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1
ISBN:9787208097117
作者:单世联
页数:全3册页

章节摘录

所以,康有为反对民主自由,反对地方自治,反对“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主张以孔教为国教,主张物质救国,等等。所论与戊戌变法期的主张已大不相同,晚年甚至发出忏悔:“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谬也。程度未至,而超越为之,犹小儿未能行而学逾墙飞瓦也。”L2J而被目为保守与倒退。现代中国变化激烈,与时俱进是思想者的命运,而前后一贯决不是衡量一位负责任的思想者的唯一标准。就康有为而言,关键问题不是前后矛盾,而是在其设计无法落实。现代学者萧公权(1897-1981)指出:“康氏重国之义,欲令何人行之乎?使国民行之,则程度苦于不足。使政府行之,则全国已同于‘无政府’。使君主行之,则盛德之德宗(即光绪),已埋骨于地下。宣统之冷庙木偶,亦已倾覆。而衍圣公既夫人拥立,茫茫九州,谁其负拯救之责。惜乎!康氏于此极重大之问题,无明白之解答以释吾人之疑也。”国民、政府、君主都不能承担起责任,则乱世英雄起四方,国家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威廉式的英主身上,“强人崇拜”从此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强大潮流。梁启超1906年设计“开明专制”时,就认为解决中国困境一要强有力的政府,二要明智坚强的领袖。前者以中央是否集权为标准,后者以君主之德行权柄为标志。有德行因能开明,有权柄固能专制。在梁启超列为开明专制的政治家中,康有为礼赞过的弗里德里希大帝、俾斯麦都赫然在榜:“腓力特列时代之普国为千古开明专制之模范。”“腓力特列第二,拿破仑第一,实为开明专制之模范。欲识开明专制之定义,则二人之行事,最能为正确的说明也。俾斯麦时代,已有宪法,但其精神全属开明政治”。

内容概要

单世联,1962年出生于江苏邗江(属扬州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美学、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现代思想研究和文化批评。先后任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兼职教授和特约研究员,2006—2007为英国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访问学人。1985年以来,发表学术思想论文和社会文化评论400多篇作。

书籍目录

英文目录
德文目录
导论
1.德意志历史的线索之一:反西方
2.德意志文化的特征之一:反启蒙
3.“特殊道路”的悲剧性
4.现代中国的德国论说
上篇 道路选择
引论
一、中国与德国:康有为的观感
1.以“地形”论“政魂”:两种“新世界”
2.由德国而英国:两种“君主立宪”
3.文明与“武明”:两种文明观
二、国家与个人:梁启超的犹豫
1.19世纪与20世纪
2.卢梭、伯伦知理与梁启超1903年前后的国家论述
3.“美游心影”、日本与德国
4.成也“国家”,败也“国家”
三、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的辨析
1.法西斯的魔?
2.政治人的策略
3.“力行社”的模仿
4.知识人的无奈
四、“西方的没落”与中国的选择
1.“我们应该怎么办”
2.整体的渴望:多元与一元
3.崇“战”尚“力”:召唤“战国文化”
4.文化建国:以国家权威限制个人权利
5.世纪末的回响
五、?越“卡夫丁峡谷”的曲折:中国社会主义的主题
1.作为“新西方”的社会主义
2.“性急”的发展.
3.“自由”的想象
4.改革尚未完成
六、“中间道路”的左、中、右:张君劢对社会民主的求索
1.革命与宪政:在德国与俄国之间
2.自由与公道:在英美与德俄之间
3.哲学与政治: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4.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七、“韦伯命题”与中国资本主义问题
1.分析中国现代:韦伯作为不在场的存在
2.工业东亚兴起之后:反证还是超越韦伯?
3.回到中国自身:韦伯方法的解释力
4.以明代海外贸易为例:韦伯命题的有效性
5.申论
中篇 革命论述
引论
八、作为革命?革命论说方式的普遍特殊
1.两种现代叙事:中国在“普遍历史”之外
2.从进化“公理”转向文化特殊:中国不应照搬西式革命
3.在文化特殊中求历史“理法”:中国应当实行社会主义
九、革命理论与历史理论
1.分析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重建古史:国情论与规律论
3.动员革命:生产关系与阶级斗争
十、改?世界与改造世界观
1.唯物辩证法是什么?
