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文明史(第1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中亚文明史(第1卷)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00108238
作者:A.H.丹尼,V.M.马松
页数:444页

章节摘录

书摘     他们强调了该地区莫斯特期或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的驳杂性和地方特征。这和见于巴基斯坦及北印度的驳杂性种类相同,但是鉴于其地形及自然环境的其他方面之巨大差异,这种现象或许就更加容易理解了。迄于1979年,已有五个莫斯特岩洞遗址和13个大的地面遗存集中处被记录在案,此外尚有54个较小的发掘点。他们将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分成四种,并根据其类型和技术而列出可能存在的第五种,分述如下:    1.勒瓦娄哇型:具有一个或多个打制台面的石核;三角形和近似矩形的石叶与叶状薄片;大部分为简单的修整过边缘的石块,正式的工具类型则很少。    2.勒瓦娄哇一莫斯特型:类似于第一类,但是具有更多的台面状和圆盘状的石核;大部分为修整边刃的石叶。    3.典型的莫斯特型,即山区莫斯特型:这与前面两类有重大区别,即有好几种可明确辨认的工具类型,某些石器(诸如刮削器,以及较小部分的尖状器)类似于具有特色的西欧制品。    4.索恩传统的莫斯特型:也包括刮削器和传统的莫斯特型尖状器,但是用细砾制作的石斧和砍斫工具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    5.可能存在的第五个品种,乃是出土于库尔布拉克一个遗址中的细齿状的莫斯特型石器。由于至今尚未能追溯到苏联中亚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之间的进化联系,因此如何从类型品种方面探索其年代,仍不得而知。然而,存在着某种地区性的分布模式,却可确定。勒瓦娄哇一莫斯特型两种见于苏联中亚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及天山山脉的山麓地带。山区莫斯特型则见于更南的希萨尔山与其他山脉的谷地和悬岩上,引人注目者是特锡克塔什岩洞和奥格泽基奇克(Ogzi—Kichik)岩洞,在前一岩洞中有个尼安德特墓葬。索恩传统的莫斯特型只见于塔吉克斯坦南部的瓦克什河沿岸。    苏联中亚许多莫斯特遗址出土的制品都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特征,鉴于这点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有人便认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时间应该往前推移,甚至可能上溯到更新世末期。笔者也倾向于同意这一观点,也将索恩传统的莫斯特型文化看作是适应性地利用现成原料(即河中的细砾与中砾),犹如旁遮普省波托瓦尔地区的情况似乎显示的那样。因此可以认为,索恩传统的莫斯特型石器与相邻山区的山区莫斯特型文化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两组石器都体现了正规的制品类型,而这种类型在更北的勒瓦娄哇型和勒瓦娄哇一莫斯特型两组石器中,却未作任何有意义的表达。有鉴于此,这两组石器似乎可能各为某个单一复合体的一部分,只不过各自形成了一种地方性的行业外表。这在目前还仅仅是推测,但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论题。    从更新世的黄土层和古土壤,以及从岩洞的堆积物中,发现了有关苏联中亚旧石器时代中期自然环境的一些证据。通常说来,这些证据显示了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更为湿润。尤其是古植物学证据,以及岩洞堆积物中发现的动物遗骸,都证实了这一点。有些见于现代的物种,特别是各种绵羊和山羊,还有至今已经灭绝的若干种动物(诸如鬣狗),都被充分证实存在于这一时期内。有关这一普遍变化模式的清楚例证,见于奥格泽基奇克遗址。  人们发现,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所居住过的岩洞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化材料和多种遗骸。特锡克塔什岩洞坐落在班森(Baisun)山脉的一个悬崖的石灰岩峭壁上,而班森山脉则是俯瞰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汗河(Surkhan Darya)流域的希萨尔山脉的向南延展部分。1938年,奥克拉德尼科夫和其他一些人发掘了特锡克塔什岩洞,获得了有关中亚莫斯特文化或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第一批确凿证据。在这里的五个居住层中,不仅发现大量莫斯特型的制品(其中包括加工过的骨头),还见到动物遗骸、炉灶,以及其他长期居住的证据。    在最后一层居住层中,有一个尼安德特儿童的墓葬,其身周放置着六对西伯利亚山地羊(Capra sibirica)的角。现在看来,这里的石器属于拉诺夫和戴维斯所说的典型的“山区莫斯特型”,这些石器自始至终几乎没有显示出什么变化。岩洞被全部发掘,总共发现了329件工具和2520件修整过的石片和碎片(见图7)。