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出版社:吕志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08出版)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208086470
作者:吕志峰
页数:294页

章节摘录

插图:第四,从文字书写及使用来看。书写一般比较随意,字体多为草隶;通假字、异体字较多,错字也不少。根据上述讨论,所谓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指的就是东汉时期出现的反映了民间广大底层老百姓生产、生活、风尚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的实物文字资料。这些材料用词简单、通俗,不追求典雅,句式简单,口语化明显,接近于当时口语的真实面貌,与文学作品、史书等使用的文言文截然不同。从质地上讲主要包括石刻、砖、陶、简牍、铅券等。材料收集过程中,我们以语言风格作为主要判定标准,其他几项作为参考标准,凡是语言通俗、口语化特征明显,不追求典雅,又反映了民间广大老百姓社会生活、民间信仰的石刻砖陶等实物文字资料都在本书的收集范围之内。二、材料介绍根据上述标准,我们遍查了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出土文物方面的各种著录类著作、文物考古类杂志和上海博物馆等馆藏拓本与摹本等,调查范围涉及东汉出土的各种实物文字资料。目前所收集的材料,从总体上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历次文物考古发掘的出土实物文字资料,比如砖文、简牍、石刻等,占全部材料的95%强;一类是传世的实物文字资料,如东汉部分买地券和镇墓文,这些材料一般有拓本或者摹刻传世,使用此部分材料首先需要进行辨伪。具体说来,从内容上看,包括买地券、镇墓文、符篆、约束石券、买地记、口供等;从材料质地看,包括石刻、简牍、砖文、瓮书、木器、铅券等种类。其中以石刻、砖、陶等数量最多,所以本书定名为《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前言

作为表意性质的汉字,它在记录汉语时,也许从来就没有跟口语完全一致过。正如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说:“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所谓“第二语言”,意思大概是具有不同于第一语言(口语)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状态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语法上,也表现在词汇上。我们很难说汉语书面语跟口语的区分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但从东汉石刻砖陶等下层使用的实物文字资料看,民俗性文字资料所反映的汉语状态,尤其是其中的词汇,比较接近民间下层的用语,而与以《汉书》为代表的同时期的文言文有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给汉语史研究提供了一片值得开发的莱芜之地。吕君志峰的博士学位论文《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正是看上了这片莱芜之地,由词汇问题着手来梳理史料,不仅材料的选定和切入点都具有开创性,可望在汉语史的词汇研究方面开辟出新的园子,而且上接秦汉,下启魏晋,造就了一个可以不断展开的状态,这片园子的扩大势头是比较看好的。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总的来说,修改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博士论文原名《东汉石刻砖瓦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题目中的“瓦”,根据《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用来泛指陶器之类,但考虑到“砖瓦”连用的提法容易引起误解,于是将题目调整为《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以更加准确。第二,根据评审专家、评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调整。并修改了部分错别字、补充了部分文例。同时,根据出版需要,将原繁体字论文改为简体字,但又不能随意改,有的还需特别甄别,保留个别繁体字和异体字。修改幅度不大,一方面是由于这几年工作异常繁重,时间紧张;另一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语料断代范围,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留待以后做更全面的修订。如今,书稿即将出版,在高兴之余,我忍不住要像原来博士论文后记那样表示太多的感谢:感谢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本书的资助。感谢各位匿名专家、评委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各位领导和同仁,尤其是丽娃学术沙龙为我提供了浓郁自由的学术氛围,各位的鼓励和包容让我能够一直保持进取的精神。

内容概要

吕志峰,男,1977年生,东山青岛人。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字训诂学、汉语史、词汇学等。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独立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汉代实物文献俗语词研究》项目。

