十多年的至交,有通家之好。她学贯古今中外,胸怀天下黎民,勤奋好学,与时俱进,笔耕不辍,思想常新,很值得我们学习。她对属于正业的国际问题研究,造诣很深,特别在美国某些专题的研究和中美关系上,有不少突破。近些年来,她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扩大了境界,更加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写了大量针砭时弊、捍卫正义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诸多名人激赏,在社会上和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借自选集出版首发之际,衷心祝愿资中筠健康长寿,继续言说。这将是读者之福,中国学术思想之福。”  ——何方    资中筠先生是总让我产生自卑的长辈之一。在她面前,我从来都有一种惶恐如影随形;有一种做错了什么和什么做得不够彻底的感觉始终笼罩着我。她的学识,她的人格,常常像镜子照出我的一些丑态来。读她的文章,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的华而不实;和她谈论文化、文学、历史和现实与时弊,她又常常让我哑然失语,觉得自己不仅是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而且是一个连精神上都有腰间盘突出症的严重患者,是一代“腰痛作家”中的一个。每一次和她的文字与她本人交流之后,我都对自己说:回家多读几本书吧,把你的腰挺得再直一些吧!  ——阎连科    一句“学而优则仕”,一个科举制度,把读书人赶上“做官”的单行道,一赶就是两千多年。读书人希望“致君尧舜”,君主们则得意于“入吾彀中”。结果,一旦为臣,从此失去了话语权,想说什么,都得看上头的颜色。强项者多半掉了脑袋。“臣”,其造字的本原意思,就是绳索牵着的奴才。社会进入“现代”,必须有一批独立的自由思想者,其责任不在迎合上意,而在批判现实,构想未来。资中筠先生是其中一员。当为政者开始懂得独立思想者的重要并学会从他们的思想创造中汲取理念时,中国才有可能走出“中世纪”。  ——陈四益    “每回我读资中筠先生的文章,听她的发言,总是十分惊讶她如何从一堆乱麻中,一堆似是而非的说法中,迅速找出事情的本质,切中要害。她举重若轻的文字,引导着我们对几乎所有重要问题的基本方向。”  ——崔卫平    “资中筠先生是我的清华学长,也是我参与编辑《炎黄春秋》杂志的编委和主要作者。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她的风骨一直为我景仰。资先生学贯中西,思想深刻,文笔清新典雅。听先生的演讲,读先生的文章,或醍醐灌顶,或如沐春风。她对世界和国事的洞察,常给我以启迪。先生的著作集结出版,是对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贡献。”  ——杨继绳    祝贺资中筠自选集的出版!资中筠先生是我们当代中国几代学人中的异数,她的学养深厚而健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开放心态,中西文化并重的熏陶,无形中成全了她这样一个文化意义上真正的“富家子”:虽曾失落仍能高贵,虽然峻急仍能优裕,尤其是能立足道统而能教训教化。她晚近的写作,是一种回归自我和文明常识的人生示范,是对当代汉语中暴发心态、投机心态、造论心态的校正。她对“独立”的珍爱,她的文字和人格尊严,传承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立法者们称道的文明精神:自作元命。  ——余世存

内容概要

资中筠,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主要著作:《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20世纪的美国》)、《财富的归宿》、《资中筠集》等。
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与陈乐民合集)等。
译著:《公务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哲学的慰藉》等。

书籍目录

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建设新文化任重而道远
关于我的履历
一代风骨今何在?——读《民国那些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今天的争论
文化与制度:鸡与蛋的关系?
