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学术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消失的学术城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
ISBN:9787530651742
作者:岱峻
页数:270页

前言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学术教育机构也一再播迁,先后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竟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县李庄落籍。  “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矣!”王船山所痛心的“衣冠”实指文明。冯友兰在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抗战的文化西迁,也是一次悲壮的“衣冠南渡”。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当地士绅慨然相邀,民众乡亲热情扶助,在烽火战乱之际,以一方平静,呵护民族的“衣冠”,庋藏国之“重器”。镇上的“九宫十八庙”,乡下的祠堂、农舍,四下分布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和同济大学等单位。一时间,李庄成了战时中国一座最具影响的学术城。  中央研究院是国民政府最高学术科研机构,设有十个研究所,人文研究机构大多迁在李庄。长达六年。一批学术大师(本书仿史体例,谨标识人物身份或职务,免去敬称)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李方桂、梁思成、董作宾、吴定良、凌纯声等,或乘一袭滑竿,或撑一把油伞,行迹匆匆,出没乡间的泥泞。李济博士被学界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李方桂博士被誉为“中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凌纯声博士是“中国民族学的开创者”,吴定良博士是“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

书籍目录

又一次“衣冠南渡”(代序)第一章 漫漫南迁路   一、战前十年   二、暂驻足衡山湘水   三、昆明两年     从城里到龙泉镇     “化外之区”的新发现     狼烟又起   四、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五、行难居不易第二章 新学术的拓荒牛   一、卧病倒床   二、此虽旧域,其命维新   三、白色的反思   四、桂花坳傅家   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第三章 谦谦君子甲骨狂人   一、代理所务   二、殷历谱   三、甲骨二堂第四章 战时中国最好的文科图书馆   一、读书种子与图书馆建设   二、文化劫掠与衣冠南渡   三、图书管理   四、深山藏书城第五章 困厄与突围   一、贫病煎迫   二、谣言与刺刀   三、待人与律己   四、治学与入仕   五、撒在山野的世家子第六章 请名家找新才   一、非巨子不足以服膺士林     陈寅恪与史语所     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二、杜鹃啼归     胡厚宣背弃师门     割肉啖人,心痛何似     找新才的艰难尝试     王铃与李约瑟   三、栗峰书院的北大文研所     昆明恢复招生:     栗峰书院的北大文研所     未进过校门的北大生第七章 六同别录   一、无中生有著新史     清史“档案派”大家李光涛     劳鞣的居延汉简研究   二、实现语言科学的国际化     “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     马学良:撒尼山寨寻宝人,     董同稣苦著“天书”   三、人类学的拓荒发轫     凌纯声、芮逸夫——中国民族学的双子星座     吴定良——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   四、锄头上建立的现代考古     彭山汉墓发掘     从抚琴台到蜀王陵     梁思永——病榻上的硬脊梁     吴金鼎——田野考古第一人     夏鼐的西北行第八章 张家祠堂与中央博物院   一、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二、中博院总干事曾昭熵   三、马长寿一开“川康民族考察”之先河   四、李霖灿与东巴文化研究   五、谭旦同的民间手工业调查第九章 娶个太太待俺亲   一、第一个成功是逯卓亭   二、景云,你在他乡还好吗?   三、爬山豆,叶叶长   四、素萱光涛乐未央第十章 陶孟和与社会科学研究所   一、从社会调查到社会科学研究   二、石崖湾与门宫田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过尽千帆皆不是第十一章 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   一、中国现代建筑科学的摇篮   二、李庄的“太太的客厅”第十二章 风雨同济   一、东岳庙与工学院   二、禹王官校本部   三、天下同济第十三章 念兹别离,永怀缱绻   一、抗战胜利   二、傅斯年代长北大   三、东迈在迩   四、留别栗峰   五、羊街八号   六、去留徘徊   七,永怀缱绻尾声后记主要人物介绍

编辑推荐

  世事翻覆,白云苍狗。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学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空寂了。二三年之后,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那批走出李庄的学人也分崩离析,或去了台湾,或去国离乡,留在大陆的,在左风横行时也噤若寒蝉……地以人传,李庄却是反倒。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座显赫一时的学术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重新解读李庄,发现那批学人顽强地坚守,有士大夫“忧道不忧贫”的高贵精神和“文化遗民”的学术自觉,也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更大的原动力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

作者简介

世事翻覆,白云苍狗。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学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空寂了。二三年之后,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那批走出李庄的学人也分崩离析,或去了台湾,或去国离乡,留在大陆的,在左风横行时也噤若寒蝉……地以人传,李庄却是反倒。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座显赫一时的学术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图书封面