主要的石器类型是对工作边缘作陡峭修整的各种刮削器,包括加工一面或两面的长叶石片,有的尺寸很大,乃至几乎可以归人用石片制作的砍斫工具类;此外,还包括具有莫斯特型特征的尖状器,以及少量简单的雕刻器。当地现成的各种岩型都被加以利用,但是均非最佳的工具原料。在显然供食用的动物的骨头中,西伯利亚山地羊占绝大多数,为总量的83.79%。此外,还发现了野马、豹、棕熊、鬣狗,以及其他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和禽鸟。在同一地区,也是位于峻峭到难以进出的山谷中,阿米尔特米尔(Amir-Temlr)岩洞的遗物显示了人类在此有过短暂或偶然的居住,犹如伊朗东部的胡尼克岩洞一样。奥克拉德尼科夫认为,在班森山脚下的丘陵地带可能发现露天的定居地,它们更为经常地由猎羊者居住。或许岩洞文化只表达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居民生活的一个方面,即季节性生活。    拉诺夫于1979年发掘的奥格泽基奇克岩洞,坐落在塔吉克斯坦瓦克什山脉南麓的一个隐蔽的小山谷中。它在一座石灰石悬岩的脚下,距离如今已经干洞的一股泉水极近。旧石器和动物遗骸都表明,莫斯特时期的气候更为湿润,岩洞下方可能还有个水池。动物中包括龟,它们大约生活在水池中;此外尚有野马、红鹿、犀牛等,它们基本上始终存在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居住区。在炉灶内发现了龟的遗骸,表明它们是被连壳一起烤熟的。    这里的石器制作类似于特锡克塔什所见者,同样属于典型的山区莫斯特型,但是也有其自己的地方特色,它也以当地各种类型的现成岩石为基础。与特锡克塔什形成对照的是,奥格泽基奇克遗址的最佳居住层是在紧靠洞外下  方的斜坡上,岩洞在以前可能更大些。发掘出来的制品约有一万件,包括加工过的石块、石核和修整的石片等。整个发掘现场都见到显然是被人类折断的骨骼残片以及巨大的炉灶。还有一个用石块堆成的椭圆形设置,约宽1.5米,一端摆着两只野山羊角。由于这一设施并未与墓葬放在一起,因此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神坛。  蒙古高原    除上文所讨论的诸地区外,我们还应提到在蒙古高原上新发现的一些材料,它们使得该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的情况明朗化起来。它们见于南戈壁的奥茨通门特(Otstonmaint)与古尔凡锡汗(Gurvan Sikhan)、戈壁一阿尔泰省的圣伊赫(Ikh Bogd),以及南杭爱省的圣阿尔茨(Arts-Bogd)。在第一个遗址发现了具有勒瓦娄哇风格的石核和石片;相邻的遗址则有许多莫斯特时期工具。圣伊赫遗址有一些用火成岩制作的工具,被确定为类似的莫斯特时期文化。在圣阿尔茨发掘出一个石器加工工场,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石质工具,尤其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那些红色碧玉工具。在戈壁一阿尔泰地区的锡尔兹山谷中,在东部蒙古的三个遗址(位于巴龙乌尔特诸城与德尔盖里赫区附近的赛音山达之间)中,以及在鄂尔浑河畔的穆伊尔廷谷(Moiltyn-am)遗址,都发现了地面材料。最后一个遗址提供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的连续地层。蒙古地区的勒瓦娄哇一莫斯特时期材料似乎与阿尔泰山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材料有关,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则显示了与北亚石器的某种类似性。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苏联中亚的山地岩洞遗址,比本章简单涉及到的整个地区内的其他任何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都更多地展示了岩洞居住者身处的自然环境的文化状况。我们在开首时指出,单从石器方面就可以推导出当时人类的心理状态是什么。随后我们又看到,地面遗址的分布状况和不同性质,如何使石器又增添进一步的文化范围;以及在分析地面遗址的分布和不同性质后获得的概貌,如何因为将它尽可能与当时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而更为详备,并赋予更大的意义。这使我们得以理解制造这些工具的人类群落的生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一旦我们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文化时,信德和中亚其他各地巨大的石器加工遗址和露天生活遗址,便能产生有关群落关系的极为有趣的一些问题。例如,其问题是:在南亚和中亚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交流网络究竟发展到多大范围?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费德里科·马约尔    教科文组织在其《组织法》中宣布的目标之一,便是“发展及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手段,并借此种手段之运用促成相互了解,达到对彼此之生活有一更真实、更全面认识之目的。”