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游戏的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536050686
作者:(荷兰)约翰·赫伊津哈
页数:262页

章节摘录

  有关神秘宗教仪式和游戏的密切关系,罗马诺·瓜尔迪尼在《论礼拜仪式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1922)里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中的一章“神秘仪式与讲演”尤其精彩。他并没有引用柏拉图的原话,但他的论述神似以上引文。他用我们公认的游戏的一个主要特征来描写圣餐礼,认为在最神圣的情景中,仪式“目的不明但意义隽永”。  柏拉图把游戏和神圣等同起来,称神圣为游戏,这并不玷污神圣,反而使游戏的观念升华到最高尚的精神领域。一开始我们就说,游戏外在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游戏比文化优越,至少游戏和文化保持着一段距离。在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严肃的层次之下活动,儿童就是这样进行词语游戏的;然而我们又可以在严肃的层次之上进行游戏——也就是美好和神圣领域里的游戏。  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界定仪式和游戏之间的关系了。我们不再因为两种形式的相似性而感到震惊。某一种仪式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类于游戏,这个问题继续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发现,游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它在空间上与平常生活的脱离。一个封闭的空间有明显的标记,既可能是物质的标记,也可能是想象中的标记,这个封闭空间和日常的环境隔离开来。游戏在这个空间之内进行,规则在这个空间之内适用。请注意,标记一个神圣的空间也是每一个神圣仪式的首要特征。对包括巫术和法律的仪式而言,隔离是必要条件之一,这样的隔离不仅仅是时间的隔离和空间的隔离。几乎一切神圣仪式和入会仪式都要求主礼人和受礼人施行某种人为的隔离。如果是宣誓礼或参加教团或兄弟会的入教礼仪,或者是秘密会社的宣誓礼,总是必须要有一个边界清晰的房间。巫术师、占卜师和祭司总是要在礼仪之前划定自己神圣的空间。圣餐和圣礼总是以一个神圣的空间为前提。  从形式上说,为神圣的目的划定边界和纯粹为游戏的目的划定边界并没有区别。赛马场、网球场、棋盘、马路边上“跳房子”的游戏,在形式上和庙堂或巫术圈子并没有区别。全世界祭礼的相似性说明,祭礼的习俗一定是植根于人脑中最基本、最古老的皮层之中。一般情况下,人们把文化形式在总体上的这种一致性化简为某种“理性的”、“逻辑的”原因;他们解释说,隔离的需求是一种焦虑,意在保护接受仪式的个人不受到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受礼的过程中,他特别容易受到鬼魂的毒害,而且他也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危险。这样的解释把智力活动和功利主义目的放在、文化演进过程的首位,这正是弗罗贝尼乌斯正告我们要警惕的倾向。在这里,虽然我们并没有依赖祭司是宗教发明者的陈腐观念,我们还是在引进一种理性化的因素;这正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与此相反,假如我们接受游戏与仪式本质上同源的思想,我们就可以痛快地承认,圣礼的场地是游戏的场地,“为何与何故”那种使人误入歧途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冒出来了。  如果仪式在形式上有别于游戏,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两者的相似性是否超越了纯粹形式上的相似性。奇怪的是,人类学和比较宗教学几乎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游戏的形式中展开的神圣活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以游戏的态度和情绪展开。据我所知,连弗罗贝尼乌斯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  毋庸赘言,一个社群举行和体验神圣仪式时的心态是最神圣、最严肃的。然而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指出,真正发自内心的游戏同样可能是非常严肃的。游戏者可以全身心投入游戏,找们可以把“只不过是”一场游戏的意识抛到九霄云外。和游戏难分难解的欢乐不仅变为紧张的情绪,而且可以变为兴高采烈的情绪。轻浮和狂喜就是游戏孪生的两极。  游戏的情绪本质上是容易变化的。“平常生活”随时都可能张扬自己的权利,从外部影响游戏,打断游戏,也可能以犯规的形式来打乱游戏,亦可能从内部来瓦解游戏。游戏者的精神崩溃和清醒,游戏者解除痴迷的心态都可能使游戏的兴致荡然无存。  ……

