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3303972
作者:玛里琳·约翰逊
页数:24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 悠游死亡国度好些年前我就发现,同一个行当里,只要死起人来,总是一连串一连串地死,把报纸一角的讣告栏填得满满的。成群结队,多得连报纸都盛不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年事已高的女影星和另一位年事已高的女影星并肩谢幕,离开人生的舞台;职业联赛的棒球名手双双出局,退出生命的角逐——这种事我们见过多少?多得让人瘆得慌。某几天,死的全是雕塑家,过些日子却齐齐换成了漫画卡通界开疆拓土的老前辈。2004年6月13日,《纽约时报》一位编辑绝望之下,一挥手祭出一个大标题,统管两个对仗工整的消息:两位海军陆战队老兵同于本日辞世,时代不同却同因拯救战友荣获国会勋章。这种事绝不仅仅是巧合,当然也绝不是负责殡葬消息的编辑所能妄加揣测的。这就叫神异。最近又有一对儿讣告,让人看了毛骨悚然。死者之一名叫保罗·温切尔,他曾为《小熊维尼》里的小老虎配音;另一位死者名叫约翰·菲德勒,为《小熊维尼》里的小猪配音。只相差一天,两位配音者永远沉默了。我把这两份讣告放进了我的剪报集,紧挨着1986年10月25日的两则消息——那一天,《纽约日报》并列刊载了两位科学家的讣告,一位分离出了维他命C,另一位分离出了维他命K;一位九十三岁,另一位九十二岁;一位留下三栏遗言,另一位两栏;一位从得自芝加哥屠宰场的数以吨计的牛肾中提取出了维他命,另一位从数以吨计的母猪卵巢中提取出了雌性荷尔蒙。这么多大同小异之处,有胆子的话,你自己琢磨去吧。他们的大名是阿尔伯特·森特一乔尔吉和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维他命C博士和维他命K博士,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一天离开人世。难道他们是受了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的启发不成?1826年,美国第二、第三届总统同时撒手人寰,时间是7月4日,离他们签署《独立宣言》正好五十年。《纽约美国人报》这样写道:7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停止了呼吸,他那位和他同样伟大的对手1也于同日辞世。如此离奇的际遇,真令人惊奇不已却又赞叹连连。我们完全赞同一家波士顿报纸的说法:如果上帝遣下火车火马迎接他们荣登天堂2,那种场面也许会更加壮观,但却无法进一步增加这两位爱国志士的荣光。一生之中,他们无比珍爱的莫过于自由,自由也最终由他们昭告天下,建立并确立。在自由到来五十周年之际,两位“载入史册”的爱国者溘然长逝。在人类的各种周年活动中,我们从未发现还有比这更动人、更美好的纪念。这种事不可能完全出于巧合。是啊,这种事肯定不可能完全出于巧合。冥冥之中,自有一股神秘力量。要寻觅这股力量的踪迹,还有比讣告栏更好的地方吗?像这样的巧合不是每天都有,但你只要开始搜集,不出一个星期,一个别具慧眼的收藏便会初具规模。合众国际社的一位老牌摄影师,搭配美联社的另一位老牌摄影师;一位神学教授,加一位牧师、一位嬷嬷;一位名叫亚瑟的作家,一位名叫艾伦的建筑师,还有一位画家名叫阿洛伊斯3;一个产科医生,另一个还是产科医生;僻街便捷停车法则发明者,与之相对的是伊夫林·伍德便捷阅读法则的创造人之一;为好莱坞工业体系服务的几名成员:一位发型师、一位宴会承办商、一位服装设计师。戴安娜王妃和特蕾莎修女!加里·格兰特1和德西·阿纳兹2!全世界第一小王国的首脑(梵蒂冈,约翰·保罗二世)对应全世界第二小王国的领袖(摩纳哥,雷尼尔王子)。我的脑子没有毛病,以上组合完全是认真读报的收获。每天读报完毕,洗净双手油墨和一身俗务之后,我都会静思默想存在于这个大宇宙中的那种神秘的和谐。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些童年逝去之后便再未出现的念头。比如守护天使。我从前一心以为这类天使有点像我们的另一个自我,时刻守护着我们,像个鬼影似的,跟着我们走来走去。有没有这种可能:也许我们拥有的并不是天使,而是一个备份,以确保我们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能分离出维他命ABCD之类的人物,就有两个备份在那儿,免得出什么岔子。再比如那位给小老虎配音的人,小猪的配音者就是他的备份。我有个朋友喜欢搜集有关“公交车坠崖”的报纸大标题。要是知道这种东西多么容易弄到,你准会大吃一惊。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有公交车滚进山沟,栽入峡谷。这些事故千人一面,不用说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处理这类消息的报纸编辑们看样子已经彻底认输了,再也想不出什么新鲜点子。