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简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药物简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563355174
作者:恩斯特·博伊姆勒
页数:432页

章节摘录

  发酵的秘密  1856年巴斯德就已经是利雷自然科学系的化学教授和系主任,他在那里开始研究发酵的原因。促成这一发现的诱因与其说带有高度的科学性,倒不如说来自世俗。问题涉及酒精。  一位名叫比戈特的工厂主拜访了这位年轻的学者,他请求巴斯德帮他查清为什么一段时间以来,他工厂里甜菜转换成酒精的工作进行得如此糟糕。  某些科学家会觉得答应这样的非分要求有失自己的身份,可是巴斯德却立刻被这个请求吸引住了。虽然是个严谨的理论家,他却从不轻视他的科学的实践的一面。他不需要有关部门来告诫他,科学家要尽量向手工业和工业伸出援手。法国的繁荣有赖于这样的紧密合作,有关当局如是说。  在一个小小的、只有一架老式显微镜的实验室里,巴斯德试图发现甜菜浆的秘密。当时人们对发酵的认识尚处于如巴斯德所说的“被重重面纱掩盖住”的阶段。在人们的心目中它绝不是一个由生物引起的过程。利比希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发酵是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然而,巴斯德却在甜菜浆里观察到小生物,观察到酵母细胞,是它们对被称作发酵的由糖变成酒精的转换过程负有责任。  关于这样的真菌,物理学家凯格纳德·拉托尔1837年就已经提到并猜测它们是发酵的原因。  ……

内容概要

作者恩斯特?博伊姆勒:德国人,生于1926年,曾做过记者和电视制作人,1986年获医学名誉博士称号,现从事学术评论工作。 

译者张荣昌: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著名翻译家。主要译著有《没有个性的人》、《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种牛痘来到欧洲时
奴隶贩子了解情况
寄往英国的第一封信
爱德华种痘
囚犯们是头一批“牺牲品”
维也纳和柏林的状况
伯克利的詹纳大夫
一个危险的实验
皇家学会的怀疑
巴斯德出场
想像力和精力
玛丽·巴斯德——一位伟大的女性
发酵的秘密
不是原始生殖
岁得中风
病菌被“减弱”
梅伦的试验
“种痘之父”
烙针疗法
为了挽救一个男孩的生命
磨细的脊髓当疫苗
临终前面对妒嫉者
第二章 柏林的微生物猎手
得有一台显微镜
病原体来自何处?
追寻孢子
下一站是柏林
狩猎开始
防治病原菌的化学药品
固体的和透明的培养基
同痨病作斗争
著名的牺牲者
试验开始
通过呼吸的空气传染
“结核杆菌是元凶”
霍乱病原体藏在哪里?
新的活动场所:印度
在加尔各答的发现
同结核病展开新的斗争
结核菌素黑市贸易
逝世于巴登-巴登
第三章 防治白喉和破伤风
在普鲁士的卫戍部队中
熏蒸消毒作为疗法?
在波恩卡尔·宾茨处
进一步的炭疽病研究
白喉的细菌毒素
第一次发表的论文
利斯特勋爵来访在巴斯
德研究所受到的欢迎
维尔尼克——最密切的合作者
阿尔特霍夫的支持
巧遇劳本海默
一封致贝林的信
合作的基础
与埃尔利希合作
“爱玛别墅”中的和睦
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
给贝林一个教席?
谁得诺贝尔奖?
贝林工厂兴起衰竭
最后的日子
第四章 保尔·埃尔利希和维纳斯的疾病
绍丁的发现
在斯特拉斯堡上大学
最重要的:潜流
一个充满颜料的实验室
在西里西亚结婚
一盏本生灯和吸墨水纸
免疫学处于重要地位在罗伯
特·科赫那里
牛奶中的抗体
法兰克福的诱惑
返回化学疗法
实验化学疗法
一种名叫阿托西尔的物质
为埃尔利希建一座新研究所
耐药物的微生物
“606”——一个突破?
合适的剂量
埃尔利希受颂扬
“胂凡纳明战争”
胂凡纳明:战争与和平
回忆的时刻
死在巴特洪堡
第五章 和病原体赛跑
第一批抗细菌的药
战壕中的医生
磺胺药物——第一个大的成功
帮助许多人
一种消毒剂
一个又一个系列实验
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
救了自己的女
……
第六章 有机体——一种完美的防御体系
第七章 各大洲旧的和新的灾祸
第八章 获取抗艾滋病药的漫长道路
第九章 荷尔蒙活化生命
第十章 有病的心脏和有病的胃
第十一章 “大清洗”——躲避危险的血脂
第十二章 信使物质——大脑中的主要行动者
第十三章 几百万人必须忍受疼痛
第十四章 灾祸可能从基因就已开始
第十五章 武器还不够有效
第十六章 基因修复和新的药物
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一个半世纪以前,天花、肺结核、白喉、梅毒这些流行病令人谈之色变。今天,它们早已失去绝症的狰狞。然而,高血压、癌症以及艾滋病等顽疾新患,如今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人们期盼着新药物的诞生。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当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拜耳、沙默东、贝林、赫希斯特等28家世界知名制药企业的经典范例  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多位享有盛誉的医药学家的珍贵回忆  近代以来最著名药物艰辛研制历程的丰满呈现  大制药公司紧闭着的大门慢慢敞开,挫折与希望、竞争与合作、严酷与人情味……  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一个半世纪以前,天花、肺结核、白喉、梅毒这些流行病令人谈之色变。
今天,它们早已失去绝症的狰狞。
然而,高血压、癌症以及艾滋病等顽疾新患,如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人们期盼着新药物的诞生。