2.辩证法的启蒙
3.世界观的“再启蒙”
4.启蒙的辩证法
十一、文化政治与政治工具
1.“我们来了”:革命与新文艺
2.模仿苏俄:无产阶级的“五四”
3.重心转移:农民化与工具化
4.组织感情:建构新的政治主体
5.民间形式:被借用的和被改造的
6.严重冲突:纪律与自由
7.“无产阶级”的凸显与淡出
十二、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以朱光潜为例
1.全面批判:为什么是朱光潜?
2.底线防守:从政治到思想到学术
3.拯救主观:旧观点与新说明
4.人道主义:被弘扬的和被异化的
十三、文化转型中的青年马克思
1.人道主义的感召
2.人的神化、异化与改革
3.“人道主义讨论”之后
十四、从章太炎到顾准的反黑格尔论
1.以多元论反进步论
2.规律论的学术与政治
3.以主体性补充必然性
4.目的论的光芒与失败
十五,“后文革”的思想动向
1.发展理论:回到科学马克思主义
2.“吃饭哲学”:对伯恩斯坦的再认识
3.“一分为三”:“斗争哲学”之后的辩证法
下篇 人文规划
引论
十六、转化康德的三种努力
1.从“先验认识论”到“多元认识论”
2.从自律道德到“以良知说本性”
3.从审美独立到“以美育代宗教”黜
十七.美学的主题及问题
1.此康德与彼康德
2.审美是否独立?
3.崇高与悲剧之间
4.艺术不只是审美
5.批判、“模仿”与未尽之义
十八、寻求知识与道德的平衡
1.“可信”与“可爱”的矛盾
2.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的人生观
3.文化解决与政治解决
十九、“心学”的新‘理”论:?麟的贡献
1.黑格尔、“体用合一”与文化普遍主义
2.“心即理”与心学的理性化
3.“后启蒙”与“新心学”
二十、依儒家与超康德:牟宗三的立场与方法
1.从“非存在”到“存在”
2.“顺着”康德回到儒家
3.“智的直觉”是否可能?
二十一、人文世界的建立与黑格尔模式:唐君毅的开拓
1.中德理想主义的根本结构
2.由“道德自我”而文化意识
3.哲学的目标在成教?
二十二、一个“人”的光辉:我们的歌德
1.作为方法和解释的类比:歌德是中国人?
2.从维特到浮士德:生命本身价值的最大肯定
3.“老歌德”的寂寞:政治不是命运
二十三、在现代性与反现代性之间:尼采的三副面孔
1.日神:美学理论的古典性
2.“偶像破坏者”:价值重估的现代性
3.“超人”:作为文化改造的一种方案
结语:德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1.歌德的智慧:文化的普遍与特殊
2.卢卡奇的警告:民主的“新”与“旧”
3.韦伯的忧思:“大国崛起”的经济与政治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套装上中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单世联编著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共分上中下三篇二十三章,字数近百万。全书主要围绕文化、政治等领域对近现代以来中德两国的国家、民族发展历程及中国对德国思想文化、政治理论的借鉴与融合等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的回顾、思考与探讨。在回顾19、20世纪德意志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成就的同时,更为真实、全面地展示?近现代中国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的曲折探索和艰辛付出。

图书封面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德国在什么意义上迎合了我们的需要《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是单世联先生的一本皇皇巨著,上中下三卷,百余万字;全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堪称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性探究中少有的上乘之作。所谓上乘,并非仅仅指史料的丰富、论述的有力,而更在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切中时代的要求,诚如黑格尔所言,其论说显示出一种把时代把握在思想中的能力。在该书“导言”中,作者引用周作人的一段话,说明中国的形象远没有德意志那般鲜明,它最多只能算是“乡间的杂货一料店”(p69);“杂货店”中各种货色其实都有,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俄国的(政党的建立及意识形态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后来还有所谓“亚洲四小龙”的“儒家经验”……在这样一个“杂货店”中,我们为什么要专门讨论“中国的现代性与德意志的文化”?为什么偏偏是德国如此引人注意?单世联是调遣材料的高手,这从他的《革命人》一书中就可以看出:那么多纷纭杂陈、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回忆、杂记、采访,经他之手,竟也如此有了所有言说都环绕着的中心,而这个中心,也就是作者在《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一书中所要告诉给我们的这个时代的困惑:“中国”与“中国人”是怎么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参照德国,我们能否较为清晰地清理出几条线索?