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季风(修订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城市季风(修订本)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2250260
作者:杨东平
页数:453页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京派和海派:风格的形成    京海之别,首先是作为文学艺术的不同流派,这正是“京派”或“海派  ”的狭义和原义。  从19世纪下半叶起,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中,作为政治中心的  北京和首屈一指的新兴经济中心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文化中心,双峰  并立,南北对峙。更确切地说,是传统的文化中心北京的正统地位,受到一  种新兴的城市文化的挑战。北京文化不仅早已有之,而且超越了地域的概念  ,是大一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国粹。京剧被尊为国剧即是一例。新兴上海  文化,不仅打破了这种大一统,并且输入了一种异质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  参照。传播造成变异,变异产生对比(有的是对立),对比和对立进一步突出  强化了各自文化的品性,促进了变异和发展。诚如专家所言,北京的皮簧戏  是被外省人冠以“京调”、“京二簧”,以至“京朝派”或“京派”的;京  戏之名,首先是从上海叫起的。而“外江派”和“海派”,则是京都人对有  别于己的文化变种的蔑称。  一般认为,京海之别肇始于传统绘画;海派名声之大振,则由于民国时  期盛极一时的海派剧。1930年代初,发生于文坛的京海之争,却远远超越了  文学流派的论争,正可视为对两地文化半个世纪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总结,从  而成为一场真正的文化讨论。绘画、京剧和文化,不过为认识这两种文化提  供了鲜明的个案。正是在这次讨论中,京海之争甚至也超越了狭义的文化层  面,而涉及城市社会,城市属性,城市人格,城市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生态  、文化机制和文化价值。  正如当时的大多数论争一样,这也是一场没有深入展开的讨论,以至于  半个世纪后,人们依然情绪激动地重提旧话,围绕“京派”、“海派”的话  语众说纷纭,在新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境遇中,作出新的解说和阐释,乃至新  的发现和重建。    一 海上画派:海派文化的滥觞  今天,要弄清“海派”一词之出典,当是一门学问。如陈旭麓教授言:  “海派是与京派相对而言。海派一词最初出于何人何种文书,待考。”一般  认为,清末民初被称为“海上画派”的阵容强大的上海画家群,或是“海派  文化”的缘起。  P50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初版《城市季风》的结尾,我曾写道:在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中,京派和海派,依然是一个富有价值和魅力的文化主题吗?今天看来,这的确已成挽歌。上海不是那个上海,北京也不是那个北京。这同样不再重要。生活仍在沸腾,新的一代正在新的城市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化,在《站台》在798厂,在超级女生,发出他们粗粝的青春冥想和尖锐的海豚音。

内容概要

杨东平,著名学者,1949年出生于上海。1972年考取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现任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先生的名字在读书界为人所知,应该说始于他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一书,而更多的人知道他,则是因为他后来参与策划了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

