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09023572
作者:陈思和 主编
页数:436页

章节摘录

第二节新的矛盾和困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发表时编辑部对其有所改动吒王蒙创作这个短篇小说时才22岁,但已经是一个具有八年党龄的“少年布尔什维克”。他身为北京共青团市委干部,在这篇作品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个人特有的社会阅历和思考的印迹,即在理想主义的陶醉中敏锐而朦胧地感受到一种潜藏在社会心脏部分的不和谐性。小说的文字清新流丽,讲述了一个对新中国和革命事业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的青年人林震,来到中共北京市某区委会组织部工作后所遭遇的矛看和困惑。小说发表后,在文坛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当时特定的阅读期待视野出发,人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的小说。作品围绕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厂党支部事件的处理经过,相当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些人物当中,刘世吾的形象的刻画尤其受到重视和肯定。刘世吾的形象当时被认为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的典型。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解放前是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还负过伤;他也有相当的工作能力和魄力,富有经验,懂得“领导艺术”,知道如何去把握工作重点,只要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他对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热情,对那些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和缺点,有一种职业性的平静甚至漠然。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员厌食症一般的职业病,他对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一句“就那么回事”成了他的口头禅;小说还揭示了在刘世吾对事物冷静理智的观察和分析背后的世故与冷漠,如“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等等。此外,“金玉其外’’,“漂浮在生活上边,悠然自得”的新生官僚主义者韩常新和蜕化变质的王清泉等更是作者在小说中直接抨击的对象。在这样一种阅读和分析的视野里,相对于对刘世吾形象的重视和争议而言,对作为小说叙述人和主要人物的林震形象,虽然也有大致准确的把握,认为他是小说中与刘、韩等人物对立的中心人物,一个热情单纯,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正在成长的青年共产党员的形象,但对这一形象在小说叙述结构中的作用和与作品主题的关联则明显地存在被忽视的倾向。从小说的文本实际来看,《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从一个小学教师的岗位,带着一种“节日的兴奋”来到组织部这个新的工作环境,结果却发现这里的情形与自己的想象有着很大的差距,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革命意志和工作热情的衰退使他愤怒、疑惑,他为自己无法融合于这一环境而惶恐、伤感。与对外部冲突的再现相比,作者更注重对叙述人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对心理冲突事件的精彩呈现,才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所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针对性也只有在对其内部视角的分析中才能获得更切实的理解。主人公林震快乐、单纯、富于青春的朝气和理想的激情,他是怀着一种成长的渴望和焦虑来到组织部的,二十二岁的“生命史上好像还是白纸,没有功勋,没有创造,没有冒险,也没有爱情”,组织部是他走向成熟,实现人生理想的新的环境,而小说也正是以林震的心理体验为视角,在事业功勋和爱情体验这两条线索上,通过麻袋厂事件的始末,展开对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叙述。作品的第一章,林震刚来组织部报到,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苍白而美丽的脸上,两只大眼睛闪着友善亲切的光亮”的赵慧文;一个便是常务副部长刘世吾,而刘世吾对他的第一次谈话,恰好涉及了工作与爱情这两个话题。而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矛盾和冲突,对初涉人世的林震来说又都带有“冒险”色彩。

前言

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是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发展到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过程,它延续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未来社会的理想还有待于实践中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检验,所以,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精神特征的中国当代文学充满了曲折和不稳定性,它始终具有与社会生活实践保持同步探索的性质。对这样一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首先应该注意到它的开放性和整体性两大特点。