拜耳、沙默东、贝林、赫希斯特等
28家世界知名制药企业的经典范例
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0多位享有盛誉的医药学家的珍贵回忆
近代以来,最著名药物艰辛研制历程的丰满呈现
大制药公司紧闭着的大门慢慢敞开
挫折与希望、竞争与合作、严酷与人情味……

本书描述了近代医药史上最著名药物的产生,以及成功研制这些药物的研究人员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不断出现的、令人恐惧的疾病,人类战胜病魔的愿望与努力,攻克难关中面对的种种阻力,构成了该书的基调。它罗列了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疾病,显现了近现代大制药集团紧紧关闭着的大门后面的秘密和研究人员之间扣人心弦的竞争,由此勾勒出医学责任和医学道德之种种重大问题。

它不仅是一本生动的科普著作,还是一本优秀的人文读本。

目录

前言
当种牛痘来到欧洲时
柏林的微生物猎手
防治白喉和破伤风
保尔·埃尔利希和维纳斯的疾病
和病原体赛跑
有机体——一种完美的防御体系
各大洲旧的和新的灾祸
获取抗艾滋病药的漫长道路
荷尔蒙活化生命
有病的心脏和有病的胃
“大清洗”——躲避危险的血脂
信使物质——大脑中的主要行动者
几百万人必须忍受疼痛
灾祸可能从基因就已开始
武器还不够有效
基因修复和新的药物
译名对照表

