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秘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神秘现象 > 幽灵秘史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0432798
作者:布瑞恩·瑞纪
页数:200页

章节摘录

  这种对于人死后幸福的关心源于这样的信仰,那就是,逝者的灵魂和生者需要同样的东西。例如,在非洲中部和东部,仍有一些部落相信,当死者厌倦了丛林中的漂泊,他们将告知认识的人,请人给他们建一个家。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这个人有义务召集村里的妇女们,在晚上一起为这个灵魂唱歌跳舞。第二天村民们便来到这个鬼魂的坟墓,做一个代表死者的人偶。这个人偶,和一些从坟墓挖出的泥土,还有当时被用来抬尸体的竹竿一起,被放到一个小茅屋里,而这个小茅屋要建在鬼魂造访的那个人的房子旁边。小茅屋的门用白布裹着,据说鬼魂然后就会住进去,谁要是留下食物给鬼魂,鬼魂就会帮助他。给鬼魂供奉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还存在于世界各地许多的文化习俗当中。据说太平洋岛上的居民会守灵七天,以确保没有让魔鬼偷走尸体。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会在死者家里为他准备床和食物,以备他的游魂累了饿了之需。即使在今天,类似的传统也存在,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起源。例如圣诞节,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高兴地为圣·尼克【12】准备牛奶和饼干,以防这个快活的老胖子在给孩子们送玩具的时候饿了。这点可能看起来很天真,然而,这是一个古老的做法,始于爱尔兰,平安夜,牛奶被放在窗台上,款待回家的鬼魂。我们的祖先为了安抚死者的游魂,确保他们来世幸福的另一种方式,是为纪念他们而举行公众节日。在二月底三月初,希腊人举行所谓的酒神节。家家户户都备好酒菜款待已故家人的鬼魂。当他们被认为已经酒足饭饱了,家人就让他们离家一年,直到下次酒神节。然而,如果这些看起来不够隆重或者所供奉的酒食让鬼魂们觉得不满意,就会有可怕的后果,会带来伤害,甚至死亡。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经写过的一个小镇,没有按习俗奉上盛宴,供奉水果、玉米、盐、酒和紫罗兰给阴间的诸神。因为这次对传统的违反,他写道:“被触怒的灵魂对生者展开了报复,城市被包围在受害者葬礼的火焰之中。在安静的深夜,镇上的人们听到祖先的抱怨,他们告诉彼此无形的、可怕的幽灵成群结队地从他们坟墓钻出,在大街小巷呜咽呼号,在田间地头上蹿下跳。”在许多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以及美国西南部,人们庆祝所谓死者之日——亡灵节。11月1日,人们在家中设立祭坛,装饰上宗教图标,准备特制的面包和其他食品给去世的人。人们为已故者举行礼拜仪式并祈祷,之后,亲人们便对死者的坟墓进行清洗和装饰,接下来便是野餐、游行和其他节日活动。人的骨骼和骷髅是该节日的主要象征,从糖果骷髅到从事日常活动如跳舞或演奏乐器的骷髅玩具,不一而足。类似的,美国人有自己的万圣节,从早期殖民者时代就开始了。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装扮成鬼、巫婆等可怕的怪物。他们挨家挨户串门,一边打开口袋一边喊着“捣蛋还是给糖果”,然后满载而归。庆祝这个节日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成年人喜欢穿起奇装异服,参加化装舞会,分发糖果,或在当晚把他们的家变成鬼屋,配上鬼哭狼嚎的声音和黑暗里蹦出的鬼怪。万圣节或万圣节前夜要追溯到凯尔特人的萨温节【13】。在这个晚上,通往阴曹地府的大门会打开,生者与死者隔离的屏障被开启。在萨温节时,人们点燃巨大的篝火为死者的灵魂照亮道路,还为他们的世间之旅准备了美食。凯尔特人打扮成鬼或与自己的神有关的野兽来庆祝该节日。  ……

