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生与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文化的生与死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208085459
作者:费孝通 刘豪兴
页数:424页

章节摘录

  功能主义确是主张一件事物的功能是它对人生活发生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作用又被认为是这事物当地当时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的需要持续的时间和包括的范围也就成了人文世界的时间和范围。因而被认为功能主义的社会人类学可以不讲历史。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马老师在他的著作里可以说确是没有历史的分析,但这是出于他所研究的对象首先是在他进行田野作业这段时间里社会变动不大,其次当地居民并没有文字去记下他们的历史和他们的历史还是靠个人的头脑里记下的上辈人口头传下来的传说。这就使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传说分不清,以致这二者之间在时间框架里互相融合了。传说有它当前的作用,满足当前的需要,并不一定符合已过去了的事物发生当时的实际。在了解当前的人文世界自应当把二者分开而着重在当前发生作用的功能。这就出现了他强烈否定所谓“遗俗”这一类“失去了功能的事物”,因而他被认为不注意在客观时间中发生过的一般所谓“历史”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说在功能的分析里,一件人文世界中的事物都可以存在时间框架上的多重性,即我们习以为常的过去、现在、未来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上面我已说过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可以因当前的需要而和实际上过去的情况不相符合,而且在当前决定个人行为的心理因素里还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早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前言”里我也说过以下一段话:  “任何变迁过程必定是一种综合体,那就是:他过去的经验,他对目前形势的了解以及他对未来结果的期望。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实事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实事经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总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常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未来的结果不会总是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的其他许多力量的产物……”  我全部引用60年前的话,因为这段话里我表明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的三分法,不能简单地运用在分析变动中的人文世界。

前言

  年近谢幕,时时回首反思多年来在学术园地里走过的道路,迂回曲折;留下的脚印,偏缪杂呈;究其轨迹,颇有所悟。趁这次老友会聚,略作自述,切盼指引,犹望在此生最后的尾程中勉图有所补益。  对“社会”历来有两种基本上不同的看法。一是把社会看做众多个人集合生活的群体。严复翻译sociology作“群学”。众人为群,一个个人为了生活的需要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通过分工合作来经营共同生活,满足各人的生活需要。人原是动物中的一类,衣食男女,七情六欲等生活需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演化,得之于个人的生物遗传。在这些方面人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生物界演化到了人这个阶段出现了超过其他动物的智力。人被生物学者称之为homo sapiens,sapiens就是智力的意思。凭此特点人在其满足需要上具备了超过其他动物的能力。人和人能通过共识和会意建立起分工合作的体系,形成了聚居在一起的群体。  严复把sociology译作群学,以我的体会说,是肯定活生生的生物人是构成群体的实体,一切群体所创制的行为规范,以及其他所谓文化等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服务于人的手段。

内容概要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作者作品:
· 《江村经济》
· 《乡土中国》
· 《志在富民》
· 《费孝通随笔选(全四册)》
· 《乡土中国》
· 《江村经济》
· 《志在富民——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
· 《社会调查自白——怎样做社会研究》
· 《文化的生与死》

书籍目录

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代序)上编 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经历·见解·反思——费孝通教授答客问 论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 论西部开发中的文化产业 关于“多元化的西部文化”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谈话 三位外国老师和三位国学大师 应该多读点历史中编 开创学术新风气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人文价值再思考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文化三论 民族生存与发展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下编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 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东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纪和平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新世纪 新问题 新挑战 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的回顾和前瞻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附录费孝通论人·社会·文化篇目编后语

编辑推荐

  一代宗师、学界泰斗畅论文化的生灭与人类的发展  费老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也是政治活动家,但在我看来,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个独立的思想者,一个不断进行思考的思想者。绝对不可以认为,写出一本书就是一个思想家,其实写出一本书也不见得是学者,学者必须是通儒。通儒的标准就是一个有系统思想并能打通学问边界的人,费老是通儒。  ——刘梦溪

