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娱乐至死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1
ISBN:9787539928319
作者:吴虹飞
页数:307页

章节摘录

这下好了。这下我们全都知道了,余秋雨的学问不过尔尔;李敖是一个自大狂:徐静蕾和王朔的钱不怎么分家;而冯小刚一个美工当年就是点头哈腰靠王朔给爬上名流位置的:张艺谋是一个装修大师;陈凯歌拍电影如果只拍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就挺好的;而“八零后”其实没什么作品;金庸是把旧的故事翻来倒去地写;叶京拍的电视剧才是当代“红楼梦”,而王扶林的《红楼梦》严重不靠谱;凤凰台的曾子墨范儿像足了林徽因;王朔本人从《金刚经》和《时间简史》中获得强大精神武器;王朔骂了郭敬明是“贼”,他道了歉;他过去骂了张艺谋是“臭大粪”,他道了歉,他还骂了杨澜的老公是“骗子”,他也道了歉……阿城便替他圆场儿,“他是大院出生的人,大院出生的人有单纯、正直的一面,但他容易控制不住,容易话赶话搂不住火。”“老夫聊发少年狂”,沉寂了多年的王朔,终于跳将出来,昭告天下,以正视听。二○○七年文艺界就这样在众生喧哗中迎来了春天。他送一个记者出门,说,“我灭了丫们”。送另一个记者出门,却说,“我其实是个好人”。你认为这是他的恶毒,这恰恰是他的顽心;你认为这是他的矛盾,这恰恰是他的统一。有人暗自惊叹:这老王要憋多少年,才能憋出这么多话来啊?!有人盛赞:“一个人要想保持本色并不容易,而王朔做到了!”深谋远虑些的就说,王朔成功地“诱拐”了舆论。有人疑惑他是不是耐不住寂寞的天才,还有人大胆揣测,王朔在为出新书炒作,顺带炒红了“他女朋友”的网站“鲜花村”。“在过去那个伪君子时代,流氓稀缺,王朔演流氓;如今,流氓多了,君子稀缺,王朔演君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对后者王朔是嗤之以鼻的:我犯得着吗?而付给他三百六十五万人民币的出版商也开腔证实了:我给他的是稿费而不是版税,他的收入和销量其实并不挂钩。叶京刚和王朔聊了一个通宵。他笑得力气都没了。在他的印象中,王朔从来没有伤害过人。“他们说是王朔疯了,我觉得王朔没疯,这世道疯了。”“小的时候,王朔是多么怕事的孩子。别人嗓门大了,他恨不得都尿裤子了。人家瞪他一眼,他吓得不敢说话。”“十年前我才开始干电视这一行。开始变得虚伪,想成名,成腕儿,和当年王朔的心态特别像。”“他现在是悟了,找到自己了。他想多帮助别人。过去他是多鸡贼的一个人,比冯小刚鸡贼_我说的那是过去。”

后记

我们往往有一个共识,大众所关注的往往是过眼云烟。也许这算是一个不幸,我恰恰是记录过眼云烟的人。作为一名记者我工作了四年。这是继《这个世界好些了吗》之后的第二本采访录。我所记录的人,对我而言,也只是记录。也许我们应该带着偏见和观点去做采访,但是我没有。我只负责沟通,交流,聆听,记录,整理。这些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说不出特别明朗的意见。如果有一个新闻系学生看到这本书,他可能赞同我的某些方法,和不赞同某些方法。也许,我也只是提供一种采访写作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尽量地减少立场、观点,尽量中肯、平实。或许,此时我更像我的过去,一名理工科学生——在实验室里,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一个实验,然后,填写实验报告。只是一种枯燥的过程,而我接受这样的训练很多年。我们的实验结果只能在过程里产生,而几乎不能够预设。这意味着,所有的采访里,绝少我本人的声音。那一个自我,一个人的情绪、好恶、褒贬,是必须深深隐匿起来的。我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随意而又认真地,多角度地聆听一个人,把采访还原到一种“零度采访”的地步。不加以修改、评判。甚至我不知道什么是技巧,以及我们所熟悉的一个主持人独有的风格、智慧、优美的笑容。我们必须是面容模糊的。这本采访从完稿到最后的出版,并不是一个很迅速的过程。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狂欢年代,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烟雾散去,等待更心平气和的那一刻。这时候我们开始回首,这些曾经处于喧嚣中的当事人,他们说了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当时的状态、情绪、态度、悲喜、愤怒、疑惑,甚至绝望。而那些轩然大波,早已是隔日黄花。我曾经试图思考着这个媒体的娱乐年代。可是,太快了,我是说,我来不及。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朝生暮死。你无法预期。人类最大的悲欢,无非是生和死,而媒体时代加速了这个生死的速度,让大众获得了更多的快感。而大众,大众又是什么?他们在哪里?我甚至都来不及去辨析。我未必是一个好的思考者,做为一名诚实的记录员,我只是把记录尽量最大化,提供某些长篇累牍的素材、对话,以及很多的字。最后我要感谢《南方人物周刊》所提供的平台。感谢徐列主编,杨子、万静波等老师的默默支持,给予我发出声音的权利。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声音,它是众说纷纭的一个和声,它也许和这个媒体时代有着某种若即若离的隐喻关系。我要感谢我的同事们,美编王年华、摄影姜晓明,以及众多的工作伙伴:易立竞、严晓霖、曾繁旭、陈海、杨潇。这是我的愉快。和你们一起工作。吴虹飞二00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北京

