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新文化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61784594
作者:【美】林·亨特 主编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30年以来征服了一个国际性读者群。1970至1980年代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年鉴学派史学家之间的异议、冲突和论战模糊和掩盖了他们相同的观点及共同关心的问题。①近年来,在年鉴学派和其他史学家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之下,以阶级分析为基础的研究开始瓦解。反过来说,心态史又对以社会和经济为首要性的理论假设提出质疑,这就可能从内部削弱年鉴派范式。要感谢最近25年来史学家们的努力,如今我们面临着文化史的挑战,这种文化史既不能被简化为社会、经济转型的产物,也不可能回归到从前那个与社会、经济没有关系的观念世界中去。摆脱了年鉴派范式结构主义的统治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确定性,史学家们正尝试着使用与社会科学各学科无甚关联的新理论和新模式。社会史已经将我们带到了新文化史的边缘,在那里社会归根结底可能并不是首要的,而文化也可能并非衍生的。各种范式此起彼伏——结果是一段时期的混乱甚至危机。社会史学家过了很久才承认,“一个连贯而统一的交叉学科的信仰已经全面瓦解”。②最广为提及的、连新文化史的实践者也怀有的担忧是,这种后马克思主义和后年鉴派的文化史在抛弃那些已经没有说服力和驱动力的世界观之后,会陷入到相对主义、脱离现实、古文物学和政治虚无主义中去。福柯备受争议的作品提供了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文化史研究路径。福柯采用不同的分析途径质疑了所有社会史中都隐含着的原则:社会本身就是我们要去研究的那个现实。虽然我们中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福柯历史论著的影响,但都没有看到他与社会一历史模式决裂的程度。

内容概要

林•亨特(Lynn Hunt)是新文化史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她本人不仅在法国大革命史研究领域积极实践新文化史的研究主张,更是先后主编了两部重要的新文化史理论文集——《新文化史》(1989年)及《超越文化转向》(1999年),从而确立起了新文化史最基本的研究范畴与规范。

书籍目录

致谢
导论:历史、文化与文本
第一部分 文化史诸模式
第一章 米歇尔·福柯的文化史
第二章 E·P·汤普森和娜塔莉·戴维斯著作中的群众、共同体和仪式
第三章 地方性知识、地方性历史:吉尔兹及其他
第四章 文学、批评及历史想象:海登·怀特和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的文学挑战
第二部分 新研究路径
第五章 美利坚游行:19世纪社会秩序的再现
第六章 文本、印刷、阅读
第七章 身体、细节和人道主义叙事
第八章 在文艺复兴君侯的房间里看文化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新文化史》:文化史的重点是仔细检视文本、图画和行为,并对检视的结果持开放的态度,在文化模式下工作的历史学家,不应该因为理沦的多样化而感到沮丧,我们正步入一个不寻常的新阶段。

作者简介

《新文化史》(作者林·亨特)是一本道上后学为祝贺开山祖师娜塔莉· 泽蒙·戴维的学术成就而编撰的论文集。《新文化史》分成前后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批判和欣赏的双重眼光省视现行的文化史模式;“第二部分” 所描述的则是关于当前进行中的新类型研究案例。在这些文章里,读者几乎看不到有关社会学式的理论化,因为新文化史已将社会学理论从历史研究中剔除。现在,取代社会学而具影响力的学科是人类学和文学理论,亦即从事新文化史工作的学者优先选择文学批评和人类学为其盟友;新文化史学者的史学作品也强烈透露出“叙述史学”的写作倾向。