从“苦难美学”说开去
重建精神的家园——还是要接着“五四”精神的茬走下去
“平戎策”与“种树书”——中国读书人的入世与出世
爱国的坐标
君王杀人知多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历史
孔子之用,大矣哉!——曲阜之游的遐想
兵马俑前的沉思
方孝孺和布鲁诺
五四运动与《列女传》的联想
关键在于立宪——从袁世凯的洋顾问主张君主制的公案引发的思考
老问题新视角——美国学者写义和团

编辑推荐

  《资中筠自选集:士人风骨》是资先生第一次具有总结性的全面性的作品的结集出版;本书是资先生第一次全面回忆自己八十年来所遇到的师友等,由人反映整整80年的历史;有些人物的回忆,堪称一篇很好的传记文学,可补这一段的历史的细节和缺漏等。

作者简介

《士人风骨》一书所收文章,写于1996—2010年间。第一组文章主要讨论知识人的精神家园;第二组文章多是基于历史题材的心得。贯穿全书的核心是,作者紧紧围绕知识界的思想现状,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紧迫性。明确表达了当下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要继承五四精神,要发扬“士”的传统美德,为制度转型起催生作用。
家国情怀、忧国忧民,和对“道”的承载,依然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现在转化为对严重的时弊和改革倒退的忧虑、对普世价值的追求,还有拒绝遗忘,追寻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资中筠

图书封面


 士人风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我只看了一篇刊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国60年文场士风怪现状”。文章中分析透彻,犀利。洞悉了开国60年文化人的心路。但仅靠文人的努力,没有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     再读<士人风骨>,愈发钦佩资中筠先生。读资先生的文章,时时能感受到先生所推崇的士的精神,即家国情怀,和重名节讲骨气。而这正是我等所谓新时代中人所缺乏的。读资先生的文字,让人钦服的,是先生的真善美和不卑不亢。对于自己中青年时代的所作所为,资先生有深刻的反思,自己当年的幼稚和盲目,资先生也毫不隐晦。这个“真”殊为可贵。而媒体介绍资先生时常标榜的曾给毛周当翻译的经历,资先生却毫不以为荣,还专文说明事实情况,这份较真也颇可爱。资先生的政论文章也非常可读,远对毛周朱,近对江朱胡温,先生都能冷静剖析。大胆直言,甚至大胆否定。并指出改正之途。先生的拳拳之心值得敬佩!
  •     书面虽然是在说“知识分子”应有的节气,实际内容是对中国现在存在种种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很多问题有我们切身体会,本人较为欣赏是她敢于说实话的文字!我们有悠久的传统,良莠不一,再经过文革的清洗,良的没有保留多少,莠的是泛滥成灾。不正视过去,就无法面对当下和未来。希望更多人能阅读这样较严肃的闲书。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资中筠自选集共5卷,《士人风骨》《不尽之思》《感时忧世》《坐观天下》和《闲情记美》。先前订了这套书,包装成一体,查看是二印即退货了。不甘心,又订了这套散本,很遂愿,都是一印的。资中筠的文字以前看过个别,很好读亦有内涵,但不知道她为女士。打开《士人风骨》,才知她的性别。这都不重要,她在自序中的表白,更能令人尊敬,她反复自谦,如:忝列“学者”圈;本无“倚马才”等等。另外,她又是一个富修养、正义感、真诚感很强的人。我知道,她在序中反复说的人的“底色”的涵义,她具有忧患意识,“对民族前途总是本能地有一份责任感和担当。”宏观人间和世界的心胸。本套自选择集装帧不奢侈亦不俗气,溢满文化感。
  •     作者独立思考的精神令人钦佩,宏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尤为重要。
  •       《士人风骨》一书所收文章,写于1996—2010年间。第一组文章主要讨论知识人的精神家园;第二组文章多是基于历史题材的心得。贯穿全书的核心是,作者紧紧围绕知识界的思想现状,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紧迫性。明确表达了当下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要继承五四精神,要发扬“士”的传统美德,为制度转型起催生作用。
  •     看的kindle乱序版,找个机会看实体书
  •     基本可以当作学生的启蒙读物,从资老师的观点看向更大的世界
  •     中国知识分子遇难记。
  •     喜欢士人风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缺乏士人风骨。
