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聊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阿龙聊北京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50201026
作者:卢文龙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老北京说到药铺有这么一句话:“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 ”,这两家 可都是北京城有名的老药铺,今天 咱就说说这两家买卖。 咱先聊同仁堂,同仁堂的创始 人姓乐,原本是浙江宁波府的人,他 们家来北京闯荡算是比较早的,由 打明朝永乐年间就来北京了。刚到 北京的时候,乐家就是摇着串铃走 街串巷行医治病的郎中。什么叫摇 着串铃呢?这咱多说几句,这串铃 是行医的郎中使的一种响器,形象 点说,有点像咱现在吃的面包圈,但 那是铁做的,中间是空的,里边有铁 珠,用的时候套在四个手指头上,再 拿大拇哥一攥,摇起来带响。串铃 也叫“虎撑”或者是“虎衔”,串铃不 光是早年间行医的郎中使用的响 器,而且也是他们的护身符,关于串 铃的来历,还跟药王爷孙思邈有关 系呢!相传药王爷孙思邈有一回进 山给人治病去了,进山的半路上被 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药王爷一 看,想跑是不可能了,人能跑得过老 虎吗?索性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跟老虎拼个你死我活。这个时候,他发现 这老 虎趴在地上没扑他,只是张着大嘴在那喘粗气,孙思邈再一看,这只老虎 的眼睛里 有一种哀求的神色。孙思邈觉得这只老虎并不是要伤人,可能它是有求于 我吧。 孙思邈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离近了一看,原来这只老虎的嗓子眼卡了一 块骨头。 其实要把这块骨头掏出来也不难,因为老虎嘴大,好伸手,可是又怕这老 虎一难受, 把自己这条胳膊咬下来。正在犹豫之时,药王爷忽然想起来了,药担子上 有一只铜 圈,这是挂药筐使的,于是把这个铜圈取下来,放进老虎嘴里,这样就把 老虎的嘴给 撑住了。骨头掏出来,这只老虎摇头摆尾地感谢孙思邈,然后回身,窜进 了山林。 这件事情在江湖上可就传开了,江湖行医的人纷纷效仿,这铜圈可就成了 郎中们出 门必带的护身符了,咱说的串铃就是由打这铜圈演变来的。 咱们言归正传,乐家的祖先来到北京,默默无闻地干了一个朝代,直 到明朝灭 亡,清初的时候,乐家的买卖才有了起色,乐家的后代乐尊育进了清宫太 医院。 P1-2

内容概要

自述:鄙人出身一般,属于绝对的北京市井平民,这样也挺好,既让自己有了拼搏的动力,又让自己永远保持谦和的态度。我喜欢北京的历史文化,喜欢自己的职业,但我一直认为其实自己差得还远,既然年轻轻的当上了主持人,那没别的,首先得把咱观众伺候好了,因为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明星,也没有什么大腕,说实话,那是老百姓捧咱呐!
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这里是北京》《四海漫游》两档节目

书籍目录

北京城中老药铺
北京烤鸭
北京脉搏钟鼓楼
吃喝讲究大饭庄
吃在寻常百姓家
方便宜人小饭馆
各行其道京九门
故事里的东岳庙
徽班进京创国粹
回昧悠长叫卖声
京城福地白云观
京城市场数东安
旧京穿戴讲究多(上)
旧京穿戴讲究多(下)
旧京血脉胡同情
老礼婚俗面面观(上)
老礼婚俗面面观(下)
历史回眸老字号
门庭幽幽四合院
民间御膳老字号
千年古刹法源寺(上)
千年吉刹法源寺(下)
千年古刹法源寺(中)
三帽商标盛镊福
三三见九什刹海
商贾云集鼓楼前
商业金街王府井
提笼架鸟北京人
添丁进口礼俗多
铜锅涮肉东来顺
王府井中老字号
西单
西山胜景八大处(上)
西山胜景八大处(下)
西四
养鸽子玩鹰
幽州丛林潭柘寺

作者简介

用独特的方式探寻古都风物,传承人文风情,讲述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57年建都史的北京的历史风貌。用独特的视角探访北京的人文古迹,巷陌民风,反映北京的传统文化、名家名店的日新月异。探寻老北京的人文精神,留住易逝的文化根脉。

