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魅力故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再造魅力故乡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
ISBN:9787302148173
作者:(日)西村幸夫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运河问题总结研讨会相继举办 1985年小樽运河被部分填埋,道道临港线拓宽工程完工迄今,已经过了 十几年;全国注目,步步维艰的保存运动同样也已进行了30年,重新检视小 樽运河问题,作为今后小樽社区营造再检讨的活动,陆续地举办。 1995年2月,“都市环境设计会议”举办“小樽过去都市设计座谈会” ,会中以小樽为首,在与本州的历史城市作一比较之中,掀开北海道历史环 境保存问题特质论坛的序幕。同年8月,“小樽再生论坛”主办“小樽街屋 座谈会”,约有两百人出席。 “小樽再生论坛”(执行委员会召集人崎恒夫)是在1985年小樽运河问题 结束后,为结合市民力量,推动小樽社区营造而成立的团体。他们除了向市 长和道知事提出陈情书、建议书之外,还举办演讲、系列座谈会、小樽街屋 散步等活动。在1995年8月的座谈会中,又编辑发行(《小樽建筑探访》(北 海道新闻社)一书,以彩色照片介绍小樽地区现存的代表性建筑物共123栋。 在“小樽街屋座谈会”上,领导运河保存运动的峰山富美以“运河虽然 已经被填埋了,然而想要留下运河的心情却没有被填埋,也不会被填埋!” 这样的话来表述情怀,使得在座的听众无不动容。 如今,小樽已经成为每年有600万以上观光客到访的热门观光地区。为 观光带来契机的小樽运河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呢?而诱使居民发起并 投人这项运动的小樽魅力又是什么昵?商业都市小樽的建立和小樽运河 小樽这个近代都市的发展,可以说是从1873年幌内发现煤炭开始的。 先是手宫兴建栈桥(1877年),小樽一幌内之间的幌内铁路也于1882年通 车。而小樽一札幌线更早在1 880年就已开通,这是继新桥一横滨线、大阪 一神户线之后,日本全国的第三条铁路。 此后,身为煤炭输出港的小樽,一变而为商业都市,同时又是札幌的外 港,开始进入其繁荣极盛时期。1889年,获得官方许可,得以将煤炭销售给 外国船只,接着又在1899年被指定为外贸通商口岸。 小樽和一般的良港不太相同,地势多为山地,平地非常少,在城市道路 发展过程中,填海工程可说是势在必行。1889年时,在今日小樽运河靠山边 的海岸线,已经完成长达两公里,面积有125620平方米以上的填海工程,形 成了现在的北滨町、南滨町。 小樽运河随后在1914年开工,1923年完成。原本填海而成的海岸线外40 米处,又以石头建构出人工岛。为了取得填海的沙土,于是开凿出宽40米, 长1324米的运河。据说,石造的部分当年是由石工穿着潜水服,完全以人工 建造起来的。 运河工程可说是商都小樽鼎盛时期的纪念碑。 近代建筑群集 极度兴盛的都市往往都以建筑物来呈现昔日之繁华,小樽也不例外。从 富丽堂皇的西洋样式银行到木构架的石造仓库群、和洋折中式…的商店,直 到纯日本式的住宅,各式各样的建筑承袭着往日的荣光,留传至今。 小樽市过去曾就历史性建筑进行过两次全面性的调查。其中,1992年的 第二次调查乃是针对第一次调查的2357栋建筑,再仔细检讨筛拣,选定其中 的508栋,作为再次调查的对象。 在这批建筑物当中,有许多是非常值得注目的。例如,1879年工部大学 校造家学科(今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第一届4位毕业生,其中3人的作品都 留存在小樽中,也就是佐立七次郎所设计的日本邮船小樽分店(国家指定重 要文化财)、辰野金吾等设计的日本银行小樽分行、曾弥达藏等设计的三井 银行(今樱花银行)小樽分行。 此外,面对运河、左右对称、各有中庭,呈现出稀有形式的小樽仓库( 今小樽市博物馆、运河广场等)巧妙地将庄严与夸张的鱼造型搭配在一起。 从这里开始,接着是有着巨大屋顶的大家仓库(今小樽玩具),以及以三个大 小不同连接在一起的双斜屋顶为特征的涩泽仓库(今Blue house小樽店)等, 互争光辉般竞相挺立着。 1970年,由于小樽运河和仓库群在景观上所呈现出的明治时期建筑风味 ,日本建筑学会“明治建筑小组”将其评比为与神户、长崎齐名的三大景点 。 运河的填埋计划 大正时代小樽进行港湾建设时,并未兴建码头岸壁,而采取运河形式, 这是因为过去小艇在装卸货物时曾扮演重要角色的关系。不过由于港湾设施 近代化,采用大型吊车后,运河便显得跟不上时代,只剩下几艘废弃的小艇 成排并靠在运河边上,与背后石造仓库群相互掩映,形成勾起我们思旧之情 的河岸景色。并且由于运河两端也都已被堵塞,河水很容易沉淀,一到夏天 ,淤泥的恶臭汇集,使得问题更加棘手。 因此,将无用的运河填埋起来,建设成宽阔的干道,整体规划这一地区 的再开发,无疑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况且由于所需预算不多,且不必收购民 间土地,因此自然就选择将公有水面填埋起来的方案。1966年,都市计划决 定了道道小樽临港线的兴建,同年获得建设大臣的开工许可,开始施工。工 商界对于这样的道路建设也都予以支持。 然而,当道路施工到达运河区时,问题就出现了。1972年,有幌地区的 石造仓库群去除掉周围一些有碍观瞻的杂物之后,景观顿时为之一变,由于 此一契机,认为道路工程应该重新评估的想法,便在市民之间传播开来了。 P29-32

