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 > 英语专项训练 > 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6105238
作者:谌莉文
页数:301页

章节摘录

  能力--因变量,能力变量描述译员的后台认知中关涉口译认知思维的各类影响因素,从中获得对其进行概念整合思维的意义协商综合能力。在口译思维过程中,口译能力与思维主体长时记忆中的前知识及其在口译概念整合认知中的突显运作有关,并受口译双重语境连通的持续影响,且在不同思维主体间的互动对话的介入下得到加强。在以上概念化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口译思维网络中丰富的输入要素(结构的、语言的、交际的)进行跨空间合成运作,持续发生意义协商。  口译概念能力与表征三阶合成运作流程的意义协商机制运作有关,涉及思维理解、记忆推进和重构产出。每个阶段所表征的认知能力均以意义协商机制运作为核心。其中,思维理解从源语感知范畴的前知识概念突显到理解范畴出现新生意义结构,再经过多次合成,不断形成新的意义结构,一直到译入语思维表征,涉及一系列前知识结构的认知发展。记忆推进则指经过口译语境的在场概念与不在场概念的在线连通,后者不断融人前者的框架组织,连接理解、记忆和重构等口译程序,这使得思维运作得到不断推进。重构产出指译员主体、源语发言方以及译入语听众在认知互明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交流取得认知共识的能力,并使源语意图在译人语听众产生一个接近源语对象的言后效果。那么,口译能力就是该认知流程中意义协商机制的概念化表征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记忆和重构产出两个认知模块。涉及感知、理解、记忆和重构产出等一系列认知目标,是语篇、环境和认知主体性的互动介入不断进行概念合成的成果。  绩效--因变量,描述口译思维中意义协商的执行效果,通过口译成功或失败来衡量。宏观上说,绩效是口译思维理解、口译思维推进和口译思维重构三阶合成认知运作的集中反映,评估内容以口译认知输入维度为参照标准。口译的成败划分为以下几个范畴:经验内容,即口译在时空关系、情感、历史文化、话语风格等方面的传递效果;语言表达,即口译在用词、句型、语篇、语流等符号层面的表达效果;交际意图,即口译在言语行为实施、源语意图传承、译入语听众接收与反应等方面所达到的交际效果。  ……

内容概要

  谌莉文,博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围语大学英语学院,分别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宁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常任研究员、宁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近年来在《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处语电化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商务英语教材一部、译著一部,主编英文文集一部,参编出版英汉双语词典一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口译系统研究的瓶颈第二节 口译心智活动与概念整合思维第三节 问题的聚焦及基本假设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第五节 本研究的框架布局第二章 口译思维过程研究概况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国内外口译思维过程研究回顾一 国外相关研究二 国内相关研究三 小结第三节 口译思维过程模式研究一 翻译过程描写模式二 多任务处理模式三 多元运作模式四 小结第四节 口译思维过程研究方法论一 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二 本研究的解决办法第五节 结语第三章 口译思维过程的概念体系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口译思维过程的语言观一 开放系统视角的语言游戏二 口译思维过程参与规则第三节 口译思维过程的心智观一 心智与概念二 口译思维过程的主体间性三 关联与口译第四节 口译思维过程的整合观一 渗透于人类心智体验的概念整合二 概念整合理论对解释口译思维过程的不足三 口译概念整合思维第五节 结语第四章 口译思维过程的操纵表征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口译概念整合中的意义协商一 概念整合:组构、压缩、优化二 意义协商原则第三节 口译思维过程的认知单位一 源语空间及其成分表征二 感知空间及其成分表征三 关联空间及其成分表征四 语境空间及其成分表征五 理解空间及其成分表征六 记忆空间及其成分表征七译入语空间及其成分表征第四节 口译概念化网络的输入维度一 语言维度二 交际维度三 经验维度第五节 结语第五章 模式推导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口译思维过程的系统运动机理一 整体性、相关性和目的性二 口译概念整合自组织运动第三节 口译认知运作的模式表征一 系统指导原则二 三阶合成运作第四节 基本理论假说一 前知识突显假说二 双重语境连通假说三 言效契合假说第五节 研究问题与初步预测第六节 结语第六章 考察设计及变量赋值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研究样本选择一 受试人员二考察材料第三节 数据采集过程一 准备工作二 录音、访谈及问卷调查三 录音转写及样本标注第四节 假设、数据处理及变量描写一 假设形成二 数据处理三 变量描述第五节 变量赋值及假设检验一 变量赋值二 假设检验第六节 结语第七章 意义协商对口译能力和绩效的影响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赋值结果以及样本的概念化分类一 对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二 描述性特征与范畴类型第三节 前知识突显对口译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一 信息实现值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二 对假设1和假设2的讨论第四节 语境构建对口译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一 环境值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二 对假设3和假设4的讨论第五节 主体间性运作对口译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一 策略值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二 对假设5和假设6的讨论第六节 检验结果小结第八章 结果阐释:架构、方式与类型取向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构建一 对总体架构的论证二 口译思维过程的制约原则第三节 考察结果对口译概念整合思维的解释力一 结构要素与概念化运作二 功能要素与概念化运作第四节 认知分类:讨论与启示第五节 结语第九章 总结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内涵陈述及研究结论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 理论意义二 实践意义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四节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附录一 口译实验中部分源语文本附录二 口译实验中部分录音转写样本附录三 环境访谈结果录人表例附录四 主体性策略调查表附录五 国内口译研究文献数据统计参考文献致谢