内容概要

吴虹飞,女。侗族。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幸福大街乐队主唱。作家。记者。

书籍目录

上篇
王朔凶猛
狷狂黄健翔
赵忠祥饶颖“绯闻”事件
慈善大侠李连杰
非主流白岩松
少年韩寒
洪峰“乞讨”
芙蓉姐姐为什么这样红
大嘴宋祖德
矛盾重重的张钰
刀郎:那稀里糊涂的一场雪
下篇
展江:“娱乐化”具有双重效果
王度:媒体就是现实
艾未未:乐极生悲的“后娱乐时代”
后记

编辑推荐

人民拥有八卦的权利!娱乐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娱乐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作者简介

继《这个世界好些了吗》,《娱乐至死》这是吴虹飞的第二本访谈录。
访谈者吴虹飞,依然保持了她以往的风格——如她自己所说——没有任何采访技巧,“只负责沟通,交流,聆听,记录,整理”,把采访还原到一种“零度状态”。
而接受访问的主角们,都是近两年吸引了人们最多眼球的知名人物。他们,从重出江湖的王朔,严肃的新闻主持人白岩松,成功转型的黄健翔,少年得志的韩寒,经历了死生之劫的功夫皇帝李连杰,一夜成名的刀郎,一直到绯闻漩涡中的前国家主义代言人赵忠祥,“乞讨作家”洪峰,臭名昭著的大嘴宋祖德,娱乐界的“小丑”芙蓉姐姐,打破潜规则的张钰……这些各行各业的人物,或杰出,或潦倒,或享有盛名,或千夫所指。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娱乐的舞台之上。无论他们自己如何定位,在公众眼中,他们都是娱乐界人物,是被归入各类媒体报道的娱乐版面的。