  •     感觉到作者在读书体验的“随和”上用了心,但是骨子里还是很严苛的一个人。虽然稍稍偏激,但是纯粹的也刚刚好,偏执有时候也显得很可爱。70%观点是认可的。
  •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非常同意其社会应进行思想启蒙的观点
  •     有些地方发人深思
  •     所收录文章短小精悍,作者大声疾呼对于“五四”精神的传承,强调再启蒙民智的重要性,始终贯穿其中。
  •     颂圣文化。
  •     毕竟是多年文章合集,关于“士”的系统论述还是要看余英时
  •     资中筠的书啊,不看则已,一看就精彩的放不下,其实它说的都是大实话,道理也很浅显,不由得奇怪,如此简单的事情为何国人就是不明白?不由得你愤愤不平。比如:
    1)49前“当时所见到的社会黑暗面已让我们觉得不可忍受,向往美好、公平、正义的新社会,而且也曾经多次为之升起希望,所以对于方今现实与当初理想的鲜明对比感受特别敏锐”,暗讽当今竟不如当年了。
    2)“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世界,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美国对内民主与对外霸权的并行不悖……衡量国家的兴衰不易GDP为依据,而是以创新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全球优秀人才的实际流向为风向标。代表国家的政府不一定代表具体的百姓,统治者太容易以国家的名义侵犯百姓的权益。”简直是横加批判了。
  •     思想
  •     这本集子论述作者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和近代历史的看法。
  •     资中筠的书寓意深刻,文笔流畅,敢于直言不讳,但是语言又不是很直白,读后耐人细细品味,真是一套很好的系列书。只是该书的封面包装纸质显得粗糙。另外,物流不给力,自春节过后,委托给邮局寄送之后,因为寄送的是慢件,所以,一般从下订单到收到包裹单需要8天以上的时间,而且因为公司寄送的是慢件,所以收到的不是订购的图书而是包裹单,自己还需要拿着包裹单跑到邮局去取图书,很是麻烦。年前,由韵达快递公司寄送时,下单后3-4天就能直接收到图书了,物流服务很好!现在物流服务倒退了,希望改进!
  •     兼老年人的睿智和少年人的意气而有之
  •     资氏自选集已五读其四,以本书及《感时忧世》中几篇内容最为厚重。作者对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文思想、政治体制民主民权民生、人格与国格、法统与道统的关系等问题,长期思考后能直抒胸臆,作深入精辟、切中时弊的论断和分析。由于多年来最高领导的政教合一和专制孤行,使知识分子一贯承载的道统失落,又迫于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和自家生计,只能从未有过的丧失自我、甘心赎罪,接受改造。改革开放后既毫不放松思想控制,又大力宣扬拜金主义,知识分子被迫逼良为娼,进一步犬儒化、低俗化。在历代政治体制统治下,我国知识分子原本只重视人文哲学、缺乏西方科学的原创精神。晚清对列强侵略的外交。军事失败,涌现出一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民主先驱。如今进入现代化,跨世纪的中国将何以自处?反而在“文化”的口号下,倡导国学传统,批判五四精神……
    作者译事一生。退休后春蚕不死、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有良知良能却无权施政,且位非智囊进策无门,只能将胸中块垒诉之于文,遗憾的是能说而又肯说这样话的人太少。若寄希望于年青人,纵观世风,这希望有多大?
  •     发人深省。我在想我的兴趣和热爱未免也难超越政治,太局限了些。虽然读的慢些,但含金量抵过读好多本小说
  •     资先生的文章很好,读他的文章,认识到了她的敢说、负责的担当、深刻的思想、说理的充沛、清晰的表达、,让我感到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的爱,真的好喜欢这本书。
  •     最爱
  •     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宝剑出鞘的快感
  •     资先生的书读完后,感觉老师的文笔很棒!即使是如此严肃的政论、经济话题,也读来是美文一篇呀。
  •     第一次读资先生的书,一大快事,想必喜爱文字,又享受历史文化的朋友有福了
  •     所谓士人风骨,大约就是清谈而已。做学生时肯定会喜欢读这种文章,年岁稍长后就觉得某些话“不足为外人道”,但是本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责任感,似乎又应该有所表达,反正我现在的想法是“闷声发大财”。
  •     写的非常好,资老是我非常喜欢的学者之一……
  •     资先生的自选集我是一定要认真拜读的。前几天资先生在电话里告诉我,她的一套五本自选集将在月末上市,半个多月来我一直在关注。今天终于见到了。感谢广西师大社,感谢编辑,感谢决策者,为我们精心出版了这样一套好书!