前言

  认识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他是日本的都市计划、都市设计与古迹保存方面的出色学者,尤其重要的是,西村教授对古迹保存的关切角度,全然不同于我们过去熟知的,传统式的,技术取向为主的保存。他总是先关心地方居民的感受,由社区参与的角度,保存地方特色,塑造聚落形式,改善生活环境之品质。这种草根社区参与的过程,表现了日本地方社会的活力与自我组织的能力,是日本市民社会的重要基石。这些“社会键结”具体表现在各式各样的“俱乐部”、“协会”、“组织”、“义团” 、“研究会”、“侦探团”、“协议会”……中,是所谓“都市社会运动” 动员团结网络(network)作用的关键。本书中的“造街”个案遍布全日本,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草根社区运动的结果。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快速经济发展之后社会反省力量的表现,也是使日本能成为值得人们长居久留之乡的根本力量。现在,更是经济全球化力量拉扯下,地方得以求生存、抵制与自主的根源。  以西村幸夫教授为代表的规划与设计专业者,在社区参与过程中细腻的社会动员,是那些以服务人民为职志的另类专业者不可或缺的功夫。对比于以风格创造为唯一职志的现代形式主义专家而言,西村教授所介绍的“社区营造”,保存了居民的集体记忆,勾勒了人民对明日城市的想象,提出了新专业者的出路与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在目前,即使在日本古迹保存的技术高度之上,西村教授最近仍向西欧孕育的“公共信托”(Civic Trust)制度再三致意,试图将这种机制引入日本。  我们的文化肯定“人杰地灵”的内在复杂关系,就社区营造而言,它其实还具有更积极的“改造风水”的主体性。地方的魅力来自,也造就了有魅力的人,这是地方之特色。我们在本书中看到了活生生的社区营造推动者的身影,与日本社区造街的种种经验,这些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点子、构想,可以启发我们在地的灵感,而不是生吞活剥、直接套用。消化与吸收他们的教训与创新能力,是我们最值得向日本学习的地方。经由本书,希望有志于中国大陆的小区规划与设计,以及小区维权(在台湾称做小区营造,也就是小区培力,小区增勇)的朋友们,能够更进一步地“接合”中国大陆的具体特殊情境,推动改造中国大陆的城市与聚落,让它们慢慢能成为有魅力的地方。中国大陆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的,规模如此巨大,速度如此逼迫人的,空间与历史的巨变,过去西方的既定理论架构很难硬套在中国的城流乡动之上,自以为是地指指点点。面对当前特殊处境的设计与规划的专业者,以及小区的居民们,吸取国外的经验以为参考就更需要眼光了。本书所引介的方法与创新行动是一种在社会过程中的创新,有别于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社会所强化的传统个人工作室的极端个人创新神话。这是全新的社会与文化经验,有无穷的潜力,值得尝试,以释放社会与人民的活力。当然,它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摸索,以及它与政治之间必须取得微妙关联,保持适当的自主性,最后我们才得以期待一种文化上的百花齐放。  让我们由大田市大森町,石见银山的故乡,布拉房生产的经验取得启发:“群言堂”“只有蜡烛、火灶里的炭火和井水的世界里,可以一边喝酒一边谈天——令我想起我们所曾经有过的宝贵空间”……这里是公共空间,是 “非常热闹,人人都可以提出自我主张的意思”。这里不是有权力的人一锤定音的“一言堂”。这种社会活动,不只是企业,包括了公共事务,甚至是社会运动的源头活水,这才是21世纪中得以生存的动力,而这竟然是我们在封建礼教压抑下久已遗忘的传统。  无论如何,由于地方是人生活的空间,社区营造提供了改造地方的动力,然而,就社区营造的过程,以及目标而言,其实,它要改造的是人。在社区营造的行动中,浮现了新社会。  夏铸九 于台北 2006年5月1日

内容概要

西村幸夫,1952年生于日本福冈市。国际知名的城市计划、城市设计、城市保全与历史古迹保存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都市工学系,工学博士。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国际古迹遗址会议(ICOMOS)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及世界文化遗产审核委员,“亚洲及西太平洋都市保存联盟”发起人等。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

书籍目录

序 夏铸九
译者序
中文版序
推动社区营造工作的人们——代前言
本书相关城镇位置略图
01 十年后的小樽运河 北海道小樽市
02 为自己的城市着色 北海道函馆市
03 把这条街道送给您 木县足利市
04 从制丝之城到藏造之城 长野县须坂市
05 一切都从若林邸的修复工程开始 新县村上市
06 适合狐狸娶亲游行气氛的社区营造 新县津川町
07 青空下的土藏街道 爱知县足助町
08 每天都在前进的飞匠师聚落 岐阜县古川町
09 从一条污水沟开始的故事 滋贺县近江八幡市
10 红砖的“发现” 京都府舞鹤市
11 鲭鱼街道 熊川宿的春天 福井县上中町
12 城下町崭新的第一步 冈山县高梁市
13 石见银山和生活产业 岛根县大田市
14 散播锦川新种子 山口县岩国市
15 陶瓷之乡新魅力 佐贺县有田町
16 寻找生活的新街景 大分县臼杵市
17 突破百分之十七 冲绳县嘉手纳町
附录 各地的街屋社区营造运动

作者简介

本书的诞生,源于与日本国内17个小城镇的保护活动家们的小范围交流,对于这本书里讲述的保守的历史保护和社区营造的故事,正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中国读者将会怎样阅读呢?带着期待与一丝不安,将这本书呈送到你的面前。
作者还是深信这些来自异国的故事可以打动中国读者的书。为何如此,是因为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无论在世界任何的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

