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十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香港文化十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308095914
作者:也斯
页数:254页

章节摘录

  专栏的限制与自由 ——回顾70年代《快报》的例子 我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看香港报纸上的专栏。那时其他传播媒介没 有那么发达,对一个爱好文艺的中学生来说,五花八门的报纸也是吸收 新知的途径。因为家里人多,买回来各种各样的报纸,自然也看得很杂。但看《明报》自1959年创刊以来连载的金庸武侠小说和后来的三苏怪论、简而清杂文之余,偶然也找到一些不同的东西。1962年,读《星岛晚报》 副刊的言情小说,忽然读到刘以鬯先生1962年10月至1963年3月连 载的实验性小说《酒徒》,后来又读到《寺内》,真是带来惊喜。我在当时 的《新生晚报》上也读到介绍艺术电影的影评,胡菊人的《旅游闲笔》,戴 天、刘方、陆离和李英豪四人合写的《四方谈》,在《天天日报》和《真 报》上分别读到昆南和伦士谈电影的专栏;在《中国学生周报》上读到陆 离的《观影随想录》、小思的《日影行》和《路上谈》等。这些不同的尝 试,令我相信尽管专栏的形式有不少限制,但也可以包容不少新的可能。我开始试写专栏是在1968年夏天,在《香港时报》副刊写《文艺断 想》,每星期两三篇左右,又因为副刊每日画版样,字数不会限得太严,结果这段经验并未令我体验到专栏的限制,反而是自由过度,终以脱稿 收场。我后来也在《香港青年周报》、《星岛日报·娱乐一周》、《星岛晚 报》等写过专栏,但最长久也最贯彻的专栏还是在《快报》,从1970年 到1978年,最先名为《我之试写室》,后来改名《书与街道》,一共写了 8年。在写专栏的这段时间里,我真正体会到写专栏的好处和坏处:好 处是写作的训练,每日给予你反省和表达的机会,叫你学习在有限的字 数和时间里把想法写出来,可以接触较广泛的读者,也会较多响应;坏 处么,则是有时间和字数的限制,校对不可能像期刊那么仔细认真、编 排不那么整齐美观,因为时间匆忙、篇幅有限,也容易令专栏作者写得 粗疏。有些报章更有内容和表达上的限制,指定要写流行的题材,指定 不可以写得艰深。幸好我在《快报》遇到好编辑,把专栏写作的限制减 到最低,令我们享有最大的自由。七八十年代在《快报》写过稿的朋友,对这点一定感到印象深刻。当时编《快报》副刊的是刘以鬯先生,他是一位资深编辑,又是文 学爱好者。他编副刊的历史很长,抗日战争时就在重庆编《国民公报》 和《扫荡报》副刊,和平后在上海编《和平日报》副刊,来港初编《香 港时报》副刊,去南洋期间曾编新加坡《益世报》和吉隆坡《联邦日报》 副刊,回港后再编《香港时报》副刊。他1960年在《香港时报》编的 《浅水湾》副刊,发表不少西洋文学译介和港台创作,是当时一个重要文 艺园地。刘先生在港以卖文维生,最高纪录是同时为13家报纸写连载,他自然熟悉娱乐报刊的商业规律了;难得的是他始终热爱文艺,加以长 久编副刊的经验,所以能编出《浅水湾》和后来的《大会堂》那样的文 学副刊来,成绩有目共睹。他从1963年开始至1988年,编了25年非纯 文艺性的《快报》副刊,包括杂文专栏副刊《快趣》,连载小说副刊《快 活林》,更见出在商业社会推介文艺的灵活策略,虽不如两份文学副刊那 样集中,但在内容的多元性、培养新人众多,影响深远来说,恐怕更超 过那两份文学副刊呢!我在《快报》副刊写稿那段日子,也看着它不断变化、推陈出新、雅俗并存,真是在种种限制中发展了最大的可能。有时老板觉得作品曲 高和寡,娱乐性不够了,刘先生便会增设一些趣味小品,或把一两段通 俗稿调到版面上方;过一段时间,风声没有那么紧了,又放出一段比较 实验性的文学创作。其中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妥协,未尽如理想的取合,但在这样的策略性进退之间,《快报》副刊开辟不少有新意的专栏,包括 由名家轮流执笔的散文栏《群英会》及年轻作者的《短篇小说》,可说开 风气之先,刊登过不少好作品。据我记得,杨际光、李维陵、方龙骧、司马长风、亦舒、西西、昆 南、戴天、董桥、香山亚黄、梁锡华、王仁芸、卢因、李英豪、陈韵 文、陈方、孙宝玲、施叔青、关梦南、吴煦斌,都在七八十年代的《快 报》写过一段时间专栏,集体合写的专栏亦多,如柴娃娃等人的《三轮 车》、吴吴、李国威、关平、黄花乐的《会友篇》、《大拇指》和《素叶》 的年轻作者,亦曾轮流执笔。其中不少人还是初次执笔,有不少作者最 好的作品都是在《快报》刊登,比方西西最重要的散文和连载小说,包 括《美丽大厦》和《我城》都由《快报》催生。香港文化的丰富性与多 元化、东西文化的冲击、传统与现代的调和、都市文化灵活时新,都可 在专栏见到。我很幸运赶上在那个时候在《快报》写专栏,因为编者的包容,我 几乎写什么都可以。我记得自己写过生活随笔、书评画评影评剧评和游 记,也写过诗、小说以及长篇的评论。写文化评论,有时也可以对社会 上一些既定意见提出质疑;生活小品,未尝不可以提出另类的生活态度。我们的意见包容或偏激,当时编者还是一句话不说就发了。我事后才知 道,编者为了包容文学性和青年作者,也作了不少缓冲的调整。P145-149

