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 > 英语读物 > 忏悔录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4
ISBN:9787560013640
作者:(法)卢梭(Rousseau,J.J.)
页数:645页

章节摘录

  让一雅克,卢梭这位给法国打下深刻烙印的人,本人却并不是法国人而是一位日内瓦共和国的公民。他在1712年出生于一个日内瓦平民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则是一位比较富裕和有教养的牧师的女儿,却因生他而过早死去。他那热烈爱着他母亲的父亲,便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在这可怜的孩子身上。姑姑和乳母养活了他,温情地呵护备至。这些爱使他从小便有了“一颗多情的心”。五六岁时,他就在父亲陪伴下,从读母亲留下的书籍中开始学会了阅读,又以少有的兴趣读了不少外祖父藏书中的古罗马和希腊的历史与文学名著。于是幼年的卢梭就生活在一种一般孩子很少会有的精神氛围中,好像自己整天同那些古代的伟人在一起似的,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了热爱自由共和和高傲倔强的种子。在他七八岁时,父亲在一次诉讼失败中被迫离开日内瓦,便把他托付给他舅舅。他同表兄一起被送到-个乡村牧师家里寄宿和学习了两年,以后回到舅舅家中。12岁时,他先被送到本城法院书记官马斯隆那里打杂,学习“承揽诉讼人”的行当,因为很不情愿,不久就被训斥为懒惰和无能而被赶出来,于是只好去当了一个雕刻匠的学徒。在这个师傅的手下,挨打受气,终于不能忍受而逃跑,离开了日内瓦。这个一无所有的16岁青年,从此就闯进了茫茫的人世海洋,开始了他那充满流浪和痛苦经历的新生活。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备受羞辱地接受改宗天主教,又两次在贵族家当仆人,这些最初的社会经历给他留下了异常辛酸和耻辱的记忆。他在《忏悔录》中说他有三个难以出口的坦白,其中两个就发生在这时候。在走投无路中,华伦夫人收留了他并使他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他又有了一个“家”和一个亲爱的“妈妈”。在那里,华伦夫人为了他的出路,先是让他去修道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尽管努力但成绩不佳,被认为不是个当神甫的材料,只好作罢。他对音乐的喜爱,使华伦夫人又产生了培养他成音乐家的想法,于是送到一位音乐家那里学了六个月,他感到十分快乐但也没学出什么名堂。在一次被华伦夫人派去帮助一位朋友到里昂回来的时候,由于华伦夫人离开了原来所住的安纳西,卢梭又陷于无家可归的境地。这期间他有过一些浪漫、荒唐和饥寒交迫的经历,包括冒充音乐教师混饭吃和出洋相的故事,进一步接触到社会各种阶层、人物和事情。终于在1732年(20岁时)到尚贝里重见华伦夫人,以后十年间大体上一直同她生活在一起。华伦夫人为他谋了个在土地登记机构当文书的差事,他相当勤恳地工作了两年,并在算术方面学了些东西,但是这种按时上下班的工作让他感到厌烦,结果还是辞去了这份有稳定可靠收入的差事,凭着已有的一点本事,当了一名给孩子们教音乐的教师。  已经成年的卢梭,同华伦夫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时发生了变化,从先前的“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变成了情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还是一种有另一个人参与的三人关系。卢梭感受到深深的爱恋同近于乱伦的犯罪感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感情对卢梭的性格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他对这说不清滋味的奇异情感的各种心理的、伦理的和生活环境的复杂体验,后来在《忏悔录》中作了描述分析。  情感的纠缠,对未来的忧虑,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费力而无功,使卢梭终于大病一场。他同华伦夫人搬到沙尔麦特一个极僻静的乡下养病,这期间他开始阅读洛克、莱布尼茨和笛卡儿等人的著作和钻研哲学,并在学习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卢梭一生的学问基本上都是靠自学来的,这不免有许多缺陷,却也有利于他那独立自由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段自学使他打下了学术方面的初步基础。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让—雅克·卢梭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书籍目录

BOOK ONE (1712-1719)BOOK TWO (1728-1731)BOOK THREE (1728-1731)BOOK FOUR (1731-1732)BOOK FIVE (1732-1736)BOOK SIX (1736)BOOK SEVEN (1741)BOOK EIGHT (1749)BOOK NINE (1756)BOOK TEN (1758)BOOK ELEVEN (1761)BOOK TWELVE (1736)

作者简介

《忏悔录》共十二章,被称为"文学史上的奇书"。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其坦率的程度史无前例,它虽名为"忏悔",实则对社会的控诉,对自我的剖析。全书从作者出生写起,一直到1765年的流亡为止,通过坎坷的人生际遇控诉了社会对人的迫害和腐蚀。在作品中,卢梭真诚坦率地甚至是赤裸裸地将自己的灵魂和盘托出,他把自己作为人的标本加以剖析,他从人性论出发,自谓生而性善、多情、纯洁,但由于罪恶社会的污染而变异:他说过谎,偷过东西,冤枉过好人,尽管如此,他认为自己与那些迫害他的人相比,是纯洁的。

图书封面


 忏悔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者开头就强调,这本忏悔绝对前无古人,没有人可以再像他这样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展现和剖析。从书的第一部看来,所言不虚,虽然作者并没有时时强调”这么做是我的不对……“,但的确做到了比较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所作所为,其中是非,则全部交给读者自行评价。其中也不乏温馨感人的场面,例如和童年玩伴的青梅竹马,远赴他乡学艺的艰辛,以及和”妈妈“共度的美好时光。读者似乎确实可以分享作者本人那些年的感受,阅读时或者觉得和作者同病相怜,或者为作者的遭遇扼腕叹息,这是阅读其他大人物的传记时不常有的感受。不过,从第二部开始后不久,我倒觉得这不完全是作者的忏悔,倒成了对当时欧洲达官贵人和欺世盗名的文人的控诉。或许是我阅历尚浅,读这一部分时并没有很能理解作者的感觉,只觉得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斗争搞得晕头转向。卢梭在其中对狄德罗、Grimm 等人的指责,有时甚至显得十分偏执。对于这一段时间自己的为人和学术,卢梭似乎都没有多作忏悔的意思。兴许这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经历是他写作忏悔录时境遇的直接原因,他也不能作出非常客观的评价。不过这本书在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卢梭之余,也描绘了一副法国大革命以前的欧洲风情画卷。从卢梭本人的遭遇,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许是这本书在史料方面的重要价值之所在。而作为自传,《忏悔录》虽然也算是详尽忠实,但可能不足以起到让人借鉴的作用。http://snakehsu.info/2007/4/13/513
  •     全书虽看着比较简单,其实真正读出味道的人有多少呢?相比现在社会的虚情假意,作者的真情流露,天真无邪(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保持一颗童心),难能可贵。爱智,爱生活,善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作者的出生就是和生命的斗争史,作者的出生造成生母难产而死(说明作者体质不太好)。很小就离开家乡到处流浪,随时都有可能面临饥饿,疾病,各种危险而死,然而作者却依然坚强的活下来了遇到好心的“妈妈”。作者后来因为做石灰石和雌黄加水的实验处理不当,导致吸入肺部。死神又一次擦肩而过,或许正是在死亡的边界线待过几次,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无论“妈妈”当初收留作者是为了出于一如既往的好心,还是栽培,还是其它。作者一直敬畏,仰慕妈妈,不敢有半点造次(或许个人觉得他们的结合才是最优战略)。青年卢梭存钱希望给妈妈改善下经济状况,然而加速的妈妈的破产,也希望抑制妈妈奢侈浪费的习惯来改善,但这是不现实的。妈妈的感情经历更为不顺,第一个不久就死了,然而遇到第二个的时候,就纯粹是引狼如室,贪图美色和钱财,妈妈的晚年自然是贫困和疾病中凄惨的度过。卢梭就幸运多了,各种艳遇,还遇到了虽然知识上配不上卢梭,但真心爱卢梭,而且善良的妻子。——第一次写书评,有不对之处请各位大神指正,欢迎交流。——————希望遇到懂你的我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午后闲来无事,随手翻开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忏悔录》(Les Confessions)第二部,看到了这样一个十足精彩的故事。卢梭在威尼斯时偶遇了一个足以令人眩晕的女人,卢梭说她“十分漂亮又年轻,光彩照人,服饰艳丽步履轻盈利落,”,她第一次见到卢梭,就爱上了他,“往我怀里一扑,把嘴唇贴在我的嘴唇上,把我搂的几乎透不过气来。那双东方型的大眼珠把火一样的热情射进我的心里”而这个美女之所以对卢梭如此地激情,只是因为卢梭长得像她曾经的情人,而她“自己太傻”,把旧情人丢掉了,现在要拿卢梭代替旧情人。卢梭在女人面前经常是有着很深的羞怯感的, 但是这次也禁不住火热的激情之燃烧。他写到:“虽然先是一阵惊讶使我不知所措,但是肉感之乐很快就把我迷住了”,“我醉了,毋宁说是发狂了”。紧接着这个美女又说,由于她很爱卢梭的缘故,以同样的理由作为回应,卢梭也得爱她。她高兴爱卢梭多久,卢梭就得爱她多久,将来即使有一天她把卢梭扔了,卢梭也得耐着性子等着她。她这样说,当然也会这样做到云云。卢梭带她去参观玻璃厂,她毫不客气得要了一大堆东西,心安理得的让卢梭替她买单。但是她随心所欲地到处赏佣人们小费,花的钱比卢梭花的还要多得多。卢梭说她这种挥霍金钱的潇洒劲儿很明显的显示出她是把金钱看得连粪土都不如。读到这里,一个类似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白痴》(Идиот)里面的娜斯塔霞那样,把想要包养她的土豪给她的十万卢布扔进壁炉里面燃烧的女人形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她们的灵魂是如此的洒脱,甚至有些李太白“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的味道,这种狂放不羁的气质令很多男人也自愧不如。
      紧接着的故事是到了晚上,卢梭送这位美女回家,很惊奇地发现她的梳妆台上面放着两把手枪。卢梭很不解地对她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你身上已经有的是要人命的武器了,可比这破东西要厉害多了!”(这话说的很机智)结果出乎意料,美女以一种天真高傲的口吻答道:“凡是我不爱的人,我对他们表示开恩的时候,我就要他们出钱来补偿他们带给我的厌烦。可是我虽然能忍受他们的爱抚,却不能忍受他们的侮辱。谁对我失礼,我就给谁一枪!”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新浪潮电影导演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的经典名片《祖与占》 (Jules et Jim)里由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扮演的女主角凯瑟琳。她在收拾自己的行李时要特意带上一瓶硫酸,Jim问她这是干吗用的,她回答道:“这是专门用来淋说谎男人的眼睛的!”当Jules 说出“身为妻子,忠贞很重要,丈夫一方反而次要”时,她为了表示抗议,就纵身跳入了凌晨两点冰冷的塞纳河,这子狠劲儿是不是很像卢梭的女友?Jules评价凯瑟琳:“她是个幽灵,不是一个让男人拥有的女人。”(这话说的在理)影片的最后,凯瑟琳终于纵情燃烧了自己,开车和Jim冲入了河中。
      这些迷幻的女人的灵魂已经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控制飞入太空,她们的醇烈气息穿透了时间迷雾的笼罩,在许多年后依然能够充斥着刺鼻的芬芳从而摄人心魄。
      
