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猫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屠猫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802250444
作者:[美]罗伯特.达恩顿
页数:289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内容概要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 欧洲文化史专家 ,1939年出生于纽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欧洲文化史专家。他和他的著作曾获多项学术奖和图书奖,包括美国的麦克阿瑟奖奖金、美国的国家图书评论奖;以及法国的美第奇奖提名。本书为他赢得1979年美国历史学会的Leo Gershoy奖。

书籍目录

译序

一 农夫说故事:鹅妈妈的意义
附录 故事的变异
二 工人暴动:圣塞佛伦街的屠猫记
附录 孔塔记叙的屠猫记
三 资产阶极梳理他世界:城市即文本
附录 省区社会阶级杂处
四 警探整理他的档案“文坛解剖
附录 三份纪事
五 哲学家修剪知识树:《百科全书》的认识论策略
附录 三棵知识树
六 读者对卢梭的反应:捏造浪漫情
附录 兰森的购书单,1775—1785
结语

编辑推荐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这种残酷的仪式何以在他们眼中如此“好笑”?  达恩顿在那些非权威文本的幽时间处探索隐藏的历史真相和人类心灵状态:一个中产阶级市民对其城市的一份“完整”梳理,一名警探保存的令人称奇的档案;《百科全书》的序论;一位同时代读者对畅销书作者卢梭的评价。  本书探讨的是18世纪法国的思考方式。书中试图陈述的不只是人们想些什么,而且包括他们怎么思考——也就是他们如何阐明这个世界,赋予意义,并且注入感情。这种探究的途径在法国称之为“心灵史”,也可称作“文化史”,因为那是以人类家研究异域文化的同一方式处理自身的文明。那是“民族志”观察入微所看到的历史。  在作者带有强烈文学趣味的随笔体例的写作策略下,读者绝对可以获得一次既有益又有趣的阅读经历。

作者简介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这种残酷的仪式何以在他们眼中如此“好笑”?十八世纪法国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寻常的一面,作者一一召唤而出,藉以邀请读者思索这一类的问题: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觉得猫大屠杀那幺有趣?玩笑如何在旧制度的工人间发酵?《猫大屠杀》揭露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视野,既熟悉又奇妙。作者在书中提供了治疗文化震荡所不可或缺而且入口难忘的一帖药剂。尽管这是一本学术著述,在作者以带有强烈文学趣味的随笔体例写作的策略下,读者绝对可以获得一次既有益又有趣的阅读经历。

图书封面


 屠猫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8条)

  •     很棒的一本书,提供了与我们所习惯的完全不同的一个视角来剖析历史,就像是选取一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翻译也颇严谨。难能可贵的是,如同译者所言,这样一本学术味道其实挺厚的书,如果你摒弃那些注释的话,阅读趣味丝毫不减。另外,当当现在只要38折...
  •     真是看不惯虐待动物,认为猫是邪恶的,就要割掉它的尾巴、打断它的腿、拔或烧掉它的毛,甚至活烧、活埋、封进墙壁里,天啊,让我想到了某部金庸的小说。人真是残忍。(不过又说“爱猫的人也爱老婆”可以参考一下。)书里的分析使我对曾经熟悉的欧洲民间故事有了新的见解,故事的背后是大众的思维理念,但悬而又悬的关联,难道也是象红学那样自己陷着自己?