图书封面


 阿龙聊北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由一个年轻人来讲述老北京的故事和传统文化,有点儿不一样的味道,不像传统的学者正襟危坐地教诲或照本宣科的历史课,书里透着一股朝气一股现代的感觉,还有一种亲切感。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传递出来的传统魅力,文化本身的魅力加上作者的个性讲述,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不知不觉就跟着书进入了北京城的历史画卷……不论是老北京的居民还是新进京的来客,还有没来过北京的人,都值得一看!
  •     半夜3点睡不着觉,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没有简介,没有结语,故事信手拈来又戛然而止就如同北京这个城市的历史,不知从何讲起却又永远没有尽头时光就在或狭小或宽敞的街道胡同中慢慢流淌着,人们慢慢忘却着过去的传说又在创造着新的故事这本书里讲述的事情,有的是市井小民,有的是达官贵胄,有的物件地方还能找到,有的却永远消逝了,只留下只言片语存在于人们的传说和记忆中。八大楼的饭馆如今也没剩几个了,四合院拆的拆卖的卖,什刹海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味了……抬头看看鳞次栉比的街道,觉得阿龙给我们讲述的那个北京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阿龙花了很多篇幅讲述了那些老字号的故事,尽管有些已经消失,有些变了模样;也讲述了很多大集市的旧貌,只是现在的新颜您已经看不出它们本来的样貌;还有很多民俗讲究,不管延没延续下来,也很有意思----说点别的吧---------------------------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民俗胡同游的景点,我去过两次,但总感觉不对劲是铜臭味太重了还是本地人越来越少了呢?我对那些看起来很有意思的店铺总是不感冒,因为无论是披萨还是牛舌,那都不是这里本来有的东西吧我最喜欢的店铺是那个老大爷的剪纸铺,门脸很小,但是剪纸很漂亮2年前去的了,当时陪着我的外教,两个老外看见那些剪纸眼睛都放光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说个题外话严格来说,我不算个老北京,老北京大多在南城(1L同学提出疑问……我家太靠北了觉得那都是南城不好意思),而我打小生活在海淀这片,严格意义上来说,海淀这地就是当年的郊区啊。郊区人民也有郊区人民的念想,咱就特喜欢摇着船迎着柳的昆明湖。午后时分,夕阳西下,飘在湖上又凉快又惬意;到冬天了偷偷跑到冰上出溜也是一大乐事后来我再去颐和园,那莲花的桥墩子被人砸了,游人光着脚躺在长廊上,如果不是有栅栏围着,那铜牛的断尾估计也得让人抠了同病相怜的还有圆明园,现在那些断壁残垣是给保护起来了,以前走近了看到处是“XXX到此一游”,“XXX我爱你”……我就想不明白了,在这屈辱的废墟上写这些东西,您到底图个什么呢?----言归正传-------------------------------------在阿龙朴实无华的叙述中,仍然能看出他对老北京的热爱。不知道他在叙述那些已经消失的东西时候他的心情如何,面对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北京城,他又是个什么想法。我曾经游走于英国的街道,即便是大城市,房子和街区就还是那百年前的房子和街区,不曾有多大的改变。而回国再看看北京,一年不见就会有很多东西消失,更多的东西出现,尽管那些新东西未必是大家真心喜欢的。我不想归咎于谁的责任,毕竟历史在慢慢前进,文化也在变迁,今天出现的,明天就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中了只是我们现在这个速度是不是太快了呢?要知道,有些东西一旦消失了,就真的永远都找不回了希望我们的孩子还能知道磨剪子磨刀是怎样的叫卖声还能知道冰糖葫芦并不是挂在大商场里卖的3块钱一串的东西还能在老了的时候摇着纸扇在树荫下散散步溜溜鸟还能记着咱这北京不只是首都,北京是我们的故乡
  •     阿龙的首部作品,用独特的方式探寻古都风物,传承人文风情,讲述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57年建都史的北京的历史风貌。用独特的视角探访北京的人文古迹,巷陌民风,反映北京的传统文化、名家名店的日新月异。探寻老北京的人文精神,留住易逝的文化根脉。历史、文化,是不变的主题,纵然岁月流逝,文化依旧传承。这本书现在还没上市,不过有地儿能看一部分:http://b.fanshu.com/SerialEbook.aspx?metaid=m.20101228-dxg-fsyc-11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很喜欢阿龙啊也很喜欢北京文化~这书不错,就是感觉做工不是那么精,但是环保了哈
  •     勾起了很多回忆,想起了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     很喜欢阿龙,喜欢他的范,特别有老北京的味道。他的节目我没能一集不落的看,但书,我是收集了不少。老北京的味道,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是我特别着迷的一点,喜欢咂摸着老北京的京腔京韵京味。真好!
  •     因为了解,所以热爱
  •     什么也不说了,没想到喜欢过头了,买重了一本。
  •     喜欢阿龙,喜欢阿龙的节目。本书用阿龙独特的京味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北京的文化!很不错。
  •     真是老北京人写的书,字里行间都透着北京味。
    文字很轻松很容易阅读,至少对像我这样中文不好的人来说,不用频繁的查字典。

