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黯国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幽黯国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3-08
ISBN:9787108018069
作者:(英)V.S.奈保尔
页数:405页

内容概要

奈保尔爵士,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 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 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保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书籍目录

印度之旅序曲:申请一些证件
第一部
第一章 想像力停驻的地方
第二章 阶级
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
第四章 追求浪漫传奇的人
第二部
第五章 达尔湖中的娃娃屋
第六章 中古城市
第七章 进香
第三部
第八章 废墟狂想曲
第九章 枕上的花环
第十章 紧急状态
第十一章 还乡记
尾声:奔逃
附录 奈保尔作品年表

编辑推荐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保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他的叙述技巧极为卓越,一步步缓慢地揭露了印度与他的内心,读来具有无比的乐趣。有一种人,远离了家,但是他却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  听刘心武解密“红楼”疑云;随“百家讲坛”破解“清十二帝疑案”;考古中国、解秘中国、探索发现……央视10套权威纪录片全收录,别错过!

作者简介

1962年,奈保尔首次踏访印度-他父祖辈的家园。从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乡,这个有着暖味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与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疏离、鄙夷与失落。春了一贯的冷嘲热讽与孤傲尖酸中,后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乱象是那么的令人无奈与绝望。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实也是他企图探询自己的历史与身份认同的内心之旅,而他的收获却是看到: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长的旅程。本书被奈保尔写得像画家做的画,可以说,不论他以何种文学形式书写,他都是个大师!

