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之夜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中世纪之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300077833
作者:(法)让.韦尔东
页数:261页

章节摘录

突袭夜色以积极的方式帮助部队移防。监视也无法辨清部队的行动。凌晨,已经临近的敌人就可以突然进攻了。沙特兰的报告述说了1421年,勃艮第公爵、善良的菲力普是如何突袭敌人的。公爵在得知法国人正准备穿越索姆河攻击他在围城的部队时,决定先发制人,以阻止他们进入庇卡底。于是便解除了围城:“至少是第二天夜里撤围,以使敌人不会对他们的行动警觉。”公爵在晚祷时分叫来了两个骑士,命令他们带上600名士兵去打探敌人的情况。他在夜深时也要出发,以便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当“夜沉沉”时,两位大人上了路。他们来到了阿布维利的一个门前,让人开了门,穿过城市,从另一侧出了门,竖起耳朵倾听可能出现的人声或马声。与此同时,勃艮第公爵也带着部队出发了,并在天亮前到达了阿布维利城。他就这样利用夜晚来扭转形势,利于自己。莫斯特莱叙述说,1435年,法国人在布朗达克夜渡索姆河,从那儿到达了英国人占领的鲁城。他们悄悄地登梯而人,在敌人还未察觉时便夺取了城市,未遇到任何抵抗。显然,这些主角们采用了同样的计谋,这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样在1435年,鲁昂的贝德福公爵得知了鲁城被占领的消息,他意识到此次失败带给这个英国统治地区的危险,他给当时在南特的阿龙代勒公爵写信,让他去包围鲁城。路途中,公爵得知法国人正在修缮热尔博卢瓦堡垒,便决定要夺取它。在库尔奈,他让人备好军粮及武器弹药,随后在“午夜刚过”时便上了路,在上午8点到达了热尔博卢瓦堡垒。但这里的士兵比预计的要多得多。在安置部队时,拉希尔、伯东以及其他法国的战将们进行了讨论。他们也是在“前一天夜里到来的”,这就解释了英国人的不知情。他们决定立即投入战斗。“就这样,这些英国人也可以说是被突袭了,他们立即瓦解,大部分人被杀,遭了厄运。”甚至有这样的情况,与其说部队在某种程度上是在黑暗中互相寻找,倒不如说是尽力避免相遇。1436年,埃诺的大法官让•德库伊召集了500名士兵去英军一方的加莱和其他堡垒。士兵们在勒瓦斯特村聚集,并在夜晚出发去迎击敌人。而敌人一方这一夜抛下阵地去了布洛奈。由于两支部队不知道他们各自的位置,而且不希望相遇,让·德库伊在临近庇卡底和布洛奈时,派遣了有经验、熟悉本地的人去打探消息。天亮时,他们发现了英国人。让我们以《青年》来作结论。这是让·德比埃伊在1461-1468年写成的一部著作,叙述了这一英雄功绩。“夜晚时刻,所有的动物都休息了,并自以为是安全的,但他们常常会感到失望;大鸨和其他鸟类是这样,似乎许多爬行动物也被抓,并失望于自己对夜晚的信任,同样,人也是相互突袭、背叛、采取危险的行动。”事实上,夜晚不仅能秘密地接近敌人的城堡或城市,而且能借助各种谋略夺取城市。

前言

“7月13日,停电,纽约陷入黑暗之中……火车、地铁载着被困的乘客停滞不前。纽约市市长阿勃拉哈姆。毕姆先生向市民发表讲话,请大家保持安静。正在休息中的消防队员及警察被紧急召回。本州州长于格.凯利宣称国民卫队进入紧急状态,以便加强地方警力。纽约地方警察宣布已逮捕1400个趁黑打劫银行的人。”(《世界报》,16版,1977-07-15)现代世界觉得夜晚难过——更确切地说,是在未掌控灯光的夜晚。那么,在中世纪,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由黑暗笼罩着的夜晚又怎么样呢?多米尼克•马尔兹厄·帕斯托尔在本书付印前阅读了我的手稿,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后记