  •     《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罗伯特·达恩顿著)是一部比较新颖的讲法国文化史的著作,作者采用随笔的体例,因此也给这本书带来强烈的文学趣味。罗伯特从社会的多方面来看待历史,包括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文献,别出心裁地来解读历史。本书探讨18世纪法国的思考方式,它试图探索那一类我们不熟悉的世界观,以独特的视角为切口,从这些社会现象起到探索当时社会上的人的世界观的作用,给读者以启迪。下面笔者将分章来阐述读该书的一二心得。第一章“农夫说故事:鹅妈妈的意义”,这一章是对民间故事的考据。罗伯特认为这些民间故事触及的是早期现代农民的心灵世界。之后谈到常识问题:常识本身就是社会所建构出来的真实,随文化之不同而各显其貌。那不是集体想象出来强制大家接受的无稽之谈,而是在既有的社会秩序中表达经验的共同基础。作者介绍各种民间故事是如何体现当时法国农村生活的,即农村生活特点是怎样影响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特点包括贫穷的生活状况、阶级矛盾、周围环境和农民的思想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命题。故事中的人他们行旅所经之地,处处危机四伏,因为那时候的法国尚未建立有效的警力。有些故事说明了农民徘徊于留在乡村守贫和走上公路潦倒两者之间进退维谷的窘态。民间故事的幻想和避世趣味是以社会写实为基础。歌谣往往反映特殊的时代背景,例如一些比较古老的歌谣就看得出人口学方面的苦恼。罗伯特把英国的民间故事与意大利、德国作比较,挖掘出各地不同的叙事特点。他发现意大利的版本富喜感,德国的版本以恐怖著称,法国的版本特具戏剧效果,英国的版本逗趣。法国的故事倾向于写实、朴拙、黄腔与喜感,德国的故事则偏向超自然、诗意、离奇与暴力。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异。法国故事里的精明狡猾取代了德国故事里的虔敬主义。罗伯特提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对故事的理解十分重要。民间故事通常的主题就是弱者智取强者。法国的劣势族群推翻位高权重的强势族群,笔者认为这是在影射法国大革命。而民间故事里的巨人通常就是资产阶级的化身。某些故事体现了农民与特权阶层(当权派)之间的斗争,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老故事变了,本性却长存,旧有的世界观是顽强的,法国人仍然试着要智取体系。  “工人暴动:圣塞佛伦街的屠猫记”,本章所参考的文本是孔塔记述的屠猫记。笔者认为体现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工人全体和资产阶级的处境是悬殊的,这种悬殊的状态遍及人生的基本要件,包括工作、食物和睡眠。在17世纪下半叶,大型印刷厂在政府的支持下淘汰了大多数的小印刷铺,印刷厂师父形成寡头团体,攫取了这个行业的控制权,职工的处境恶化就是在这时候。雇用和解雇频进频出,很难得会两个星期看到同一批劳工,印刷工人的暴力、酗酒和习惯性旷职也十分严重。社会对18世纪技工普遍的看法便是懒散,轻浮,没有定性和不可靠。资产阶级属于不一样的次文化,那个次文化最重要的特性是不工作,与技工的生活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章里罗伯特所选择的文本是别具一格的,且象征性很强烈。对猫钟情是印刷业中资产阶级那个阶层(即师父那个阶层)的风气,杀猫之举表达了全体工人普遍对于资产阶级所怀的恨意:“师父爱猫,于是工人恨猫。”罗伯特借助了民俗学家的研究成果,挖掘出猫的象征意义。在某些闹趣中,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猫暗示着巫术。巫术、狂欢、偷情、闹新婚和屠杀,旧制度的人从猫的哀号里可以听出许许多多的内容。总之,猫在法国民俗的象征意义一言难尽。猫打从上古就是使人类着迷的神秘物,在早期的近代欧洲,折磨动物,尤其是折磨猫,是通俗的娱乐,也就是说这在当时是一种大众文化。所以带有仪式意味的杀猫之举,根本没什么不寻常的,他们生活在处处迷漫传统风俗与信仰的气氛中。相反的,当吉尔姆跟他的工人伙伴在圣塞佛伦街要一口气吊死所有的猫的时候,他们援引了他们的文化中一个人人有份的要素。工人们是以闹新婚的形态进行一场狂欢取乐,他们采取缺席审判的方式对付资产阶级,使用一个既能透露意义所在,又不至于明显到招来报复的象征,这样的象征手法足以掩饰他们施加的侮辱,使自己毫发无损。这一次的暴力突发事件确实有群众造反的意味,虽然仅限于象征的层面。而且猫之为象征,引人联想的不只是暴力,还有性,两相结合正适合用来攻击师母。这是工人阶级用自己的方式,利用仪式和象征对资产阶级进行鞭打和侮辱。风险是这个玩笑的一部分,同时把玩暴力和戏弄被压抑的情感。