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丑陋的日本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新丑陋的日本人

出版社:金城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802510913
作者:金文学
页数:21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他们的形象一种癫狂式的病态当我们在讨论如何认识,如何理解当今日本人这一课题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两个最大的前提,这就是“战后”与“战败”。可以说,日本人的投降与战后生活,是从美国扔下的两颗原子弹的恐惧中开始的。这也使日本人在历史上首次品尝到了战败的痛苦。迫于GHQ的压力,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像这样亘古未有,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在美军的占领下一件件地都发生了。说起来,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就一直有着热衷于“日本人论”的传统。于是,战后,在GHQ否定日本传统文化,占领统制异常严酷的环境当中,关于日本人、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身份认同感的问题,便成为事关日本重生的全民课题。这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不幸的是,战后的“日本人论”却不得不在这种悲惨的战败废墟中萌芽生根。就像是落在日本头上的那两颗拥有巨大魔力的原子弹一样,“日本人论”也正是在两种外部压力的因素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之一就是外部(外国、西方)的因素,另外一个是由外部注入进来的压力因素。日本人是谁?什么是日本文化?什么是日本人的身份认同感?日本人有怎样的民族性与国民性?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众多的“日本人论”当中,相比起自己人的评论,日本人更喜欢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所做的评论,无论这些评论是褒是贬,是肯定抑或是否定。有人评论说,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喜欢谈论民族性的国家,这几乎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了,以至于探讨民族性本身也成为了日本人新的民族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滑稽的讽刺。明治以后到战前,尤其是战后,在自我否定和自虐式的风潮中,外国人、欧美人炮制出了大量的关于日本人的论述。而与此同时,这些论述受到日本人的极大欢迎,并且逐渐呈现出泛滥之势。按照外国的说法,在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当中,有一条就是虚心接受外来事物。这一性格经过外国人的评论,已经被人们当作日本人的标准形象而受到顶礼膜拜,甚至发展到了用来概括整个日本社会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地步。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所有的这些,倒不如说成是,战后以来一直在失败的阴影中饱受挫折感煎熬的日本人,从欧美人的“日本人论”中享受到的一种快感与安心。这种所谓的“日本人论”,已经作为一种用来满足挫折感、自虐式疯癫与自狂自傲的日本病固定了下来。日本人一边享受着欧美人给予的诱饵——“日本人论”,一边开始努力地描绘自己的肖像画。然而,最终结果却只可能是一副歪曲的自画像。笔者认为,欧美人的所谓“日本人论”、“日本民族性论”,对日本人来说,可以总结为5种类型,即:①奇闻逸事型;②轻蔑鄙视型;③先入为主型;④赞扬褒励型;⑤欺骗诱惑型。经过这5种类型化的过程,战后日本人完全沉溺于西方人的魔法当中,丧失了自身的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民族的“日本型自虐人格”。《菊与刀》的典型歪曲 《菊与刀》是战后美军占领期间诞生的名著,其享誉甚高。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本书可以说是欧美人攒造歪曲的“日本人论”的典型。 这本由美国著名女性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著的书,1946年刚一出版,就博得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至今已出版销售超过百万册,成为长盛不衰的畅销书。单从这一点看,就足见其影响力之巨大。 有人评价说,这是日本历史上由外国人撰写的有关“日本人论”的最权威、最全面的作品。这本书在战后,作为“经典名著”,得以广泛流传,不仅对日本,而且对世界各地的“日本人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连在中国,这个曾经将日本文化当作二流文化而鄙视的国家,《菊与刀》也作为研究者和知识分子认识日本的最高范本而备受推崇。在战后开始不久,陷于沉重的战败阴影中的日本人认为,比起我们日本人是谁,找到诸如日本人该怎样,为何会挑起战争却又吞下败北苦果的“依据”更为必要。由是,日本人便开始迫切地寻求着外部关于这种“依据”的论证。但是,今天,当我们重读一下《菊与刀》便可以发现,这本书不用说在学术层面了,即使是在一般意义上,其中的谬误也随处可见。首先,本尼迪克特在日本学研究方面并非专业。她非但从来没有学过日语,就是在日本史方面也缺乏正确的修养与知识。从她的书中,可以找出很多资料分析上的错误。其次,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她把明治以前与当时的日本人的民族性混为一谈,认为这些就是日本国民性的一般特征。“八纮一宇”是明治以前日本国学界的一种理想,只不过后来被当时的军部利用了而已。而她便以此断言日本人好战。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她错误的认为“义理人情”是日本人所独有的行为方式。而实际上,这类现象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是共通的。其次,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田野调查(现场调查访问),但是她自始至终都没有涉及过。她的调查仅仅是以战前西方人写的日本见闻、旅行记为中心,再加上对旅美第一代日本人的访谈,仅此而已。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就连她这种研究态度、研究方法都值得怀疑。虽然她是一个专业的文化人类学家,但是就日本学研究来讲,我们只能说她是不够资格的。再者,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写作这本书的缘由与目的。实际上,这本书是美军制定对日作战、占领政策的重要文献来源。本尼迪克特是1944年受美国情报机关的委托,而开始此书的写作。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研究假定日本战败,日本人会怎样对待美国的占领政策,再者就是如何对日本进行美国式的改造,进而如何支配日本。这种“日本人论”完全是作为高明的政治手段——洗脑的一个环节而产生的。本尼迪克特利用权威学者的有利条件,塑造出了具有“耻感文化”、“矛盾性格,容易失控”等特点的日本人形象。然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都是与客观现实极端背离的“怪论”。引人注目的“耻感文化”,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在道德和精神上,对自己所发动的战争,以及对战败会觉得“耻”。最后,她还从宿命论的角度,认为日本人“容易暴怒”的性格,必然会走向战争,即将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原因归结为这种好战的性格。但是,对于最为关键的历史及世界形势,她却几乎没有做比较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本身对学者来说就是不正常的,更何况其背后还有明显为政治服务的嫌疑。这就是一流学者所犯下的“罪”。 