书籍目录

引言 现代中国的双城记第一章 城市之风:中国的南与北一 从东西到南北二 中国的古城和古都三 明星城市:“旧长袍的新花边”四 南北冲突的现代涵义五 从上海到北京六 城市的秘密:关于城市的文化理论第二章 京派和海派:风格的形成一 海上画派:海派文化的滥觞二 梨园风景:海派京剧三 文学革命与海上文坛四 京样、京味、京派五 京海之争:1930年代的文坛公案第三章 京派和海派:双峰对峙一 大上海崛起:雄极一时的海派文化二 北平:京派文化的乐土三 上海人:都市新人类四 文人笔下的北平:京味和老北京人第四章 新北京:光荣和梦想一 “旧城唯上”:1950年代的毁城之争二 气象非凡的全能型城市三 京味的消解四 昔日王府名宅五 古都风貌:仍在继续的争论六 胡同和大院:两种文化第五章 革命文化:新的中心一 革命文化和语言文字二 革命文化和文化革命三 风暴的中心:北京在“文革”中四 连结北京的红线:“上海五 市民文化:抗拒和变迁第六章 海派的嬗变一 “大上海沉没”二 适应与变形三 “上海病”四 阁楼里的“中产阶级”第七章 上海文化:新海派一 “又多又快,不好不坏”二 “上影风格”三 海上文坛:呼唤力作四 上海美术:没有特点的特点五 上海人的新闻兴趣第八章 新北京和第三代人一 代的诞生:青年文化的兴起二 红卫兵的早期环境:学校和大院三 复制和反叛:关于红卫兵文化四 从知青到青知:1970年代的“地下文化”五 崛起和失落:青年知识分子文化第九章 上海人和北京人一 南人和北人二 两地人互看三 公共汽车小社会.四 上海人的价值系统精明实惠合理主义规矩和礼数世俗化西化五干大事的北京人政治化侃大山和幽默豪放汉子和小生六变化中的女性上海女郎北京姑娘婚姻和家庭女性的强化理想的女性第十章 三足鼎立:1990年代新格局一 广东文化:世纪末的新北伐二 新京味文化:从小说到生活青年文化的交接京味小说王朔小说侃和调侃王朔现象文化衫三海派文化的复兴第十一章 十字路口的城市一 城市的尖叫高度竞争“城市美化运动”二 打造“中国的曼哈顿”三 保卫文化的北京古都保卫战与推土机竞赛四 毁城之思建筑领域的“革命文化”“拆迁经济学”谁的城市,怎样规划?第十二章 上海新天地一 新天地、旧天地二 寻找上海三 “模范生”神话四 失落的文化高地五 大政府,小社会第一版后记修订版后记

编辑推荐

  1994年初版的《城市季风》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城市的认知,它突破了“国家”的笼统观念,开启了地域文化和城际文化个性及特质比较的话语空间。今年出版了《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订本)内容更加精细。

作者简介

在初版《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订本)的结尾,我曾写道:在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中,“京派和海派,依然是一个富有价值和魅力的义化主题吗?”今天看来,这的确已成挽歌。上海不是那个上海,北京也不是那个北京。这同样不再重要。生活仍在沸腾,新的一代正在新的城市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化,在《站台》,在798厂,在超级女生,发出他们粗粝的肯春冥想和尖锐的“海豚音”。