图书封面


 娱乐至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最近细看了吴虹飞的《娱乐致死》作为开学前最后一本闲书吧。整本书是吴本人在做《南方热人物周刊》期间几年的访谈录。07年买的书,作为当下发达的技术,迅捷的媒体传播之下。07年发生的事,当然真的不算什么,很多事情,人啊,物啊。都成云烟了,或者没有人再去“炒作”他们了吧。但是现在重新读读,突然感觉很感动,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感觉人都在,有些人努力去辩解什么,有些人去努力掩饰什么,有些人已经看透了娱乐圈的丑恶,但是仍然在那儿,寻找自己的定位。时间仅仅是过了两年,但是这些事真的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可能一件性丑闻,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们或者她们花了一辈子去辩解,去上诉。可是最后获利的仅仅是媒体而已,他们这些个行为,用媒体的话说是炒作与作秀,那么没有媒体的支持与追捧这样的秀也做不出来。自己的炒作目的是什么?现在真的没有必要去细究什么了,媒体诉说的是大众的话语,这我们不得不承认,就算不承认好吧,至少他们的引导成分很大,多家的观点,再怎么样也得选上一家,就像总统候选就那么几个,总是要得选上一个支持的吧。全民的意识就这样被媒体所引导了,自己的好恶,难道不是媒体所带来,想想看也可怕。关于娱乐,我不否认现在人们都渴望娱乐吧。相比之前的文字书本为媒介的时代,现在流行的很多的是速食图像的形式。之前我买的一些书,当然这些书也挺好,冠以的名字变成了《视读%%》,可想而知现在的书本都被视觉的图像所取代,文字上所给人的联想与娱乐性,来的实在是太过于缓慢了。现在喜欢睡前看看电视,不可否认一些娱乐节目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其中的笑点还是用心良苦的。既然都是一笑了之,看过就忘。那又有什么好深究下去的呢。书中访问有人说,一些社会的精英,还有一些文字读书时代长大的一代,往往觉得这样的节目庸俗,但是并不能以少数几个人所呼吁的观点,来概括吧。里面说中央二套,有人担心收视率,但实际上的情况是,二套的收视率不比央视的其他节目要差,并不代表大家不都是投资者,就不能看经济频道了。回到刚才的问题上面,社会精英也不见得说是,都排斥这样的节目,看的人一样很多。作为自己看来,我爸很讨厌看这样的娱乐节目,但是有天看何炅,谢娜在台上恶搞的时候,他一样笑的很开心。这样的效果其实就足够了,娱乐大众嘛!干嘛那么较真。但是话说回来,娱乐给当今孩子们,作出的标准,具体的好坏,还是要考量,社会是在发展,但是并不是要倒退。关于央视,的确是对于地方台的打压太多了,本来的消息就那么多,央视把消息占了一大半,剩下的地方台,你说不搞娱乐,不想歪点子怎么办呢?我们这边有个节目叫做《娱乐818》用的南京话来恶搞一些当红明星,与他们最近的丑闻等等。我看了半天就光听南京话傻笑了,具体他们在谈什么问题,其中又想多少表达那么一点严肃的思想,还真的看不出来。有人抱怨说,现在的节目严肃不起来,的确,该严肃的东西,非要“戏说”一下,但是那么多严肃的问题都集中到了央视处理,地方台的严肃,我想也只能集中在家长里短的公正公平了吧。还有个问题,就是剖析深度的问题,深了吧,节目就没人看了。作为以收视率为重要收入的地方台来说,怎么去做严肃?最多的看到的仅仅是,选秀,娱乐节目中,不时搞一些煽情,这样起到了该有的严肃。什么时候能百家争鸣时候,现在放手,的确可能乱套。关于体制,里面访问到了白岩松,他说,哪里都有体制,央视这边有,难道凤凰就没有了吗?可能那边钱的问题就是更大的体制。现在名不缺,钱也不缺,而央视提供的舞台,又有什么地方还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不在央视,可能自己会错过更多的鉴证大事件的机会。这样的说法的确合情,但愿能在体制允许的范围之类,报到真实的事件,这也是老百姓的庆幸。访谈中提到,央视的观众基数。的确,就算有很多电视台做的比央视好,比央视真。但是毕竟那只是少部分人的权利。我们要确保大部分人的基本知情权就行啦。关于炒作,书中提到两位女性的丑闻事件,我们先把真假放在一边,作为女性,能把这样的事情公之于众,上诉法庭是需要勇气的。不管她们最终需要达到什么样子解决,结果。但是媒体此时做的事,实在是太不耻了。往往事情发展到最后不再是当事人想炒作了,而仅仅是媒体为利益而炒作了。炒作,未尝不可,如果能获利,炒翻天都不要紧。娱乐时代需要炒作,明星想红,真假好坏,炒作都无妨。呵呵,人家章子怡的负面新闻那么多,但是不妨碍人家赚钱。可能你不红,没有炒的价值,想炒作人家还不带你炒呢。炒炒更健康~娱乐大众还能吸引眼球~在不把自己炒死的情况下,炒吧~
  •     《南方周末》是我很喜欢的一份报纸,多年以来经常当作有深度的文字材料阅读,而非像本地的都市报、晚报那样在性病广告和楼盘广告中寻找些许的真实。作为《南方》的一名记者,更准确说是一名娱记,能出一本集子确实说明吴虹飞女士功力不浅,尤其是把以前的“功课”真实再现一次,更说明她对自己文字的信心。当然这些都与她所从事的职业细分有关系,在一个全民娱乐、娱乐至死的年代,名人、明星们的那些事儿就是电、就是光、就是唯一的神话,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的娱乐记者,自然是一块丰富的宝藏,潜在价值转换成物质价值符合资源配置的规律,也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所以这本书注定要出版,而且可以预测的是,几年之后还会有第二季、第三季……不同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发展迅速致使贫富差距加大的时代,很多旧的铁律变成了废纸,观念多元化让过惯了计划型经济的老百姓无所适从,这么多年都调整不过来,反映在娱乐方面就是一个字——乱,没有固定的价值观、没有固定的是非观,甚至没有底线,一件事不再是对错之分而是纠缠不清、各执一词,过程是乱乱哄哄,最终不了了之。比如黄健翔的离职事件,在当年的轰动指数不次于世界杯,以至于很多网站的编辑为了黄老师的事件到底应该放在体育版还是娱乐版而自己人伤了和气,可见这件事在当时是多么的有价值,各方对于黄的观点又是多么的不着调,但事隔多年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件事,还是不着调,各网站仍热衷列举离开央视的那些名嘴,却没有一个深入分析体制与个性、体制与利益对一个主持人乃至艺人的影响,或许这样的话题是在掀桌子、撕脸皮,惹得一身骚也落不得什么好,公众即便知道真相又能如何,还是娱乐一点吧,大家都轻松。再比如赵忠祥老师与饶颖的事迹,到现在此事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说赵道貌岸然的有、说饶颖自己炒作的有、说都不是好鸟的也有,就是没有真相,而且自打饶颖和张钰两个豁得出去的女人开了“潜规则”这个先例之后,每年都有人前赴后继的传递火炬,让人看着都烦,根本没了想知道真相的心情。 或许这就是娱乐至死的真相,没有真相没有真理没有真实的事情最有的就是生命力,名人明星的那些事儿就是要大家看了又看的、无休止争论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保持新鲜。而作为这个过程的忠实或别有用心的记录者,娱乐记者们即便站的再中立也无法回避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她们就是再宣传,而且是将一种即成的现象宣传出去,这里所说的即成不是真实,因为很多即成的现象是做出来的,通过娱记的报道、采访甚至评论,一次次的召唤公众的注意力和表述欲,“人民拥有八卦的权利”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很有鼓动性,但如同中国形形色色的N多口号一样,并非出自人民的心里和嘴里,而是被人灌进脑子里,反正娱乐规则早已定好,现实不可改变,不八卦又能如何?《娱乐至死》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娱乐记者、一群娱乐名人明星,独娱乐,与众娱乐,孰乐?答案不言自明,都是生意人无利不起早,把别人和自己这些事儿卖个好价钱才是正经的事儿。
  •     无他,仅是看完《娱乐至死》之后的第一感想。在我狭隘的认为里,我一直觉得记者是一个忠实记录的角色,还原人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来代替人物的想法,不可根据自己的猜测来描绘人物,他甚至不需要有思想,或许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记者做高保真的复读机就好。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最伟大的代表是司马迁,即使内心的想法波涛汹涌,但从不会误导读者,只是在记述事件,而不是编故事,更加不是借着叙述别人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若是这种状况,就极为糟糕,这是记者用偷天换日的手法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别人的认知,引导读者走向一个并不符合事件真实的方向,是比剽窃更加恶劣的行为。话是这么说,可是没有一个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能完全不夹杂个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良心,不论是基于理性还是感性的角度,都决定了我们有自己的立场。每个采访的事件和人物也会发生种种的意外状况,只能说,我们在每次面对的时候,都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带入太多个人的因素。网上搜作者吴虹飞的名字,会出来很多链接,其中第一个是她的新浪博客。有着许多文学青年的标记,我一直觉得区分愤青和伪愤青的一个标志是,愤青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外界,而伪愤青用批评的态度面对除了自己的人和事。倒是如何区分批评和批判,其中的程度还得好好拿捏。不管是批评还是批判,对着别人应该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冷静,甚至不近人情,但是却精准,犀利,一击而中。并且对采访者有着自身看似公正实则明确的价值判断,对读者的引导是默默的。不知为何,可能是看惯了邦妮写的人物,总觉得她笔下的那些人都亲切真实了许多,只是邦妮总说一个好记者不能和自己的被访者距离太近,因为她总是把要采访的人当做朋友,所以最终发现有些事情不能问,有些事情问了出来却不能写。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这样一段:然而,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却更能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他一切事物的废墟上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及的小滴上坚韧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我希望记者能尽可能捕捉到这些真实的“气味和滋味”,因为这些内容将成为以后的人理解这个时代的依据和证明,亦是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忆,即使我们只能留下一个疯狂的真实,也总比一个存活在人们幻想中的世界要好得多。评判的永远是别人。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虽然书中的那些采访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了,而且当时也已经在南方人物周刊上读到过一部分,但不得不说,如今再读,依然觉得作者写得非常好,采访的功力和文章呈现的方式,以及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都值得学习啊!
  •     哎,她为啥取这么个标题呢。。。我这一粗心就买错了,本来想买的是波兹曼的那本
  •     说话的方式很怪,或者应该叫“视角独特”?
  •     嗯,很喜欢……(莫非我的阅读方式已经彻底被这个“娱乐化的世界”打造完成、无法再进化??哭TT
  •     从这本书知道阿飞,后来因为她近乎发狂的微博刷屏取消了关注。
  •     感觉没有之前看得书好啊!
  •     喜欢吴虹飞,正在努力收集她所有的书。在卓越上买的这本书,挺好的。
  •     木有人会永垂不朽
  •     都快不记得写什么了,很久以前看的,今天来记录下,免得忘记
  •     别人的话永远只能听听而已。
  •     他的自信出于对双方实力的了解,所以有恃无恐。他的态度只是抱怨媒体无聊的关注。韩寒确实是幸运的机灵的年轻的天真的。只靠对话也不能真实了解一个人,他的言语有意无意地被自我包装过了。吴虹飞已经尽量客观理性深刻地去解读了。这毕竟是她的书,而不是报刊的访谈合集。正确看待娱乐化,市场经济的产物,双重效果。大众。精英。没有政治改革就没有新闻改革。
  •     非完整版 SOSO
  •     好像好久以前看过。。
  •     说起吴虹飞,是从大学开始

