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破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创造性破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208065314
作者:[美] 泰勒•考恩(Tylor Cowen)
页数:190页

内容概要

泰勒•考恩(Tyler Cowen),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兼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经济中心(James M. Buchanan Center for Political Economy)主任、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文化史学教授,主要从事商业和创造性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注重在全球化及跨国贸易的背景下对艺术政策进行考察。主要著作有Markets and Culture Voices,What Price Fame?,Economic Welfare和In Praise of Commercial Culture等。

书籍目录

致谢译者序一、文化间的贸易二、全球文化优势:财富和技术的重要性三、气质和文化失落的悲剧四、好莱坞何以统治世界五、“往下笨”和最小公分母六、民族文化重要吗?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麦当劳全球横行。
法国人租看好莱坞电影。
泰国女学生争相模仿麦当娜。
全球化颠覆本土文化的现象,我们都已司空见惯。它究竟是利是弊?
泰勒•考恩针对这个激烈争论的话题提出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论述,试图向读者证明:文化的“破坏”带来的不是艺术之死,而是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化。
《创造性破坏》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的力作,针对经济与艺术的关系做出了精彩绝伦的分析。本书的核心问题是:全球化和跨地区贸易究竟增强还是减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供求关系这一经济力量究竟对创造性的追求是利是弊?
作者毫不讳言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力,但同时以“创造性破坏”来鼓励人们对全球化下的世界文化发展持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通过严谨的论证和丰富的实例,作者指出: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新现象,而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常态。作为一种充满活力但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制度构架,全球化为多种艺术观念并存提供了动力,催生了大量令人满意的现代作品,创造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图书封面


 创造性破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本文为《财经界 管理学家》杂志撰写]在印刷术传入之前,为了将现世的荣耀传诸身后,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不得不定制手抄本,希冀着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永恒的印记。柔软的羊皮纸书页上,书法大师华丽的笔迹如同茂密的树叶,细密画则是其中夺目的鲜花。恪守传统的细密画师们秉承着前辈大师们的严谨造型和线条,而前辈大师们则从东方的绘画中汲取营养。可是,大海彼岸的威尼斯传来了新的技法,凭借着这种魔鬼般的技法,任何人的形象都可以惟妙惟肖地呈现——甚至不仅是形象,运用这种技法绘成的肖像,真实得仿佛被赋予了灵魂:为万物赋予灵魂,是万能的唯一者的特权。现在,居然有人在苏丹委托制作的神圣的手抄本里羼杂了这种技法,亵渎的行为理应得到惩罚。谋杀一连串地发生了。如果你对文学界的情形不是很隔阂,你立刻会发觉,这是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Benim Adım Kırmızı, Orhan Pamuk) 的梗概,作者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他最早被译介到中国大陆的作品,也是他获奖之前唯一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的作品。颁奖结果公布之后,评论界照例会百花齐放一下。有人恍然大悟地指出,这本书全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而且每个章节都变换了叙述者,叙事结构直接继承了《一千零一夜》,属于纯粹的中东传统叙事手法。《一千零一夜》的传统显然不会让井中的尸体、画上的马自己开口说话的:帕慕克的作品,本身也是糅合西方现代小说技法的混成物。从这部小说在土耳其的畅销程度可以得知,欧亚交界处的读者们显然并没有强求帕慕克保持纯粹传统的“民族的”叙事,甚至,对于他屡次被提名却迟迟不能获奖,有人愤然声称,正是由于他的作品太过畅销,才导致了瑞典人的迟疑不决:诺贝尔文学奖似乎历来就忌讳颁发给畅销书作家的。如果跟踪浏览国内的相关资料,你会发现某个研讨会上的记要显示,与会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观点:《我的名字叫红》主要的借鉴文本,是安伯托•艾柯的《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 Umberto Eco)。