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魅力故乡》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再造魅力故乡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
ISBN:9787302148173
作者:(日)西村幸夫
页数:305页

人只在故乡的树下才得安憩

尽管现代人辗转奔波于物质追逐中并乐此不疲,然而总有一天,在他停下脚步的时刻,故乡的影子会浮现到他的面前。一如日本作家坂口安吾所写过的,人只在故乡的树下才得安憩。然而,故乡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的两个方块型的汉字,在全国范围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你是否意识到,故乡很可能成为一个日渐远去的背景。几年前阅读柳田国男著作时,他写过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条原本曲曲折折充满变化的乡间道路穿行于密林中,几百年来,围绕这条路产生过很多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可是,新的国道建设改变了这一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条使用现代筑路技术建设的新路笔直地通过这里,它那么合理,那么便捷。老路从此退出了人们的脚下,重新变成荒凉的荆棘丛,而那些父亲母亲带着孩子一边走一边会活灵活现地讲述的故事和传说,一天天远离了新一代孩子们的童年记忆,最后随风飘散,再难追寻。热心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柳田国男,号召爱好乡土民俗学的同道们收集乡下那些行将消失的故事和传说。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他的《原野物语》收集的就是日本岩手地区一个叫原野的小地方流传的故事。如果一条道路足以让我们失去许多传说和故事,那么,是否应当认真思考一下,在呼啸而来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我们在一天天失去什么?2006年的夏天,在湖北襄樊一个小小的咖啡馆里,我曾和一群自称“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青年人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晚上。这群年轻人通过网络串联到一起,共同关注起襄樊日渐消亡的地方文化传统。一位青年人拍下的一组照片,深深地打动了我。照片中的老街已经因为老城区改造而不再存在,对于成千上万的襄樊人,很遗憾,这些照片中捉拍的生活情景已经永远不再存在,这些照片注定成为他们关于故居最后的回忆。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一切就是唯一的选择,是现代化、进步、发展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然而,手边这本《再造故乡魅力——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却向我们讲述另一种可能性。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十七个发生在日本传统街区改造过程中的另一类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日本各地,个个精彩,引人深思。西村幸夫教授认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得以形成和兴盛的理由,因此,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性建筑物都“吸收了灿烂辉煌时代的热血和能量”,是城市辉煌历史物化的表象,因而也常常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第一篇《十年后的小樽运河》中的主角小樽市运河,就曾经在日本北海道开发时期活跃一时,在小樽市作为通商口岸的时代,在小樽市作为煤炭输出港的时代,这条运河曾经负载了小樽市的繁盛。同样,标志日本纺织业黄金时代的足利市陈旧的厂区,江户武士的旧邸,银矿开采的疯狂年代过去后留下的旧宅……它们或者曾经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和血脉,或者是已经成为一个城镇发展历史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当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它们的存在却被划上了巨大的问号、面临被填掉被推倒被毁弃的命运。这就是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城市改造带来的严峻的现实。然而,对于故乡的热爱,让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了维护和促使老街区再生的运动中。我们通常在传统和老人之间划上等号。但在日本这些维护地方传统的运动中,令人欣喜的是有很多青年人、知识人活跃期间。比如小樽运河保护运动中,柳田良造等三名北海道大学校友组成的“青年三剑客”。从提出解决方案到起草各种声明,以及执笔调查报告,他们在整个运动期间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这些运动最后铩羽而归者绝不在少数。北海道另一座城市函馆旧街的景观,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破坏殆尽,这一切是在很多老居民奋起发动了反对运动的背景下完成的。最后阻挡住开发商脚步的,并不是民众抗议的声音。作者写道:“当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高层建筑的兴建突然告停,函馆景观也就好不容易地总算被挽救回来”。但这些哪怕并非全部获得成功的运动,本身却自有其重要的价值。因为投身于运动的人,找到了很多重要的观念,他们认为,“真正的故乡是自己的心之所在”,在他们看来,老建筑是“心灵的故乡”,是最有价值的观光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重新发现和保护,而不是只在“遥远的地方寄予思念”。这些投身保护运动的人们,努力的方向并非仅只为了怀旧,他们从对过去的怀念之中,追求显现出现在的美,并借创造力的展现中把目标指向未来。令人感动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中收入的故事很多是双赢的。小樽运河保护运动大大增加了该市的知名度,成为使这座城市一跃成为观光城市的重要契机。函馆市的“城市色彩文化研究会”曾用砂纸打磨本市一座座洋馆的围墙,让不同时代漆下的油漆像年轮一样展现出来。他们的努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获了奖。他们随后用这笔巨额奖金建立了“色彩基金”,资助更多关心城市建筑的人。如今他们在组织调查自己街道居民们“最喜欢、最不喜欢的地方”,他们在组织讨论“希望自己的街道变成这个样子、如果我们不管它,它会变成这样的地方”。而这一切也得到市政方面的协力。人们不再把自己的故乡简单交给开发商们任意肢解,老街道也不再是开发商们为赢利而可以任意切割的甜美蛋糕。海那边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身保护和再造故乡魅力的运动,是宣示你对你的街道有责任,你不负起责任,你就没有权利责备任何人。在结束这篇短文前,请允许我再讲一段发生在山东济南的故事,因为阅读这本书让我时时想起我一位叫姜波的山东朋友,想起他怎样与朋友们一同保护山东古建筑。据说,我们熟悉的《大宅门》一剧 “百草厅”的原型——北京同仁堂的济南分号宏济堂西号,也曾经被列入了拆迁冻结的范围。但最后在济南的学界、企业界与政府积极沟通下,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老建筑最后靠平移技术得以保存了下来,并将改为山东中医药博物馆。我很高兴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很多像姜波这样的青年学者正投身于保护自己故乡的活动中。所以《再造故乡魅力——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所写的并不是和我们距离遥远的异乡故事,它今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如果你已经或正想投身其中,那么我愿意告诉你说,你的身边一定就有同行者的足音,因为有成千上万热爱自己故乡的人,所以你并不孤独。2007.11.8 清华文北楼310