几乎所有大标题都是这个格式:××国公交车坠崖,××人遇难。《纽约时报》有一次报道说,巴西公交车坠崖,十人遇难。坠崖的其实是一辆卡车,根本不是什么公交车。习惯成自然,老套路难改啊。公交车坠崖的事儿,我把它看做一种意象,表现出走向死亡的历程。我们中的许多人昨天乘车坠崖了,大家彼此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就是乘上了同一辆公交车。这里所说的公交车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巴西南方一个省不是有我们的十个人滚落悬崖了吗?但它同样也可能是个比喻,是一辆想象中的公交车。星期六,它肚子里装的是两个研究维他命的科学家;星期天,货物换成了在好莱坞当女佣的一群女士。之所以要把死亡具象化为一辆公交车,不用说,我是想用这种办法尽量抓住这个难以想象的概念。某一天,我们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第二天却往旁边一栽,一下子没影儿了。谁知道那一刻坐在我们身边的会是什么人?水门事件起诉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的同座是水门事件辩方律师山姆·达什;劳伦斯·韦尔克1和他的伴奏喇叭手一曲重奏,双双出门;荷兰王国女王与加拿大冷冻食品王国国王相伴离开人生盛宴;和《原子科学家学报》主编共同辞世的是一个名为“大爆炸”的摇滚乐队的主吉他手。这些组合,我全部收进剪报集。每天早上,裹在蓝色塑料包装袋里的《纽约时报》都会送到我的手中。这份报纸向来兢兢业业地报道重要人物的逝世消息,从来不曾漏报一位。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每一天都充斥着要人的讣告。我沏上一杯茶,穿着拖鞋的双脚往什么东西上一搭,打开还没有落下任何污渍的新闻纸页。讣告这玩意儿,刚一刊登出来,便已成为历史。我知道,总有那么一天,也许就在本书付梓之日,纳尔逊·曼德拉和罗莎·帕克斯1的名字就将出现在讣告栏里。这两位老人家至今还没在那个地方露面,真让我敬畏不已。1973年毕加索去世时(1973年4月8日),我睡得死死的;1991年迈尔斯·戴维斯2死时,我也错过了。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我却错过了他们人生故事的终点。至于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以我的名气,还不大好说成是“我的时代”。那么,我究竟是生活在谁的时代?这个人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是一帆风顺还是注定不幸?他的岁数比我大些还是小些?他知道如何生活吗?我使劲摇晃着报纸:告诉我什么才叫幸福的生活,把它的秘密告诉我!看起来,也有些人和我一样,喜欢一字不落地精读讣告,剪下来,收藏好。他们站在人生这座老旧舞台的背后,凝视着,研究着,看这所戏园子里新近少了谁,又有什么东西随之一去不复返。金色的阳光闪闪烁烁,照耀着新死者乘着天堂马车扶摇而上。琢磨这种事让他们心里暧洋洋的,别有一番况味。比如这位死于2005年1月的亨特·S.汤普森1吧,他是什么人?一个很有意思的奇人,一个老作家。当年是个态度激烈的新闻记者,曾经掀起过轩然大波,后来却隐居在阿斯彭的一处蜗居里,以发射自动武器为消遣。他那些肆意咆哮的署名文章,原来刊登在《滚石》、《老爷》和《花花公子》上,后来却被归置到了ESPN的网站上。六十七岁时,他开枪自杀了。一个月后,他突然成了新闻记者中的先驱、文风独特的天才、他那一代人的良心、不可取代的人物。大批仰慕者和老朋友蜂拥而至,见证他的传奇。有关亨特的奇事轶闻突然间熠熠生辉,遍布拉斯维加斯的大沙漠,其中包括不少嗑药的故事、他那位体重三百磅的波利尼西亚律师的故事,还有他如何朝尼克松的坟墓啐唾沫的故事。问题是,这些故事一月份就发表过了,各种报刊上刊发了三份他的生平介绍,详尽介绍了他的一生。在那以前,约翰尼·戴普和比尔·默里还在电影中饰演过他。但他早已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直到他在讣告中重新露面,这些故事才重获生机,他的作品也顺势大卖。肉身速朽的亨特结束了,超凡不朽的亨特得以诞生。死亡是个不确定因素。它是会提升某人的声誉,还是会把绳头向下一拽?阅读讣告可以弄清这一点。我剪下的第一份讣告是1985年去世的洛克·赫德森1。逝世前几个月,他承认自己患有艾滋病。《人物》杂志在封面上刊登了他的大幅照片,头一次披露了他的人生内幕:在银幕之下,这位浪漫爱情片男主角其实是个充分追求肉欲享乐的同性恋。有的讣告是新闻式的,有的讣告是独家报道式的,还有的讣告讲述的是内幕故事——只要主角还能爬起来打官司,这类故事是绝不可能公之于众的。洛克·赫德森死了,我们这才有机会高兴地读到一点真材实料,而不是通常那些宛如圣徒传般的名人讣闻。大明星死时,奉迎拍马的好莱坞为他呈上的谄媚颂扬也一并死掉了。