      
      
  •     看到整本的字母就头晕,其实我就读过前言
  •     好长啊,慢慢看吧
  •       很可惜,我选这本书作为了解卢梭的第一本书,能感受到该书写的是发自内心的,还有对法国大革命的启蒙等等,很可惜对他了解不够,除了对于隐士,还有田园生活的感受之外,很难跟作者达成共鸣。个人愚见对于年少时自己分析的很透彻,可是后半段更像是狡辩,狡辩自己丢弃孩子,狡辩处理人或者事。后半段实在是读不下去了,有可能是自己了解的不够多,或者所受教育和成长环境等,实在难以理解作者,个人愚见只能说本书还可以,还是值得一读。
  •       卢梭的大名是早就知道的,隔了好久,才开始读《忏悔录》,刚开始觉得还可以,有很多想法引起我的共鸣,亦有独到的见解,可是,下册开始,我越来越觉得,卢梭之所以晚年过得那样悲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名著,证明他应该是了解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可他却那样盲目信任别人,不懂得爱护自己,他太不自私,他是个怪人,他的很多行为在我看来,违背基本的人性,比如,他和狄德罗绝交,绝交便绝交,为什么别人打击狄德罗时,卢梭还要站出来批判他那个打击狄德罗的人呢?卢梭,你凭什么这样故作伟大?格里姆对卢梭百般侮辱,为什么卢梭不奋起反击呢?他的笔呢?明明自己有擅长写论战的功力,为什么不捍卫自己?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人,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是没有人会来爱他的,人,要懂得自珍自爱,而不是任由别人来糟蹋。。。正是由于卢梭坚持了一些他自以为是的错误的人生观,才导致树敌众多,众叛亲离的结果能说明错不在自己吗?《圣经》上说,人生来就有罪,行善不必太过,做恶不可太甚,是的,有罪之身,凭什么自以为公义,不偏不倚。让我失望了,卢梭,他的其他名著我也没多少兴趣看了,书如其人吧,自我欺骗总不是应该得到别人称赞的。
  •     已经读了差不多80%,我也有和你类似的感觉
  •       书看了80%了,感觉越来越难看下去了,书名为忏悔录但我看不出卢梭哪里有忏悔,好像所有的事都是他被迫的都是因为别人造成的,他好像没有一点责任,他几乎所有开始交好的朋友最后都背叛了他,他完全将这些归咎于他的朋友有问题,至于原因也只是说了句不知道,匪夷所思。
  •       古语说“盖棺定论”,其实至死也不一定能定论。
      人生本身就没有定论,说顺其自然,也可以说颓废懦弱;说积极向上,也可以说贪婪无尽,个人只知道个中滋味如何,与人述说的意义有多大?若过得春风得意,暂说春风得意,会让穷困潦倒的人无异于伤口上撒盐;若过得穷困潦倒,不足为道,不足为道,人那点儿自尊心,若没有企图心,何尝不是善意,恐那些阴暗伤神的事情打扰了他人。
      
      卢梭的《忏悔录》,是他年岁已高的时候所写,字里行间对自己的描述,宁可丑陋,也要真实。不论他本人在这世界上是否快乐——多半多不快乐,还是他为周围的人带来了多少快乐——多半都不快乐,他在遵循他自己的意愿活着。
      
      人生多数都不容易,或者为生计所困顿,或者为精神烦扰。
      
      胆小懦弱但是又对正义有着奢望般的坚持,源自自身所感受过的种种不易,可以这么说吗?想唤醒那些麻木着的人们,去追寻自己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安排自己意愿的人生,可是,要按照现实的游戏规则去交换。无从寻找一个安然的状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光面对生活就实属不易。
      
      你要忏悔多少,要忏悔多久?就是你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多少,要多久?
      忏悔是为自己曾经的愚昧、懒惰、吝啬、贪恋和嫉妒而忏悔,忏悔首先要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一个普通的市民,虽然不杀人放火,不偷盗奸淫,凡是法律和大众道德所不允许的事情,都谨慎遵守,然而内心那些因为愚昧、懒惰、吝啬、贪恋和嫉妒引发的不友善和不作为,曾经伤害过的或者间接伤害过的人,也需要忏悔。
      
      我为什么要忏悔?
      忏悔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友善。一直想让自己当一个好人,能够为这个社会有贡献,让身边人有收获的好人,却不得法,碰壁多次甚至于把自己屡屡陷入险境。智慧有多欠缺,福德就有多薄凉。警觉自己多年所做所为,与外不曾给社会带来增益,于内不曾给自己带了安静平和,挫败和茫然同时都有,所以要读忏悔录。
      
      要有多不容易,去克制自己对安逸的习惯性索取?
      要去计划多少?防范多少?是不是都为画蛇添足,白白消耗生命的能量?
      我忏悔,继续忏悔,直到可以不需要忏悔来维持内心的安宁。
      