内容概要

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年12月7日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Groningen)。他是一位文化史学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语言学家。当他还在古典语言学校读书时,便掌握了阿拉伯语。1891年他入格罗宁根大学,改学文学和梵文,并以一篇论述古印度对剧的论文毕业。1905年他在格罗宁根大学获历史教授的职称,1915年,又在莱顿大学获同样职称。在《我的历史之路》这篇文章里,赫伊津哈概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他对纹章学和古钱学的青春般的热情、他的东方研究的失望、以及那本使他闻名于世的《中世纪的衰落》一书的概念,等等。极权主义思想的出现激发了他在《明天即将来临》一书中挺身捍卫西方文学和艺术,而是《游戏的人》中他又坚持了对先验价值的信念。1942年,赫伊津哈作为人质被德国占领军扣押,随后被禁闭在一个小村庄里。1945年,2月1日,在荷兰解放前夕,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义。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
英译者说明
史丹纳序
作者自序
第一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性质与意义
第二章 表现在语言里的游戏观念
第三章 发挥教化功能的游戏和竞赛
第四章 游戏和法律
第五章 游戏与战争
第六章 游戏与知识
第七章 游戏与诗歌
第八章 神话的形成与游戏
第九章 哲学的游戏形式
第十章 艺术的游戏形式
第十一章 游戏视野的西方文明
第十二章 当代文明的游戏成分
参考文献
索引
中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游戏的人:文化中的游戏成分的研究》是一部一版再版、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本书研究游戏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指出: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决非偶然的成分。

图书封面


 游戏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先挖个坑)本书摘抄:“游戏比文明更古老更原始,文明在其最初阶段是一场游戏”“游戏的第一项主要特征:它是自主的(Free),实际上是自由的(Freedom);第二个特征与此密切相关,即游戏不是“平常的”或“真实的”生活。毋宁说它走出“真实”生活而进入一个暂时的别具一格的活动领域。 第三个特征是它是隔离的,它的有限性,它在特点范围的时空中“演出”,它包含它自身的过程和意味第四个特征: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游戏把一种暂时而有限的完美带入不完善的世界和混乱的生活当中。 游戏有着趋向美的趋势。用来描述美的影响的术语:紧张,均衡,平稳,对峙,跌宕,冲突,解决等等,这些说法也被用于游戏身上,它被赋予了我们在事物中所能觉察的最高贵品质:韵律和谐和。”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就是“爽”,两个字是“好玩”。(出自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406/7-24-allen-zhang-wechat.html)不管是否涉及抄袭,支付宝这次向微信有意无意的靠拢,增加社交功能让我想起读过的这本书,让我不仅思考微信红包使微信支付一夜成名背后的原因。支付宝这次改版的和微信很雷同的原因就是支付频率并没有社交频率高。而随着微信支付的越来越流行,势必影响支付宝的势力。支付宝在用户认知那里仅仅是场景上使用受限制,因此向社交延伸。微信本是社交+金融。支付宝则想在金融的前提下做社交。为什么微信支付今年过年红包能打翻身仗 就是因为抢红包这个娱乐项目是大家都爱玩的(为什么想到了扔沙包) 玩 就是人的天性 不论男女老少 受过多少教育 在抢红包这个过程中迎合了人的投机心理,赌博心理,谁都想被抽中,抢这个动词也是个团体竞技活动中存在的娱乐,具有游戏性。全中国人在春节晚上吃饱饭坐在电视机旁除了被动的·看cctv的节目,还能主动参与到如此好玩的全民活动的互动节目中,这就是电视与观众之间的O2O.谁不想参与?就像扔绣球,买彩票,是一项全体活动。