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和谐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创造和谐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6
ISBN:9787532123704
作者:成中英
页数:425页

章节摘录

  不用说,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具有人类的一般特征,正因为如此,不论他具有何种种姓特征,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圣贤者从其自发的觉悟中,另一些人从超验的精神源泉如上帝和天堂中,领悟到的人性的理性、高尚道德和尊严,按照这种理论,我们可以说所有人在道德本质、道德价值和道德尊严上都是平等的;因此,人不应该是为达到其他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论从遗传的角度还是从道德的角度,公正就是为平等而平等,它要求所有的人都得到平等的尊重,不论他们在天性或社会地位上有什么差别,更不论他们在肤色、种族、信仰和性别上有什么差别。然而,社会公正的原则又的确允许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平等或者差别,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平等的人和事,这才是真正的公道或平等。不过,这里有一个实际的问题,即哪些差别重要,哪些差别不重要。  ……      书摘1  一 五  阴阳思想的辩证性  中国哲学中的范畴比五行更为根本的是阴阳思想。阴阳思想如同其他中国哲学中的范畴一样,乃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体会、综合及概括。即使在甲骨文中阴阳并未成为哲学具体的范畴概念,阴阳现象的经验似乎在周初或更早就有说明解释现象的能力了。易之卦辞虽未特别提及阴阳的分别,但乾坤(天地)、坎离(水火)的分别却加深了阴阳两气的认识。《易经》固然不谈阴阳,但易之变化无一不是就阴阳的变化立言。故透过《易经》吾人可以了解中国哲学中范畴的灵活性及实用性。更进一步言,透过《易经》吾人可以了解中国哲学范畴的辩证性。中国哲学特征之一乃是其辩证性。而此辩证性透过《易经》则町有明确的把握,所谓辩证性乃系对变化的原则及可能性的了解。西方哲学中所谓辩证法乃是了解变化的逻辑。西方辩证法自柏拉图经中世纪哲学发展到黑格尔及马克思,已具有一完整的形式规模及体系。中国辩证法则并未形成独立于实体哲学之逻辑系统,但其丰富的内涵则不可否认。  中国辩证法与中国形上学息息相连,亦即经形上学的对变化的了解而呈现,此即《易经》的哲学。吾人可视《易经》为形上学化的辩证法或一辩证法化的形上学,就其实质看为论变化之道、变化之理。就其结构看则为论理之变化与道之变化。故吾人不应小视《易经》的重要性。由于中国辩证法透过形上学来显示,故其辩证法亦有其特征,而不尽与西方之辩证法同一模式。换言之,两者有同有异而不尽同。由于中国哲学各大系统在不同阶段均受《易经》观念的影响,故中国哲学一般均具有辩证性。如何发掘及认识此一辩证性,是为重新估价中国哲学之一大课题。中国哲学之范畴,尤其是形上学的本体范畴,更与《易经》之形上学密切相连,故吾人讨论中国哲学范畴更必须就易的辩证形上学作一了解。有关形上学与辩证法如何在中国哲学中不可分开的问题,也必须进一步对中国哲学知行一致、体用不分的机体思想方式了解。中国哲学肯定了知行、体用、形式与内容的有机关系,故恒常自此一有机关系之观点上来讨论问题,此亦为中国哲学肯定一根本统合的本体思想有关。  《周易古经》中并无“阴”“阳”之辞。《否卦》(三*)与《泰卦》(三*)彖传始言阴阳,并把阴阳对比。《否卦》彖传日:“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显示阴阳的观念可以用来表明其他相对的事物及其关系。阴阳见之于内外、柔刚、小人、君子,而内外、柔刚及小人、君子之对比,乃赋予了阴阳以更多的意义。逮至象传有“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之语,用阳来形容《乾》初九之爻。