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丛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中国风俗丛谈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538279009
作者:齐如山
页数:396页

章节摘录

书摘谈起我中华民族风俗之勤俭朴厚来,恐怕世界上的国家没有能比得上的。就以盖房一件事情来说,在欧美各国,大的建筑自然要请工程师,就是最小的房屋也必须花钱雇木工、瓦工来建筑;中国大城镇中盖房,大致也是如此,到乡间则不然了,尤其是华北几省。在富贵之家,建筑砖瓦房用有技术的高等匠人,自然也要花钱雇用,若平常之小工,则都是同村之人来帮忙。至于建筑平常砖房或土坯房,则没有花钱雇人的,都是左近街坊本村人来帮助,每天只管三顿饭吃便足,亦不必一定吃好的,较为富足之家,隔两天可以吃一顿白面,中等以下人家,就给粗粮吃,大家也不会不满意,若穷苦人家盖房,也常不管吃,大家帮忙,届时自己回家吃饭,吃了饭再来工作,这也是常有的事情。请看这种情形,社会的风俗还要多朴实,白帮忙而且不是非吃好的不可。自然也要看盖房者之家况,倘稍富足,他自然也要给白面吃,或蒸包子,或面条。这种情形都是本家自动,帮忙者绝对不会要求,且绝对不用肉;中等以下人家,只给粗粮面吃便足;贫寒人家,不给吃亦无不可,且多是帮忙者自动的不吃。北方乡间,有许多关于此事之谚语及民谣,如:    一家盖房,大家帮忙。或云人家盖房,我去帮忙。我家盖房,人来帮忙。这样的谚语很多,不必尽录。    有钱的要住房,没钱的也要住房。或云有钱的有房住,没钱的也住房。意思是有钱的人家自能盖房,贫苦人家盖不起房,经大家帮忙才能有房住。    握来握来夯啊,谷面窝窝杂面汤啊。    盖房墙基必需用夯砸方能坚固,行夯时便给窝窝及杂面汤吃,大家吃着,便极高兴,故有这样的歌谣。谷者小米也,谷面者,谷粒连皮磨成面,便叫作谷面。先碾去皮,只用小米磨面,便叫做小米面,但普通都可说是谷面,所以吃谷面者,因为在光绪初年以前,北方种玉米者尚不多,尚未风行,后来种的普遍,且它比谷面较为好吃,就都吃玉米面,吃谷面的就很少了。所谓杂面者,乃用各种豆类合磨成面,故名,但后来发现,只用绿豆磨面较杂豆者好吃,于是就都用绿豆了,然仍名日杂面。汤者,古人所谓汤饼之简称,只减去饼字耳。    财主要盖房,紧赶去帮忙,省下家里糠,来顿杂面汤。    这话有点奚落的意思,系不但省下家里的,而且可以吃好的,谈到吃糠这一层,现在风气已开,吃它的很少见了。不过*想吃糠也没有了,在从前吃糠乃是一种平常的事情,穷人吃糠的固然不少,而小康之家也有吃糠的,当然不能光吃糠,但总要夹杂许多,以便省下米粒卖钱,故乡间有两句谚语曰“牙里剩,口里攒”。不过此至俭之人家方有之,平常人不肯受此苦也。    人缘不强,雇人盖房。    此当然是讥讽的意思,凡行为不利于众口者,则他盖房时,往往无人帮忙。    以上所谈都是临时工作的情形。临时工作固然都是大家帮忙,但各种建筑材料,则当然是预先购备。乡间买这种材料与城池中大不相同,城池中有木料厂、砖瓦厂等等,随时用可以随时买,乡间则没有这种商号,都得预先筹备。有的在几年以前就得购置,如砖瓦,则大致各村都有烧砖者。烧砖须用秫秸(即高粱之秸秆),则预备盖房之家,使用自己之秫秸换砖,一年换的不够用,则往往经二三年之久,方能换足,一因自己没有许多的秫秸,二因烧砖之人也不能专卖与一家也。木料则每年春季都有庙会,都是卖建筑材料及农具的,可以前去选购,而一年也不见得能买足,也往往经二三年才能买齐也。余可推,以上乃北方乡间盖房之大致情形也。    总之是有钱之家,要有房屋居住,可无钱之家,也要有房屋居住,除非自己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大家无法帮助者之外,倘能勤谨度日,无论多穷,也必有房子住,自己毫无置备材料能力者,则借房住,也必有人借给,这是北方普通的情形。稍能自己备置,则一定有人来帮助,大家传统的思想是人人应该有一个家庭,这是受了圣贤的教育,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文化,所以人人有良善的思想。至于家庭中安乐与否,自然应该自己努力,但家庭则是必应有的,若没有,则大家一定要帮助的。*    P11-13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老北京中秋节有“请兔儿爷”的风俗。初为请出嫦娥神像来供奉,背景是扎纸月宫,叫“月光码子”;捣碓的陪兔儿被宠称缀个“爷”字。后则专请兔儿爷,通常为彩绘胶泥塑,正宗形象是着蟒袍、背纛旗的武打。再后各行装束的兔儿爷都有。清末兔儿爷混迹新闻界,为时尚送报入,但似一律男性“爷”,穿一件半截蓝布大褂。民国以后衍为玩偶或工艺品,兔儿爷作为月球代表或嫦娥使者之身分被淡忘了。这里的兔儿爷亦汉亦夷,允文允武,且虎兔共处,尤多情趣在其中。