本尼迪克特作为权威的文化人类学者,虽然其高唱着“文化相对主义”,但很明显的是,她从一开始就对日本人、日本文化的特性抱有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先见之念。这种观念来源于日本人是有色人种,日本人比西方人落后,比西方人低劣的偏见。关于这一点,前些年去世的美国现代文化人类学的代表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著作《文化的解读》中已经给出论述。格尔茨评价说,《菊与刀》即使是在本尼迪克特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内,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作品。他指出:“本尼迪克特作品具有伟大的独创性(这自不待言,是由战争中其情报宣传活动的任务决定的),以及一种就连很多对此书持强烈批判观点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力量。原因就在于,她并不是通过缓解日本人与我们之间,即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世界的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而恰恰相反,她是要通过强调这种差异来试图揭开日本与日本人之谜。在这本书中,她将我们所熟知的文化与我们想像不到的未知文化进行对比,并且使这种对比达到了顶点。”格尔茨毫不姑息地指出,就好像美洲印第安人与美拉尼西亚人的相遇,是为完全迥异的民族之间的遭遇做的准备活动一样,《菊与刀》通过不断想像别人是如何如何与我们不同,对差异进行了极端的比较。格尔茨还说,作为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是个极端特殊的例子,是与人类学的研究相左的。他批判道,本尼迪克特是通过设立一种对立图式,即我们与他们,在要么完全相信、要么彻底怀疑的二者选一的主旨指导下,从大杂烩般的信息中(由传说、电影、对政治避难的日本人及俘虏的采访、学术著作、报纸报道、广播、古文书类、小说、议会演说、军队的机密情报构成)进行筛选,而不是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这就有点像聋子,先通过对超乎人类想像的对象进行想像,之后便得出诸如“是有些奇怪”的结论,并且还依靠想像对业已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格尔茨对《菊与刀》的特点做了如下结论性的分析。因为这本书中所涉及到的思想与政治的关系(因为写的时候是在战争中及战争结束不久,可以称之为“思想与政治的关系”),本尼迪克特认为,有必要将自己的著作从仅仅是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到学术的高度。这种做法不是人类学家该做的事,而是由心理学者、宣传活动分析家、谍报专家、计划制定者共同承担的事。换句话说,“这些人就是穿着军装的学者集团”。格尔茨对本尼迪克特以及其周围的人这样讽刺道。日本人的肖像战后,日本人在经济上取得了奇迹般的进步,实现了跨人大国行列的夙愿。但尽人皆知的是,与经济力相对,日本人的精神力、身份认同感却在消失堕落。所谓身份认同感,一言以蔽之,是指一个民族或一国国民在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上的归属意识。在日本,也表现为日本人所深信的“日本人论”。以笔者旅日17年来的研究及经历来看,再也找不到比日本人更在意“自我探究”、“自我确认”、“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自己是什么形象”之类问题的国民了。这是何故呢?笔者推测,这大概来源于身份认同感自身的不健全以及这种认同感的丧失。其中,首先必须注意到的是日本人对自我的认识,即对自我形象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日本人论”这种具体的东西得以实现的。说到描绘日本人的肖像画,“猴子学人”当中的“猴子”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日本人真的看起来像猴子吗?为什么会被叫做猴子呢?或者说,如今,又有几个日本人能对此产生疑问,并进行认真思考呢?在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依然还是离不开西方的视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描绘日本人开化姿态的并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西方人。这可以说是绘画中的“日本人论”。法国画家比哥(Georges Bigot)(1860—1927)画的素描图尤其著名。一对夫妇模样的人穿着西装站在镜子前,欣赏着自己的容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男人傲慢自大的样子了。对此,比哥在男人的头上的部分用汉字“名磨行”对其进行了讽刺。而最令人称奇的是,镜中的男女竟然都是猴子脸。 为什么都到了21世纪,笔者还要再次提起这幅上世纪的稀奇绘画呢?原因就在于,这幅日本人的肖像画中隐藏着日本人的普遍形象之谜。似乎是为了配合比哥的讽刺图,同为法国人的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在其著作《秋天的日本》中的《江户的舞会》一文中,写下了如下辛辣的评论:“太耀眼,太妖艳。这些无数的穿着盛装的日本绅士、大臣、提督和各地官吏们。不知为何,他们总会让我想起某位曾经以追逐潮流而著称的将军。另外,即便是对我们自己来说,燕尾服这种东西也都是俗到极点的,为何他们会穿在身上?况且,他们体型根本就不合适穿这种衣服。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像猴子。”称“觉得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像猴子”的皮埃尔?洛蒂的描述与比哥的绘画相互配套,长期流传直至今日。于是,这种“日本人是像猴子一样的民族”的观念,便在世界范围内随之固定下来。就像信念信仰拥有强大的力量一样,这种“日本人一猴子”的形象妨碍了人们客观公正地解日本人。不仅如此,从明治到大正再到昭和,直到现在的平成,“日本人一猴子”一直作为日本人的形象而存在。仔细考虑一下便可明白,西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猴子说”,并不仅仅是针对当事的日本人的批判,而且是针对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方人的一种极端鄙视。这和《菊与刀》在根底里流露出来的西方文化优越,而东方文化低劣的潜意识是一致的。将猴子作为日本人的形象使之流传世界,无疑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西方人对最早开始要模仿西方,要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东方国家日本的恐惧心理。因为西方人对当时仍然落后的中国和朝鲜,很少使用“猴子”这种表达方式。所谓模仿,公平地说,就是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外来文化、文明与制度。就像这个词语的语源是一样,日本人的学习精神早已成为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实际上,无论是讥笑过日本人为猴子的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或韩国人,在文明、文化、制度甚至是日用品层面上,都曾经向自己以外的国家学习过。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将来也好,这种学习和模仿会永远持续下去。因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学习的历史。单单将日本讽刺讥笑为猴子,是非常不合理和不公平的,这妨碍了人们对日本的理解,其负面效果非常严重。这种负面形象是由西方人创造出来的,满足了西方人的快感。然而,同时,日本人自身也被这种形象所困。其结果是,自明治维新开始,经过战后,日本人在心底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我们像猴子一样丑陋”这样的自卑感。当被外国人这么评论后,日本人就因为自身的性格而觉得确实如他们所说,予以全盘接受。日本人的悲剧直到今天仍然在继续,即很容易就陷人到了对西方的自卑当中去。1911年(明治44年)著名诗人高村光太郎在其诗《坠饰之国》中,生动描写了日本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自卑感。