工人玩两面手法,使用的象征既能隐藏丰富的意义,又足以愚弄资产阶级而不会让他有借口炒他们鱿鱼。但是在本章最后,罗伯特指出,一直到19世纪末开始无产阶级化,工人的抗议仍然大体上保留在象征的层次。  “资产阶级梳理他的世界:城市即文本”,本章用的文本是对于蒙彼利埃这个城市的描述,即《1768年所见蒙彼利埃市现况》。罗伯特认为都市景观可能负载着浓烈的情感、价值判断与世界观,因此就有了研究的意义。比起描述的对象,他更关注描述的模式是怎样的。即不是要揭露蒙彼利埃在1768年是什么模样,而是要了解《现况》的作者是如何观察蒙彼利埃的。可以发现,在全本书中,罗伯特都将法国大革命看作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他写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资产阶级设法以自己的自由(特别是自由贸易)和平等(特别是摧毁贵族特权)理念满足平民大众,到1789年,启蒙运动已经大功告成。这一章主要体现的是等级制度,因为《现况》的作者是中产阶级,所以笔者认为从书的内容和表达思想可以看出它完全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利益及观点。中产阶级通常有这样的历史观:历史是经济、社会与文化三个层面发生作用的过程,经济的变化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最后促成价值与观念的改变。《现况》里的蒙彼利埃,虽然经历18世纪中叶的扩张,经济仍处于未开发的状态。钱币积累其可观,竟使得蒙彼利埃发展出类似寡头集团的商业势力。这一章也很鲜明地体现了资产阶级贵族化和贵族资产阶级化的现象。比如他说打从法国有企业家以来,他们大体上出生于贵族。商人惯于把资本从贸易转移到土地和官职,买到高阶层的职位后,他们立即跻身贵族之列,其实买卖官职在当时较为常见。罗伯特的比较研究法在此章的体现主要是对历史学家所建构的蒙彼利埃与《现况》里的描述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挖掘《现况》中的有效信息。《现况》前半部分重点讲了大列队行进的实况,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包括不同等级的出场顺序、服饰穿戴等等),笔者认为这是等级制度的表现。头衔、身份、团队和等级,这是当时认为社会秩序赖以维系的四大要件。蒙彼利埃的大列队行进,表达都市社会共同的礼制,表达了社会的精髓,也就是表达社会最重要的身份和头衔。《现况》所展现的就是一出人间喜剧,其中包含有各种复杂的矛盾。该书后半部分的重点在于蒙彼利埃的社会与经济生活。这个城市变成了已“等级”为基础的三层结构。作者全面删除教士一类,把贵族提升到“第一等级”,把资产阶级摆在“第二等级”。他把资产阶级等级对立于贵族和普通民众,并且强调蒙彼利埃所有的贵族其实都是资产阶级出身,都是经由购买具有贵族地位的官职而获得“身份”。他乐意接受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贵族化,却反对民众“资产阶级化”。他所描述的社会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贵族与平民。他对“第三等级”向“第二等级”越界感到不安,同时却高兴于前两个等级的融合。作者推出了第一、二等级与第三等级在语言、服装、饮食习惯和娱乐等方面的差异。书中呈现的蒙彼利埃,起先视其为展示头衔的队列行进,然后视其为三个等级的组合,最后视其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场景。总的来说,作者的等级之分吻合了社会的团体性格,可是却未体现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变化。  “警探整理他的档案:文坛解剖”,该章用的文本是巴黎警官艾梅里整理的有关知识分子的档案。根据这批档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启蒙运动高峰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也是在那个时期开始以一个社会类型的面貌出现。如果把这份材料编列成统计图表,我们可以得出早期现代欧洲文坛更清晰直观的认识。在艾梅里的档案里头,特权阶级占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士也占一部分,70%的作家出自第三等级,文坛对农民这一社会团体仍然处于封闭状态。罗伯特在这章里提到,巴士底监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激进宣传的中心象征。艾梅里他代表官僚演化过程的早期阶段。我们可以把那些“记事”当作有意义的故事来解读,那些故事透露旧制度之下对于文学生活的一些预设立场。