  •     这个摘要比较短的其实....
  •       卢梭当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子,在本书里将自己完完全全坦白地交代得一清二楚,包括他年少的偷窃、纵欲、以及露阴癖都坦白在众人面前。
      看的时候很是震撼,一边看一边反思自己一路走来的得与失,同样有许多羞于在人前交代的事情。只是刻意地隐藏与忘记,尽量地将自己塑造得完美朝着圣洁的方向走去。
      一个人的内心不论怎样纯洁,也不会不包藏一点儿可俗的恶习。只是在人前大家都武装得很好,只对自己亲近亦或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面前露出狰狞的面目,为所欲为。
      想想自己也有许多低俗的恶趣味,浮华、喧嚣,犯错的时候从不在自身身上找原因首先把责任推诿到别人身上,自己则扮演个无辜的受害者,自己事后想想当初那个楚楚可怜的摸样都觉得可憎。
      明明知道网络世界的虚妄,却还是花大把的时间沉溺于其中;
      明明知道自己的生活圈子太狭窄,却总不愿意主动地走出去而情愿龟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
      明明知道还有许多许多的事要做,却还是在拖延遗忘,最后为达不成的目标找借口;
      明明知道自己做事丢散落四,却还是不注意,再将造成的后果归纳于自己的天性;
      明明知道对方是个无趣的人,却浪费时间与其打交道,再懊恼这中间浪费的时间;
      明明知道对方是个无力承担责任、花心的人,却大动肝火地指责他的不负责任;
      明明知道自己与其不会有后果,却还是不能快刀斩乱麻地利索离开,期期艾艾地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纵然自己沉溺于一时的享乐,之后再深深地懊恼。
      卢梭说,对于正派的人来说抵抗一些已经形成的欲念是比较痛苦的,如果他能上溯到这些欲念的根源而就其始时加以预防、改变或纠正,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在别人疯狂地追逐金钱和成功时,他却固守着自己的贫寒。他觉得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只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需求和贪欲也许会使其写得快点,却不能使其写得好。他拒绝了国王的年金,他怕接受年金之后自由没有了,勇气没有了,真理也没有了,他会变得阿谀奉承噤若寒蝉。
      这也就显得他跟周遭的人格格不入,所以迈入中年之后他很难遇到真正懂得他的知己。不得不说他的情商很低,特别是在择友方面,也许这就是文人的偏执。
      他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导致晚年的他非常悲惨,人们在他周围竖起无穷的障碍,却还是怕真理从墙缝里钻出。
      但是看至后面就有些拖沓与无聊了。
      到百度上搜索了一番了解了他一生的经历就草草地结束了这本书的阅读。
  •       卢梭真是只是在忏悔自己吗?
      不是的。
      他是想抛玉引玉,希望读者以他的忏悔为跳板,忏悔自己。
      正如开篇所言——
      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许多人看完《忏悔录》,叹息卢梭之遭遇。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次,这本书不看也罢!更加重要的是:忏悔自己!
  •     有趣
  •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大量出售“赎罪卷”,僧侣们声称,购买“赎罪卷”的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之时,就是灵魂升天之日。这种以忏悔的名义,明目张胆的搜刮方式,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怒。于是,牧师马丁•路德在《九十九条论纲》中指出——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当认罪成为一种逃脱的工具,这样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忏悔显示着一个人对自己道德状况的认识和焦虑。——于是日本人应该忏悔,余秋雨应该忏悔,陈冠希应该忏悔,阿娇应该忏悔,迈克尔•杰克逊应该忏悔,犯罪的人应该忏悔等等。但是,当忏悔成为一个人心灵是否健康的测量工具,这无疑背离了忏悔的真正意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式的语言暴力,强迫他人忏悔而揭开他人隐私的行为,只会熬制出一碗腻歪歪的心灵毒药。在我看来,真正的忏悔应该是自我自愿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在外力的威胁和恐吓下而被迫进行的。
      
      正是基于以上看法,我在卢梭《忏悔录》中看到了卢梭具有其他忏悔者所不具有的伟大灵魂,卢梭在书中第一段就宣布:“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效仿的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正是面目赤裸裸揭示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我想卢梭式的忏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忏悔。
      
      
      
  •     给儿子买的书,没注意是英文版的。晕掉。
  •     英文版的读到一半。
  •        几乎是就着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啃完这本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冗长的书,昏昏沉沉之间莫名看到了飞蛾。这个意象向来使我想到宗教,尤其是草鞋荆冠的基督。在我看来,自身的焚烧和光焰何尝不是一种对他人苦难的承担与救赎,燃尽生命去祈求主对众生的怜悯。“忏悔”是有浓郁宗教意味的字眼,卢梭沿用了奥古斯丁的书名,却将奥氏书中典型的神学文风一点点消解,将纯粹拉丁文式的忏悔变成了纯粹法国式的忏悔,那便是从规制走向自由、从超然走向世俗的松脱。尽管如此,我仍然需要在弥赛亚面前承认自己的不敬,因为一直以来,意识中的“忏悔”并非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书本中那般纯净,而是杂陈了许多灰尘。
      
       “末日审判的号角想吹就吹吧;我将手拿着此书,站在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我将大声宣布:‘这就是我所做的,我所想的,我的为人。’……上帝啊,把我的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献在你的宝座前面,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哲学上的卢梭总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他对契约自由的解读使少年时的我热血沸腾,但年岁渐长,我已不会轻易说出那时的想望。近来读他的《忏悔录》,开篇仍旧给人这样的印象,表面看来崇高且无畏,我却在这光鲜之下看到了和他书中内容同样的东西,苦涩与复杂的心情穿行其中,这与纯澈的忏悔几乎背道而驰。
      
       合上书页,关掉灯坐在黑暗中沉默,感觉身旁有成群的飞蛾腾起,朝向一个模糊而未知的光点,本能地前仆后继,吞没复重返。那一刻,我也隐约听到了巴别塔轰然倒塌的声音。
      
       《忏悔录》的伟大之处在于用事无巨细的描写和相对直白的揭露让无数人看到了自己一生某一时刻活生生的镜像,法国小镇的初阳如水流,家庭音乐会的嘈杂与和美,光线斑驳色彩,一颦一笑那样可触可感,令人唏嘘。俄狄浦斯在胸中初醒之时的羞涩与窃喜,也许每个曾是少年的人心中都藏有一个瓦朗夫人,亦母亲亦恋人,无论这是现实还是永恒的梦幻;为了一口面包而出卖理想乃至灵魂,兜转之间迷在当途,所热爱的一切都被他抛弃,惟乌黑的泥沼相伴,深处有妓女带有烟草味的荡笑和似乎永不可触及的地平线的光亮。凡是真正生活过的人都明白,生活的过程是无限的灵魂在有限的世界中碰撞的过程,妄图摆脱规制以至伤痕累累,侮辱与损害劈头盖脸而来,只是你如何去平衡,史铁生曾说过,人的本性倾向福音,但人的根本处境是苦难,抑或残疾。
      
       但这一切与忏悔无关,我想。事实与回忆的区别使得当下与过去被永久地分开,我们活在时间中的重要标志就是还能拥有用不可被重复的回忆。于是我们自己动手将当下与过去连结起来,却在这个过程中将当下与过去变得不再那么真实。
      
       我们可以在年已耄耋的某个时刻猛然忆起平静而新奇的童年,莽撞灰暗的少年和胶着缓慢的中年,当下的不自知在将来也许终会被破解,但破解后的一切都将不同。回忆终究是一种美化,对往昔罪恶的揭示又何曾没有为忏悔而忏悔的不自觉的加工。忏悔本就是一项极其私人的事,各种因果皆忏悔者自身可知。绝对赤裸裸的坦诚无论对当事人还是受众都是几乎无法承受的,因此需要这种所谓的美化去欺骗,或者去缓解坦诚带来的尖锐的矛盾,我们追求坦诚,却在完全敞开心扉之时纷纷受伤,何以解之。
      
       当初人类在示拿地修筑巴别通天塔,被耶和华视为狂妄之举,于是各部族的语言被神力变乱,从此人与人之间由于语言而产生的隔阂从未被拆除,爱总与谎言相生,美好与纯真总与猜忌并存。史铁生亦曾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这也是你的福祉。”我们终究无法绝对坦诚,对己对人都如此,但这样的困厄带给我们芦苇般挺立思考的身体。语言虽是天赐,也永远不够有力,面对过去与未来,它永远无法冲破自我的牢笼去追求绝对的纯洁。所以忏悔永远是小范围之内的事,它兴许可以影响一批人,却无法被提升到一个普遍价值的高度,毕竟这个世界的准则太多了,我们无由随意评判对错。
      
       在当事人,跳出年月的局限去看自己数不清的罪孽,试图忏悔的过程中掺伴着决意忍受偏见和惊愕的决绝,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此同时,仍有语焉不详的优越感隐隐闪烁。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的回忆多少被夸大,希望凸显的细节纹缕毕现,不利于叙述的情态被一一模糊。我始终认为,文人式的书面体忏悔比起普通人在神父面前支支吾吾的口述,未必见得更加坦诚,之所以那样可读,多少是由于遣词造句的优美。在受众,品尝他人罪恶的同时,由于惊异和恐惧造成的奇特心理使得他们将敢于如此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罪恶的人视为高尚而可遵循的模范。模范是带有光环的,殊不知他们也许和我们一样,有着最琐碎的欢喜与焦虑、美德与卑下。光环后的一切未必尽是美好。
      
       作为一个不愿被任何宗教般的狂热思想所束缚的人,作为一个视理想与价值、自然与自由为生命的半吊子人道主义者,隐约感觉到近年来自己在追求所谓人道的同时灵魂深处的种种冲突,所以对这样的崇拜,我始终警惕,始终宁愿打碎幻想,看那些伟大的头脑最真实的状态。任何不加判断与深思熟虑的崇拜只能是崇拜而已,那是一种思想媚俗,对方是被涂抹了金粉的偶像,让人联想到某些年月的某些个人崇拜,其实这是人天性里对强势的一种不假思索且不理智的懒惰和依赖。试图逃出这种依赖是痛苦的,因为独立思考是痛苦的,而我宁愿享受这种阵痛,而不愿被冷冻起来混沌一生。
      