图书封面


 再造魅力故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尽管现代人辗转奔波于物质追逐中并乐此不疲,然而总有一天,在他停下脚步的时刻,故乡的影子会浮现到他的面前。一如日本作家坂口安吾所写过的,人只在故乡的树下才得安憩。然而,故乡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的两个方块型的汉字,在全国范围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你是否意识到,故乡很可能成为一个日渐远去的背景。几年前阅读柳田国男著作时,他写过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条原本曲曲折折充满变化的乡间道路穿行于密林中,几百年来,围绕这条路产生过很多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可是,新的国道建设改变了这一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条使用现代筑路技术建设的新路笔直地通过这里,它那么合理,那么便捷。老路从此退出了人们的脚下,重新变成荒凉的荆棘丛,而那些父亲母亲带着孩子一边走一边会活灵活现地讲述的故事和传说,一天天远离了新一代孩子们的童年记忆,最后随风飘散,再难追寻。热心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柳田国男,号召爱好乡土民俗学的同道们收集乡下那些行将消失的故事和传说。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他的《原野物语》收集的就是日本岩手地区一个叫原野的小地方流传的故事。如果一条道路足以让我们失去许多传说和故事,那么,是否应当认真思考一下,在呼啸而来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我们在一天天失去什么?2006年的夏天,在湖北襄樊一个小小的咖啡馆里,我曾和一群自称“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青年人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晚上。这群年轻人通过网络串联到一起,共同关注起襄樊日渐消亡的地方文化传统。一位青年人拍下的一组照片,深深地打动了我。照片中的老街已经因为老城区改造而不再存在,对于成千上万的襄樊人,很遗憾,这些照片中捉拍的生活情景已经永远不再存在,这些照片注定成为他们关于故居最后的回忆。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一切就是唯一的选择,是现代化、进步、发展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然而,手边这本《再造故乡魅力——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却向我们讲述另一种可能性。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十七个发生在日本传统街区改造过程中的另一类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日本各地,个个精彩,引人深思。西村幸夫教授认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得以形成和兴盛的理由,因此,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性建筑物都“吸收了灿烂辉煌时代的热血和能量”,是城市辉煌历史物化的表象,因而也常常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第一篇《十年后的小樽运河》中的主角小樽市运河,就曾经在日本北海道开发时期活跃一时,在小樽市作为通商口岸的时代,在小樽市作为煤炭输出港的时代,这条运河曾经负载了小樽市的繁盛。同样,标志日本纺织业黄金时代的足利市陈旧的厂区,江户武士的旧邸,银矿开采的疯狂年代过去后留下的旧宅……它们或者曾经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和血脉,或者是已经成为一个城镇发展历史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当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它们的存在却被划上了巨大的问号、面临被填掉被推倒被毁弃的命运。这就是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城市改造带来的严峻的现实。然而,对于故乡的热爱,让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了维护和促使老街区再生的运动中。我们通常在传统和老人之间划上等号。但在日本这些维护地方传统的运动中,令人欣喜的是有很多青年人、知识人活跃期间。比如小樽运河保护运动中,柳田良造等三名北海道大学校友组成的“青年三剑客”。从提出解决方案到起草各种声明,以及执笔调查报告,他们在整个运动期间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这些运动最后铩羽而归者绝不在少数。北海道另一座城市函馆旧街的景观,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破坏殆尽,这一切是在很多老居民奋起发动了反对运动的背景下完成的。最后阻挡住开发商脚步的,并不是民众抗议的声音。作者写道:“当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高层建筑的兴建突然告停,函馆景观也就好不容易地总算被挽救回来”。但这些哪怕并非全部获得成功的运动,本身却自有其重要的价值。因为投身于运动的人,找到了很多重要的观念,他们认为,“真正的故乡是自己的心之所在”,在他们看来,老建筑是“心灵的故乡”,是最有价值的观光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重新发现和保护,而不是只在“遥远的地方寄予思念”。这些投身保护运动的人们,努力的方向并非仅只为了怀旧,他们从对过去的怀念之中,追求显现出现在的美,并借创造力的展现中把目标指向未来。令人感动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中收入的故事很多是双赢的。小樽运河保护运动大大增加了该市的知名度,成为使这座城市一跃成为观光城市的重要契机。函馆市的“城市色彩文化研究会”曾用砂纸打磨本市一座座洋馆的围墙,让不同时代漆下的油漆像年轮一样展现出来。他们的努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获了奖。他们随后用这笔巨额奖金建立了“色彩基金”,资助更多关心城市建筑的人。如今他们在组织调查自己街道居民们“最喜欢、最不喜欢的地方”,他们在组织讨论“希望自己的街道变成这个样子、如果我们不管它,它会变成这样的地方”。而这一切也得到市政方面的协力。人们不再把自己的故乡简单交给开发商们任意肢解,老街道也不再是开发商们为赢利而可以任意切割的甜美蛋糕。海那边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身保护和再造故乡魅力的运动,是宣示你对你的街道有责任,你不负起责任,你就没有权利责备任何人。在结束这篇短文前,请允许我再讲一段发生在山东济南的故事,因为阅读这本书让我时时想起我一位叫姜波的山东朋友,想起他怎样与朋友们一同保护山东古建筑。据说,我们熟悉的《大宅门》一剧 “百草厅”的原型——北京同仁堂的济南分号宏济堂西号,也曾经被列入了拆迁冻结的范围。但最后在济南的学界、企业界与政府积极沟通下,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老建筑最后靠平移技术得以保存了下来,并将改为山东中医药博物馆。我很高兴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很多像姜波这样的青年学者正投身于保护自己故乡的活动中。所以《再造故乡魅力——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所写的并不是和我们距离遥远的异乡故事,它今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如果你已经或正想投身其中,那么我愿意告诉你说,你的身边一定就有同行者的足音,因为有成千上万热爱自己故乡的人,所以你并不孤独。2007.11.8 清华文北楼310
  •     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再造魅力故乡》从这本书上,又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人做事的细心和认真。书中介绍了十七个日本传统街区的保留和改造的故事。老街区,我们都想保留下来,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肯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变化,居住和使用都感觉不方便,一些老的社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所以在里面居住的人会感觉老社区远远不如新的社区更适合居住。所以要保留老街区,都应该进行一定的改造,完全不动的保留,几乎行不通。比如应该改造配套的管网,上下水,电力线路,互联网,有线电视,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等等,还有区域的规划,绿化,美化,量化,还有交通的配置……这都需要对老街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这种改造也是保留的前提。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几乎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这样的街区,可是在改革开发以后,很多消失了,在房地产开发中被夷为平地。只有特别有名气的街区才会受到重视,被保留下来,比如北京的天桥大栅栏,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等等,沈阳的中街保存得也算不错。还有更多的不那么著名,不那么有特色的街区都消失了,抚顺以前的南北台地区有很多日本人建的小洋楼,是当年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学生毕业设计,每栋小楼都不一样,挺有特色,只是六七十年过去了,房子年久失修,里面也由一两户被改造成四五户、五六户变得狭窄不堪,最后没有改造,结果就是拆迁夷为平地,建新楼了。想想同一个时期的青岛八大关的小洋楼就保存下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景区,就感觉挺遗憾的。其实很多城市都经历过类似的心理过程,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些老房子没有什么价值,改造投资太多还没有什么收益,拆迁马上就能看到实惠。可是等时间的发展,人们才发现,拆迁得到的那点实惠很快就花没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可复制的老街区的价值却与日俱增。于是很多城市又开始重新拆迁,建成那种仿古的建筑。比如成都的锦里,沈阳故宫前面的清代一条街,现在几乎有的历史的城市都在大张旗鼓的修建这种仿古的建筑,以前是整条街,现在是整个社区,甚至像大同,整个城市的大规模进行仿古翻修,一座座明城,宋城,唐城,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可是你走得越多就发现这一座座城的雷同和相似,从南到北,从山区到水乡,甚至分不清各自的特色,让你身处其中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让我们再看看这本书中描写的日本吧,这十七个地方,都是小城市,小街区,小地方,都是在我们眼中不值得保留下来的太普通的历史街区。可是主张保留的都是当地人,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些历史保存了下来,并且通过改造,让这份历史获得了重生。当你面对大同投资上亿元高大雄伟的城门楼时,你感受到的只有震撼,好漂亮,但是你说不出历史上谁曾经从这个城门中走过,也说不出谁曾经镇守过这里,因为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你来到日本的这些街区,当地人会告诉你很多很多关于这个街区的故事,每一间房子,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故事。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那个故乡可能不在你出生的地方,或者也不在你生活的地方,但总有一天你会回到那里 。因为那是和你骨肉相连的地方,但是故乡是要重生的,再造的,而这一切又得取决于你对故乡之外的认知,所以,为了回家,先去流浪吧

精彩短评 (总计80条)