值得注意的是,警方档案里的每个人都在寻求、接受或施与保护伞,羽翼原则扩散及于文学事业的中、下游领域。在艾梅里的报告中不见文人尊严及其神圣不可侵犯的使命,其实作家在18世纪初叶是不受尊重的。艾梅里的工作之一就是追查小册子的作者同时压制诽谤文,他要压制任何可能危害国王权威的言论以保护王国。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占据最高位的保护者不再能够博得臣民心悦诚服的效忠,整个保护体系势必瓦解”,笔者认为这是暗示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然而在艾梅里的报告里,他却没有察觉到启蒙运动,他并没有当它是严重的意识形态的威胁。艾梅里意识到了渐趋高涨的反宗教声势,说明启蒙运动思潮呼之欲出。总的来说,看警方监看狄德罗之辈,我们就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在早期的现代法国现身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哲学家修剪知识树:《百科全书》的认识论策略”,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狄德罗编纂《百科全书》的基础工程。《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最高成就的文本,它在18世纪掀起一场大风暴。罗伯特说,分门别类意味着行使权力,一切社会行动的流向无不受制于分类体系所划定的疆界。其实,狄德罗和达朗伯拆解知识的旧秩序,又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划新疆定新界的时候,是冒着莫大的危险。他们在已知与不可知之间确定一道界限,把人们一向奉为神圣的东西从学识的世界一脚踢开。这其实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无神论的思想。此外在这一章还可以看出百科全书派反教会、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他们把宗教附属于哲学,一举抹除宗教的基督教色彩。他们认为世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笔者认为这是对文艺复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证明了理性的队伍不断往前挺进。《百科全书》中存在知识树的隐喻,它传达了这样的观念:知识茁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分支繁多。可见,《百科全书》并不单纯的是一部辞典。试图把新秩序套在旧世界,这使得百科全书派意识到一切整顿梳理之举都是武断的。但是他们认为他们能够限定可知的范畴,并且在有限的范围阐明某种真相。他们俩从钱伯斯转向培根找资源来建构知识树。罗伯特独特地看出把他们的地图叠在培根的地球仪上,即可看出知识地形的变迁,这可作为追踪《百科全书》基本策略的线索。他们与培根最大的差别出现在源自理智的科学,也就是哲学。哲学应该是《百科全书》的主干内容之一。笔者认为修剪知识树方法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思想的不同。在《百科全书》中形态学和知识论两种论证联合出击将正统宗教从现代的知识世界给除名了。总之,《百科全书》一手打造知识的新面貌,最终把知识的主导权从教士转移到献身于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手中,在法国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  “读者对卢梭的反应:捏造浪漫情”,这一章主要是介绍以兰森为代表的读者对于卢梭作品的阅读经验。笔者认为探究当时的人如何阅读即是探究他们思考的方式。这章利用的文本是兰森写给纳沙泰尔印刷公司的信,它提供了丰富的讯息。书中还特别提到旧制度的读者十分关系印刷品的材质一如关心其内容。兰森是卢梭作品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狂热,卢梭的作品是他的精神寄托和灵魂上的良师益友。在卢梭的作品中,阅读是无所不在的主题。卢梭式阅读掀起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而开辟通往浪漫主义的道路。卢梭要求读者拒绝文学与社会的主流价值,他把他的文本当做两个灵魂之间直接的交流,然后实际的交流却发生在读者与卢梭本人之间。卢梭的小说之所以感人,乃是因为他的人格感人。与以往的文学作品不同,卢梭的作品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让读者感到情感的真实性。卢梭敢于公开为小说署名,在那个时代是很不寻常的。