因此仅仅靠一个团体游戏,微信支付的功能迅速普及。我看好微信,因为社交是人的高频刚需,在刚需的基础上,实现连接人与人的连接之后,再做到连接人与服务,人与商家,人与物等其他业务轻而易举。但是这样微信会不会越做越大呢?以后我们就只需要一个好几G大的微信app就可以了吗 啊哈哈哈不光是支付,我也相当看好腾讯的泛娱乐战略,腾讯的盈利重点是游戏,但不光是游戏,任何产品都应该抓住人喜欢娱乐,喜欢游戏这一人性需求来做,让用户主动参与进来。毕竟如书中所说:“游戏比文明更古老更原始,文明在其最初阶段是一场游戏。”而不是如支付宝一样,只是单纯的交易和支付需求,用户在使用上谈不上喜欢和“爽”,支付流程完毕后就不会再打开app,而是直到下次支付的时候,使用频次较少。加入社交功能,往往就是为了增加app打开的频次,淘宝希望通过建立用户联系增加频次。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完全正确。希望讨论。
  •     那个章节,文字太到位了。尤其经历了前几个章节大量的修辞和语法比较法。这段来的及时,否则差点睡着了。
  •     作者很有哲学思考,虽然年代离咱们远了点,但是思想是不会过时的,翻译的也很到位,很少有这样的书了!这本书读一遍根本就不行,我读完第一遍好像给没有看一样,但是越读发现就越有味道,正如译者所说是本常读常新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教授推荐的,并且考试还考到了,挺值得研究的一本书
  •     D
  •     做了大量工作,关于各个文明主题和游戏的关系,但是,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时关于游戏与人心理、生理的联系。
  •     Homo Ludens
  •     nice to talk with you
  •     Thanx a lot
  •     独特的视角
  •     将文明视为游戏的演化,这个论点十分有趣。赫氏对现代社会游戏精神的丧失表示出深深的忧伤,这种观点充满着精英意识,但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只是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场域中,旧时的游戏精神势必会愈走愈远,我们也只能和赫氏一起悲伤与哀叹。
  •     对其中几个观点很有印象,其一,古希腊的竞技运动与希腊神话诸神的关系,其二,关于“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
  •     存在的唯一意义
  •     之所以少一星,是因为史丹纳在序言中提出的两点批评还是很准确的。另外作者对游戏的定义和举例之间有相悖之处,比如定义里强调了游戏的非功利性,但书中法律、战争等事例又不可避免的涉及利益争夺,如何界定其中的游戏性,作者似乎没有厘清。这大概就是史丹纳批评中所说的举例随意,经不起推敲吧
  •     极好的著作。赞!知识分子洞察人世的视角,相信有中国先贤荀子“游戏规则”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其中。
  •     学者写的书,观点挺赞同的,不过好像也没有太大收获。
  •     对于何道宽翻译的书真是充满了好感,总是有着译者具体而到位的序言,使我在读之前能够对文章中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喜欢这本书提出的很多观点,文明就是游戏,一旦游戏精神丧失,文明就会难以为继,这与伊尼斯的思想何其相似!对于社会学来说,这样的观点一定会有很强的启发意义的!
  •     写论文时候买的这本书,感觉不错,书的封皮跟里面纸张都还不错,内容也有很多值得参考的
  •     翻译加一星
  •     对游戏的研究透彻,要搞游戏设计必看
  •     太枯燥了…… 语言学家真是-0-
  •     google的机翻都没那么生硬好吗。。译者你稍微负责一点你校对过吗。。
  •     本科论文参考书啊泪奔
  •     昨晚得知原本一个追求独立游戏的人退出游戏圈,对我还是略有影响。这本书阐述了游戏的严肃性,游戏不仅仅是用来满足大众愉悦解决精神麻痹品。
  •     很少见的角度
  •     书皮花哨也就算了,里面的编排竟然如此差,翻译就不看了。页面边线的设计不堪入目,因为很容易乱人心神,不如没有。原来他翻译的麦克卢汉的书很好的,其实也存在版面的问题,因为内容好也就算了。这本书,前面已经有一二个版本了,相形见绌。比较失望。看了竟然是花城的书。不想知道编辑的名字。
  •     一般 出名是因为占坑占的早 占的好
  •     书的质量好,但是内容一般从哲学上讲游戏,无聊
  •     庄子,数千年前已经知道了
  •     在千变万化的人和一清二楚的规矩之间,游戏的空间出现了,破坏与重建、修补与剪裁、讨价与还价、言欢或敌对、抗争或妥协、竞争或团结……在看似死气沉沉的条条框框里,文化总是活跃不羁的,因为,人是活的..