    一个朋友说,听听 幸福大街,里面主唱的声音很特别

    而后,另一个朋友一直在推荐看《南方人物周刊》,意外发现里面的记者竟然与幸福大街的主唱是同一个人

    从那时候开始看吴虹飞,看她的报道,也看报道她的

    怎么说,她的眼光也许不是最犀利的,最独特的,但是她是有态度的,在追逐自己的生活

    娱乐至死里,很多名人背后的故事,是灯光外的生活,很喜欢,很期待。即便是几年前的书,仍值得一读
  •     此娱乐至死非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     那年好热闹啊
  •     都是过往的采访,可是,哪个记者能做到超越自我呢,多少都有个性的影子
  •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访谈录,也可以说是一本回忆录,如果了解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这本书尚可有书本简介所说的功效。对于我,只是通过本书来了解当时自己错过的时事,仅是了解。
  •     娱乐就像狗皮膏药,新闻难得不哗众取宠,接近客观。
  •     不错的八卦 评价白岩松的觉得中肯
  •     吴虹飞的记者身份
  •     可看王朔和白岩松部分
  •     有点意思
  •     絮絮叨叨的采访+八卦,各种愤怒、不留情面、骄傲自满,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还能再浮躁点么?PS:这几个采访对象我都无爱,谈话的深度在哪里?!
  •     从摇滚,到小说,再到采访,看着阿飞成长,自己也在成长。
  •     可以一看的访谈,另外在网上看了作者的另外一本名流,下载到手机看的,没有买书
  •     大学时期阅读
  •        最近细看了吴虹飞的《娱乐致死》作为开学前最后一本闲书吧。整本书是吴本人在做《南方热人物周刊》期间几年的访谈录。07年买的书,作为当下发达的技术,迅捷的媒体传播之下。07年发生的事,当然真的不算什么,很多事情,人啊,物啊。都成云烟了,或者没有人再去“炒作”他们了吧。但是现在重新读读,突然感觉很感动,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感觉人都在,有些人努力去辩解什么,有些人去努力掩饰什么,有些人已经看透了娱乐圈的丑恶,但是仍然在那儿,寻找自己的定位。时间仅仅是过了两年,但是这些事真的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可能一件性丑闻,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们或者她们花了一辈子去辩解,去上诉。可是最后获利的仅仅是媒体而已,他们这些个行为,用媒体的话说是炒作与作秀,那么没有媒体的支持与追捧这样的秀也做不出来。自己的炒作目的是什么?现在真的没有必要去细究什么了,媒体诉说的是大众的话语,这我们不得不承认,就算不承认好吧,至少他们的引导成分很大,多家的观点,再怎么样也得选上一家,就像总统候选就那么几个,总是要得选上一个支持的吧。全民的意识就这样被媒体所引导了,自己的好恶,难道不是媒体所带来,想想看也可怕。
      