著名影评人雷克斯·里德目前就在重新叙述他写的那些讣告,比如说到珍尼特·李2,“我记得有一次和她一起吃午饭,她往嘴里送了一口食物,然后扔下叉子,恼怒地叫起来:‘我刚咽下了两颗葡萄干,应该只吃一颗的!一还有朱莉亚·柴尔德3,“从玉米渣到炸鱼片,朱莉亚什么都吃,落到厨房地板上的碎渣也要捡起来吃掉”。啧啧!我常常遇上别的讣告读者。咖啡店里,从他们肩头溜一眼,一番对话就此开始。“喜欢讣告?”“喜欢极了,好些年了,天天读。”两眼精光四射的,这是狂热分子;眼神肃穆的,这是我们“讣教”的有德之士。其中有些人连身故告示都不放过,就是那种小广告式的文字,短短两三行,死者家人出钱,殡葬业者代笔;天天追读这个的,那是骨干中坚。我自己大都跳过去,直奔肉馅而去:新逝者的生平特写,由真正的笔杆子操刀,配以主角照片。不是每份报纸都这么大方,将版面和麾下写手用于死者生平大特写。但那些有此慷慨之举的报纸——啧啧!尤其是美国的三魁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还有伦敦的四巨头:《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和《泰晤士报》。这些报纸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读到,或是它们的网站,或是网上数据库。图书馆里一架架排着,报摊上摆着,空中小姐也会向乘客分发。但是,重视讣告的报纸并不止于上述几家,我每个星期都会新发现一种。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真实总是比小说要奇特,经过精心研究和撰写的讣告不但是一段生动的历史记录,也是茶余饭后很好的阅读材料!  ——Amazon.com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玛里琳·约翰逊(Marilyn Johnson) 译者:李克勤玛里琳·约翰逊(Marilyn Johnson),专栏作家。曾为《生活》等杂志撰稿,并担任过《君子》等杂志的编辑,她的作品散见于这些杂志和其他著名刊物。玛里琳·约翰逊曾经为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西斯、伊莉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约翰尼·卡什、鲍伯·霍普和马龙白兰度等著名人物撰写讣告。很多读者以阅读她写的讣告为乐,并评价说:“如果她可以给我写上一段讣告,我即便现在死了,似乎也值得了。”甚至还打趣道:“我一定不能让她比我先死,不然就找不到更适合的人给我写讣告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悠游死亡国度第二章 讣告作者的守灵大会第三章 给那一小句起个名字第四章 “9·11”遇难者速写第五章 现在你知道了第六章 普通人第七章 人人都能上讣告第八章 悼词第九章 天启四骑士第十章 google死亡第十一章 讣告作者的讣告

编辑推荐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修订版)》编辑推荐:罗纳德•里根、戴安娜王妃、马龙•白兰度、杰奎琳•奥纳西斯、伊莉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 所有名人最经典的人生告别信,首次全文呈现。入选美国年度最有趣图书。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作者简介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修订版)》妙趣横生,令人莞尔。作者带读者去亲身体验讣告的历史和那些直到他们消失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描述了人类最后的历程——讣告——的历史和习俗。

图书封面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写作是一门手艺活,这话一点儿都没错。讣告写作在西方,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欧美大点的报纸,都有专门讣闻版,不但有专职编辑,也有专职作者,后者还有全国性联谊会,每年都召开讣告写作年会,彼此沟通信息,共同预测下哪些大人物要挂掉,这跟别的版面编辑盘点年度大事没什么两样。据说,有些大人物并不介意这一点,还打电话给编辑,建议补充某些细节。同国内讣告枯燥的、为逝者讳的保守做法不同,西方媒体的讣告要豪放得多,也要生动有趣得多,他们更愿意向公众展现一个有生命特点的丧主,他活得很有个性,制造了不少传奇,绝不是泯然众人的主。比如,书里就提到《电讯报》有这么则讣告这样写:珍妮特•施密德日前在维也纳去世,终年八十岁。她是一位职业口哨演奏者,出生的时候,她是个男人,曾在希特勒的国防军中服役、参战,后来在开罗一家医院做了变性手术。