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再造魅力故乡》

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再造魅力故乡》从这本书上,又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人做事的细心和认真。书中介绍了十七个日本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的故事。老街区,我们都想保留下来,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肯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变化,居住和使用都感觉不方便,一些老的社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所以在里面居住的人会感觉老社区远远不如新的社区更适合居住。所以要保留老街区,都应该进行一定的改造,完全不动的保留,几乎行不通。比如应该改造配套的管网,上下水,电力线路,互联网,有线电视,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等等,还有区域的规划,绿化,美化,量化,还有交通的配置……这都需要对老街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这种改造也是保留的前提。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几乎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这样的街区,可是在改革开发以后,很多消失了,在房地产开发中被夷为平地。只有特别有名气的街区才会受到重视,被保留下来,比如北京的天桥大栅栏,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等等,沈阳的中街保存得也算不错。还有更多的不那么著名,不那么有特色的街区都消失了,抚顺以前的南北台地区有很多日本人建的小洋楼,是当年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学生毕业设计,每栋小楼都不一样,挺有特色,只是六七十年过去了,房子年久失修,里面也由一两户被改造成四五户、五六户变得狭窄不堪,最后没有改造,结果就是拆迁夷为平地,建新楼了。想想同一个时期的青岛八大关的小洋楼就保存下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景区,就感觉挺遗憾的。其实很多城市都经历过类似的心理过程,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些老房子没有什么价值,改造投资太多还没有什么收益,拆迁马上就能看到实惠。可是等时间的发展,人们才发现,拆迁得到的那点实惠很快就花没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可复制的老街区的价值却与日俱增。于是很多城市又开始重新拆迁,建成那种仿古的建筑。比如成都的锦里,沈阳故宫前面的清代一条街,现在几乎有的历史的城市都在大张旗鼓的修建这种仿古的建筑,以前是整条街,现在是整个社区,甚至像大同,整个城市的大规模进行仿古翻修,一座座明城,宋城,唐城,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可是你走得越多就发现这一座座城的雷同和相似,从南到北,从山区到水乡,甚至分不清各自的特色,让你身处其中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让我们再看看这本书中描写的日本吧,这十七个地方,都是小城市,小街区,小地方,都是在我们眼中不值得保留下来的太普通的历史街区。可是主张保留的都是当地人,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些历史保存了下来,并且通过改造,让这份历史获得了重生。当你面对大同投资上亿元高大雄伟的城门楼时,你感受到的只有震撼,好漂亮,但是你说不出历史上谁曾经从这个城门中走过,也说不出谁曾经镇守过这里,因为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你来到日本的这些街区,当地人会告诉你很多很多关于这个街区的故事,每一间房子,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故事。

故乡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那个故乡可能不在你出生的地方,或者也不在你生活的地方,但总有一天你会回到那里 。因为那是和你骨肉相连的地方,但是故乡是要重生的,再造的,而这一切又得取决于你对故乡之外的认知,所以,为了回家,先去流浪吧

重生街区:重新审视日本建筑文化

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全书的文字流畅,编排也很适合快速阅读,让人感觉很轻松,简单容易翻阅。整本书体现出日本文化里深切的人文色彩,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岛国,伴随着几度不安而更要加倍利用和保护原有的建筑地基。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民众的努力而使很多运河、社区、旧式建筑都得到了极好的保护,在重新建设和部分改造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日本人的智慧和日本文化独到的传承。真的让我耳目一新,对日本建筑及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本书在组织活动,庆典及梳理地源历史、社区文化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让我对日本保护和民众的团结开拓了新的审视角度。