前言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当代日本人、日本问题的深层批判和解读。    自古以来,被称为“一衣带水”的日本,必然是中国和中国人都无法避开的至关重要的永恒课题。这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宿命吧。    与蒸蒸日上的中国相比,号称“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业已走上下坡路,昔日的旭日威风业已风化为过去的一页。    当今日本的国家体制,国民的堕落已达到顶点。美丽的日本岛展现出以下的煞风景:人们对未来的目标与理想荡然无存,国家方针不明不透,旁若无人的年轻一代走向颓废,教育、家庭面临崩溃……    一言而蔽之,日本已不再是昔日旭日东升的日本,日本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本人”了,它已乘上衰亡之列车。    面对日本人的衰退,探索日本的未来,这是我提笔写下这本富有反思、批判性格的“日本论”的动力。    我与中国国内的许多研究日本的学者、知识人不同,拥有一种较特殊的经历和研究视野。    我出生于中国,是第三代朝鲜族人,长期留学居住于日本,在韩国也生活过,多年从事中、日、韩文化的比较研究及文化人类学研究。通过三国的比较,来对比阐明三者三样的文化同质性和异质性。    本书也是其比较文化方法的一个成果。我发现,(可能大家都感觉到)国内的不少学者、文化人(一般人更自不待言)对日本,持有一种近乎天然的特殊的某种情绪,并由这种情绪使然去看日本,研究日本人。    迄今为止,我读到的国内的日本论著,都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性的轻视、贬低日本的倾向。而恰恰在其中表露出对日本的不知与盲目的情绪。我不得不指出,这也是国人对外认识的一种通病。

