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过年

出版社:黄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46000145
页数:374页

章节摘录

  搬块石头当凳使  这个地方叫三岔乡,属沂蒙山区北边的山村,是莱芜、沂源交界的地方。海拔八百多米,越往上越陡,汽车开不上去了,我是步行爬上这个村庄的,只听说陈毅在这一带住过,这里是莱芜战役的指挥部。那是1947年2月的事,过去三十年了。  共产党打下江山了,可是沂蒙山区农民群众的日子过得还很困难,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多少变化。沂水沂源一带的群众就对我说过,现在的日子不如陈老总在这里的时候。也有人直言埋怨道,制定政策的领导们多是在铁路线上跑,在当官的安排的现场参观,很少到这些最贫穷的地方看过。  到了山顶上,找不到人,外面还有阳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坐着晒太阳。她穿的黑棉袄大概多年未洗了,里面也没毛衣什么的,见我们来了,站起来,然后直起腰,可她的腰直不起来了,弓着。问她半天话,她似懂非懂,只是摇头,村干部说她过年没吃的了。  老太太命不好,只生闺女不生儿。闺女都出嫁了,老了没人养,只有一个最小的闺女还没出嫁,她见我们要到她家中去看,就抱着一块薄薄的石片朝家赶。我们说,不要抱石头了,她说:“不碍不碍。”家里没凳子,她把这石片抱到家当凳子使。  问她陈老总有没有住过这个村庄,她光点头。手在头顶上不断地转着。村里人介绍,是炮弹呼呼过的意思。那边便是莱芜了,是打莱芜战役的地方。莱芜战役打响的时候,沂源组织了两个子弟兵团,全村青壮年都去支前了。  到家里,她就坐在搬回的石板上面,也不怕凉。屋里四壁空空,只有一盘土炕,一口泥锅,啥家什也没有。怪不得她要搬回这块石板。她闺女穿戴得很整齐,坐在破烂的炕上,沉默着。老太太端着长长的瓢,里面只有一块猪油,煎饼是地瓜面做的,过年没有面粉,包不了水饺,村里人说,年是过不去了。  第八口井又没水  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我来到沂源、沂水交界的一个山村,已是薄暮时分。看到村里人在20多米深的大坑前久久地站着。这是村里人挖的第八口井,有20多米深,可是又没有水。每口井都挖到一二十米深。  我问:老祖宗怎么把你们带到这个地方来呀?村里人回答说:这不能怪老祖宗呀,过去俺村也是块风水宝地,两眼清泉四季长流不断,后来山变成了光秃秃的,泉也消失了。  1978年又是一个大旱年,由于雨水少、饮水难,用水成为头号难题。挑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下村子里去挑。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山路,留下了多少挑水人的辛酸。  一个好端端的村子怎么就水源枯竭呢?原来,1958年大炼钢铁,人们把树伐了烧成木炭,用木炭“炼钢”,树伐光了,炼出了一堆堆的黑不溜秋的东西。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风席卷全国,于是山民被赶上山,伐树劈山造梯田,从秋天一直干到第二年的春天,青山从山底到山顶变成了层层梯田,可是夏天的几场暴雨将梯田一冲而光……绿色消失了,清泉枯了。  现在的山民不得不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挑水吃。这个村里流传着一个“一担水挑两年的故事”。原来,该村有户人家,除夕之夜包好饺子等水下锅,男人到15里外的山泉挨号挑水,过了半夜未归,女人和孩子等不及了就到村外迎接,在半路上见男人正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原来,这个挑水的男人不慎摔倒在山路上。“一一夜连双岁”,这挑了两年的一担水却让土地爷解了渴,这家人连过年的饺子也没吃上。  到1978年,沂蒙山区有8000多个自然村严重缺水。