书籍目录

中国风俗丛谈(序)阴历年盖房医生婚娶出殡送礼农事的好风俗教书先生民食商家的信用书铺年关喝粥从前之政治及军队一年中之节日中国馔馐谭杂著编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风俗丛谈》作者认为,中国旧日风俗之美,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因而便有了此书。

作者简介

《中国风俗丛谈》讲述“入境观其风俗”,是说风俗反映文化以及国力:荀子此见写在《强国》。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言词尖刻了些,却不失恳切。过年、盖房、婚娶、送礼……分外风趣,读者可以随意鉴享;《农事的好风俗》、《商家的信用》……却不容你不用心去领略“风俗”何以为“文化”!风俗文化也是《杂著》“寓教于乐”的衷曲。至杂沓中国画、中国剧、中国小姐……则切进民族审美心理,使教化效率化了。《中国馔馐谭》是“以食为天”之大风大俗。由教人下厨而令人亲炙,兴之所至,且有一点超越感。中国旧日风俗之关,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

图书封面


 中国风俗丛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昨天读了齐如山的《中国风俗丛谈》,文字有民国风气。简练,平实。先说其人,齐如山其人生中不可不提的是梅兰芳,他是梅兰芳的剧本的编辑人,比梅大19岁,可以说是他发现并培养了梅。49年,齐去了台湾,自此两人再无相见。让人唏嘘。读下来有一个感觉我们的节日怎么都是吃呢,下面我汇总一下与吃有关的节日重阳 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冬至 饺子元宵节 元宵腊八 八宝粥中秋 月饼端午 粽子 雄黄头伏饺子 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想来我们祖先是绝顶聪明可爱的。可能与我们的中国美食有关,自古我们就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这是不是源于我们曾有过太多的苦难,把温饱当成了追求有待探讨,但我们对饮食的偏爱和执拗并没有随时间而衰弱。因为一类食品而记住并延续一个节日是那么可爱,是改造思想的成功案例嘛。食物变成对节日的回忆的一个支点,记得N年前过年爸爸不会杀鸡,脑袋一剁,无头公鸡满天飞;记得N年前,正月十五没电,一家点着蜡烛吃元宵;记得N年前冬至漫天大雪和朋友在很小的饺子馆里吃的热火朝天。生活的进步让这些变的扑朔迷离,很多都只能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生活变得稀松平常。变数有时带来的是新奇。但变数与安全感是背离的,我们选择了越来越安全的生活,同时就选择了模板式的生活、、、食色性也,说起来多么容易,可是长大后才知道,真真正正遵从自己内心的欲望有多么难,我们变得越来越会掩饰自己本真的诉求,我们的心被遮蔽,每一个节日都是对我们的内心的追问,食色性也,你做到了吗?
  •     书是一本通识读物,很汗颜,生活在这个国家,对我们国家的历史、风俗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一直对传统的东西比较好奇,他们是怎么发展出来的,最初有何意义。并不一定要记住,但是希望自己能够感受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颗相对敏感的心。比起金钱,还有更多无形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体会。以前是真的很穷,物质上太贫乏了,我都难以想象,那么几千年,我们的先祖们都是那么贫困地生活着的。现在物质大爆炸,但是我们走得太快,没有人来提醒我们每一个节日、节气都是为什么而存在的。也许有一天他们都会消失,但是曾经起过作用的他们也值得我们去了解。
  •     阴历年:阴历时间每年不固定,农业行事不方便,多使用24节气(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盖房:一家盖房,大家帮忙;有钱的要住房,没钱的也要住房;人缘不强,雇人盖房医生:多为有钱人家读书读不进去的人做医生,看病是不收钱的,或开药房挣钱或在药房帮人坐堂看病挣钱医生六妙诀:架(摆架子)、唬(吓唬患者)、骂(讥骂前人所开药方)、吹(吹嘘幸亏鄙人来的不算晚)、堆(多用药,当归最能和解,号称和事佬)、推(推脱不再来治)婚娶:办喜事,莫铺张,留着钱,御饥荒;办喜事,少花钱,留着钱,过减年(大姑娘坐轿——只一遭;普通风俗娶后婚不用轿用车,姨太太也不用轿,明媒正娶是轿)出殡:席面、点主(主事的)、棺椁(果音)、明器(纸糊器具)、搭席棚、念经、棺罩执事送礼:前清光绪开始变得奢侈;皇帝与官员,官员与官员,外官与外官,外官与京官,民家与民家;过节、结婚、丧事、庆寿农事:揪苜蓿(平和的地主一般不阻拦大家揪苜蓿)、拾麦子、吃大子瓜、理笤帚、放麦苗……写对联:对联、讣文、契约都是教书先生写,且不要报酬民食:机器化的国家,虽然吃的质料比农业国家好,但不及农业国家吃得熨帖舒适(现烹饪的食品,是以烹饪法迎合食者的口味。