    推荐!
  •     很喜欢 看到签名了很高兴
  •     喜欢阿龙主持的“这里是北京”
    作为北京人,
    真该好好聊聊关于北京的话题,
    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书中一一解答
    翻看无数次
    每每需要了解相关资讯
    都会打开细细品读一番
    阿龙的签名很帅哦~~
  •     咱的梦中情人>_<(捂脸
  •     语言生动,故事精彩,很喜欢他的节目,书也不错
  •     有些字印的不清楚
  •     喜欢阿龙的节目,也喜欢此书
  •     有签名,不错,了解北京的小历史
  •     11年3月在王府井买的
  •     从书中寻找曾经的北京,讨厌高楼大厦冷冰冰的北京,北京的文化在被一天天的蹂躏
  •     阿龙的京味风格,介绍北京本土文化,亲民,看着玩儿,不赖.
  •     补充一些大北京的知识
  •     老北京的文化,口语化的表达,读起来不如看起来过瘾,没看过这里是北京,原来觉得遗憾,看了这书后更觉得遗憾。
  •     是本了解北京文化的好书!
  •     阿龙聊北京
  •     #2012288#
  •     很喜欢,说话聊天的风格,介绍老北京
  •     看完电视再看看书,补补历史
  •     在百度文库里 也看过部分 觉得还是得有个书
  •     原来不知道的事,终于明白了
    可以寻着书中的脚步走遍北京
  •     早就想买的一本书,十分喜欢
  •     身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应该学习北京的文化,把这种文化传扬下去
  •     还不错,故事内容丰富
  •     喜欢阿龙,哈哈哈
  •     有签名、文字一般可以当成了解北京看看
  •     价钱还好,质量很不错。。。。书的内容更是喜欢
  •     图文并茂,就是黑白的
  •     阿龙的节目常看,和他有关的同样也常看。喜欢老北京的 强烈建议读一下。
  •     书中有不少老北京话,看着很亲切。讲得是老北京的故事,有些故事现在的人知道的不多。作为老北京,应该记住北京的历史,北京的文化,将他传承。支持阿龙。另外还有阿龙的亲笔签名哦,在同事面前炫耀了一番,很喜欢。
  •     挺好,有阿龙的语言特色
  •     排版太密了,看起来不是很舒服。
  •     和他别的书内容相近
  •     好看,收藏一套
  •     很不错的一本书 推荐喜欢老北京文化朋友看看 也多看“这里是北京”节目 超级喜欢
  •     把北京说得那么接地气生动有趣又不失深度,文化底蕴也很厚重,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中,了解到一个最内在的老北京,让人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篇章有法源寺,同仁堂,潭拓寺等.值得好好一读.
  •     每次走进前门的那些老字号,我总是不禁唏嘘,我们的北京啊!你在哪里
  •     京韵京味儿的阿龙,全书内容不赖,但是文章和文章之间有细节上的重复,那些到都不重要。要命是这出版社太水了!!!!!
  •     物流速度很给力,商品确实是全新的
  •     还不错,真的有签名哦
  •     一直很喜欢卢文龙的节目,想不到这本书还有签名,很喜欢
  •     书做工粗糙
  •     应该不错吧 还没来的及看 应该正版
  •     北京总有说不完的事
  •     好久不看《这里是北京》了,也不知道这节目还有没有。前些天路过灯塔胡同正阳书局,说是阿龙要签售他的新书,先翻翻他的旧作热热身,找找已远离的京味儿。
  •     喜欢这种老北京的味道,可惜不是彩页,插图也没有,美中不足
  •     刚到手,慢慢看
  •     特别喜欢阿龙 特别喜欢咱老北京的文化历史 身为北京人 就应该多了解这些文化!而且因为经常看阿龙主持的节目 北京话话北京 生活201N 什么的 所以看书的同时脑海中自动匹配阿龙那有磁性 有修养 一听就是他妈北京爷们儿的腔儿 哈哈!
  •     有的内容并不是十分吸引人,不过确实能了解不同的侧面
  •     而且还有签名 很喜欢
  •     不错,了解了好多老北京的讲儿。这还是我第一本有签名的书。
  •     阿龙独特的京味语言介绍了北京的文化!书的内容很有意思。
  •     字有点密,图比较少,但介绍的很全面。
  •     我爱我的老北京
  •     朋友说,还不错,但还未看完。。。内容有点简单。。。
  •     作为北京人,一定要了解北京。必须的!
  •     这里是北京的忠实观众,所以阿龙的书也必买。
  •     呵呵,有亲笔签名的
  •     内容很好,就是不太用心。
  •     好书。北京人都应该读一读。
  •     挺好看的,身为北京人应该了解一些相关历史文化东西。
  •     就是这签名版里的签名似乎也是印上的!
  •     文笔一般,好像是栏目文案改的吧?但取材我喜欢,确实勾起了不少小时候得记忆,也长了不少知识。
  •     很好的一本书~ 有好多的东西只有看了才能体会到!
  •     喜欢阿龙的主持风格!继续看书,难以割舍的北京情怀!
  •     值得一看 了解北京的基本文化 北京人 应好好看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