前言

  从1978年到2008年,三十个春节过去了。过去的三十年,在中国历史上将被打上改革开放的烙印而留下来。改革开放,改掉什么?革掉什么?又有什么新的形态出现?改革开放究竟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从春节里能看到什么?毋庸置疑的是,三十年来,传统的春节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民俗里有些文化细节正在悄悄地消失,有些则获得了新的生命。  这是一部关于农村过去三十个春节的书,是用照片说话的书。这些照片全部是在过去三十年春节期间拍摄的。最早的是1978年,最晚的是2008年。因此,这是一部以记录改革开放进程为主题、以纪实为风格、以原创性见长的春节图书。  这本书由《低谷》、《转折》、《富裕》、《幸福》四个部分组成。以1978年前后农村贫困景象作为全书的铺垫,揭示改革发生的背景与缘由;以1979年至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反映发生在农村的历史性转折;以1983年至1997年间的变化,反映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进步;以1998年至2008年的农村新气象,反映农民的幸福生活的到来。考虑到每个部分主题的相对集中,个别照片打破年份限制而列序。  因为从改革开放之前便生活在农民中的缘故,使得我对农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三十年来,我一直处在改革的第一线,在最基层过春节,使得我对改革开放有着异常清晰的感受。我熟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怎么走过来的,对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冲击与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农民过春节的悲惨状况一直笼罩着我的心境。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搬块石头当凳使》、《年关》、《等待救济粮》、《养儿不如养鸡》、《只有一屋地瓜干》等,我自己亦感到眼眶发热,我再次感受到那种身处严寒中的酷冷。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只在济南过了两个春节,其余的春节都在乡下。带着照相机,在黄河流域的乡村过了二十多个春节,在长江流域的乡村过了七八个春节,又在西藏过了几个春节,这些照片的拍摄范围包括山东、江苏、北京、海南、河北、云南与西藏等地。这些照片,拍摄的多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二发生的事,也有拍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因为要反映农村改革的过程,所以在《转折》部分,把时间延伸至秋后的政策兑现和第二年的春耕生产,跨度稍长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改革的源头。全书显得精彩的是从贫穷到富裕的过程,也就是1978年至1985年间那段历史。仅是农民从劳动到分配的过程,便有十多个故事,能把这段历史解释得一清二楚。比如说,中国第一个政策兑现的图片,中国第一个发现并用图片报道万元户的过程,都有具体的记录。  农村那浓浓的年味总使人怀念,如同酒的醇香,那不是从外面加上去的,而是在酿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这本书是从“吃”“穿”两个字人手的,逐步扩展,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到精神享受。从这些照片中,既有祭神拜祖、舞龙灯、拜年、看大戏、赶庙会等千年不变的民俗,又可以看到电视中的春节联欢晚会、手机拜年、旅游过年等新风俗,这些是前无古人的。作为新闻记者,我们是站在船头的嘹望者,是新潮流的最早发现者。然而应景式的歌颂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从自然山野和河边活水呼吸那些新鲜的民间气息,却使我们受益终生。三十年过去了,我没有白到世上走一趟,改革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改革到底带来什么,我手中的照片能够证明。感到愧疚的是自己性情虚浮,做不到精力集中,很多重要的东西并没有都记录下来。  春节是汉族的第一大节,也是中国39个民族共同的节日。年是什么?最初的概念“年”是与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好收成,百姓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所以,年是收获的象征,因此“五谷熟日年”。春节文化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直到宋元明清,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才达到成熟和完善,构成了中国春节文化的完整结构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文化汇集于春节,1978年后的春节变化显得更为明显。1985年春节,我在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胶东牟平看见身着西装的农民方队在大街上游行,“农民万岁”的列车模型驶进县城……西装、汽车、军号、机器,都是西方传进来的,而游行也是西方的生活方式,但现在也已融人中国农民的春节生活中来了。  文化是春节的“魂”。我想把这部书定位为春节文化,照片也是基于此选出来的。春节文化的核心意义是庆祝宇宙和万物生命诞生、追求人类共同的目标,即共享美好新生活。春节,实际上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个节日,一种文化。这是一种来自自然生活的文化,后来才被赋予社会生活的内容。我一向认为中国有两种学问。一种是经过统治者认可的官府学问,例如孔夫子的儒家学说,包括从欧洲来的种种主义;一种是老百姓创造并为老百姓所享有的民众学问,我们称之为民间的学问。而后一种学问,与官府认可的学问也常常是相通的。春节完全是来自老百姓并为老百姓享用的文化。中国官方一直是尊重这种文化的,只有短暂“文化大革命”的移风易俗,破坏了这种文化。以至于1979年春节前《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责问“为什么春节不放假”,才使很多省份陆续发出春节放假的文件,使得春节文化“死灰复燃”起来。这篇文章恰恰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应当这样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便是中国“最大的春节”,这部书中有十多幅照片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个季度拍摄的,茌平、莱州、费县、临朐的照片多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初的反映。而以后三十年发生的种种变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亦有着天然的联系,庆祝宇宙万物生命诞生、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这便是春节之魂,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魂。  