其中一桩最为刺目的“个案”,其实就是“中德现代性都充满了突然转变与难解之谜,像纳粹集中营与‘文革’这样的浩劫,至今仍在向人类的理智提出挑战”。(p69)除了善于运用材料外,作者还很会扬长避短,所以也就能从一个对自己较为有利的角度出发展开讨论,比如他一再强调,此书并非在做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更不对德国哲学展开专门的讨论),而是以中国人的德国论说为中心,看看我们的前辈是如何看待德国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德国的,于是,书中就有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张君劢、张东荪、丁文江,乃至贺麟、朱光潜、顾准、叶秀山以及当代“新儒家”有关德国哲学和德意志文化的种种论述;至于这些论说是否给了我们一个“真的德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它在什么意义上迎合了我们的需要。德国的“反西方”与“反启蒙”平心而论,近代德国的确具有如下鲜明的“独特性”:德意志文化阐释了“西方”之外的另一种现代性,“如迅速完成国家统一的军事能力、消除歧见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能力、经济技术赶超英法的发展能力、为赴国难而有效施行的民族精神动员的文化能力以及德国人严谨认真恪守纪律的品格等等。德意志文化以‘西方’内部的‘他者’自居,阐释并渲染了‘反西方’的现代性。”(p56)这种“独特性”,其实也就是另一种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举国体制”。于是,作者就概括出了德意志历史的线索之一——“反西方”,其文化特征之一则为“反启蒙”。作为一个补充,我在这里还可以提供卢卡奇的观点:“他(卢卡奇)把黑格尔尊崇为对法国革命、拿破仑的统治、英国的工业革命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给予辩证法和哲学总结的哲学家,换言之,他把黑格尔描写成体现法国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精神’的‘左翼’的思想家。”(参见贺麟为《精神现象学》所写的“译者序言”)如果“启蒙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p62),如果以为启蒙就是思想或观念革命,那么有了能够同时体现法国革命、拿破仑的统治、英国的工业革命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的黑格尔哲学,当然就是一条通往思想解放的捷径。这很实用,很急功近利,但确实是许多首先想从观念上接受西方的学者们的共同心理;更何况黑格尔哲学确实体现出了“举国一致”和“国家至上”的理念。关于纳粹与德意志文化的关系好,截止到这里,我们都承认作者说得很平和、很公允、很客观,就是关于纳粹,作者也引证好几位作者的论述,告诉我们“对纳粹来说,中世纪是他们用以对抗现代性的资源,以统一的国家权力和社会秩序来控制现代的自由主义和个人权利,以自我奉献的英雄主义来取代现代的理性主义和物质主义,以乡村平衡城市,以民众共同体平衡现代企业。封建理想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就是纳粹的‘反动现代主义’”(p47,这里的“封建理想”一词的使用似可商榷,此处不论)。关于纳粹与德意志文化的关系,作者概括出了三点,也不失为精当,只是第一点显得有些多余:第一,纳粹和希特勒只是德意志历史的一部分。康德与铁血统治、歌德与种族灭绝、贝多芬与毒气室都是德意志遗产的一部分,不能仅仅把后一方面作为德意志的“本质”。第二,纳粹与希特勒之于德国有其偶然性,这里具体涉及一战的爆发及其后果,但历史上什么事的发生会没有“偶然性”呢?仅用“偶然性”来解释纳粹的上台显然乏力,就这个问题而言,倒真应该参照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民族和妇女一样,即使有片刻疏忽而让随便一个冒险者能加以奸污,也是不可宽恕的”。第三,纳粹浩劫是德国历史的一种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历史的连续性与偶然、断裂、例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下面会讨论到。中国的现代性是不是也是反西方与反启蒙的结果呢?既然作者直接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纳粹与“文化大革命”在德意志历史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位置,那我们就会想到:用这三点(加上作为历史特征之一的“反西方”,作为文化特征之一的“反启蒙”)来概括“文化大革命”行不行呢?显然,问题已经清晰了许多,但我们并不满足,总觉得还缺少了一点什么。缺少了什么?通过对德意志文化的重新梳理(一百万字的篇幅,当然不仅限于上面的概括),我们能否获得更多的启示?下面就是我想与作者进一步讨论的几个问题:首先,书名可能会给人带来某种误解:《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而德意志文化的历史特征是反西方、文化特征是反启蒙,那么中国的现代性是不是正是反西方与反启蒙的结果呢?或者就如德国一样,是某种作为西方历史文化的“他者”(既学习又反对)的结果?