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怎么了?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编程 > 网络与通信 > 互联网怎么了?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564901424
作者:马克·波斯特
页数:227页

章节摘录

  当然,里维斯和纳斯的论文有大量问题。媒介生活与真实生活并不等同。人可以爱上电视,把连续剧里的人当成朋友,跟电脑说话,像面对朋友一样对电脑作出反应。但是“媒介等同”有它的局限性。电视这一位朋友跟现实中的朋友是不同的:你不能和它逛街或者跟它打棒球。电脑可以提供安慰或者让人生气,但你不能和它举杯对饮。我们的确可以像对待我们的朋友、家人、同事那样对待新媒介,但这些机器有它们自己的特点和区别于人类的局限性。虽然我们的很多生物学家把身体当成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者语言,但身体跟机器毕竟不一样。  即使承认了新媒介与人之间基本的,甚至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区别,人们还是必须承认“媒介等同”这一说法的价值带来的重要后果。现在是去研究一个新的经验领域,一个媒介的领域,一个用一种方式将日常生活解构、又不同于工业社会的人机关系的领域的迫在眉睫的时候了。第一步是要认识新媒介与人类之间构成的关系,它既不同于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人与机械的关系,也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克尔,1995)因此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新的东西,我们必须对此作出说明。  看待新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带着历史疑问的、时间性的、发散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把旧的终结当做新的开始,或者作为理想化(utopia)或非理想化(dystopia)的开始,是有风险的。

前言

  亲爱的读者:  奉献于你们手中的这本译著是一本聚焦于讨论当代人类的高科技通信载体——“Internet”(互联网)的诞生、发展及其如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颠覆性的变化的文化理论著作。作者是当今西方著名的文化学理论家马克·波斯特,生于1941年,1968年获得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系和电影与传播学系教授,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并同时受聘于该校信息科学院和比较文学系。  作为当代美国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马克·波斯特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西方文化思想史、文化批判理论、新媒体研究等。在这本书里,他与你就像朋友那样交流、探讨那些关于咱们当今的网络世界“赛博空间”(Cyberspace)究竟怎么了、还会怎么样等一系列深刻的、极具智慧启发性的人类文化学话题。  “狼”来了!马克·波斯特,这位文化批判理论学者,当代西方最早系统地关注和研究网络新媒体的“领头羊”,怀着似乎迎接新世纪第一缕朝晖的期待、喜悦的心情向我们通报:狼终于来了——来自互联网虚拟空间的文化巨兽。  在这部著作里,他首先通过第一章《文化的不确定性》,揭示了“赛博空间”这只巨兽,将对当下整个现实世界的人类文化一口吞食的动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公共领域的问题是对任何一种民主进行再定义的核心所在。……集会、新英格兰市政大厅、村教堂、咖啡屋、酒馆、公共广场、乡村剧场、联合礼堂、公园、工厂的餐厅、甚至是街头角落等都是公共领域。今天,这些地方大多还在,但已不复是政治讨论和活动的组织中心了。……媒介尤其是电视与其他形式的电子传媒,孤立了市民并替换了旧式政治空间中的自我。  ——【美】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

内容概要

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1941年生,1968年获得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系和电影与传播学系教授,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同时受聘于该校信息科学院和比较文学系。他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其研究领域西方文化思想史、批判理论、新媒体研究。主要著述:1《信息方式》(1990)2《第二媒介时代》(1995)3《文化史与后现代主义》(1997)4《互联网怎么了7》(2001)5《诘给我信息——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和文化》(2006)。其编译有鲍德里亚的《生产之镜》、《鲍德里亚文选》、《政治理论与当代文化》等。马克·波斯特的书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哲学的思辨、哲学,历史、媒介看似不相干的学科,在他的书中构成了关乎人类自我发展的主题。也正是因为其多元的复合媒介分析方法,吸引和启发了众多国内外学者。马克·波斯特把媒介描述成为一种物质,一种文化的物质力量。马克思认为媒介是一种精神交往而非一种物质力量,并不具备改变社会的力量。波斯特却认为鉴于西方工人运动的失败,如果要改变社会就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颠覆与重构。因而,对于文化主体的塑造,就是这一改变的关键。

书籍目录

译者序第一章  文化的不确定性第二章  技术之存在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语言学转向第四章  数字化主体与文化理论第五章  模拟作者与数字化作者第六章  国家、身份与全球化技术第七章  虚拟理论:鲍德里亚和德里达第八章  虚拟的种族第九章  网络民主:互联网是一个公共空间?人名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原书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文化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技术之存在,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语言学转向, 第四章数字化主体与文化理论, 第五章模拟作者与数字化作者等。

图书封面


 互联网怎么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翻译大烂。
  •     把周蕾(Rey Chow)翻译成“瑞·超” 实在是太可笑了
  •     哲学角度看互联网
  •     老师要求读的,看不懂啊,看不懂啊。
  •     水平不过有点难理解
  •     除了稍老的,剩下都是烧脑的,翻译一般。
  •     内容覆盖面比书名广多了。
  •     很强的思辨能力 传播学问题借助哲学视角确实焕发了新的生机
  •     的确没则么了,还好没多讲德里达…
  •     媒介入门第一册。
  •     通篇都是对其他著名文化学者论述的引用,并且不断将互联网诞生之前的各种对媒介的论述生搬硬套地用到对互联网的分析之中。如此缺乏有价值的原创学术思想,依靠剪刀加浆糊拼凑起来的书,居然会被作为文化研究经典著作引进,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