更为有趣的是,后者虽然也是一部反侦探小说,但叙述的恰恰是与前者旨趣相反的故事:故事发生的1327年,意大利北部某修道院,一桩桩惨剧接连发生,目的是为了阻止一部古代经典重新公诸于世: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是一部未完稿,流传至今的第一卷讨论的是悲剧和史诗,而散佚了的第二卷就藏在这所修道院,它讨论了喜剧,有可能使人们开始对真理的重新认识,从而动摇对历时数百年才确立的基督教义的信仰。在凶手眼里,这部手稿宣扬的是彻头彻尾的异端邪说。依照惯例,临近小说结尾的时候真相揭晓,出于对真理对上帝的极度虔诚和热爱,凶手把涂着毒药的书页扯烂、塞入口中,并且点燃了藏书室。作为举世闻名的符号学家,艾柯的作品向来弥漫着浓郁的知识分子气息,稍稍带点炫技的嫌疑;帕慕克则更为浑厚,同时混杂。按理说,小说家是不负责解决问题的,他的职责只是虚构并创造叙事的真实,这一真实往往会呈现小说家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小说家心目中的理想读者应该关注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在这两位小说家描述的时态里,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们是否该保有或复活某一文化特质,当它正在遭受侵蚀,或者濒临灭绝?出人意表的不仅是侦探小说结尾终于被揭露的凶手。现代学术视野一贯是以边缘化、综合化而傲视前贤的,很多时候,现代学术研究匪夷所思的程度,足以令最具创意最胆大妄为的罪犯自惭形秽。作为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的《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Creative Destruction: How Globaliza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s Cultures, Tyler Cowen)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致密的作品。琳琅满目的名词、论断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给,继而为之振奋,如同持续来临的高潮。尽管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倾向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加速和加剧却更是毋庸置言的趋势。虽然有人把9•11事件称作反全球化倾向的一个标志不免伤害普遍的情感,但它的确是一记警钟。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只要不采取鸵鸟的姿态埋头于沙堆,四顾总不免茫然。比如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的凯歌高奏,即使香港和宝莱坞电影潮起潮落的繁荣也不能阻止其继续猛进,即使我们的名导们也不能抵挡小金人的恒久诱惑:你能就此断言好莱坞票房和奥斯卡品味垄断了全球电影业吗?再比如,摇滚乐曾经被社会主义阵营怀疑成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武器,也曾经风靡并且仍然在世界范围内风行,你能够否认它的根源不是黑人音乐在美国的传播和持续嬗变吗?当麦当劳和肯德基出现在苏州观前街和上海城隍庙时,古色古香中突如其来的突兀感确实曾经使不少人义愤填膺,但是如今还会有人抱有同样的愤慨吗?难道现在全国遍地可见的兰州拉面馆和沙县小吃店,这些中式快餐不是由它们直接催生的吗?只需稍稍涉猎历史就可以得知,目前全球范围内势头正劲的美国文化,本身就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为混杂的移民的结果,尽管该国输出文化的派头确实令人反感。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断言:文化从来就不是恒定的,文化一直在交流和融合,文化的潮流冲汇激荡,催生更为丰富多样更为绚烂多彩的文化。泰勒•考恩的基本观点毋须详述,也无法详述,除非我老老实实地把这本著作重抄一遍。令人特别感兴趣的是他的论述方式。比如他把创意爆发紧接着文化和气质的迅速衰落称为“密涅瓦模式”,这个命名是借用黑格尔的著名陈述,“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才展翅飞翔”。他举的例子包括安第斯编织艺术在刚与欧洲人接触初期的短暂繁荣。这或许可以使我们警醒:“兑现”文化气质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比如追随管理时尚的企业家。另一个论断是“往下笨”(dumping down)和最小公分母效应:前者意味着,数量越来越众多、内容越来越肤浅的文化垃圾,日益迎合低级的趣味,代表作除了美国脱口秀,还有我们的“管理大师”们为企业家们炮制的授课录像;后者则指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之所以难以维系,是因为高质量的产品意味着高成本,而为了获取更多的顾客,生产者往往追求“同质化”的产品:这也刚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好莱坞向全世界推销了如此众多的动作片,而中国的大牌导演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拍摄功夫大片。泰勒•考恩对此并不悲观,他断言:“只有当所谓的主流产品成了唯一可提供的东西,而且市场无法支撑多样性和边缘处的小众情感时,最小公分母文化才的确是件坏事。”从这个断言我们不难估计,中国导演们恐怕没人敢继续把成亿的投资砸向功夫大片,把功夫大片砸向海外市场了,除非真的坏了脑子。同理,企业家们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要在貌似利好的领域里一哄而上,比如目前的轿车业?主流或者非主流能够并存吗?它们将如何分化呢?