再比如这一则:比利•卡特日前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这位身材矮胖的先生是卡特总统的兄弟,酗酒成性,喝醉之后便坐在盛产花生的佐治亚州普林斯自家廊下的椅子里大发议论,每每让白宫尴尬不已。你不觉得这样子的讣告亲切而有趣么!职业吹口哨者,还是在开罗做的变性手术,卡特总统酗酒成性的兄弟,这些梗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这样的讣告可读性很强,简单几句,说出一个人一生的精彩,至少不会让读者一见便习惯性地躲避。讣告写作不是小儿科,而是有着蘸满深情的特定格式:简短经济的人物刻画,紧接着死者生前和工作的小故事,最后是亲属名单。要求短小精悍,首尾呼应,文采斐然,深情有趣,蕴含着新闻行当里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字。文化不同,每个国家的讣告也不一样。美国的讣告是个混血儿,介于短篇小说和普通讣告之间,故事性比较好,可见人物小传。在英国,全国性大报每日都在激烈竞争、角逐鲜明生动、机灵劲儿最足、最八卦的讣告,对创意要求比较高。英国讣告绝不是平淡如水的个人简历,它是高浓度的传记,突出作者的观点,由各种死者历史材料组成,包括正面、负面材料,甚至八卦传闻,不仅犀利,还有戏剧冲突,不考虑照顾死者面子,反而会找找乐子。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讣告写作才迎来重生,扩张,创新,娱乐,才华横溢的写作者层出不穷,一改讣告沉闷无趣的老套路,焕发勃勃生机。不仅是写作方式,包括写作对象,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通人进入了讣告作者的视野。在这之前,主角都是大人物和明星。因为有了普通人,讣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真实以及生动。甚至让人觉得,死亡并不是那么恐怖的事情,如果有个高手替你操刀讣告的话,或许会因此而流芳百世。《独立报》的前辈、九十五岁去世的豪斯顿•沃宁就曾为一万三千多个科罗拉多人写过讣告,这意味着豪斯顿老先生一生看见了一万多人走在了他前边,这堪称讣告史中的里程碑。和记者不一样,绝大多数讣告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写作对象,更别说当面采访。如果非要采访家属,电话是谈论死亡更好的方式。这些极富创作力的案头作者,是报纸和刊物隐形得最彻底的供稿人。但就是有这么一批人热爱讣告创作,不计名利,充满激情,发挥巨大的创造力,毕生献给了这个行业。他们是这一行的英雄和传奇。每个行当都有这样一群人,哪怕再不起眼的行业,不是么!书里就写了这样一个讣告界的传奇人物——吉姆•尼克尔森,一干就是十九年,与别的讣告作者不同,他只给普通人写讣告,大人物之死与他没关系。他说他要发明一种为老百姓服务的讣闻版,它会迅速流传开来。吉姆做到了,凭借对人物性格和细节的把握,他写的一个普通管子工的讣告,在大报上占了五十厘米的版面,之前那可是市议员和黑帮头子们的篇幅。吉姆说,对待讣告,作者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粗枝大叶,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能懈怠。也许这是你写的第五千份讣告,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吉姆坚信一点:为死者家人写作,在报纸上为他们争取权益,为版面和尊严而战。吉姆甚至还认为,我们可以在讣告中寻找成功或幸福人生的秘密。这个人是怎么度过这七八十年的?吉姆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了一点,讣告写作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创造力,需要职业态度,也需要热情,有许多天才出没。可惜,国内报纸似乎并不乐意,为普通人开设讣告版块,哪怕这里充满着商机。传统观念也对幽默风趣的讣告不大待见。但我以为,讣告写作会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写作产业。如果可以,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后,留下一份简练有趣的告别辞呢!就算调侃一点的,也能给亲人留下一抹微笑,而不仅仅是刻板的悲痛。为了将来的讣告生动一点,是该给生活来点史诗性了。