       我想卢梭的见识必然比我深刻不知几何,他必然深知写作与心灵忏悔之间的距离,不仅是语言与思想之间的鸿沟,更是自我与灵魂之间的摩擦。就算是经过译者二度创造的中文版《忏悔录》,行文也依旧漂亮,能见法语优雅严谨的风范,想来语言结构中有不少功夫在。但写作的过程中,他必然非常痛苦,不仅仅因为忏悔的艰难,更因为游走在坦诚与躲避之间的负罪感。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有一种痛苦,想时时刻刻逃离对忏悔的美化与加工,却不得不拜倒在上帝脚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卢梭的文笔下我每每总看出隐藏着的这一句,忏悔亦是如此,那是个人竭尽全力想要达到的袒露,一生的秘密尽在于此,却仍旧加叠了层层密码。
      
       我不信神,思想太过驳杂,只希望坦诚,仅此而已,却不知这巴别塔何时能够建成,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建成。这也许是一个太过缥缈的空中楼阁,但我仍这样企盼着。
      
  •     看中译本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希望有一天能读懂法语原著。
  •       奔着经典去看了这本书,好在文笔写的很好,有一些很闪光的洞见。但实在不应该翻译成忏悔录,因为卢梭基本上是在写卢梭是个如何不需要忏悔的人。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也未必,因为当时卢梭正在监狱,当人人都觉得你需要忏悔时,卢梭说出自己不需要忏悔的原因是合乎情理的。但放在当下,一个人人都自我感觉良好的时代,以卢梭的姿态去评判自己实在是不合时宜。
  •     嗯.
    我觉得卢梭很奇怪,被人鞭打还有快感???
  •       【按语:卢梭的《忏悔录》第一部(卷1-6)完成于1767年,第二部(卷7-12)完成于1770年。前者发表于1782年,后者发表于1789年。
      
      1、卢梭的《忏悔录》无异于18世纪法国的一幅社会画卷。首先提供了18世纪早期日内瓦地区、法国、意大利北部地区一幅祥和温馨的社会图景:16岁的少年卢梭离家出走后,除了在都灵的感化所和里昂(lyon)大街上遭受过同性恋男子侵扰外,所得到的都是关爱、培养、提携和有益的指点,竟至于最后成为作曲家和大学者。其次,卷10中也提供了1760年代卢梭和时人对法国政局忧心忡忡的判断,“我和他一样,也和很多人一样,认为那腐朽的制度在威胁着法兰西,使它不久就会崩溃。…这种预见甚至也使得我自己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也应该在那些似乎威胁着王国的动乱爆发之前跑到王国以外去找个栖身之处;…以防这个庞大的机器一旦如当时似乎令人可虑的那样垮下来。”【卢梭:《忏悔录》,范希衡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0页,下同】
      
      2、卢梭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文人(man of letters)对法国的贵族社会的感情应该是极其复杂的。这些文人彼此相轻,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譬如伏尔泰在《公民感情》中对卢梭的致命的匿名攻击);但这些文人却都自觉依附于贵族的保护和资助。在《忏悔录》中,卢梭唯一可信赖的朋友恰好是他在上层贵族中的保护人:卢森堡元帅和吉斯元帅勋爵。虽然卢梭说,“我一向就不爱英国,也不爱英国人”【545】,但相比之下,同期的休谟和斯密具有一种健康得多的情感和思想模式:休谟或斯密或许远远没有卢梭那么精细的感受、那么雅致的品味,但休谟和斯密的功利主义观念却也是属于市民的、劳动者的、是不仅仅属于贵族的,是接地气容纳着未来的;而卢梭那雅致的观念哪怕是在呼吁着抽象的自由与平等时也具有一种唯美的色彩,实际上对于底层和普通人是嗤之以鼻的。文人之于贵族,犹如啤酒泡沫与啤酒的关系一样:革命摧毁了旧贵族,也必然摧毁这些文人,虽然他们的观念和思想将存留下来。
      
      3、卢梭是一个天才。他所犯下的错失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早就摧毁了一个人的灵魂或生活。然而卢梭的灵魂似乎总是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清新的、洁净的、美好的情感与思想。卢梭总为美好之物所激动,他的心灵始终强有力地惊诧于大自然的美丽和女性的魅力——虽然或许晚年以前的卢梭的视角常常有点情色唯美。在知道卢梭是著名思想家的同时,我们常常忘记卢梭早年更以作曲家知名,他曾创作著名歌剧《风流诗神(Les Muses Gallantes)》和《乡村卜师(Devin Du Village)》,后者更曾在枫丹白露上演,受到路易十五的称赞。在路易十五召见卢梭并准备赐以年金的时候,卢梭还以出逃拒绝,巴黎为之轰动。
      
      这次阅读《忏悔录》于我是苦涩的经历:阅读休谟著作甚至卢梭早期作品的时候,总是能以获得对思想和知识的理解而愉悦;然而,当卢梭彻底地袒露心灵的时候,却让我体悟到自我灵魂的苍白和平庸。】
      
      
      
      卷1
      
      Intus et in cute (深入肺腑和深入肌肤)
      
      卢梭1712年生于新教共和国日内瓦,父亲为钟表匠Isaac Rousseau,母亲为牧师之女。卢梭出生时母亲死于难产。“上天赋予他们的种种品德中,他们遗留给我的只有一颗多情的心(a feeling heart)。”【6】小时候就喜欢与父亲一起读书,印象最深的是普鲁塔克的《名人传》,“爱自由和爱共和的思想便形成了。…我不断想着罗马与雅典,可以说我是同罗马和希腊的伟人在一起生活了。”【7】 “多话,嘴馋,有时还撒谎。我偷吃过水果。”【8】对音乐的爱好,受姑姑Susana的影响。
      
      1722父亲与人打架,议会要判监,父亲离开日内瓦。舅父Bernard成为卢梭监护人。与表哥一起被送到M. Lambercier牧师家受教育2年。在Miss Lambercier惩罚卢梭打卢梭屁股的时候,卢梭感受到快感,“无疑有点儿早熟的性本能。”【13】一次委屈的暴打结束了幸福感。回舅父家。卢梭的两个成年人的小情人Miss Vulson和Miss Goton。先学律师行业被以“无能”的罪名赶走;又被安排去零件镂刻师M.Ducommon家做学徒。备受凌辱,堕落,“撒谎、怠惰、偷窃”。【27】发展了新的读书兴趣,“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凡是我所读过的书籍,在我的内心里,都比我的职业能唤起更高尚的感情。…结果,我就讨厌起我周围的一切,养成了爱好孤独的性格,从此以后,我始终是一个爱好孤独的人。”【37】
      
      16岁时,礼拜天与伙伴出外散步来不及回城,担心遭到师傅打骂,决意离开日内瓦去流浪。
      
      
      
      卷2
      
      在离日内瓦城外漫游,拜访萨瓦Savoy教区神父M.de Pontverre,神父是个好人,却无德,只想着把这个小新教徒变成天主教徒,却不劝卢梭回家。Pontverre让卢梭去Annecy去见刚由新教皈依天主教、获撒丁王给予一笔年金的华伦夫人(Madam de Warrens)。卢梭一眼就爱上了华伦夫人:“第一次会面,第一次交谈,第一次凝视,就不仅令我对她无限钟情,而且对她产生了一种永不磨灭的完全的信赖。”【48-9】华伦夫人对卢梭极慈爱。另外的人提议让卢梭去都灵的皈依教养院,华伦夫人就资助卢梭去。
      
      卢梭从小就是新教徒,被培养得厌恶天主教,但现在却被迫接受天主教皈依培训。神父们发现卢梭很难对付,就在教养院里培训或关了很久,卢梭还遭到一个摩尔人同性恋者的侵犯。卢梭屈服了,皈依了天主教,但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安顿,而是收到20多法郎的布施后被赶走。“我刚采取的自私的行动,只给我留下自己是个背教者又是个傻瓜的回忆了。”【65】不过手头有了前所未有的钱的卢梭又高兴起来,“我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看看那里是否有个值得我尊敬的年轻公主,以便和她闹一场风流韵事。”【67】
      
      被一个商铺的女主人Madam Basile接纳在商铺里做点活,抄写账簿。但遭到另一个伙计的妒忌,Madam Basile老公回来后就把卢梭赶走了。房东又介绍卢梭到Vercellis伯爵夫人那儿做事。在重病的Countess of Vercellis家逗留时间,卢梭却犯了一件大罪。顺手偷了一个小丝带子,被抓获。卢梭却陷害说是厨师Marion给他的,这事导致Marion和卢梭都被不名誉地辞退。事实上,卢梭喜欢Marion才想起来这么个人去陷害。
      
      
      
      卷3
      
      结识的萨瓦神父M.Gaime对卢梭有很好的教导,部分地是《萨瓦助理师铎的信仰自白》的原型。Countess of Vercellis的继承人Count de la Roque给卢梭找了个工作到Count De Gauvon家做事。卢梭表现了很好的才华,甚至Gauvon神父教卢梭学拉丁文,变成了弟子和仆人兼具的身份。这一House of Solar家族想把卢梭培养为给家族效力的人。
      