  •       在古典主义宏大叙事驱使下起步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村落长期以来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大量城市无力招架现代化的压力纷纷沦陷以后,传统乡土生活中各方面历史信息尚在农村苟延。这些记忆稍纵即逝,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家庭社会的重构,势必圮坏在愈演愈烈的革新洪流中。如何在泥沙俱下的当代,对村落的发展进行干预。继续肩负晏阳初与梁漱溟等先公的使命,再造魅力故乡。 此过程也有对“农本立国”的回归与反思,出入于关于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渗透着对城乡民间社会甚至个人生活世界的微观呵护。庶几能令中国的建筑研究步出殖民主义的阴影。
      早在1920年,沈理源先生 就测绘了杭州胡雪岩故居,开民居研究之先河。营造学社刘敦桢和刘致平二刘公对中国住宅建筑的开创性研究,虽有“礼失求诸野”为“民族形式”溯本寻源的古典主义野心, 亦不害其为民居研究之嚆矢。抗战前童寯先师完成《江南园林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开山之作,可成为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之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参照。园林沟通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建筑史,在囿于形式研究的中国建筑史界有阐幽发微之效力。村落一如园林,其整体的存在恰可超越民居的层面,由村落始,可得一不同的中国建筑史。同为切入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体系的关键,90年代以来,园林研究成为显学暂且不表;乡土建筑类出版物亦如雨后春笋,至今不衰。这些研究企图用一种宏观的、历史的视野,力图全面、动态地把握对象之脉络,至为可喜。
      不应忘记,传统风水堪舆、城乡建筑乃至园林山水,都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园情怀,这种情怀,毋宁说是一种农民情怀。她蕴藏着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更塑造了中国人对家园和自身的认同。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铭记农业是立国之本,不敢少欺;村落是农民包括我们的原乡,建筑师应该把村落包括城市残存的历史街区当作一群有传统、有感情的人的家园。当然,并不是说商业、旅游价值与家园营造势不两立,平衡双方乃至多方的利害关系,而非舍本逐末酿成悲剧。再造魅力故乡是解决当前城乡诸多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铸造这把钥匙,不能没有建筑师的参与。
      
      村落作为活的建筑,理应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强调社区的参与。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结构瓦解,而新的社区建设还任重道远;县乡级领导对于历史建筑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残迹的命运。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革新”无论作为建设方还是老百姓的想法,几乎不可避免。如何将其贯穿在发展的脉络中,而不让历史戛然断裂?毕竟,县长任期有限,计非长久。让农民珍惜祖辈传下来的建筑并与社会共享,更非一纸命令所能解决,惟有进一步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期对农村进行一系统的改造。再者,农民即使有此心还要有此力,藏智于民的同时也要藏富于民。
      我们的工作能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普适性探索尤有意义,惟有从点开始实验。好在前途不算渺茫,西村幸夫先生在《再造魅力故乡》中讲述的日本十几个传统社区保护与复兴的辛酸故事,日人累数十年之力方举步维艰,我们不必急功近利。假以时日,重建农民对乡里的自尊与自信,乡村才能进入良性发展。
      京西古村落的保护亦复如是,掠夺性的旅游规划,割断历史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终究只剩下些许空虚的人们在影视城中游荡。商业将村落侵蚀,朴野全失,谁能不怀念过去那宁静的日子。不管是王军的老北京、还是王笛的老成都,都寄托了对于已经失去的城市的怀念。我们不认为古代的农业社会就有多么美好,只是在任何社会均应该有均平的良知。
      无论是现代化的要求,还是或浓或淡的乡愁,不能以农民的牺牲为代价。农村在发展的焦虑中要利用城市对自己的原乡想象来发展自己,村落的保护绝非仅仅是农民的事情,事实上,全社会在面对“新”的诱惑时能将自己的行为放在历史中去考量吗?庸俗的唯物质主义的心态已经让城市率先失去了他们的魅力。城乡居民谁也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需互相抱怨。
      
      时间会让一切剥蚀,不用很长,也许十几年,几十年就足够了。徜徉于这些废村旧巷,抗战时的标语,文革时的毛泽东画像,都是那么亲切而真实。珍贵的恰恰是时光的流逝,无数个晨昏,村夫村妇在这里承受着苦荷,享受着安谧,在家园留下充满力道的刻痕。魅力故乡距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建筑师的斧凿将何处施恐怕要谨慎,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条分缕析远胜运斤如风视锦绣如乱麻的“大匠作风”。
      
  •     对比中国对老城区的保护,日本民众的凝聚力确实很彪悍
  •     要是去年想起看过这本 那大概还是会去小樽看看的~所谓机缘巧合
  •     措施、观念都值得借鉴
  •     一切必须始于当地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     城市遗产保护的成功 群众路线至关重要啊。。
  •     充满人情味
  •     专业外的保护案例、、、专业内的就可以关注下桢文彦进来组织的这次关于反对扎哈破坏文脉的大讨论了
  •     故事貌似都应该是好故事吧,但是没有背景了解很难读懂,再加上一些城市在LP上找不到。。。
  •     社区营造放中国指定变味。。。
  •     在对过去的怀念之中,显现出现在的美。
  •       离开家乡若干年,在慢慢把自己的价值观定格在如何于城市中突围的时候,被他提醒了我们所学所想最终是为了什么?
  •     所以我还是想去日本看看
  •     最近不知为什么有些书看完就忘,其一
  •     我建议您多关注北京的胡同,这些最原汁原味的景观正在无时不刻遭受着史无前例地肆虐和破坏
  •     就一个故事。
  •       对于苦寻老城区矛盾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显得非常亲切,可读性很强,适合关心旧城保护和再利用的同学去阅读。日本案例中,人家旧城保护的机制大多是居民自发陈情,专业人员领衔请愿政府,政府从冷漠,毫不关心到后来见到成果,支持。17个项目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的差异就足以彰显地区的特色。断面的设计很几个地方做了非常忠实老建筑手法的改动,协调统一了秩序,达到了创造出更有魅力的空间的目的。
      但是,总体感觉感性的语言太多,对于建筑和设计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这方面看的很不过瘾。
      
  •     在师弟那里看到的,小册子,行动方法记录
  •     只有離開故土的人才會意識到故土的可貴。幸運的是,有些人在年輕時候就能瞭解:只有故鄉才能幫助自己找回 流失的時光和已改變的自己,才能找到精神的家園。
  •     对这种城市规划还挺感兴趣的。
  •     细细地讲了几个故事
  •     K师妹推荐
  •     人们对拆迁充满激情。
  •     对中国极有借鉴意义的发展经验和路径。
  •       蔡:藝術這個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如同我們這個節目一向喜歡強調就是:很快就可以說出簡單的功用的事情,其實一下就沒有用了,那大部份說不出來到底有什麼用,可是長久的存在於文明當中,存在於世界之上,比方說像藝術,肯定就是非常有用的東西。那我手上拿的這本書是我要推薦的「故鄉魅力俱樂部」,它的副標題寫明了是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的故事,這十七個社區營造的成功典範,其實大部份都跟藝術有關,廣義的跟生活有關的藝術,很多人以為說社區改善一定是把水溝弄乾淨,或者是把房子弄漂亮,那實際上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像這個社區裡面的人,對自己所存在的社區過去的歷史,或者彼此的關係,產生更大的熱情的、抽象的、需要努力的方向,很多人都忽略了。如果你一直覺得社區改善只存在硬體的話,其實可以看一下這本書,來增加對於社區改善的靈感。
      