图书封面


 药物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很好的一本书,翻译的一塌糊涂,译者还是北大的教授,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要为了钱随便拿住一本书就翻译出版,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你知不知道到?没有相关医学背景就不要拿着相关专业的书翻译,看的我纠结啊,唉,错误一大堆,读起来很多地方不通畅,无语。生气啊!
  •     我看了看还不错哦,有的地方也加了批注,比如说跟咱们国家有关的人士,药物研究确实不容易,对于咱们药学类的名校也是无限崇拜。看样子应该是个医药行业的翻译给翻译的,我觉得学药的大学生应该看一下了解一下,有些外企的历史真是……
  •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这话是不错的。尽管人类战胜了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和猛兽,但一群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却可以致他于死地。这些有历史为证。这些微生物构成的传染病已经将人类折腾了至少两千年之久。中国的东汉、金元、清代就是有代表性的时期,西方则从中世纪到现代,鼠疫、天花、结核、流感等先后流行。一次大战的时候,流感夺去了全球四千万人的生命,比一战战场上的死亡人数还要多。这几年又出现了SARS和尚未过去的禽流感,人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些病毒已经令世界损失了上千亿美元,大批的家禽遭到宰杀和隔离,大量的专款也为救助而设立。这愈加使人怀疑人类是否比以前更为进步,还是变得愈加脆弱?如果这些病毒是上帝为考验人类而产生,那么真不禁令人想起米兰•昆德拉那句话,只不过要换个词儿为:“流感一流行,上帝就发笑”。所有这些都源于人类对付疾病时无药可治的尴尬局面。幸好,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逐渐在改写。人们从束手无策到有病可治,有药可医。不仅大部分的传染病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而且一些慢性病的克治和缓解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须知,这些成就是在短短不到150年的时间内取得的,虽然它们往往建立在更早的基础之上。西方近代以来的狂飙突进令我震撼,而近代药物的发展史便是其中很精彩的一部分,其中蕴藏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它不是平坦流淌的,而是波折起伏的,有时又令人深思。这些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并未流逝,而是被幸运地保存在德国人写的一本《药物简史》中。广西师大出版社在几个月前出了它的翻译本,使得这些故事又能呈现在国人面前,叙说着一些连专业者也鲜知的药物的开发经历。它不仅通俗地描述了一些药物治病的原理,而且勾勒出十数家制药业巨头的成长经历,展现出一幅科技、人文与社会交相互动的精彩画卷。然而遗憾的是,它的首期印数只有7000册。这令人感到悲哀。难道是人们囿于所谓艰深而不敢去阅读,或者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使得印数如此之低么?我想,可能二者兼而有之。事实上,这本书专为大众而写,即使原先对医药不太了解,也不妨碍对本书的阅读。而各章之下又分设许多小题目,作者、译者文笔又很漂亮,充满悬念,可读性极强,俨然是一部短篇小说。而对于后者,我必须澄清这是一个误解。看上去药物和每个健康人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药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其中既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健康对整个社会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包括药物对社会其它方方面面的影响。例如魏晋时,社会上普遍流行服食五石散的风气,这种烈性药对人的思想性格,对当时政治文化显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这之后,东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则垄断了很长时间内的化学史。他们不仅希望点石成金,而且长生不老。丹药虽然没炼出来,但化学却得到相当的发展。在中国,甚至六朝怪谈的风气也与方士的炼丹思想紧密相关。而在这之后,唐朝有五个皇帝就因服食丹药中毒而亡,从而政治史因这些丹药而改写。到现代一次大战的时候,研制青霉素被认为是高度的国家机密,因为它与治疗伤口感染相关,从而战场上的伤员救治、兵员恢复成为制约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使人联想到两千多年前就在《庄子》中写到的:“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虽为寓言,却也并非没有一分道理。而到现在,制药业以及相关的美容保健等越来越成为对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健康经济学等分支的出现表明,人们越来越对健康医疗保健有更多的重视。而药物就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药物简史》恰好对渴望了解制药业的过去、并关注它的未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快捷全面的读本。我对这部书的发现是很偶然的。