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跨文化交流学

出版社:关世杰、金娟萍、 李昭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10出版)
出版日期:1995-10
ISBN:9787301028957
作者:关世杰
页数:441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可以说,中国与美国文化的差异最大。这种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一位贵州农村的农民与美国中部农场的农民的对比看出来。尽管两者有着一些从事农业生产和过着乡村生活的相同之处,但是他们在长相、语言、思想方法、行为举止、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农业技术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差异要比中美间的文化差异小。自从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印度文化以佛教为媒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远胜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语来源于印度,如:觉悟、实际、清规戒律。孙悟空的艺术原型来源于印度文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应对佛教进行认真研究,“弄不清印度文化和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而且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决不仅限于汉族,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和蒙古族,都受到深刻的影响”(5)。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比中印间的要小。中日同在东亚文化圈内,人的体貌特征相似,同属黄种人。中日文化交流渊远流长,自秦汉以后到日本明治维新,日本从中国学习和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至深,双方在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社会面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例如,现在日本的年号“平成”就是出自中国《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内平外成”和《书经·大禹谟》中的“地平天成”的语句。日语词汇的大部分由借入的汉语构成,汉字在日语的书面语的构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音上汉字的训读和音读的两种发音中,音读就是古汉语的借音。现在我们听不懂日语,但许多词的意义是一样的,中日双方人员可以在手掌上描划双方都认识的字进行交谈。从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向日本学习,吸收了不少日本文化。现代汉语的许多外来语来自日语,现在常用的双音节词汇中,约有1/3是从日语借用的。比如,在“我们应当研究国际文化交流理论”一句话中,“国际”、“文化”、“交流”、“理论”都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相比之下,中国与新加坡的文化差异最小。在新加坡,华人约占其总人口的76%,他们与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民族渊源和文化渊源,保持了许多中国的风俗习惯;汉语的普通话与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一起列为官方语言,政府规定华人在学校都要学习汉语普通话,提倡使用简化汉字。因此,在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与新加坡文化交流的障碍最小。    在西方国家之间,其文化差异也是不同的,以美国与其他6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相比,显而易见,美国与日本的文化差异最大;美国与加拿大的文化差异最小。    当对比中外文化时,我们主要是对比双方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指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主流文化是该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我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从阶级性上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从民族特色上讲,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指的主要是汉族文化。在我国,与上述主流文化并存的还有多种亚文化,亚文化是指不占主流地位的,由阶级、民族、地域、职业等差异形成的群体的文化。中国有56个兄弟民族,虽然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上是一致的,彼此间文化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同时又各具特色,形成中国文化中的多种亚文化,彼此间的文化差别的程度和方面也不尽一致。例如,汉族与藏族、蒙族、满族间的文化差异,相对来讲,汉族与藏族的要大一些,汉族与蒙族的小些,汉族与满族的最小。当然在汉族内,各地区的文化也有差别.如在饮食文化上就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语言上也是南腔北调。但是,汉族内的地区性的文化差异一般要小于与其他民族的差异。再如,我们所讲的美国文化是指以英国移民后裔为主构成的资产阶级主流文化,在主流文化之外还有美国黑人文化、美国西班牙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亚洲各国移民的亚文化。有些国家基本上是单一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   3.无意识的先人为主   在跨文化交流中,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了解的人,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人们自呱呱落地,大都成长和受教育于某种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为准则。对许多准则很多人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与同一文化内的人相交往的时候,人们又不断地运用这些准则,久而久之形成思维习惯,习惯成自然。虽然人们有能力冲破自己单一文化的的樊篱,以多种文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多数人难以做到这点。一是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直接与多种异文化接触,扩大自己的阅历;二是有些人即使和异文化有所接触,却偏爱自己熟悉的文化,总是从交往中寻找进一步肯定自己价值正确性的东西;三是有些人会在与异文化接触的机会面前退缩。总之,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在头脑中积淀的文化成分,到成年之后难以改变。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在美国的一点经历就是一个例子。他说:“帮我写书的那位院长太太,本是我以前一位老师的女儿,现在已有40多岁,她屡次和我直说不要老是称她作x×太太,该直称她做Greta。她更告诉我说,若是我总是规规矩矩地××太太长、××太太短,她会觉得我有意和她生疏了。她的确待我和家里人一般,我没有理由生疏她,所以下了几次决心要改口了,可是刚要出口,就觉得无论如何向一个年纪比我高,我十分尊敬的太太直呼她的名字是不成的,这时,我才亲切地明白了文化的作用了。理智上,我明知我非按着美国的方式做不可,做了能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但是我的习惯不允许我.我只能向那位太太道歉,说我实在没有法子改口,同时,我又声明我的不改口,并非对她不领情,有意生疏。”“’人们在成丁之后,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交际习惯、思维方式,构成了人们潜意识的本民族中心论,即以本民族文化模式为基准来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此外,对异文化的成见和偏见也往往是无意识的先人为主的内容。    4.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以上三个原因,增加了跨文化交流误解的机会。在群体层次上,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不同民族之间有时发生无谓的矛盾以至激化成流血冲突。跨文化交流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不仅在数量上多于同文化交流,而且更难于消弭.    在国与国之间,文化上的冲突会导致政治冲突。例如,英国籍作家拉什迪写的《魔鬼诗篇》(一译为《撒旦诗篇》),引起了伊斯兰国家的普遍愤怒。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89年2月发出了对拉什迪的追杀令,导致了英国和伊朗两国的紧张。国际上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既包含政治的原因,也包含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冲突。