所谓开放性,即指它并不是一个形态完整的封闭型学科,无论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还是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时间上都缺乏明确的下限界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并没有让这门学科完全脱离现实环境的影响,把它放在实验室里作远距离的超然的观察,对于这门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始终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所谓整体性,是指当代文学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学、与由于政治原因暂时还分裂成另一个特殊行政区域的台湾地区文学,与殖民化了一个多世纪于今终于回归的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构成一个完整的、难以分割的文学整体现象,但目前它却无法沟通、涵盖这些文学现象。前一特点使这门学科具有不确定的特性,它没有经典的作品和经典的解释,这就容许研窬者的主体意识对学科的积极注入。

内容概要

陈思和,男,1954年1月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禹。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著有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论》(韩译本);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编年体文集《笔走龙蛇》、《马蹄声声碎》、《羊骚与猴骚》、《鸡鸣风雨》、《犬耕集》、《写在子夜》、《豕突集》、《牛后文录》;选集《陈思和自选集》、《还原民间》、《黑水斋漫笔》、《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对话集《夏天的审美触角》、《理解九十年代》等。其中,《中国新文学整体观》1990年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陈思和自选集》199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参与发起“重写文学史”、“人文精神寻思”等知识分子话题讨论,并参与策划“火凤凰”系列图书。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
第一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
第二节 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
第三节 寻找时代的切合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第四节 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第二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第一节 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第二节 民间艺术空间的探索:《山乡巨变》
第三节 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锻炼锻炼》
第四节 民间艺术的隐形结构:《李双双》
第三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第一节 战争文化规范与小说创作
第二节 战争小说的巨构性探索:《红日》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
第四节 战争小说与人性美:《百合花》
第四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第一节 确立现代历史叙事模式
第二节 家族和历史的命运组合:《三家巷》
第三节 旧时代的民间生活浮世绘:《茶馆》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心灵搏斗掠影:《红豆)
第五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第一节 “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
第二节 新的矛盾和困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第三节 思想者的苦恼:《望星空》
第四节 受难者的炼狱之歌:《又一名哥伦布》和《有赠》
第六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第一节 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
第二节 知识分子英雄形象的再现:《关汉卿》
第三节 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露:《陶渊明写< 挽歌> 》
第四节 清官形象的理论与创作:《十五贯》与《况钟的笔》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第一节 进入汉语世界的多民族文学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整理与改编:《阿诗玛》
第三节 民族风土的记忆与诗惰:《正红旗下》
第四节 汲取民间营养的文人创作:《划手周鹿之歌》
第八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
第一节 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
第二节 时代的抒情:《桂林山水歌)与《长江三日》
第三节 现实的讽喻:《燕山夜话》及其他
第四节 私人性话语:《无梦楼随笔》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及“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活动
第二节 老作家的秘密创作:《缘缘堂续笔》
第三节 压抑中的生命喷发与现代智慧:《半棵树》与神的变形》
第四节 年轻一代的觉醒:《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波动》
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
第十一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