作者简介

谌莉文的《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的主题是剖析口译思维过程的认知构建,主要内容关涉口译思维理解、思维推进和思维重构的认知原则和认知机制,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多元定性研究路径,旨在揭示口译发生时的思维运作玄机,为优化口译培训与社会服务提供客观依据。
口译思维过程指口译发生时的后台认知,聚焦正式会议交替传译(以下统称口译)所涉及译员大脑思维过程的心智运作;意义协商亦称概念化协同运作,指口译心智运作的特殊意义构建,表征为涉及一系列复杂输入维度的概念整合思维。《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试图说明,通过意义协商机制运作,译员将动态感知的语言信息和交际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经验信息不断进行在线整合,获得一连串思维顿悟。
截至目前,大多数针对口译思维过程的研究(如信息加工、脑神经、认知心理等)都是围绕口译程序的串行加工进行反复论证,而对于语言信息处理、记忆分析以及意图实现之间的概念接口与概念化方式尚缺乏系统描写,口译思维过程所蕴涵的认知本质扑朔迷离。本研究以系统科学的自组织运动机理为整体观照,以福柯尼耶(Fauconnier,1997)、福柯尼耶和特纳(Fauconnier&Turner,1996,2002)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点,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认知科学中描写言语交际的基本原理,采用理论模式探讨与实据论证相结合的办法,考察口译思维过程中不易察觉的概念化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围绕意义协商机制运作的口译思维过程认知模式。
本书旨在揭示系统与要素以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具有解释性和可操作性的口译认知运作模式,从概念层面把握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构建。基本理论假设是,口译思维过程通过体现人类高度复杂经验认知的概念化系统得到表征,其心智运作绝不是简单和笼统的输入一输出机制,而是以动态、开放、立体的思维主体意义协商运作为核心机制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意义构建,体现为独特的概念整合思维流程,且通过三阶合成运作得到表征。口译思维流程以心智空间为基本认知单位,涉及源语空间、感知空间、关联空间、语境空间、理解空间、记忆空间和译人语空间的概念合成运作,输入维度涵盖语言、交际和经验三类相互关联的范畴层级,通过意义协商,不断进行合成运作,在合成空间出现一系列概念突显。三个互为关联的理论假说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认知框架,它们分别是:前知识突显假说、双重语境连通假说和言效契合假说。本书试图说明,意义协商作为口译思维过程的基本运作机制,贯穿思维理解、思维推进和思维重构等一系列认知程序,在双重语境连通的持续运作下,前知识结构得到不断更新发展,最终实现言效契合的认知目标。
第一,前知识突显假说。前知识突显指长时记忆中程序化的知识结构,在口译现场条件下被瞬间激活并迅速融人工作记忆,通过跨空间映射和合成运作,形成概念压缩。前知识突显是意义协商的基本概念化方式,作为不同级阶概念整合的动因与成果,贯穿口译思维过程。核心论点是:首先,前知识并非仅是现实的客观反映,而是存在于口译思维的任何阶段并活跃于口译思维网络的动态意义单位。其次,前知识突显与主体性运作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激活的关系。最后,前知识运作主要通过文化视角、语言结构与话语风格的激活与相关合成运作,促成新的概念突显。由于意义协商运作,贯穿口译认知过程的知识结构具有动态发展的概念特性。