内容概要

金文学,比较文化学家、作家、文明批评家,是世界上专攻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的最知名学者之一。1962年生于中国沈阳。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外文系日本文学专业。1991年以亚洲第一名的成绩获“新岛奖学金”赴日留学。199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攻读博士课程。2001年博士后期课程毕业。现任教于日本数所大学。  迄今为止,其图书著作有50余种,最具代表性有《中国的性文化》(日/韩文)、《瞧,这三国人》(中/日/韩文)、《日本文化之谜》(韩文)、《丑陋的韩国人》(中/日/韩文)、《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中/日/韩文)、《丑陋的日本人》(日文)等等。其作品畅销东亚及欧美,总销量已超过200万册。另有学术论文、评论、散文、小说、诗歌等数百篇。以中、日、韩三种语言写作和演讲,被誉为“国际派鬼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他们的形象 一种癫狂式的病态   《菊与刀》的典型歪曲   日本人的肖像   丑陋的日本人   日本人论日本   戴季陶论日本   柔韧的刀   盒饭的感动   从随身听看文化的本质   失去“盐卤”的文化  第二章 与世界的差距 世界眼中的日本   如果把日本人比作动物   黑暗的洞窟共和国   国际感的留级生   “入乡随俗”的胁迫   “留日反日”现象 亚洲蔑视症   不善于与外国人交流   不为世界了解的No.2经济体   一个非海洋民族的岛国   民族性的致命弱点  第三章 变异的人种 日本人到底哪儿变了? 迟钝与扭曲的丑态   美丽的风土,丑恶的面容   突然变异的日本人   丑陋的猪鸟之岛   传统的断绝与割断   同心圆式的文化传统   5H、5化和5无   日语面临终结   词汇创造反映的差异   语言典范从教科书中消失   丧失国语力的民族   腐烂的心 人鼠同命的国家   思考力的缺失   愚者共和国里的木乃伊   迷失方向,毫无目标   死鱼眼般的精神状态  第四章 假、丑、恶的特点 荒废的教室   无知蒙昧的堕落   教育崩溃,道德沦丧   曾是令人骄傲的教育典范   如商店一般的大学   无理取闹的家长   与中韩迥异的教育态度   大日本与小日本   不会笑的猴子   不会沟通的服务业   无战略眼光的豪华游轮   六十岁的身体,十几岁的脑袋   对美丑已麻木的女性   拒绝成熟的民众   “可爱”的精神结构   东亚三国“大人意识”的差异  第五章 不幸的人民,贫困的国家 傻瓜们的大合唱   徒有其表的“经济大国”  不幸与贫困的国民   暴发户对贫困的乡愁   劳动贫穷时代的来临   不能真正说“NO”的国家  没有效率的勤奋机器   分不清工作和游戏的猴    亚洲的乡下人   戴眼镜的漫画小民族   劣化成一具骸骨   幸福感不如中国人   富裕却贫困的悲剧  第六章 身穿美国短裤的猴子 自卑情结与奴隶根性   九十九个傻瓜   易受迷惑的无知   如蠕动的蛆一般蔓延   世界最先进的附属国   受西方支配的“真相”   美国主导的“改造计划”   两大精神麻醉剂  第七章 堕落的人们 无能的政客,愚昧的大众   跳入水中集体自杀的群鼠   言论恐怖主义   标榜民主的超级散漫   丧失男子汉气概的国家 变质的女人造就没用的男人   迷失爱情的地方   卖淫的天国,淑女的宝岛   堕落吧,日本人!第八章 未来在哪里? 对未来的预测   近色比较法 年糕般的民族,年糕般的文化  仍是世界第一的魅力国度   日中未来比较论   东西文明的中间者   文化融含的典范   缺乏殖民帝国的能力   二百年后将变得更加中国化   移民战略应更积极开放   日中关系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要先行   发挥老龄余热的前提   父性应该回归   不要忘记先贤们的警告   【附录】“国际鬼才”金文学访谈录

编辑推荐

《新丑陋的日本人》颠覆《菊与刀》的最新力作。日本人的国际感很贫乏;对白种人极端自卑,而对黄种的亚洲人虚张声势:总是缺乏一种非常客观的对外理解;在世界各民族里,日本民族是最排外的民族之一。政治上,日本特别崇拜美国,把美国当成老祖宗,是穿美国裤衩的猴子;心理上,日本可以说是当今美国的附属国、殖民地。 日本不具备统治异民族的帝国能力,永远称霸不了世界,也成不了美国、中国那样的世界性大国。战后的日本,尤其近十几年经济滑坡,变成了一个最老化又最幼稚的民族;肉体在长进,精神却己萎缩;年轻人没有人生目标,没有理想;上代和下代文化间严重断裂;学校和家庭教育已然崩溃,道德文明开始衰死。汉语会成为日本的第二语言,而中国会对日本有越来越大的影响;日本人口在急剧减少,而中国人的数量在迅速增加,或许在200年、300年之后,日本会变得更加中国化;中日关系将更加突出,也愈来愈重要。

作者简介

《新丑陋的日本人》是针对当代日本人、日本问题的思考、批判和解读。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日本的种种阴暗面、不足和问题,涉及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等各个层次。同时,他从文化、历史、地理、民族性、国际关系等方面,挖掘了这一切“丑陋”背后的深层症结所在,进而对日本的未来提出希望和建议。
对中国读者而言,《新丑陋的日本人》展现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日本。它是一部极富深度和力度的跨文化研究著作,有助于更近距离认识日本、研究日本和了解日本。《新丑陋的日本人》2007年已在日本出版。

