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801097026
作者:雷迅马
页数:369页

内容概要

雷迅马(Michael E. Latham),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现任纽约福海姆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书籍目录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问题的由来;美国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和冷战;现代性、反共主义和争取进步联盟;以和平为目标的现代化:和平队、社区发展和美国的使命;等。

编辑推荐

  极少有著作像《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那样充分显示了思相通观念在国际历史中的力量。在“新冷战史”系列丛书中,它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著作。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优美、准确、知识渊博。作为一部杰出的外交史研究著作,它显示了外交史研究具有批判精神时,当它在广泛的历史证据的基础上拓展研究范围时,这种研究工作能做得多好。  ——安德斯·史蒂芬森

作者简介

在冷战时代,美国政府和学界的相互联系与支持空前加强,社会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参与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制定。当美国着手建立一整套针对“欠发达世界”的政策理念和行动方案,兴致勃勃地要对这些经济停滞、政治衰败、文化畸形的“落后民族”施行援助和“发展指导”时,社会科学家更是得到了施展其学术专长的空间。这些“出类拔萃之辈”相信自己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能够为新兴民族国家开列出达致“发展”和“现代化”的药方。这是一度统御美国社会科学主流、也在第三世界国家被广泛“消费”的“现代化”理论大行其道的历史背景和知识社会学背景。通过细致深入的历史分析和个案研究,历史学家雷迅马揭示了:第一,信奉“自由发展主义”的美国主流社会科学家如何影响乃至塑造了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发展”政策;第二,以追求知识的客观性自命和自信的美国社会科学,却在何等严重的程度上成为了美国国家意识形态自觉不自觉的支撑者和追随者,而这又在何等程度上损害了美国社会科学的科学品质和实践效用。