第二,双重语境连通假说。双重语境连通指调出各类相关社会脚本参与口译在线认知的概念化过程,其中在场概念(主要包括语言、技术与情景框架)与不在场概念(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情感与趋势框架)的激活连通是产生系统整体效应的理据。口译语境认知构建的认知理据是双重语境连通,其运作方式形成口译意义协商机制运作的重要概念化表征,说明口译语境既不是外在的物质现实,也并不是内在的心理反映,而是通过双重语境连通得到表征的系统构建。因此,口译语境随着口译认知发展而不断变化,通过概念化运作,成为推动口译思维进程的动态意义构建。
第三,言效契合假说。口译交际的目标是致力于不同认知主体的视阈融合,即言效契合。言效契合突显了口译言语行为认知中的主体间性意识。强调不同口译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是形成空间关联的重要理据。口译言语行为是非线性的、非静态的、超语言的意义协商概念合成,言效契合得益于源语发言意图在译员思维产生的言后效果(概念突显)和主体间性运作的成果(概念突显)之间的跨空间映射以及连续性合成运作。主体间性体现了口译概念整合过程中意义协商机制运作的理据,其概念化方式不仅提高口译概念整合的效率,而且对实现言效契合的口译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为完成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双重任务,本书基于帕奇哈克(Pochhacker,2004)所提倡的多元定性研究路线,遵循“确定目标一提出方案一建立模型一分析结果一综合评价”的系统论证过程。
通过演绎推理,确认“口译思维过程是不同心理现实进行意义协商的概念整合,其认知路径遵循口译思维流程意义协商原则”这一基本假设,并将围绕该假设的一系列论证作为具体研究目标。
研究方案包括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在理论探讨部分,主要以近年国际会议口译的音视频材料为观察语料,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点,结合语言哲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系统科学的整体思维方式,进行自下而上式探讨,从口译思维过程的语言观、心智观和整合观三方面论证口译思维过程的概念体系。
理论模型建立在对口译思维过程概念体系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并以认知语言学有关心智空间和概念整合的核心论说为立论框架,提出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原则,进而推导口译思维过程的三阶合成意义协商模式的结构性架构。
为完成模式构建并检验其效度,本书从第六章开始,围绕意义协商原则,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对先前提出的研究预测进行深度检验,通过仿真实验,建立可行l生实证数据库,比较相关概念化方式对口译意义构建过程的影响。
数据分析主要围绕模式检验展开,首先采用变量赋值的办法,科学量化关涉语言与思维操作的相关变量,然后开展实验、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多元数据分析,针对职业译员、受训口译人员和非职业受训人员等被试组别的所有口译现场样本,进行意义协商范畴分类。为便于验证,赋予影响口译思维过程认知结构的要素权重,并将变量代入结构模式,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最后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评价,讨论各变量在口译概念整合不同阶段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不同变化,综合评价模式建构的优化与变量确定的合理性,补充和完善理论假设,推论本研究的结论。
总体而言,本书主要针对口译心智运作的概念化本质,将口译思维过程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构建纳入意义协商框架进行考察。通过一系列努力,口译思维过程中一些长久没有明确解答的关键问题在一个系统的概念化框架下得以明晰,针对不同范畴群体的思维轮廓得以勾勒,隐匿于口译思维过程背后的复杂意义构建逐步被揭示开来。

图书封面


 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