    陈寅恪说过:“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现在我要借用这位二十世纪中国第一学者的话说:“我要学的人,要拜的先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老师。”因此,在二十多年学生生涯,给我上过课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我已经不承认他们是我的老师了。反之,没有给我上过课,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结识的一些长辈,却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老师。他们当中有:许良英、茅于轼、朱厚泽……,资中筠女士当然也在这份不长的名单中。
    我与资先生只见过一面,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哪样的深刻,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2003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先生与 陈乐民先生的家。北京方庄,一套大约不到一百平方,普通、质朴、明浄的住宅。傢俱、陈设,只不过几张书桌、书柜,所多的就是书!中文书,西文书;精装书、平装书;洋装书、线装书……真是一个爱知识爱读书的老夫妻。当时陈先生去医院了,只有资先生和一个保姆在家。资先生是个名人,当然也是忙人。而我作为一个晚辈,一个无名之辈,因为写书(即06年出版的《学术评价制度批判》)求教而慕名上门打扰。不像当今一些暴得大名的官员、老板、教授,别的且不说,就是架子大,而我也不愿低三下四与他们打交道,只好井水不犯河水。资先生则与上面几位老师一样,和我平等自然真诚的交流,彼时主要谈的是当下学风、士风、文风的堕落,大学的沉沦,大学生的可怜。我们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当然资先生的学识经历思考均远远在我之上,令我受益匪浅。按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禀性,我真想和资先生聊一天,但又深怕占用她宝贵的时间。短短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我给先生留下一份《批判》的初稿,先生送我刚刚收到的她的两本新著。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出门时居然忘记了带上这两本书,几天以后,资先生不厌麻烦把书邮寄给我,我非常过意不去。
    正如陈先生和资先生所云,受益于他她当年所接受的清华、燕京等校的良好教育,他们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功力虽然不及鲁迅胡适陈寅恪冯友兰等过世的老辈,但确系我们这些50年代入学60年代本科80年代硕博的40后望尘莫及,更不要说50后60后70后80后了。两先生的文字我读过上百万字,真情、直言、文笔酣畅,其文化评论、时事评论、美学评论、国际评论……均令我受益匪浅,道出了我想说而不会说,想说而说不好的心声。两先生真正体现着“厚德载物”“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脊梁”。
    且不要忘记,资先生最近警告,我们有些名牌大学正在“集天下英才而毁之!”恐怕选集还来不及收入吧?我们时刻关注着先生的呐喊!
  •     在梁文道的节目中听说了这本书,又在凤凰的节目中看到了资先生,所以想看她的书.
  •     是看了一位律师的推荐后,买了资中筠先生的这本书。昨天拿到书上,晚上抽时间看了10多页,非常有深度。先生是真正知识分子,真正的士,是撑得起脊梁的知识分子。
  •     “道统。”
  •     失望。“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谈不上。即如批评班昭的女诫,不是没有道理,而是没有意义。不如将其视作“生存策略”的读法较体贴。
  •     不喜欢中间一章
  •     风骨?现实中快绝迹了吧?或许只有在这书里了
  •     已购。四星半,这本选文比较均衡,资中筠对文革岁月有许多话要谈且可谈,窃以为按目前形势,再过五年,这些言论也会被列为禁书。。。
  •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人,读完资先生的书后,懂了。我觉得应该让全国的老师----从小学到大学----都读一下资先生的书,以便他们能以此思想育人,则民族可兴。
  •     资中筠先生的书,可读。
  •     资中筠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值得一读。
  •     首推第一篇文章,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脉络的分析。
  •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粹
  •     已经买了一系列资先生的书,不错,受益匪浅
  •     资中筠老师学养好,文笔美,最难得的是保持了一个资深学者的真性情。本书所收文章篇篇有思想深度,能给人深刻启迪。读资老激越流畅感情丰沛而又洗练凝重的文字,你会获益良多,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惜乎当代学人,多为名利所累,如资老师这样既有真知灼见有能直抒胸臆的不多了。该书的文章,每篇都是美文,读来解渴!