 消失的学术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佳话和传奇的另一个版本     洁尘    2004年6月10日,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百年诞辰。据报载,清华大学为此举办了“林徽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和同名纪念展。我记得看过的一则逸闻,说是林徽因去世后的某一年的某一天,金岳霖郑重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聚会。开席前,金岳霖突然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这时,人们才发现,金岳霖旁边空了一个位置,多了一幅碗筷。举座唏嘘不已。  林徽因于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51岁。她的名字、容貌、才情和故事大范围地进入公众视野,却是差不多四十年以后的事了;而在这一系列元素里面,她的美貌和一些著名的传说和演义,显然覆盖了她作为一个建筑学家和一个诗人的身份。在我们大家的印象里,她是一个三十年代的京城名媛,一个出身名门游学欧美视野开阔见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一个被称作“太太的客厅”的文化沙龙的女主人,一个口才出众谈吐机趣的大美人,另外,她还是三个著名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主题是情窦初开;一个是和梁思成这个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恋正剧,主题是相濡以沫;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场,剩下大半生“逐林而居”的男主人公金岳霖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这些故事背后的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别说我们这些旁观者了,就是当事人怕是也说不清楚。要紧的是,这些故事是否美丽,是否成为佳话一桩。我曾经以为,要概括林徽因这个人以及她的生平,佳话这个词是最准确的,她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佳话之形象代表。  这个佳话的质地犹如林徽因本人的诗作,既是浓烈的,又是清秀的,是典型的三十年代“文艺腔”。林徽因的作品主要是诗,它们用词正确、高光、抒情意味浓厚,以一种纤弱的但同时又是执拗的姿态,正面释读一切;这些作品切入人生以及社会的方式,都带有一种公众意味,也就是说,在一种被规定了的被普遍认同了的社会、情感、审美的价值标准中去进行个人表达。基于这种看法,林徽因的作品对我个人来说,在阅读上很难有沟通的渠道,她在诗作中表达出的喜悦和痛苦,对于我来说,都无法产生移情作用。当然,这个阅读前提是,这中间有时代、背景以及审美趣味的全然变迁,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一个喜欢并习惯回避正面的读者,我喜欢并习惯从人生的各个侧面甚至背面张望并探究。所以,林徽因对我来说,长久以来其实是一个感觉遥远的名字,一个文化符号。  却不想,有一个机缘让我走近了一点她。这给了我一个重新阅读并重新审视阅读感受的机会。  2004年5月,我担任责任编辑的《发现李庄》一书上市。李庄位于长江上游,是四川宜宾地区的一个镇。1939年至1945年,以傅斯年为首的包括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董作宾、童第周等一大批学术精英的中央研究院因战乱避难于此,并在此坚持学术研究,将中国文化薪传火播下去。李庄因此也成为抗战时期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发现李庄》是国内第一部全部呈现傅斯年等人在李庄镇六年生活的图书,作者岱峻花了三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研究关于人文李庄的资料,并将之结果呈现在文本上。在成书过程中,我也多次接触到这本书涉及内容的方方面面,其中,让我非常感兴趣的,自然有风华绝代的林徽因。  《发现李庄》的第四章名为“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营造学社”,其中第二节为“李庄的‘太太的客厅’”。往昔“太太的客厅”在北京北总布胡同,那时的林徽因,众星捧月,名满京华。我们所看到她着骑马装的那幅著名的照片,据说就是一堆人等在客厅里,她外出回来走到客厅门口时照的。青年萧乾曾经和沈从文造访过“太太的客厅”,撰文记述过林徽因的风采:  “……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常和费正清与夫人威尔玛去外国人俱乐部骑马)。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  萧乾笔下的这个林徽因和以前的印象重合的,而下面的这个林徽因却是另有一番滋味。  1939年,辗转迁徙至李庄之后的林徽因,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六年里,基本上是在病榻上渡过的。《发现李庄》里用了几幅林徽因在李庄病塌上的照片,清丽依旧,但已经形销骨立了。这一时期,她所面临的,大到国家遭受战难之苦,小到个人面临的种种困境:缺医少药,病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极度穷困,按傅斯年的话是“吃尽当光”;纷繁的家务;与母亲及其他亲属之间的矛盾;这期间,与之感情甚笃的三弟林恒,作为飞行员在成都上空的一次战斗中牺牲,雪上加霜。  关于李庄“太太的客厅”,曾到李庄梁家造访过的费正清记述道:  “林徽因非常消瘦,但在我做客期间,她还是显得生气勃勃,像以前一样,凡事都由她来管,别人还没想到的事,她都先行想到了。每次进餐,都吃得很慢;餐后我们开始聊天,趣味盎然,兴致勃勃,徽因最为健谈。傍晚5时半便点起了蜡烛,或是类似植物油灯一类的灯具,这样,8点半就上床。没有电话,仅有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唱片;有热水瓶而无咖啡;有许多件毛衣但多半不合身;有床单但缺少洗涤用的肥皂;有钢笔、铅笔但没有供书写的纸张;有报纸但都是过时的。