美国哈佛大学的亨廷顿甚至认为,世界政局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冲突的根源既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也不是经济方面的,而是文化方面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不同文呀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7)    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个人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Cultutal shock)现象(详见第十三章第五节).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参加者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也有人把这种定义扩大到由持续不断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精神疲劳,失去不熟悉的食品、伙伴等之后的感觉,对东道主的反感,被东道主所反感,对自己价值观遭到亵渎、价值观和身分角色的混乱引起的不舒服,对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例如,在茅盾的小说《子夜》中,吴家老太爷从农村来到上海后,因受不了光怪陆离的文化的刺激而死去。这实际上就是具有农村封建文化的吴老太爷适应不了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都市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本世纪70年代,一些英国公司派到非洲和中东的职员有60%由于“文化休克”而未完成工作任务,使公司蒙受很大的损失。本世纪60年代,美国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派遣了由青年人组成的和平队,许多成员由于处于手足无措的“文化休克”状态而不得不提前回国。严重的“文化休克”会引起精神失常甚至自杀。一些西方国家医院的心理诊所就接收“文化休克”的患者。   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明显程度与家乡文化与东道主文化的差异大小成正比。   5.文化变异性增强   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在情况报道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是相似的,然而在文化传递功能上有差异。前者更多的是表现文化的“遗传性”功能,后者更多地是表现文化的“变异性”功能。……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是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开设的“跨文化交流学”这门新课所写的教材。然而,本书对常与那些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人都会有所帮助,各部门中从事外事工作和外宣工作的人们也会发现本书的内容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所裨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交通和通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正走入信息社会,地球日益“缩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的跨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使“跨文化交流学”应运而生。  跨文化交流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据统计,1977年美国有450多个教育机构教授该门课程。跨文化交流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综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新闻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并与实用密切结合的学科。    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我国与该学科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文化特点和国情,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叙述跨文化交流学产生的历史,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等基本概念,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各种理论。第二部分为从文化的要素来分析跨文化交流,从人的感知、思维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观念等认知文化,以及规范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为从交流的过程分析跨文化交流,探讨了交流因素中的信息、渠道、反馈、语言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与文化的关系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跨文化交流的层次,从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传播等三个层次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问题。    作者自1988年夏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下到哈佛大学搜集有关跨文化交流学的资料开始,在此之后的6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过许多国内外朋友的帮助,得到北大国际政治系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北大教材出版基金会的同志和北大出版社的同志多方给予协助,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责任编辑李昭时同志给本书初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付梓之前,我还应感谢北大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91、92和93级第二学士学位班的同学们,在我向他们讲授“跨文化交流学概论”课程时,正是他们的鼓励、要求、批评推动了我的思考,弥补了讲稿中的不足。最后还应感谢我的妻子刘志梅,她为本书草稿的计算机录入和校对付出了很多劳动。    作者由于主客观条件,深感学力有限,书中自然有疏漏和缺点,热切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待来日改正。但愿此书能作为引玉之砖,促进我国跨文化交流学的发展。                                            关世杰                                                   1995年3月18日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绪 论引言一、密切跨文化交流时代的出现二、时代需要跨文化交流知识第一章文化与交流第一节跨文化交流学的诞生一、传播学 二、传播学的新分支——跨文化交流学三、80年代以来的发展 第二节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与交流一、跨文化交流学的对象二、文化三、交流第二章跨文化交流的模式与特点第一节跨文化交流的模式一、文化和交流的关系二、跨文化交流的模式三、跨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跨文化交流的特点一、跨文化交流的特点二、跨文化交流学中所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文化与感知第一节不同文化群体心理差异的成因第二节文化与感知第三节文化与信息选择第五章文化与思维方式第一节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一、不同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二、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的原因第二节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二、应当说明的问题第三节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流一、思维方法的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 二、思维方式对信息编排的影响三、中英文在记叙文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四、中英文在议论文中思维方式的差异第六章跨文化交流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节世界观、人生观一、世界观 二、人生观 第二节价值观一、价值观的定义和要索二、价值观的特点和分类’三、中外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第三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跨文化交流一、跨文化交流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附录:各国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国际直接电视广播所应遵守的原则