让我们举一个电视观众的例子。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为了看一回电视节目,我们可以跑到某个单位的工会活动室,那种心情比看电影还要激动,因为电影至少还可以赶下一场,电视节目却是稍纵即逝的。那个时候的任何一部连续剧都可以赢得几亿人的注视和讨论,因为没有供我们选择的余地。现在的电视频道实在是太多、节目实在是太丰富了,以至于有人整晚举着遥控器,却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频道。泰勒•考恩把这种粗放型的消费者叫作“频道冲浪员”。影视产品实在是太丰富,足以分散受众的注意力,给予他们选择产品的自由,也培养了他们辨识品质的粗略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消费“一次性文化”。换句话说,随便撞上某个频道,恰好有那么一点顺眼,今晚也许就盯着这个频道了;如果节目进展的趋势不太适合自己的口味,或者插播的广告令人厌恶,也许你就会继续摁下切换键,继续冲浪的进程了。那么,是否就只有频道冲浪这一种消费方式呢?显然不是。精致的消费依然存在,比如正在逐步壮大的《越狱》爱好者群体。通过互联网这一典型的频道冲浪技术,这一群体的信息迅速传播,群体的人数迅速扩充。可以说,《越狱》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在充斥着频道冲浪员的时代,品牌也许是吸引消费者的最佳手段。当然,品牌的产生已经是另一个专门的学科了。即使在网络世界,“托儿”也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托儿赢取的,一定不会是长期的利益,频道冲浪员和频道冲浪技术(比如互联网),最终会导致相对理智的选择。虚假不能谋杀消费者的钱包,虚假唯一能够谋杀的,就是自己。回到文化的话题上来。文化的纯洁性本身就是一个美妙的神话。事实上,不可能存在静态的文化。尽管在大众眼里,破坏现有的文化状态实属十恶不赦;而追求古典,则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高雅乃至高尚的举止,比如在客厅显眼处竖一只青花瓷,或者到公园里秀一秀宽大的汉服。网上的一位诗友,曾经如是辛辣地讽刺了诗歌中以古为美的追求:今人望唐人,唐人望汉简。汉简望猿猴,猿猴翻白眼。(作者:迟钝的鱼雷快艇)试想如果一路追溯上去,我们除了回去当猴子,还能干什么?重归爬行动物的行列?重返海洋?也许,对于文化侵蚀以及丧失的焦虑,恰恰只是因为焦虑者发现自己正处在海子曾经描述过的状态: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     文化的融合与分化辉格2014年3月11日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017.html随着贸易和产业的全球化,文化也在全球化,尽管人员流动比货物运输成本更高,语言障碍也比商业壁垒更难突破,但全球文化的一体化过程却正在稳步推进,跨国公司、大型传媒和流行影视作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在喝着可乐、看着美剧、说着英语,也自然引起一些人对强势文化排挤甚至地区文化的担忧。类似过程也在像中国这样的地方差异极大的国家中发生着,随着城市化、人口大规模流动和长途交通的大幅改善,地方文化正在迅速消失,普通话即将消灭大部分汉语族小语种,川菜和火锅已征服全国,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和武汉鸭脖也已随其流行而丧失地方性,与此同时,更多地方性的菜肴、器物、服饰、词汇和习俗则正在逐渐被遗忘,对此也有不少人扼腕叹息。在《创造性破坏》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泰勒·柯文(Tyler Cowen)以经济学家的眼光考察了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并回应了上述担忧;他指出,开放和自由贸易在消弭和削弱不同社会间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大幅增加了各社会内部的文化丰富性,全球化确实在将世界文化融为一体,但这个整体所包容的文化分层、亚文化、小众爱好、消费品类、艺术门类、专业化程度,其多样性和丰富度是任何传统社会都无法比拟的。从个人选择机会的角度看,这两种多样性的意义就很清楚:各自封闭的社会远看着五彩斑斓,但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并未因此而有了更丰富的选项,中国据说曾有三百多种戏曲,但每个地方的人能欣赏的,恐怕只是其中一两种。在高度封闭的传统社会,这种地区间多样性,仅仅对极少数富贵人士才有意义,比如由家庭教师陪着花几年时间游历欧洲的英国贵族子弟,或者将大量光阴耗费在悠哉悠哉的赶考、赴任、返京和丁忧旅途中的中国士大夫,还有少数常年奔波于主要商路上行商。相反,当今任何一个中等城市的美食街上,都能吃到比过去的贵族游历天下数十年所品尝过的更多菜肴、小吃和酒类;传统戏曲号称有上万剧目,但大多数戏迷能看到的,翻来覆去也就几十种,而且故事情节多数老套雷同,而今天你只要愿意,每天都能找到几部新电影来看。对照生物界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一点:有两种生物多样性,一种是由地理隔绝造成的,比如长期孤立的澳洲大陆有着与欧亚迥异的生物区系,另一种是在单一区域内基于差异化的比较优势,通过策略分化、分占不同生态位而形成的,著名例子是非洲马拉维湖的数百种丽鱼,都是过去十万年内由同一物种辐射进化而来,其间并没有地理隔绝。因封闭隔绝而造成的地方文化,并不是因为当地人有多喜欢而得以保留,而是因为过高的流通成本或制度壁垒让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因而这种多样性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技术变化大幅降低流通成本,或者制度壁垒瓦解,就会导致大灭绝,正如澳洲物种曾被来自旧大陆的入侵物种轻易消灭一样。