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210043294
作者:李洪华
页数:274页

章节摘录

  市的公共空间,深刻影响了上海市民的生活观念和娱乐方式。  1896年8月11日,电影经香港传人上海,携带电影放映机和影片的西方商人,在位于西唐家弄(今天憧路和山西北路附近)徐园的“又一村”茶楼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这与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短片在法国巴黎出现,相差仅8个月,上海由此成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而在此前一天,《申报》便登载了徐园的电影广告,称“初三夜仍设文虎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定造新样奇巧电光焰火。每位游资2角”①。这是国内报刊有关电影的最早记录。电影在上海的放映场所最早由茶园到游乐场,再到戏院,最后才出现专供放映电影的电影院,如虹口戏院(1898年)、维多利亚戏院(1909年)、上海大戏院(1917年)等。最初这些电影院大多为外国人所有,放映的影片也主要是法国电影和美国好莱坞影片。中国人最早拍摄的电影是1905年在北京由丰泰照相馆任庆泰拍摄的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但真正的电影艺术创作应该是1913年在上海,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委托张石川、郑正秋等人拍摄的我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电影的传人与放映对上海的现代都市生活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首先,电影院建筑设计的现代特色和装潢布置的豪华舒适吸引了大批观众。20年代《良友》画报为奥登影院登载的广告称:“奥登是东方最宽敞最华美的电影宫殿。完美的构造和设计。一切为观众的舒适和健康着想。奥登首家为您提供最佳影像。”@30年代斥资100万元重金改造的大光明电影院更加豪华,“配有空调,由著名的捷克建筑师邹达克设计,计有2000个沙发座,宽敞的艺饰风格的大堂,三座喷泉,霓虹闪烁的巨幅遮帘以及淡绿色的盥洗室”③。40年代,张爱玲在她的小说《多少恨》中也把电影院描述为“最大众化的王宫”,“全部是玻璃,丝绒,仿云母石的伟大结构”。④其次,电影对上海市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当时的《晶报》描述:上海等大都会的时髦女子,都喜穿各种欧式的高底鞋。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新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从形式批评的角度细读文本成为一种倾向,改变了以往仅仅关注作家、时代、思想等外部研究的格局,学术研究开始关注意象、隐喻、象征、文体、叙事等文学内部研究。90年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理论与批评的影响,文学研究又拓展至文化研究,使文学研究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阈。李洪华的《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可以说是承续了90年代文化研究的思路,却形成了其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在其诞生与发展过程中,现代派文学的萌生与发展成为中国文学逐渐成熟走向世界的标志,新感觉派、现代诗派、九叶派等几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以往对于中国现代派文学的研究中,往往倾向于从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等方面展开研究,较少从文化的视角,尤其较少从上海文化的视角展开研究。李洪华在对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研究中,立足于将中国现代派文学置于都市上海的历史背景中,置于上海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展开研究,形成其著作的独特视角与研究方法,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中,拓展与深化了对于中国现代派文学的研究,使该书成为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著作。  倘若观照《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一书的特点,我想大致有如下几方面:开阔的学术视阈,细致的学术梳理,深入的学术探究。  李洪华在以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构成该书的基本思路后,以十分开阔的学术视阈结构篇章,既从现代都市的文化语境的形成、现代都市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表征、现代报刊的繁荣与文学商业空间的营造,分析上海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与表征;又从不同历史时期梳理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研究现代派杂志与上海文化精神,分别从都市文化语境、半殖民地文化语境。