图书封面


 新丑陋的日本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整理家里的书籍,看到一本08年的老书-----《丑陋的日本人》。书评是“颠覆《菊与刀》的最新力作”。“近距离观察,剖析式批判”。作者是金学文博士,朝鲜族,生于中国沈阳。90年代负笈日本求学。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距离今天7年过去,如果今天百度“关于日本的书籍”哪一些值得读,相关论文7000多篇,有看到推荐《菊与刀》的,很少很少有看见推荐这本的。我粗略翻阅了一下,毕竟过去7年了。没啥感觉。最近苦于找一些最近的关于日本的书籍。
  •     因为最近都在读关于日本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没放过。其实写的都只是些陈词烂点,有些对于现在日本的描述还是挺中肯的,但是比重不大,用处也不大。但对于对日本不了解的人,这本书还是挺有可读性的,特别是对中日韩三国的比较,比较能吸引读的兴趣,至少不会枯燥。颠覆《菊与刀》的最新力作这话说的太没有水平了,大家都知道真正了解日本的都知道《菊与刀》没什么可信性,费要把自己的作品当做是颠覆《菊与刀》的恐怕是降低了自己作品的档次。文章中反复提到自己是中日韩,唯一,比较学家的字样不免让人反感。对日本有些了解的建议还是不要看,会大失所望的。但初了解日本,读读也是无害的。至少没什么错误。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想了解日本的人可以读一读
  •     感觉这本书介绍的日本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可能因为我曾在日本生活过几年的原因,对书中描述的日本有些部分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在我看来因为在日本住了大概7、8年,也交了很多日本朋友。日本人总的来说是一种表面文化盛行的国家,比如当你结交日本朋友的时候,可能有的日本人很看不起中国人,但他们在你面前也总是客客气气,很有礼貌。但在内心里则对你有轻蔑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永远不会在你面前流露出来。而且日本人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描述的那样,一个日本人会给人感觉很没主见,但当他们变成一个团体的时候就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种团结一致的观点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都是如此。日本整个国家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大公司更恰当。在面对不可抗拒并比自己强大的外来危机时,这个国家开始会向对手屈服然后人们会迅速团结起来学习对方的优点,最后用对方的优点战胜对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日本大企业比如索尼、松下等电子企业或三菱本田等企业其产品能迅速占领全球、风靡世界的原因。日本的各个企业就好比扩大的日本人,当他们在外国遇到困难时相互也会变得非常团结,并互相给对方帮助。一起对抗欧美的竞争对手。当竞争对手发明出什么新的技术后,这些日本企业就会把它学到手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从数码相机到笔记本电脑无一不是这样。而且可能与日本的岛国心态有关,日本人对外来人有强烈的提防心里,也有一种在中国人看来小气的心里。比如与我一起到日本的一个中国朋友,她来日本数年后经过打拼取得了日本的永住权,并在日本买了房子结婚生子。但她和她的丈夫取得的也仅仅是永住权,在日本工作数年也永远是公司的底层员工,与她同时进入公司工作的日本人数年后都提升到领导职位了,她也永远受到排挤。她的孩子在日本长大,但只要提到自己是中国人,就会受到这个社会的某种隔离。这种隔离绝不是表面的,在平时日本人对你永远都是客客气气,很少有歧视或纠纷,但在他们心里你永远与他们区别开。而要想让日本社会完全接纳你的办法只有一个——改变自己的名字,取一个日本名,取消中国国籍归化成日本人。当你彻底放弃你的外来身份后才能受到日本社会的认可,并有机会在日本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取得较高层次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在取得日本永住权后离开日本,去了加拿大的原因。因为如果我不放弃自己的中国身份,就注定无法彻底融入日本社会。而放弃中国人的身份去做一个日本人对我来说太重了。这就是我在读完本书的感受~
  •     看过柏杨创作的《丑陋的中国人》,看过高桥墩创作的《丑陋的日本人》,感觉都不错,就买了这本《新丑陋的日本人》,读后,也感觉很不错。本书是针对当代日本人、日本问题的思考、批判和解读。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日本的种种阴暗面、不足和问题,涉及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等各个层次。同时,他从文化、历史、地理、民族性、国际关系等方面,挖掘了这一切“丑陋”背后的深层症结所在,进而对日本的未来提出希望和建议。对中国读者而言,本书展现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日本。它是一部极富深度和力度的跨文化研究著作,有助于更近距离认识日本、研究日本和了解日本。
  •     还是挺喜欢这类比较类作品的,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之间渊源颇深,在比较之中见优劣。个人觉得对日本人的评价还是挺客观,而且也没有将所有日本人一概而论,让读者可以对日本人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不是狭隘的,不是偏激的。