      但有一个日内瓦人Bacle来了,卢梭与之形影不离。被解职还很开心,年近19岁的卢梭决定与Bacle一起去漫游,幻想凭一个小玻璃瓶游戏讨生活。浪了几天后,卢梭直接去找华伦夫人了。Madam de Warrens说,“别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既然上帝把他给我送了回来,我就决不能抛弃他。”【96】于是卢梭就住在华伦夫人家了。这里卢梭描述了某种近乎母爱的感情,既区别于爱情,又区别于友情。双方的称呼是孩子和妈妈。
      
      有人对卢梭评价不高,华伦夫人安排卢梭往神父方向发展,于是送去神学院学习。卢梭记忆了自己的学习的风格。在神学院有另一个M.Gatier教士也给了卢梭好印象,是《信仰告白》的另一个原型。但卢梭没表现出才华,又被送回华伦夫人处。善良的华伦夫人并没有抛弃卢梭,想把卢梭培养为一个音乐家。就这样呆了一年。
      
      华伦夫人让卢梭送一个乐师Le Maitre去里昂,但Le Maitre在里昂的旅馆癫痫,卢梭吓得抛弃了Le Maitre跑回了Annecy,但华伦夫人却去了巴黎。
      
      
      
      卷4
      
      就在Annecy等候,这里卢梭浪漫地回忆了与Mademoiselle de G—和Mademoiselle Galley的一次郊游。华伦夫人长久未回,家里的侍女Merceret就要会弗莱堡去。卢梭送她回乡了。之后卢梭又漫游了,没钱。于是改名,并自称巴黎人在洛桑(Lausanne)当起了音乐教师,出丑。回忆小时候的女友,“我一向是从女性身上找到巨大的慰藉力量,在我时运不佳的时候,再没有比一个可爱的姑娘的关心更能减少我的痛苦的了。”【143】游历Vaudois和Vevay这些华伦夫人出生的地方。穷到住旅店都没钱付费的困境。从Lausanne换到Neutchatel继续当音乐教师,边教边学。
      
      碰上一个募捐的希腊正教的主教,号称耶路撒冷修道院院长,卢梭因为语言上有帮助,就做起了临时秘书。在伯尔尼(Berne)还很有收获,获得大笔捐助。到Soleurre时,因为自称巴黎人,卢梭为法国大使扣留。大使安排卢梭去巴黎,替一个叫高达尔上校(Colonel Godard)的人的侄子做伙伴,卢梭也很高兴去巴黎旅游一趟。但高达尔上校只想让卢梭做仆人而不是辅导人。
      
      卢梭听说华伦夫人已经离开了巴黎,就决定去找华伦夫人。去里昂找华伦夫人的朋友Mademoiselle du Chatelet打听。在广场上碰到一个同性恋工人和一个同性恋教士的骚扰。又是一阵子需要露天睡觉的艰苦日子,饿得骨瘦如柴。最后等待华伦夫人的消息,并获得一笔路费。这是卢梭最后一次穷到饿肚子的地步。到了Chambery,华伦夫人刚好通过宫廷事务总管安排卢梭担任了撒丁王的土地登记文员。
      
      
      
      卷5
      
      1732年卢梭担任土地登记处文员,年过20岁了。这时与华伦夫人住在Chambery,直到1738年。另外还有华伦夫人的仆人和情人Claude Anet。这里卢梭的教育开始有了稳定的基础,对音乐的爱好和进步。但华伦夫人常常为卢梭看不惯的人所包围,却入不敷出。喜欢法国和法国的文学。研读Rameau的《和声学(Treatise on Harmony)》。华伦夫人举办小音乐会卢梭担任指挥。卢梭要辞去土地登记员的工作,专搞音乐。虽然华伦夫人只是勉强同意,但这个行为却为卢梭赢得尊敬和好处:学生来了。
      
      一位女学生的妈妈挑逗卢梭,卢梭告诉华伦夫人。华伦夫人决定将卢梭当作成年人对待,准备让自己做卢梭的情人。卢梭第一次投入女人的怀抱,“我幸福吗?不,我只是得到了肉体上的满足,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忧伤毒化了它的魅力。我觉得我好像犯下了一桩乱伦罪似的。”【186】回忆了华伦夫人的经历,其第一个情人M. Tavel对华伦夫人灌输的迷途观念,相信“没有任何力量比‘占有’更能使一个男人依恋一个女人了。”【187】
      
      于是华伦夫人、卢梭和Claude Anet构成一个三人组。华伦夫人喜欢炼制药物,而Anet是一个植物学家和医学家。Anet病故。失去了谨慎的Anet的支持,华伦夫人的事业在走下坡路了。卢梭决意在音乐上求前途,但没啥大进步,“我决定一心一意地和妈妈呆在一起,听凭她的命运的支配,和她苦乐相共,也决不再为自己无能为力的将来枉费心思了。”【198】 消磨了几年时间,渴望爱情,“我有了一个温情的妈妈,一个亲爱的女友;但是我还需要一个情妇。”【206】
      
      卢梭身体不好,感伤。鼓动妈妈一起搬到Charmettes去过乡下生活,这是1736年夏。
      
      
      
      卷6
      
      病中,思考宗教。华伦夫人的神就是爱。不注重惩罚的观念。与医生Monsieur Salomon的谈话涉及高深知识,卢梭开始转向研究学问。交替的学习方法。研读时遵从作者本意而先不做诠释。在几何学上进步不大;拉丁文学习。对冉森派的地狱观念的恐怖,通过扔石头击中大树相信自己灵魂得救了。【231】华伦夫人的新农庄事业也有所进展。
      
      卢梭动身去看医生,华伦夫人也很热心地鼓励。路上卢梭冒充英国人与Madam de Larnage风流一阵子。但卢梭说,“我一生只有一次感到了真正的爱,但不是在她的身旁。”【241】
      
      作乐一阵子后,卢梭决定回到华伦夫人,但发现华伦夫人有了一个自己的替身或合伙人Courtilles。卢梭感到孤独。卢梭决定终止于华伦夫人的肉体关系,单纯以妈妈的身份对待华伦夫人。但由此华伦夫人却与卢梭疏远了。卢梭甚至想培养Courtilles。这一三人组合中,卢梭变成了外人。做家庭教师也不利。决定去巴黎闯荡,“我一心只想去到巴黎,确信我的乐谱稿本一交给学士院,我就会掀起一场革命。”【258,这里是卢梭回忆录的上半部。】
      
      
      
      卷7
      
      1741年秋到巴黎,结识了Abbe de Malby还有Abbe de Condillac,还有M. Bordes.部分教作曲;将自己的数字记谱法论文提交给学士院并宣读。但并不成功,虽然得到恭维,如Rameau指出:数字记谱“要求脑子想,而脑子跟不上演奏的速度。”【271】受挫。结识Diderot。
      
      Castel神父教卢梭走女人路线。于是去拜访Madam de Beuzenval及其女儿Madam de Broglio,还有Madam Dupin.卢梭一眼就爱了了杜宾夫人(Madam Dupin),就给杜宾夫人写信,但被退回并被责备。写了歌曲《风流诗神(Les Muses Galantes)》。Madam de Beuzenval帮卢梭谋到了法国驻威尼斯大使The Count de Montaigu秘书的职位。卢梭说自己做得很好,受人尊敬。但最后与The Count de Montaigu闹翻了。任职约1年。追忆了威尼斯的娱乐,Scuole的音乐;与欢场中的女人的两次经历:一次是帕多瓦的姑娘;一次是Zulietta。卢梭还跟另一个职员Carrio合包了一个11-12岁的小姑娘聊天。
      
      回到巴黎,与大使闹翻的事情并未得到公正处理。心里开始憎恨社会制度。认识一个女工Theresa le Vasseur,与之同居,而Theresa就跟了卢梭一辈子了。但Theresa有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一堆人。卢梭走回杜宾夫人的家了。帮Dupin夫人和 M. de Francueil干活,开始每年900法郎,刚够生活。这时Theresa怀孕,卢梭决意把孩子送到育婴堂(foundling hospital)去,虽然Theresa极不愿意。第二年Theresa怀孕亦然。
      
      卢梭认识了Madam D’Epinay和Countess of Houdetot,两个后来在卢梭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后者是卢梭唯一爱过的女人。
      
      
      
      卷8
      
      认识Grimm,1749年夏天,去监狱探访狄德罗的时候,看到第戎学院的征文《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有助于伤风败俗还是敦风化俗》。卢梭的情感激昂,犹如电击,“被对真理、对自由、对道德的热爱窒息掉了。”【331】应征论文。被狄德罗鼓励。杜宾夫人提高卢梭的年俸。卢梭与Klupssel牧师包养的一个小姑娘发生关系,随后向Theresa坦白。
      
      《论科学以艺术》获奖,“从此我就觉得做一个自由的有道德的人,无视财富与物议而傲然自得,才是最伟大,最美好的。”【335】Theresa第三次怀孕,先后5个孩子都被卢梭送到育婴堂去了。卢梭辩解自己不是一个失掉天性的父亲。“我可能是做错了,却不可能有这样硬的心肠。…我的错误在于当我因为无力抚养我的几个孩子而把他们交出去由国家教育的时候,当我准备让他们成为工人、农民而不让他们变成冒险家和财富追求者的时候,我还以为做了一个公民和慈父所应做的事,我把我自己看成柏拉图共和国的一份子了。”【336】
      