  •     回到1903-1938去理解这本书的出现? 它的出现又对之后的思潮产生了什么影响?
  •     像很多看书名我很喜欢但是翻看时会直接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章节的书。 这本书确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给了我新的理解。但是文章放了太多笔墨在“游戏”在各个领域的起源,我更寄望在他告诉我更多他认为在这个框架下各个组成是怎么运作。 也可能像很多好书,不会直接告诉读者道理,而是要在以后翻阅的时候领悟。
  •     赫伊津哈果真是游戏的集大成者。
  •     游戏相关理论书籍不多,本书内容可圈可点。虽不尽完美,不过亮点颇多,适合参考。
  •     此版本翻译差,好书被糟蹋了。
  •     放在车上不见了,真神奇,还是自家的车
  •     看不懂..
  •     挺好的~~老师推荐看的书。。。应该和不错吧
  •     赫伊津哈原著的参考文献部分应一并译来哦
  •     历史学家的角度,跟预期很不一样
  •     精品!多种翻译的版本之一
  •     积累不够啊
  •     完全因为Huizinga才读的一本书,真是没有白白浪费自己语言学背景的人,人,生活内容,理论,游戏……多元融合,但是相比较来说都是文艺理论更喜欢他那本中世纪的衰落,可能因为读书时候没有从图书馆成功偷走而倍感遗憾吧。
  •     不要随便看这本书_(:з」∠)_
  •     在谈游戏和具体某一领域的时候会比较明白,不明白的反而是游戏本质的问题,诚如结尾所说,是要被什么是游戏什么是严肃这个问题缠绕致死...
  •     文化史的名著,
    本来对这个新版很期待,但是花城的排版似乎没有考虑到读者阅读的舒适性。花城的书以前买了不少,很少有这种现象……
    为了收藏吧,哎,就当多藏本学术论文~~
  •     本书见解独到。“游戏”这个我们总想把它当成小儿科来轻视,但作者从文化这个我们不曾想到的视角来看待它并指出了它是文化发源的载体。不敢说是彻底读懂了,但确实受益匪浅。
    遗憾的是,不知道是原文作者、或者英译者、或者汉译者、或者是编辑者的错误,在本书中居然发现了多处错误:

    1. 在第四章中把需要注释的“3”注释了,然后后面的注释序号依次错误。却发现本章注释最后的编号又是对的。往前挨着看,才发现在注释栏里面漏掉了“19”,真能干!
    2. 在第7章(P135)中间提到“第91页两军对垒···”,回头去看(P91)没看见两军对垒相关内容。中译者这个都不帮助一下?
    3. 在第9章中的注释“32”(P179)明明看到查理大帝是矮子丕平的儿子,反过头在P174倒数第8排又看到“查理大帝之子丕平···”。我还以为丕平的老子和儿子都叫“查理大帝”呢!
    4. 在第9章中的注释“24”(P178),中译者说“黑暗时代-即中世纪。欧洲史上约为公园前476年到1000年”。可能我真的孤陋寡闻。不知道公元1000年到15世纪这几百年在中译者心目中叫做什么?
    5. 在第11章中的注释“47”(P225)“尔”应该为“而”吧!
    6. 在第12章中(P243)的“广为人之”应该为“广为人知”吧!
  •     如今看来视角不算新鲜,但确实不错
  •     有启发性,但留下的疑惑也更多。
  •     既追本溯源又深入浅出,“文明是高贵游戏”一语也是与自身所处时空境遇的对话。末章柏拉图的话印象深刻:“过生活须得像做游戏,玩玩游戏,献献祭品,唱歌跳舞,如此这般,此人方能取悦众神,方能御敌自卫,方能赛场取胜。人类当依着本性去生活,因为在绝大多数方面,他们都只是木偶,只拥有少量真理。”
  •     游戏不该是第九艺术,而是第零艺术,在所有其他艺术出现之前,游戏就已经存在了,而电子游戏只是赋予游戏以全新的表现形式
  •     开篇晦涩。。渐入佳境!