      蔡:社區當中很多有特色的事情,是不經過發掘,不經過保存,不經過特別的加以呈現,它是不會顯露出來的。不管這個社區它是以舊的
      ...比方說蓋房子專用的紅色磚頭為特色,或者是用梯子為特色,它都可能被找到一個特色;那這特色可能在剛開始的時候,不是那麼的豐富,不是那麼的明顯,可是你一旦把它設定為這個社區發展的依據的話,它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得到越來越發展的完善,最後社區就會形成某一個特定的特色,是跟別的社區有非常明顯的區隔,它也因此能夠號召更多的人對這個社區關心產生很多的聯誼的活動產生很多感情的發展依據。社區的營造在台灣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我想這本書當中的範例,可以給大家帶來很多的啟發,或者台灣自己的社區營造,也可以寫成一本像這個一樣好看的故事。
      
      蔡:今天的節目裡面呈現一件事情就是:其實藝術沒有什麼了不起!它最後終究歸根就柢,就是一個跟人有關的事情
      ,人的願望、人的夢想、人覺得自己人生的缺憾...必須要在藝術裡面完成,那對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對現在所處的這個社區有期待的話,不管透過閱讀,透過藝術,我想都可以為它增加更多的東西,讓你覺得活在這個社區裡面是快樂的。
  •       尽管现代人辗转奔波于物质追逐中并乐此不疲,然而总有一天,在他停下脚步的时刻,故乡的影子会浮现到他的面前。一如日本作家坂口安吾所写过的,人只在故乡的树下才得安憩。
      然而,故乡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的两个方块型的汉字,在全国范围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你是否意识到,故乡很可能成为一个日渐远去的背景。几年前阅读柳田国男著作时,他写过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条原本曲曲折折充满变化的乡间道路穿行于密林中,几百年来,围绕这条路产生过很多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可是,新的国道建设改变了这一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条使用现代筑路技术建设的新路笔直地通过这里,它那么合理,那么便捷。老路从此退出了人们的脚下,重新变成荒凉的荆棘丛,而那些父亲母亲带着孩子一边走一边会活灵活现地讲述的故事和传说,一天天远离了新一代孩子们的童年记忆,最后随风飘散,再难追寻。热心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柳田国男,号召爱好乡土民俗学的同道们收集乡下那些行将消失的故事和传说。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他的《原野物语》收集的就是日本岩手地区一个叫原野的小地方流传的故事。
      如果一条道路足以让我们失去许多传说和故事,那么,是否应当认真思考一下,在呼啸而来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我们在一天天失去什么?
      
      2006年的夏天,在湖北襄樊一个小小的咖啡馆里,我曾和一群自称“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青年人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晚上。这群年轻人通过网络串联到一起,共同关注起襄樊日渐消亡的地方文化传统。一位青年人拍下的一组照片,深深地打动了我。照片中的老街已经因为老城区改造而不再存在,对于成千上万的襄樊人,很遗憾,这些照片中捉拍的生活情景已经永远不再存在,这些照片注定成为他们关于故居最后的回忆。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一切就是唯一的选择,是现代化、进步、发展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然而,手边这本《再造故乡魅力——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却向我们讲述另一种可能性。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十七个发生在日本传统街区改造过程中的另一类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日本各地,个个精彩,引人深思。
      西村幸夫教授认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得以形成和兴盛的理由,因此,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性建筑物都“吸收了灿烂辉煌时代的热血和能量”,是城市辉煌历史物化的表象,因而也常常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第一篇《十年后的小樽运河》中的主角小樽市运河,就曾经在日本北海道开发时期活跃一时,在小樽市作为通商口岸的时代,在小樽市作为煤炭输出港的时代,这条运河曾经负载了小樽市的繁盛。同样,标志日本纺织业黄金时代的足利市陈旧的厂区,江户武士的旧邸,银矿开采的疯狂年代过去后留下的旧宅……它们或者曾经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和血脉,或者是已经成为一个城镇发展历史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当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它们的存在却被划上了巨大的问号、面临被填掉被推倒被毁弃的命运。这就是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城市改造带来的严峻的现实。
      然而,对于故乡的热爱,让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了维护和促使老街区再生的运动中。我们通常在传统和老人之间划上等号。但在日本这些维护地方传统的运动中,令人欣喜的是有很多青年人、知识人活跃期间。比如小樽运河保护运动中,柳田良造等三名北海道大学校友组成的“青年三剑客”。从提出解决方案到起草各种声明,以及执笔调查报告,他们在整个运动期间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这些运动最后铩羽而归者绝不在少数。北海道另一座城市函馆旧街的景观,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破坏殆尽,这一切是在很多老居民奋起发动了反对运动的背景下完成的。最后阻挡住开发商脚步的,并不是民众抗议的声音。作者写道:“当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高层建筑的兴建突然告停,函馆景观也就好不容易地总算被挽救回来”。但这些哪怕并非全部获得成功的运动,本身却自有其重要的价值。因为投身于运动的人,找到了很多重要的观念,他们认为,“真正的故乡是自己的心之所在”,在他们看来,老建筑是“心灵的故乡”,是最有价值的观光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重新发现和保护,而不是只在“遥远的地方寄予思念”。这些投身保护运动的人们,努力的方向并非仅只为了怀旧,他们从对过去的怀念之中,追求显现出现在的美,并借创造力的展现中把目标指向未来。
      
      令人感动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中收入的故事很多是双赢的。小樽运河保护运动大大增加了该市的知名度,成为使这座城市一跃成为观光城市的重要契机。函馆市的“城市色彩文化研究会”曾用砂纸打磨本市一座座洋馆的围墙,让不同时代漆下的油漆像年轮一样展现出来。他们的努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获了奖。他们随后用这笔巨额奖金建立了“色彩基金”,资助更多关心城市建筑的人。如今他们在组织调查自己街道居民们“最喜欢、最不喜欢的地方”,他们在组织讨论“希望自己的街道变成这个样子、如果我们不管它,它会变成这样的地方”。而这一切也得到市政方面的协力。人们不再把自己的故乡简单交给开发商们任意肢解,老街道也不再是开发商们为赢利而可以任意切割的甜美蛋糕。海那边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身保护和再造故乡魅力的运动,是宣示你对你的街道有责任,你不负起责任,你就没有权利责备任何人。
      在结束这篇短文前,请允许我再讲一段发生在山东济南的故事,因为阅读这本书让我时时想起我一位叫姜波的山东朋友,想起他怎样与朋友们一同保护山东古建筑。据说,我们熟悉的《大宅门》一剧 “百草厅”的原型——北京同仁堂的济南分号宏济堂西号,也曾经被列入了拆迁冻结的范围。但最后在济南的学界、企业界与政府积极沟通下,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老建筑最后靠平移技术得以保存了下来,并将改为山东中医药博物馆。我很高兴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很多像姜波这样的青年学者正投身于保护自己故乡的活动中。所以《再造故乡魅力——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所写的并不是和我们距离遥远的异乡故事,它今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如果你已经或正想投身其中,那么我愿意告诉你说,你的身边一定就有同行者的足音,因为有成千上万热爱自己故乡的人,所以你并不孤独。
       2007.11.8 清华文北楼310
      