  •     讣告有漫长的历史。在19世纪经历了繁荣,20世纪则长期萎靡。直到80年代,英美现代派讣告诞生,由此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从传统报刊到新兴网络,讣告的文体与文风被革新,覆盖的对象扩大,撰写者增加,精彩作品不断涌现,也更加郑重。讣告作者的职位也由冷门变成了热门。讣告有着约定俗成的格式,但并无专有名词指代其各个部分。本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命名系统,包括墓志铭、坏消息(亡故情况)、歌舞段落(轶事)、倒档(生平概述)、年表、祝辞(熟人引用语)、电讯报段落(冷笑话结尾)和生还者之舟(亲属名单)。讣告本身有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它也有不同种类的读者。大报讣闻版的生平特写式的讣告造就了狂热的讣迷群体,他们不自觉地并乐于在讣告上花时间,领略讣告的幽默和戏剧性,在讣告中体验着从悲到喜的不同情绪,也获得了许多知识与见解。当然,沉迷于讣告之中也有其代价,可能与社会产生疏离而不利名声。死亡毕竟常是禁忌,虽然任谁都知道无法幸免。阅读讣告能发现宇宙的神异,同一行当的人总会接连离世,仿佛彼此的关系是互为备份一般。报纸中讣告的丧主总是重要人物,他们能够定义时代,经历了各自的幸运与不幸,读者可以从阅读中定位自己。讣告的读者通常不认识丧主,因而能够冷静、超然地,带着兴趣阅读。但一旦面对自己熟悉的人的讣告,悲伤则会掩盖一切。讣告作者工作的特殊在于他们期待出现死亡。通常讣告作者不会认识写作对象,采访死者相熟之人也是经由电话,他们隐形在报刊之中,低调而老道。讣告的写作有两级,一端的对象是公众人物,作者保持疏离的态度,实事求是写作。另一端的对象则是普通人,作者更接近对象,同时更富于情感。理想的讣告作者需要在力求深刻真实的前提下理解与同情丧主,同时也能从情感中抽离出来,冷静地对丧主做出分析与评价。但讣告毕竟属于报刊的内容,需要回应现实生活中广大的读者的需求,时间紧迫且篇幅短小,尤其在处理众多于突发事件中离世的普通人时,难免出现浅显与滥情的情况。讣告有记录历史的功能。其中一方面即表现为记录了丧主个人的历史,它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篇微型的人物传记,而接近历史学的写作。即需要仔细搜集与考证史料,分析材料的意涵,从其立身行事之中重建人物丰富的面相及其人生经历,从而努力趋于接近人物的本相。而因为写作紧接人物离世的时间,所以可以搜集许多口述访谈的材料。讣告除了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在另一方面,因为个人是在特定时代下的个人,“知人”与“论世”二者紧密相关,因而丧主个人的历史也能管窥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的大的历史环境。当然,时代也是由每个个体参与推动,个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关系。讣告的主人公通常是公众生活中的突出者,属于人群中的活跃分子、鼓动家、领导者、联系者,以及其他各种特色人物。而不同的丧主在讣告中待遇也不尽相同,等待他的是生前不曾有的赞誉或者揭露。以普通人为对象的特写式讣告始于1980年代《费城每日新闻报》的讣告作者吉姆·尼科尔森。他提出,“没有平庸乏味的人,只有平庸乏味的问题”,美好、平常的人生是值得书写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讣告作者就是要找到丧主的指纹般的不同之处;对于丧主而言,讣告是唯一的,讣告作者需要与丧主的家人站在一起,为丧主及其家人的尊严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取得非凡成就,到达金字塔上层的人毕竟是少数,但作为普通人能够认真经营生活而获得自在与幸福,这本身也是值得书写,值得尊敬的。《俄勒冈人》的艾米·马丁内兹·斯塔克对于讣告的对象的选择标准是要有好的故事,而不关心丧主的道德水准;《经济学人》的安·洛同样不认为讣告的对象只应是“有价值的好人”。报纸毕竟并非旨在道德宣传,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生平是讣告写作的目的。本书作者强调写作普通人讣告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丧主的独特性;尼克尔森则强调这种独特性具有相似性,从而能够被读者接受而产生联想,“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     我们中国是一个对死亡讨论的太少的国家,我们是一个提到“死”都要敲一敲木头的国家,这是由我们的文化基因决定的。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不是今天也会是将来的某一天。海德格尔曾经提到过一个理念:向死而生。意思是只有知道血淋淋的死才能够更好的面对血淋淋的生。所以我们应该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活,like tomorrow you will die.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有意思的书,其中可以窥见不同文化对死亡截然不同的看法。我想我死之前,要自己写讣告,希望大家想到我的时候是欢笑!