内容概要

  李洪华,1971年生,江西瑞昌人,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一、“海派文化”概念的历史回顾二、“海派文化”的正名与“上海文化”的提出三、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四、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上海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与表征第一节 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一、上海文化的历史沿革二、租界的形成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畸形发展三、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现代都市文化语境的形成第二节 现代都市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表征一、都市的外部公共空间及其文化表征二、都市的内部生活空间及其文化表征第三节 现代报刊的繁荣与文学商业空间的营造一、现代报刊与出版业的繁荣二、文学中心的南移与各路文人的会聚三、文学商业空间的营造第二章 上海文化语境下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第一节 “别求新声于异邦”:晚清至“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引进一、早期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引进二、“五四”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三、初期域外现代主义思潮译介的特点第二节 艺术的“融合”与“创化”:20年代后为至30年代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一、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的进一步拓展二、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与创作借鉴三、域外现代派文学的理论总结与转化第三节 扎根于现实的现代派诗学追求:抗战爆发后至40年代的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一、战争文化语境中现代派文学译介的弱化二、里尔克、艾略特、奥登等后期象征派的译介三、4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译介取向与“新诗现代化”追求第三章 现代派杂志与上海文化精神第一节 《璎珞》、《无轨列车》、《新文艺》:初期的开放视野与先锋精神一、“上海文化精神”的形成与表征二、对域外文学的最初关注三、“方向内容没有一定的轨道”四、先锋的艺术追求与开放的文化视野第二节 《现代》:商业化的运作与现代性的追求一、商业性的动机与运作二、自由独立的话语空间三、“现代性”的阐说与“现代派”的结集第三节 《新诗》:融会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一、“融合南北”的气度二、翻译与创作的并举三、创作、理论与编排上的开拓创新第四章 上海文化与现代派群体的文化身份第一节 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文化身份表征一、“文化身份”的阐释与现代派群体的都市文化身份二、现代派群体文化身份的先锋性表征三、现代派群体文化身份的商业性表征第二节 半殖民地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身份书写一、半殖民地都市文化语境二、西方文化想象中的女性形象三、新旧文化冲突中的男性形象第三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身份焦虑一、30年代上海的政治文化语境二、现代派群体的文化焦虑与身份危机三、现代派群体的疏散与殊途第五章 左翼文化与现代派作家的文学选择第一节 上海文化语境与左翼文化思潮一、左翼文化产生的历史语境二、作为文化主潮的左翼文化运动三、左翼文化对30年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节 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象征派诗歌创作的转变一、“异国的熏香”与“纯诗”的主张二、革命的“十字街头”与“诗歌的大众化三、左翼文化语境中象征派的上海想象四、象征派对左翼文化的不同回应第三节 从“同路人”到“第三种人”:现代派的路向选择与文学主张一、政治与文学上的同路人二、“第三种人”的文学主张与左翼的文化批判三、“理智与情感冲突中”的困惑第四节 从“马克思主义”到“自由主义”:左翼文化与徐讦的文学选择一、徐讦的“马克思主义时代二、左翼文化对徐讦文学创作的影响三、从“马克思主义”到“自由主义第六章 上海文化语境与现代派作家的都市想象第一节 都市的“风景线”与“狐步舞”:新感觉派的都市想象一、大街、交通与都市新感觉二、舞厅、影院与现代派叙事三、女体修辞、商品消费与欲望象征第二节 都市的“现代生活”与“现代情绪”:现代诗派的都市审美一、“新的机械文明”与现代都市美学二、都市的多元形态与生活化审美三、都市的颓废与寂寞第三节 战争文化心理与战后都市乱相:九叶派的上海想象一、战争文化心理的形成与表征二、战后都市生活乱相的书写三、战争文化心理与九叶诗人的审美视野第四节 洋场与战场的双重面影:徐讦的上海想象一、战争背景下的都市想象二、《风萧萧》与《江湖行》:洋场与战场的双重变奏三、自觉的文化意识与执著的生命探询第五节 战争背景下的都市“传奇”:张爱玲的上海书写一、“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二、新旧杂糅的都市生活空间三、“沦陷”后的大街与“封锁”时的情感四、高压生活中的“上海气”与战争背景下的“荒凉感”结语东西文化交融中的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一、上海文化的“现代性”与现代派文学的都市文化表征二、上海文化的“传统质”与现代派文学的传统文化表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主要从文化视角,探寻20世纪20至40年代我国现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理路。20世纪上半叶,摩登上海用她的光与色塑造了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徐迟、路易士、徐订、张爱玲等一群都市之子。他们是“敏感的都市人”,汲取了异域的熏香,开拓着文学的新潮,或用变幻的色彩和快速的节奏描绘都市的“风景线”和“狐步舞”,或通过都市浪漫的爱情和漂泊的人生探讨人性与爱的哲学,或在都市日常世俗的生活空间不经意地释放出苍凉的人生感受。都市的光与色激发了他们奇异的文学想象,他们也以其现代派艺术彰显出开放多元、追求创新的都市文化精神。

图书封面


 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