那时我正为制药业的发展感到困惑,写有《魔弹》一文。不经意间却发现德国的博伊姆勒曾著有《寻找魔弹》一书,还有他92年写的《药物简史》。我对之感到惊讶,因为以前听说过医学史,化学史,却从来没听说过药学史。博伊姆勒的书弥补了这一空白。况且还写得这样生动有趣,讲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故事,虽然我最感兴趣的不是药物治病的原理,而是它背后的人文与社会。这仍然是与我对制药业的困惑分不开的。现在研制一个新药,动辄要上亿美元,周期上十年,还不一定保证最后的成功。即使研制出来,有的药每月要化上万元,有效率的却在50%以下。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因素决定一个新药是否要被研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以为这些问题无可回避,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比如艾滋病药物的研制,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真正在这方面去做。他们认为这种病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才流行,而相关药物的研制不仅存在高风险,而且即使研制出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患者也大部分买不起,所以他们宁可袖手旁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药的研制已经成为一种垄断。由于它的高风险,高投入,一般的公司根本没实力去做,而这种能力只存在于大型的跨国制药集团中。而由于它可能存在的高回报,在研发过程中的种种技术和发现又成为一种高度机密而不许泄露,这种科学交流的封闭反过来妨碍了自身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到它自身发展的历史上找原因和答案。《药物简史》正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它揭示出药物学的发展决不仅仅依赖其自身,而更依赖于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一位富人的遗孀为保罗•欧立希捐款建研究所,欧立希决没有可能研制出俗称606的治疗梅毒的砷剂。没有美国默克公司的支持,青霉素的开发也不可能非常顺利。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显然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的。制药业的高风险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据说每6000种新合成的化合物中,才会有一种合乎标准。它要求既有很好的疗效,又有较低的副作用。在漫长而繁冗的筛选中,这种灵光一现十分难得。606就是在第606号化合物试验时出现比较满意的结果,这已经十分幸运了。值得一提的是,发现青霉素的英国人弗莱明曾对欧立希的606顶礼膜拜,而为自己未能提炼出纯的青霉素感到遗憾。谁知在几十年后,他所发现的青霉素在治疗梅毒上已经完全取代了606。如果今日弗莱明地下有知,不知他会对此作何感想。药物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盼望出现一种“魔弹”。它能直追体内无可逃逸的病原,使之一招毙命,而又没有什么副作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但尽管有副作用,有药治仍然比没药治要好,只不过人们希望副作用要小一些,于是这就需要增加药物的选择性。“魔弹”一名,既是对过去有效药物的一种称呼,也是对将来理想药物的一种憧憬,而人类正是在这种跌跌撞撞中前行。一部近代药物史,也正是一部充满着偶然、意外、难过与惊喜的历史。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这部历史,了解它所凝结的人类智慧和付出的艰辛努力。文·孔筱龙@【读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推荐
    2006-03-13 20:08:10 sepberry
    我觉得翻译没问题。
    当然,我是学医的。
    --------------------—----------------
    《双螺旋》翻成《双耳轮》
    确定没问题?
  •     书不错,翻译惨不忍睹
  •     原著很不错,通史的书写难免有走马观花之嫌
  •     是呀,总之以后还是先多看看书评再选择是否购买,重要的不是浪费钱,而是完全无法得到阅读的乐趣啊。
  •     最终没能看完。。。太积郁了我。。。算了算了等学完药理吧。。。
  •       我看了看还不错哦,有的地方也加了批注,比如说跟咱们国家有关的人士,药物研究确实不容易,对于咱们药学类的名校也是无限崇拜。看样子应该是个医药行业的翻译给翻译的,我觉得学药的大学生应该看一下了解一下,有些外企的历史真是……
  •     现在的理科翻译都薄弱。。。
    orz
    内容好
    我还是很推荐这本书
    但是要拿着医学字典对着看。。。。。
  •     的确与中医药是不同层面上的...可惜我不怎么吃药,感觉像读天书...
  •     翻译不好
  •     说得很对啊!翻译的很不专业,看得我不爽。
    内容真好。
  •        常言说,久病成良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问家母书中的这种药如何如何,那种药如何如何,跟着母亲的话,对照着书中对某种药的描述,更多的感觉是佩服母亲的对药物的了解能力,要借此验证书中的描述是否正确。