这种“既学习又反对”的立场就很可能被解释为一种特殊性的“中国道路”,而作者显然一直想告诉我们的恰恰是一个与之相反的结论,这就是:德国所谓“特殊道路”走出的只能是一个悲剧性结局。其次,作者告诉我们,德意志现代文化有两个关键词,这就是“文化”与“民族”(该书第12页)。这很准确,但显然不够;应该把“文化”引申为“历史”,把“民族”引申为“国家”。道理很简单:无历史则无文化,而无主体则无历史;什么是历史与文化的“主体”?当然是“民族”;仅仅说“民族”也很抽象,许许多多的德国思想家早就告诉我们,把“历史”与“民族”理解为风俗习惯、宗教、教育、语言文字的统一发展是一种很陈旧的观念,对当时的德国人来说,全部问题就在于要使德国成为一个国家,而国家的统一主要靠的是政治、军事、财政权力的集中领导。在这一意义上,德国最为灿烂时期的文化人物均不认为“德国”就已经可以被称为一个“国家”了,他们不断发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德国到底在哪里?”这是席勒的一首诗的一句话:难道有了这片土地(Land),就有了相应的“国家”(Reich)吗?于是,“文化”与“民族”的问题就变成了“历史”(有无进步、发展?有无目标、终结?相比于英、法等国,德国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与此相关的还有对“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使用与理解,能不能说尽管英、法等国文明发达,但德国更愿意讲的是文化的优越?那么历史的发展到底是文明的积累还是文化的维护?所有这些问题均与“历史观”有关,也正是我们现在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与“国家”(Nature,民族国家的独立与发展,民族国家中的“民族”[nature]与“种族”[race]是什么关系?我们中国为什么会把辛亥革命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在革命后立改为“满汉共和”,再改为“五族共和,创立中华民国”?这里面确实涉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趋势以及在这一趋势下的国家统一)的关系问题。“启蒙”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一种新的历史发展观,告诉人们人是群居动物,只有生活在国家中才得安全,才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单世联在书中告诉我们,“简单地说,以‘理性’为基础的普遍人性论和历史进步论是启蒙主义的基本信条,它相信教育,推崇宽容,倡导种族和社会平等,主张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把人民从恐怖、蒙昧、狂热盲目及其他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其政治实践就是现代自由民主体制。”(该书第11页)说得很好。康德与黑格尔会各自提出自己的补充:康德所要强调的启蒙就是个人要从自己给自己造成的“被监护的状态”中走出,大胆运用自己的理性;黑格尔则告诉我们启蒙的敌人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群众的愚昧,不知道自由对自己有多么重要,第二是教士阶层的欺骗,告诉人们他们会替大家安排好一切;第三就是专制国家的祸害,因为免除恐惧、蒙昧、狂热、盲目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危及专制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纠缠着我们的问题与德意志文化不同的,大约可以说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无论对我们中国还是对德国,启蒙运动的三大主题都集中在个人自由(在中国有时被说成为个性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上。当年日本在明治维新时面临的问题其实也与我们、与德国一样。在樱雪丸所著的《日本明治维新》(凤凰出版社,2010)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描述:明治五年(1872年),很多中国人去日本学维新,结果发现日本所干的事大清基本上都干了,而且江南制造局和安庆军械所都比日本大得多,我们也制铁、也请洋教练,但为什么日本能在短时间里发展为世界强国,不但在海上将大清打败,而且会随着八国联军一起攻入北京呢?结论是“中国民智未开”。于是张伯苓和严修开始办学,鲁迅和郭沫若则弃医从文,企图唤醒民智。什么是“民智”?福泽渝吉在《西洋事情》一书里列出了六条,第一条就是“对于自由的尊重”,他的解释是“自由就是人在不妨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拥有自主追求自己设定目标的权利”(p206)。这一对自由的解释说是来自英美可以,说是来自德国,比如来自康德也可以,在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上,英美法与德国并无差别,而且德国哲学家更喜欢、也更善于讲自由(这从莱布尼茨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单子论”中就可以看出);差别只在于英美法讲个人的行为自由,德国人则把个人自由落实为总体上的精神自由。