  •     4.5分。很有参考价值的日本社区改造故事。翻译有些地方不够通顺。选取书中五个与河道景观改造相关的案例:1.北海道小樽市运河;2.岐阜县古川町的濑户川;3.滋贺县近江八幡市的护城河;4.福井县上中町的前川;5.山口县岩国市的锦川。
  •     都是以得到当地居民和社区的想法和意见为前提的
  •     温馨的小城镇实例,有发展但也不割舍,看看人家“致力于打造一个适合于狐狸迎亲的社区氛围”,咱们这都是在干嘛啊!
  •     亲切动人的17个小故事,不知不觉就读完了。故乡,多么美的名词。我们向它索取,对它思念,感叹它日新月异变得陌生,却鲜少意识到我们个人也是这个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感慨故乡的变迁之前,也许该想想,离开或没离开的我们变了没有……
  •     拆,简单
    给了人新的希望
    如果建筑师,规划师
    能为他们在旧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新的小激情,小感动
    我想就 非常难得
  •     我们一起做一些能让大众关注到身边老建筑、老城的事情。
  •     举手
  •     参考书
  •       上个月在《读书》上面看到了这本书,昨天图书馆刚好有,下午的时候,专门在地铁上饶了一个大圈子,把其中的两个故事看完了。故事讲的是从日本由北到南的选取了10个小城市去讲讲他们如何处理历史遗产(文化财),尤其是在历史建筑保存上面的故事,如其说是可以扯到什么社群主义重视社群主义的力量,不如看看这本书自我的定位和分类:纪实文学。
      
      都是一些纸面上很平凡的故事,不过内里所发生的行动却远远不是几句话的概括可以说完的,尤其是有太多的社区的保护运动,前后历时29年,还曾经涉及到一个县城里面有一半的人对一个历史建筑项目如何保护进行投票,这些至少在我看来,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如同书中的序言讲的,日本也经历过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高楼大厦飞速拔起的年代,也发生过原有的历史景观会妨碍到现代化的开发,或者至少这些“文化财”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发展似乎发生了不了什么作用的阶段,如同第一个故事里面的小樽市,里面有一条宽有40米的运河,过去承担的港口职能在大吊臂车发明以后,运河逐渐变成了一个臭水沟,而经济发展的逻辑要求把这条臭水沟填满,仅留有10米宽的河面,其他的地方填满来修建两条公路。
      
      于是就惹来了当地要求保存这一条有着历史文化记忆的运河宽阔河面的人士的反对,因为景观的改变,将会使得整个城市对于历史文化记忆泯灭,接着各种保护大运河的活动纷纷展开,组织机构,开设讲座,专家座谈会议,与行政单位的谈判,要求设立法,制作出版物。
      
      里面有几点很让我佩服的是:第一,在保护文化遗产里面,他们用了一个“新保护主义”的方式,意即文化保护不是放在冷冰冰的历史博物馆里面的,而是通过讲座,通过相声小品,还有出版漫画《小猫咪爱大运河》来指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
      
      第二,整个活动居然会有三名大学生,北海道大学的三名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号称“青年三剑侠”,而且这三名昔日的青年三剑侠现在已经成为了再造魅力街区的活动中坚,并且参与了函馆,川越以及横滨等历史城市的再生计划。
      
      第三,那些号召保护街区文化的团体所选择的策略就是对话,不仅仅是与要求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化的行政部门对话,在这之前,首先和街区内部的异见人士对话,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喜欢运河的,都喜欢历史文化的,但是内部开诚布公,公开的交流讨论却是达成共识,汇聚力量的必要途径。
      
      最终一系列的活动下来,从1966年政府最先的方案公开,到1980年最终订立方案,到1995年建好,整整29年,最终支持保护运河的人们取得了胜利,虽然运河的河面变窄了,但是19.5米的距离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原先河面新增了一个散步道,用来隔开了运河和两条公路,人们在散步道当中行走,亲水性就很强了。
      
      后来小樽市因为这个大运河的保护取得了成功,并且区内很多“文化财”得以保存,使得这个城市名声日隆,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兴旺的旅游业,尽管当地的民众对于这种“浮萍式”的旅游业不太喜欢,但经已不再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被“从落后到先进”的现代化逻辑淘汰的“夕阳城市”,甚至颠覆了这种城市发展的逻辑。
      
      如果非得要说些政治理论的话,那么就引用序言中的一段,“如果我们不要把地方上的交流联系,看做是失去个人隐私的桎梏,而能将其视为对防灾和社会福利有所贡献的网络的话,那么我们对地方的评价就会完全改观。”
      
      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那里叫带河路,因为整个路是弯弯曲曲的,是沿着一条河涌修建的,在路面的水泥板下面就是一条弯曲的河涌,像玉带一样。现在呢?那里叫做康王路,笔直笔直的,跟其他的道路没有什么两样。
      
  •     这举手是表示同意还是有问题要问。。。
  •     看到那么多有识之士为所在的城市奔走东西,确实建筑、城规都是为人、为社会服务的,自己意淫的乌托邦怎么可能会很好的实现呢?在建筑、城规上,深圳实在是个很差劲的城市
  •     我就住在胡同。
  •     非常不错的实践历史!
  •     与预期不符
  •     17个社区营造的小故事。普通人在自己的故乡里一边热闹地生活,一边维护故乡魅力的故事。平凡人的力量很重要,官民商多方合作很重要。街屋的适应性再利用保存了故乡的原风景,留下了记忆与感情的纽带,是本书的核心。整体而言在社会活动方面讲得比较多,具体的保存细节和设计几乎没有,算一个遗憾。此外书中似乎认为故乡的魅力全在传统之中,所言几乎全是保护和恢复旧制,没有涉及到新旧共存的相应问题。不过想想日本的确给人以非常重视和尊重传统的印象,也许在他们的文化之中新旧本就不应该胡乱混杂在一起吧。
  •     改造人.
  •     这个人是不是有精神病啊
  •     现在全国正在兴起新农村建设运动,据说是要把原来的村庄全部搬迁到一个统一规划粗劣建造的新城镇。哎……我的故乡连背影都要看不到了。
  •     一开始看觉得还不错,越往后越觉得像是社会学的书,对于建筑规划专业来讲太浅显了,社区再生方式也比较雷同,似乎不具有典型性——去过台湾之后,接触到一些社区营造的部分,突然想把这本书找来重读
  •     看到一个不同的文化和权力运作格局下遗产保护与社区营造之间的微妙关系。
  •     有幸听过西村教授有关飛驒古川再生的讲座,受益匪浅。改造并非朝夕能够完成,势必要有足够的前期积累(这个案例我记得是十年?)和让地方魅力具体成型的热爱。一座旧城的改造并非只是单纯使即将崩塌的建筑物重生,行政单位的积极承担以及居民的配合支援都会让再生向积极方向发展。再看我国某些村……政府拨了一百万建个文化礼堂,只抠二三十万出来胡乱改了个和人家精心画的设计图没点关系的东西……不要心无所属啊乡民们。
  •     社区营造 中日比较 越读越心凉
  •     case study集
  •     现在中国空城的地方还是少吧
    不过等到空城,该是经济到了一个阶段了。
    怎么都应该还有人住的。
  •       西村幸夫在中文版序中说,中国的读者若能像对待年长的老友、年迈的骨肉亲人那样,用温柔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故乡,他就倍感荣幸了。西村先生能感受到荣幸吗?
      