       关于娱乐,我不否认现在人们都渴望娱乐吧。相比之前的文字书本为媒介的时代,现在流行的很多的是速食图像的形式。之前我买的一些书,当然这些书也挺好,冠以的名字变成了《视读%%》,可想而知现在的书本都被视觉的图像所取代,文字上所给人的联想与娱乐性,来的实在是太过于缓慢了。现在喜欢睡前看看电视,不可否认一些娱乐节目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其中的笑点还是用心良苦的。既然都是一笑了之,看过就忘。那又有什么好深究下去的呢。书中访问有人说,一些社会的精英,还有一些文字读书时代长大的一代,往往觉得这样的节目庸俗,但是并不能以少数几个人所呼吁的观点,来概括吧。里面说中央二套,有人担心收视率,但实际上的情况是,二套的收视率不比央视的其他节目要差,并不代表大家不都是投资者,就不能看经济频道了。回到刚才的问题上面,社会精英也不见得说是,都排斥这样的节目,看的人一样很多。作为自己看来,我爸很讨厌看这样的娱乐节目,但是有天看何炅,谢娜在台上恶搞的时候,他一样笑的很开心。这样的效果其实就足够了,娱乐大众嘛!干嘛那么较真。但是话说回来,娱乐给当今孩子们,作出的标准,具体的好坏,还是要考量,社会是在发展,但是并不是要倒退。
      
       关于央视,的确是对于地方台的打压太多了,本来的消息就那么多,央视把消息占了一大半,剩下的地方台,你说不搞娱乐,不想歪点子怎么办呢?我们这边有个节目叫做《娱乐818》用的南京话来恶搞一些当红明星,与他们最近的丑闻等等。我看了半天就光听南京话傻笑了,具体他们在谈什么问题,其中又想多少表达那么一点严肃的思想,还真的看不出来。有人抱怨说,现在的节目严肃不起来,的确,该严肃的东西,非要“戏说”一下,但是那么多严肃的问题都集中到了央视处理,地方台的严肃,我想也只能集中在家长里短的公正公平了吧。还有个问题,就是剖析深度的问题,深了吧,节目就没人看了。作为以收视率为重要收入的地方台来说,怎么去做严肃?最多的看到的仅仅是,选秀,娱乐节目中,不时搞一些煽情,这样起到了该有的严肃。什么时候能百家争鸣时候,现在放手,的确可能乱套。
      
       关于体制,里面访问到了白岩松,他说,哪里都有体制,央视这边有,难道凤凰就没有了吗?可能那边钱的问题就是更大的体制。现在名不缺,钱也不缺,而央视提供的舞台,又有什么地方还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不在央视,可能自己会错过更多的鉴证大事件的机会。这样的说法的确合情,但愿能在体制允许的范围之类,报到真实的事件,这也是老百姓的庆幸。访谈中提到,央视的观众基数。的确,就算有很多电视台做的比央视好,比央视真。但是毕竟那只是少部分人的权利。我们要确保大部分人的基本知情权就行啦。
      
       关于炒作,书中提到两位女性的丑闻事件,我们先把真假放在一边,作为女性,能把这样的事情公之于众,上诉法庭是需要勇气的。不管她们最终需要达到什么样子解决,结果。但是媒体此时做的事,实在是太不耻了。往往事情发展到最后不再是当事人想炒作了,而仅仅是媒体为利益而炒作了。炒作,未尝不可,如果能获利,炒翻天都不要紧。娱乐时代需要炒作,明星想红,真假好坏,炒作都无妨。呵呵,人家章子怡的负面新闻那么多,但是不妨碍人家赚钱。可能你不红,没有炒的价值,想炒作人家还不带你炒呢。炒炒更健康~娱乐大众还能吸引眼球~在不把自己炒死的情况下,炒吧~
      