      M. de Francueil让卢梭做自己的出纳,但一段时间后,卢梭决定放弃,以抄乐谱为生,“于是我由金融家的出纳员变而为乐谱抄缮员”【341】卢梭的怪癖使得与巴黎格格不入,想搬到乡村去住。
      
      卢梭的歌剧《乡村卜师(Devin Du Village)》在枫丹白露上演,国王观看,歌剧受到欢迎。卢梭接到觐见国王路易十五的通知并被告知可能或获得年金恩赐。卢梭比健康为理由离去。卢梭认为《乡村卜师》让自己受到很多文人的嫉恨。1753年就《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应征论文。在萨瓦见了一下华伦夫人,“美貌荡然无存。”【368】恨自己没有跟华伦夫人走。在日内瓦改回新教并重新获得公民权。想去日内瓦退隐,但伏尔泰就住在附近;而Madam D’Epinay在巴黎郊外紧邻Montmorency的地方为卢梭修葺了一个房子,名为退隐庐(hermitage)。
      
      
      
      卷9
      
      1756年秋,卢梭入住退隐庐。
      
      构思《政治制度论》《感性伦理学》等。对Madam D’Epinay承担的义务有些厌烦。Theresa及其母亲背着卢梭接受很多馈送。整理Saint Pierre的著作。与伏尔泰在里斯本地震上的争论。Madam d’Houdetot来访。爱上Madam d’Houdetot,唯一的一次恋爱。但她爱的却是Saint Lambert。
      
      与Madam D’Epinay关系恶化,与狄德罗关系恶化。怀疑D’Holbach。Madam D’Epinay怀了Grimm的孩子,要去日内瓦分娩,让卢梭陪去。卢梭没答应。关系恶化。搬出Madam D’Epinay提供的退隐庐。搬到Mathas在Montmorency提供的一所房子。
      
      
      
      卷10
      
      搬家是1758年的事。Grimm, Diderot, D’Holbach和Madam D’Epinay携手对付卢梭。卢梭对Madam d’Houdetot的热恋被广泛流传。Madam d’Houdetot被迫与卢梭绝交。
      
      回忆与贵族交往使自己经济上难以负担。卢森堡元帅(Marechal de Luxembourg )拜访卢梭,并与卢梭为友。
      
      
      
      卷11
      
      《新爱洛伊丝》出版大获成功。在法国最成功。在卢森堡元帅公爵的社交圈子中不如意。担心《爱弥儿》被耶稣会查扣。有风声官方会对《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的作者不利。逮捕令下达的那天,卢梭离开Montmorency,开始逃亡。
      
      
      
      卷12
      
      卢梭在法国和日内瓦都被通缉,被媒体骂。逃到普鲁士治下的Motiers避难。在George Keith元帅勋爵保护下生活。《山中来信》发表。遭到谩骂。当地Montmollin神父煽动民众驱离卢梭。搬到Saint Peter岛。爱好植物学。再遭伯尔尼邦驱离。…“想去伯林,而实际上却到了英国。”【615】
      
      
      
      在一个手稿序言中,卢梭说:“我在这里谈到了自己一些特别令人厌恶,而我也不想求得原宥之事。但这确是我心中最隐秘之事,是我的一份极其严格的忏悔。”【623】
      
      江绪林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     浪漫的卢梭……
  •     灵魂洒脱!no,恰好相反!
  •     关于学习
    他觉得能努力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一辈子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哪怕觉得自己到了生命的末日也在奋勉地学习。。
    对于看书他也有囫囵吞枣的时候,没选择不管好书坏书通通都不放过。最后得出的经验,看书不在于多而要多加思考,最后再与实用结合。思考与实用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简便的方法。这些方法能激励自尊心,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智力得到满足。
    他推崇用强记的方法来加强记忆力,在工作劳作的时候,也在坚持背诵。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习惯,脑袋不用就会迟钝。
  •       看第一部分的时候,首先是被卢梭的坦白震撼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架衣柜,里面装着一具骷髅,时间越久,骷髅就越恐怖,我们把它隐藏的也就越好,所有人(除卢梭外)绝不会把它曝露在光线中。是啊!当世俗的中的卢梭已经被误会、被诋毁、被攻击的比柜子里的他还丑的时候,是应该让诋毁者看看,“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
      两年前我在二手书店淘到卢梭的《忏悔录》第二部,当时是一口气读完,就觉得很气愤,为作者所受的不平和遭受的破坏,因为对作者的创作背景不了解以及在学校时形成的思维惯性,所以我的气愤都指向了当时的社会,以为是思想与思想间的矛盾,阶级与阶级间的斗争。现在读完第一部分,更多的感受到了一颗多情的心所受的侮辱与伤害,最悲惨莫过于这颗需要自由的心,深情的心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和接受。
  •       读书的时候就像读这本《忏悔录》,可是那时候在图书馆拿起这本书,读了头几页,却读不下去,因此没有借出来。那时内心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多痛苦,经历的事没有那么深刻。或许正是因为成长的经历使得更向往单纯的、纯粹的生活和事物,也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更懂卢梭,更能接受卢梭。
      花了近一个多月,陆陆续续将这本厚厚的卢梭自传读完了。读的时候在书页上写了很多感悟,可是由于和卢梭一样记性不好,读到下卷就把许多上卷的内容给忘了。但仍有依稀的记忆。我希望读完一本书能把自己的第一印象写出来,不管对内容记得多少,也不管其他对这本书的评价,纯粹的是自己的印象。
      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终于读完了,因为向来不喜欢读厚厚的书。卢梭在书中给我最的感觉就是,他是个不善言辞,情感丰富细腻的多情种,是个在道德上自律的,追求正直,纯粹的善良的人,是个对生活有追求,渴望成功,向往大自然的,但却被生活所囿的人。他一生的幸与不幸,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阅读过程中,我往往将他的成长经历与自己作比较。少年时代的他,应该是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嗜书如命,可以将自己完全投入到阅读中,这奠定了他今后的学习基础和态度,一种学究式的对任何感兴趣的学问都报以最最投入和执著的态度,在音乐上、文学上、植物学上皆是如此。但从小他就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去做学徒,去教会收容所,去游历,这些经验极大丰富了他,也使他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有自己的深刻体会。他小时候的经历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是苦难的,但我觉得就他自身来说,他本身并没感受过多的痛苦,或许只是郁闷,因此丝毫没有改变他富有情感,多情的,羞涩的个性。他在上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瓦朗夫人的真挚的却也畸形的情感。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瓦朗夫人给了他关怀和必须的生活来源,也因他的多情,他和另一位管家共同与瓦朗夫人保持着三角式畸恋,从他对夫人的称谓上,还有不伦之恋的嫌疑。及时在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后,在下卷描述他得到她去世的消息是仍然感到悲痛欲绝,将其称为那一时期的一大损失。年少的卢梭依附她,爱恋她,愿意为她奉献一切,矢志不渝。见到她挥霍无度,轻易相信任何谄媚之人,痛苦不已,只是默默地在背后想为她弥补一二。这样的情感太沉重了,但他却愿意背负。
      上卷虽说情感经历令他痛苦,但由于他还描述了他的美好的游历,他的学习经历,他与人的美好交往,还有他在沙尔麦特和妈妈度过的美好的一段生活,使读者觉得好事饶有趣味。那么下卷开始他就不断絮叨他那不幸的与各派斗争周旋的痛苦,使读者会感到厌烦,但他的成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他说他对痛苦的事,对憎恨的人,很容易忘记。有些事情一旦付诸文字便不再记起。这一点感觉自己也颇为相似,一直想写写自己经历的痛苦的事,因为记忆的懒惰或说为使记忆免遭痛苦,一直提笔又止。我想起安妮宝贝在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她将自己的写作一结束,便不记得自己所写的,一切都交给读者。在这一卷他详细地叙述自己在文学上所掀起的巨浪,以及在风口浪尖上与旧日友人,与各位夫人的周旋斗争,从信任到怀疑,从朋友到敌人,加上他后期病痛的折磨,刚毅不屈的性格,使他毅然从退隐庐搬出,并不断躲避禁令。这一时期,环境将他逼到快人格分裂,他不断叙述他的怀疑,总是有人要害他,而害他的都是昔日旧友。所幸他身边一直有泰雷兹的陪伴,多少弥补了他的些许不幸。
  •       给文章起个名字真难,本来在这里就是想简单的记录一下我的看法,没有高深的思想,值得推敲的语句,就是简单的记录。也是让很多年后的自己能够有些可以追忆的内容,要不然像我这样的记忆力,当老后一个人午后坐在藤椅上,儿孙都展翅高飞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非常的无聊。所以趁现在留下来一些年轻时候的文字,想必会是令人欣慰的。
      