图书封面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格尔茨在其《文化的阐释》中说了这句著名的话:“人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我将文化作为这种网。”本书就是在句话基础上的延伸。如同西敏司一样,雷迅马反思了格尔茨仅仅将文化作为一种静态结构,仅仅注意到了文化对个体的塑造作用,而忽视了文化的动态过程,忽视了其中权力的作用。所以雷迅马说:“吸引格尔茨主义的是网而不是编制的过程,是文化而不是历史,是文本而不是文本化过程”。他要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化是二战后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观念,其基本内容是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做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这种进步被称为“现代性”。作为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国家,它们需要将自己的进步传播到非西方的落后国度,以促进他们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它们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对“现代化”这一概念进行探讨,进而得出结论:它是冷战时期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二战后,世界出现冷战格局。在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压制下,美国政府处于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之中,它需要构建一个能与共产主义抗衡的意识形态——现代化理论被选中了。这一理论将世界划分为落后与先进两级,代表先进力量的西方现代化是促进非西方国家抛弃落后观念、实现发展的巨大力量,它要帮助祛除非西方国家的迷信,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代化融合了美国人对美国社会性质和美国改变世界特定部分的能力的一组假设。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美国的社会科学建构出来的。作者所要分析的就是美国政府如何与当时的美国学术界相互勾连,从而构建起一整套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使学术成为“国家的武器”的。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了美国如何把其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认识与其对自己的历史地位,推动现代化的潜力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作者是通过三个事件:和平队、肯尼迪政府进步联盟和越南的反叛乱计划进行具体研究的。就不再细说。
  •     文/May《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美国历史学者雷迅马在冷战史领域内的著作,此书的副标题是“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正如书名所昭示的,雷迅马通过研究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科学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化何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诞生,如何影响对外政策尤其是对第三世界政策,又在何种意义上是传统意识形态的延续,反映并重塑了美国人的国民特性与认知框架。全书共有五章,如作者所述,着重讨论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考察“社会科学家共同体是如何将他们所生产的知识和现实政治建立起关联”,然后是分析社会科学理论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是探究现代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美国传统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这些问题在第一章中以一种框架的形态提出,第一个问题在第二章中展开论述,第二个问题在余下三章中通过肯尼迪时期的三个具体案例详加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则贯穿文本始终,并在论著的结尾得到进一步提升。作者首先考察了现代化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兴起,而这一现象却是和“学术服务于政治”同时发生的。在冷战、非殖民化浪潮、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寻求国际援助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从而深化了冷战的全球性对抗局面。为了复兴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和民主,美国知识分子自身的问题意识由国内转向了国外——最大的威胁不再来自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本身,而在于国外的颠覆的意识形态。而另一方面,出于战时情况的延伸,战后的学术研究受益于联邦基金和政府支持,一大批精英学者成为核心智囊,参与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际关系等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学术领域成为焦点的同时,社会学、政治学和发展经济学的新兴理论也为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根源。在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政治研究和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努力下,一个反传统的、线性发展的、普世的、并且可以在客观的实证研究下被量化分析与衡量的现代化进程被建构出来,由于它是“关于全球变迁的性质以及美国与全球变迁的关系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假设”,美国是这个进程的“山巅之城”,而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方面在这个坐标体系中被划为落后与愚昧的,另一方面却可以在美国的示范与引导下加快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发展。现代化这一宏大理论使得独立之初的民族国家转型期的混乱和焦虑得以纾解,作为对共产主义威胁的一种反应,它用以美国为范本的渐进的改革主张对抗革命的意识形态。 对于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如何具体地影响对外政策,雷迅马选择了肯尼迪时期的三个具体举措进行考察,它们分别是:争取进步联盟、和平队以及越南战争时期的战略村。争取进步联盟是针对拉美的经济贫困和政治高压所采取的一项计划,美国审核并引导拉美各国制定全国性发展计划,并通过政府和国际信贷机构为各种项目提供贷款资金;和平队是一项广泛而充满理想主义的政策计划,通过将美国青年送到海外服务两年,在提供当地所需劳动和技术的同时,宣传和培植美国式的价值理念;而越战时期的战略村,则是一些将越共和老百姓强行隔开的防御据点,以此切断越共的资源供应,并且试图为吴庭艳政权培植忠诚的民族主义情感和新型政治文化。在对以上案例的讨论中,作者展示了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预设了各种计划的出发点,并在政府决策、公众舆论和具体实践中发挥着它的影响。作为一种认知框架,现代化理论为在拉美的土地、和平队的社区、以及越南的战略村复制一种美国模式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与此同时,作者也揭示出这三项计划的失败,以及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对失败的清醒认识。以往对这三项计划的批判大都归结于计划的实施,即对于官员、机构和具体地区的执行能力等等,更深入的批评集中在顽固僵化的反共态度、对苏联力量的过分担心以及经济和物质力量对政策的影响。但学者对计划本身的出发点在很长时间里并无疑问甚至在计划挫败后仍然持有对初衷的怀旧色彩。雷迅马在此揭示出,这些从国家利益出发的批判并不能摆脱现代化理论的范式,对深层观念体系的文化分析在国际关系的考察中是必要的补充,它将开辟除经济和安全利益以外的观察视野。现代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战略工具,它更是一种观念体系;前者为它提供政治力量的支持,后者才使得它在冷战中大行其道。在对现代化理论的兴起的探讨以及对具体的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雷迅马在各种深入论述之处都揭示了现代化理论并非焕然一新的学术创造,而是传统的“天定命运”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层延续。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或政治工具,它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反映着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其建构的认知框架。当意识形态在历史中延续时,维护其权力地位需要构建一个知识领域,这个知识领域往往是一种类型学系统。从启蒙时代的进步观与达尔文主义一直到现代化理论中的从低到高的线性发展序列,自居于系统顶端的便相对于其下方的场域拥有了权力。美国作为现代化系统中的典范,一方面通过一个普遍的发展阶段将其他国家容纳到这个体系中来,另一方面,它与其他国家泾渭分明之处并不在于经济与社会,而在于文化层面的社会价值观,后者使得它拥有一种无可置疑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与传统新教徒的“天定命运”观念如出一辙,而其基于优越性基础上的扩张和干涉则又与传统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暗通款曲。