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63344949
作者:孙隆基
页数:472页

章节摘录

  因此,中国式的“个体”也不可能是一个内在动态的开展过程,它只可能是一个静止的、永恒受照顾的“身”。这个“身”的开展方式就不是“成长”(growth),而是生理上的“年长”(aging),以及是一个外部人伦关系的堆砌。外部人伦关系自然是指身体化(“一人”)之外的人情化(“二人”)因素——这个因素确也可以导致“成熟”,不过,它也是一个“老年化”的催化剂。我们在下面将会提出:正是在这个“老年化”与“儿童化”两相夹攻之下,中国人的青春阶段就被整个地铲除掉。  没有了青春阶段的人生,自然与“非性化”倾向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即使由外部人伦关系堆砌而成的“成熟”,也不一定能完全抵消这种“非性化”对人造成的影响。的确,如果中国人婚姻的功能是为了保持“身体化”的延续,为了“安身”,以及为了“养儿防老”,与男女寻欢就并不一定有必然的关联。在许多个例中,当双方完成了“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这项任务后,在“性”方面就不再对对方感兴趣。在大陆,“性”的因素被降至几乎零点的婚姻也以另一个形式存在着——国家在分配工作地点时,很少将一个人的婚姻状态当作是一个优先考虑项,因此,夫妻可以多年两地分居,每年只见面一次。这样的婚姻,欢愉的性生活自然说不上,甚至“安身”的功能也被组织关系所取代,因此只剩下了制造人口一项功能。  然而,中国人即使对待纯粹的“性”,也有将它“口腔化”的倾向,那就是认为它是“补身”或者是“亏身”的行为。中国人有“阴补阳、阳补阴”的说法,道家则有“采阴补阳”的采补术,换而言之,就是将“性”食物化。不过,更普遍的倾向却是怕“亏”。在中国文化里,有将女人称作“祸水”之说,肾属水,因此暗含有对肾亏的恐惧。笔者在大陆时,曾听到有些青年少年说:性交是“伤身”之举。在台湾,则见到有人在房事之后连吃三只生鸡蛋以“进补”。在香港,“以形补形”的习惯就更为普遍。这种对“亏”的恐惧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此,对一个人的“性”的全面盛开无疑会有阻遏作用。  总而言之,在心理上将自己的身体当作是亏弱的儿童之躯,以及将明明是成年人可做之事当作是“儿童不宜”之事,对一个人的“性”的全面盛开,都会产生遏阻作用。  然而,如果连自己这个“人”还没有全面盛开,就要求他去制造另外的“人”,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鲁迅才说:“(中国人)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2.肛门阶段  显然,中国人缺乏人格发展的观念。然而,不管文化的程序设计如何地对一个人施暴,他在生理上总是要成长的。因此,每一个中国人自然都成长成人,不过却保留许多在孩提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  ……

内容概要

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猛菲斯大学。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等。

书籍目录

新千年版序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一、导论
(一) 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二) “良知系统”与“深层结构”
(三) 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二、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一)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1. 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2. “二人”与“一人”3. 中国人的“身”4. 中国人的“心”5. 中国人“良知系统”的特色
(二)“身体化”的倾向
1. “身体化”的诸般迹象 2. “民以食为天”3. 口腔化的倾向4. 中国人的“养”5. “安身”与“安心” 6. 集体、团体、大体
(三) 中国人的“人心”逻辑
1. “生”与“熟”2. “内外有别”3. 心意不到之处 4. 有关“私心”的问题 5. “上下一心”与“发动民心”
(四) “心”对“身”的照顾
1. 中国人“二人”之间的照顾 2. 中国人两代之间的关怀3. “为人民服务”
(五) “心”对“身”的组织
1. 口腔阶段2. 肛门阶段 3. “非性化”与性泛滥 4. “自我”之被非组织化 5. “母胎化”的倾向6. 国家对社会的组织
三、“二人”关系
(一) 中国人的“和合性”
1. 从中国人的烹调术说起 2. 中国人的“人情味”3. 人我界线不明朗4. “和为贵”5. 中国人的“在一起”感6. “团结”的倾向
(二) 他制他律的人格
1. “良心”的内容 2. “做人”与“面子”问题 3. 羞耻感的文化 4. “门面”与“样子”5. 渠道化的“做人”方式 6. “听话”7. “治”与“乱”8. 中国文化里是否有内省式的人格?