1968年出版的《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是教科文组织早期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大力宣扬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历史的特殊贡献,加强他们对集体命运的意识。这部世界性的历史巨著目前正在进行重大修改,而紧接其后则是一系列区域性出版项目,其中包括《非洲通史》以及尚处于计划阶段的关于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和论述伊斯兰文化方面的史学著作。目前推出的《中亚文明史》也是这一扩大的出版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科文组织将中亚列为这套区域性史学著作的第二部,是恰当的。因为,中亚地区与非洲一样,其文化遗产往往不能成为史学界关注的主要焦点。但是自远古时代起,该地区就是欧亚大陆人口流动的发生地。尤其是古代和中世纪世界,其历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里海到蒙古高原这片广大地区延续不断源自草原、沙漠、绿洲和山区的各族人民。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提到的基密里安人,希罗多德描述的斯基泰人,因其不断进犯而迫使中国皇帝修筑长城的匈奴,公元六世纪将其帝国扩大到拜占廷边界的突厥人,古代中国声名远扬的契丹人,一直到十三世纪突然出现在世界历史中的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人,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共同为欧亚两大文明界定了范围,考验了其勇气和耐力。    仅仅用游牧民族的文化来认定中亚各族人民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就忽略了中亚地区内部游牧与定居之间,畜牧者与务农者之间复杂的共生现象。而最主要的是忽略了中亚地区一些大城市的出现,如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希瓦,它们都建于中世纪晚期,后成为智力探索和艺术创造的杰出中心。哲学家兼科学家阿维森纳(布哈拉人)的重要著作以及帖木儿王朝那些永不过时的建筑艺术精品,集中体现了中亚地区草原和沙漠上中世纪文化的繁荣昌盛。    中亚文明当然不是从虚无中发展而成。伊斯兰的影响无处不在,且根深蒂固。欧亚大陆周边的伟大文明也对这片土地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大约1500年的时间内,这片贫瘠的内陆之海——远离地球上真正的海洋——一直是沟通中国、印度、伊朗和欧洲的商路(主要是丝绸)和思想之路的关键地区。伊朗的文明中心虽然地处西南亚,但它的影响特别强,以致于有时竟难以明确界定伊朗本土文明与中亚边远地区的文明。    中亚地区民族的多样性也因此而受到多重的外来影响。千百年来,该地区不断涌入外来的艺术和思想,撞击着中亚固有的模式并逐渐与之融合。移民和经常发生的军事入侵的冲击,使一些民族和文化或融合,或取替,致使这片广大地区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世世代代人口流动的收缩和扩张更增加了界定这一地区的困难,因为仅靠其地表无法得出明确界限。因此当教科文组织第十九届大会决定出版《中亚文明史》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界定该地区的范围。后来在1978年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商定,对中亚的研究应针对有关阿富汗、伊朗东北部地区、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蒙古和前苏联的几个中亚共和国的文明。本部历史所用“中亚”这一名称即指这一地区,与可明确辨别的文化和历史现实相符。    教科文组织号召专家,尤其是中亚地区当地学者参与这项工作,并得到广泛而慷慨的响应。学术界认为这一项目是拉开长期遮蔽中亚的帷幕的极好机会。然而,这项任务工程之浩大是谁也不会怀疑的。    1980年成立了一个特设国际科学委员会,对这项工作进行计划和筹备,并商定出版六卷本中亚史,从远古时代一直写到今天。该委员会最初的工作是决定眼前这幅宽阔的画布上哪一部分应最为突出。通过适当的过程,已作出公平的安排,并选出了主编和作者队伍。    目前,《中亚文明史》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研究和考古方面所用的各种资源都是最好的,以求工作精益求精;在该地区各大中心查阅的编年史数不胜数。我衷心祝愿本书第三卷和以后各卷对世界的读者有所教益,并使他们从中得到满足。    我还要感谢国际科学委员会的主席、报告员和各位委员,以及主编、作者和各组专家,他们通力合作,详细叙述了中亚地区那极其重要而又激动人心的历史,使人们对该地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确信这部史学著作必将证明是对研究各国文化并使之互相欣赏的一项显著的贡献,而这些文化则是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丹尼 (俄罗斯)马松 译者:芮传明