作者简介

本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1988-2003年的部分与文化议题相关的重要论文,分上、中、下三篇,系统地展现了作者对人和文化的生与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这些文章高瞻远瞩,胸怀全球,既有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忧患,更有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自信。上篇回首反思了作者在学术园地耕耘的曲折历程,有感有悟地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思考,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和人文价值观。中篇是在反思、补课基础上对首次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及其思想的主要论述,为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提出了特别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使社会学成为成熟学科的重大课题。下篇以《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为起篇,重点论述了21世纪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创建和而不同“美好社会”的期望。

图书封面


 文化的生与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花面立(一)对“只见社会不见人”的反思受儒家“学以致用”思想以及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烙印的影响,费孝通的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通过自己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来发展中国。他在80岁生日当天用“志在富民”来总结他过去80年间的所作所为的中心思想。费孝通在英国学习期间的指导老师是社会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先驱马林诺斯基。马认为,文化是人为了满足其需要而产生的,文化知识的各个要素,从器皿到信仰,对人的生活都是有功能的,功能就是满足需要的能力。而人的一切需要都是从人作为一个生物体而发生的,食色性也,是从是动物的这个属性上带来的,从这个基本的生物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需要。从代序的一些部分不难看出,他并不赞同马林诺斯基把满足生物需要作为功能的基础这样的论断。所以他在他的《生育制度》一书中明确地否定家庭、婚姻、亲属等生育制度是用来满足生物需要的方式。认为社会通过这些制度来限制人们的生物需要,通过这些制度起着社会新陈代谢的作用。他把这个制度称为“社会继替”。但他的观点却又走向另一个“只见社会不见人”的极端。因此,潘光旦先生在为《生育制度》一书作序时从新人文思想出发,认为此书不失一家之言,但忽视了生物个人对社会文化的作用,所以偏而不全。(二)对人的双重属性的思考费孝通在20世纪50年代被划为右派,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得以重拾学术工作,鉴于他对失去的二十年的沉痛惋惜以及对生命所剩无多的感慨,他对生命做了深刻的思考。首先,人作为一个生物个体,生命是有限制的。但是,一代代个体所构成的社会却可以无限延续。“生物的人不能永生,但生物的人所创造的文化却可永葆青春。”人有生物热和社会人的双重属性。两者可以合一也可分离,社会人是可以离开生物人而存在的。(三)对马林诺斯基文化观的思考首先,费孝通肯定了马老师开创的实地调查(田野工作)在进行社会研究时的积极意义。但却认为把实地调查仅仅看成是亲自接触研究对象,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进行实地观察还是不够的。费认为,问题并不仅是研究者在不在现场,而是能否对现场的种种现象进行准确地观察。其次,费认为马老师对文化的基本看法即把文化看成生活的手段实际上是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一个逻辑发展。(四)对“微型社会学”的思考“微型社会学”是以一个人数较小的社区或一个较大的社区的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亲自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进行亲密的观察。费认为微型社会学基本上消除了西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的“文野之别”,但也会导致文野无别的错觉,也就会忽视人本身在文化上的演化,忽视了人的历史。关于“微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这一问题,又衍生出对“本文化”与“异文化”思考。费觉得,在社会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对象上,并没有“本文化”与“异文化”之分,只有田野工作者怎样充分利用自己的或是别人的经验作为参考体系。(五)新风气:“文化自觉”费孝通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这是费先生身后的最大心愿。所谓“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不是要复旧,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六)人类学的价值问题探讨Edmund Leach 教授认为人类学是纯粹的智慧演习,费则认为人类学如果不从实际出发,没有真正参与到所要研究的群众的生活中去,没有一定的实践作为支撑,就难以获得自身应有的价值。(七)对社会学属性的探讨作为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是一种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学科。而文化则是承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走向。文化又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总体,也可称之为人文世界。把文化看作生活的手段实际上是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逻辑发展。人要生活才创造了一个人文世界。