前言

  正如在这个不寻常研究领域中的许多人一样,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精神现象产生兴趣,我很愉快地将这一事实归因在父母身上。我仍能记得我还是个孩子时,晚上和家人朋友坐在厨房桌子旁的情景,他们喝着浓郁的咖啡,听我的父母讲述他们在德国一所闹鬼房子里的生活经历。每个夜晚我都会在我的座位边缘坐定,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战战兢兢,听到的全是一些悲惨结局过后的邪恶鬼魂归来的故事。有天晚上,客人都走后,我的父母把我塞到被窝里,那些故事最初带来的兴奋和激动就开始消失了。然后地板或是百叶窗每次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都变成了我想象的、潜伏在我屋子里最吓人的鬼怪在午夜的交谈声。在我的床下,骷髅正伺机抓住我的脚,而衣柜里正藏着些最难以名状的恶魔。虽然我在那个年纪因害怕而少睡了很多觉,但我从来没有失去对听到更多此类故事的渴望。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我在十三岁的时候,下定决心要在一个真正的鬼屋过夜,并希望亲自遇到鬼怪。那时在磨坊的池塘边有一座破旧的废弃农舍,周边邻居家的小孩子们都知道那里闹鬼。难道不是吗?不是说所有漆黑池塘岸边的破败不堪、阴暗潮湿的空房子里,都有阴魂不散吗?事实上,按当地传说中的说法,这房子住着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可怕的幽灵。故事大概意思是这样——孩子们传来传去的时候或许会有点添油加醋——两个年轻的恋人,当被告知他们彼此不可以再见面时,在这房子里自杀了。据说这个男孩在被迫分手后就吊死在阁楼上,当女孩听到他殉情的消息,就跳进池塘里淹死了。我们街区的孩子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夜深人静时,在这座废弃的房屋里会看到奇怪的光,如果一个孩子够胆进入房子,他就会亲眼看到这对幽灵情人。真是完美的鬼屋!这样的故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在一个晚上,我约上几个毛头小子猎鬼人,瞒着父母(父母从来都不曾真正了解孩子们都在忙活些什么),走近那座磨坊池塘边的房子。首次猎鬼之旅,充满了兴奋和恐惧,我们下定决心要抓到一个真正的鬼,尽管我们不知道在这世上究竟该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摸索着进了屋,穿过迷宫般的满是灰尘的房间。夜空中高悬一轮明月,月光照在房间里窗户的碎玻璃上,映射的光干扰着我们的视线。有什么东西游走在我们身后黑暗的角落吗?天花板上面传来的是什么声音?现在我真的想说,那天晚上我们抓到了平生第一个鬼魂,因此马上成了名人,但事情的真相是,刚听到地板的咯吱声,我们就四散奔逃了,好像有鬼在追我们似的。至今我还没有抓到过一个鬼,也没有成为一个名人,但我爱上了鬼故事,这些年来,这些故事让我走进其他黑暗笼罩中的房屋和月光照耀下的墓地。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迷人的幽灵世界。我们的旅程,将从回顾我们祖先的鬼怪传说开始,一直讲述到第十九世纪的唯灵论运动【l】。然后我们会深入探讨鬼魂、幽灵和喧闹鬼的理论,聆听他们的故事并研究他们的异同。最后,当你觉得这揪心的旅程快要接近尾声时,我们会向一些走进过鬼屋的伟大的幽灵猎人学习,学学他们是如何进行自己的幽灵捕猎的。本书一定会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对那些有志于从事猎鬼活动的人来说,它可以成为一本技术手册,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恐怖故事集,纯属娱乐。但这本书不会明确向你证明鬼魂存在还是不存在,请读者自行判断。坐下来享受这本书吧,但我在此友情提示——可能今晚你要开着灯睡了。祝各位猎鬼快乐。

内容概要

  布瑞恩·瑞纪,毕业于芝加哥的德保尔大学,作家,著有多部有关鬼魂和超自然现象的书籍。对此类题材的热爱萌芽于和父母的欧洲旅行,直至今天,他仍穿梭于美国各地,调查神奇的故事,并讲述他的经历。现居德克萨斯,在那里他与他美丽的妻子安吉拉,还有他最喜爱的小猎犬麦迪逊生活在一起。
  宫科,现为翻译社旗下兼职译员,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先后在北京、青岛、浙江等地多家知名培训机构就职,多年来从事高级翻译、资深英语培训师、雅思讲师与教研管理等工作。多年翻译工作练就了扎实的中文翻译功底,对文学修辞的掌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挖掘尸骨
第二章 女巫的佳酿
第三章 “嘿,分足先生”
第四章 显灵板和灵质
第五章 夜间撞鬼:幽灵
第六章 在精神之间:鬼魂
第七章 “他们在这”:喧闹鬼
第八章 捉鬼敢死队
第九章 捉鬼101
鬼魂调查文档
推荐读物
相关组织和网站
若要写信给作者
注释

编辑推荐

  《幽灵秘史》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迷人的幽灵世界。我们的旅程,将从回顾我们祖先的鬼怪传说开始,一直讲述到第十九世纪的唯灵论运动。然后我们会深入探讨鬼魂、幽灵和喧闹鬼的理论,聆听他们的故事并研究他们的异同。最后,当你觉得这揪心的旅程快要接近尾声时,我们会向一些走进过鬼屋的伟大的幽灵猎人学习,学学他们是如何进行自己的幽灵捕猎的。

作者简介

《幽灵秘史》是一本关于超自然现象史的书,引人入胜,全面详实。布瑞恩•瑞纪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入探究人长久以来对于未知世界的痴迷,他以其探究精神,智慧,和对神秘现象的了解,揭示了从古代到现代世界的幽灵现象。《幽灵秘史》是任何曾经历过可怕而又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者的必读书籍。

图书封面


 幽灵秘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喜欢世间神秘不解的人值得去看看。内容很好。
  •     有很多例子 可信可不信 看着玩
  •     让你改变世界观的书
  •     翻了一下里面的内容觉得挺新颖的,比较好这一口
  •     不错,尤其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看,爽歪歪,很有意境
  •     小时候看过的一本书里也有类似喧闹鬼的描述,当时以为是信口瞎说,没想到这本书里也说,难道是真的?
  •     书还行,特流也很快。
  •     一直对这方面的书籍比较感兴趣,这次这本书也看看
  •     呢本正啊
  •     刚看完,这本书还不错。
  •     寻求惊险刺激的鬼魂幽灵爱好者可以看看这本书,我有点受不了啊
  •     幽灵无处不在!
  •     简易捉鬼指南。
  •     还算不错,对幽灵描写满细致,能成为素材
  •     有点吓人呵呵 不过很有意思!
  •     翻了下目录,很吸引人,晚上回去再还好研究下
  •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使我买了这样的一本书来看 本书丝丝入扣地阐述了大家都关心的一个话题 我们的身边究竟有没有其他的意识体存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