图书封面


 幽黯国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我很少有放弃看完整本书的习惯,但是Naipaul的幽黯国度居然让我无法阅读下去。抱着很高的期望准备读印度三部曲,但是这第一部就让我非常失望,倒不是Naipaul写得不好或者译者水平差,更多得是文字的琐碎程度以及Naipaul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西方人对第三世界的优越感让人觉得很悲哀,虽然很多描述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这种文风不是我所欣赏的,充满戾气。本来想将Naipaul的三部曲作为了解印度的开端,结果却使得兴趣大减,对我来说,这次阅读真是失败。还是先将剩下两部搁一阵子再说。
  •     夜读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很简单的游记文学,和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有些类似。但是水平感觉高太多了。余秋雨的只是散文,奈保尔的游记感觉整体上浑然一体,不是那种散淡的感觉。不仅仅在广度上具有小说的特点,奈保尔的这3部游记在深度上也远非余秋雨能够达到的。余秋雨的文章体现了其文化价值,尤其是选题非常的古典,比如《莫高窟》。奈保尔的游记记录的是整个印度,远远超越了文学之层面。所以能够获得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情理之中。视角也非常独特。作者能够在65年,75年和90年3次访问印度,赶上了最好的时候。比如第一部的《幽暗国度》,印度独立后的15年,整个国家高歌猛进,但是并不能够掩盖其幽暗这一本质。1965的中印边界冲突,彻底击碎了印度的那种独立自主的梦境。在美妙的文字和有趣的景点介绍下,印度从白昼进入黑夜。
  •     这部书的前两部,是2006年看的。前些日子重新翻出来,把最后一部看完了。但这两次读,都是在地铁上完成的。前两部里,作者自己对印度也是充满了美好的想像而来,感受随着旅行的深入,逐渐坠入低谷。靠着作者起初澎湃的激情和高超的场面描写能力,我也看的如痴如醉。我的阅读在第二部结束时戛然而止,等补读上第三部时才知道,作者写到第三部时,情绪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所以这一部读起来,就很吃力,凌乱的情绪,杂乱的评论,穿插了零碎的人物和短暂的经历,结尾的时候,作者逃离了印度,我在地铁上合上书时,也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读完了。首先,这本书的翻译水平很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在当今荒芜的翻译界,这是很珍贵的了。我买这本书之初,是为自己的印度之行做功课用的,但意外的收获是,原来这看似游记的写法,原来还有另外的深意。人家的诺贝尔奖不是白得的,(虽然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离获奖还差着几十年),书本里散发出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广度,不是我们现时的民族和文化能企及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印度作为一种消极的文明,其包容万象和不堪一击,恰恰互为条件。生动如画的描述,喀什米尔的经历和人物尤其出彩,接着看第二第三部,看完大概就要准备启程了
  •     细节见趣
  •     想说,译的还真不错呢;幽默有趣,尤其是作者在克米什儿度假的那段,哈哈
  •     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长的旅程。
  •     印度时看过pdf
  •     根难寻。作者确处于暧昧的身份-殖民地出生的英国人。游记略散乱,可能不太习惯读译文
  •     翻译好勇敢。
  •     奈保尔文笔尖酸刻薄。这是一次有关其遥远仅存童年记忆的家乡之旅,接受印度的过程非常艰难。恰是奈保尔自我身份认同上的挣扎。印度,英国,还是他那个从小生长的小岛,在奈保尔眼中都是不完全的,甚至仅仅作为一种假象而存在。
  •     英国人的模棱两可死样怪气
  •     三部曲中成书最早的一部。除了方便了解60年代的印度和它千年来的有趣的世界观,作者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当下很多印度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对阿三愈发无语了。。。
  •     视角真是暧昧又奇怪,所谓移民文学,就是这样吗。“本生者”和“异乡人”的双重身份,带上点儿游客的好奇、优越感和异文化视角,其实语言系统是充溢着萨义德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啊。奈保尔尊敬甘地,认为印度充满劣根性,贫穷、肮脏(他如此执着于描写粪便)、愚昧、短视,然而洋洋自得,毫不以为苦。他着力描写的旅馆仆人,放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是要称为买办的。但是最能体现印度儿女多奇志的一点却是他们虽然崇洋,本质里还是认为外国人都是阿木林。英国人民怀着开化文明的豪情而来,却被老大个印度的坚硬与麻木骇得丢盔卸甲而去,印度傲然地继续腐朽下去。所谓超稳定结构,又岂止在于中国。
  •     读研时看的,经典。
  •     奈保尔的感受力异乎寻常,同时有能力付诸笔端,这是读者的福分。去过印度再看感觉会比较好。
  •     生活在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裔诺贝尔奖作家,他的第一次印度之旅,在中印战争之际。那个贫穷的、光怪陆离的、仰慕英国性格的印度,让他陷入身份危机和被迫跳脱出来的思考。
  •     就是因为自己是个文盲,好多读不懂,还是乱七八糟地读完了。。。。
  •     写的好犀利
  •     印度还是挺像中国的。奈保尔的愤怒的确看起来不太舒服,第二部的故事见功力,却又看起来完完全全像个英国小老头。
  •     时有洞见,可惜文笔不佳,结构松散。
  •     最喜欢第一部,写得非常棒。后两部有些阅读疲劳,没有那么入胜
  •     不过是真实的感受罢了,赛义德有什么好批判的呢。
  •     对我而言…中间部分最精彩,虽然脏乱差,但还是勾起了想去亲眼看看的冲动
  •     经典款印度
  •     一个人文学家。一个伟大的旁观者。
  •     看到曾经去过的加尔各答、本地治理,看到打算要去的克什米尔,看到中印战争之际另一边的反应,够本了
  •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     翻译得棒棒哒。透过着六几年的印度看中国。
  •     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完整的游记呢,有其他好游记推荐不?打算去印度,也知道些情况,但看到里边描述,还是心有一惊。虽说是五十年前写的,据作者说,那副糟糕的景象是改不了了。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价值观的结合,形成了世界上最消极的价值观。传统神圣已定,消解一切问题,而另一方面宗教?玄学?又提供了永恒的答案和评论。印度人退守传统,当年所见的一番乱象是不会改也不打算改了。看到后面又被惊到,居然当年他去印度这一年,背景是中印战争。喀什米尔的仆人和进香故事,孟买的锡克人,加尔各答都印象深刻。
  •     幽暗国度里的印度 不讲规则耍赖但是有无比精彩的历史和文化
  •     看的断断续续的,有些地方觉得“晦涩难懂”,果然没文化啊……o(╯□╰)o
  •     先读第二部再读第一部果然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男人的一切都是时间给的”...啊这个引用好恶俗
  •     描写印度最好的书籍之一。
  •     老板娘推荐,书都借我了。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游记?(如果儒勒.凡尔纳的不算的话。) 极好!
  •     从书柜角落翻出来这本书,里面加了一张收据,显示式2009年买的。是的,买来六年都没有读。今天拿起来读,被奈保尔的功力震惊了。
  •     文字本身很爽,不是一般的游记
  •     我觉得很一般啊。翻译也很一般,视角也很一般。给我的冲击力没有那么大。倒是,当初因为想去印度而看的这本书,现在刚从昆明回来,觉得非常失落。
  •     翻译得很好。
  •     现在才懂,也appreciate这种两头回不去的丧。奈保尔也许真人有各种缺点但sounds real。旧的世界黑暗,而新的世界虚假。你还要去哪儿?
  •     2001
  •     失败有二,1.三部曲居然是倒着看的;2.对印度的历史无知,根本搞不不清楚作者三次前往印度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重要的历史事件。比起第三部,其实更喜欢前两部。年轻的作者确实充满戾气,轻易的把感情放大万倍,但饱含热情。收尾篇的笔触确也理性深沉,视角也更开阔,可惜了暮气的老者带着对百万叛变的悲怆一齐涌入了历史不可逆的现实洪流。复原,成长的不仅是这个国家,还有他这个特殊的异乡者。
  •     羊年读的第一本好书,既可以当游记也可以当文化评论来读。和书名相反,读下来怎么觉得印度就那么闹腾呢
  •     一脸嫌弃的来,一脸嫌弃的走
  •     天使望故乡,眼前真迷茫。
  •     怎么说呢,我非常喜爱奈保尔这本书,喜欢他的风格到什么地步呢,是那种看他的书就有爱上他的冲动
  •     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是怎么回事儿?
  •     出生在他国的笔者,踏上他祖父的大地....寻根也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
  •     年轻的心态,成熟的技巧,诚实的纪录,虚伪的写作
  •     古国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几千岁了,看着印度对照中国
  •     印度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啊,从六十年代的奈保尔到八九十年代的河童再到二零一二年,很多事情好像都没变过,包括奈保尔离开印度回到印度以外的感觉!
  •     其实对这本获奖作品挺失望的。
  •     有意思 但作者复杂的身份认同混杂成了一种不那么舒服的姿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