  •     值得一读的书,内容比较丰富,而且有不少的例证,感觉也比较客观,通过读这本书发现今天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目前还是个别现象,但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稍有不足的地方是觉得作者的感情稍微有点偏激,注入了不少的感情,这可能会使本书的客观性有所降低。
  •     因为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比较感兴趣,所以选了金文学先生的这本书。作为在中国长大的朝鲜族人,后又在日本求学和工作,金先生对东亚三国间的比较是很深入的。之前看过他的《丑陋的韩国人》,写得也很好。在《新丑陋的日本人》这本书中,金先生深刻地剖析了日本人的内在性格,以及形成的根源,很有说服力。不足之处是,书中援引的有些例子太早了点,是战前的,所以据此而作的研究,我感觉跟现在的日本人不太贴切,不能充分反映现在日本人的状态。毕竟,时代在飞速发展,任何著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不断看到金先生的新作。
  •     多多了解日本人
  •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还要多了解一下紧邻啊!
  •     文化对比是一面境子,可以观察对方来检视自己。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日本轻率的将它抛弃,盲目引进西方的价值观(平等,自由,民主)来改造自己,传统道德观(特别是纲常伦理)缺失而又无法通过西方的道德观来约束自己,使今天年轻的一代过度放纵(只求权力而不看义务)与老一辈彻底决裂并且越拉越远,导致日本肉体上在增进而精神已经开始萎缩退化。
    这不只是日本的问题,我们中国那些年轻的80,90后也开始像日本一样发展,虽不像日本那么严重,但文化缺失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必须认真看待。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一下近邻的优缺点,对我们发展也有好处。
  •     写的很深刻,,很客观,,支持下朝鲜族同胞~!这是译本值得参考的书
  •     你要想在这本书里找到什么特别的清晰完整的理论或者发人深省的东西么?告诉你,别费劲了,这厮完全是整合别人已有理论和见解为自己所用然后再添加写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社会人物。推荐大家去天涯论坛找帖子仔细观摩一阵子,其实水平差不多滴!!!或者经常去翟华名为《东方文化西方语》的博客瞅瞅足矣~我想说的是这位作者先生之所以这么牛X,完全是因为他的三国背景,恰巧他又做比较文化的研究,这使他看起来极其有发言权和威信而已。其实这人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你看了书就明白了!总的来说,这本《丑陋的日本人》已经比他之前的《丑陋的韩国人》还有啥啥中日韩三国比较的书成熟不少了~听说人家以后还要写《丑陋的中国人》,哈哈,老娘等着……
  •     此书风格明快,喜欢里面的金式幽默。选择性阅读吧,毕竟日本也没有这么一无是处,呵呵。
  •     很好的书呵呵内容好把日本人的种种特点性格写的淋漓尽致不错另外,书来的也很快总之就是各方面都很满意
  •     更深刻的了解日本人和更多的历史
  •     没有旧的那本好。 这本写的很散乱,针对泡沫后丑陋现象的原因作者居然搞笑的给出了日本人发生突变这一理由。
  •     与丑陋的韩国人有深深地共鸣相比这本没有那么共鸣吧。也许是没有和很多日本人接触过的原因或者还没踏上日本这块土地的原因吧。
  •     日本人有丑陋的一面,但总体比汉民族好,其实汉民族更丑陋,道德败坏,缺乏诚信,崇洋媚外,恶习缠身,易出汉奸,胆小软弱......中国人的优点嘛,实在没几个。我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的这些特点,很不爽。
  •     一个韩国人写的一本书,后悔了买错了。还是原来老板的读起来有收获一点。下次一定得记住作者的名字。
  •     批判了菊与刀,但也没有比菊与刀高明~
  •     一颗星:文中仅作者推荐的几本书还有可取之处,其余都是垃圾,不值一提!还说自己是畅销书作家,畅销的都是烂书!
  •     本书比较中肯,甚至有些地方是赞誉日本人的,日本确实有值得佩服的地方,金文学能如此中肯比较勇敢
  •     观察的角度有点专业化,文章也有点专业化。缺少大众的娱乐,或者说是调侃精神。看时间长了,有点困。
  •     没看出来多丑陋,日本人这个都接受不了,说明是真丑陋了。
  •     不是他们天生优秀,在这一百来年,他们赢了我们,我们憋着一股气,可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现在有些地方比我们做的好,而我们不必悲观,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种种丑陋,让我们一度灰心,可是不能绝望,这本书,让我们更多的学习。不错。我们国家为何不能介绍更多的日本书呢,这是我一直很疑惑的地方,不过大度
  •     刚刚开始读了第一章,相比之下觉得丑陋的韩国人比这部写得更生动些
  •     内容有些极端的感觉 但也还可以啦
  •     我一直想看关于日本人的书
  •     满145返50.,网上显示有书,但第二天送货时说缺了一本,所以不返回.
    单位另一同事同样遭遇 。
    没有提前通知是不是仍然该返?
    为什么我的同事第二天再订“缺”书,又不缺了,很快就到了?
  •     之前看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次我也要把日本人看完!!!这书可以让我重另外一个方面看清日本人.值得一看.