然而现代化意识形态对传统观念又进行了重塑,尤其是科学主义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掩盖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作者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学术价值提出了严峻质疑,而现代化意识形态在进一步规划、界定和推动世界未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它企图改造和启蒙的对象的批判性检验,这是作者的预见和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性问题。雷迅马此书史料详实,论证精彩。一是因为他搜集了大量的原始档案材料,并且对冷战时期的代表学者进行了访问,这些工作毫无疑问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更吸引我的是他别出心裁的视角和批判性的深刻洞察力。在以文化与权力和利益互动的视角去看待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过程中,他所深刻揭露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肯尼迪时期,乃至于整个冷战时期的历史语境,而是与更悠久,更深厚的美国传统相连。而在社会科学成为一种全球性知识框架的意义上,这也意味着一种更加普遍的困境。“现代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过于熟悉的名词。当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将“现代化”作为毋庸置疑的“发展”目标,当学者们批判着现代化的弊病或是讨论它的多样内涵,这个大而无当的词语本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我们清醒地检审。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现代化或者发展主义的信徒,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不仅是美国冷战时期的战略工具,也不仅是属于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在当今的世界,它是一个具有全球性意义的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然成为人类对自身的一种认知框架。这个认知框架在其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意义背后,是一种坚决的排他性,在宣称的知识与开放背后,却是关于世界想象力的极度贫乏。我们如今所能想象的世界前景是什么样的呢?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似乎已经理所应当地将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看作是一个巨大有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应当以各自的优化来完成它们各自的功能,实现所谓的“社会整合”。所谓的“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似乎首先是将传统社会解构为这样的结构的过程,由于各部分的功能是可以被量化衡量的,因而所有的社会结构忽然拥有了共同的评价标准,那些传统社会的血肉丰满的活力,在祛魅的进程中被冠以迷信和神话,而其独特性,正如现代人的独特性一样,不在于虚无缥缈的灵魂,只是在于这个有机体的构成和运作模式——这样的独特性只是对落后者的安慰之词。唯一似乎真实的独特性,即从理性生发出的社会价值系统,包括民主、自由、平等却同时被宣称具有普世性,美国人在坚持他们“天定命运”观念和优越性的同时,又在亲手取消这种优越性。我们如今所能想象的世界的实质,是一个线性发展进程的无限前景,无限即使不意味着毁灭,也意味着虚无。这种想象的建构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一书中做了最好的具体现实注解,而它的贫乏与困境也在三项对外政策的失败中暴露出来。当争取进步联盟给拉美带来的是日益糟糕的经济和政治处境,当和平队的社区发展计划难以落地生根,当战略村带来的是对吴庭艳政权的日益仇恨,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在它的改造对象面前遭遇了几乎是无法克服的挑战。那些挑战与其说是一个地域的特殊环境,不如说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更进一步说,是传统的观念体系。作者在指出传统的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国际关系研究忽略了文化角度的同时,暗含的指责是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对另一些作为观念体系的文化(而不是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社会领域)的忽视。现代化意识形态的扩张并不总是以美国的对外干涉为基础的,强力的失败有目共睹,然而科学的胜利却毋庸置疑。以客观和实证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是现代化理论的发源地,一切社会在理性的审视面前皆成经验,一切经验皆成统计的材料,在对科学主义的膜拜与服从之中,所谓的“第三世界”也将这一整套意识形态自愿地接受了下来。当统一的知识产生,便不存在合理的意见,一切意见皆是偏见,传统的观念体系就是在这样的知识体系下逐步瓦解。当然,在今天的社会科学领域中,文化研究等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学科领域成为显学,这似乎意味着开放,然而这种开放真的带来了平等与多样性吗?或者说,它真的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想象的可能么?还是说,这种多样性仍然只是作为独特性的开放的注脚,这种多样性仍然处于一个巨大的意识形态框架之中。不深切意识到独特性中的排他性,就不可能拥有一个丰富的多样性,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开放的空壳,是这空壳的贫乏与冷漠。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的怀疑并不能有所建设,因而我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想象另一种可能?第三世界的国家转而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看似是一条可行之路。然而这种对传统的弘扬常常难以避免同现代化的价值相比附,甚至正是由于给传统赋予了现代性的意义,传统才得以拥有正当性。在这种意义上,向传统的复归仍然是对传统的消解,甚至是对现代化最深层的妥协。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对现代化理论存在诸多怀疑,但我们仍然难以摆脱这种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我认同这样一种观念体系,这样一种观念体系似乎是所谓理性的个体能够想象的唯一图景。然而我们是否能肯定,启蒙的理性让人走出了洞穴,而不是进入了更深的洞穴之中?这让我们想起曾经的洞穴。当认识到美利坚合众国在涉及政治上的遏制和市场中垄断的同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第三世界国家是不是也需要重新去检审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而不是以“国学”的名号将其框定为博物馆里的历史?这样一种检审的目光不应再是冰冷的理性,不应是牵强的比附和盲目的固守,而是先深入到传统的洞穴中去,以温情和敬意去发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秩序。这或许是我们“想象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但这可能究竟能否存在,又该如何存在,是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无论如何,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当我重新开始想象一幅世界图景的时候,不再是一个极为有限的无限——可能之路已经敞开。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喜欢这类书
  •     以后再看 知识储备不足 看得很吃力 蛋疼死了
  •     好书,但有些地方翻译得还不是很好懂
  •     死硬communist写的反美书籍
  •     好多年前读的了!
  •     四颗半。其实写得挺带感,但木有时间细读,后面都只能匆匆翻过了。
  •     早就读完了,忘了更新豆瓣
  •     很有趣, 尤其是关于美国对越政策的部分, 我们认为彼此的想法荒谬, 是因为我们对于 "合理" 的概念不同
  •     上个月看的。在学术层面上三星半。觉得分析层次上很弱,三个案例研究包括对美国六十年代社会科学的叙述都在重复同一个意思,即现代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肯尼迪政府时代很大地主导和影响了一系列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包括拉美进步联盟、 反越以及和平队。完全仅仅是围绕这个主题的描述。这也是我现在对于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困惑,我试着看Swidler看Sewell,知道Geertz,但我不是很摸得到如何在分析层次上强化它,在理论层次上延展它,而不是用它来描述经验事实,做同义反复。
  •     从另类角度看现代化。值得一看
  •     Ch1、2、5。主要谈了冷战背景对现代化理论兴起的影响。又一个典型的学术与政治的话题。
  •     极力推荐
  •     知识生产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也太密切了,米国也是如此
  •     写的不怎么样 一个相同的观点借着前人的著述来回倒腾好几遍 非常枯燥乏味
  •     要言不烦 史实丰富 一天就读完啦 非常有启发性
  •     作者认为现代化中的一些观念来自于启蒙观念以及“天定命运”思想,这点可以与Lockman的Contending Visions of the Middle East对着读,事实上现代化观念与东方学也有着很复杂的互动,并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原则。
  •     中国的冷战历史研究虽然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重量级学者多从事实证研究,想要读一些有分量的理论研究著作还要倚重于译作,这本书对于对感兴趣的读者来讲不妨一读.
  •     观点鲜明,但是论证枯燥,凑活
  •     写有读书笔记。有时间再具体的讲。
  •     60年代,不只是美国国内的反战和嬉皮士,还有和平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