这部书,是关于“人”的书,是关于人物命运的书,是关于占中国最大多数人口农民的书,而他们的命运多能从春节前后这段时间看得见,摸得着。在中国人这个最大的节日里,我们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这些人与历史的联系、与时代的联系、与自然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得到一次大展示,一种博物馆式的大展示。这里有母亲与儿子在一起过年的照片,如《妈妈,儿子回来过年了》、《回到母亲的炕头》、《等打工的回来》等。这使我想起母亲,心中淤积的感情便想倾泻。母亲已经作古9年了,她把我们留在这个世界,自己走了。父母给我血肉之躯,那是人类数千年繁衍生息的遗传,而人类数千年繁衍遗传的文化则是我们精神生命的来源,春节便是这种精神遗传的重要象征。我们从小便生活在这种精神氛围里,在这种氛围里生存与接受洗礼。春节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春节本身来自于农耕社会,来自于对自然规律的认可与尊崇,从夏历纪年的开端,出自阴阳和谐的哲学概念运用,祭神、拜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确证。这部书中100多张照片,是我们经历的100多个场面,里面有100多个故事,既可看到中国古老民俗在继承、发展,又可以看出新生命的诞生。我把这本书看成儿子写给母亲的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春节文化”的摇篮里长大的,我们对春节充满敬重的感情,就像儿子敬重母亲。  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出中国农民的命运沉浮,看得见悲欢离合,看得出旧的历史是怎样退出舞台,新的历史是怎样走上舞台。过去三十年里,新华社发出我的春节通讯特写60多篇,图片80多幅,仅《人民日报》就发表过我发自春节期间的新闻作品20多次。农村春节报道时间延续这么长,报道量这么大,这在中国新闻界是少有的。我调查的题材多是国之大事、民之根本,农村改革中所有称之为重大的、敏感的问题,我都触及到了,都在当时做了报道。其中,不少是中国的“第一次”报道。对于国家来说,在这方面我是尽忠而无愧了,然而对于春节文化,过去则很少见报,大量照片压在我手中,如藏之深山,对于我们生命另一个来源的春节文化,我则无处尽孝,心中压着沉重的孝债。感恩文化本身便是春节文化本来之意,我想用这些从生活中留下的镜头展示自己的思考,献给母亲,献给农民,也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没有停留在新闻报道的图解层次,尽力以文化眼光对中国农村进行深度扫描。什么是文化?很难回答,春节作为人类生存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反映民众心理的文化。深入进去,可能窥见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些“核心机密”。精神信仰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通过这些照片,从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春节文化中除旧布新的精神、感恩思报的精神、追求富贵吉祥的精神、和谐协同的精神、人伦礼治的精神以及休闲精神。这六种精神便是春节文化的精髓,这些精神都贯穿着人的主体思想本质,表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我们提倡用中国人民自己的方式过年,让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代代传承下去。春节文明是诞生在中国这块土壤上的。一个民族的民俗,不仅仅是样式,她有着更深刻的生存意识的积淀。春节意识的积淀有着3000年过程,比孔夫子的儒家学说要早,比西方来的种种主义更要早得多。民俗样式有些在消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生存意识的停止,无形的精神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春节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对于当代社会人性价值观、情感价值观、伦理道德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还在起着框架作用。就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春节文化与中国人有着深层的联系,这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其实,更多的是表现追新求异的一种心态罢了,等他们稍长便都懂得要皈依春节文化。我在西藏生活过四年,觉得藏历新年与春节是相通的,因为藏历新年与春节常常在同一天。我也在纳西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人生活的地方过了春节。春节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熔炼出来的传统。例如,高跷、舞狮等百戏形式主要便是满族入关带给春节的。中国不是一元化宗教的民族,春节文化的根源在自然文化,与道家文化有更深的联系。到了汉代,儒家把家族政治、社会政治的东西掺和进来了。南北朝后,佛家再掺和进来。春节民俗像一条流动的河,正因为流动着,正因为有许多支流,它才具有了生命的活力。春节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大的河流,它像中国老百姓心上的长江黄河,是任何其他民俗不可替代的。因此,读者可以从这些照片里感受到儒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感受到汉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也可以看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的细微区别。当然,最大的区别便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这种变化更有时代性,更有历史沧桑感。这就使得我们更愿意把这本书当做史书来组织。当然,我们生活中有些消极、保守的东西是无法回避的,我们把镜头里的种种影像也留在这本书里。把生活本身的多样性呈现在历史面前,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变化?我曾想以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书来奉献给社会,当我带着一大堆照片去出版社时,黄河出版社社长张勃说,你选一个角度,用图片表现,一图一文,互相补充,以事实说话,这比什么道理都要说得明白,都有感染力。于是我便以春节为契口,有了这本书。如果这本书成功了,应当感谢张勃同志,还有编辑程鹏、张宪峰同志。  回顾过去的三十年,过年的程序就像一炉炉红彤彤的铁水在记忆深处不断地流淌。然而,叙述出来便变成黯淡无光的生铁了。语言总是肤浅无力,而摄影的功能也是有限的。现在把来自生活的场景集中起来,尽可能展示出一种文化。这本书属于春节文化,也属于改革文化。  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从这里找到自己和家人在过去三十年生活的影子。