  •     内容东拼西凑,很烂!不值得买!
  •     看了之后没有太大的感想,没想象中的好
  •     真的後悔买了!这个作者是朝鲜族的中国人,他用"有色眼镜"看日本人,私心好重!不中立! 例如作者说日本人是吝啬的代名词:"(日本)在被称为"世界第二的现代化国家"里,富裕的国民在百円店里蜂拥抢购的图景,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日本人无福享受真正奢侈的廉价心性。"...... 现代化国家的人就不可以节约了吗?!而且百円店里的东西都是又便宜又实用的,我去日本的时候都喜欢去呀!这怎麽可以说是"无福享受真正奢侈的廉价心性"?!他又不说一下去大百货公司买高价货的日本人?!我认识的日本人没有一个是吝啬的,这是作者的生活圈子的问题吧!更何况我在百円店从来没有看过"蜂拥抢购的图景"呢!百円店在日本有很多的,用"蜂拥抢购的图景"来形容,太夸张、太失实了!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人民也没有这样的图景吧!作者真是笑话! 作者在日本工作(因为他是外国人)一定受了不少日本人的白眼吧,所以才会说出这种不中立的话. 作者还形容日本人是"拿着手机的猴子";更可笑的是说:"战後日本产生了大量的矮小生物。小市民、小商人、小工薪阶层、小官员、小儿、小姑娘、小恶党、小偷、小流氓,只要是符合小的标准的,无论是什麽,都能够在日本列岛上呼吸、进食、排泄、生活。难道不是吗?"作者简直狗屁不通!我真的不明白,作者用"小"来侮辱日本人,为什麽他还要在日本任教呢?!应该快回去他的家乡沈阳吧,别再...在日本跟这些"小人"一起了...hahaha.... 想了解日本人的话,这本书不值一看!太肤浅了!请大家不要浪费钱买这种作家写的书! 阅读更多 ›
  •     作者的三国文化语言的优势能亲生经历岛国文化固然可敬 但是毕竟写书的都脱不了自己主观的感受。
  •     看日本鬼子有多丑
  •     作者用了很多"大师"的论述来说明自已观念从反面来思考正面的文化方式并不是在说日本人的坏话而是以理解的方式来取代误解的观念每个人的切入面不一样从客观的观念来看事情才会中立
  •     金文学先生不愧是通晓中、韩、日三国语言的“怪才”!金先生的书均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此外,金文学是沈阳出生的第三代朝鲜族人,是本人的老乡!
  •     很详细地写了小日本的陋习,漫画很搞笑
  •     倭寇
  •     大概的看了些许的文字,说实话,跟我认识的日本是两个模样, 丑陋的日本人,让我有点担忧,因为正在学日文的我,看到这样的文字,不得不对自己学习日文的意义有个重新的看法。日本真的丑陋么,也许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知道吧。 我眼中的日本本是上学很独立,好学,很有礼貌的民族,也非常团结的名族,第一次听到日本人=猴子的说法,让我恨不能理解。也许 要把书看完才知道吧。坚持看完才是真理。毕竟有他的独到之处。
  •     不知道老版本是啥个样子 看了之后觉得有句话很对,不能包容其他民族的国际永远不能统治世界
  •     作者对日本人的观点在本书中很好的体现,学习了!
  •     送给朋友的~ 挺喜欢的哟~~~~
  •     本来想买高桥敷写的丑陋的日本人,因缺货买了这一本,刚看了一点,感觉没那本好
  •     不错,很快!!!
  •     书挺不错的啊
  •     看着玩就好
  •     这本比《丑陋的韩国人》好一点,好的也不多。金文学“国际鬼才”的名头,实在名不副实。
  •     学校也有···没想到学校的藏书竟然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自己看看就知道了,绝对没有《菊花与刀》好
  •     没有看丑陋的中国人过瘾,语言不太辛辣,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     文中语言太学术性,有点乏味,有点看不懂,枯燥。但有些部分还是生动刻画了日本人的丑态,令中国人扑哧一笑,有点点意思。
  •     从前看过他的作品,那时写的比较客观。但看过这本书后,感觉明显是带有个人的偏见。就好象是仇富的心态。说不好听,有点骂街的味道。
  •     值得一看,如果有谁认为这是对日本污蔑,而导致恼羞成怒的话,那只能说明,作者写的丑陋日本人的原型,就和那些恼羞成怒者如出一辙。。。。。。
  •     个人认为 这个本还可以
  •     和菊与刀相比,本书太逊色.语言翻译得晦涩难懂.很多语言虽是贬低,但其实是拐着弯赞美.书的印刷也不好,盗版痕迹很重.油墨都不均匀.看了十页就看不下去.
  •     感觉作者的感受和自己在日本生活的环境有关系……太局限所以书中观点略偏激。
  •     小日本鬼子的真实写照
  •     内容不错,以后推荐给朋友
  •     很佩服作者个人通晓三国语言的经历,但是本书真的让我失望,感觉和看白岩松看日本差不多,甚至不如,起码,白岩松看日本让我在对比中有共感,但是,只能说我看了书上的推荐后,期望值太高。
  •     本书的主观性太强了,且只是像举例子一样地说令人不堪的日本,不能深度剖析。 本书中常拿中韩的优点(甚至故意举有利的特例)来和日本的缺点做比较,就为了批评日本的丑陋。 但书中确实有很多地方确实道出某些事实,不过令我感到惊讶的,我觉得这更像是对当下中国的真实写照!!
  •     对了解日本的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作者用语比较中立,不会用过分歌颂或贬低的词语,感觉比较客观。对日本社会文化有兴趣的可以读读。
  •     书还没看,不过质量都还不错的
  •     其实也就那样。人性有多善,就有多恶,这与是不是日本人无关。
  •     作者是个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了解缺乏深度
  •       因为最近都在读关于日本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没放过。
      