内容概要

也斯,本名梁秉钧,香港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广东新会,在香港长大,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创作,译介法国、拉丁美洲及美国地下文学,撰写评论,任文艺刊物编辑,与友人创办杂志,推动香港文艺创作发展。代表作有:诗集《半途──梁秉钧诗选》(第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散文集《神话午餐》、《街巷人物》、《在柏林走路》,小说集《剪纸》、《岛和大陆》、《布拉格的明信片》(第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第十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等,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
小城无故事? ——从《阿飞正传》说起
两种故事
陈令智的形象
中国内地艺术家的世纪末香港图式
西方艺术家为港订造的激光帆船
继续试说故事
第二章 都市文化香港文学文化评论
香港的都市形象:都市文化的认同与距离
都市文学:迁移的界线、混杂的身份
香港的都市文化:商业与艺术之间
香港文化评论的空间
后殖民论述抑或后现代论述?
第三章 从五本小说选看50 年代的香港文学
50年代香港文学的复杂文化背景
六七十年代以来的本土文化——对高峰现代主义的延续、反叛与转化
90 年代更胜50 年代?——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与历史的文本互涉
第四章 如何阅读香港电影里的都市空间?
后现代的景观?
人与空间里的关系
香港电影里的都市空间
第五章 文化身份的探索:东西视艺
西方媒介的意义
物料处理与文字解说的关系
我们是/ 不是比利时?
混杂的并置?低调的角度?
第六章 在雅俗之间思考香港的文化身份——以摄影为例谈通俗文化与艺术的关系雅俗文化再思考
回环再造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影像
以诗与解说开展文化空间
第七章 公众空间中的个人论说——谈香港专栏的局限与可能
专栏的限制与自由回顾年代《快报》的例子
80 年代专栏与新感情
「公众空间」中的专栏
第八章 雅俗文化之间的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的场域:学院抑或流行文化?
展览的形式作为文化评论
电影作为文化评论——90 年代香港电影对传媒的反省
第九章 怀旧电影潮流的历史与性别附录
后现代主义:「抄袭」与「原创性」
怀旧电影的讨论
《胭脂扣》: 跟历史打个照面
《阿飞正传》对怀旧的指涉
徐克电影的古今拼凑与性别倒置
《鹿鼎记》并非无厘头
第十章 民族电影与香港文化身份——从《霸王别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
《霸王别姬》: 重述国家寓言
《棋王》: 香港导演也难以界定香港文化身份
《阮玲玉》: 与民族文化的对话, 文化身份的追寻