      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重生方式,但他们都有富有激情的当地人,像古川町那样的Uturn(返乡服务人员)。在华夏大地,还有多少人有激情去再造自己的故乡?
      
      再说书。
      还是很不错,17个故事,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从中也能发现再造故乡的诸多方式。
      再平凡的建筑,也应精心对待;
      不要小瞧普通的地方,用心去寻找,总能发现出彩之处,鹤舞市的红砖房因为当地人习以为常便也不觉的独特;
      街区所在的自然环境特别珍贵,河流山川虽不及建筑街巷细腻,却滋养着那片人们生活着的街区;
      。。。。。。
      
      总会有很多很多方式让故乡更具魅力,心中也只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念头“让生活的地方更加美丽,更加舒适”。
      悲观的我认为,最难的是,多少人还打算生活在故乡?
  •     此书有日本人做事的风格。很写实,没做什么修饰,但事情本身值得记录
  •     我今天在找关于neet族的东西,起因是坂口安吾的太阳的季节,看过之后我又顺带看了一下太宰,果然是无赖派大家。战后日本青少年问题,御宅,中国也步步紧逼,我就是其一。
    他妈真不想工作。
  •     保护古迹从旅行社方面做起
  •       独眼
      
      7月初,在刚结束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在经过几年的准备与等待之后,终于被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是,我所认识的不少建筑设计师都认为碉楼不美,这些建筑参考画片儿或只凭想象,将直筒楼和一个装饰繁复怪异的顶放在一起的,从设计手法到审美意识,叫人失望。碉楼除了其匪夷所思的造型和此起彼伏数量庞大的规模之外,令所有成员国代表震动的,是沿海地区的华侨持续100多年对地方建设及碉楼维护的关注,对于已然离开的村庄,甚至是隔代人都倾注了无法想象的热情。故乡情超越了所谓的“美”的评判标准。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会长、日本历史古迹保护专家西村幸夫所著的《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以17个城镇的保护活动,讲述了有着不同经历的“我爱我家”故事:人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维护生活的地方,发掘延续地区的传统与文化。
      整个亚洲,对于故乡的难舍是有共识的。
      作为居民,以家乡为傲,并非难事,这种“爱”流于热情言语,也常止于此,不难理解,毕竟,实际行动起来势单力孤;能够自发的组成团体,不依靠政府、企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建设大潮中保护古迹,维护历史传统,这是有所行动的“爱”;敢于对抗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政府行为,勇于提出改进方案并且积极促成其有效实施,是更进了一步;当一切进展顺利,社区有了一定知名度,清醒地意识到过度发展旅游、太以经济效益为先的错误,各种利益当前,仍能回到维护社区传统延续为重的思路上来,这怕是最难得的“爱”。
      《再造魅力故乡》讲的正是这样一层高于一层的“爱”。居民们修缮了曾经辉煌一时或者具有地方与时代特色的老建筑,有些建筑,像红砖仓库或街屋,看起来并不起眼;足利市的人们搜集整理了地方的最佳景观,出版了《足利百景》这样的小册子;古川町的居民甚至注意到最细微的建筑雕饰变化,制作了“云”地图。有时候,为了保持自己家乡的景观,还要进行艰苦的“斗争”,在近十年中,一开始由24位市民组成的小樽运河保存协会不断与政府的运河填埋计划抗争,最终提出了可行的改造计划,也让小樽蜚声全国,这时,小樽人意识到旅游带来的困扰,毅然停办了庆典活动,避免陷入“到此一游的纪念品式观光”。居民们的出发点不是制造一个可供赚取旅游收入的景点,而是时刻想着“我生活在此”,希望能“在落居之地圆满地生活,度过一生”。正是这一点,特别的感动人。每个真实的故事里,人们的力量如此单薄,只是因为心里揣着乡情而有了动力,付出数十年心血。故乡的好,可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书中的居民们也不曾期待获得某种荣耀,重要的是,人们在使自己的街区重现光彩的过程中获得了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努力了。
      转头想想中国,故乡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抽象地位,结果却是,大量村子变成“空巢”,只剩下老人,房屋无人维护,只有变得越来越破旧,最后人去楼塌。那些有能力新建房屋的村落,多多少少在高度、体型、材料使用上都在试图向城市建筑看齐,甚至有所“创新”,动辄四五层高,阳台上装着罗马柱栏杆,满墙瓷砖拼图案。另一方面,大张旗鼓有着时间底线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一套居住标准和建设要求,其间若不能兼顾地区传统,无疑成了另一次不负责任的拆旧建新。保持乡土特色,迫在眉睫。对于中国,怕就怕在让人们领悟到故乡千姿百态的美与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前,一切已经消逝了,怕故乡不再能称之为故乡。
      全球化正在世界范围兜售着“大一统”的价值观。各地的人们追求同样的生活目标,开始用同样的视角评判一切。结果却是,所有一样的,都很难被认为是美的,巨大、不协调的建筑景观随处都是,而那些游离在全球化标准之外,特立独行、拥有一定特色的地区,越来越能打动人。这正是开平碉楼不符合现代建筑审美却毫无意外的通过了大会评选的原因吧。大概是人们看惯了模式化的城市,对独特的东西反而更加敏锐,更有需要。我们会分不清记忆里的某个场景是上海、广州还是北京,而那些深具特色、有传统的乡村、城镇,最终在脑海留下不灭的一席之地。
      《再造魅力故乡》中没有工作指南,没有速查方法,只是平实的描述人们“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西村幸夫说,这一点“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只是这里有些人将“我爱我家”化为行动,而且成功了。
      