  •     国内第三种中文译本。封面色彩艳丽,有凹凸感,手感不错,正文字体太小,对眼睛不好。中文译序太长,过度引用原文与英译序,行文不晓畅。从内容看应当是好书,题材独到。原来对《玻璃球游戏》很反感,看完本书或有所改变。
  •     深刻,能写成如此,牛
  •     一点都不可口
  •     随便看看可以随便看看可以随便看看可以随便看看可以随便看看可以
  •     专业角度分析游戏性,内容翔实,喜欢。
  •     游戏在很多人看来是小孩的事,但是随着后现代浪潮中人格发展产生的微妙变化,有很多人坦诚游戏是伴随一生的必然需求。会读这本书更多的是因为何道宽,相当部分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派的书都是他翻译的。这本书虽然写作时间很早,其实也可以与媒介环境的思想溯源。游戏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几乎与文明的产生同时期诞生,并且制约人类自身的成长甚至人格发展。现在这个网络游戏的时代,所谓“网络成瘾”的问题少年层出不穷,即使是成年人也难保没有这种痴迷与过度认同的问题,严肃地研究游戏这个问题,有相当的必要性与文化上的意义。这本书是一本严肃的文化史作品。虽然这本书写作年代在上世纪,但是写的非常好,是为经典。
  •     语言角度的文化考察。不太喜欢作者的论述方式,虽然列举大量的例子但仍让人难以信服游戏与文化的关系,更不必说对于诸如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所做的游戏性讨论,规则并不属于游戏,而且恰恰相反,规则背后是社会关系,所以如果不找到游戏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特质,游戏作为文明之源的结论就难以被承认,而这也必须跳出语言,从实践中进行考察。
  •     在学校图书馆读过的书,觉得非常好所以买一本来收藏,很有价值。
  •     早期理论著作太像随笔
  •     无意间发现的好书。与克尔凯郭尔很多想法接轨的
  •     翻译得比较绕,看着累
  •     结论有些牵强 不过还是有些启发的
  •     原来整个世界都在玩
  •     内容很好,但这书编辑排版啥的太花哨
  •     质量非常不错内容非常不错
  •     通过对游戏诸多特点的呈现来为游戏定义
  •     始终觉得有点生涩。。。
  •     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
  •     我恨这本书
  •     很学术,日后再细读,有必要的话,可能是自己之前对“Play”的理解太肤浅了。 “玩物丧志”,“玩”对社会的影响力巨大。
  •     最近太忙了没看完。挺有趣的抽空一定看完~
  •     “游戏把一种暂时而有限的完美带入不完善的世界和混乱的生活当中”。从很多个方面论证了文化中的游戏基因,诗歌是游戏,贸易交换是游戏,艺术是游戏,连战争都有游戏性!P.S.翻了两遍才算看进去,实在太晦涩太绕了,一举例子我就头晕。
  •     这是我看到为数不多的好书之一啊~值得一看
  •     看得出来,崭新的书在运送过程中被摔成了六成新,您能了解我的心情么?四个棱角都磨损了,书脊都变形了,哎。。。只能请你们以后多包一层了。
  •     英译序提出的两点都很中肯,要我说就是对游戏的定义太宽广,对游戏中的规则、竞争等因素定义又太死,因此在仪式、宗教、诗歌上游刃有余,而在战争、绘画、雕塑上就捉襟见肘了。
  •     这书只要看译序就行了
  •     : G898-091/4323
  •     游戏与人类进化、文化发展。。。 原来是“游戏人生”啊。。。 一本200来页的小书 居然读了6天。。。是脑子坏掉了么。。。 一本关于 游戏的人+游戏的人性的书,却读得颇为坎坷 庄重 和 严肃。。。是脑子被嗑掉了么。。。 早晚死在认真这件事儿上。。。看来一点儿都不假。。。囧。。。 约翰用了一整本书 去分析 阐释 解析 柏拉图的一段话。。。是约翰更大师 还是柏拉图更大师。。。 最后,结尾游戏 规则 和 道德的最后一击,如果没看懂,整本书就算彻底白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