      其实写的都只是些陈词烂点,有些对于现在日本的描述还是挺中肯的,但是比重不大,用处也不大。
      
      但对于对日本不了解的人,这本书还是挺有可读性的,特别是对中日韩三国的比较,比较能吸引读的兴趣,至少不会枯燥。
      
       颠覆《菊与刀》的最新力作
      这话说的太没有水平了,大家都知道真正了解日本的都知道《菊与刀》没什么可信性,费要把自己的作品当做是颠覆《菊与刀》的恐怕是降低了自己作品的档次。
      
      文章中反复提到自己是中日韩,唯一,比较学家的字样不免让人反感。
      
      对日本有些了解的建议还是不要看,会大失所望的。但初了解日本,读读也是无害的。至少没什么错误。
  •     非常喜欢,可以了解了解小日
  •     其实中国人现在也是这副样子,希望都要醒醒了
  •     儿子上日语学校,本想了解一下日本的现状,考虑将来让他去日本留学,现在犹豫了
  •     比预期中的差很多。虚张声势,学术价值差。
  •     对日本的分析很有见地
  •     读了这本书,对现在的日本有所了解,本来想读读《菊与刀》,可以免了。对1970年的《丑陋的日本人》也觉得没兴趣了,到底是过去时了。
  •     详细!喜欢!
  •     有点点以偏概全......
  •     作者是傻逼
  •     写的角度很好,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这个身边的纠葛多年的民族。
  •     作者可能不知道,这本书是日本病的产物,因此也患上了此种病:漫画式全景拍摄——力不从心,感性式近景描绘——一叶障目,幽默式阴暗解剖——失之严谨,简单式思维推敲——欠缺深度,趣味式点穴攻击——未中要害,粗犷式比较评论——泛泛之论。作者鼓吹日本人要冒险,这是十分危险的。认为近代只有日本和泰国成功摆脱殖民统治,并为此而叫亚洲人骄傲,这是十分缺乏史学常识的——日本至今还未摆脱殖民统治呢,而中国从来就不是殖民地。读完本书,总觉的日本缺的就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作者似乎忘记了东亚还有一个国家叫朝鲜,言必中日韩,这恐怕不行吧。对日本政治、教育、外交的评论恐怕太浅薄了,这会误导中国读者的。作者是一个勇敢的人,在未完全染上日本病时写出这样的著作,是一种功德,希望东亚大局稳定,四国共同进步!!!
  •     嘲讽别人的前提是自己有本钱
  •       看过作者的《东亚三国志》,觉得写得很一般,粗浅没深度。而浏览这本书的标题和摘录之后更加强了我的感觉。感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哗众取宠而已。
  •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     之前在巴黎生活了8个月,接触了不少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人,跟书中所言完全一致:私生活相当开放,比日本男人还开放;好逸恶劳但要掌管家庭财政、妒忌心强、对年龄非常忌讳甚至神经质,如果你问她们年龄她们会做出埋怨甚至仇视的表情,因为她们极其恐惧衰老!!你送给日本人礼物,他们不太懂得感激,反而等你走后换算成金钱看值不值钱再决定以后对你的态度......总之,就是非常精准!!我买了一系列【丑陋的中国人】【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韩国人】。三者结合一起看非常有趣。我觉得作为日本法西斯头号受害国的国民——中国人,我们应该多少去研究、了解一下这个永远的敌人、永远的邻居!否则历史的悲剧会重演。同时希望愚蠢的极端爱国主义者越来越少,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中日两国友好合作才是长远之计。
    PS:钓鱼岛永远是我中国领土!!哈哈
  •     在东亚,中国最大的劲敌就是日本,今天是,明天也是,若不把日本历史搞懂,就不能战胜我们的敌人,所谓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后生们要努力了!好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