  •     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这本书一定要读,获益匪浅。我本科毕业写的有关“娱乐至死”的选题,现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在导师指导下还在继续研究,这本书对我意义重大。虽然只是一本不厚的小册子,细读会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研究、并且有意义的东西。
    我对这本书非常满意,只是有点遗憾刚收到的新书居然有损坏,正文页面空白处有一推破损的像是小老鼠啃掉了很厚一块,虽然不影响阅读,但确实有点心疼的。
    总的来说,店家服务非常赞,只是以后发货还请仔细检查下吧,谢谢了
  •     起个山寨名字圈钱有意思?
  •     笔调辛辣,调侃流畅
  •     最近这种采访看多了
  •     好多喜欢的人在里面。
  •     有段时间我还挺迷阿飞的。
  •     司马迁的故事都写出花儿了,怎么能说是高保真复读机。。。观察都要带视角和框架。记者是提供新视角的——至少行内人这么认为;现在这个时代,事件谁都可以很容易知道
  •     骗子
  •     娱乐快餐而已。
  •     还没看,不过看来是我看错了,买了个国人写的
  •     怎么都是死
  •     给事实。
  •       《南方周末》是我很喜欢的一份报纸,多年以来经常当作有深度的文字材料阅读,而非像本地的都市报、晚报那样在性病广告和楼盘广告中寻找些许的真实。作为《南方》的一名记者,更准确说是一名娱记,能出一本集子确实说明吴虹飞女士功力不浅,尤其是把以前的“功课”真实再现一次,更说明她对自己文字的信心。当然这些都与她所从事的职业细分有关系,在一个全民娱乐、娱乐至死的年代,名人、明星们的那些事儿就是电、就是光、就是唯一的神话,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的娱乐记者,自然是一块丰富的宝藏,潜在价值转换成物质价值符合资源配置的规律,也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所以这本书注定要出版,而且可以预测的是,几年之后还会有第二季、第三季……不同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发展迅速致使贫富差距加大的时代,很多旧的铁律变成了废纸,观念多元化让过惯了计划型经济的老百姓无所适从,这么多年都调整不过来,反映在娱乐方面就是一个字——乱,没有固定的价值观、没有固定的是非观,甚至没有底线,一件事不再是对错之分而是纠缠不清、各执一词,过程是乱乱哄哄,最终不了了之。比如黄健翔的离职事件,在当年的轰动指数不次于世界杯,以至于很多网站的编辑为了黄老师的事件到底应该放在体育版还是娱乐版而自己人伤了和气,可见这件事在当时是多么的有价值,各方对于黄的观点又是多么的不着调,但事隔多年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件事,还是不着调,各网站仍热衷列举离开央视的那些名嘴,却没有一个深入分析体制与个性、体制与利益对一个主持人乃至艺人的影响,或许这样的话题是在掀桌子、撕脸皮,惹得一身骚也落不得什么好,公众即便知道真相又能如何,还是娱乐一点吧,大家都轻松。再比如赵忠祥老师与饶颖的事迹,到现在此事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说赵道貌岸然的有、说饶颖自己炒作的有、说都不是好鸟的也有,就是没有真相,而且自打饶颖和张钰两个豁得出去的女人开了“潜规则”这个先例之后,每年都有人前赴后继的传递火炬,让人看着都烦,根本没了想知道真相的心情。
      
      或许这就是娱乐至死的真相,没有真相没有真理没有真实的事情最有的就是生命力,名人明星的那些事儿就是要大家看了又看的、无休止争论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保持新鲜。而作为这个过程的忠实或别有用心的记录者,娱乐记者们即便站的再中立也无法回避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她们就是再宣传,而且是将一种即成的现象宣传出去,这里所说的即成不是真实,因为很多即成的现象是做出来的,通过娱记的报道、采访甚至评论,一次次的召唤公众的注意力和表述欲,“人民拥有八卦的权利”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很有鼓动性,但如同中国形形色色的N多口号一样,并非出自人民的心里和嘴里,而是被人灌进脑子里,反正娱乐规则早已定好,现实不可改变,不八卦又能如何?《娱乐至死》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娱乐记者、一群娱乐名人明星,独娱乐,与众娱乐,孰乐?答案不言自明,都是生意人无利不起早,把别人和自己这些事儿卖个好价钱才是正经的事儿。
      
