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轶闻》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广州轶闻章节试读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218067681
页数:135页

《广州轶闻》的笔记-第1页

五代以前,我的祖先已经居住在广州,我应该算是地道的广州人。但是,非常惭愧,长期接受普语文化教育的我,对广州的轶闻掌故却知之甚少。工作以来,长时间缺失粤语交流的环境,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也变得极为普语化,以至于生活中交谈,有一些词语竟然想不起粤语应如何表达。祖先闻之,恐怕于九泉之下也要摇头叹息了!

所幸我们还有文字的记录。不知从何时开始,《羊城晚报》的“花地”和“晚会”两版成了我每天必读的功课。有段时间,“晚会”版不时有一作者名“杨万翔”,讲述广州古记,从镇海楼的名联,波罗神庙的传说,到大佛寺的典故,内容皆是我闻所未闻,在杨先生妙笔之下娓娓道来,别具意趣。此后每天看《羊城晚报》,都第一时间翻翻晚会,看看有没有杨先生的大作,有则兴奋不已,细细读之,并剪下留存。当是时,每次读到杨先生的文章,我总是向爸爸感叹:“这些掌故,如果杨先生不写,我们就不会知道了,多可惜啊!”看得多了,不禁胡思乱想,如果杨先生的文章能结集出版,这些宝贵的财富便可以流传下来了。转眼若干年过去,某天在卓越上闲逛,惊喜地发现杨先生的部分文章竟然真的出版了——就是我刚看完的这本《广州轶闻》(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广州轶闻》一书,收录杨万翔先生作品凡24篇,重点回顾广州之古人古迹故事。古人概有张之洞、彭玉麟、丁汝昌、何淡如、岑学吕、江太史、郑一嫂等,每个人都曾在广州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张之洞,创办广雅书院和广东水陆军学堂,修建广州第一条马路——长堤大马路,置办洋务,现代广州之雏形,张之洞功不可没,而粤语“斗零”一词,源自此公于广州试铸银元。又如彭玉麟,中法战争时督师广州,镇海楼之名联正出自此人之手,在此联之先,乃有丁汝昌登楼撰联,巍巍镇海楼,五百年默然安在,却令英雄泪满襟。又如郑一嫂,这位疍家女英雄曾一统珠水上众海盗,单枪匹马与清朝将军谈判,投诚清廷后,扶助丈夫张保仔驻守澎湖,最后因得罪林则徐,被褫夺命妇衔,在广州悄然离世,其人生之起伏跌宕,是疍家历史一个不可磨灭的剪影,也为后人如我等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古人故事总是或多或少留下痕迹。书中讲述古迹记有波罗神庙、大佛寺、镇海楼、六榕寺、观音楼(妙吉祥室)、瘦狗岭、回族先贤古墓等,古迹沧海桑田之变幻,见证着广州城的变迁。这些古迹,有不少因应近年广州的发展重新焕发光彩,如波罗神庙、南越国宫署、城隍庙等,但是更多的古迹,却带着它们的故事,湮灭于寻找巷陌中。虽则事物之生灭自有时,但若不留下一鳞半爪,或者没有如杨先生等人的考证记录,我等居于现代石屎森林之后辈对着广州城事、广州城史一头雾水不知宗,这广州城悠悠二千载之文化,何谈传承?只怕连想一发思古之幽情也没有机会了。

杨万翔先生显然文史功底深厚,其所记之人之事,无不包含严谨的历史考证,对悬而未决之谜团,根据自己掌握之证据细细推敲,客观推断。其文字活泼通俗,饱含粤味之幽默睿智,可谓发千钧笔力于毫端,浅尝之能得其知识、得其意趣,深挖之则能敲开广州文化之大门,引导读者初窥门径,启发后学者细细推究每篇之主题,演绎成学术论文。庄谐并重,雅俗共赏,是我对杨先生文字的八字评语。

作为五层楼下的子孙,如果要选一本书开始了解广州,我想《广州轶闻》不容错过。


 广州轶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