再造魅力街区

上个月在《读书》上面看到了这本书,昨天图书馆刚好有,下午的时候,专门在地铁上饶了一个大圈子,把其中的两个故事看完了。故事讲的是从日本由北到南的选取了10个小城市去讲讲他们如何处理历史遗产(文化财),尤其是在历史建筑保存上面的故事,如其说是可以扯到什么社群主义重视社群主义的力量,不如看看这本书自我的定位和分类:纪实文学。都是一些纸面上很平凡的故事,不过内里所发生的行动却远远不是几句话的概括可以说完的,尤其是有太多的社区的保护运动,前后历时29年,还曾经涉及到一个县城里面有一半的人对一个历史建筑项目如何保护进行投票,这些至少在我看来,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如同书中的序言讲的,日本也经历过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高楼大厦飞速拔起的年代,也发生过原有的历史景观会妨碍到现代化的开发,或者至少这些“文化财”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发展似乎发生了不了什么作用的阶段,如同第一个故事里面的小樽市,里面有一条宽有40米的运河,过去承担的港口职能在大吊臂车发明以后,运河逐渐变成了一个臭水沟,而经济发展的逻辑要求把这条臭水沟填满,仅留有10米宽的河面,其他的地方填满来修建两条公路。于是就惹来了当地要求保存这一条有着历史文化记忆的运河宽阔河面的人士的反对,因为景观的改变,将会使得整个城市对于历史文化记忆泯灭,接着各种保护大运河的活动纷纷展开,组织机构,开设讲座,专家座谈会议,与行政单位的谈判,要求设立法,制作出版物。里面有几点很让我佩服的是:第一,在保护文化遗产里面,他们用了一个“新保护主义”的方式,意即文化保护不是放在冷冰冰的历史博物馆里面的,而是通过讲座,通过相声小品,还有出版漫画《小猫咪爱大运河》来指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第二,整个活动居然会有三名大学生,北海道大学的三名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号称“青年三剑侠”,而且这三名昔日的青年三剑侠现在已经成为了再造魅力街区的活动中坚,并且参与了函馆,川越以及横滨等历史城市的再生计划。第三,那些号召保护街区文化的团体所选择的策略就是对话,不仅仅是与要求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化的行政部门对话,在这之前,首先和街区内部的异见人士对话,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喜欢运河的,都喜欢历史文化的,但是内部开诚布公,公开的交流讨论却是达成共识,汇聚力量的必要途径。最终一系列的活动下来,从1966年政府最先的方案公开,到1980年最终订立方案,到1995年建好,整整29年,最终支持保护运河的人们取得了胜利,虽然运河的河面变窄了,但是19.5米的距离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原先河面新增了一个散步道,用来隔开了运河和两条公路,人们在散步道当中行走,亲水性就很强了。后来小樽市因为这个大运河的保护取得了成功,并且区内很多“文化财”得以保存,使得这个城市名声日隆,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兴旺的旅游业,尽管当地的民众对于这种“浮萍式”的旅游业不太喜欢,但经已不再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被“从落后到先进”的现代化逻辑淘汰的“夕阳城市”,甚至颠覆了这种城市发展的逻辑。如果非得要说些政治理论的话,那么就引用序言中的一段,“如果我们不要把地方上的交流联系,看做是失去个人隐私的桎梏,而能将其视为对防灾和社会福利有所贡献的网络的话,那么我们对地方的评价就会完全改观。”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那里叫带河路,因为整个路是弯弯曲曲的,是沿着一条河涌修建的,在路面的水泥板下面就是一条弯曲的河涌,像玉带一样。现在呢?那里叫做康王路,笔直笔直的,跟其他的道路没有什么两样。

再造还是还原

我们以往更多的是关注人对环境的改造,常常说“改造自然”,这本书告诉我们,环境也可以影响到人,尤其是“环境对人的教育力量”,需要正在城市化的中国认真面对。

XX

十七个故事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看到后面约略有了些重复的感觉。其实这个核心就是对故乡的感情,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法,取得环境、经济、人的和谐。读这样的书,不是用来为人家赞叹的,人家也不需要你旅游式的看看说好,关键是如何致力于解决我们的问题。那么我们对故乡的感情不逊他人,怎么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使这种公民自觉的行为成为可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书中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日本的市民和政府也斗争过,甚至也有很多失败的过程,那么最后能使政府改变观念支持社区营造,这就是人家的本事。回过头来看,所以这种社区营造,还是在国内的乡镇普及比较好,人员数量不大,互相熟悉程度高,便于组织,这样方便集思广益,方便沟通组织。但是我们国家那些默默无闻尚未被发现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对这样的观念是否有兴趣呢?是否能得到专业的指导?这是一个矛盾。

我们还有激情吗?