图书封面


 新文化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书的内容很好,就是包装得不太好,有折痕,不过不影响阅读
  •     有之前的台湾译本,不过复印的质量不清晰,最近华师大出版社出了不少新文化史的书籍,且不论翻译的质量如何,能成规模地引进总是件好事。
  •     真是活生生看不懂,无法判断是几篇论文的作者思维混乱还是翻译出了问题。。。。真心累
  •     三个理论来源:西马(英马),法国年鉴,后现代。
  •     看不懂的干活~
  •     可读性若,但很多视角很有启发
  •     只读了其中三章。第一章,关于福柯的论述,纯属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第三章,对吉尔兹的批评深得我心,同时也再次证明我的看法,中国民俗学界尽管对吉尔兹的所谓“深描”津津乐道,但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深描”;第四章,对怀特和拉卡普拉叙述史学的评述,对于了解叙述史学的主要观点以及历史编纂学的虚构性实质,从而破除关于历史真实性的迷思,很有用。
  •     学术界当然没有什么秘笈。这是新文化史方法论的公开阐释,由这一新兴历史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编纂。本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可以清晰地告诉读者新文化史的问题意识、视角和书写路径。这一门学问在中国尚不发达。如果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研究者能够从本书中学到一星半点儿武功,加上中国丰富的史料,推出一些全新的学术作品,并不应该成为难事。
  •     廿五年后依然必读,惟风情深蕴,初学不宜。上编论福柯、汤普森、娜塔莉•戴维斯、格尔茨、海登•怀特和拉卡普拉,批评中肯故需先读原著。下编夏蒂埃、拉科尔等呈现阅读史身体史艺术史领域新视角应用力道,慢热耐读。翻译较渣,各种前后不一,斯坦福博士是不晓通译还是照搬台译?
  •     毕竟是20多年前的玩意,谈不上多新,但是对于思维的扩展很有帮助。尤其是印刷史和阅读史,真是可以玩一辈子的东西。
  •     经典
  •     文化史理论入门
  •     文章都略浮 没怎么摸着头脑
  •     新与旧的关系需要论证与反思
  •     姜进老师上课时用的教材。
  •     文化研究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     没有灵感的时候就翻翻。从第一章来看福柯对文化史来说突破性主要体现在叙述结构上,但实际上这方面受其影响的著作不太多,放到中国史学界基本上没看到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大部分人只是热衷引用概念。当然,这也是因为其本质上所要叙述的就是“有开端,无原因”的历史学,与现行对历史研究的认知大相径庭。这样的表现并不奇怪。第二章讨论汤普森和戴维斯对暴力、仪式及identity关系让人想起文革。
  •     好难啃,可是也必须啃,25号去听课……
  •     翻过。
  •     其实读的是台版
  •     道行不够…读不懂…等有机会读懂再改…。
  •     可以和“什么是文化史”比较阅读
  •     译者可能不是专业人士,不熟悉世界史,名词的翻译不合乎中国翻译的习惯用法;而是另起炉灶,自己另外弄一个别扭的译名。更好笑的是,译者还给出了英文,一些音译与英文发音相去甚远。
  •     一本很好的介绍评价西文文化理论的著作,搞人文学科的值得购买学习。
  •     导论和前两篇很赞。
  •     比较失望。。。。
  •     這紀念文集真丟Natalie Zemon Davis的臉,果然是「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     属于福柯、海登怀特与娜塔莉戴维斯的新文化史。
  •     很佩服林·亨特作为女学者能写出那么优秀的史书名著,林·亨特是美国史学界的大家。可见美国的史学圈子里性别差异已经很淡化了。推荐和那本《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一起看。很受用。
  •     后半部分的个案比前半部分的理论可爱多了~~
  •     新方法
  •     详读导论和文本印刷阅读部分
  •     读不懂,最后也没有读完,遂弃之。I am so sorry!
  •     读书会书目2
  •     对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致敬的著作
  •     还在看。。看后再评价
  •     。。。。。这个几年前种下的脑洞终于要收关了。
  •     信息量大。福柯,戴维斯,汤普森,格尔茨,萨林斯,海登怀特…最后有篇人道主义的起源与小说-疾病尸检报告很有启发。福柯喷历史学家是精确骑士:我们没有思想,但我们所说的都是真的!
  •     很一般
  •     就是一批新文化运动者写的论文小集子,没认真看,挑自己感兴趣的看了个七七八八。真不想承认我有好多看不懂……啊,好、好忧伤TTATT所以我后来就开启了找语病模式……一想到这,就觉得自己弱爆了汪了个汪……比较认真看了几遍的还是关于阅读史的啦,那篇很对胃口是因为不仅提供了角度还提供了思路,对我这种智商捉急的人比较适用……【蹲角落。第二章和第五章也比较对胃口。
  •     读的是台版 给出了一中新的历史研究思考模式 比较偏向于“小”题“大”做 但该书以论文为主 最好是先看过该书所提及的大家的文章或书 不然有些不知所云
  •     封面都是灰,背后还有铅笔画的印,书脊也裂了小口子。来回退换太麻烦也就忍了。
  •     什么也不用说了。凡是能买这本书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本书对新文化史的意义。强烈推荐!
  •     新研究路径的那部分比较有趣。
  •     对比格尔茨/萨林斯和海登怀特/拉卡普拉的两章最有启发,也正是周兵的梳理中忽略的部分
  •     新文化史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希望多翻译进来这样的作品。
  •     翻译的不太好
  •     要写读书报告!
  •     还不错,有些地方看不太懂,或者说翻译的不想细看。当然很大程度是自己的理解问题吧
  •     一面对如今社科类书籍的翻译语调非常不满,一面还是读完了。相当不错。
  •     由政治、经济解说社会和历史,改由文化解说社会和历史的风潮越刮越烈,这个时髦却必须要赶,它不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外视角,更开辟了研究人类的广阔领域。
  •     这本书的最大问题在于并非纯粹的理论性著作,而是一次讨论会的论文合集,第一部分的论文不论观点,仅仅所涉及的书籍论文九成都没翻译过来,毫无背景的我读起来较为吃力。第二部分纯粹是新文化史论文,兴趣不大。
  •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几位对新文化史很有影响的史学家来谈,理论性哲学性很强,硬读的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探讨新文化史,理论性哲学性没那么强,要好读一点 这书图书馆居然仅供阅览
  •     了解新文化史绕不开的著作,理论入门。这一套其他几本也很可读,是好书,值得推荐!
  •     几乎是30年前的论文集,但放在中国来看,其观点和视角依然是应者寥寥。这本书翻译质量已经不错了,读不懂不要赖翻译。
  •     全新视野。
  •     勒•若伊•拉杜锐=-=我一直在想如果用英语发音来翻译勒华拉杜里的名字还挺喜感的结果真有人这么翻译
  •     好吧,我真是弱死了,第一部分的理论还能凑和着理解,虽然已经很晕了,第二部分的文章完全看不下去。。。尝试了三次,终于勉强翻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