第十二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第十三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第十四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十六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第十七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十八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十九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
第二十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第二十二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文学史概念的引导,传递出文学史的信息;同时,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现,显示出特定时代多层面的精神现象。
本书贯穿了主编陈思和的几个颇具创见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的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以此梳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成分和发展流变。
本书以文学现象为依据,在介绍文学运动史料和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作品分析方面,使学习者通过解读作品去实现对文学史中体现出的精神传统的理解。书中将当代文学史分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主导特征战争文化规范、和平建设时期新的文化规范以及“无名”时代的文化多元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学史教材,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探索性,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文学研究者做参考。

图书封面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思和就在《上海文论》最早提出要“重写文学史”的口号,这一倡议得到一些新潮评论家的响应。陈思和的目的很明确:“‘重写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要在现有的文学史行列里再多几种新的文学史,也不是现有的文学史基础上再立几个作家的专论,而是要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质,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传统教育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陈思和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到了1999年,他就主编出版了一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下面简称《教程》)。此书一出,即博得不少喝彩,有人称这是中国文学史写作的“重大突破”,“有开拓性意义”, “体现了对中心话语的反叛”。殊不知,这其实是一本错谬百出、硬伤累累的“学术专著”与“教材”。本来,治文学史,最重要的是不能把事实弄错,基本事实错谬百出,这部“史书”的可信度与“教材”的科学性必然大打折扣了。《教程》对一些作家、史实存在太多的破绽与硬伤。如第399页把1952年出生的贾平凹写成1953年出生,285页将贾的《鸡窝洼人家》错写成《鸡窝洼的人家》;第421页说王蒙“1986年当选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其实应为1982年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87年当选中央委员,1985年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第221页“于是有了刘心武的《爱的位置》”实际应为《爱情的位置》;第281页将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错写成《西藏:系在皮扣上的魂》;第404页将刘绍棠1997年逝世写成1998年,他的《蛾眉》错写成《娥眉》;第189页将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写成《哥德巴赫猜想》;第76页、77页的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写成《财主的儿女们》;第128页将诗人“饶 阶巴桑”错写成“饶介巴桑”……这些都是绝不应出现的硬伤。《教程》另一重大错谬是与客观事实不符。譬如第一章第四节关于沈从文,说他1949年后“绝笔于文学创作”(第12页),“终止了文学事业”,把他列入“许多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知识分子”中的一个,这一说法不光陈思和这么说,许多报刊也这么说,影响甚大。事实绝非如此。沈从文解放后固然写得比解放前少,但仍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请看事实:1951年写了随笔《我的学习》,刊于当年11月4日《大公报》;1953年9月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毛泽东鼓励他重新写小说;1956年创作发表散文《天安门前》、《春游颐和园》;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沈从文小说选》,同年6月至7月,在《旅行家》上发表《新湘行记》和《谈“写游记”》;8月,在《人民文学》发表散文《一点回忆,一点感想》;1959年在《人民文学》发表散文《悼靳以》,在《乡土》发表《让我们友谊常青》;1961年6月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不怕鬼的故事》的评论。