西村幸夫在中文版序中说,中国的读者若能像对待年长的老友、年迈的骨肉亲人那样,用温柔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故乡,他就倍感荣幸了。西村先生能感受到荣幸吗?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重生方式,但他们都有富有激情的当地人,像古川町那样的Uturn(返乡服务人员)。在华夏大地,还有多少人有激情去再造自己的故乡?再说书。还是很不错,17个故事,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从中也能发现再造故乡的诸多方式。再平凡的建筑,也应精心对待;不要小瞧普通的地方,用心去寻找,总能发现出彩之处,鹤舞市的红砖房因为当地人习以为常便也不觉的独特;街区所在的自然环境特别珍贵,河流山川虽不及建筑街巷细腻,却滋养着那片人们生活着的街区;。。。。。。总会有很多很多方式让故乡更具魅力,心中也只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念头“让生活的地方更加美丽,更加舒适”。悲观的我认为,最难的是,多少人还打算生活在故乡?

生活在这里,那就好好照顾这里

对于苦寻老城区矛盾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显得非常亲切,可读性很强,适合关心旧城保护和再利用的同学去阅读。日本案例中,人家旧城保护的机制大多是居民自发陈情,专业人员领衔请愿政府,政府从冷漠,毫不关心到后来见到成果,支持。17个项目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的差异就足以彰显地区的特色。断面的设计很几个地方做了非常忠实老建筑手法的改动,协调统一了秩序,达到了创造出更有魅力的空间的目的。但是,总体感觉感性的语言太多,对于建筑和设计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这方面看的很不过瘾。

建筑学的魅力故乡

在古典主义宏大叙事驱使下起步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村落长期以来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大量城市无力招架现代化的压力纷纷沦陷以后,传统乡土生活中各方面历史信息尚在农村苟延。这些记忆稍纵即逝,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家庭社会的重构,势必圮坏在愈演愈烈的革新洪流中。如何在泥沙俱下的当代,对村落的发展进行干预。继续肩负晏阳初与梁漱溟等先公的使命,再造魅力故乡。 此过程也有对“农本立国”的回归与反思,出入于关于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渗透着对城乡民间社会甚至个人生活世界的微观呵护。庶几能令中国的建筑研究步出殖民主义的阴影。早在1920年,沈理源先生 就测绘了杭州胡雪岩故居,开民居研究之先河。营造学社刘敦桢和刘致平二刘公对中国住宅建筑的开创性研究,虽有“礼失求诸野”为“民族形式”溯本寻源的古典主义野心, 亦不害其为民居研究之嚆矢。抗战前童寯先师完成《江南园林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开山之作,可成为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之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参照。园林沟通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建筑史,在囿于形式研究的中国建筑史界有阐幽发微之效力。村落一如园林,其整体的存在恰可超越民居的层面,由村落始,可得一不同的中国建筑史。同为切入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体系的关键,90年代以来,园林研究成为显学暂且不表;乡土建筑类出版物亦如雨后春笋,至今不衰。这些研究企图用一种宏观的、历史的视野,力图全面、动态地把握对象之脉络,至为可喜。不应忘记,传统风水堪舆、城乡建筑乃至园林山水,都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园情怀,这种情怀,毋宁说是一种农民情怀。她蕴藏着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更塑造了中国人对家园和自身的认同。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铭记农业是立国之本,不敢少欺;村落是农民包括我们的原乡,建筑师应该把村落包括城市残存的历史街区当作一群有传统、有感情的人的家园。当然,并不是说商业、旅游价值与家园营造势不两立,平衡双方乃至多方的利害关系,而非舍本逐末酿成悲剧。再造魅力故乡是解决当前城乡诸多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铸造这把钥匙,不能没有建筑师的参与。村落作为活的建筑,理应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强调社区的参与。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结构瓦解,而新的社区建设还任重道远;县乡级领导对于历史建筑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残迹的命运。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革新”无论作为建设方还是老百姓的想法,几乎不可避免。如何将其贯穿在发展的脉络中,而不让历史戛然断裂?毕竟,县长任期有限,计非长久。让农民珍惜祖辈传下来的建筑并与社会共享,更非一纸命令所能解决,惟有进一步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期对农村进行一系统的改造。再者,农民即使有此心还要有此力,藏智于民的同时也要藏富于民。我们的工作能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普适性探索尤有意义,惟有从点开始实验。好在前途不算渺茫,西村幸夫先生在《再造魅力故乡》中讲述的日本十几个传统社区保护与复兴的辛酸故事,日人累数十年之力方举步维艰,我们不必急功近利。假以时日,重建农民对乡里的自尊与自信,乡村才能进入良性发展。京西古村落的保护亦复如是,掠夺性的旅游规划,割断历史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终究只剩下些许空虚的人们在影视城中游荡。商业将村落侵蚀,朴野全失,谁能不怀念过去那宁静的日子。不管是王军的老北京、还是王笛的老成都,都寄托了对于已经失去的城市的怀念。我们不认为古代的农业社会就有多么美好,只是在任何社会均应该有均平的良知。无论是现代化的要求,还是或浓或淡的乡愁,不能以农民的牺牲为代价。农村在发展的焦虑中要利用城市对自己的原乡想象来发展自己,村落的保护绝非仅仅是农民的事情,事实上,全社会在面对“新”的诱惑时能将自己的行为放在历史中去考量吗?庸俗的唯物质主义的心态已经让城市率先失去了他们的魅力。城乡居民谁也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需互相抱怨。时间会让一切剥蚀,不用很长,也许十几年,几十年就足够了。徜徉于这些废村旧巷,抗战时的标语,文革时的毛泽东画像,都是那么亲切而真实。珍贵的恰恰是时光的流逝,无数个晨昏,村夫村妇在这里承受着苦荷,享受着安谧,在家园留下充满力道的刻痕。魅力故乡距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建筑师的斧凿将何处施恐怕要谨慎,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条分缕析远胜运斤如风视锦绣如乱麻的“大匠作风”。