      从很久以前,估计最早是在小学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下一次决心要写日记,要记录下我内心的所有细微的活动,所有这些努力都无疾而终。这也一方面说明了我是一个自制力较弱,执行力不强的人。
      
      虽然到现在为止
      
      我有好几个日记本,
  •     支持下
    --------------------------------------------------------
    www.91mh.cc/comic/12835/ 斗罗大陆漫画
  •     not yet finished
  •       这本书读了两次。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思想巨子,和伏尔泰的道路恰好不同,相互较量又彼此敬佩。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     很好的英语泛读书籍。
  •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是刚上大学去图书馆的时候。当时一眼就被这个名字吸引过去了,然后一直站在书架旁阅读。由于从小到高中阅读阅读的数目相当有限,所以阅读能力也是相当的低,当时就觉得这本书出现了很多“肉体的快感”,当时有一种觉得作者是对自己人生的艳情史的忏悔。读了两章,然后因为太厚没耐心就没读下去。
       如今,大三了。再一次翻阅了这本书,才发现这不是所谓的艳情史的忏悔,而是对其一生的阐述。这一切得多谢我三年来的阅读,因为阅读了比较多的书籍,从而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加之随着阅历的增长,对一些事情和问题看得越来越清楚,从而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提高。
       我从头读过,阅读便是越喜欢卢梭,喜欢他的直白,直面自己的人生,无论是丑与美都是那么果敢。人生不正是需要这样敢于面对自己的勇气吗?一个人不仅仅是有优点的,缺点也有,但是有谁能像卢梭一样直面自己,虽然阐述时不免优点囧,但是卢梭做到了。他不是虚伪的人,我看到了一个有着无比高尚的人格的人屹立在我眼前,并向我呼唤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     卢梭一生的流水帐,有很大为自己辩护的成分,算不上真正的忏悔
  •     不喷,就呵呵。
  •     纵使是为自己辩护又何为?那是的法国“哲学家”先是“文学家”。
  •     力荐,值得静下来读的一本书,大时代背景下的自传,不过这个版本的是纯英文版的,无汉文对译,为诸位豆瓣同仁提个醒。
  •     人心如围墙,他给你看的只是伸向墙外的花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和人的绝对理解和坦诚是不可能的,自认为忏悔是坦诚,也多半是用自造的情绪感动自己。但人不能没有这种情绪,否则就会变得无比粗糙,即便是欺骗,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        没读这本书之前,已经在百度上了解了一番,偷盗、污蔑、裸露癖、乱伦,等等,那怕是在400年后的今天也很难使世人接受,敢于如此去剖析自己且立著成书的人那是何等圣人,想象下如果把自己的烂事也写的如此彻底后再发布出来,会是什么结局呢?真有点不敢想象。唯有卢梭,能如此坦然地归于自然,把自己裸露后搁置在太阳底下供众人围观,把自己作为研究人性的一个样本。
      阅读期间我喜欢的段句:
      
      2、我喜欢吃,但并不馋;我喜欢女色,但不淫荡。我其他的欲念太多,对这两种欲念便淡漠一些。只有当心里空落时,我才想到解馋;而我一生之中,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所以我没什么时间去想美味佳肴。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老是只想到偷东西吃,而是对一切吸引我的东西我全都偷。如果说我没有变成一个货真价实的小偷,那是因为钱对我的诱惑并不太大。
      
      3、我只需要纯洁的乐趣,而金钱会使乐趣全都毒化。譬如,我喜欢美味佳肴,但是,我不能忍受高朋满座的拘束,也不能忍受小酒馆的乌烟瘴气,所以只能与一位好友消受。因为我不能一人独饮,那样脑子会想到别的事情上去的,也就没了吃的乐趣。如果我心血来潮想女人了,我那颗激动的心让我更渴望的是爱情。我觉得卖笑女子失却了她们的魅力;我甚至怀疑我会消受她们。我对于我力所能及的享乐都是如此。如果它们需要金钱购得,我便觉得平淡乏味。我所喜爱的只是那些东西,它们不属于任何人,而只属于能善辨其味的第一个人。
      
      4、我本可以在我的宗教、我的故里、我的家庭和我的朋友中,过上一种宁静温馨的生活,这正是依照自己的心愿,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与兴趣,与交际相一致的那种生活。我本会成为一个好基督徒、好公民、好父亲、好朋友、好工人、一切方面的老好人。我本会热爱自己的行当,也许还会为之增光添彩,在度过了默默无闻的平凡但平稳而安乐的一生之后,我将在亲人们的身边平静地死去的。我想必很快会被遗忘,但我至少会被想到我的人追忆缅怀的。
      
      5、不幸的是,我对这一切全然不知,一辈子,从未想到过自己的风姿,等到想着它时,早已错过良机。
      
      6、此后我在那儿洒下过不少泪水,亲吻过那个地方。我为什么不可以用金栏杆把这幸福的地方给围起来!为什么不让全球的人来朝拜它!但凡尊崇人类获救纪念物的人都应该跪行到它的面前。
      
      7、只是说罪人的良心一定会为无辜者报仇的。
      
      8、在社会上,用不着对崇高德行激情满怀;过于激昂必然转而消沉;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地尽职尽责并不比完成壮举大业少费劲乏力,人们反倒可以从中获得荣誉和幸福;始终受人尊敬比偶尔让人仰慕胜过千百倍。
      
      9、妈妈通过说笑研究我,观察我,询问我,为我的前途拟定了许许多多的我并未实践的计划。幸好,光了解我的倾向、我的兴趣、我的小聪明还不行,还必须找到或创造利用它们的机会,而这一切又非一朝一日的事。
      
      10、我独自一人的时候,连自己的思想都把握不住,可想而知,在与别人交谈时,为了说话得体,必须同时立即想到千百种事情,我该是什么德性了。一想到谈话时还有那么多清规戒律,而我至少要忘掉几条,这就足够吓住我的了。我甚至不明白别人是何以胆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因为说话时必须字斟句酌,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考虑到,为了有把握不说出什么可能冒犯什么人的话来,必须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历史。
      
      11、而在两人单独交谈时,我觉得还有另一种不对劲的地方,更加糟糕,那就是必须不断地说:对方跟您说话的时候,您必须回答,而当对方不说话的时候,您又得逗着说。单是这种难以忍受的拘束就让我厌恶社交了。我觉得没有比被迫立即说话、总要说话更加可怕的窘迫了。我不知道这是否与我对任何约束的深恶痛绝有关系,但是,硬是没话找话,那这就足以让我不可避免地要说蠢话了。
      
      12、如果我不是深信自己在交际场上出现不仅会对自己不利,而且会失去自己的本色的话,我是会同别人一样喜欢交际的。我决定写作和离群索居,这是最适合我的。我若出现在人前,大家可能永远不知道我价值几何,甚至都不会朝这方面去猜想一下。
  •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地评价过《忏悔录》。他说,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卢梭是“……一个一贫如洗、受人中伤、离乡背井,但仍然忧情满怀地思念故乡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而且理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也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危害别的天赋不那么高的人的事情中去但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无辜与天真无邪的人,除了他的天真无邪而外,他还是一个对当然人神秘莫测、为后代人极易理解、既狡黠而又善于洞察人心的人,一个对人们充满柔情蜜意的、天才的、品德高尚的恨世者。”
      《忏悔录》是列夫·托尔斯泰爱读的作品之一。他赞赏卢梭的诚挚与真实。他感到十分亲切的是卢梭的坦率,是卢梭对社会不公平的憎恨和对人的热爱。
      卢梭的作品对人类的思想宝库做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思想和艺术原则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文学与社会思想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他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先驱。法国19世纪悲观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就深受卢梭的影响,他的《墓外回忆录》中有着卢梭的影子。包括一些外国作家,除托尔斯泰外,德国的歌德、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的女小说家和女诗人乔治·艾略特,以及法国20世纪初的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       当然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一大堆人名让你抓狂。
      但是一个作家能把自己阴暗面用真情实感的方式写出来,我想应该也是少见。
      
      一名孤儿,十几岁颠沛流离,但因坚信自己的才华,也终有建树。
      
      书中一方面强调他热爱自然,不擅言辞,正义真诚,喜欢平静安详生活的天性,而另一方面,也为他言辞叙说中表现出来的“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症状感到心酸。
      
      几点体会:
      
      *一个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五名孩子赠给福利院的人竟然是教育家,养育孩子,毕竟不是吃饱拉扯大的事情,无论卢梭如何为自己的行为美言,他依旧没有勇气去担当一名父亲的责任。这里没有批评他的意思,只是,按照当代人爱喊“父母皆祸害”的言论,丢到福利院还可以让卢梭免此“控诉”。只是,想到他们不能有“卢梭”第几代传人的称号,心中颇有惋惜。
      