12月与华山、阮章竞同游井冈山、庐山,写出《井冈诗草》等发表于1962年《人民文学》;1963年在《人民文学》发表散文《过节与观灯》……白纸黑字,怎能说他“被剥夺了写作权利呢?1961年,周扬还提议安排给沈从文十年创作假,不久,中宣部、中国作协给四川作协发一公函,称“我们对沈从文的创作做了一些安排,并已向历史博物馆领导和齐燕铭同志为他请准了创作假”,后改为去青岛和井冈山等。1958年,毛泽东请沈从文当北京市文联主席,沈从文说:“这是主席客气话,我也不能去。”(见《沈从文传》)事实说明,解放后至文革前,党与政府对沈从文并未打压封杀,而是希望他写出新东西。至于他转行研究古代服饰,是他自己的意愿。《教程》对沈从文解放后公开发表的作品视而不见,却挑中他一篇从未发表、且写于1949年5月30日的《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一文。陈思和在其《教程》“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一节中,对当代文学史的划分时认为:“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这次大会被一般的文学史著作称为“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而沈从文写于1949年5月的《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明显不属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这一界线。如沈从文这篇文章算,那丁玲出版于1949年初的名著《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则更应入史。这里,陈思和岂不自相矛盾?对建国后五十年中国文学的评价,陈思和为了“标新立异”,以其所谓“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无名”否定文学主潮与“共名”。对影响深远、发行量达800多万册的革命现实主义经典《红岩》仅提了一下书名,不予置评;对描写知识分子的杰作《青春之歌》和歌颂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长诗《雷锋之歌》表示冷漠;对烩炙人口、家喻户晓、当代诗歌高峰的毛泽东诗词一字不提(评论家李洁非曾说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第一人”“毛文体”影响无所不在)。五十年间,大批著名作家的杰出作品与经典被《教程》埋没,如赵树理的《三里湾》、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马烽的《三年早知道》、王愿坚的《党费》与《七根火柴》、峻青的《黎明的河边》、郭小川的《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与《东方》、秦牧的《土地》与《社稷坛抒情》、刘真的《长长的流水》、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创造中国长篇小说发行量之最的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发行超二千万册),柳青的《创业史》、陈登科的《风雷》、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柯岩的《船长》、《奇异的书简》、李瑛的《一月的哀思》、谌容的《人到中年》、何士光的《乡场上》以及吴伯萧、曹靖华、孙犁的散文,根据梁信电影剧本拍成的电影《红色娘子军》、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是战争电影的极品,观众数以十亿计,《教程》不屑一顾。《教程》第九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中,编著者制造了一个新的“空白论”。陈思和说:“在这一连串批判运动之后,新中国文艺传统成了一片空白。”这一论断是荒谬的、不符合实际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的确受到“四人帮”的巨大冲击与摧残、破坏,一度百花凋零,但并非“一片空白”、“一片荒芜”,特别是文革后期, 除了《教程》说的样板戏、《金光大道》、《虹南作战史》、《春苗》、《决裂》,还有一大批好的或较好的作品,以小说论,反映革命战争传统的有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李晓明的《追穷寇》、黎汝青的《万山红遍》、克扬、戈基的《连心锁》、郭澄青的《大刀记》、前涉的《桐柏英雄》、克扬的《农奴戟》、李学诗的《矿山风云》、杨佩瑾的《剑》、郑直的《激战无名川》,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传统、影响较大的有克非的《春潮急》、程树榛的《钢铁巨人》、杨啸的《红雨》、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郭先红的《征途》、张长弓的《青春》以及一发表即受批判的《牧笛》与《生命》等。据统计,文革期间出版长篇小说149部(见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而诗集也同样可观,出版了360部,影响较大的有李瑛的《红花满山》、《北疆红似火》、《站起来的人民》、张永枚的《西沙之战》等等。《教程》第166页写道:“浩然的三卷本长篇小说《艳阳天》是文革时期唯一可以公开出售的文革前的文艺作品”。此言差矣!据笔者了解,文革期间出版的文革前的文学作品著作有一大批,如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孙景瑞的《难忘的战斗》、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玉宝的《高玉宝》、贺敬之的《放歌集》、毛泽东的《毛主席诗词》、张永枚的《螺号》、王致远的《胡桃坡》、浩然的《幼苗集》等等。《教程》说京剧《沙家浜》,“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侵犯这个戏,在情节上添加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内容”(见第13页),这与事实不符。《沙家浜》有阶级斗争内容不假,胡传魁、刁德一等既是民族败类,又是剥削阶级,而说该剧有“路线斗争”不知从何说起?一般认为,所谓路线斗争,即是“左”倾路线与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在《沙家浜》中,两个主要正面人物指导员郭建光与地下党女党员阿庆嫂根本就没有什么“路线斗争”,郭建光与新四军战士、阿庆嫂与沙奶奶等也没有“左”倾与“右倾”的“斗争”,陈思和硬捏造《沙家浜》有“路线斗争”岂不滑天下之大稽?