我爱我家

独眼7月初,在刚结束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在经过几年的准备与等待之后,终于被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是,我所认识的不少建筑设计师都认为碉楼不美,这些建筑参考画片儿或只凭想象,将直筒楼和一个装饰繁复怪异的顶放在一起的,从设计手法到审美意识,叫人失望。碉楼除了其匪夷所思的造型和此起彼伏数量庞大的规模之外,令所有成员国代表震动的,是沿海地区的华侨持续100多年对地方建设及碉楼维护的关注,对于已然离开的村庄,甚至是隔代人都倾注了无法想象的热情。故乡情超越了所谓的“美”的评判标准。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会长、日本历史古迹保护专家西村幸夫所著的《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以17个城镇的保护活动,讲述了有着不同经历的“我爱我家”故事:人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维护生活的地方,发掘延续地区的传统与文化。整个亚洲,对于故乡的难舍是有共识的。作为居民,以家乡为傲,并非难事,这种“爱”流于热情言语,也常止于此,不难理解,毕竟,实际行动起来势单力孤;能够自发的组成团体,不依靠政府、企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建设大潮中保护古迹,维护历史传统,这是有所行动的“爱”;敢于对抗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政府行为,勇于提出改进方案并且积极促成其有效实施,是更进了一步;当一切进展顺利,社区有了一定知名度,清醒地意识到过度发展旅游、太以经济效益为先的错误,各种利益当前,仍能回到维护社区传统延续为重的思路上来,这怕是最难得的“爱”。《再造魅力故乡》讲的正是这样一层高于一层的“爱”。居民们修缮了曾经辉煌一时或者具有地方与时代特色的老建筑,有些建筑,像红砖仓库或街屋,看起来并不起眼;足利市的人们搜集整理了地方的最佳景观,出版了《足利百景》这样的小册子;古川町的居民甚至注意到最细微的建筑雕饰变化,制作了“云”地图。有时候,为了保持自己家乡的景观,还要进行艰苦的“斗争”,在近十年中,一开始由24位市民组成的小樽运河保存协会不断与政府的运河填埋计划抗争,最终提出了可行的改造计划,也让小樽蜚声全国,这时,小樽人意识到旅游带来的困扰,毅然停办了庆典活动,避免陷入“到此一游的纪念品式观光”。居民们的出发点不是制造一个可供赚取旅游收入的景点,而是时刻想着“我生活在此”,希望能“在落居之地圆满地生活,度过一生”。正是这一点,特别的感动人。每个真实的故事里,人们的力量如此单薄,只是因为心里揣着乡情而有了动力,付出数十年心血。故乡的好,可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书中的居民们也不曾期待获得某种荣耀,重要的是,人们在使自己的街区重现光彩的过程中获得了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努力了。转头想想中国,故乡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抽象地位,结果却是,大量村子变成“空巢”,只剩下老人,房屋无人维护,只有变得越来越破旧,最后人去楼塌。那些有能力新建房屋的村落,多多少少在高度、体型、材料使用上都在试图向城市建筑看齐,甚至有所“创新”,动辄四五层高,阳台上装着罗马柱栏杆,满墙瓷砖拼图案。另一方面,大张旗鼓有着时间底线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一套居住标准和建设要求,其间若不能兼顾地区传统,无疑成了另一次不负责任的拆旧建新。保持乡土特色,迫在眉睫。对于中国,怕就怕在让人们领悟到故乡千姿百态的美与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前,一切已经消逝了,怕故乡不再能称之为故乡。全球化正在世界范围兜售着“大一统”的价值观。各地的人们追求同样的生活目标,开始用同样的视角评判一切。结果却是,所有一样的,都很难被认为是美的,巨大、不协调的建筑景观随处都是,而那些游离在全球化标准之外,特立独行、拥有一定特色的地区,越来越能打动人。这正是开平碉楼不符合现代建筑审美却毫无意外的通过了大会评选的原因吧。大概是人们看惯了模式化的城市,对独特的东西反而更加敏锐,更有需要。我们会分不清记忆里的某个场景是上海、广州还是北京,而那些深具特色、有传统的乡村、城镇,最终在脑海留下不灭的一席之地。《再造魅力故乡》中没有工作指南,没有速查方法,只是平实的描述人们“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西村幸夫说,这一点“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只是这里有些人将“我爱我家”化为行动,而且成功了。