  •     听说资中筠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所以来买本书学习下,女生要多提高自己~
  •     恐怕 并不是每个知道事实真相并敢说的人出版社都会给面子和机会让他说给大家听,所以还是很敬佩
  •     一直想士人拥有怎么样的风骨呢?小时候听到很多的忠臣都难得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为何呢?是世风日下,还是人情淡薄。不明白,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士人确实有自己的风骨,有自己特立独行的处理行为方式。那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士人远大的抱负!
  •     书不厚,内容也不多,但有第一篇文章就够了。
  •     我们今天究竟能够沉沦到何种到步,哪里才是底线的底?风骨不再,精神断裂,知识分子只剩下卑琐与媚态,能够发出真实声音的寥若晨星,也尤为可贵。
  •     断断续续看完,深深感觉老知识分子的情怀和独立人格,还有就是知识渊博,从资老先生的眼中去看同期的人和事儿。
  •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     有批判反思意味和启发意义——对知识分子的家国责任、对重建精神家园的执着、对文革的痛彻批判、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以及人本主义的历史观等。资先生年老敢言,一抒胸中块垒。
  •     透过“士人风骨”这个传统中国文化中精神脊梁来表达自己民族、国家、社会的关怀。
  •     在网上看了士人风骨的摘录,很赞赏。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鞭辟入里,感同身受。厚积薄发啊,快乐收藏。 中国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民族的脊梁,不能没有担当。
  •     内容不错 资中筠是个很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嫉恶如仇!敢于向政治流氓和骗子说不!
  •     唯一一本看到名字就喜欢上的书,内容也自有独到之处。作者站在今天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晚清以降诸多知识分子及社会问题的看法。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确实应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     《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中国知识分子,从帝王师到谋士到弯曲的脊梁,在当今思想控制和拜金主义、商业大潮的两面夹击下,能独善其身者已寥寥无几,更别谈 承担起掀起新一次启蒙、开启民智这一重任了。
  •      - 4/27/2014
  •     资先生写东西真是率性真诚
  •     文人、雅士,该怎么的表达?!
  •     通俗易读。但其实很多观念后面是有资先生多年的研究功底做背景的。不做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背后是需要很多功夫的。
    准备把另外基本自选集也读了。
    中国能多一些自己思考的人,这个国家也会更好一些。
  •     士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有骨气有学养的阶层,如今已经成了稀有动物,每一篇文章都很精彩,资先生女中豪杰,有思想。
  •     文风好苍健。陈述好真实。尤其是写方孝孺与布鲁诺的那篇。还有一篇是评论徐珂的《民国那些人》的,对写冯友兰那篇尤为推崇。
  •     士人风骨,值得景仰!
  •     第一次读资先生的书。到手一看,精装本,183页,定价32;再看履历社科院研究员,心中正后悔着买了这样的书(以为社科院都是何新之流)。展阅十数页,颇为惊喜。好书,推荐@
  •     资先生学贯中西,其文章有思想、有深度,可读性强。
  •     本来已经读过一遍,实在被作者的见识震撼到了,于是又买一本收藏。毕竟,在今天的社会中,像资中筠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凤毛麟角了。
  •     一本写给知识分子的书,相当不错
  •     资中筠先生的书值得买,值得读,读后受益匪浅。
  •     内容上对我没太大启发,仍坚持读完,是致敬作者直言无忌、不自我阉割的勇气,更是致敬,理想国敢于、能够出版此书的风骨。很久没读理想国的书了,这次读了,益发明白理想国为什么是理想国,出版界也只有一个理想国。
  •     很欣赏资先生的观点,佩服!