《教程》不仅对“十七年”反映农村生活、影响深远的经典《艳阳天》不予置评,对其另一部全面反映合作化的长篇《金光大道》则斥之为:“虽是个人创作,但完全失去了作家的个体性话语。”这一论断完全不符合作品的实际。《金光大道》其实是一部气势恢宏、个性特色鲜明的巨著,其文学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人物个性化,富有感染力。近年,河南师范大学连晓霞教授出了一本研究《金光大道》语言特色专著,对《金光大道》的语言特色给予高度评价,绝非《教程》说的“失去个性化话语”“成为时代共名的演绎” 。陈思和等一方面极力贬低大量的革命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另一面又不当拔高一些作家。如对穆旦,《教程》称之为“4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青年诗人”。穆旦固然优秀,但冠之“最”字,就似乎他是“第一”。四十年代优秀青年诗人还有李季、绿原、冯至、袁水拍、徐迟、阮章竞等,他们的影响与水平未必低于穆旦。一个“最”字,显然夸大其辞了。《教程》还对杀人犯顾城的两行短诗不惜篇幅,大肆吹捧,不知是何用意?在一些文学史或一些作家回忆录、老作家传记中,一说“文革”便说这位作家“被迫停笔十年”,其实不然。如茅盾,在文革后期的《人民文学》就发表过散文《轻伤不下火线》,并未如《教程》所说“文革时期被迫停笔”。又如茹志鹃,陈思和的《教程》说她:“‘文革’中创作中断。1977年发表小说《出山》,重新开始创作。”其实“文革”中茹志鹃并未完全中断创作,1976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昔阳大地上》就发表了她的散文《明年春天再来》,歌颂学大寨。《教程》常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50年代”有时又写作“五十年代”;“文革”有时有双引号,有时又没引号等等,显得很不规范。又如马原,《教程》291页写他“写了……《西海的无帆船》,到了408页,又变成《西海无帆船》,叫读者相信哪个?《教程》对一些大师级作家诗人很不公平。比如诗歌吧,列入目录的诗歌有胡风的《时间开始了》、郭小川的《望星空》、绿原的《又一名哥伦布》、曾卓的《有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唐湜的《划手周鹿之歌》、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顾城的《一代人》、公刘的《哎,大森林》、舒婷的《致橡树》与《双桅船》、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翟永明的《女人组诗》(诗人名称是笔者所加),以上诗人当然应进入文学史,但奇怪的是,大师级诗人艾青竟然上不了目录。有的诗人作家即使上了目录也仅有三几百字评价而已,这是不应有的疏漏。艾青是国际级诗人,解放后创作了大批名篇,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大上海》、《在智利的海岬上》、《礁石》、《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等,完全可与其三、四十年代的名篇媲美。《教程》为何如此?原因是编著者先入为主地认为“即使是左翼文艺运动中的重要作家如茅盾、艾青、丁玲、夏衍、沙汀、艾芜、田间等,也没创作出可与自己以前(即解放前)的文学成就相媲美的作品。”对有些作家可能是如此,但对艾青来说,就不符合事实。《教程》认为,“50年代开始,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见218页),但作者又说,1956年前后,“提倡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干预,提倡写人性(见94页)。其实,五、六十年代中国许多文学作品都写了美好的人性,如孙犁、周立波、杨沫、浩然、柳青的长、中短篇小说,贺敬之的《雷锋之歌》等,不就刻画了一大批富有人性美的人物而感人至深吗?1961年第1—2期《文艺报》还发表了许之乔一篇长达5万字的评论:《〈红旗谱〉中人民大众的人情味与人性美》,旗帜鲜明地肯定了《红旗谱》中的人情美、人性美,认为该书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朋友之谊”、“男女之爱”、“人伦之情”及“同志之爱”,写出了人性的深度。该评论还上了该期刊物封面要目。陈思和声称,文学史要“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传统教育状态下摆脱出来”,他“要消除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确,《教程》“去革命化”这一点是十分突出的,他还要“去主流意识形态化”,他批评当代的许多文学经典都“过于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但他赞赏的大量作品,如揭露新中国阴暗面的作品,又何尝没有“意识形态”?比如,他对贺敬之、刘白羽等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歌颂社会主义的杰作,用的篇幅不过几百字评析,而对“私人性话语”的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则不惜用了近5个页码的篇幅,并冠之以“文章的丰碑”, 张中晓的大作“艺术”“审美”好在哪里?无非是因 其“揭露”了“以乌托邦为梦想的社会”的“黑暗”。“硬伤”与不公平在其它一些文学史也同样存在。如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该书把贾平凹1952年出生错写成1953年出生;第403页《20世纪90年代的长诗》一节中所列并评析的昌耀的长诗却都是七十、八十年代的作品,可谓“文不对题”。一个文学史家,编写一本有创意的文学史是应该允许的。但是,有些人编写的二十世纪和当代文学史,对鲁、郭、茅、巴、老、曹、丁等革命作家,对反映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的名作大加删削、贬损,甚至让其消失,则完全不是历史主义的应有态度。就一般文学史规律而言,凡入史者首先就是在当时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这是先决条件。尚未正式发表且毫无影响,未被广大读者知晓、接受、认可,只是被几个文学史专家“发掘”出来的作品并非完全不可入史,但不宜以大量篇幅予以吹捧。“人性”“审美”只应是入史的其中标准,不应是唯一的标准。