书籍目录

出版计划说明 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S.阿西莫夫
编写《中亚文明史》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名单
供稿者名单
导言
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第四章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第五章 呼罗珊与外阿姆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食物生产聚落以及其他聚落:东伊朗、苏联中亚及阿富汗
第六章 巴基斯坦与北印度的食物生产聚落
第七章 中亚东部的新石器时代聚落
第八章 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时代部落
……
结论
附录 释本书“中亚”一词的含义
地图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简介

《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追溯了这一广大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大约公元前700年伟大的阿黑门尼德帝国奠定建国基础之时的人类历史。人类最早的历史因发现石器时代的工具而得到证实,北京人的部分背景便是石器;而如今从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到印度河流域的发掘则充分体现了食物生产阶段。最为重要的是,青铜时代的伟大文明表明了从印度河到阿姆河最早的城市化进程,证明不同区域之间曾广泛开展贸易。同样重要的是游牧部落的故事,诸如雅利安人的故事,对雅利安人的历史,第一次根据所获得的考古资料从正确的角度进行了观察。
  多卷本《中亚文明史》是全面描述中亚文明这一重大主题的首次尝试。出版这套史书与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完全吻合,该组织一个著名的国际专家小组多年来协同合作,已经进行了有关的基础研究,力图向更多的公众介绍位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这一辽阔区域的文明史实。
六卷本《中亚文明史》将揭示中亚地区从文明之初到当今时代各种文化的兴盛和衰亡。该地区只有很少一些地名,如撒马尔罕、布哈拉或希瓦,是公众所熟悉的;如今一些知名的专家通过此书为我们揭开了帷幕,显示了中亚文明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从一个大的范围讲,古代和中古世界史就是由欧亚腹地各族人民的迁徒而形成的,迁徒的范围从西部的黑海一直延伸到东部的中国本土边境。
  《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追溯了这一广大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大约公元前700年伟大的阿黑门尼德帝国奠定建国基础之时的人类历史。人类最早的历史因发现石器时代的工具而得到证实,北京人的部分背景便是石器;而如今从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到印度河流域的发掘则充分体现了食物生产阶段。最为重要的是,青铜时代的伟大文明表明了从印度河到阿姆河最早的城市化进程,证明不同区域之间曾广泛开展贸易。同样重要的是游牧部落的故事,诸如雅利安人的故事,对雅利安人的历史,第一次根据所获得的考古资料从正确的角度进行了观察。本卷提出新的证据,力除重复的概念,运用熟练技巧,展现了中亚文明的曙光。

图书封面


 中亚文明史(第1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总共六册书,写得很认真。
  •     其实五星有点高......
  •     整个看上去是仓库里面压箱底的,灰蒙蒙的,书面凹凸不平,有折印。因此不喜欢,应该是原版也比较脏,然后运输途中又不注意。
  •     收书的时间长了些,不过书收到后很满意
  •     文明在冲突中互相融合。
  •     没有花哨的包装,有的是详实的内容,好书!
  •     值得一看 考古资料
  •     不错,内容精彩,值得一看
  •     第一卷有很多考古的内容,容易让人产生阅读障碍,不过还是挺苦中作乐的
  •     这对学习研究中亚历史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本教材,发货速度也很满意!
  •     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即将历史认识的对象,理解为一种文明,即物质的以及精神的文化实体。是广义的不同于社会进化史中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对考古学实物资料的重视,是因为关于中亚的历史记载比较缺乏的缘故,中亚历史本身也更像是用实物构筑而成的。地处欧亚大陆而非单纯是亚洲大陆中心的地理位置,中亚史的世界史特征及其在各个时代的文化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环境因素。食物生产技术以及文化的进步,论述文明问题的主线索,区分出不同变化中的生存模式: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聚落与捕食者共存,居于中亚的北部和东部,从事狩猎渔捕及食物采集。游动的农耕生活和稍后游牧生活的发展,使人群的机动性增加,迁徙移居。定居文明出现后的阶段,成为早期冶金时期的一部分。几乎全部采用了考古学的资料。第一卷目的在于论及全人类史前史中所有这些重要的里程碑。
  •     简体横排,0年1版03年2印,正文368页,总共444页,6折。
  •     很好,5折
  •     可以看,总体偏于文化和考古
  •     书里讲了一大堆考古遗址,非常详细,可惜配图就太少了。
  •     远古时期直至700BCE,多国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导下共同编写。第一卷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指出西南中亚在五六千年前,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有隐秘的关联性,比如陶器,比如建筑……(马松 论文)这一点国内较少提及。
  •     有些凌乱,相信是因为作者太多,文笔无法统一之故!毕竟提供了大量信息!
  •     翻译有点艰涩,可作为资料保存
  •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文史类
  •     这些书的内容非常不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