那些在更大范围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物种,对所在生态位有着更好的适应,因而对该生态位的占据也更牢固,同样,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大市场中赢得受众基础的文化产品,将有更强的生命力,生产它们的作家、艺术家、表演者也更有创造力,因为他们的受众有着更多选项。传统文化的地域性,使得它总是以捆绑式套餐的方式提供,个人无法对各组成要素分别作出选择,你住在四川,就只能说四川话、吃川菜、看川剧,而在现代开放社会,你可以在工作时说英语,朋友聚会说普通话,回家说吴语,工作日吃麦当劳,约会吃法国餐,请客吃火锅,在家自己做淮扬菜吃,在生活的不同侧面,可以置身和享受不同文化。当我们观赏《国家地理》的纪录片,或者翻看人类学资料,赞叹各民族文化的千姿百态,感受其丰富性时,不要忘记,其实我们是站在上帝视角俯视,作为旁观者,我们才有机会将异国风情和古风旧俗作为日常生活之外的调味点心来品尝,真正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不会有这种感受,相反,他们多半一有机会就会迫不及待的逃离这些封闭文化。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017.html
  •     此书对于文化全球化的理解给出了焕然一新的思维角度。若要“过分爱国者”看来,可能又将以“美帝国主义霸权在诡辩“来抗议。此书用许许多多或抽象或具象的例子来说明全球”麦当劳化“同时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东西文化的冲突为原始封闭社会内的族群提供了多维的选择。简单说来,50年前除了被殖民地区的有产阶级,所有中国人都吃中餐;现在,一个普通人可能这样安排一日三餐:早上西餐,中午日韩料理,晚上火锅。与此同时,这个普通人可能认识位女性朋友——晚餐只吃水果;而他的母亲也极有可能执着于传统中式——尤其五谷杂粮的养生意义。一条街上的兰州拉面店附近开着KFC……,诸如此类差异分明的图景表明文化全球化的同时社会内部的文化多元性获得了增长。因此,民族主义者应该背过身去。此书”特定类的辩护“还通过”甘地并不真心关心文化帝国主义而仅仅因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被剥夺”等例子指出了“爱国主义者”的言论本质。一类是对特定传统文化的偏好者,因此他们毫无疑问对自己喜爱文化的失势大声疾呼,这代表他们的身份认同感被剥夺的过程;另一类是年老者和年轻人的鸿沟,文化的前行变化无疑使得年老者失落,两代人成长环境的差异使得前者更适应传统老旧的文化,在年龄渐增伴随社会地位下降同时,年老者文化被主流抛弃而排斥,他们的执着是一种退回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认同。有一个质疑性问题——表明了作者的观察态度是值得一阅的,即,为什么本国的文化就是优秀的文化?这个问题在中国语境里很少出现,若要求证,多半人以内部考察法通讲孔孟之道何者善而道德,因而是好的。但却经不起他国文化的冲突碰撞?一元式的文化观可以蒙骗闭塞寡民的小国,但根本无力说服”村落化“的地球人。当选择菜单极大丰富后,我固然需耗费更多时间作出最终选择。但在比较中,我才有可能发现我的真意。强者,需通过与无数弱者较量而成为强者,而非逃避了所有决斗以此保持不败记录的可怜人。------------------有时候发现我竟在抄书。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大二读的时候觉得观点很不错,全球化是双刃剑,既有破坏也有传统的新生。举得例子都很好
  •     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 推翻既有一切 重新来过 螺旋式的上升
  •     看不懂。。。。
  •     分析了沉没资本,差一个 机会成本分析;文化经济学
  •     其实我看不下了. 以后还会再看的
  •     对当代艺术文化的全球性蔓延漠不关心的人,上不会读的
  •     经济学家的视角观察跨文化现象挺有意思的,这书应该早点看可以当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看起来翻译挺用心的,但是很多词还是翻译错了,而且这书责编不咋负责,很多明显校对错误,另外就是标注原文的地方真是很傻
  •     范式的推倒。
  •     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下,还不错
  •     基本还是围绕文化贸易与全球化这个主题这讨论,很有意思,值得读一下。因为很薄,读起来也不太费劲
  •     该豆瓣简介写得好商业
  •     考恩在这本书里澄清了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全球化会毁灭一些文化,但同样会创造甚至更多的新的文化
  •     。。。
  •     这本书基本用不到200页的内容把一个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给讲清楚了。作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全球化对艺术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人们最容易看到的是全世界都在消费着好莱坞电影和麦当劳,然后感慨文化与艺术岌岌可危,却没有看到表面之下,全球贸易其实在多种机制下为文化多样性带来了积极的意义。
  •     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和个人选择的更加多样化
  •     观众品味的提高会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起到监督作用
  •     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可避免,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是具有同时性而非相悖的,不过话说回来本书除了结论深邃外,写作结构松散,经常让人摸不到北!