而精神,则是一种起着划界(与物不同)作用的自我同一。第二个纠结着我们的问题与历史(文化)的断裂和再造有关。启蒙既然告诉了我们一个新的历史观,那它就意味着与过去的决裂;只有决裂才能重新开始(所以德国哲学家与英法不同,特别关注打好地基[康德]与确立起点[黑格尔]的问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通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对德国来说,这种决裂比较单纯,就是针对罗马帝国、天主教教廷、两次世界大战所要反对的“西方世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对《圣经》的翻译已经使新教与德语自成一家,在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宗教)上完全无须仰仗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德意志文化从起源、语言、习俗上更愿意把自己的‘文化’追索到古希腊的城邦文化,这实际上也是对广义的西方文化的另一种认同感);但对中国来说问题却要复杂得多,比如是“兴汉灭满”还是“扶清灭洋”?是民族(种族?)自立还是天下一统?是发展宗族、家族、秘密会党的社会力量,扶持民间宗教,还是完善国家权力?是“华夷之辨”重要还是废除皇权至上重要?就是“华夷之辨”,谁到底是我们心目中的“夷狄”?应该决裂的对象在哪里?传统文化与儒家学说是要不得了,那么拿什么来填充?在“安内攘外”之争中,日本明治维新时一下子就统一了观念:“不应该把外国人和西洋技术给攘出去,而是应该主动学习,以此发展壮大日本自己的国力,等到自己真正强大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攘外’。”(《日本明治维新》,p187)后起或后发展的现代国家,比如德日,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再造”中均未发生国内革命。1868—1873年的明治维新和1807—1815年的普鲁士改革对我们最有启发性的问题应该是: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危机为什么没有导致原生性的社会革命(这也是马克思曾经很想搞明白的问题),而是通过专制政府顺利地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与之相反的就是法国、俄国和中国。这正是美国学者西达·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在《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研究》一书中所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也许一个比较切近现实的回答就是:或者在内战中把现代性聚集起来的力量消耗殆尽,或者,就是把这种力量投向外部世界,于是有了可怕的扩张主义和侵略战争。就此而论,我们既没有向德国学习也没有向日本学习,这不知是世界之幸还是中国之幸。但一切从头开始,“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这一点还是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也似乎就总在重新开始之中。第三个问题就是作者有意避开了德国形而上学与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研究德国的,一般来说就指的是研究德国哲学,而德国又确实是一个“哲学的民族”。对我们这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人来说,所谓的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之争,大陆唯理论其实主要指的就是德国哲学,法国哲学由笛卡尔为德国哲学开了一个头之后,到启蒙运动的“百科全书派”和卢梭,恐怕在形而上学问题上的主要特征还是“解构”而不是德国哲学的“重建”。作为一个小小的例证,我想以黑格尔在逝世前不久所写的《论英国改革法案》为文本,说明德国哲学家心目中的社会改革、历史正义与英国人之间有着多么大的不同。英国1831年的改革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甚至比“光荣革命”还要重要,因为正是通过这次改革,不但就此说明了任何制度都是可以改革的,而且使得辉格党在仅仅胜出一票的前提下(国王签署,改革生效),开始使中产阶级正式走上了政治舞台。改革的中心议题就是废除“光荣革命”后所延续下来的一些贵族特权。“废除”当然并不彻底,但“不彻底”正是英国改革进程中的一大特点。黑格尔关心的并不在改革是否彻底,而在理论本身是否彻底。他说,英国人一直以自己的自由为傲,因为这些自由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即所谓的“实定的法权原则”;但所有特殊的权利、自由,包括特权,都是自《大宪章》、《权利法案》以来用强力从国王那里逼取来的“特许,或恩赐品、协定之类的东西,而国家法权仍停于其起源中的私人法权形式,从而也就没有离开其偶然的内容”,他心目中的“法”,或者是把一个普遍法则贯穿于各种特殊法权的错综复杂的情况之中,或把各种具体的和特殊的情况可以归结为某种单纯规定。总之,“要使自在自为地存在的正义感成为自己立法活动的指南”(《黑格尔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p233—234)。