思想性、艺术性、影响力应是更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没有必要把阶级性、政治性、革命性与人性、审美性对立起来,像鲁迅的小说、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贺敬之的《雷锋之歌》与《白毛女》、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浩然的《艳阳天》、茹志鹃的《百合花》不就是阶级性、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与人性、深刻性结合得甚好的杰作吗?这些作品的正面主人公,不都是具有高尚人性美的光辉、有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穿透力的典型人物吗?一部文学史,抽去了真实、时代、思想、政治等内涵,不如叫《人性文学史》算了。况且,“人性也是发展的”(马克思语),是无法脱离时代与社会的。没人会料到,“重写文学史”的始作俑者陈思和自己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竟是一部错谬百出、大失公正、公平的著作;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部硬伤多多的文学史,竟然被当作“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在全国高校广为发行。不知那些审读教材的“专家”是怎样审读的?不知那些“砖家”是怎样审读的?竟然让这样一部《教程》“过关”,并一版再版,重印22次之多,误导广大学生与读者。慎重啊,文学史专家!您的笔,您的“史”,在审视历史的作家、作品,广大读者也在审视你的“史”,审视你的“学术”态度、水平与眼光!(原载《文学自由谈》2013年第2期, 《新华文摘》2013年第14期转摘载)
  •     2002年陈思和编写的一部被称作“具有重写文学史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成为目前为止在中国高校中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2005年出版的这《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则是基于优秀教材基础上的更为完善的教材。它不仅仅适用于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也适合于对文学有一定爱好、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文学爱好者。陈思和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候说他15岁时就曾写过长篇小说,后来他却选择了一条相对寂寞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路,在陈思和看来,知识分子最需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本色,无论创作,评论,研究或者教学,只要能够找到最接近内心的表达方式,就应该满足了。 而陈思和呕心沥血写出的这本书的确凝结了他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好好细读、用心领会。王安忆曾经在她的文章里写陈思和,说陈思和研究的东西就好像是一个城市外面的一座森林,她说这个森林跟城市里面的人是毫无关系的,可是因为有了这些森林的存在才能够调节这个城市里面的空气,才能使人们活得更好……陈思和则觉得她是作家,她用的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我觉得她对人文学科的一种概括,对人文意义的概括,概括得非常好。无论王安忆对陈思和的评论几何,让我们细细读读这本优秀的文学史教程,我们就能多多感受一下文学深处一些纯粹的东西。
  •     当无数人在说陈思和这本教材编得多好,甚至可以与洪子诚的相媲美时,我郁闷得不得了。就我个人看来,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这是一部相当差的文学史。我的观点如下:1、首先,何谓“文学史”?文学史不同于简单的文学作品欣赏,不同于文学历史的罗列,它是一种严格的“筛选”和细致的总结,必须拥有客观的书写态度。文学史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史”的原则,它必须让读者透过它把握住文学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但这些基本点,陈思和的书都不具备。在这本书中你几乎找不到明晰的历史线索,对于许多作品所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这本书都忽略不计了。2、文学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客观,不容得你捧谁贬低谁,史学家必须比一般读者更理智。但是陈思和的这本书在为“民间”去蔽的同时,也遮蔽了“主流”。3、这本书是以作品为中心的,一个大主题下分别分配四个小主题,每个主题以一篇作品为讲述点。这在让某些作品具体化的同时,也掩盖了无数的其他的作品,其中不乏经典。文学史便成了某些作品的历史。因此,我想这部书称为“中国当代地下文学作品赏析集”更恰当一些。4、倘若勉强称为作品赏析集,但仍旧是失败的赏析集。因为书籍体例的固定化和程序化,不管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一首小诗(最小的是顾城的一代人,就一句话)都是安排一样的篇幅,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赏析时的某些该说的没法说,某些可以不说的拼命说。个人还是很喜欢陈思和的,只是非常不喜欢他的这部书。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文学自由谈》2013年第2期唐德亮撰文,指出此书对一些作家、史实的记载存在太多的破绽与硬伤。如第399页将1952年出生的贾平凹写成1953年出生,第285页将贾的《鸡窝洼人家》错写成《鸡窝洼的人家》,第221页将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错写成《爱的位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并指出,《教程》的另一重大问题是与客观事实不符。2013年第14期《新华文摘》在《论点摘编》栏目中转载了此文主要内容。认真地多看看,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     再读这本书,为自己曾经只把它当做普通教材而羞愧。这本书编写之用心,点评之深入,文笔之隽永,可谓是里程碑式的文学史。大师果然是大师,读这本书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     我们学校发的教材