书籍目录

序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第一节 “民俗性”界定与材料介绍一、“民俗性”界定二、材料介绍三、材料的使用第二节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一、选择东汉的意义二、选择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的意义三、词汇研究的意义第三节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汇研究现状一、东汉词汇研究概述二、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研究现状第四节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三、几点说明第一章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的词汇构成第一节 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字”与“词”的关系问题二、字与单音词的关系三、复音词与词组的区别第二节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汇构成一、按性质划分,分为一般词语和专类词语二、按音节 划分,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三、从词类角度,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第三节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汇特点一、词汇丰富二、单音词大部分义项单一三、复音词在所有词语中所占比重很大四、词性方面,名词占据优势地位,动词其次,形容词比较少五、构词法方面,联合式、偏正式继续占有绝对优势六、词义方面,在汉语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第二章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复音词研究第一节 复音词的分布情况一、音节 分布二、词类分布三、结构分布第二节 联合式复音词一、语义方面的考察二、词性方面的考察第三节 偏正式复音词一、修饰语素与中心语素的意义关系考察二、词性方面的考察第四节 动宾式第五节 主谓式第六节 补充式一、补语素表示结果二、补语素表示趋向第七节 附加式一、前附式二、后附式第八节 其他构词法一、重叠式二、单纯词三、综合式第九节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复音词在汉语复音化进程中的地位第三章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语考释第一节 一般词语考释第二节 专类词语考释一、神祗名称二、解除用品三、其他第三节 固定用语考释第四章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语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第一节 新词新义问题第二节 补充东汉书证第三节 提前书证第四节 补充义项第五节 增补词目第五章 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用字现象调查第一节 “读为字”考察一、所见通假字、古今字整理二、所见通假现象分析第二节 异体字研究一、所见异体字整理二、所见异体字分析第三节 错字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一:词语总目附录二:构词法情况汇总附录三:词语索引附录四:相关研究成果后记

编辑推荐

《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讲述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用词简洁、通俗,不用通语雅言,作为汉语史转变时期的方域俗语,对认识东汉时期与口语接近的民间书面语及其书写形式的面貌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从词汇构成、复音词、词语考释、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等方面对这些材料中的词语进行了全面研究。

作者简介

《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分为“绪论”、“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的词汇构成”、“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复音词研究”、“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语考释”、“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语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用字现象调查”,以及附录。
绪论部分共分四节。第一节,对“民俗性”这一概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材料的具体情况;第二节,介绍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节,介绍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的现状;第四节,介绍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的词汇构成”。共分三节。第一节,探讨了“字与词的关系”、“字与单音词的关系”、“复音词与词组的区别”三个理论问题,这是进行词汇研究的前提。第二节,从总体上介绍了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的构成情况。不计重复,共有词语2168个。按性质划分,分为一般词语和专类词语。一般词语1685个,专类词语483个。按音节划分,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655个,复音词1513个。从词类角度看,名词1332个;动词496个;形容词80个;数词113个;量词22个;副词70个;代词26个;连词17个;语气词5个;助词1个;助动词6个。第三节,分析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的特点。
第二章“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复音词研究”。共分九节。第一节,从音节、词类、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复音词的分布情况。第二节,从语义和词性两方面考察了联合式复音词。第三节,从修饰语素与中心语素的意义关系与词性两个方面考察了偏正式复音词。第四节,考察了动宾式复音词。第五节,考察了主谓式复音词。第六节,考察了补充式复音词。第七节,考察了附加式复音词。第八节,考察了重叠式、单纯词以及综合式等构词法。第九节,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之上,我们从汉语史的角度,上溯到先秦、西汉,下追到魏晋南北朝,与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里面的复音词情况、构词法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力求弄清楚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中的复音词在汉语史中的地位,从而考察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
第三章“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语考释”。共分三节。第一节,对8个一般词语进行了考释;第二节,对部分专类词语进行了考释;第三节,对部分固定用语进行了解释。
第四章“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词语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共分五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对新词新义问题的认识以及写作本章的初衷。第二节至第五节从“补充东汉书证”、“提前书证”、“补充义项”、“增补词目”四个方面介绍了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的词语对于编纂辞书的重要价值。
第五章“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用字现象调查”。从“读为字”、“异体字”、“错字”三个方面对东汉民俗性实物文字资料的用字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分析词语。
《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语料新。《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注重资料发掘与整理,力争穷尽性占有目前能发现的所有符合“民俗性”标准的实物文字材料,这些材料的语言面貌接近于当时的口语,极具研究价值。第二,研究内容比较全面。我们从构词法、词语考释、与大型辞书的对比研究以及用字现象调查等四个方面对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的词语进行了全面研究,分别得出了相对有力的结论。第三,研究方法较为得当。我们注重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既做好共时层面的描写工作,又注重与较近历史时期的语言材料进行历时比较。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词语构词法的分析,又重视词语意义的考察。此外,还重视电脑语料库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由于时间精力和学识水平有限,《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都有待于日后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图书封面


 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研究古汉语特别是出土文献的学人可以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