德国人要的就是那种“自在自为的”东西,那种能贯穿始终、首尾一致的逻辑的统一;体现在共同体(比如国家)中,就不能如“契约论”那样把共同体看成是个人的利益、任性或意见的一致,而要有内在的凝聚力、有机性,就如家庭中的亲情、市民社会中的工团一样。这当然有些理想化的色彩,问题在于德国人就是能提出一套“逻辑学”的论证方式;这种理论上的彻底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可怕地成为“左”(教条主义)的灾难?尽管康德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的最后一篇文章讨论的就是《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就是想回答他人对德国人思维方式的质疑,但我们毕竟有着我们自身的经验体会,也许“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例。理论的一贯性、彻底性与教条主义(“左”)的迷雾对我们这个很讲实用性(理论本身的彻底与一贯也可以实用化、审美化)的民族来说到底是如何互为因果的,这也一直是我试图理解“文化大革命”的一条思路。德国的犹太人与宗教问题德国人的这种文化传统与他们的语言息息相关(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他们的形而上学思辨上),也与宗教问题有关;而在这两个向度上,单世联的这本书却显得有些单薄。德语自身的特征留给专家们去讨论。就宗教问题而言,一个是犹太人问题,一个是基督教问题;而它们又与世俗国家,与如何看待财富、如何理解信仰息息相关。有了纳粹的种族屠杀,我们就很可能忽略了犹太人本身就早已构成为德意志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英国思想家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有一段名言,说的就是纳粹要屠杀犹太人,并不是因为犹太人与他们不同或格格不入,恰恰相反,是因为犹太人早就“社会化”或“自我社会化”为“德意志人”了,以致在文化(首先是宗教信仰)上,在外在视觉上很难将他们与正宗的日耳曼人区分开来。而犹太人的实用精神至少在当时又有一种很可怕的“现代反社会的因素”(参见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全集》第一卷,pp446-447)。至于基督教在德意志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就完全不用多说了,任何一个对此问题有兴趣的人都会说出许许多多的见解,从D·F.斯特劳斯的《耶稣传》到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此岸与彼岸、人性与神性、世俗与超越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就一直支配着德意志文化的进展;信仰的力量以及德意志文化中的信仰与我们百多年来的寻求与丧失将会是一个更为有趣的话题。
  •     对于哲学基础很差的自己来说,读起来是比较吃力的。但可以负责地说,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文化功底的提升。应该说,这是一本现代哲学的很好入手教材。通过这本书提纲挈领地梳理,相信无论在哲学水平还是在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整体把量上,都会有本质上的水平提升。打算继续读下去,虽然内容比较艰深,但行文却可见作者尽力旁徵博引,使之尽可能易于理解。单老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     这套书是在京东去年满一百减五十时候买的,本身价格较贵。断断续续的在工作会议、人大投票时候读了前两册,因为不谙德国哲学,第三册的阅读浅尝辄止。作者认为:德国作为西方的他者,本身具有反西方,反启蒙的特点,思想文化上经历了浪漫主义、历史主义乃至后来的纳粹主义,一直是一种与英法等国不同的文明国家,也是一直试图走上另一条赶超的德国特色某某主义路线图的国家。普鲁士统一德国是德意志民族自尊心膨胀到极点的时刻,或许当时的德国思想家都认为德国当时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这也为将来的德国走上穷兵黩武的扩张之路埋下了种子。铁血首相俾斯麦一直奉行相对韬光养晦的欧洲政策,德皇威廉二世却因为急性子要搞世界政策,扩建海军,和英法全世界争夺殖民地,顺带让俾斯麦下岗。在钢铁雄心、维多利亚里面,德意志帝国的badboy值大增,又拉了觊觎塞尔维亚土地的奥匈帝国做盟友,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开始了。当然威廉二世还算得以善终,无非是交出权力去荷兰养老。之后新建的魏玛共和国却被大多数德国人认为是外国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个枷锁,在经历了共产革命、经济危机之后,狂人希特勒以民选总理的身份亲手埋葬了这个不成熟的共和国。也只有在二战后,美国的占领才大大改变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效法德国,从梁启超、康有为早期宣传,到国民党当局倡导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都是中国人希望从反西方的思想中找到富国强兵的道理,希望一下子从孱弱的老大帝国转化为民主共和的列强。