        书的翻译真的很糟糕,我不是学医的,也不会去验证作者是否很有水平之类的,但是一本书就这么被翻译者给毁了,太可惜了。译者似乎只专注于准确翻译药物,人物和化学的名称。
        太可惜了,这笔翻译费真好赚。。。。
  •     此书为德国人编写,原著内容丰富,以药物史上的重要科学家为线索,引出了一系列的药剂的发现和制造,应是一本好书。可是译者虽为北大中西文化教授,译文竟极其粗陋,完全不似一名优秀的译者所为。 建议读者不要买,可以从网上找英文译文
  •     书是好书,但是找个有专业背景的译者不行吗,简直翻得不忍直视。。。
  •     相当不错
  •     原书内容挺好。翻译直接扣两星!读过的最烂的翻译,没有之一!
  •     渣翻译。书本身也就3星的样子吧。
  •     未知的自身世界神秘的探究领域残酷的抗争与交锋
  •     翻译太傻比了断断续续看了快半年!
  •     我觉得他的翻译不够专业,有些名词根本就没翻译好。其他还好。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       强烈同意第二位的评论,这本书的原文绝对是一本好书,很值得一看,而且也会让人大有收获。但确实翻译者没有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有的部分的翻译极其生硬,完全是字面翻译,这样大大降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是被译者毁伤颇大。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学校的医学英语专业没有实际意义,现在才发现,专业性的翻译人才真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     同意~~
  •     要我说什么呢?这本书的原文肯定是本好书,可惜翻译的人估计没有什么医学理论积累,有些东西的翻译让人看着就觉得不是太爽拉。
  •     我觉得作者应该不是医药专业的,里面涉及到的药学专业名称翻译得不够精确,读起来比较别扭。另外,我觉得作者在翻译的时候,当遇到第一次出现的专业名词或者是外国人名,或者是外国公司的名称我觉得可以加上括号,把英文的附注在里面,方便专业人士理解。
  •     同意!而且不止医学词汇翻译有问题。bye bye blues翻译成再见布鲁斯音乐瞬间想砸书啊
  •     难道我是沙发么。。。 这么诚恳版的书评为毛应者寥寥。。。
    垄断说+1 社会问题说+1
    大家都说翻译的不好,,,我刚刚开始看,暂不做评价了==
    “比如艾滋病药物的研制,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真正在这方面去做。”这个怎么解释?鸡尾酒疗法不是在美国提出的么
  •     翻译的不好
  •     翻译太烂!!!太烂!!!太烂!!!让一个文科生翻这本你们怎么想的!!!【咳咳,说说内容...怎么都觉得原作者的重点一直放在药物研发上不够犀利啊!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都一笔带过...
  •     讲的比较生动哈。
  •     虽然不懂医药,也看得出这书有点粗制滥造,以至于一直以为是一本盗版书。即使这样,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也是聊胜于无啊。
  •     2006-03-13 20:08:10 sepberry
      我觉得翻译没问题。
      当然,我是学医的。
    -----------------------------------------------------
    P118 murein 翻译成“黑莓”没问题?我都看得想骂人了
  •     1992年出版的书仍然极具价值,拙劣的翻译也不能掩盖。
  •     张荣昌去你妹的破翻译
  •     : R97-091/4024
  •     知道到了很多药物的由来,药物的发明是、经这一代又一代的人摸索而来的。但陈述有点直白无力,闪亮点很少。陈述性的,故事性不强。
  •     不错,现代医学发展才一百多年,确实挺短的
  •     翻译的太烂了,几乎毁了这本书。我不是心疼钱,是心疼原作。
  •     yiwa
  •     翻译翻的什么鬼,毁书啊!!!
  •     以后考虑找个原版看看!
  •     虽然不是专业 硬着头皮看完 也有收获
  •       很好的一本书,翻译的一塌糊涂,译者还是北大的教授,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要为了钱随便拿住一本书就翻译出版,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你知不知道到?没有相关医学背景就不要拿着相关专业的书翻译,看的我纠结啊,唉,错误一大堆,读起来很多地方不通畅,无语。生气啊!
  •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这话是不错的。尽管人类战胜了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和猛兽,但一群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却可以致他于死地。这些有历史为证。这些微生物构成的传染病已经将人类折腾了至少两千年之久。中国的东汉、金元、清代就是有代表性的时期,西方则从中世纪到现代,鼠疫、天花、结核、流感等先后流行。一次大战的时候,流感夺去了全球四千万人的生命,比一战战场上的死亡人数还要多。这几年又出现了SARS和尚未过去的禽流感,人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些病毒已经令世界损失了上千亿美元,大批的家禽遭到宰杀和隔离,大量的专款也为救助而设立。这愈加使人怀疑人类是否比以前更为进步,还是变得愈加脆弱?如果这些病毒是上帝为考验人类而产生,那么真不禁令人想起米兰•昆德拉那句话,只不过要换个词儿为:“流感一流行,上帝就发笑”。
      