(三)中国人的代际关系
1. 代际的“和合”2. 杀子的文化3. 精神上从未断奶4. 将成人当儿童5. 少年的老年化6. “儿童化”与“老年化”的诸般排列组合形态7. “撒娇”的文化
四、中国人的“个体”
(一)“社会”对“个人”的极权主义笼罩
1. “人”被当作生育的工具2. 私人状态的不发达3. 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二)自我压缩的人格
1. “让”外必先“按”内2. 逆来顺受3. “存天理,灭人欲”4. 不敢让自己太有吸引力5. “不敢为天下先”6.一潭死水的生存状态7. “心理形势”的问题8. “弱者道之用”9. 中国人有无“自我扩张”的人格?
(三)“个人”的不发展
1. 从身体动作看出的端倪2. 被弱化了的“个人”3. 没有“个性”4. “小丑化”的倾向5. 依赖感6.推卸个人责任的倾向7. 难于维持人格的完整性8. “类型化”的倾向
(四)不发展的“个人”对别人的伤害
1. 党同伐异2. 中国人的“私心”3. “人”是工具,还是目的?4. 未开化的利己主义
五、国家与社会
(一)中国式的专制主义
1. “政”与“教”的混同体2. “良知”的国有化3. “礼乐”与“刑政”4. 国家强大于社会5. “处列国竞争之世,行一统垂裳之法”
(二)“大一统”的倾向
1. 中国式的“政治”2. “与中央一致”3.重京师而抑郡国4. 中央与地方的“和合”5. 所谓“共和”
(三)“小国寡民”的倾向
1.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 壁垒森严3. 各自为政
(四) 铲平主义的倾向
1. “太平”思想2. 跟大家一样3. “我出不了头,你也不要出头!”4. “嫉妒的普遍化”5. “自外于国人”
(五) 特殊化的倾向
1. 铲平是为了特殊化2.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六、对待世界的态度
(一) 锁国心态
1. “匪夷所思”2. 按“等级”、“层次”、“类型”来划分外面的世界3.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4. “大圈”心态5. “夷夏之防”6. 所谓“里通外国”7. “洋鬼子”与“洋大人”
(二) 中国人的现实感
1. 天与人的“和合”2. 士大夫——“政治挂帅”3. 老百
姓——没有超越,也没有拯救4. 中国人之现实与不现实5. 反省与批判官能的麻木6. “弘道”与“弘人”7. “形而上学猖獗”8. 中国人的幻想世界
七、“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
(一) 代际的政治关系
(二)“外抗强权”与“内除国贼”的关系
(三)“团结”与“斗争”的关系
(四)“天下大治”与“天下大乱”的关系
(五)“广开言路”与“壅塞防川”的关系
(六)“土”与“洋”的关系
1. 从“五四”到30年代2. 中共党内的“土派”与“洋派”3. 台湾的“土”与“洋”之争
(七)“锁国”与“开国”的关系
1. 日本 2. 中国

作者简介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中国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识,也是其中一斑。全书视野开阔,令人心服。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图书封面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2条)

  •     囫囵吞枣地看完全书,盖因为通篇翻来覆去的内容太多,条理也不清楚。作者描写的中国的种种现象,确实惟妙惟肖;他分析的原因,我持保留态度,觉得还有待商榷;至于他的价值判断(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先进),却是不同意的,任何文化都是有正反两面的,在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经常相互碰撞,其实各自的文化都会在相互借鉴中发展,说起来,中国这种延绵不绝恒久不变的哲学观不正和宇宙的情形很相似么。先说了反对作者的这部分,其实更多的还是赞同(不然也不会打4星了)。有很多现象,自己遇到过,也感到隐约的别扭,虽然用中国伦理观来衡量完全是正确的,是作者的分析帮我暂时能够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反转去看中国的人伦,才知其所以然:这些现象的所以然和自己感到别扭的所以然。1。前些日子有个小屁孩在埃及文物上“到此一游”了,这个行为当然不文明,但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批评这件事的网友,大多数着眼点是:把中国人的脸丢到国外去了,这个评价其实反映出两点:一,丢脸的事在自己人这里做了也就做了,不能给外人看到。中国人对里外之分其实非常强调。初到国外时,我常觉得欧洲人非常排外,现在我才意识到,其实中国人一样排外。