图书封面


 城市季风(修订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副标题叫文化精神,却在书的末处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各种运动中已经习惯了不破不立的思维,破了城墙,立了高楼;破了园林,立了官场;破了古典文化,立了西方文化。城市在各种欧式的廊柱中变得“洋气”,人在各种“韩范儿”、“欧美风”中追赶潮流。全球化批判中有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评。而一种外来事物的影响向来是内部也愿意挨的双向过程。是时候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了,不是外来的一定好,也不是高楼大厦就意味着现代化,不是奢侈品就意味着高品位,也不是破了就一定能立起来。你可以说我怀旧心重,因为对于清晨四合院儿里飞起的白鸽咕咕的声音和画面印象太过深刻。而我也并不排斥当今迅速膨胀的年轻文化,喜欢消费,对娱乐上瘾。但我更渴望能有沉淀的东西,深邃的东西,从我们吹向未来。海派和京派,已成挽歌,上海不是那个上海,北京也不是那个北京
  •     诚然这本书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书中增补的内容也不足以解读如今的北京和上海。但作为一本关注最具争议性的京沪话题的书,仍然很有可读之处。我是花了很久才读完这本书的,期间我正好辗转于北京和上海。关于北京的部分是在上海读了一半,关于上海的部分完全是在北京读完的。书中提到的很多事情典故幽默都已经是陈年旧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城市天然的属性深深植根于城市内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依然透过表象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城市已经不再是那个城市,但城市也依然是那个城市。作者以大量资料和所见所闻所感与读者分享自己在两地的生活经历,文字流畅优美,内容丰富,文字触及到生活、思想的各个角落,读来如同漫步在这两个中国最迷人的城市之中,耳旁有挚友娓娓道来这个城市的历史、人文和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杨老师的经典开山之作,城市文化的鼻祖。
  •     大学时读过初版,现在买到了修订版,增加了几年的观想。这本书对北京和上海的解读相对全面透彻,当年看时就很感佩,再次展读,冷眼旁观如今的北京和上海,仍感触良多。
  •     好!!!!
  •     如果说弱点的话,上海人就一个弱点:太看重利益原则:人与人交往以利益为基础。 政治是北京生活的盐,没有政治,北京生活就会变得寡淡无味。 能够干大事而不失于粗疏,有健全的男子气而不失温柔。经过北方文化磨洗,南方文化熏陶。 注:北京人和上海人,这一章最好看
  •     阐述南北差异
  •     里面写上海女人和北京女人那段可以读读,其他观点就太普通了
  •     每个城市有自己的性格 就像倔强的你易冲动的我
  •     同意的很多,不同意的也很多。写得很多,看得很累。过程不享受,但却引人思考的书。三颗星。
  •     中华民族之绚丽
  •     好像北理工门前有个城市季风书店,可能是受这本书的影响吧。
  •     喜欢,对北京、上海乃至中国有乐更多了解。
  •     随便翻了翻,还挺好玩的
  •     不太好读的,毕竟不是小说,但读后受益匪浅。
  •     05年的修订版其实就增加了最后两章,前面的基本没动,因而看前面的依然有种不搭调的感觉,然后到了最后两章又感到跳跃性太强。当然京沪之间的文化对比在前面几章值得一阅,后面几章数据资料堆砌的痕迹太强。有新闻工作者的痕迹很大,但在90年代初是种进步,从散文等文学体裁走向城市社会科学学理探讨之间的过渡。单就上海现代城市表征的变化依然没有解答一些我所感兴趣的问题:民国期间如此西化洋气的上海怎样改造又为何最终能够改造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排头兵?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上海又是怎样一番城市文化、社会特征使得总设计师不敢也不愿将上海画作一个圈?尽管总设计师后来也有所后悔。
  •     写的颇有学术文的严谨 极大的加深了我对北京和上海的理解。
  •     帝都 魔都
  •     对京沪城市文化特点和文人性格刻画比较生动。
  •     16开本,450页的拉锯战。 历时1年又8个月。 游走沪上,京城。 终于阅完。 算是对二城,城市文化生活一次深入了解加亲历。 不知下一次重读会是怎样的契机。
  •     很难看,既不能在案头读又不能在厕所读,这么好的题材写得这么难看,够厉害的。不是说内容肯定全都无聊,而是作者完全没有专业精神,毫无内在逻辑和个人观点的堆了一堆数据在书里,随手一翻,每次都得不到任何东西。如果写的有趣一点,至少我可以得到点信息吧。
  •     實在看不下去的好書。
  •     早期中國都市批評的活力樣貌。
  •     两个城市
  •     喜欢看书的朋友
  •     双城记
  •     城市,文化的大容器。中国的百年历程 动荡浩劫在北京上海双城中展露无遗。如今无城的北京,自大的上海均扛不过那推土机。什么时候,大而美的审美姿态能够稍加降低标准,仅此希冀。
  •     我想知道,作者除了堆砌中国近代史与北京、上海城市史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文化批评?太少了,夹杂于历史叙事中实难让人继续读下去。
  •     很好。买的第二本。
  •     一个城市一个梦
  •     海派和京派,风吹的不是韵味,只是动态
  •     94版
  •     何必要修订呢。。画蛇添足。如果没有 最后两章我会给五星 好书不一定非要up-to-date。
  •     作者简直是我的偶像
  •     杨先生的书,值得拜读
  •     贵校一门英专的核心内容估计就都在这本书里面了
  •     一般。
  •     很好玩的一本书,写北京和上海,北方和南方的许多差别。
  •     后部分很实在,有意思,当个女人!
  •     cp
  •     知识量大
  •     南与北的差别,北为荒僻之地,哲学思想多重实用,南方富庶,哲学思想多虚无
  •     这要算我学术书籍引导入门的书了。
  •     两年前读过。印象比较深刻。
  •     跨个时代,问题依然
  •     期待过高,仅数章节可细看。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四节可以看看。
  •     好想再看一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