卢梭是兰森书信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卢梭对美德的热爱吸引着兰森。《新爱洛伊丝》或许是18世纪畅销书之首,它激起了人们热爱美德的情操,有一大批狂热的读者。卢梭所接到的读者来函自然成了他的书信体小说的延伸。卢梭式阅读是大革命以前法国的一个重要现象。恩格辛把阅读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从文艺复兴到大约1750年,欧洲人讲究“精读”,到了18世纪后半叶,受过教育的人开始“博读”。卢梭带来了这样的阅读观:读书的要义在于使我们更自由、独立。最后,罗伯特表达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并没有那样一场“革命”发生,不过,读者对于文本的反应方式确实在18世纪发生过一些变化。如果非要把这种阅读摆进一个概括的模式的话,作者认为应该把它安置在17世纪末阅读以求取宠和19世纪以求于消遣之间。  可以说,作者罗伯特在这本书中所体现的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他大量援引了民间故事、迷信、谚语和民俗资料等,而且他会提出各种假定,并且尽力地解决它们。法国的史学方法有三大假定:一、过去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面;二、前两个层面(经济与人口、社会结构)不知怎地衍生出第三个层面(文化);第三个层面的现象也可以使用较深的层面的所用的同一方法来了解(借由统计分析、结构与场合的作用以及对于长期的变化而非事件的考虑)。通常被大而化之地称为“年鉴学派”的这个史学传统大大促进了我们对于过去的了解。罗伯特认为它的贡献很大,超过自从20世纪开始以来的任何一个史学趋势。不过罗伯特仍然是充满着疑虑,尤其是质疑第三个假定。第三个假定提到使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法国人试图用计算来衡量心态,但是罗伯特认为那些数字只不过是历史学家本人制作出来的表征,诠释的结果可能因人而异,而且差异甚大。历史与其他职业类别(如经济学、人口学等)不同的是,文化的客体并不是历史学家制造出来的,而是他所研究的人们制造的。它们自行传递意义。它们需要的是有人加以解读,而不是计算。罗伯特指出心灵史发展不如15年前有动力的原因或许在于过度依赖文化的量化,同时低估了社会互动的象征要素。研究人员指出法国家庭生活和英国一样,有着这样的趋势:心态经常在相对稳定的期间发生变化,也经常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维持相对的稳定。罗伯特主张结合人类学或许可望为文化史引上新出路。若干历史学家的人类学著作以及人类学家的史学著作已经说明了,这两个学科注定要合流。所以我们可以说,罗伯特在此书中的研究方式正好顺应了这一合流趋势,是具有进步性的。人类学家一贯试着从当地人的观点看事情,试着了解当地人寓意所在,也试着寻求意义的社会面向。他们的工作乃是基于这样的假定:象征是共享的。例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说话,可是我们共享同样的文法。人类学家对语言的执著含有对表意与风格以及语汇与句法的关注,而且这一层关注同时适用于社会与个人。其实研究文化中语言的概念可以使历史学家如虎添翼,例如历史语言学。文化如果有惯用语就能够失而复得。因此文化如果有足够的文本流传下来,我们就能够从档案堆中挖掘出来。我们再也犯不着牵强附会去探究文献如何“反映”其社会环境,因为这些文献全都嵌在既是社会的、同时也是文化的象征世界中。就比如说罗伯特在书中利用警察的档案、兰森的书信等文献来多方面解读法国文化史。附录提供补充文献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这些文献的针对性很强,对前面作者的论述起到印证的效果,是完整的原始材料,正文中引用的只是部分材料,是零碎的。读者也可以在读完提供的文献后对作者所提观点进行质疑,使得本书更具思考性和开放性。作者指出,本书的寓意便是重组两个世纪以前解体了的象征世界。他也看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无法解决证据和代表性这两方面的难题。但是他指出,证据虽然比较模糊,和致力于未尽妥善的诠释比起来,排斥民间故事之为用是更大的错,笔录虽然差不多就是旧制度的口述传统所遗留下来的全部,虽然不完美,却是我们想要接触过去农民的心智世界时所能自行运用的最丰富的资源。而且通往证据之路的方式就是钻研文献资料。这里不得不提到贯穿全书的比较研究和分析的方法,罗伯特说,我们或许无法超越文化风格的一般考量,但是我们应该接触其他文化的异己性质。说到研究方法,作者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他喜好探索文本中的幽暗处。人类学家已经发现最不透光的地方似乎就是穿透异文化最理想的入口处。