  •     我期待的可能是更偏实用性的指南,但这本却是关于讣告及讣告作者的轶事。但总体还是ok吧。
  •     引发思考的还是新闻是否该有主观性。
  •     非常有趣的题目
  •     书的内容还不错,就是有点松散不抓重点,作者你一定要每次都跳过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不写么!而且为什么老是把一条完整的讣告拆开啊!让我们自己阅读下去不行么!
  •     对讣告感兴趣是因为阿加莎笔下马普尔总是从讣告版上看到各种关心的事情,结果和想的不一样,本以为是一个个讣告的段子。结果是一个类似于介绍讣告发展,作者,相关等等的一本书。貌似238页少了一部分内容?感觉不连贯。
  •     诙谐幽默的书籍
  •     价钱低,折扣大,
  •     很久之前就想看的一本书,揭示了这个有些怪异的群体,这帮人就以撰写与阅读讣告这种特定文体为乐趣。虽然对套路化的中式讣闻早已麻木,但从东方风俗来看还是有点接受不能戏谑口气的表达方式。
  •     选角挺有趣,讣告作者们,一群活着的人,在死者的亡灵飘逝而去时极力抓住一缕幽魂。在这里,一个人遽然死亡,其他许多人同时开始了缓慢的死亡过程。对于后者,讣闻版仍在耐心等待。
  •     The dualism in his work was the product of contradictory trends that shaped his childhood - as the author himself said, he had learnt everything that there was to learn by the age of eight. Up until that point, litte Márquez had been raised by his grandparents in the small Colombian town of Aracataca along the Carribean coast, somewhat similar to t
  •     居然是在图书馆“各国风俗习惯”条目下找到的这本书= = 内容是有趣的,不过看到后面有点无聊
  •     没多少意思
  •     讣告迷、讣告杰出作者、讣告的组成部分、讣告界四天王…关于讣告的一切
  •     有意思,对死亡的不同态度
  •     好玩,好书跟美女一样,没趣的话就产生不了魅惑
  •     有种并不能和作者做朋友的感觉
  •     挺有意思
  •     有趣,一个从来没有关注过的事物,或者说没有对这类作者给予过关注,原来他们也有这么多的故事,原来讣告里有这么丰富的世界。果然是一花一世界啊。
  •     很独特的一个视角
  •     无意间,读了想读的书。喜悦。 但死亡这个话题,至少现在的我,觉得惊恐。 不知若干年后的我,能不能谈笑风生。 我想一定可以的
  •     想起我们的讣告,都是千篇一律的。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伟大的祖国,只有达官显贵才能有这机会上报纸。
  •     不好看啊。。。
  •     没什么有趣的。随便翻翻可以
  •     一本妙趣横生的书,让人眼界大开,了解英美式讣告的历史和习俗,以及讣告写作背后的温情故事。
  •     无聊透顶!
  •     讣告,陌生,且妙。
  •     “但是,讣告,任何优秀的讣告,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去世时,它极力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损失。” 国内的报章尚缺乏这种文体和人文关怀,死后谁给你速写匆匆或者悠长一生或者洋溢温暖的瞬间故事
  •     幽默随意
  •     读读也好
  •     写作是一门手艺活,这话一点都没错,比如讣告。英国讣告突出作者的观点,有各种死者历史材料组成,包括正面、负面材料,甚至八卦传闻,不仅犀利,还有戏剧冲突,不考虑照顾死者面子,反而会找找乐子。从讣告写作来看,中国落后英国两个世纪。
  •     干一行爱一行
  •     啰啰嗦嗦,译得也差,不如整本讣告精选。
  •     去耶稣的唱诗班中歌唱
  •     不知道讣告算不算外国独有的,似乎国内没看过。《缘分天注定》里的男主的朋友就是纽约时报得讣告编辑。值得一读。
  •     看着还好,挺有感觉,庄严肃穆不失活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