《文言》解释为“潜龙勿用,阳气潜藏”,也是把初九视为阳之气。《系辞》乃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则阴阳已明显的被认为道的变化法则。故阴阳已具有形上学的原则含义。吾人研究阴阳观点的发生,当可注意到阴阳原为自然现象,日光所照处为阳,日光所无处为阴。而阴阳又因时因地而异,乃有山北水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之说。显示了阴阳两现象具备了相对性及互移性。故用阴阳来形容变化是十分恰当的。事实上,宇宙万象的变化乃见诸于阴阳之相对与互移,此阴则彼阳,此阳则彼阴。而此又不仅限于空间处所的对比,且表现了时间的转移,昼为阳,夜为阴。昼夜递承,日月对比,就形成自然变化之道,也具体的呈现了阴阳的自然现象学的本义。  这个阴阳的本义可析为三:(一)阴阳对待,(二)阴阳相互影响产生变化,(三)阴阳合而为一自然的道,为一整体。从阴阳现象的经验中抽提出阴阳的意象与意义,而与更多更广之经验结合,遂进一步产生了阴阳学说的根本形上学命题。凡存在的事物均分阴阳,且具有阴阳对待、变化、统一的关系。这个广泛的阴阳观所形成的原理乃在万物万象,也在事实经验上显现了阴阳对待、变化及统一的关系,故加强了阴阳对待、变化及统一原理之解释力及说服力。即就实际经验言之,万物万象均有生成毁亡等变化现象,也具有无、虚实、前后、内外、上下、大小、左右等结构、质量的关系或具备刚柔、动静、幽明、强弱等性质与状态。无论这些结构关系、变化现象与性质状态是主观或客观,其为主客相交时的实际经验却无可讳言。故吾人实际的经验也丰富了及加强了对阴阳自然对待,变化与统一关系的认识,而使阴阳学说成为中国哲学中最早出现也最为根本的学说,同时也使“阴阳”一词成为中国哲学中最根本的形上学范畴。  作为根本范畴,阴阳乃广泛的应用于自然现象、人生过程、人生处境、社会、身体、具体事物、历史等事象,也因之显示了这些事物对待、变化、统一之道。故以阴阳观念为中国哲学中最基本、最普遍之形上学与现象学范畴绝非过分之词。依此了解《周易古经》运用符号“三三”(《乾卦》)与“**”(《坤卦》)来表示两种存在及自然事物的状态之时,即也把阴阳作为基本的形上学范畴。乾坤、天地、日月、男女也不过是阴阳观念范例的具体实现而已。六十四卦是《乾》、《坤》卦的变体,也即阴阳之变体,故整个《易经》的符号系统可视为阴阳之对待,变化、统一符号系统。《易传》(十翼)明白标示阴阳之为道也是极其自然之事。  阴阳之对待、变化与统一的本义均在《易传》中得到重要的发挥。故《易传》也可以看做阴阳形上学的发挥,亦即中国辩证法的发挥。吾人自然不应只就《易传》以了解对待、变化与统一,而应深入六十四卦之符号学以探索中国辩证学的丰富内涵。《易经》之重要性于此可知。  《易传》发挥阴阳之三大本义见于下列诸引文:  (一)有关对待之义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设位而易形乎其中矣”(以上《系辞》)。“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乾为马,坤为牛”;“乾为首,坤为腹”;“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为母”(以上《说卦》)。  (二)有关变化之义的:“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阴阳不测之谓神”;“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刚柔相推而产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一阴一阳之渭道”;“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以上《系辞》)。  (三)有关统一之义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合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以上《系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以上《彖传》)。  ……