  •     配合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     用里面的分析框架去解读下电影和流行音乐什么的也绰绰有余
  •     8.1其实是7月份读的忘记标录了,特色是以文学作品的解读带动文学史的回顾,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等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部分。新颖之处还有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学、非文学形式(电影、摇滚)等的加入与交叉分析,有些选材角度很新颖,从沈从文四九年的癫狂日记、李双双的喜剧结构、关汉卿的历史剧分析、清官形象、随想录的反思、实验戏剧等等,打破了文体、乃至文化各轸域的界限,是比较精彩的学者文章。
  •     非常棒的一本当代文学史,自认为比洪子诚的要好
  •     课本。。。
  •     与其说是一本文学史,不如说是一本作者自己的评论集。好看,但觉得整个时间脉络上不那么清楚。
  •     最惊喜的还是社会转型中的文学那一章,王朔苏童崔健。
  •     陈老师的“学术成果”三分法无处不在,显得过于严整。要都这么条分缕析,作品们自己就能对号入座,那还研究个什么劲呢?有些论述相当大胆,好处是正直果敢,缺点是流于专断。附录三的讲话有点感动,加回一星。不过本来想找他的散文来读的,这下还是算了。
  •     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配合着看,对我帮助很大.两本书所切入的角度是不同的,洪是按时代分析,陈是按作品分析
  •     一刷完毕,作为专业性的文学史教材确实不如洪子诚和朱栋霖,可是对历史和作品的举例方面显得更为直观和浅显易懂。对阅读评论写作的帮助挺有启发性。
  •     一遍下来记不得什么。
  •     3.5并不习惯陈老师的方式
  •     2002年陈思和编写的一部被称作“具有重写文学史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成为目前为止在中国高校中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2005年出版的这《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则是基于优秀教材基础上的更为完善的教材。它不仅仅适用于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也适合于对文学有一定爱好、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文学爱好者。    陈思和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候说他15岁时就曾写过长篇小说,后来他却选择了一条相对寂寞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路,在陈思和看来,知识分子最需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本色,无论创作,评论,研究或者教学,只要能够找到最接近内心的表达方式,就应该满足了。 而陈思和呕心沥血写出的这本书的确凝结了他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好好细读、用心领会。    王安忆曾经在她的文章里写陈思和,说陈思和研究的东西就好像是一个城市外面的一座森林,她说这个森林跟城市里面的人是毫无关系的,可是因为有了这些森林的存在才能够调节这个城市里面的空气,才能使人们活得更好……陈思和则觉得她是作家,她用的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我觉得她对人文学科的一种概括,对人文意义的概括,概括得非常好。    无论王安忆对陈思和的评论几何,让我们细细读读这本优秀的文学史教程,我们就能多多感受一下文学深处一些纯粹的东西。
  •     太失望了
  •     还可以吧,为了考研才买的
  •     以作品分析为主。容易懂。
  •     丁版文学史的底本
  •     国家意志决定文学主潮还美其名曰「共名」,呵呵。文学无论如何都不能也不应该沦为政治的附庸。
  •     包装很严实,很好
  •     六经注我之极了,比起一部正统意义上的文学史来说更像是串讲自己喜爱的作品,每章的总论和作品研究实在是太相辅相成,不由得人不疑心这完美的链条后面省略了什么。事实上,也确实省略了很多。主要概念都是陈思和自己的,“共名与无名”之前就觉得不靠谱,这次读主要觉得他老对民间的认识非常含糊,好像是为了在知识分子和政府两者之间找一个第三支点生造出来的存在。有趣的地方主要是展示了当代文学史未定型的样貌,一个流动而难以把握的东西。
  •     考研用过的教材,如果和洪子城的版本对照来看,一个宏观一个微观,会更有效果
  •     正版图书,质量上乘,内容详实
  •     看的心塞。
  •     语言是中肯又富有趣味的,可读性较强。虽是教程,但作为课外延伸来读是挺有意思的,对建国前后各个学术流派、著名作家浅层的了解一番。
  •     这本书该修订了,已经完全落后了吧
  •     还是更喜欢王彬彬
  •     考研的必读书目
  •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这个版本排版清晰,无错别字,纸张颜色好。非常满意
  •     文学史的书
  •     喜欢这种分类方法,同类相较果然印象深一点…配合文本食用更佳。
  •     东西不错,是正版的,就是没发票,只有一张发货单~~~
  •     n年前买的考研书,当时还以为会去某旦。。。
  •     看此做的读书笔记就有半本笔记本 需要结合文本来读 需第二遍
  •     改名为《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可能更为妥当,文学史还是应该有史的样子。
  •     当教材不是很适合,当研究才好。用老师的话说,过于注重民间文学立场,毕竟专业研究这一块的。作为文学史更像文学评论,另外体系稍显混乱。优点自然多,可强烈的主观色彩是否显得过于专断,文选或许也不是很有代表性。毕竟我们要的是宏观的史,而非微观的个人化评价。
  •     文学史怎么可以写这么好!!!!就是若干篇小论文!!!!几个观点贯彻得很好!!!!