      
  •     因为喜欢吴虹飞,因为喜欢“娱乐至死”这个词,买了这本书。书本身还可以,有对各种名人的访谈,加入了吴虹飞尽量客观理性深刻地解读。不算是纯粹的访谈录,这毕竟是她的书,而不是报刊的访谈合集。也不是很学术,只是让我们从很多人的访谈里稍微了解下这个娱乐时代的人和事。
  •     送货速度很快,正在阅读。
  •     对吴虹飞抱的希望有点大
  •     一本买错的书。。
  •     很详细的对娱乐焦点人物专访的一本书,娱乐的时代,带我们对娱乐深入的思考,喜欢这个睿智的记者
  •     以及,原来这是吴虹飞的同名书啊。。。
  •     一般,还成,任何访谈,都有一个浓浓的“我”在幕前
  •     看起来客观,不乏导向。这种访问方式似乎可以扩大。P。s 那个米米七月算是个怎么回事?
  •     看到是阿飞的书就买了,结果很失望,读之郁闷。
  •     阿飞对文字的操纵能力不赖,但是显然,个人情绪太浓烈
  •     不怎么样
  •     书中评论了十余位名人,很有意思
  •     《南方周末》是我很喜欢的一份报纸,多年以来经常当作有深度的文字材料阅读,而非像本地的都市报、晚报那样在性病广告和楼盘广告中寻找些许的真实。作为《南方》的一名记者,更准确说是一名娱记,能出一本集子确实说明吴虹飞女士功力不浅,尤其是把以前的“功课”真实再现一次,更说明她对自己文字的信心。当然这些都与她所从事的职业细分有关系,在一个全民娱乐、娱乐至死的年代,名人、明星们的那些事儿就是电、就是光、就是唯一的神话,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的娱乐记者,自然是一块丰富的宝藏,潜在价值转换成物质价值符合资源配置的规律,也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所以这本书注定要出版,而且可以预测的是,几年之后还会有第二季、第三季……不同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发展迅速致使贫富差距加大的时代,很多旧的铁律变成了废纸,观念多元化让过惯了计划型经济的老百姓无所适从,这么多年都调整不过来,反映在娱乐方面就是一个字——乱,没有固定的价值观、没有固定的是非观,甚至没有底线,一件事不再是对错之分而是纠缠不清、各执一词,过程是乱乱哄哄,最终不了了之。比如黄健翔的离职事件,在当年的轰动指数不次于世界杯,以至于很多网站的编辑为了黄老师的事件到底应该放在体育版还是娱乐版而自己人伤了和气,可见这件事在当时是多么的有价值,各方对于黄的观点又是多么的不着调,但事隔多年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件事,还是不着调,各网站仍热衷列举离开央视的那些名嘴,却没有一个深入分析体制与个性、体制与利益对一个主持人乃至艺人的影响,或许这样的话题是在掀桌子、撕脸皮,惹得一身骚也落不得什么好,公众即便知道真相又能如何,还是娱乐一点吧,大家都轻松。再比如赵忠祥老师与饶颖的事迹,到现在此事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说赵道貌岸然的有、说饶颖自己炒作的有、说都不是好鸟的也有,就是没有真相,而且自打饶颖和张钰两个豁得出去的女人开了“潜规则”这个先例之后,每年都有人前赴后继的传递火炬,让人看着都烦,根本没了想知道真相的心情。或许这就是娱乐至死的真相,没有真相没有真理没有真实的事情最有的就是生命力,名人明星的那些事儿就是要大家看了又看的、无休止争论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保持新鲜。而作为这个过程的忠实或别有用心的记录者,娱乐记者们即便站的再中立也无法回避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她们就是再宣传,而且是将一种即成的现象宣传出去,这里所说的即成不是真实,因为很多即成的现象是做出来的,通过娱记的报道、采访甚至评论,一次次的召唤公众的注意力和表述欲,“人民拥有八卦的权利”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很有鼓动性,但如同中国形形色色的N多口号一样,并非出自人民的心里和嘴里,而是被人灌进脑子里,反正娱乐规则早已定好,现实不可改变,不八卦又能如何?《娱乐至死》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娱乐记者、一群娱乐名人明星,独娱乐,与众娱乐,孰乐?答案不言自明,都是生意人无利不起早,把别人和自己这些事儿卖个好价钱才是正经的事儿。
  •     某几篇还不错
  •     是本会随着时间过去而贬值的书。个人认为。
  •     过于主观,不然也不会有黄健翔和她的骂战。带着自己的成见去列提纲,把人逼得没路走。姑娘,你还是回去搞科学比较好。
  •     不算是一本很好看的是书。早知道就不看了,浪费时间。没多少营养。
  •     究竟多自恋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工作文稿编撰出书?就他妈采访黄健翔、韩二之流也好意思冠上和名著一样的名字?开头自吹曰作为一个记者职业素养之高对人物报道绝对持中立态度,往后一翻通篇的圈内兄弟捧臭脚,无法直视,看不下去了。
  •     枕上马上厕上 厕上绝对是要求最高的 本来想买作者的另一本 黄缎子 然后想想 段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啊我太装逼了】 所以还是要了这个 呵呵 很正点的厕所读物 请不要误解 这其实是一种褒奖 厕所读物的首要原则就是读起来舒畅 能达到酣畅淋漓的程度才最合适 太纠结缠绵悱恻的或者太考验智力需要推理和大量思考的都不合适 本来嘛 娱乐 不就是图个乐呵? 大爱~
  •     文如其名
  •     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这些访谈只是作为我了解他人的一种辅助途径吧,还是比较倾向电视访谈,纸媒忽略掉的东西太多了
  •     搜索“娱乐至死”过来的,鄙视之。
  •     这就是现实中的名人生活
  •     很感动的一本书。
  •     阿飞的书一定要支持
  •       很认真地看完,但是看到后来,很无趣的感觉。
      她的文字我是喜欢的。她对采访的态度我也是认可的。但这样的零度文字,一篇连着一篇读下来,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的是什么呢?少的是态度。作为一个采访者,对被访人的判断,认识,甚至评论。在一篇完整的采访中,是应该不可缺少的吧。
  •     主要是一些“名人”的访谈记录感受吧。我记得的是写芙蓉姐姐那段,就感觉其实每个名人也是人啊,只是太多赞誉与谩骂后面,是否还能如从前一样,是否一如继往。
  •     不觉得读她的书长见识。自称还原采访,可是我还是读出了暗藏其中强加的色彩。