他认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如果不和社会学、人类学结合起来,就很难发掘其深度和广度,很难适应现在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今后的世界不是一个完全靠科学技术的世界,而是要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我们的艺术发展,让人类社会朝着一个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八)美美与共——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1 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他的论述不是汉族中心主义的历史观,相反,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端是在距今3000年之前黄河中游出现的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不断壮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这个核心。它在拥有了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的民族称为汉族,然后开始逐渐渗透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基础。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费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是一个美好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一些浅显的总结,并不全面,事实上最后也没觉得自己真的看懂了全书,但还是想留下点痕迹,证明我曾看过,曾思考过。也鼓励自己再接再厉,不要再在看书这件事上偷懒了。
  •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有感于费孝通的《文化的生与死》朱慧君一、“文化自觉”的哲学命题似乎,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作为精神产物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并且在各个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文化的生与死》一书,是他毕生从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升华与结晶。早年,费孝通从事的社会学研究带有更多的功能性,常常是只见社会不见人。他用农民收入的增长表示他们生活变化的速度,但是他对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忧虑和满足,追求和希望都不求甚解。自 1978年开始,经历过多重人生坎坷的费孝通把视角转到了文化的领域,并从文化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角度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自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在认识和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的守则。费老希望大家通过“文化自觉”对自己的社会和文化进行反思,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接触引起的人类心态的诸多反应,这些反应提出了这样迫切的哲学命题:我们为什么这样活着?这样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结果?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作为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是一种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学科。而文化则是承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走向。文化又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总体,也可称之为人文世界。把文化看作生活的手段实际上是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逻辑发展。人要生活才创造了一个人文世界。他认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如果不和社会学、人类学结合起来,就很难发掘其深度和广度,很难适应现在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今后的世界不是一个完全靠科学技术的世界,而是要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我们的艺术发展,让人类社会朝着一个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二、文化的自信和生死文化是代代相传的,是有子有孙的,它靠一个个人在他们生活中表现、改变和发展着文化,而学人则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英国人类学者Peter River在他的《文化的撞击》一书中写了一个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怎样被消灭的故事,他告诉我们“在他们的文化被冲撞而消灭时,土著人也就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意志。”费孝通也认为:文化和民族是会被消灭的,这是有历史为证的,如今,我国万人以下的小民族有10多个,它们今后在社会的大变动中如何继续生存下去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大开来,实际上就是全球一体化以后,中华民族怎么办?虽然这个问题目前还不那么急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小民族保生存还是保文化的矛盾已经发生了。所以说,获得“文化自觉”能力的途径离不开对中华文化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识。文化是干什么的,文化是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艺术化的世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再追求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文化还是一个民族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经过不断改革的集体生活的经验。