附录
初版后记
为什么要谈香港文化《香港文化十论》后记
香港文化及文学:中文书目选要

编辑推荐

  《香港文化十论》是也斯讨论香港文化的一部论集。本书共分为十讲,分别从电影、美术、摄影、文学、流行文化等多角度对香港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论述,体现了作者对香港文化的深入思考,以及对香港文化的批评和阐释。作者希望借此向大家阐明:香港文化的特色以及形成方式?也希望借此来帮助我们看清香港未来的方向。本书是一部深入了解香港文化特色的重要作品。

作者简介

《香港文化十论》属于文化评论类。通过文学、电影、视觉艺术、戏剧与流行文化等例证去探讨香港在中西文化冲击、严肃与商业文化交汇下所建立的独特文化身分。是对香港文化的一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批评。

图书封面


 香港文化十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香港文化十论》,也斯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建筑、摄影、小说、专栏、电影,其实都不熟悉。因此,看得也就迷糊。一是背景不明,二是题裁不适。除了个别信息点外,此书毫无印象。
  •     我对北京感情很深,那四年的酝酿所含有的醇厚却全在上海日子里才感受到,可是每当我想一下如果我再回到北京的情景,我又感到也许我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热切,能在过了深夜12点找小毛出去散步是很大的诱惑,如果工作在北京能和王晨璐租在一起也是极感开心的想象。在一本内容毫不吸引我的书下写书评,完全是因为时间长了,我想写一写,自由地写一两个小时,在安静的黑暗小屋里,没有其他人,没有其他信息,因为这一两个小时的孤独的享受,让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能心平气静。我彻底离开心爱的姑娘,用极端的孤独中的书写抵制欲望,索性还能看些书。我十分怀疑的文章就是这本书里的文章,名为“论”,但每当你一个句子一个句子读时,经常发现一句话里榨干没用的文字之后,一点不剩,这一点令我深恶痛绝,我随便翻一页举例。比如第104页的第二段话——但我以为这样还不够,因为这样的解读方法,简单地肯定了香港的艺术家“等同”于“西方”后现代艺术家。(“这样的解读方法”是蒙混的代词)但从这展览的主办方法、艺术家的作品与宣言、教育小册的解释、文化版的报道与反应(这些XX的YY结构中的YY无一不是含混的没信息量的抽象词),我们却不能不承认与西方文化环境其实有许多不同(尼玛,不同到底是什么!!!)。艺术形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在不同文化中复制(又是毫无信息量的话,真是恨得牙疼啊!),即以引起争论的装置艺术来说,在西方也有一个发展的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实验艺术,后来达达和超现实的活动中,已有过个别相类似的例子(除了用了三个名词外,毫无信息量!“个别”、“相类似”全是蒙混的词!)。这是随着打破画的框框而来的探索,抛弃物料的纯粹性,越过艺术和生活的简单分野(最后这一小句是我最恨的句子种类!什么他妈的叫“艺术和生活的简单分野”,以论为名,实际上还是以混易混!)。继续50年代的突发性演出、环境艺术的探索,装置艺术特别强调对物料的探讨与综合关系的配搭、对空间的安排探究(“综合关系的配搭”这种东西简直让人无法忍受!)。——结束,不再摘抄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读完十论以后,我对香港还是一点画面感都没有。慎读啊!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待细细品味。
  •     也斯的作品以后不会再有了,因斯人已去。读期内容,不错。
  •     是不是论文都是这样子的没有任何兴趣点,而且不知所云呢?我真的对此存疑。,
  •     #第24本# 恰由港乐转而对香港文化发展感兴趣,碰到这本是意外之喜,作者对香港身份认同和文化出路的思考与焦虑值得欣赏,欠缺点在于兜兜转转,始终逃不开几点,略有单薄,也觉唏嘘,而作者也是迷惑之人,文风带着严肃的忧伤。最后电影方面章节倒不错。以后多找相关的书籍。
  •     刚好里面有分析李碧华《胭脂扣》的电影改编,跟我毕业论文的主题一样,角度不同,挺有意思。
  •     可能因为作者太过偏向中文吧,感觉不管是论述电影、杂志、都市,或者是社会现象,最后都会转入对于语言和相关文学的讨论中,有一点出离。