  •     非常好的小册子。。目录:1文化间的贸易2全球文化优势:财富和技术的重要性3气质和文化失落的悲剧4好莱坞何以统治世界5“往下笨”和最小公分母6民族文化重要吗?
  •     全球文化多样性和破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更是全球诸多的人所关注的现象,本文则从这一全球化非常普遍的现象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刻学术剖析,其中有两个词让我过目难忘:往下笨和最小公分母效应。作为旅游研究的爱好者,这两个能恰到好处地解释当前旅游纪念品的混乱和粗制滥造之现象,令读者身心一振,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
  •     Cowen是少数能(通过帮助对方澄清观念)与人文学界建立有效对话的经济学家
  •     需要反刍><
  •     在大学图书馆看的一本书 买来收藏
  •     读起来前半段还行,后半段就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不是我力不从心,而是作者有些力不从心。后半段有些搅混的感觉和为了支持全球化而写作的感觉。
  •     可以看看,但是有些地方写得有些牵强,说理性不强。
  •     Worth reading,esp the examples.
  •     为了上课而看
  •     好莱坞何以统治世界,这一章值得看
  •     主体思想是全球化并不使文化同质化,本质上是因为文化具有“保守性”。虽然经济实现全球化以及自二十世纪艺术家受重金资助,艺术品有“刻意”创作的倾向,并且艺术家会因为吸收大量“不好的”知识存在灵感丧失的风险,但文化因其具有保守的特点使得宏观上文化发展并不受破坏。
  •     刚开始就打算瞎翻翻,不知所云,后来发现视角很赞~栗子也都不错
  •     文化是属于某一个社会群体的吗?我们因该怎样站在地球的观点,来看全球化大文明吗?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认识两个问题 ,个人和社会都分别代表什么。个人是左手,接纳世界文化;社会是右手,保持现有文化,避免被同化。
  •     咋这么不好看啊
  •     舆论对全球化最大的担心就是:全球化会破坏文化多样性。本书对于此观点给予回击。试观全球伟大的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全球化恰恰促进了这种文化的交流。我们担心美国的生活方式会替代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担心麦当劳会取代我们的中餐馆,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在麦当劳的故乡,亚洲餐馆已经遍地开花。至于那种依附于特定生活环境的文化,即便没有全球化也注定要消失,正如我们以前的宽袍大袖、欧洲大陆宫廷的繁复的华服等,他们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这是社会的发展使然。
  •     引经据典很棒,有很多能展开的点,不过最后还是没能看懂作者到底持正面还是负面态度,不是很喜欢翻译
  •     还蛮有启发的
  •     内容很有学术性
  •     引文若干,作者提炼的观点却是有限,较混乱,主旨不清,有机会可以再理一遍作者所想表达的
  •     原书:所谓全球化,一边是全球化所可能带来的多样选择菜单,另一边是人类对特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民族、地区或部落身份认同的执着。
  •     文化全球化现象其实真的严重影响了鉴别力。
  •     全球化与独特文化气质。
  •     文化是消费的对象or身份认同的依据,可选择or不可选择?核心概念摇摆不定。作者的观点明确而概括,却也丧失了丰富性
  •     不太成功的洗白美国
  •     本书是一场辩论,题目是:“全球化对于文化与艺术的多样性是促进还是毁坏?”多样性被分作两种:全球的全局多样性和地区内的局域多样性。作者举出诸多例证,但多为二手资料,因此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为以美国为主视角的商业性行为分析。
  •     自插双眼
  •     需要babysitter的文化都值得保存都是个问题,一切随缘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