编辑推荐

当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提高自身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日显重要,本书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文化与交流的关系,讲述了如何提高人际、组织、国际间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本书以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不仅适用于大学教材,而且可以作为广大外事、外宣工作人员,以及合资企业人员、出国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开设的“跨文化交流学”这门新课所写的教材。然而,本书对常与那些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人都会有所帮助,各部门中从事外事工作和外宣工作的人们也会发现本书的内容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所裨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交通和通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正走入信息社会,地球日益“缩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的跨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使“跨文化交流学”应运而生。跨文化交流学(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据统计,1977年美国有450多个教育机构教授该门课程。跨文化交流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综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新闻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并与实用密切结合的学科。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我国与该学科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文化特点和国情,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叙述跨文化交流学产生的历史,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等基本概念,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各种理论。第二部分为从文化的要素来分析跨文化交流,从人的感知、思维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观念等认知文化,以及规范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为从交流的过程分析跨文化交流,探讨了交流因素中的信息、渠道、反馈、语言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与文化的关系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跨文化交流的层次,从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传播等三个层次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问题。作者自1988年夏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下到哈佛大学搜集有关跨文化交流学的资料开始,在此之后的6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过许多国内外朋友的帮助,得到北大国际政治系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北大教材出版基金会的同志和北大出版社的同志多方给予协助,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责任编辑李昭时同志给本书初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付梓之前,我还应感谢北大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91、92和93级第二学士学位班的同学们,在我向他们讲授“跨文化交流学概论”课程时,正是他们的鼓励、要求、批评推动了我的思考,弥补了讲稿中的不足。最后还应感谢我的妻子刘志梅,她为本书草稿的计算机录入和校对付出了很多劳动。

图书封面


 跨文化交流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为了应付DG扯淡课的作业
  •     考研的书,希望有帮助。正版
  •     跨文化交流学教材
  •     超无语的教材!
  •     跨文化交流学教材。其实没怎么读,课上讲的东西倒是大多出自这里。关爷爷讲课很通俗生动,书写得也流畅,只是版本该更新啦……
  •     关爷爷早年著作
  •     背哭了。
  •     这本书很实用,深入浅出,很喜欢。关老师上课讲的也很好,幽默风趣
  •     考研必看,比较满意的一本书。
  •     关世杰算中国IC界鼻祖了
  •     读过一次,但还没有好好吸收,再看看,希望收获更多
  •     大二通选课的教材,写得中规中矩吧。
  •     那个年代不错的教材,也拜读过关老的论文
  •     如题,像70年代的 ,我差点就当老书珍藏了。卓越的书质量很差!
  •     第一次网购,货到付款。很方便~~这一本收到书中稍有破损~~希望改进哦~
  •     作为教材也有点失望。。而且数据太老了。。
  •     书收到马上拆开看,发现这本书封面有破损,不过书里面是好的不影响阅读,自己用胶带贴了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