  •     借此隐隐绰绰的了解一下香港文化。这三星不是给书,是给其实不怎么看得懂的我
  •     阅读香港文化,了解香港风俗人情,读出世界,输出智慧。
  •     虽不断强调外部附加在HK城内的文化标签和符号,但抛开这些符号能有什么又讲不出来,其实做好桥梁就不容易了
  •     脚踩西瓜皮 东扯西拉的 啥也没说清 差评
  •     也斯在后记里说,书中不少文章都是和听课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后写成的,可成书后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太深或者太浅,不够学院或者理论至上……这种融合了具体案例与理论分析的既不深亦不浅的体制是否也是呼应香港文化的结果?虽然在一些具体节目上有分歧,如“专栏的公共空间”,还是很喜欢。
  •     里面讲到一些电影和书,都没看过,不知是否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     浅谈而已。李碧华越来越全能型了~~
  •     其实还ok吧
  •     整本书谈不上系统的十论,但于我而言每篇都能对我有所启迪,每篇都值得深挖,延伸扩展,是一个做文化研究很好的引子。
  •     不错!!!!!真心不错哦
  •     『香港的故事,为什么那么难说』
  •     喜欢这种老香港的感觉。写的很深刻犀利。
  •     读过觉得……恩……也没怎么样。。。去看西西的吧
  •     歷史意義大於理論意義。
  •     十论之名却毫无结构
  •     总体内容不错,深入度还有欠缺,也可能是出版环境限制,很多东西不能继续往下说透。
  •     土生土長香港文化人的生活反思與體驗,值得細閱。
  •     对香港文化的论述没有面面展开,几个点而已。
  •     看《香港文化十论》想到过去大陆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即便过去这一说法有些根据,那么今天则彻底地被颠覆了。香港今天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中国大陆没有(或者说没有那么好);香港今天有世界上最为活跃的媒体,而大陆没有(有媒体,但却是一片死寂的媒体);香港有世界上最文明的市民,而大陆则盛产出国四处丢脸的公民......香港今天如果算是绿洲,那么今天的大陆正在沙漠化。
  •     作者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点,比如第五、六章关于香港文化身份探索的评介,这本书的问题是成文太早,以至于作者的相当一部分观点在当时所具有的新鲜感、尖锐度、敏感性在今天看来已经大打折扣。对于我来说,更想看到的是这些观点在今日是否有新的梳理或是转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倒也可以把这本书当做一个起点,香港的文化问题原本复杂多变,指望一本书给出所有答案显然是痴人说梦,因此本书附录给出的香港文化研究书单倒成了极具价值的一部分。
  •     一个城市的文化展现方式是多元化的,可以从电影、文学、摄影、视艺及流行文化等媒体着手。作为80后,目睹国家大事件之一“九七香港回归”,从而对这本《香港文化十论》有了翻阅的兴趣。再次回味到熟悉的影剧《霸王别姬》《东方不败》《笑傲江湖》《鹿鼎记》… 香港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社会处境,陷于“商业与艺术”极端二分、“东方和西方”简单对立或融汇无间之类观念中,无法对香港实际情况作出辨析,导致香港故事含糊难说。愿这座商业化的都市发展,除了高楼大厦,能够多几个“调景岭”,能够雅俗互补,在旅游业与地方文化教育的投入考量均衡,不要顾此失彼,逐步的给这座“文化沙漠”添入斑斓色彩。
  •     以关于探讨行为的探讨思维展开另一层的关于论述语境的论述,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但这本书里讲《阿飞正传》和《胭脂扣》的两篇非常棒,可以选择阅读。另外这本引进版的编校质量比较差劲,大量港式译名被保留,但同一英文名的中译前后不一致情况又频繁出现。第135页干脆出现了文字烂尾。当然在关于那一年那一夜的某些论述上,责任编辑似乎是满敏感的,所以并不是傻,是得过且过
  •     还没看、想多多了解真实的香港,希望如愿。发货很快,昨天配货今天就到了,话说第一次这么快。
  •     试说清香港都市文化,对其他城市的文化来说也是一条颇值得参考的路径。
  •     感觉没什么干货,多是浮泛的杂谈