故土在 传统在

  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以及文化遗产抢救势必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拆迁与保护”这对相生相克的矛盾长久以来一再成为民众与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他山之石,我相信这本讲述日本老街区改造的故事集《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能为中国急剧变化的城市改造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此书的作者西村幸夫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一位久负盛名的城市保护专家。作为国际古迹遗址会议的副会长,西村近年来也现身中国城市古迹保护的活动之中(如参与古镇碛口的保护倡议),只是不太为普通民众所熟知。这本书中,西村教授以其细腻精微的笔触,气定神闲地讲述日本17个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再造的故事。每篇故事都记录了一个古老街区保护再造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透过这一个个独特的故事,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西村对传统街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那些社区保护和再造者的崇敬感激之情。  这是一本故事书,讲述老旧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的故事,书中有许多细节特别感人。例如,在近江八幡市,为让八幡护城河恢复过去清澈畅通的原貌,市民自发连署签名,三天之内收到七千多人的签名,占这座城市总人口的15%。每个星期日,当地的市民团体会自行到八幡护城河进行清扫,收集垃圾、清除杂草、排除淤塞。在中国,几乎看不到此类情况。另外一个故事是,在岛根县大田市大森町,当地的社区保护团体成员,一群30到40岁甚至还有60岁的人,在集会结束的晚上,从大森一头走到1公里之外的那一头,连呼三次“我爱大森”,还来回呼唤“我一定要做!”这是社区保护者最真挚最诚恳的心声。如同上述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日本民间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坚守。  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日本民间自愿自发地维护着文化的脉息,真挚地热爱并且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认同传统文化——爱护故土——自发保护并适度改造传统街区,是每个社区保护者的一个基本理念,目的是要把自己的家园变成散发独特魅力的所在。在这一理念支配之下,也产生了民众与政府的种种矛盾,出现了连署签名、集众倡议、递交请愿书等等行为。他们的保护超出了个体的利益,甚至很多人是主动放弃了个人眼前的利益,他们保护了群体的利益,维护了居住的环境,是出于对故土最真挚的热爱。在保护传统文化与居住环境的问题上,日本民间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和可怕。在这种强大力量的支配下,他们成功地守护了故土,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建造出一个个魅力故乡。

是它让我在那一刻有了回家的冲动

离开家乡若干年,在慢慢把自己的价值观定格在如何于城市中突围的时候,被他提醒了我们所学所想最终是为了什么?

通过爱这个地方的人的眼睛,才能够真正看见这个地方。(阅读中)

俱乐部的设计理念:各种不同想法的人们都可以被接受,每个人要加入很容易,就算要离开也没有什么拘束。肯定人们都有各自的生活舞台,不必刻意以一种规则将大家绑在一起,大家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再由周围的环境加以支援,这样就可以立足了。社区景观营造划分六区:新都市景观形成地区、景观形成重要建筑物等周边地区、重要眺望景观地区、港湾景观形成地区、历史性景观地区、据点式景观形成地区

故乡的魅力因何而来

一口气读完了《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著者西村秀夫先生是ICOMOS副会长,书中介绍了日本小城镇社区营造运动的17个典型案例,是一个个民间自发保护老社区的动人故事,草根的力量与热情令人动容。西村先生在序中说,“深信这些来自异国的故事可以打动中国读者的心。为何如此,是因为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无论在世界任何的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日本国民对于传统的珍视,不能不让人萌生敬意,其间的认真与执著,足令我们汗颜。这些案例提供了有关历史街区保护的种种新鲜活性的思路,尤其是在力求保护与活用两方面平衡发展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到底是什么,让尊重传统、珍爱文化遗产成为日本国民的普遍自觉意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支撑?除了民主的制度和成功的教育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些都是感动与感慨之所在。此外,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许多保护历史街区的案例中,民众在自发进行历史建筑调查研究过程中,在政府的扶助下,促成了好几个博物馆项目的达成,如京都府舞鹤市民保护红砖建筑的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红砖博物馆的落成。与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相辅相生,博物馆意识已深入人心,国民已经将博物馆当作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要实现这个观念的转变在我们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永恒与现在,记忆与未来——关于社区文化营造与城市景观保护