机器化的食品,是以自己的口味,将就县城的食品)商家讲信用:票号、鞋铺、饭馆书铺:文化中心,可随便进去看书、供应茶水年关:过一难过之关;年底还债、购物(北平的女士衣服款式总要比上海落后四五年)……++++++++++++++++++++++++++++++是本有意思的小书,也算追本溯源一下,更加觉得自己不懂中国历史;本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民族,谁知道演化到今天,淳朴的那部分都没了,繁文缛节倒是保存的十分完好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40/60了解中国风俗的通俗读物,知道该风俗的由来,会做些什么,帝王官宦之家和普通百姓人家各自会做些什么去纪念这个节日,有些礼仪是非常严谨和严格的,按照既定程序来走,而且有专门的官员去做,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这些风俗维系着社会关系,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这些风俗充当着社会的润滑剂,很多东西部需要明文规定,但不管是权势之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去遵从,谁都不会轻易去打破它,如此得以维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对比今天太多大部头的法律法规,这些风俗更显人性化更显柔软,没那么生硬!
  •     感叹古代民风之淳朴
  •     只看了吃的那部分……
  •     回想起老家小时候的记忆,竟有许多如书中所描绘的相仿佛。。
  •     齐如山老爷子的系列不会难看
  •     文章是好文章,书编选的不怎么样
  •     实话实说,时代不同了,过去这些老讲究除了历史研究之用已无多大价值。齐如山先生的文笔见识自然不必多言。
  •     涨姿势
  •     我从前面开始看看到那些亲切的谦让
  •     蛮好,增加不少知识。
  •     不过瘾。
  •     干货多 评论现在再看的话 略有微词
  •     有点意思,读书不成当大夫,哈哈
  •     重点在北方
  •     了解了很多历史。
  •     多从清末民国北方风俗。想起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那是很有兴味的。相较起来,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读来不够味道。大概是实多情少,为我不取吧。
  •     少了点趣味。读完唯一觉得格外有意思的便是医生的六大招——架唬骂吹堆推。
  •     6.7
  •     2007年6月15日 上海图书馆
  •     看到齐说旧时妇女仅能在上坟时放声痛哭以解心中抑郁,还是觉得挺幸运的
  •     就是穷吧
  •     略齐如山这一套评价
  •     书是好书,结果是用kindle 浅浅一读,也罢。
  •     权作通识之用。
  •     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
  •     齐如山的作品的确是文化精品,内容涉猎极广,从民俗、建筑、土话到戏剧、历史掌故,严谨详实,文风朴实无华,文如其人。感谢通过电影《梅兰芳》了解了齐先生,更对电影编剧对齐先生贬低和糟改不耻。 想了解老北京风俗文化及民国风情的,这无疑是一部难得精品。
  •     很多风俗民俗其实都是生活智慧
  •     1)北方甜粥南方咸粥,甜咸党斗争由来已久。2)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将错就错。3)中国版的芭比娃娃,兔儿爷,被送报的打砸了。
  •     料很足,但无情,算不得好文章,缺点味道。基本上都是清末北方风俗,算不得“中国”。
  •     文笔依然相当一般,纯为长知识的资料书。
  •     那些旧时候的风俗习惯已渐行渐远,感觉中国之大,比如婚丧嫁娶远非几十行字所能描述得清,且有以偏概全之嫌,粗读尚可,经不起推敲。如果编者能分门别类梳理这些习俗就更好了
  •     写的多是华北的风俗,对于南方的涉猎不多。
  •     涨姿势的小书。
  •     上课时候老师提到他,我这才知道他以前是和梅兰芳是朋友。诚然如此,书是一个好的介绍风俗的书,但抵不上中华上下五千年。只能算是清末,内容也无趣味性,科普吧
  •     基本都买了,这本很有意思。一些风俗写的挺详细的。
  •     有趣
  •     中国传统风俗,挺有意思
  •     总被删去若干字,没法再给4星了。。
  •     民俗考据的入门书
  •     字里行间都是“穷”字……以及为什么送文玩就不算贿赂呢真是不理解 - -
  •     通识读物
  •     文笔一般,内容一般,后半段内容稍微有趣一点。书名太大,顶多是《家乡风俗丛谈》。
  •     各种田园牧歌回忆……
  •     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