      所有这些都源于人类对付疾病时无药可治的尴尬局面。幸好,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逐渐在改写。人们从束手无策到有病可治,有药可医。不仅大部分的传染病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而且一些慢性病的克治和缓解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须知,这些成就是在短短不到150年的时间内取得的,虽然它们往往建立在更早的基础之上。
      
      西方近代以来的狂飙突进令我震撼,而近代药物的发展史便是其中很精彩的一部分,其中蕴藏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它不是平坦流淌的,而是波折起伏的,有时又令人深思。这些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并未流逝,而是被幸运地保存在德国人写的一本《药物简史》中。广西师大出版社在几个月前出了它的翻译本,使得这些故事又能呈现在国人面前,叙说着一些连专业者也鲜知的药物的开发经历。它不仅通俗地描述了一些药物治病的原理,而且勾勒出十数家制药业巨头的成长经历,展现出一幅科技、人文与社会交相互动的精彩画卷。
      
      然而遗憾的是,它的首期印数只有7000册。这令人感到悲哀。难道是人们囿于所谓艰深而不敢去阅读,或者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使得印数如此之低么?我想,可能二者兼而有之。事实上,这本书专为大众而写,即使原先对医药不太了解,也不妨碍对本书的阅读。而各章之下又分设许多小题目,作者、译者文笔又很漂亮,充满悬念,可读性极强,俨然是一部短篇小说。而对于后者,我必须澄清这是一个误解。
      
      看上去药物和每个健康人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药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其中既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健康对整个社会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包括药物对社会其它方方面面的影响。例如魏晋时,社会上普遍流行服食五石散的风气,这种烈性药对人的思想性格,对当时政治文化显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这之后,东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则垄断了很长时间内的化学史。他们不仅希望点石成金,而且长生不老。丹药虽然没炼出来,但化学却得到相当的发展。在中国,甚至六朝怪谈的风气也与方士的炼丹思想紧密相关。而在这之后,唐朝有五个皇帝就因服食丹药中毒而亡,从而政治史因这些丹药而改写。到现代一次大战的时候,研制青霉素被认为是高度的国家机密,因为它与治疗伤口感染相关,从而战场上的伤员救治、兵员恢复成为制约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使人联想到两千多年前就在《庄子》中写到的:“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虽为寓言,却也并非没有一分道理。
      
      而到现在,制药业以及相关的美容保健等越来越成为对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健康经济学等分支的出现表明,人们越来越对健康医疗保健有更多的重视。而药物就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
      
      《药物简史》恰好对渴望了解制药业的过去、并关注它的未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快捷全面的读本。我对这部书的发现是很偶然的。那时我正为制药业的发展感到困惑,写有《魔弹》一文。不经意间却发现德国的博伊姆勒曾著有《寻找魔弹》一书,还有他92年写的《药物简史》。我对之感到惊讶,因为以前听说过医学史,化学史,却从来没听说过药学史。博伊姆勒的书弥补了这一空白。况且还写得这样生动有趣,讲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故事,虽然我最感兴趣的不是药物治病的原理,而是它背后的人文与社会。
      