关键词:建筑保护 文化遗产 社区营造 市民文化 读书笔记大约是在今年(2012)年年初,在过年之前的一段时间,笔者去了一趟海口市西庙。前去的动因异常简单,西庙门口有一家制作海南甜品的小摊,口味很好。西庙所处的位置大概可以形容为“大隐隐于市”,尽管坐落在海口市一个商业中心——解放西商业街的旁边,但是造访这里的人却几乎只是本地的居民。从解放路的中间进入一条小巷,顺着通行摩托车都有些困难的巷子拐几个弯,一座青砖瓦庑殿顶的传统建筑便映入了眼帘。西庙不大,却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一个社区生活的中心,整个建筑前后通透,跨进大门之后,第二间屋子只有两面墙,东半边是一张乒乓球桌,西半边则是几排椅子与挂在墙上的电视。老人和小孩安静地以各种姿势摊在椅子上,一派惬意。再进的一间屋子则是西庙供奉的神像。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内,这样的一个庙宇之中最初的宗教用途已经远远淡化,与宗教的庄重相距甚远的休闲与娱乐却在此处伫立着。这是海口再普通不过的一间庙宇。如果说这是一种可以成为永恒的感觉。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个问题一直萦绕脑中。“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雨果用这样一句不带副词的判断句表达了他对于永恒的敬畏。而方拥老师却说:“中国的建筑从来不是为永恒而建的。”从建筑材料上来看,多土木,少石砖,虫蚀蚁蛀,若没有居住其间的人精心打理,多为倾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在人们惊叹于古罗马帝国的竞技场的时候,汉代宏伟的都城却只能在文字和地图之中畅想。中国古代的人们也对永恒有着长久的追求,秦始皇的兵马俑依旧屹立着,叙述着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而在历史的车轮之中的人们,却是一生一世地交替着,用短暂的生命推动着历史之车。而对于现今的中国而言,永恒与短暂的显著对立在城市这一个人类文明的集合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百年基业,质量为先”在无数建筑工地楼体上悬挂着的巨幅标语上刺眼的猩红,与周边建筑在风雨的侵蚀下显现的低饱和度的墙体产生了奇妙的对峙。笔者所居住的宿舍楼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的,当时的设计使用工期据说只有十年。院长在他大学时期居住的时候就已经是超龄服役,而到我们依旧居住在这修修补补的楼房之中。刚刚搬入的时候,室内墙面刚刚粉刷一新,根据学校的习惯,每一届学生毕业之后都会将墙皮重新粉刷一遍。迎来送往之间,墙壁之中又贮存着多少人的记忆。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内,永恒与临时的界限已然消解。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来来往往,为这样一幢风烛残年之中的建筑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因为生活,正是永恒的唯一来源。生活时间长的机体基本上无外乎两种——生长缓慢或者新旧并存。生长缓慢之如海龟者,如彭祖着,也不过三位数的尺度。而在北美生长的潘多树,据考证在八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萌发,而今则是一片基因相同,根系相连的无性颤杨林,期间也经历着生老病死,但是整体确实是长久的,对于大多数的生物而言,这就是永恒。因此,尽管材料并非永恒,但生活于此的人们通过对他们生活的环境的不断倾注关注,不断地修整、重建,将过去延续到现在,在现在留下自己的痕迹,然后再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带向无尽的未来。于此现在即是永恒。所谓的社区营造与遗产保存便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对于永恒的态度之中而进行的。在一门课程之中老师的一段论述令我印象深刻,她说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切记忆的累加,我们在母亲身体之中的时候,就是对于我们进化历程的回顾,而我们学习的过程则是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整体回顾。在这样的一个论述语境之中,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我们生活的社区乃至城市,通过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将它所携带的记忆传递到了我们身上。家门口熟悉的那家吃早餐的粉店,他家的手艺可能就是历史之中某个不知名的人物创造的,尽管可能在文字之中没有记载,城市去通过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方式记载了下来。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我们的口音,也是这样的一个生活的地点,人们通过口口相授,不断流变成为了今天的我们。而我们身边的建筑,则是这个城市之中最为可见的记忆。建筑是人类生活最直接的容器与城市最直接的物质组成,人类生活直接反映与受制于斯。基于这样一种与人的亲密关系,建筑应该是城市的记忆最为真切的反应。人类的一切行为,社会的一切态度,似乎都可以真切地反映在城市的建筑之中。在北京的城区之中,广布着许许多多形制一致的方形的苏式居民楼,这些建筑大抵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这些笨重而质朴的建筑似乎也在诉说着那个年代之中人们的热血和那段岁月之中一个个小家庭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的喜怒哀乐。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砖垒起的独立的家庭住宅,尽管在景观上并不美观,甚至让人生厌,但是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与传统的家族居住模式与工匠把关尊崇传统的营造模式的决裂和对现代建材建议性和实用性的屈从,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而现在城市之中拔地而起的一幢幢相互并不协调的住宅塔楼,则是中国高速城市化过程的不二表征。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经由这样一种常人不太在意的方式得到了表达,建筑作为城市记忆的忠实记录者,讲述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保存建筑,这是这个城市的根基,高速我们它从何处来,而我们正决定着它要向何处去。