  •     对文化评论有点提不起兴趣,可能是对所评文化不够了解的缘故。
  •     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不错。
  •     书买来里面竟然有几页破损,不开心
  •     喜欢港剧,香港电影,8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可以代表整个华人甚至亚洲的典范,香港文化是有的,需要传承和挖掘,本文中最令人易懂的莫属于电影部分,《阿飞正传》以前看过,但是那时还小,感觉不到电影背后更深一层的意义,看完这本书决定从温一遍……
  •     上一次在火车上读的,十几个钟头的旅程加上几个钟的候车时间,刚好读完。香港人谈香港文化,有种推翻你以往所有的理所当然。
  •     文化研究遭受的误解与白眼简直百花齐放
  •     其实香港同广东好似咯
  •     读到作者说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我就………………Norman Foster哭晕了
  •     对香港文化可以有一个非常全面、系统的了解,堪称经典!
  •     也不太好看。
  •     也斯算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虽然是从内地过去的,但是成长经历基本都伴随着香港记忆,在一再强调摒弃中原意识的同时,也斯或多或少的也添加了香港意识。
  •     比想象的薄了点,内容还不错,有助全面了解香港文化和影视业发展。
  •     文化批评的书读起来实在吃力,草草翻完,难说好坏。
  •     电影部分讨论的几部都看过。。。但是在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方面。。。恨自己积累太少 和作者难以找到共同点= =
  •     前段时间也斯去世的消息才让我知道原来作者是位大家
  •     仅因为题目所以想读,对于门外汉来说,这本书涉及的文学理论其实就让我们觉得很难理解了。不过想了解香港文化,读这本书还是有不少的帮助的。
  •     可以作为了解香港的一个侧面吧
  •     也斯叙述中的HK和我过去建构的浮城不太一样(可能因为我只了解八九十年代),他提醒读者,对HK的叙述不能满足于为其贴上后现代标签;后殖民也许是一条出路,但它并不完全适合HK。至于HKer的身份文化认同,作者的倾向在书中很明显,但今天看来并不令人惊奇。因为论述的是“香港”这一主体,所以西方文化对HK的影响那部分似乎被当做背景而省略了,或因为众所周知而在文章中无法找到位置。书后的参考书目很有用。
  •     也斯是香港严肃文化代表人,所写的东西都很认真,但于我来说都太泛,有点书目或作品罗列之嫌,不过用心做整理疏理都已经很了不起了。
  •     評分明顯過低了,如果也斯先生還在的話,他肯定會說你們這些人都不懂香港。1.不同論者代表的立場就是文化政治的角力,論者內化角力的各方面也難以表達清楚。2什麼是香港的形象,所有的想象,帆船,妓女。後殖民和後現代,誰更適合香港。4各種空間,建築,超現實的,寓言的,在視像裏呈現的。5並非中西融合,而是中西鬥爭,強與弱,先進與落後,還有各種質料選擇的階級性。6雅與俗,以商業化否定香港,攝影家既商業也藝術,注意畫配字的狀況。7公眾空間,香港各個專欄就是雅與俗的融合。8學院還是流行文化,後者更是主流,號外與香港大學,景觀社會。9懷舊潮,並置與拼貼,流行文化更有可能附和主流意識形態。10電影製作的多元化,香港的介入,刪除香港的情節,或加入。這本書提供了許多視角。
  •     书很好,各个主题都很有特点,还有不少文学与电影的分析~
  •     这本书真是读得痛苦,毫不痛快
  •     昨天看到说《春光乍泄》是王家卫基于性别认同基础上,对于香港在现代社会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寻找,而本书中谈到《阿飞正传》实际上也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隐喻:一直没有脚的鸟只能不停地飞,等到他落地的那一天就是死亡的时候。这也是香港人在寻找精神上的归属,因为从一开始这地方就是飘渺,在他人的掠夺下失根的,所有人都没有来自母体的归属,也没有对他者的崇尚,它充满了历史与未来、中国与西化、雅与俗的矛盾。从本质上而言,香港可以说是小市民+殖民=商业文化为主潮的大香港,而其间的文化仅仅是指尖的沙粒而已,如此稀薄。很多人在拯救和倡导香港文化兴盛的时候都保持着一种疏离:都选择在外围进行修补,且时刻保持距离,以疏离的口号式进行呼喊和批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