      这仍然是与我对制药业的困惑分不开的。现在研制一个新药,动辄要上亿美元,周期上十年,还不一定保证最后的成功。即使研制出来,有的药每月要化上万元,有效率的却在50%以下。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因素决定一个新药是否要被研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以为这些问题无可回避,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比如艾滋病药物的研制,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真正在这方面去做。他们认为这种病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才流行,而相关药物的研制不仅存在高风险,而且即使研制出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患者也大部分买不起,所以他们宁可袖手旁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药的研制已经成为一种垄断。由于它的高风险,高投入,一般的公司根本没实力去做,而这种能力只存在于大型的跨国制药集团中。而由于它可能存在的高回报,在研发过程中的种种技术和发现又成为一种高度机密而不许泄露,这种科学交流的封闭反过来妨碍了自身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到它自身发展的历史上找原因和答案。《药物简史》正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它揭示出药物学的发展决不仅仅依赖其自身,而更依赖于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一位富人的遗孀为保罗•欧立希捐款建研究所,欧立希决没有可能研制出俗称606的治疗梅毒的砷剂。没有美国默克公司的支持,青霉素的开发也不可能非常顺利。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显然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的。
      
      制药业的高风险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据说每6000种新合成的化合物中,才会有一种合乎标准。它要求既有很好的疗效,又有较低的副作用。在漫长而繁冗的筛选中,这种灵光一现十分难得。606就是在第606号化合物试验时出现比较满意的结果,这已经十分幸运了。值得一提的是,发现青霉素的英国人弗莱明曾对欧立希的606顶礼膜拜,而为自己未能提炼出纯的青霉素感到遗憾。谁知在几十年后,他所发现的青霉素在治疗梅毒上已经完全取代了606。如果今日弗莱明地下有知,不知他会对此作何感想。
      
      药物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盼望出现一种“魔弹”。它能直追体内无可逃逸的病原,使之一招毙命,而又没有什么副作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但尽管有副作用,有药治仍然比没药治要好,只不过人们希望副作用要小一些,于是这就需要增加药物的选择性。“魔弹”一名,既是对过去有效药物的一种称呼,也是对将来理想药物的一种憧憬,而人类正是在这种跌跌撞撞中前行。一部近代药物史,也正是一部充满着偶然、意外、难过与惊喜的历史。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这部历史,了解它所凝结的人类智慧和付出的艰辛努力。文·孔筱龙@【读品】
  •     翻译很外行,内容很好。原作肯定很好。
  •     我觉得翻译没问题。
    当然,我是学医的。
  •     讲了一些疾病知识,主要的一些药物研发的小故事。新知识不多,只熟悉了一些药物名。。
  •     翻译不好。比起整个简史系列,也是水平一般。也不深入
  •     断断续续看的电子版,翻译不太好,有的地方要回去找英文版才懂。 涉及的都是 big bang 级别的药物 ,主要讲发明发展史,有可读性。
  •     双螺旋译成了一个怪异的名字,忘了是什么了。。。
    不是文学书,翻译还可以接受
  •     只读了最多1/6。读《人体使用手册》后买的,想对照观看西方医药学史,但n次拿起它都读不下去,可能真的翻译较差,不知所谓吧。近年内打算封存了。
  •     我觉得是本不错的书,对于科普读物,我一向觉得是专业人士看得觉得浅显,故事性太强的东西,而一般的对于这个领域有兴趣的人,则会在一些故事中陈述中不觉得太枯燥,这本书的故事和理论比,我的感觉是4:6,所以对药物知识空白的人会有些觉得看得累,但是,相信这句话,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困难只是把那些没有足够勇气和兴趣的人挡在门外的一堵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