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论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族文化 > 中华民族精神论纲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500454793
作者:胡孝红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胡孝红,男,1968年7月出生,湖北省当阳人,汉族。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三峡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导言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一)民族及中华民族   (二)精神   (三)民族精神   (四)中华民族精神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功能三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它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新态势的需要   (二)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三)它是解答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所提出的文化发展新课题的需要   (四)它是坚持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积累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作风的要求第一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  一 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和的精神   (二)仁的精神   (三)大同精神   (四)自强精神   (五)礼的精神  二 墨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兼爱的精神   (二)勤俭的精神   (三)“交相利”的精神  三 道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淳厚朴实的精神   (二)“少私寡欲”的精神   (三)“知荣守辱”的精神  四 法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克已奉公”的精神   (二)“爱民重信”的精神   (三)“礼义廉耻”的精神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  一 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   (一)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弘扬与培育团结统一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和平主义思想   (二)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及其现实意义  三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一)勤劳勇敢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弘扬与培育勤劳勇敢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   (一)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弘扬与培育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第三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一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三)气岸高标,大义凛然  二 爱国主义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的表现形态   (一)情系故土的爱国情怀   (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三)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   (四)为国奉公尽忠的献身精神   (五)谋求自强的改革开放意识  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一)爱国主义以一种深沉的忧患感和历史责任感纵贯于历史过程的始终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积淀与思维定势   (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和生长、发育、壮大的强大力量  四 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价值   (二)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第四章 中华民族精神在现代的丰富和发展  一 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我党领导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一)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精神   (二)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   (三)自力更生、团结奋进的延安精神  二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一)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   (二)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三)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焦裕禄精神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二)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齐心协力、不怕牺牲的抗洪精神   (四)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抗“非典”精神第五章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一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入领会历代无产阶级领袖关于民族精神的论述  二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一)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标志   (三)弘扬民族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  三 把文化建设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一)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二)在文化建设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三)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问题要注意的两种倾向  四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一)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途径   (二)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关键环节   (三)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侧重点  五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一)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依据   (二)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基本途径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创造文化条件、整合有效资源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简介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本书拟以江泽民的民族精神思想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系统科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与功能、主要内容、基本表现形态、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江泽民提出的“坚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及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其主要内容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方式与道路,即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从中西文化主要差异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理性精神、辩证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支撑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和的精神、仁的精神、大同精神、自强精神以及礼的精神等几个方面;墨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兼爱的精神、勤俭的精神、“交相利”的精神等几个方面;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淳厚朴实的精神、“少私寡欲”的精神、“知荣守辱”的精神等几个方面;法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克己奉公”的精神、“爱民重信”的精神、“礼义廉耻”的精神等几个方面。探究儒、墨、道、法诸家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及其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第二章),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本书结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论述认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分析了弘扬与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四部分(第三章),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给予了理论上的论证。同世界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比较起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气岸高标的鲜明特点;千百年来,情系故土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为国奉公尽忠的献身精神、谋求自强的改革开放意识等成为爱国主义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主要表现形态。爱国主义以一种深沉的忧患感和历史责任感纵贯于历史过程的始终;爱国主义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积淀与思维定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和生长、发育、壮大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赋予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赋予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品格;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本书从激发民族忧患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 阐述了弘扬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第四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在长期的发展中,按照时代和社会前进的要求,丰富了民族精神。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形成了“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民族精神;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民族精神;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创新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民族精神。本书分别从内涵及现实价值两个基本方面对上述精神进行了阐发,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继续弘扬与培育这些业已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六部分(第五章),结合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和“两个纳入”,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了论述。一是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要深入领会历代无产阶级领袖关于民族精神的论述。二是把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标志;弘扬民族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三是把文化建设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其一是民族精神对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族精神对文化建设的破坏和重构作用以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两个方面;其二是文化建设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需要由文化建设来完成以及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只能由社会主义文化来赋予两个方面。在文化建设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要把握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要研究传统文化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二是要借鉴世界各民族,特别是西方的优秀文明成果。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问题应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其二是虚无主义的态度。四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形式: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起点;社会教育是大课堂。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突出载体。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侧重点是:加强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加强世情教育,增强民族忧患意识。五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首先意味着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系统,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基本方面和主要领域;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创造文化条件、整合有效资源。

图书封面


 中华民族精神论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