      *卢梭的一生离不开和许多贵夫人的交往,这些18世纪的夫人们,也许傲慢,也许美丽,也许拥有很多情人,但是她们让我看到,在女性的思想、社交和自由程度而言,西方比东方进步是几何级的。
      
      *所谓的名人伟人也终究是凡人,人类的各种阴暗面,终究也难逃。诸如卢梭,狄德罗,伏尔泰之流。
      
      名与利,尽管不是他的所求,却已经使他的晚年无法安度。
      
      而或许只能煽情地想,他在另一个安宁之所过着宁静、孤独和闲散的生活。
  •       卢梭一直在强调没有为自己辩解,而且确实写出了自己的一些丑恶面,但这本书还是辩解多于忏悔。和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都闹翻并且全归咎于他人的恶毒,我认为这并不客观。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总是容易在道德才华能力等各方面高估自己,所有人都这样,要求他完全客观地看待自己也不现实。安德烈•莫洛亚的序写得非常好:卢梭在人类思想存在的缺点所许可的限度里说出了真话——他的真话。
  •     这个题目?
  •       名字听起来好像是卢梭要忏悔他的生平,实则不是这样的。这本书主要介绍卢梭的生平发生的故事,好的,不好的,幸运的,不幸的,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每一种感觉的出现。这里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要了解卢梭的思想体系,这本书是必看的。你才会了解,卢梭激进的思想从何而来,你会了解为何这么多人会误解卢梭。这两天,有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它是这样的:不是马克思的书造就出社会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使马克思的书闻名遐迩。不是伏尔泰的著作在18世纪末产生怀疑论,而是怀疑论使伏尔泰的著作享有盛誉。是的,很多思想的兴起,不过是野心分子为论证自己在行为上的正当性而打出来的幌子。我相信:卢梭也没有预料到会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卢梭不应该遭受到那些嘲讽与耻笑。错不在卢梭,而是那些野心分子。
  •     高中时抽风买的。
  •       在《忏悔录》中,卢梭通过个人经历中富有意义的部分的描述,童年的趣事,学徒生活,青年时期的欲望和激情,出走和游历,成功,对植物学的新爱好和隐居的生活等等……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例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其中的事件,把一个现实的人的发展,思想的成熟和伴随着不同事件而来的个人的独特体验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作品中,卢梭以他的富有独创性的描述,展示了他个人生活中富有魅力和让人惊奇的那些事件;为我们指出了教育和人的成长所包含的可能性。这是开创性的。经过刻意安排和选择的事件在他的笔下一一铺陈开来,而我们的情感也随着故事的行进而变化,随之而起伏。而且他的认识和见解同我们现代人对于教育的理解有着相一致的地方。“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使人的情感变得丰富,让人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这种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思想的萌芽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爱弥儿》中获得了进一步的演进和发展。
      
      同时,卢梭还赋予了我们这样的一种认识:人的经验的多样性及其价值,尤其是游历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的重要性。阿尔卑斯山脉壮丽的景色的详尽描述.卢梭在徒步穿行其中时被自然的美景所吸引,所感到的那种惊奇。为他的这一种情感激动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而且,这种体验和寻求这种惊奇的方式成了更多时代的人们的财富。人们被这种情感牵引着,在河流,山景和自然的拥抱中寻求着他们所期待的,对于自然的惊奇和感动。人们珍视这种情感,并把它作为寻求人的幸福及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而在此以前,至少对于西方人来说,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行为的价值,就好像风景画还没有从受到学院派束缚的西方传统画派中获得地位和承认那样。而卢梭拓宽了人们的这一认识,从而把人的精神的视域从对人的创造物的关注引向了自然,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而深邃。
      
      我们在评价一部个人自传体作品时,我们会把文体的美感,思想的深度和人性的洞察这三个要素来作为衡量传记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以它为基础来欣赏存留在忏悔录中散发出来的的那种美,无处不在的,有着丰富意味的文体的美感。卢梭的文体有着普鲁塔克式散文的风格特征,用语简洁,优美,而其中无处不在的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显得细腻而丰富。从中,我们获得了关于人的复杂性——在同一个人身上多种情感并存,而不单单是用善恶等简单的评价来加以区分的那种认识。我们的这种认识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又获得了新的发展,然而,这却是以往的其他个人自传体作品所没有的。
      
      终于,在人的激情慢慢平复之后,心的秋天来了,早期生活的阴影和不愉快的经历对人的影响至深,孤僻,怀疑和对周围人的友好表示的不信任,冲突和异乎寻常的那些事件的发生,卢梭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的反应和个人的理解,充绌了忏悔录的第二部分;偏执,过于保护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卢梭在青年时代的激情消散以后的另一个他,在那时,充满生命力的青年时代的饱满形象;在我们的视域中逐渐地变得模糊,终于消失在日常事件的琐碎和无聊之中,逐步地消失,隐退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饱经忧患,对周围人戒心重重,思想偏执的人。他对于生活的魅力和外在事物的兴趣也开始转向与内,让位给对于植物学的研究。安于他并不希望寄身于的那种静态的生活,尽管,在《漫步遐想录》中,他一再的为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意来辩护。
      
      …………
      十八世纪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作为那一时期艺术和文化中心的法国,人们正在经历着对于理性,对人的力量和自身认识的重新思考,力图从古典的人生观中摆脱出来;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时期;而卢梭正处身于这一时代,并以其思想的伟大为我们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可能性。
      
      我们感谢他,并乐于倾听他的声音,久远的,充满自然气息的声音。
      
  •        时值心事慌乱无神之际,亟需激昂奋进之语以振吾心,奈何招来《忏悔录》,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唉,看了半部《忏悔录》,卢梭这个家伙,当真是一点和高尚正直扯不到一点关系,连期待的一点才华和英雄气节也不曾显露。入学堂时,意淫师母,开始有受虐癖的倾向;学徒期间,开始小偷行径,甚至于”猥亵少女“;之后投在华伦夫人门下,华伦夫人钟爱于他,极尽照顾和培养。送他去都灵,改投天主教会,却几乎被男人猥亵;之后又去学习音乐,学习社交礼仪,给国王当会计。。。。等等一系列之事,都呆呆笨笨,唯唯诺诺,不曾有个好结果。华伦夫人于他,亦师亦友,亦母亦情人。可以比较的是,或许卢梭是华伦官人下的一个小妾,虽极尽宠爱,却改不了寄生的事实。然后,他却安于至此,心理也装着各种各样让读者也感到羞愧的想法。或许是脑袋灵光和性格软弱的缺点,在如此境地,也求之不到更多的闪光点。读者同他同样羞愧的事还有许多,比如,在巴黎时在他朋友癫痫病发作中抛弃了他,那是一位教他音乐,让他无比尊重的朋友;也曾和华伦夫人,也是他称呼的“妈妈”,共同分享一个男人,并且是一个他无比尊重的男人,然而当这个男人不幸离世之时,只是不就以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他留下的那些衣服,有一件黑色的礼服师他一直念念不忘的。
       当然,也能在他的一连串生活可以看到他的一些优点。当然只是优点而已,并非什么天才气质。卢梭不能忍受身心受到桎梏,只要如此,他就要拼命逃离出去。无论是他在学徒时从他师父那里逃到华伦夫人那里,还是他给国王带会计,给人当人当家庭教师等等,虽然有别人不如意他的原因。另外他基本从不担心明天,也很难理解为何他活了二十五六岁,绝大部分时间都毫无收入,能如此安然自在,并且能华伦夫人的帮助下,教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如果不看过程,这种故事应该也是他天才的不平凡道路吧。另外,他的旅行也不曾少,兴趣及其广泛,特别热爱音乐,但是还没有展示文学方面的才华。
       青年时代的卢梭,被坦诚地事无巨细的一一解刨在我们面前,不是伟岸,却经历曲折而另类丰富。当然,不知道,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侧面。若如此,哦,还是不希望如此,否则天才没多出几个,却多了一些抑郁。
       另外对比《天使望故乡》,作者描述自己的故事,也不是可爱的完美的,是不是人成长到青年的生活,都是邪邪恶恶的。特别是在这些心理想法特别多的伟人们。不过《天使望故乡》有作者优美文笔的修饰,不至于让人感受那么压抑。也许《忏悔录》,让电影丰富下,也是能够催人泪下的。
      
      
      
      
      
  •       个人感觉:
      1、他是一个小白脸,还沾沾自得,自我辩解;
      2、他是一个混蛋父亲,明知经济能力不行,还生了4个小孩,都送到勒孤儿院;
      3、文人相争,胸怀狭窄,经常贬低 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
      
      他之所以能青史留名:
      1、法国是个强国,所以他的文化具有很好的传播性和传承性;2、他出生在瑞士日内瓦附近,自由飘荡,养成勒一个追求自由的性格,恰逢当时法国封建主义末期、资本主义前期,所以他的著作恰好吻合当时的时代。
      如果他生活在现代,注定只是个靠情人养活写书的小三~~
      
      所以伟人不可盲目崇拜啊,兴许很多方面他还不如你~~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勿喷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