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上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民俗上海

出版社:尹继佐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08出版)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807400240
作者:尹继佐 编
页数:196页

章节摘录

冠生园建立于1918年,其雏形是广东人冼炳生1915年在上海大境路开的一家小商店,他以冠生园为店名,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冼冠生。他出售的陈皮梅虽小,可是甜酸适度,口感极佳;牛肉干每块不过蚕豆粒大,但鲜美耐嚼,带有广东风味。当时正逢新舞台上演《济公传》,好戏连台,场场客满,陈皮梅和牛肉干一炮打响,观众竞相购食,生意兴隆。1918年,上海梨园界红人薛瑶卿、郑正秋投资冠生园,并向社会募集资金10万元,成立了冠生园股份有限公司,冼冠生任总经理。该公司重点经销糖果、糕点。1930年冼氏集资50万元,将总店迁至南京东路555号,又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机械,在漕河泾开设工厂(现为漕宝路220号),1935年正式投产,从此改变了手工作坊的落后生产方式。冼氏很有广告意识,为此不惜花费巨资,被同行称为“广告迷”。1934年,冠生园在大世界举办月饼展销会。开幕当日,他特邀著名影星胡蝶到场剪彩,并让她斜倚在特制大月饼旁拍照,照片旁题书“唯中国有此明星,唯冠生园有此月饼”,并制成印刷品广为散发。1935年和1936年中秋节,冠生园分别举办“水上赏月”和“陆上赏月”活动,以促进月饼销售。冼冠生还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制定诸多生产规范制度,他经常去工厂检查生产。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冠生园捐出大量食品犒劳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上海沦陷后,冼冠生将机器迁往重庆、贵阳等地,继续生产。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过中秋节吃冠生园月饼是徐汇居民的时尚。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结婚发喜糖,八粒一包的喜糖中,必有一粒是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甜而不腻,软而不沾,深受大家欢迎。这大白兔奶糖就是冠生园的产品,原是冠生园于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新产品,由原来的米老鼠奶糖改进而成。如今已是沪上的著名品牌糖果。11.衡山路异国饮食风情街衡山路于1922年由法公董局辟建,原以法军元帅贝当的名字命名为贝当路,1943年10月以湖南省地名改称现名。该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近淮海中路。衡山路全长两公里,两侧梧桐冠盖成荫,环境高雅幽静,交通便捷,地铁一号线贯通全线,并设衡山路站。10.冠生园老号冠生园建立于1918年,其雏形是广东人冼炳生1915年在上海大境路开的一家小商店,他以冠生园为店名,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冼冠生。他出售的陈皮梅虽小,可是甜酸适度,口感极佳;牛肉干每块不过蚕豆粒大,但鲜美耐嚼,带有广东风味。当时正逢新舞台上演《济公传》,好戏连台,场场客满,陈皮梅和牛肉干一炮打响,观众竞相购食,生意兴隆。1918年,上海梨园界红人薛瑶卿、郑正秋投资冠生园,并向社会募集资金10万元,成立了冠生园股份有限公司,冼冠生任总经理。该公司重点经销糖果、糕点。1930年冼氏集资50万元,将总店迁至南京东路555号,又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机械,在漕河泾开设工厂(现为漕宝路220号),1935年正式投产,从此改变了手工作坊的落后生产方式。冼氏很有广告意识,为此不惜花费巨资,被同行称为“广告迷”。1934年,冠生园在大世界举办月饼展销会。开幕当日,他特邀著名影星胡蝶到场剪彩,并让她斜倚在特制大月饼旁拍照,照片旁题书“唯中国有此明星,唯冠生园有此月饼”,并制成印刷品广为散发。1935年和1936年中秋节,冠生园分别举办“水上赏月”和“陆上赏月”活动,以促进月饼销售。冼冠生还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制定诸多生产规范制度,他经常去工厂检查生产。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冠生园捐出大量食品犒劳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上海沦陷后,冼冠生将机器迁往重庆、贵阳等地,继续生产。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过中秋节吃冠生园月饼是徐汇居民的时尚。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结婚发喜糖,八粒一包的喜糖中,必有一粒是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甜而不腻,软而不沾,深受大家欢迎。这大白兔奶糖就是冠生园的产品,原是冠生园于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新产品,由原来的米老鼠奶糖改进而成。如今已是沪上的著名品牌糖果。11.衡山路异国饮食风情街衡山路于1922年由法公董局辟建,原以法军元帅贝当的名字命名为贝当路,1943年10月以湖南省地名改称现名。该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近淮海中路。衡山路全长两公里,两侧梧桐冠盖成荫,环境高雅幽静,交通便捷,地铁一号线贯通全线,并设衡山路站。