  •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这些书,是在报纸上看到些先生的背景介绍,抱着窥私欲来看的。某些方面,这本书恰是对这种心态的一个回应。这本书可以和资先生的《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结合起来看,反思中国知识界的历史传统。
  •     常识和自娱自乐的东西,但比杨绛晚年作品有营养。我更有兴趣读她写的“内参”和奉命之作。
  •     当今社会,能称得上“士人”的不多,有“风骨”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不免会怀念起那个有士人风度的年代。
  •     资先生的文章,单看一本怎么够呢?!
  •     资老太太的书,好!
  •     以前大学读的,都是些公知左派,被阉割了的自由主义罢了
  •     从廊桥遗梦深深的爱上资中筠
  •     感觉比陈乐民先生的书深一点,对于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很有帮助——不得不说又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学界鸳鸯啊!别的不说,就从《关于我的履历》里极力淡化曾为高层翻译的意识,就比复旦那个张维为强太多太多啦!
  •     说看到[鲁迅]影子绝对不是黑,书中有好几篇文字是对文革那段历史的精辟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解读得入木三分。同时这也是我有限阅读量中少有的对毛泽东说了实话[有批评?或者说阐述了事实]的作者,同时意外地看到了江泽民的事迹~会心一笑。大力推荐。
  •     资中筠先生的书多几个人读,中国就多几个亮点!
  •     资中筠是我的偶像,这次能及时买到她的新作,非常高兴,有劳当当网了!收货迅速周到,再次感谢当当网。遗憾的是,所订五本书的其它两册现在缺货,但愿当当网能尽快满足我的愿望!
  •     我帮同事买的,不错,他比较喜欢资中筠的作品。
  •     这本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做了历史性的总结和剖析。由于作者曾经经历过三个主要的时代:民国、解放后前三十年、改革开放30年,深处其中,感受颇深。由于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文化和生活经历,因此她的横向和纵向比较都比较值得信赖。读完本书,掩卷深思,其实:世风日下的根源是士风日下。士人风骨,乃铮铮铁骨也。
  •     本册主要围绕“士人”之精神的本质和知识分子在今世的作用展开,第一篇文章可以看做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总体性思考,后面的文章再从不同角度结合不同事情展开论述。在“士”风日下的当今,在一个缺乏“底线的共识”的国度,这种对“人本”、对“启蒙”之重要性的反复言说,和对知识分子自我角色的坚守,令人感佩。
  •     资中筠的书第一次看,很棒,有优惠的时候买多几本看看。
  •     这本也不错
  •     除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写得好,其他都平平~~
  •     论中国社会传统士大夫是如何向犬儒转变的。
  •     资先生的书需要在最心静的时候读,读完一本书需要很长的时间。值得花费时间来读。
  •     果然还是犀利呀,反思、思考
  •     知识分子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没有力量的。思想的力量大到足以改变一切,但若没有人真心去做,思想也只是思想。
  •     not bad
  •     资中筠先生,我是先看了他的采访,然后才看了这本书,这书中讲到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都是我想思考,却思考不深,更成不了文。看书,即是一种学习,谢谢资先生。
  •     这一套书,是一位老派知识分子的风骨淋漓尽致的展现,致敬资先生!
  •     真是字字珠玑,花了好长时间才读完。“政教合一”“阳谋”“方孝孺与布鲁诺”这些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     很喜欢资中筠老师的文笔!
  •     连夜看完了这本不厚的书,感触良多,她是在用“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字里行间,尽显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
  •     对士的解读和思考都不错,可惜后几篇的关联度弱了
  •     还算客观,有些观点对我来说还是新颖,有学习价值。
  •     人一定的得有思想!!!!!!!!!!
  •     士人有无“风骨”,不仅关系个人名节,也是关系天道人心。但是,在专制体制下,“风骨”只能维持社会正气,而不能改变国运。士人“风骨”峥嵘之日,大抵也是国家危亡之象。纳谏如流,存士林之风骨而不显其峥嵘,即为明君,以淫威灭士林之风骨,多为暴君。帝王害怕有此恶名留于青史,大多不敢出此下策,只有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者才无所畏惧。舆论一律之下,必多指鹿为马之徒,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像“国王新衣”的故事那样,演出专制者自己裸体游街示众的一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