只不过,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欧美人是形成一个圈子后,面朝里,忙着圈子里的人交流,没留意圈外的情况。中国人面朝外,其实是以更警戒的态度防止外人入内,虽然他们朝着外人是张笑脸(而同时把屁股留给了自己人)。二,大家轻易就准许自己被一个小屁孩给代表了。而其实,个人既不代表国家(政府),国家(政府)也不代表个人,一个人更不应该在未被授权时就代表另一个人了。而这件事的真正问题只不过是孩子不太有公德心(事实上非常多的欧美人也毫无公德心),这可能是他受到的教育本身有缺失,或是他明知而故犯,十几岁的孩子的反叛心使然。2。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性朋友,我一度非常喜欢他,但是他始终没有追过我。除了他大学那个女朋友外,毕业后那几个都是在他母亲的安排下和女方交往的。我以前以为他偏偏不喜欢我,现在才明白,最多只能说,他妈妈偏偏不喜欢我,而他自己其实没喜欢过任何人,他的植物性太甚,找对象结婚只是为了延续香火让父母放心。大学那个虽然是自己选的,恐怕也只是顺应潮流加排解寂寞,所以一毕业就依母言和女方分手了。自然,我也一样,虽然喜欢他,但是从来没有追过他。不过这似乎也不能怪我,因为中国传统的而依然强大的伦理,依然觉得女人追男人,贱透了。而如果这个大环境都这样想,被追的男生自然也会这么想。虽然事实上,追一个人并不代表放弃自己的尊严。以前还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样的女人吸引男人,说要么是包容型像母亲的女人,可以替男人解决一切,让男人有回到安全港湾的感觉;要么柔弱型像女儿,因为脆弱惹人怜惜,立刻激起男人保护欲,也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伟岸;最最会让男人避而远之的就是什么事都自己解决了,不需要男人,却也不愿意为男人过多操持的女人。当时是想,咦,这说的不就是自己么,难怪一直无法有稳定的关系,对自己感兴趣的多而有诚意的少。现在才豁然开朗,不是自己有问题,只是自己这方面比较西化了,而中国的伦理却是另一套。也难怪中国男生追女生,无非定期请吃饭,看电影,送礼物;而绝少关心心仪对象在看什么书,有什么追求,心里想些什么。因为中国的两性关系就同亲子关系啊。而说到亲子关系,我妈确实就是只会经常弄点吃的,在饮食,冷暖和睡觉上关心我。而我常常“不知好歹”,不耐烦,并认真和她争论,她和我应该是谁更清楚我觉得冷还是热。看到孙基隆那一段,我忽然明白,争论是徒然的,还是当耳边风吧。
  •     如果把每部分都作为单独的文章,确实写的不错,分析的也有道理。但是作为一本书籍来说,不太好,具体表现如下:1 各个章节的划分,条理化不明确,有点牵强附会;2 部分内容前后出现次数太多,一个例子来回复用,两三次还可以,多了就有其他嫌疑;3 书的题目过于庞大,既然要讲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应该对各个层次的结构有个概述和总结;4 对结构的分析,还没有彻底到底层,比表面深了一两层,但是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本质做详细说明。总体上是一本不错的书,个人对书的背景不是很清楚,如果再版,希望能做些改进,很好的一本书不希望被一些瑕疵掩盖。
  •     去年电视里的一次文化讲座,一个戴着厚厚瓶子底眼睛穿对襟短褂的专家在荧屏里简要的告诉我,中西哲学思想的最基本区别在于,中国是先定义(主体之间的)关系,再定义主体;西方是先定义主体,再定义关系。说得我似乎豁然开朗,但又似懂非懂,于是对此主题有了浓厚兴趣。这本书是在三联觅得。作者是个台湾人在美国做学术,因为毕竟是中国的文化底子,所以书中举了很多平时司空见惯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文化是怎样架构起来的。比如,我们称”对方“(对于另一方的定义是基于己方的对立面,用关系定义主体),其实英语就是the other.再比如,中文说“对不起”,是“对”你“不起”,英文就是I'm sorry,“我”感到抱歉。又一明证!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论词汇对人的精神束缚,加油,不错,辛苦
  •     对我思想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以前死活想不通的父母,老板,同事,奇怪的处事方式终于明白了。
  •     许多观点过于主管不能认同,但批判的精神可嘉
  •     “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值得一读。我并不赞同作者所有观点,更不买账作者为了支持自己观点而明显地"选择性失明",而且作者作为论据选取的社会现象如今许多已难觅踪影,一方面反应出大陆及港台近30年社会变动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论据选取不够接近文化的深层结构。(2014.01.22)
  •     虽然从微观个体衍生到宏观社会越发不可信,但无疑是一种有趣的洞察。