前言

  上海王元化先生近年主持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学者论述的精华文录编纂工作,贡献极大,且极具时代意义。他决定编选我的文录,并商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邵东方博士和上海大学钱钢博士(后因病改由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博士)着手编辑。邵东方博士对我的思想自早既有认识,又处事严谨,而钱钢、钱文忠博士非常负责任。1998年12月邵博士乘来檀香山之便,特别花了近两天的时间与我商定选稿的条例,并在他已掌握到的文献之外收集我的近稿与新稿。我想,自南开大学的李翔海教授撰写讨论我的哲学体系的专著《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于1998年初出版以来,邵博士是收集我的已发表的中文文章最为完整的学者了。这里牵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英文已发表的文章或已出版的著作又如何呢,对此问题我只好无奈的说:暂时的付诸阙如了。无疑的,在这些中文已发表的文章里(其中也有少量的自我英文论著中翻译出来者),我的思想的面貌和精神也应该有了相当完整的呈现。但问及我自己如何给这个面貌与精神一个框架和主题,却是一个不得不令我深思的课题。  哲学思想是从生活与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但它却又能影响生活与文化。同理,历史赋予了哲学一些时代的特性,但哲学也赋予了历史一些价值的含义。因而时间的过程与理论的线索对理解一个哲学思想家是同等的重要。要表达两者更是要诉之于实际的文字。就此言之,一个哲学思考者的文字著述同时显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历史性与理论性。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哲学思考者,显然,我的思想也不例外。但什么是我的思想的面貌与精神的特色呢?这个问题在我严肃考虑之后觉得还是最好留给后来的人来论断。但我回顾和检讨自己思想的发展方向和它所必须要承受的历史命运,我愿意说我是在一个极不和谐的时代里极力想创造出一些和谐,也想在诸多价值的概念中深入到和谐的核心来掌握创造的真理,以使创造和谐成为可能。对我而言,和谐是形上学,真理是诠释学,正义是道德学,而美感则是包含和谐、真理及正义的价值学。这可说是我自60年代以来所寝寤以求、无日不思的中心关怀主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运用了“本体诠释学”一词以表达我认为具有时代性的中心课题:如何结合知识与价值,如何融合东方与西方,如何在天与人、知与行、古与今、内与外、人与己之间取得和谐与创造和谐。天地之间的不平与人与人之间的不义或许是天地创造万物过程中的大数与边际效应,但人之作为自觉的存在,其自觉的意义却不能不说是在人可以凭借其智慧来弥补天地之缺失;然而,为此天地要付出的代价却又必须是人的用知与用智以行恶与逐恶的能力与自由。因之如何完善人的心以为天地之心,就成为本体诠释学中所蕴涵的一个道德的命题了。诠释必须预设了知识与价值的前提,而本体却必需是同时呈显于主体之外又包含于主题之中的世界及宇宙。诠释因之同时是理智性的与意志性的创造活动。它包含了知识和对知识的认识,也包含了价值与对价值的评价。它同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问题,但也针对一个时代指陈了问题的所在和未来的走向。一个人的恶莫大于自觉的为恶,也莫大于自觉的制造持续的矛盾与不和,一个人的善也莫大于自觉的克服自觉为恶的动机与性向而努力于创造持续的与较多的和谐。在这个意义上,原始的儒家对我有一个内在的含义: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对我来说,克已是字节的去恶,复礼则是自觉的为善。  ……

内容概要

成中英 1935年生于南京。原籍湖北省阳新县。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1973年首创《中国哲学季刊》并任主编至今。1976年创办国际中国哲学会并任名誉会长。1985年创设美国远东高级研究学院。主要著作有《归纳理论》、《心物同一问题》、《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知识价值》等。

书籍目录


一《周易》为易的传统的综合与总结
二三易的共同起点――易的经验体验
三从易的经验与体验到易道的建立
四易的体验与向度
五易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六《易经》的思想体系
七《易经》与新科学
八《易经》与预测
九《易经》的伦理次序
一○简评《中国实学史》
―一亚里士多德论范畴
一二康德的十二范畴
一三箕子所举“洪范九畴”
一四五行思想的对应性
一五阴阳思想的辩证性
一六《易传》与老庄
一七中国哲学的本体范畴
一八天、道范畴分析
一九性、命范畴分析
二○理、气范畴分析
二一心性范畴分析
二二我与佛学
二三我与禅学
二四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
二五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批评
二六科技知识与道德价值
二七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
二八近代中国与现代西方的社会发展
二九中西文化之争的评价
三○内省与外观
三一新儒学与新儒家
三二超越与自我超越
三三知识与价值
三四民主化与人文精神
三五中国美学四题
三六“排他性人道主义”
三七“包容性人道主义”
三八儒家是一种“包容性人道主义”
三九怀特海的有机宇宙和儒家本体宇宙论
四○道家对自然世界的看法
四一朱熹遇遁之家人卜

编辑推荐

  如何结合知识与价值,如何融合东方与西方,如何在天与人、知与行、古与今、内与外、人与己之间取得和谐与创造和谐呢?是一个值得长久深思的难题。本书将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

所有的*号无法形容。

图书封面


 创造和谐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