  •     适合 学习专业现当代的童鞋
  •     封面脏,摔过,里面几十页都有折痕……我就不多吐槽了
  •     诚如附录三所言,第一阶段花的力气多,所以觉得第一部分受益最多。作品阅读和分析确实可以建构起对于文学史的感性认识,但有时还是需要一些理性的东西的,有大的框架来建构起对于“史”的理解。有空再把洪子诚的翻一下,之前上课都只拿来当预习。
  •     好些年前读陈思和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面大概是放在70年代章节里的一个作家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我当时没大能够明白,大意是说,我本来想好好读自己的书,不问世事,然而,时代不让你好好读书。
  •     *余华:“余华在1986-1987年写作的小说,每一篇小说都可以被称为一个寓言。他企图构建一个封闭的个人的小说世界,通过这种世界,赋予外部世界一个他认为是真实的图像模型”。(16:32)
  •     第一本读的就是这个,记不清楚了
  •     前段时间看完了,今天想起来标记一下,算是同类里最喜欢,很多概念都比其他教材有突破,学到了新东西。
  •     很好,还没有看,书没有任何问题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     自己不喜欢没看原著就看评论,所以就很大概的浏览了一遍。书不厚,但容量挺大。
  •     书的质量很好,但是书价再加上十多块的运费就不划算了。
  •     陈思和先生的著作,当代史讲解生动,不刻板
  •     恩,五颗星,虽然还没开始看,但是觉得书不错
  •     作品选讲
  •     本科生想学好现当代文学,想考研,就看看这本书吧,很经典的
  •     每篇都有着一些作品解析,对帮助研究作品有所裨益。
  •     跟钱理群的风格截然不同,有点意思
  •     被张柠老师戏称“夜大教材”。陈思和的学术地位没得说。和洪子诚爷爷一南一北镇守着当代文学的疆域。
  •     陈老大对作品的解读很细腻,而且带有很多新的角度。并且没有避讳政治问题,直白而妥帖。
  •     看的第一版,文字通俗很好读,但是当时年龄太小好多不懂哦,只记得些作家名字。大抵是能揣测到当代文学也是带着意识形态的镣铐跳舞的,因为书里老是出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词。
  •     陈思和先生的独到之处
  •     挺好的一本书 可以都来看看
  •     以作品为主。
  •     内容不错,书页质量好像不如第一版的哦
  •     写了崔健的一无所有 哈哈
  •     啥也不说了。幸亏读的第一本当代文学史是洪老师那本。
  •     比起扑面而来的大事和编年,这本都是讲作品的真的不错,不过有些是找不到的文本资料吧
  •     这个还是我觉得最屌的,说是初级读物,反正我到现在也还有些读不明白的,完爆洪子城那本中规中矩的。
  •     考研打卡,滴。
  •     第27次印刷,好畅销的书。
  •     书很不错,快递也很快好久送到了。没有耽误上课,会把书推荐会给同学的
  •     读完令人感动。对陈思和路转粉。❤️
  •     革新如果只是改变形式,那实在很无趣。
  •     按照作品编排的方式,文本细读和历史细节
  •     相当有意思,虽然我本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无感。老先生上课也很意思,一把年纪还在研究科幻文学和网络小说。 讲真,论教程不受意识形态约束、有个人洞见、学术理念新颖方面,复旦做的可圈可点。有文学史类型的阅读需要的话,复旦出版社的书籍的可读性算是高的了。 北大的不少教材都是合编的……怎么说呢,反正没这些好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