内容概要

  李锦,江苏省射阳人,新华社高级记者。山东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1978年来,从事农村调查30年,被誉为“庄户人家的好记者”。来自基层的调查曾得到3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或赞扬。邓小平对其有“你有发言权”的评价。依靠自己发现和推出的“万元户现象”、“九间棚精神”、“双星道路”、“兴福现象”、“大明资本经营理论”、与西藏“甲曰经验”等,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理论上涉足经济、科社、党建与民俗等领域,曾获得1998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闻作品获得国家、新华社100多个奖项。出版的著作有《大转折的瞬间》、《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与《盐阜家谱》等11部。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绪论第一篇 低谷(1978年前后)向2000年进军“忠”心感谢华主席为什么春节不放假?“金镶边”的大寨田上河工能吃到白馍等待救济粮饿昏了的老“妇救会”搬块石头当凳使第八口井又没水什么时候能喝饱水?与羊挤在一间屋内养儿不如养鸡年关衣不遮体的90岁老太太当了二十年干部的光棍过年只有地瓜干恢复祭祖延续香火的男人们有哥瘫在地,妹妹不肯嫁推碾下棋极简单的婚礼沂蒙老棉袄仍在“破四旧”军帽的天下第二篇 转折(1979-1984)第一次看电视开始评工记分女劳力也能拿十分工了山东第一个“包产到户”村庄三中全会后第一个骡马市最早是“包干到人”家里有一头牛就好了“富农”也当上队长了“生死搏斗”“队长,我们还想开会”农村有了活气最早普及的是挂钟俺老婆子咋能捏着“大团结”哩三十年不舞的龙灯老祖宗留下的根新队长“就职演说”“包”字引起的风波万元户出现了!把粮囤盖在屋心里“沙到家”天大的喜事——农家买铁牛一身新衣婆媳情送子参军商河鞭炮的欢呼储蓄热108个光棍汉的村庄三代女人布匹多得叫人眼花往城里寄邮包看戏吃油饼电影在农村绝迹之前小岗农民的回忆除夕支部会白集村吼出“市场经济”第一声“王三万”家的经济与政治自行车的新闻“发大财呀”农民用上计算器“俺靠卖鸡蛋赚钱”做大饼的粮食专业户西关村117户通电话鼓子秧歌的狂欢第三篇 富裕(1985-1996)送年礼吉庆有余过新年了妇女们开始烫发了闺女在村头显美看看这白馍新教室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了歇着哩父子相传35年后的相见妈妈,儿子回来了回到母亲的炕边牟平农民春节大游行乡镇企业的创造者们筹划过年沂蒙母亲接大学生到家中过年朱新礼家的春节一年干了310个义务工选村长走上了“官道”打工者离乡寿光菜上市17个大棚引起的“白色革命”“他是万元户”供销社“变脸”交流赶年集是种文化看福葫芦集市副省长炸藕合“拴老婆的橛子”忙年祭灶政府说话要算数百万元户建“小区”“兴福现象”研讨会俺孙子的大号叫“排房”送星人户全村人再回来过年在森林里过年第四篇 幸福(1997-2008)民工潮来了站着回家天寒心暖民工扫尘等打工的人回来寒冬里的温泉浴经幡城生吃牛肉喇嘛的盛装长明灯酒与歌中的新年磕长头一身藏装30万春耕大典录音机伴东巴舞摩梭女路宽了一个乡的市场超市进村孝子让爹娘享受“现代化”一个村庄的标语信息人村巷党员直选“一把手”农协秘书长新泰农民平安协会安全地位的上升帮农民过“科技年”生物养猪热车进了门包水饺过团圆年守岁亲兄弟广景说,“真的”过年到泰山看雪景新年新理想自家照片上了年历家庭知识竞赛抢答走娘家的摩托车“万元户”成了百万元户奥运之年的农民冠军乡村婚礼村支书的“脸面”不忘灾区千盏花灯庆元宵春节船船挂红旗李锦春节采访年谱

作者简介

《过年:中国农村的30个春节》主要内容:在当今中国,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因为在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始终在农村改革第一线,拍了三十个春节,下了这么大的工夫,这些照片在中国新闻摄影评比中获得很多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万元户的涌现、商品经济的萌芽、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产业化的出现、民工潮的涌动……作者对这些主流题材的报道有相当部分曾独领天下之先,常吼“天下第一声”。从深度上、从广度上构成一幅宏伟画卷,这是一部用优秀照片证明农村改革的“史记”。
这部书对春节文化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使人读史明智,知事明理,读图赏目,而且有开启思路之功效。
因此,《过年:中国农村的30个春节》对于党政官员、学者、政策研究者、新闻出版工作者以及大、中学生来说,都值得一读。对每一个家庭,亦有收藏价值。

图书封面


 过年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为什么春节不放假"、“恢复祭祖”、“仍在破四旧”、“送年礼”
  •     材料蛮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