  •     与其说是严肃的专著,不如说是吐槽之作,只不过吐槽的外衣比较漂亮而已。
  •     挺好的
  •     160922-161023
  •     请收下我的膝盖
  •     开篇就有一些论点是我不能认同的。读到第十分之一的位置决定放弃....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2016.12.17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没读完,看到一句话:没有读完的书,你就当它就写到那里好了。孙隆基揭露的中国人的“丑陋”感觉很有冲击力,以西方视角解析批判中国文化有贬低意味,觉得书中很多问题都存有偏见和争议,看到三分之一处决定弃书。受益不多,但批得很痛快。
  •     弗洛伊德的生搬硬套
  •     作者很推崇鲁迅呀
  •     很不错
  •     确实有相当的新颖性,虽然成书时间早,可能有些过时的例子,但是他提出的概念对现在还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思路清晰,激进却不失偏颇。虽然也需要辩证看,但确实精彩!
  •     对我来说最刻骨的一本文化类书。武志红之流,就拾人牙慧,搞本《巨婴国》。
  •     嗯,两个字震撼。
  •     不管理论如何,这样的书多点才好。
  •     好有深度的书
  •     一家之言,对历史中国的一个反应
  •     同样很重复、絮叨
  •     有些思考的价值
  •     高中的时候看过,那时候还不怎么看得懂,看一半就放一边了。这两天捡起来再看一遍,倒是看懂了,可还是看一半就放一边了
  •     人,仁,中国的没有个体的概念,而人一定要体现在和别人和社会的关系中…
  •     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相比,本书无疑更加理论化系统化,批判也更有深度。读此书,一者时时汗颜而自省,一者引人深思。虽然作者对儒道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却无可否认的揭示出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文化,既可以被理解成阳春白雪,产生浩然之气伟大人格,可以理解成下里巴人,产生小市民的角色。厚黑学之流的出现,固然让文化精英门鄙夷不屑,但这种倾向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被视为一种潜规则。因为鄙夷,所以很少有人会认为它们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正眼看待,但比起如此,我们更应该直面,去思索为何我们的文化会产生这样的社会后果。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的文化缺少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也因此缺乏对批评负面的直面与包容。比及当下流行的喧嚣的文化自豪,我更希望看到这样狂狷的作品,即使是厚黑学之流。唯有如此,涅槃可期。
  •     作者为了论述国人的丑陋性,找了这么多反面案例来对中国文化条分缕析的开刀,毅力感人。但是,如果他肯论述一下“慎独”和“天命”这两个词,他会发现作为全书主论点的“二人”和“形而下”变得并不是那么有理有据了。用个别状况下的人性来诠释文化我忍了,用拆字来论述中国文化的劣性,我倒是不服的。以耻字为例,他连拆两个写法说明国人不听教训,那我也能拆出来闻而后知、闻而后止。讲真,毫无意义。得多愤青才能对这套理论顶礼膜拜啊。
  •     初读很震动。
  •     很多和文化无关 是社会发展的过程,现在在看就完全不同
  •     部分见解深刻独到,部分看法已经过时但可以当文献对待,对部分内容不是很赞同。总之,对喜欢传统国学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被洗脑的宝典
  •     也许是本文成书较早,社会环境和个体形态显得略有过时;以西方人为观照,试图用心理学上的一套理论来剖析“国人”的行为和心态如何如何,不够严谨;反对为一个群体贴标签,再罗列一堆社会现象去印证自身观点这样的方法论;章节与章节间的论述逻辑性不强,理论和实际的必然性不够。 不过,“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挺有意思。
  •     作者论述的基点是:中国人没有“自我”人格。许多地方都让人自省。但社会在变化,一些东西从表面上来看还是发生了挺大的变化~
  •     读了第一遍 需要读第二遍
  •     中枪,也深知子弹射出的方向,却无力阻挡。
  •     大学生必读,帮助还处在儿童期的我们,理解中国"成年人"的行为深层原因
  •     文化制造了人格,人又延续和传播了文化,之所以是为深层结构,其难以变化之原因便在此内在的彼此联结,且往往是在意识层面以外的联结。
  •     .