只因学些正派功夫须费时日,故找同为后发国家的德国、俄国学些速成的邪道功夫:比如苏俄的马列主义一炮成功;一战后惨淡的欧洲,罗素在华演讲公开表示了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怀疑,这些都是中国人学习德国思想的一些原因。《房龙地理》书中写道:德国是个见过太晚的国家,1871年才由普鲁士统一德国全景。或者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吧,缺民族国家就大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直至第三帝国的疯狂。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本人从财经杂志看到这本书,当即就买下了,很好的学术著作。
  •     算是一部中国近代思想,经济,政治的总结,资料很详实,还算比较客观,虽然对某些东西依然讳莫如深,呵呵
  •     是看了南方周末上的书评才决定买的,虽然没看,但是很期待。
  •     这本书的内容很好,很喜欢
  •     受人之托买的,应该是很好很专业的书
  •     洋洋百万言,曾认真读过结语,刚刚翻了下长达70页的导言。个人感觉:启蒙主义情怀,敏锐的洞察力,对文化思想史有厚度的把握,但同时也陷入不可避免的拖沓冗长。准备再花点时间把导论过一遍。
  •     没收到书,说是无货了,不知道下文了
  •     内容详实,对比德意志与中国现代,不错!值得一看
  •     这书搞思想史的不能不读
  •     很好,不过第三卷讲哲学的读不下去了
  •     买了一年多才来评价,中国应该学德国的更多,而不是美国!作者立论严谨,逻辑清晰。难得的一部中德著作!堪称经典!值得向严肃的,深刻思考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读者推荐!
  •     作为西方一部分的德国对中国的的影响却更多是表现在其“反西方”、“反启蒙”上,所以“严格地说,不是德意志文化‘影响’着现代中国,而是现代中国选择和创造了德意志文化的‘影响’。”德国人真是异类啊~
  •     洋洋三大本,通读了一遍
    但是全书的结构颇不系统,更像是若干篇论文合集。
    有点跟不上作者思路。
    全书的主线不够明晰。
    文化太空泛。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很值得看!
  •     拐着弯谈改革。
  •     大部头,叙述过于繁琐,逻辑性感觉不是很强
  •     2011年4月1日下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举办的《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在北京正式开幕,这也是新国博首次迎来的外国展览。在开幕新闻发布会上,中方策展人陈煜回答“国博开幕展为什么选择德国”时仅用了8个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记者以为答案可以更简洁,“一言难尽”就很恰当。 其实,他们的表述都是针对展览筹备时间之长——从2004年5月开始——而言,更深层次的原因并未被提及。德意志文化本以“反启蒙”为特征,现在却似乎成了“启蒙”的典范,这本身就很值得思索。国博开幕展为什么选择德国,在《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中应该能找到更有解释力的答案。
  •     不是中德文化比较研究,而是着重梳理德意志思想文化资源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影响。尤其喜欢第三卷对文化与哲学部分的阐释。作者搜集材料的功夫很强,但终究少了些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气势,其论述在冗长的反复征引中有些面目模糊。
  •     作为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反思的起点和强化中国国力的出发点,用德国这“内在的他者”这个角度来醒思德国现代化对中国的启示,非常有意思。深喑德国哲学、历史、文化的单世联先生,又博引众家证德国道路的可借鉴性,着实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煌煌大作。
  •     我没读完,只读到111页。谈下感受,主题肯定是个好主题,有价值得主题,这个毋庸置疑。导论应该说是对文章的一个精华提炼,但是里边有要素,缺乏要素间的衔接和整合,让人感觉比较机械。作者应该是做过相当充分的资料准备,但是对资料的引用还比较初级,材料后边直接下结论,显得(很)武断。我原初是打算搞一个临近的探索,以这本书为线索开始,实际上两年前我就知道这本书,并且期待很高。但是,从这一百多页的观感而言,我读不下去了。也许,是我水平有限。待有机缘,再来读它。
  •     书回来几天,还没有来得及看。太忙。不过,这本书是由南方周末推荐的,所以看到推荐的文章,第一时间就上来买了。
  •     值得认真阅读。对中国思想、政治文化与德国文化进行了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研究。
  •     尚未详细拜读,希望能有所启发。
  •     论文式的写作,对下篇即文化片还有些兴趣,别的没有
  •     中国人奇怪的人
  •     有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