前言

民俗文化由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成,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它蕴藏于普通老百姓中间,与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浑然一体,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力量。所以,黄遵宪曾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合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其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常;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又说:“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因人情而为之者也。人情者何?习惯也。川岳分区,风气间阻,此因其所习,彼因其所习,日增月益,各行其道。习惯既久,至于一成而不可易,而礼与俗皆出于其中。”这两段出自《日本国志?礼俗志》的话,非常鲜明地点出了民俗文化的两大基本特性,即公共性和稳定性。所谓公共性,是指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不是个体的,而是特定区域人群的“共有的习惯”,因此,它具有超越个体的普遍性;所谓稳定性,则是指一种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因此,它又具有超越时间的恒久性。正因为民俗文化具有超越个体的公共性和超越时间的稳定性,所以,它常常在社会整合、族群凝聚和身份认同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然而,民俗文化的公共性和稳定性是建立在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剧烈的变迁,民俗文化也会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可能“一成而不可易”。清嘉庆《上海县志》称:“上海故为镇时,风帆浪舶之上下,交广之途所自出,为征商计,吏鼎甲华腴之区。人皆知教子乡书,江海湖乡,则倚鱼盐为业。工不出乡,商不越燕齐荆楚。男女耕织,内外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工。嘉靖癸丑,岛夷内讧,闾阎凋瘵,习俗一变。市井轻佻,十五为群,家无担石,华衣鲜履,桀诘者舞智告讦,或故杀其亲,以人命相倾陷。听者不察,素封立破。士族以奢靡争雄长,燕穷水陆,宇尽雕楼,臧获多至千指,厮养舆服,至陵轹士类,弊也极矣。”这段话说的就是上海置镇以来随社会变迁而来的民情风俗的变化。开埠以后,受中外贸易通商的推动,上海以惊人的速度朝着近代化国际性大都市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上海从城市规模到市政格局,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社会结构到城市功能,从市民生态到市民心态,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无不发生了异乎往古的深刻变迁。伴随都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结构性转型,特别是1895年以后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上海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据统计,上海人口1852年为54.4万,191O年为108.7万,1920年为225.5万,1935年为570.2万,1949年为545.5万。在不足一百年的时间里,上海人口增长了近十倍。上海人口的这种超乎常规的惊人增长,充分显示出上海无所不包的巨大容量、吞吐吸纳的恢宏气概,以及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同时也造成了上海中外混杂、多元并存的社会情境。上海真是一个万花筒。……只要是人,这里无不应有尽有,而且还要进一步,这里有的不仅是各种各色的人,同时还有这各种各色的人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区域、商店、总会、客栈、咖啡馆和他们的特殊的风俗习惯、日用百物。

后记

我想,直接推动力是上海2010年要举办世博会;其次是考虑自己的条件和分析过去哪些事情没有做好,今天可以做得成的。大家知道,上海是人文荟革之地。松泽已发现6000年前的“上海人”化石;元代建制后800年以来,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出海口,逐渐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中心;近一百五十年来,上海成为中国移民最多的都市,凝聚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然而相对于外地,上海的民俗学严重滞后。上海目前不仅没有一个民俗学刊物,而且已完成多年的上海市、区、县的民俗志至今未出版。问题在于上海文化界与学术界对丰富而有特色的上海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重视。民俗文化的整理和挖掘并给予充分的展示,无疑将有利于提高上海人对上海的认同,也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展现上海文化总体形象和文化品格。我希望上海民俗文化丛书出版这一基础性建设工程的完成,成为世博会期间展示上海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今天,民俗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在2003年上海召开“亚洲银行会议”时,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了五种上海本土的民俗表演项目,受到外宾的热烈欢迎。2003年,上海率团到加拿大申请世界园艺会,上海的民俗表演使当地的观众激动得站在椅子上欢呼。近二十年来,“文化寻根热”遍及全球,对本土民族原创性文化的珍视,是民族自尊与创造力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在国际重大活动如奥运会。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衣食住行[一]服饰[二]饮食[三]居住[四]出行[五]桥梁[六]老地名生产商贸民俗[一]店名习俗[二]特色老商标[三]旧时工商习俗[四]徐家汇商业园民间工艺岁时节俗[一]岁时节俗[二]俗节庙会[三]新俗节人生礼仪[一]婚嫁习俗[二]丧葬习俗[三]寿诞、成年礼俗[四]人际交往习俗信仰民俗[一]佛教、道教[二]天主教[三]基督教[四]东正教[五]民间信俗民间文艺[一]戏曲曲艺[二]民间美术[三]民间舞蹈[四]民间故事风俗民谚[一]生产类[二]生活类[三]气象类社区文化[一]徐家汇广场文化[二]社区艺术团队[三]民间收藏[四]儿童游戏主要参考书目总后记

编辑推荐

《民俗上海:徐汇卷》如果从考古学上的马家兵文化算起,上海迄今有六千年的历史;如果从唐朝天宝十年(751)置华亭起,上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县算起,上海有七百年的历史。

作者简介

《民俗上海:徐汇卷》民俗文化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上海民俗中新俗与旧俗、土俗与洋俗的并存,促进了多元民俗文化的互彩的民俗,甚至还有异国情调的洋俗,上海文俗文化所呈现的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活力冲沛、日新又新的(海派)精神与风格。

图书封面


 民俗上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