旧者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的建筑已经脱离了这个时代的步伐,成为城市之中一些落后的区域,新的时代却已经在否定它的过去,在匆忙的拆建之中试图将许多生动的记忆抹去。而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呢?在《再造魅力故乡》这本书之中,作者试图指出了一条我们之前提到的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作者通过一个个案例枚举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社区营造如火如荼的画面。本书的基本思想是社区内的居民通过自行组织的方法,重新发现其生活的区域的魅力,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得这样的魅力得以保存与呈现。当地居民的心路历程也被生动地展现于此,尽管是相互孤立的案例,全书的中心却是统一的。在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之中,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原有的空间形式所承载的产业与活动已经消失于这个时代。武士的宅邸之中已经没有武士,冶金工厂之中机器也不再轰鸣,仓库不再作为往来船只贮藏货物之地。原先的生活已经离去,新的灵魂还未注入,城市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在现今的中国之中,由于热钱巨大,整个机体处于一种极端活跃地状态,摧毁一切效率低下的事物,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似乎是主题。在这一动因的驱使下,人们放弃城市之中原先细密如织的街道格局,拓建为一眼望不见尽头的笔直马路,二道、四道乃至八道的大路比比皆是,街道两端的居民必须要通过天桥才能到达对面的街角。原本鸡犬相闻的生活被肢解而后毫不留情地抛弃了。有朋友说,北京现在不叫北京,而是帝都。这样的一种称为上的差别,反映的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革旧鼎新”的过程,原有的文化仅仅成为了一家家连锁的餐馆和商店,遛鸟的老人找不到熟悉的公园,街上的叫卖也稀有听见。而今又有消息传出,北京将复建许多的城楼,也许景观还在,但是其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同。这样一种文化符号的重新塑造能够为这样一座有些健忘的城市带来一些什么呢?我们拭目以待。在建国之初,在拆毁北京城墙之时,城墙作为旧的社会标志被狠狠唾弃。而这样一个容器在那个时代也看似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桎梏。然而除了拆除,我们也许会有更好的办法为这样的一具“遗体”注入新的生命。798工厂区,众所周知的著名艺术聚集地,如同世界范围内许多其他的新兴艺术聚集区一样,是城市自发更新的一个结果。艺术家们聚集于此,由于有了新的生活与利用进入了这样一个已经僵硬的躯体,原本灰暗的工厂区渐渐成为了朝圣者众的艺术中心。基于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个假设:将建筑作为一个容器,尽管里面存放的内容已然改变,但是只要有适应容器物质填充,这样的容器便可以重生并且焕发独特的光彩?这样的一种重生的光彩不同于其他新建的建筑带来的令人激动的魅力(尽管现在国内能称得上“令人激动”的建筑并不多),它仿佛一位老者,用一种淡然的语气跟孩子们在一起游玩,眼神之中单纯的快乐之中又混合着一丝睿智。艺术活动,姑且将它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仅仅是古老的建筑重生的一种模式。转念一想,这样一种利用转移的模式似乎还有一些入侵的性质——还是一种外来文化,新兴文化对于较早的文化的否定。而社区营造似乎才应该是这样一个矛盾的解决最佳的方式。在书中作者提到的许多案例,都是将原有的建筑根据其最显著的文化符号改造为一个本地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受众在更多的程度上是本地的居民,通过一个具体可见的方式将本地文化实物化,从而促进人们对于本地对于故乡的进一步思考,也将该地区的文化符号更加深刻地储存在人们心中。这样一种改造模式也只是其中一种相对成功的模式。再者,不妨回归到开篇提到的海口市的西庙,原先作为宗教建筑得以保存的庙宇,在保留部分宗教功能的同时,更大的功能让位于社区文化中心。这样的一种文化中心的创造是自发形成的,也是根植与本土的。在这样的一个空间之中,孩子拥有了发小,青年人依偎着看雨,老人则矍铄地打着乒乓球,路人端着一碗小吃在庙里面解除了疲劳。一切浑然天成,而这样一种氛围的形成则是这个社区的记忆,它也许是过了多少年才成为现今的模样。如果没有门口的小吃摊,也许不会有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抑或是小吃摊是因借了此处的人气。人们的生活在偶然之中成长为现在的模样,这是这个城市或者这个社区无可替代的存在。而这样的一切,很大程度上依靠着一个成熟稳定的社区。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期,社区社会也在渐渐形成,但是距离有组织的社区生活还相距甚远。通过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来让人们意识到居住在一起的人们被捆绑在一条精神纽带之上,作者似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方式。比如一份关于本地社区的刊物,或者是本地建筑物评选,在或者是本地建筑观察活动。而这样的一些活动在中国的开始是否已经到了时候呢?此处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前段时间一个关于海口市的视频上传至网络之后,在海口的青年尤其是在外读书的学生之中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说明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地方与自己有着多么巨大的精神羁绊,某种生活方式,某个城市的记忆已经牢牢地生根在某人身上,而这样的一些文化符号才组成了这个人本身。在此,我们不妨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尾,中国的市民文化、社区文化将怎么发展,人们将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建筑与空间,我们拭目以待。


 再造魅力故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