你在这里生活,其日常生活就像在墙壁上挖一个洞,拿到什么用什么。别的一无所想,结果便是过着一种听凭造化的生活。我逗留了一个星期,其中不少时间是由于严寒而躺在床上。……”  在《发现李庄》一书中,关于李庄时期的包括林徽因在内的大批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在生活上的困苦景况有非常详尽的描述,碍于篇幅以及整体结构上的考虑,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我和作者商量后还删去了相当一部分内容。在编辑过程中,我被撼动,这种撼动来自由当年的各种报表、书信、当事人口述所还原的历史。对于林徽因来说,我更是感慨于她给傅斯年的一封信。那是林徽因在接到傅斯年为她家多方努力争取到的一笔救济款之后写的感谢信:  “孟真先生:接到要件一束,大吃一惊,开函拜读,则感与惭并,半天作奇异感!空言不能陈万一,雅不欲循俗进谢,但得书不报,意又未安。踌躇了许久仍是临书木讷,话不知从何说起!……尤其是关于我的地方,一言之誉可使我疚心疾首,夙夜愁痛。日念平白吃了三十多年饭,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难得兑现。好容易盼得孩子稍大,可以全力工作几年,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臼柴米的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已无分,将来终负今日教勉之意,太难为情了。……素来厚惠可以言图报,惟受同情,则感奋之余反而缄默,此情想老兄伉俪皆能体谅,匆匆这几行,自然书不尽意。……”  这封信是那么沉郁伤痛、朴实无华!说实话,以前我不耐烦她的文字,我不喜欢她这样的诗句,“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 对比上面那封信,我反而感念一个女人在美好时光中所有的快乐和甜蜜,那种轻,真是轻盈;只有对比了真正的苦难沉重之后,才会明白轻盈的难得和不可追。其实,像我这种,有人生的各种烦恼但其实从未遭受不幸的女人,何以真正有权利议论和评价林徽因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女性,而且,语气还那么轻佻和八卦?她们那一代所经历和承受的人生,断不是我等可以凭空臆想的。我等离她们的痛苦很远,离她们的幸福也很远。虽然林徽因的诗不能打动我,但,她这个人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个清丽轻盈的名字下面的故事,是悲苦的、坚韧的、充满了责任感并保持着强大的个人尊严,这些故事的芯子,可能才是进入林徽因这个人以及这一代人的正确的版本。     2004-6-19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可以慢慢读
    已经借给大师读了
  •     一个偶然的机会,对一个地方的考证。是作者的一段心路。
  •     看了,覺得很好,所以再買下作者這本書,沒想到兩本書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太失望了,作者賺錢也不是這樣賺法,換個書名,這算抄襲嗎?!!!
  •     书写得还不错,只是该作者的几部著作自我引用过多,该书与《发现李庄》、《李济传》等相同或者相近内容过多。
  •     置身于这段被很多人忘却的历史当中,会有很多感触:我们不能够再回到过去,却不能够忘却当时大家的“精神”,因为这是前行的动力,他们都成为日后的“大师”,不仅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后备人才,甚矣,甚矣!!!
  •     刚浏览完八月的《华夏地理》,其中岳南先生的一篇文章勾起了对抗战时期南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状态的兴趣,本来听说这个地方,也见到过这本书,但是当时没觉得有兴趣,那片文章让我重新想知道那些影响中国的学人当时的研究、生活,精神和内心的对当时抗战的反应。人才济济,能人辈出,不仅当时这批民族精英在硝烟战火中——虽然是后方,日本的飞机也经常轰炸,导致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伤亡损失——以一种后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继续着着科学研究,同时又教书育人,为后来的中国培养了大批科学和人文领域的人才,不仅仅是西南联大,还有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同济、华西协和等多所大学以及史语所、营造学社等科研机构,真实令人想往,令人景仰。于今看来,那是遥远的绝响,不可重复,而那一代人的精神似乎离今天也很遥远,在今天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多少人会有兴趣知道这样一些人曾经在那样偏僻的地方做出过可说是惊天动地的却是默默地贡献?
    感谢作者费劲心力,一一参访当事人和他们的同时代人的幸存者,图文并茂的给后人提供了这样一份可以追念,可以想往,可以体味,可以慨叹的一段抹不去的历史记忆。只是百花版的用纸太差了,不知道为何这样好的题材和内容,却用这样粗糙的纸印制,难道也是为了给阅读者一种翻阅历史文献的感觉?
    不过,仍然感谢能有这样的出版社慧眼识才,出来这样好的内容。今天的人,尤其是充斥了学术垃圾、抄袭犬儒腐败之风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太应该好好回头看看,我们的先人曾经达到过怎样的高度,曾经走过怎样的路,而能不把自己的人格降得那么低,能够扪心自问,改过自新,这样,也许未来的中国学术精神和学人还能凤凰涅槃,淬火重生。
  •     多难兴邦。中央研究院颠沛流离至李庄,中国最优秀的知识者的风骨气节学识才干,毕汇于斯。文脉不绝,学术昌盛,可见民国政府之伟大也。
  •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希望能有区别吧,我也是想通过岱峻先生的关于李庄的书,多了解一些南溪李庄,内容重复一些不重要,只要有新的东西就OK。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