提到中世纪,有时会用“黑暗的”这个词来加以形容。因为,如果将中世纪与其之前的光辉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及其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它显得有些暗淡。然而,中世纪的欧洲在近千年的发展中,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涌现出了大量著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应该说,中世纪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中世纪大约始于公元500—600年左右,终于约1500年。在这近千年的漫漫岁月里,欧洲封建制度占主导地位,战争仍频:十字军远征与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再加上勃艮第公爵与王室的内战,此时物质条件比较简陋,尤其是在中世纪早期;同时,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切,在本书中都有所涉及。现代的夜晚如同白昼,先进的照明将城市照得通亮。到处是霓虹闪烁,人流熙攘,歌舞升平。那么,在靠油灯、蜡烛、火把照明的中世纪又是怎样呢?本书作者对中世纪的夜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在那个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时代,夜晚同样的不宁静。从贵族的节日庆典到平民的守夜聊天,从王室的盛宴到普通百姓的小酒馆消遣,从对夜色的恐怖到人类对夜晚的征服,以及宗教的影响,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资料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全面、清晰的中世纪夜晚。首先,作者描述了恐怖的夜晚。他将黑夜称作是“撒旦的领地”。在黑暗中,暴力肆虐:杀人、抢劫、战争,以及由于通奸而引起的杀戮时有发生。随后,作者叙述了人类如何去征服这个恐怖的夜晚。为了对付暴力行为,人们采取了全民警戒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同时,照明也越发完善,篝火晚会、火把节夜晚不再漆黑一片,夜间娱乐以及借各种时机进行的狂欢活动也应运而生。最后,作者谈到了申世纪宗教的影响。申世纪可以称作是“基督教的欧洲”,民众对信仰十分虔诚,有时甚至近乎迷信。译者今年复活节时正好在巴黎,亲身去体验了庄严的宗教仪式。的确,重要的仪式及弥撒都是在夜晚举行的。作者还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了上帝的显圣,以及人类必须先经受炼狱的净化之后,才能进入天堂的例子。这些也正是中世纪盛行的观念。但是作者在最后认为人类“恶性发展了被征服的夜晚”,“失去了净化灵魂的能力”,并深深怀念那个“由神之光芒照亮的人乏夜晚”,反映了他的思想的局限性,这是他无法超越的。译者2006年7月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让·韦尔东 译者:刘华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 撒旦或恐怖的夜晚
中世纪的夜色
乡村
城市
1.暴力
个体暴力
喧哗 —杀人—盗窃
对政局的不满
战争
逃跑 —突袭—叛变
性欲
通奸与卖淫 —强奸—梦遗—文学中的描述
2.幻觉
魔鬼及其帮凶
暴力 恐惧 着魔 诱惑
幽灵
巫婆与巫魔夜会
狼人
从臆想到现实
第二部分 人类或被征服的夜晚
1.技术
发展照明
建筑:昏暗与光明 —照明—火
防御暴力
预防 —警戒—惩戒
观察
研究 —体现—欣赏
2.活动
工作
时间表 —冲突
娱乐
守夜聊天 ——篝火——五月采摘——庆典活动——小酒馆——赌博——爱情——
3.休息
物质方面
卧室 ——床铺——睡衣
睡觉
“正常的睡眠”——睡眠障碍——做梦
第三部分 上帝或净化了的夜晚
1.幻觉
夜晚、修士与彼世
上帝,做梦,显灵与幻觉
精神范畴——身体的治愈
2.祈祷
在俗教徒
个人的虔诚 ——守夜祈祷
教士
黑暗之神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中世纪之夜》讲述了靠油灯、蜡烛、火把照明的中世纪的夜晚。这是和现代夜如白昼,到处是霓虹闪烁的城市截然不同的。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夜晚同样的不宁静。从贵族的节日庆典到平民的守夜聊天,从王室的盛宴到普通百姓的小酒馆消遣,从对夜色的恐怖到人类对夜晚的征服,以及宗教的影响,作者以大量详实的资料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全面、清晰的中世纪夜晚。

图书封面


 中世纪之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中世纪之夜/欧洲社会文化史译丛》 [法] 韦尔东 著 刘华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与照亮世间的光明相比,夜晚,暴力、邪恶、危险与冒险的代名词,悄无声息地撩拨人类内心潜藏的欲望,并更为真实地刻画着世界进入人类世代的境况。本书的时间刻度落在中世纪,数百年间,夜晚的欧洲大陆仍然靠油灯、蜡烛、火把带来光明。漫长的夜色下,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并不如想像中的那般静谧——贵族的晚宴笙竹诱人,青亭美酒、樱桃布丁,行吟歌手绵延的歌声通宵达旦;平民们围炉而坐,暂别白日劳作的辛劳与喧嚣,一个更为漫长的黑暗时代的传奇故事从各自的嘴边蔓延开来……,从王室的淫靡之音到普通百姓的酒馆消遣,对夜色的恐惧和迷恋,以及由此而催生的防御与征服,欧洲的夜,看似不动声色却暗自妖娆……一种比较普遍流行的历史观念是:中世纪是欧洲文化史上的漫漫长夜。与其之前的光辉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及其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它的确有些暗淡。然而,就在这近千年的进化中,封建制度几度盛衰,十字军远征开启了两大文明的冲撞,英法战争交织着百年的玫瑰情仇……,一桩桩跌宕起伏的大事件,为文学和艺术提供了无穷的滋养。那时候,人类文明陷入低潮,王国分裂,战乱不止,但在知识的堡垒中,守夜者们仍谨守誓言,抵御来自更为荒蛮和黑暗的力量的冲击,那些灼灼燃烧的火把,携着文明的灵光,常年不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和一般译入的书一样,文字比中国史书浅显轻松很多,同时也有不少小知识。用类似故事的描述,轻松写出夜生活各个方面,是本帮助简单了解中世纪社会生活的书。
  •     中世纪穿越之旅。
  •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看,没有电灯照明的时代人们的夜晚生活,描写得很全面.
  •     没有介绍的那么有意思
  •     乱好看!
  •     装帧华美,内容一般。
  •     这个欧洲社会文化丛书读到目前为止,都是烂书。没有结论性的研究语言,充斥大量的引用和例子,所以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事,写成了一本书。
  •     比较单薄
  •     2012.5
  •     描述的故事都是真實的,而且,可以從詳盡的敍述之中了解到中世紀的人們生活和思想意識等等,很不錯的一本書!
  •     很有趣的系列。写得差,结构也散,命题作文一样的交差作。但是那种总会让人有所得的材料集。
  •     没注释,缺乏深入分析
  •     真无聊 果断没看完
  •     不知是否是在致敬《中世纪的秋天》,韦尔东同样以某一时序作为研究中世纪文化的切入点。以“夜晚”之名,繁杂的日常生活被颇为鸡贼地压缩到了具体的时段中,由此所引发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都有了立足点——可惜,韦尔东远没有赫伊津哈对文献的掌握与控制能力,许多重大现象都被浮皮潦草地带了过去,各种值得考证的地方都被讲述地如同轻松读物,寥寥几页参考文献叨陪末座。
  •     内容空洞无物,就是本烂书。。。
  •     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打发时间,挺薄的
  •     可以当资料使用。重现中世纪的部分历史。
  •     这本比较一般
  •     以夜晚为切入点还是第一次见,虽然写的实在是水。。。
  •     第二部分的出色无法抵挡住整本书的平庸,还有,它的结构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     法国人写风俗史总是很风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