  •     这本算是吴虹飞上一本采访录《这个世界好些了吗》的续集吧。一直非常喜欢她的采访风格,而且他采访的人物都是我们70、80这代人比较感兴趣的浪尖人物,所以这本书见到到出版立刻买下!非常好,小吴同志是一个人格魅力非常Charming的姑娘。
  •     内容很好,很特别,有深度
  •     我真心觉得这女的就是个神经病。
  •     名人的谈吐不错哦。回答问题的机智答非所问。作者的构思很好,就一件事情没有只让访谈人一个人说话。而是让大家都来参与讨论,给出很多可能性,我们不用听一面之词。
  •     买错了这本书,本来想买另一本同名书,看完后不停地发&;ldquo;这都是些什么玩意&;rdquo;的感慨。
  •     To 默语生:有些时候觉得自己也就算个伪愤青,擦汗。。。
  •     发现我的号竟然值钱是因为娱乐八卦,所以想到了这本以前考试期间在图书馆消遣过的书,前来评个分,娱乐圈向来纷繁复杂,真相除了当事人谁又说的清呢。内容具体忘了,但这书让爱较真的我理解了“不求甚解”,所以我没有粉的“偶像”吧,hehe
  •     原来是八卦访谈
  •     坐地铁看完的。
  •     反思 以为习以为常的事 其实你可以多思考点
  •     最喜欢写王朔的那一篇。是非常不错的书。
  •     这本书内容枯燥,题材过时,被腰封上的那些内容介绍忽悠了,买了后拆开看第一篇就后悔了,没得退所以认了
  •     看完觉得一般,见仁见智吧
  •     一口气买了四本阿飞的书啊,都还不错,放着慢慢看
  •     阿飞的风格
  •     看了一半,就那样,有些很有兴趣,有些略过
  •     作为一本书,很多内容挺多余的,但是作者尽可能记录采访时的状况和周边的反馈的确是新闻系同学们值得学习的。就当是给经典的脚注吧。
  •     什么鸡巴,,因为书名重名读错了
  •     其实一开始是为了白岩松和韩寒而看的,结果到了最后却几乎整本全读。
  •     访谈录的一本书,本来以为挺学术的,真后悔,这书站着翻翻就够了,买来收着有点亏。
  •     误会太深,买错了
  •     只觉得对愤青的定义太过厚道,或许现在最常被称作愤青的那个群体应该在此被称作伪愤青才对
  •     将明星拉下神坛的作品,看完之后真的有感触,但是可能做时间采访太冷静客观了,我还是喜欢感性之作,吴虹飞的《这个世界好些了么》
  •     喜欢阿飞。。。喜欢阿飞。。喜欢阿飞。。。喜欢阿飞。。。
  •     阿飞的书很喜欢!
  •     媒体的世界一日千里,视线里的关注也相隔甚远,12年读08年的书,自然难出共鸣。
  •     期待波兹曼的
  •       无他,仅是看完《娱乐至死》之后的第一感想。
      在我狭隘的认为里,我一直觉得记者是一个忠实记录的角色,还原人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来代替人物的想法,不可根据自己的猜测来描绘人物,他甚至不需要有思想,或许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记者做高保真的复读机就好。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最伟大的代表是司马迁,即使内心的想法波涛汹涌,但从不会误导读者,只是在记述事件,而不是编故事,更加不是借着叙述别人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若是这种状况,就极为糟糕,这是记者用偷天换日的手法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别人的认知,引导读者走向一个并不符合事件真实的方向,是比剽窃更加恶劣的行为。
      话是这么说,可是没有一个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能完全不夹杂个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良心,不论是基于理性还是感性的角度,都决定了我们有自己的立场。每个采访的事件和人物也会发生种种的意外状况,只能说,我们在每次面对的时候,都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带入太多个人的因素。
      网上搜作者吴虹飞的名字,会出来很多链接,其中第一个是她的新浪博客。有着许多文学青年的标记,我一直觉得区分愤青和伪愤青的一个标志是,愤青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外界,而伪愤青用批评的态度面对除了自己的人和事。倒是如何区分批评和批判,其中的程度还得好好拿捏。不管是批评还是批判,对着别人应该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冷静,甚至不近人情,但是却精准,犀利,一击而中。并且对采访者有着自身看似公正实则明确的价值判断,对读者的引导是默默的。不知为何,可能是看惯了邦妮写的人物,总觉得她笔下的那些人都亲切真实了许多,只是邦妮总说一个好记者不能和自己的被访者距离太近,因为她总是把要采访的人当做朋友,所以最终发现有些事情不能问,有些事情问了出来却不能写。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这样一段:
      
       然而,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却更能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他一切事物的废墟上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及的小滴上坚韧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
      
      我希望记者能尽可能捕捉到这些真实的“气味和滋味”,因为这些内容将成为以后的人理解这个时代的依据和证明,亦是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忆,即使我们只能留下一个疯狂的真实,也总比一个存活在人们幻想中的世界要好得多。
      评判的永远是别人。
  •     好吧,一开始我是借错书了。但是仔细看看这本访谈录,还是蛮有意思的,就是时效性太差。但是也不能强求,毕竟也只是一本访谈录而已,只对实事,不对思想和个性。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在这个花花世界中,请务必坚守自己的信念。
  •     南方周末知名娱乐记者写的一部若干的明星访谈,时过境迁看看忽然觉自己的眼睛看见的未必就一定是真相,真相只有交给时间去定夺
  •     健翔和韩寒都傻,只有祖德最可爱。
  •     张冠李戴,太荒唐了!中国人什么都是山寨的,连名著也山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