人类唯有一个共同一致的利益,文化才能从交流达到融合。文化的生命才能得到延续,文化才不会死。费孝通的一生都在强调人的社会性,过去的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从婚姻到有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发展成了社会人,于是他的行为、礼俗、仪式、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变得跟周围的人们一致,并且必须承担起约定成俗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过程使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完成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很多传统的文化并没有通过一代代人的顺序延续下来,这让我们难以认识消逝了很长时间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很多重要资料都遗失了。这是很值得惋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1978年,正是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的时候,费孝通先生在那时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无疑是具有超现实的意义的。文化自觉的延续是文化自信,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完全失去了文化自信,什么都是外国的好,连中医这样的国宝也被提倡予以取缔,可见,文化自信的缺乏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有一位摄影师拍摄了二千多幅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建筑,这些建筑就是在这一轮经济改革、城市扩张中被我们的推土机推掉或拆除的。其中有些照片只是一个角落,或者一个门墩,但是你可以由此想到整个失去的建筑。这些摄影其实是在反思我们的城市建设。又如,今年的6月13日是中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各地申请非遗的热情也方兴未艾。但是,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地方对非遗项目或随意改造,或过度商业开发,原本纯粹质朴的非遗开始变了味儿。于是苗族舞蹈很不可思议地化身成了霹雳舞;河北井陉县的“拉花”秧歌变得连肩和肘都不动了,就只剩下动手腕,跟别的秧歌已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没了自己的特色;很多地方的民俗歌舞申请非遗时,乡镇先改造,到县里再改造,到省里又改造一次,来到北京已经面目全非。这无疑是缺乏本民族应有的自爱意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再看看中国汽车的制造业,这些年,邻国日本和韩国在走入工业社会阶段后,都有了民族品牌汽车,而中国却没有下大力气追求自己的民族品牌汽车,原因何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传输到日本和韩国,在异国他乡扎根了,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且把一些传统文化的生活仪式保存了下来。全球化来了,文化就像被推土机碾过一样,中国使用外国品牌要支付大额的外汇,使用外国专利技术也要支付大笔的外汇,假如现代中国成为继续变相为外国人打工,等于是忘记了中国近百年来被侵略的历史。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不能输出民族文化,那么中国只能成为世界二流的国家。中国缺少民族品牌汽车的原因就在于民族精神的传承断代了。民族精神是从自己的传统文化延伸出来的,虽然说传统文化需要去伪存真,但不能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泼掉。我们的邻国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演进的漫长过程中,印度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历经数千载而不衰,而且在现代条件下更显得璀璨妖娆,《薄伽梵歌》、《爱经》、泰姬陵、瑜伽、咖喱等都已成为印度的代名词和赖以自豪的“国家品牌”。如今,印度人还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着优秀的当代文化,例如正在迅猛发展的软件产业、蜚声全球的印度电影。所有这些,都在极大地提升着印度人的文化自信。时至今日,全球化大潮几乎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印度人对他们自己的民族服装仍然十分爱戴。在很多国际场合,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身着典型民族服装的印度人。这不仅是他们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他们对民族精神自信的表现。当代世界的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缺乏文化的国家难以赢得其他国家由衷的尊重。 三、 打响文化自信保卫战(生与死)值得欣慰的是,“文化自信”的保卫战正在悄悄地打响。如中国电影越来越注重从国人熟知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挖掘题材,无论是已经取得票房佳绩的《赤壁》、《梅兰芳》,还是即将上映或正在拍摄的《孔子》、《麦田》、《花木兰》。都可作为一个积极的信号:“文化自信”保卫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毫无疑问,“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觉”作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有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70多年前,鲁迅撰文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这个问题依然盘桓在我们的心头。要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文化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主流文化、传承先进文化激发出来的。