当你了解到对当地人特具意义,而你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东西,不论是一个笑话、一句谚语或一种仪式,你就能够晓得从什么地方抓得到可以迎刃而解的一套素昧平生的意义系统。比如在阐述圣塞佛伦街对猫进行大屠杀时,他找到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最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许就是一个研究的切入点,因为这背后可能是代表社会变迁,人们的思想与过去很不相同,在我们看来是陌生且困惑的一件事。可是一旦穿透当地人的观点,我们应该就能够明白他们的象征世界。书中的六个篇章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像有系统的专论那样环环相扣。罗伯特把它们当作随笔来写——探测观念并试验文化诠释的不同方向。他证明了来回穿梭于文本与文义格局之间的重要性,重视历史中独树一帜的要素却能兼顾经验的共同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文本代表性的甄别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普遍性才能广而推之。这就是对历史学家对材料敏感性的考验了。最后,此书名为“法国文化史钩沉”,该作品像万花筒一样折射出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我们忽视已久的文献和历史,读后受益良多,作者“钩沉”的目的也达到了吧。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看到卢梭的读者来信我惊呆了。。。
  •     p118 图卢兹
  •     传说中的经典必读名著
  •     最近在上民间文学的课,正好这书里有篇关于鹅妈妈的文章,挺有意思。
  •     从文本到世界观。
  •     意義世界
  •     当年的史学启蒙,印象深刻
  •     章二
  •     那些夫人们为《新爱洛伊丝》留下清泪,同时幻想着和写出小说的一等一的男人卢梭来一段不可名状
  •     通过文本进入到两百多年前的农民,技工,资产阶级和文人的世界,试图考察其所思所想
  •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警官艾梅里为巴黎作家们包括卢梭等名家编写的档案。档案不仅记录了作家出身,职业情况,重要事件,还有对其面相人品、作品水平的评论。艾梅里很有鉴赏力,所以对作家文学作品的评点也极为出色。
  •     一本关于法国18世纪文化史的散笔,却写的趣味盎然。在做到易读性的同事,学术性不减。很有收获的一本。
  •     有趣的18世纪 黑童话/工人虐猫暗示/阶级与JC/卢梭
  •     关于“心灵史”的论述
  •     读鹅妈妈那篇时候在想 n多年后 如果人类没灭绝的话 我们现在的流俗文化是不是也会被群体文化水平上去的后人们嘲笑成狗……
  •     农民/工人/资产阶级/警探/哲学家/读者
  •     法国历史研究者的写史风格 有些观点在《洗浴的历史》里似曾相识,不过本来也都是新文化史
  •     大篇卢梭
  •     鹅妈妈和屠猫这两章很精彩
  •     前两个案例很棒~后几个有点片面,只能作为一个小案例或者个案,不适合作为整体社会学研究范本。
  •     写的真好,这么新颖的角度配上严谨的分析。可惜他用的材料太刁钻以及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理解。我们用在自己的世界史分析上基本不可能了,期待中国史的同学能仿照这种模式挑战一下。
  •     喜欢,要求有文化底子
  •     这本书名气很大,但读来觉得并不靠谱。要借由档案文本中的只言片语触抵古人的心灵,进而还原历史情境,只能注入过多的想象和阐释的成分,微观视角见树不见林自不必说。另外,对18世纪巴黎生活场景的描述充满了“东方学”般的猎奇注视,却缺少人类学要求的自反意识。
  •     最喜欢卢梭的一篇。
  •     法国大革命前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封建贵族,法国三个等级的思想文化钩沉。关于猫的隐喻,格林童话的变种,狄德罗,卢梭等哲学体系的流变……达恩顿没有停留在告诉你法国人在想什么,而是告诉你怎么想。最重要的是,将历史研究再次聚焦于普通人的思想文化,而不再只是宏大的政治经济叙事。希腊罗马大菜要有,普通人的思想文化小菜也不能少。
  •     外国史学史。个人觉得翻译被改过,和译序里差别挺大的。内容的话,自己不熟悉法国文化语境,没有太多同情感