  •     比较贴合实际,从文化及日常生活角度来切入,将汉族华人的内在特点描述的也较为详尽,受作者所处年代所限,对于大陆的描写以作者所处的时代为题,与现在社会稍有出入,不过另一方面看随着大陆现在的经济发展,逐渐有取向于港台的趋势,与大研前一段的低智商社会有一点儿异曲同工的意思
  •     感觉作者的实例太依赖个人经验,不过看了一下书的年代也就释然了。重复的部分非常多,有拼凑的感觉。
  •     序言中“提灯观物”观点比较猛。而书中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也还是我们时代存在的问题。需要好好读,想想未来之路。可是不能说它准确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离得很远。套用“提灯观物”来分析。如果我们只看到自身文化的黑暗面,而看不到黑暗后的大光明;如果我们只看到某种“文化”的假光明,某些诱惑力极强的词汇与讨巧的思想,看不到它们背后深不见底的黑暗,这会带来许多悲剧,换爹换妈没爹没妈人又算个什么东西呢能不怀疑人生嘛;而如果我们走回我好屌好强的老路上,和盲目否定毁灭没有不同,一个硬币背靠背住着却瞧彼此都不爽,其实材料都一样。我们要找出这片土地一直延续所依靠的经脉上的光明,这离找出他的病的路也不远,去治病去建设去复兴去维护去发展。理论的兴盛需要语境需要背景,没有语境没必要有理论。人为什么会想这么多啊啊啊啊!
  •     读透中国也读透人心。学所谓的国学之前最好先看这本。
  •     如果把书名改成《中国消极文化的深层结构》,我想我会给四星的。
  •     这才叫书籍!!!
  •     讀的是香港未刪節版。很有意思的觀察,發人深省。非常推薦對於人文和歷史有興趣的人閱讀。缺點兩個,一是作者個人觀察已經過時,可惜2000年版沒有更新。二是重複部分很多,如果有個好的編輯精簡一下就好了,至少可以刪掉20%的篇幅。
  •     不太喜欢作者的说法,暂时放弃,有需要再看
  •     他制他律,代际关系,铲平主义,而铲平又是为了特殊化。也许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主义。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生活中没有了特别让人喜悦兴奋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爱好。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成熟稳重了,可是我越来越觉得不是。最近读孙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中国文化背景的许多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明白了自身的许多的性格特点,更明白自己内心的需要。 我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爱好,其实是自己麻木了,失去了对生命力的接触,还未享受到青春阶段就已经快速老化。 二人关系,和合性,不发达的私人状态,无性文化,“心”学(儒家)与“身”学(道家)的文化结构,人的“身体化”“儿童化”“中性化”。中国人人格发展不全面,在“口腔阶段”“肛门阶段”就没发展好,然后抑制了“阴茎阶段”“生殖器阶段”的性的发展,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长期处于“儿童化”阶段,然后又快速
  •     難以卒讀。坦白來說實在是蠢。
  •     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读了一寒假了,今天总算读完。确实,一个论点翻来覆去的说了又说。但也引发了我对自己,对与他人相处之道的点点思考。但是该书所列现象都是80年代左右的事例,需辩证看待。
  •     从今天来看,作者的观点是落后的,但其赤裸裸的批判有一些道理。好的是我第一次读到用这种角度去解读中国的“人”和“人情”,让我耳目一新。不好的是不少内容过于重复,而且逻辑不太顺,有不少牵强附会之感,缺乏足够说服力的论据和合理的推论。远不如读《万历十五年》。
  •     不错,写的十分透彻!
  •     理论太多,举例太少,兼个中论点被刺中。另,看着吾国人民如此剖析缺陷不太爽。读了十分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