  •     在這片評論裡看見的正面的消息使人看到希望。
  •     20年前的书了。日本社区营造事例集。 大致流程:地方民间领导人成立社团,资源调查,调动爱乡情绪,社区建设,建筑景观实体保护等; 社区建设包括:发展产业,庆典,杂志印刷,研讨会,社区学校,种花清理水道等参与性小型整治等; 实体保护包括:设立基金,募集资金(私人、项目资金、其他资金转移支付),向市政府请愿更改规划,自宅或市政府收购后的建筑功能变更,制定保护方案,制定条例(补助、惩罚、保护分区、审批等制度化),争取国家级县级保存地区的入选等。 浏览,有个感性的认识,制度、细节介绍较少。
  •       我们以往更多的是关注人对环境的改造,常常说“改造自然”,这本书告诉我们,环境也可以影响到人,尤其是“环境对人的教育力量”,需要正在城市化的中国认真面对。
  •     重建一种温柔的感情
  •     已经绝版
  •     还是有些东西有些启发。魅力故乡说到底仍需要魅力之人的营造
  •     结合城规老师给的日本改造案例视频比较着看更有画面感,也让一些策略具体了下来。“非常适合本科关心旧城保护和再利用的同学去阅读。读的时候,可以留心当下日本案例中,人家旧城保护的机制是怎样的,项目是怎样串联的,断面的设计有着怎样的心思,还有就是他们的工作方法。能够读出这些东西,这个小册
  •     其实是杂志专栏,没有任何学术意义
  •     中国人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对待历史,就开始改造她了。历史与现实的矛盾真的不能解决吗?
  •     个人觉得,制度是最大的障碍,包括社团、行为、对话等等
  •       
        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以及文化遗产抢救势必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拆迁与保护”这对相生相克的矛盾长久以来一再成为民众与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他山之石,我相信这本讲述日本老街区改造的故事集《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能为中国急剧变化的城市改造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此书的作者西村幸夫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一位久负盛名的城市保护专家。作为国际古迹遗址会议的副会长,西村近年来也现身中国城市古迹保护的活动之中(如参与古镇碛口的保护倡议),只是不太为普通民众所熟知。这本书中,西村教授以其细腻精微的笔触,气定神闲地讲述日本17个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再造的故事。每篇故事都记录了一个古老街区保护再造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透过这一个个独特的故事,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西村对传统街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那些社区保护和再造者的崇敬感激之情。
        这是一本故事书,讲述老旧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的故事,书中有许多细节特别感人。例如,在近江八幡市,为让八幡护城河恢复过去清澈畅通的原貌,市民自发连署签名,三天之内收到七千多人的签名,占这座城市总人口的15%。每个星期日,当地的市民团体会自行到八幡护城河进行清扫,收集垃圾、清除杂草、排除淤塞。在中国,几乎看不到此类情况。另外一个故事是,在岛根县大田市大森町,当地的社区保护团体成员,一群30到40岁甚至还有60岁的人,在集会结束的晚上,从大森一头走到1公里之外的那一头,连呼三次“我爱大森”,还来回呼唤“我一定要做!”这是社区保护者最真挚最诚恳的心声。如同上述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日本民间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坚守。
        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日本民间自愿自发地维护着文化的脉息,真挚地热爱并且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认同传统文化——爱护故土——自发保护并适度改造传统街区,是每个社区保护者的一个基本理念,目的是要把自己的家园变成散发独特魅力的所在。在这一理念支配之下,也产生了民众与政府的种种矛盾,出现了连署签名、集众倡议、递交请愿书等等行为。他们的保护超出了个体的利益,甚至很多人是主动放弃了个人眼前的利益,他们保护了群体的利益,维护了居住的环境,是出于对故土最真挚的热爱。在保护传统文化与居住环境的问题上,日本民间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和可怕。在这种强大力量的支配下,他们成功地守护了故土,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建造出一个个魅力故乡。
      
  •     这点我们得跟日本学,启民智好像是个任重而道远的活儿~~
  •     如果你已经或正想投身其中,那么我愿意告诉你说,你的身边一定就有同行者的足音,因为有成千上万热爱自己故乡的人,所以你并不孤独。
  •     尼玛啊绝版啊跑南区印书很苦逼啊
  •     大概对于从事设计规划城建等工作的人来说这些详细信息会比较有用w门外汉的我就纯粹被这些日本人保护自己家园的热情打动了。比如我非常喜欢南京,可是三年间看她一直在被毁容被破坏又无可奈何真是非常心痛。中国的城市规划我总弄不清其真意。一座城市无论大小都该首先宜居,其次有自己的特色是我的看法也是期待。
  •     太笼统了。。。感觉是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我想看细节啊细节!!!
  •     书里有些话很是打动人。“带着信息的建筑,蕴含着改变人和历史的力量”;“街屋就像是街道的脸孔一样,反映出地方居民的精神风格”,“他们对于地方的看法,用的是‘照顾’,而不是‘营造’,就像是无论谁都会喜欢自己的家,而会去照顾它一样”。
  •     恪守、精致如霓虹~~~
  •       一口气读完了《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著者西村秀夫先生是ICOMOS副会长,书中介绍了日本小城镇社区营造运动的17个典型案例,是一个个民间自发保护老社区的动人故事,草根的力量与热情令人动容。
      
      西村先生在序中说,“深信这些来自异国的故事可以打动中国读者的心。为何如此,是因为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无论在世界任何的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日本国民对于传统的珍视,不能不让人萌生敬意,其间的认真与执著,足令我们汗颜。这些案例提供了有关历史街区保护的种种新鲜活性的思路,尤其是在力求保护与活用两方面平衡发展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到底是什么,让尊重传统、珍爱文化遗产成为日本国民的普遍自觉意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支撑?除了民主的制度和成功的教育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些都是感动与感慨之所在。
      
      此外,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许多保护历史街区的案例中,民众在自发进行历史建筑调查研究过程中,在政府的扶助下,促成了好几个博物馆项目的达成,如京都府舞鹤市民保护红砖建筑的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红砖博物馆的落成。与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相辅相生,博物馆意识已深入人心,国民已经将博物馆当作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要实现这个观念的转变在我们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是源于他们的危机感吧。。
    日本人喜欢把芝麻当西瓜。。。也深知自的文化并非本土原发,所以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倍加珍惜。。。也有很多野心。。。
    我喜欢非中心区的那些街道。。。就像日剧里的一样。。。宁静安详。。。偶尔路过一间神社。。。肃穆感就来了。。。
  •     感觉日本的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环境非常好,社区营造在文化与景观的保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相比于强制的法律规定,当地居民对自己所居住地区的文化与美的珍视能更好地将美保存。
  •     寫的很好。只有秉持真誠的心和對鄉土的深切留戀之情,設法保護和修繕利用現有資源,並尊重現有居民的生活便利,才能使得“故鄉”重新產生魅力。
  •     翻过这本书,听了西村先生的讲座,有些东西是需要执着和天真的。
  •     : D731.383/1644
  •     买了复印本;好多协会、刊物,我们可能也有,都是内部的了;此外,我注意到,或许产权才是核心问题,美德的源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