  •     這內容太豐富,從第一章一上來就慘無人道地嘲諷了精神分析學家對童話的分析開始,註定不準備嚴謹地跟你分析數字,而是用人類學的玩法解析文本。第一章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紅帽了,看完我決定把那本小紅帽分析重翻一次=。=第二章屠貓肢解一個印刷工人的笑話,第三章分析一個資產階級看當時他們理解的等級和特權,第四章從一個思想警察的記錄來展現當時文壇的生態現狀,第五章講百科全書派玩分類定義世界,第六章講盧梭玩弄讀者,趣味橫生,良心翻譯。
  •     童话入门、研究入门
  •     挺有趣,六个小窗口,窥见十八世纪的法国。
  •     十一蹲宿舍,厌学情绪暴涨得我希区柯克都懒得看,瘫痪在床草草翻完。最关键的一章或许是讲《百科全书》的分类体系的一章,分类中饱含权力和知识张力关系,而作者在此书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像是意想不到地切入来照见传统层次分明的历史叙事中的缝隙。不失有趣,但前面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似太过轻易。
  •     第一章讲述了欧洲大陆的童话变化,特别是法国与德国童话的区别,前者更注重教育儿童实际生活的残酷,后者更偏向于浪漫神话色彩.第二章讲欧洲大陆的屠猫传统,把猫看成女巫的化身.第三章讲资产阶级划分上与马列的不同,第四章讲艾梅里记录中作家的生活状态.第五章 讲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对法国的影响以及在文坛上引起的学科划分的争论.第六章讲卢梭写的<新爱洛伊丝>成为法国的畅销书以及读者对本书的反响
  •     很有趣味性
  •     重组象征世界
  •     有意思的角度
  •     非常有意思的新文化史著作。崭新的角度与认知使它看起来不像一本史学书更像是文学。关于童话与民俗那些内容很有趣,童话爱好者可以读读。
  •     忘记有没有买过这本书了TT还想再看一遍……
  •     由小见大,趣味横生
  •     读者对卢梭的反应
  •     上大学之前
  •     考虑到这是一部开山之作,其对于新手的视野有开阔作用,在后记里面也详细探讨了研究当面的问题以及可以用来解决的方法,值得五分。但是从当下角度而言,其内容和论证并不新鲜,很多论证也过于繁琐。
  •     虽然人类学倾向的研究方法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     这种类似新史学的研究方法的确很诱人,降低了历史研究的门栏,从私密野史档案中也许的确能够得出些新的东西,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光顾着摧毁,最后能建立连贯的叙事吗。
  •     嗯,2016-1-28,#刷书##新文化史# 法国文化史的钩沉,达恩顿是高手,先读启蒙运动的生意时候刷新知识,这次刷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是方法论。姜老师说的好,新文化史是方法,慢慢来,不着急。
  •     除了末尾以外写的极好,但是最后反复讴歌卢骚,差评。
  •     (部分)第三章 视角很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过度阐释啊
  •     沒有想象中那麼readable,在歷史時期做人類學研究,不得不承認新文化史套路深…/18世紀法國:“我們的社會竟分裂至如此地步”/盧梭竟然有那麼多迷妹???
  •     大三的时候孙秀老师推荐的,俨然不记得内容了。这次孙燕京老师上课要讨论就又翻了翻。我对作者的整个建构都不大赞成,这是一本后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著作,见微知著通过一件小事来研究历史不强调历史是连贯的,有点碎片化。以童话,某工人记载的屠猫以及某警察的调查记录和某商业寡头的书单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似乎少了一丝严谨的真实。
  •     《旧制度与大革命》天才洞见,《大革命的文化起源》抽丝剥茧,《马丁盖尔归来》精微妙趣,《屠猫记》曲径通幽… 只是读罢《屠猫记》之后很难再去正视那些似曾美好的“童话故事”了~
  •     随着阅读,渐入佳境,越来越好,结语是一篇非常棒的方法论宣言。比较可惜的是,大陆出版译名没有改过来,罗什、沃维尔之类都不算大陆常用译名。
  •     有结构主义和福柯的味道。但这种研究方法木有什么实践层面的伦理价值和指导意义。在我国也完全可以就同样的主题进行类似的研究,但结论呢?虐猫有历史文化根据所以就虐猫合理?这也是结构主义方法的一个弊端吧。存之待论。卢梭那篇,研究角度很独特,浪漫主义的发轫其实就是上帝之死的开端,文本将自身摆置到了上帝的位置。这个结论很有启发性。想关注一下大革命、宗教以及浪漫主义的关系了。
  •     新文化史写作。每章都以一些故事作为起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