文化张力是来自历史源头之力,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愈演愈烈,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强化民族文化张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文化内涵本身,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强权政治面前也会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文化正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仁义、礼信、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逐渐成为世界文明中的核心。“文化自信”的结果是带来了文化复兴,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逆势增长,这预示着以文化自信作为支撑的中国文化产业将大有可为。“文化自信”在年轻一代中也得以传承,笔者有一位邻家的女孩在加拿大留学,正值我们国庆六十周年时,女孩找到班主任,认为作为国际学校,应有义务为外国学生的国家大庆举行庆祝仪式,老师认可了她的观点,但要求她自己组织操办此事,于是该女孩召集了该校的一百多名中国学生,自制了国旗,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聚会,把她们会唱的中国民歌轮流唱了几遍,大大地宏扬了一把中国的文化。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相信费孝通先生如果在九泉有灵的话,一定会有同感的。
  •     先说看的时候的一点问题:一,觉得费老的书是很值得一读的,这本主要是些杂文讲稿序言类,难免有一点啰嗦,就算再加上只读杂文不会有大出息这个原因,似乎还是不能说明为什么这样被忽视,似乎很多人对费老有偏见,如果有,为什么。 二,费老在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时候提到了秦灭楚后的楚汉相争,并且把其作为汉民族和自先秦战国沿循下来的多元文化实体“楚”的融合过程,其意思似乎是把建立汉朝的刘邦作为“汉”的代言人,把西楚霸王项羽作为“楚”的代言人,但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大风歌,垓下歌均是楚声短歌,一句话,项的父老在江东,刘的父老也在江东,怎么能说是民族上的楚汉相争? 这个时期政权更替,山东豪杰江东霸王引兵入关,秦末暴政关内人口再十去其久,那么,难道楚人反而构成汉族主体?三,书中提到的“西方文化”在工业革命后以强势姿态傲视东方,那么东欧文化属于什么?昆德拉说即使是调侃和反抗也是以天主教文化的存在为基础,但是房龙评价波西米亚人的口气可不怎么善良,那能否理解为,比如东欧的一类现象,也可以称为小传统,强势的工业文明(大传统),与这类小传统的关系是什么?四,政治对文化继替有致命影响,我不懂政治也没有文化,但是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五,这本书很有趣的一点是,提到“将不清楚的我”即,心理学与科学之外的“我”,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没有新的类似著作出现……六,文艺复兴是一次由自觉和承古引起的革命,还是一次运用春秋笔法的造反?七,费老提到中国是由农业时代直接到后工业时代,(同意)但是类似TIM BURTON 这样直接植根于工业记忆的幻想能在中国大受欢迎?八,为什么豆瓣上的唯一一篇转载书评里堆满了名词说了半天啥都没有,那人到底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希望好心人士解答先说这么多,关于大小传统的说法让我收获很大。会好好再写。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放不下的书
  •     与其说这本书讲的是费先生的思想,不如说是他做学问的心路历程,只是零零散散地提到了一些新时代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境况,表达了文化融合不是全盘西化,更不是帝国主义沙文主义的文化倾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将是未来文明的走向。
  •     以为是关于生死,没想到是文化的生死,这个主题讲不好,即使费老
  •     还没开始看 是正版 希望能从中受益
  •     费老头没有这段思考,很难评上思想家的职称~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这本书整理了费老晚年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些演说和作品,正好可以帮助我很好的理解费老的思想脉络,费老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家,让我由衷地敬佩他,这本书的内容的欠缺之处是对于费老文化方面的看法并不是很全,所涉及比较窄。
  •     一到学术性的我就不行。很爱跳过。怎么办。美美我爱。
  •     文化自觉,既有对文化存亡的忧患,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之生死的大智慧
  •     与《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90%内容相同
  •     还有《乡土中国>写得更好
  •     只读了几十页,sigh...
  •     大师之作,是本好书。
  •     又是那个学术纯粹的年代, 羡慕费老能得到这么多大家的指引。 让社会科学更广泛的为人类所用吧。
  •     也适合青年人拓展视野
  •     写得很好,很现实。
  •     很多观点很具启发性,三级两跳,对社会学的重新审视,文化的历史性、生与死。但也许因为杂文缘故,费老较为啰嗦,并且如果不具备一些人类学基础读起来会有点吃力。
  •     毕业论文阅读。
  •     读了一节《雄圣甘地》,48年写的,不错
  •     是费老在各个论坛和学术会议上面的演讲词,里面很多重复,但是文化自觉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还是值得了解和深究的。
  •     人文社科领域必读之书
  •     同学推荐的,还没有来得及看, 不知怎样,费孝通的作品应该可以吧。
  •     费老可惜了,经典著作几乎都是在民国时期完成的,后几十年却建树不多,其深层原因,不言自明。
  •     认识费孝通。
  •     作为演讲稿有点罗嗦和重复,一些论点反复出现。其实仔细看了上篇,便了解了中篇和下篇的内容了。感觉这本书更像一本回忆录,在总结作者的一些主要观点和过去师从的经历。不过很喜欢费老对于社会学今后发展的一些观点,社会学不是单一的理论科学,应该是有实践融合其中,不断进行田野工作,用实证主义的思维进行研究。而非利用现成的数据和调查结果,这样的社会学研究才是有创新意义和独特思考的。
  •     本书不错 我很高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