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 > 英语读物 > 忏悔录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500125280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82页

章节摘录

7.因此如今和以往一样。人们在年少时怀着信任之心接受宗教教义,后来又迫于外界压力继续信仰。渐渐地,由于与知识和生活经验相悖,宗教教条的可信度最终在此二者的影响下不断衰减:当现实生活中已经完全没有宗教的印迹之时,人们可以认为幼时接受的宗教教诲仍然存在,此二者并行不悖,对个人的生活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8.有一个聪明诚实的人(姑且称之为S.),曾给我讲述过他自己不再信仰宗教的经历。二十六岁那年一次外出狩猎,他在夜间休息时遵循幼年养成的习惯,跪下来祈祷。当时他哥哥也在场,躺在稻草垫子上看着他。当S.祈祷完毕准备躺下睡觉时,他听到哥哥说:“你到现在还在祈祷?”之后一夜无语。从那天起,迄今三十多年过去了,S.再也没有祈祷、做礼拜或领圣餐,也没有去过教堂。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他了解了哥哥对于信仰的看法并希望与哥哥意见一致,也不是因为他内心已然做出决定,而恰恰是因为S.内心对宗教的信奉如同一面摇摇欲坠的断壁残垣。哥哥的话就仿佛手指轻轻一弹,整面墙便轰然倒塌。哥哥的话只是挑明了s.内心中被宗教占据的那一隅其实早已变成虚无的空洞,他的祈祷词、胸前画下的十字以及祈祷时的屈膝跪拜全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肢体动作。一旦认识到这一切毫无意义,S.便再也不能够继续这些无谓的信仰了。

前言

每隔一段时间,媒体就喜欢评选一次“影响世界的X个人”或者“改变历史的X项发明”。然而,在我看来,几乎所有人类史上最重大的变革,首先都是一种观念的变革。我们今天之所以会关注气候的暖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是因为我们看待地球的方式变了,我们比以前更加意识到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也更加了解自然其实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放弃了人类可以主宰地球的世界观,这就意味着我们接受了一个观念的变化。同样地,我们不再相信男人一出生就该主宰女人,甚至也不再认为男女之别是不可动摇的本质区分;这也是观念的变化。如果说环保运动和女权运动有任何影响的话,那些影响一定就是从大脑开始的。也不要只看好事,二十世纪最惨绝人寰的浩劫最初也只不过是一些小小的观念,危险的观念。比如说一位德国人,他相信人类的进化必以“次等种族”的灭绝为代价……

内容概要

作者:(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马睿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编辑推荐

《忏悔录(英汉双语)》: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

作者简介

《忏悔录(英汉双语)》内容简介: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丛书带您领略伟人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图书封面


 忏悔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每个活着的人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无论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到后来总会追问回自身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早已在作者在年轻时候提出,但囿于生活琐事,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这样一个深井之中,井底是等待他的死亡巨龙,自己只能抓紧生命之树悬在半空。他试图舔食生活的蜂蜜保持快乐,一是对家庭的眷恋,一是对写作的热爱,但此刻已经感受不到半点甜蜜。白色和黑色的老鼠——白天和黑夜——正无休止地啃噬着树枝。这时候一个抓紧树枝的理由是如此迫切。作者开始从理性寻找生命问题的答案。实验科学告诉你生命是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所罗门、叔本华等哲学家会告诉你,生命是虚无的。然而,以上这些答案都无法让人满意。因为实际上答案与问题并不一致。问题是为什么活着,而理性只能告诉你活着是什么。理性总是沿着这样一种思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只能以另一种方式重复问题。“理性知识未能为生命注入意义,反而让生命失去了意义;而数百万普通人——也就是整个人类——所赋予生命的意义,其所根据的知识却一直遭到我们的鄙视、被认定为谬误。”作者唾弃自己所在的寄生虫般的精英阶层的生活,意识到若要想真正理解生活,必须把目光投向普通劳动阶层,去了解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所谓的学者和智者们制造出来的理性知识否定了生命的意义,而大众——构成整个人类的普通大众¬——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非理性的知识中。这种非理性的知识就是信仰。”在理性的角度上,作者已经清楚地知道,生命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意义, 能赋予生命意义的只有信条。对而出于一种情感上的诉求,作者开始对上帝的求索,尽管作者坚信无法证实上帝的存在。他重新皈依东正教,全盘接受参加各种仪式,每天早晚祈祷、斋戒、领圣餐,生平第一次例行没有对他提出异议,教义开始成为作者生活的精神依靠。但同时,作者也确信教义本身也有谬误,时间越长,所呈现出来的谬误越是清晰。最后,作者作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梦——自己躺在一些有绳索编织的吊带上,吊带两头系在床的两侧。为了让身子躺得更舒服便移动身子,每动一次绳子便滑掉一部分,最后只剩下一根吊带在身体正中央支撑住。上面是看不见头的天空,下面是望不到底的深渊。然而,他发现,当他向上看的时候,躺在吊带上的姿势便获得了最稳定的平衡。
  •     读哲学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能了解:什么是知识?我怎么得到知识?什么是语言?我能做什么?我是什么?人是什么?哲学是自由,哲学是没用的,哲学只是满足自己的求知。。。但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最后的目标。。。。什么是科学?没有人就是科学!!科学把人抛弃了。。。。。知识就是一个公式:1===========1从相等开始,欧几里得几何的开始,就是圆的半径相等,到等边三角形,从等边三角形,到做一个等线段;从三角形的平移---------刚体运动到全等三角形;从全等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慢慢推到了几何的一个又一个公式;代数就是1+1=2开始的,集合是从全等集合开始的。。。物理是从刚体运动不变开始的,然后更加深刻的不变,不是质量不变而是能量不变。。。但是科学告诉了我们,我们都是会死的,人是会死的,我们的物理模型就是在无穷的空间,无穷的时间里一群会消亡的小粒子,不断的运动,然后一个一个跟灯一样灭了。。好像一个灯的灭忙是3000小时,。。什么是哲学?0-====0哲学就是虚无,研究哲学就是研究虚无,而矛盾在于人是有,是一,不是0,学习哲学就为了最求虚无,必须自杀,才能接近虚无,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哲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一个:自杀。。。。。所以,苏格拉底,能活,却甘愿死,当黑格尔身边的同学不是自杀就是神经病,叔本华。。。。不自杀就不是哲学家!!!!!我为什么活????困扰了哲学家,困扰了作者。。。。作者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0====1,就没有1====无穷,宗教是信仰永恒的,没有永恒的东西,人就没有活下去的目标,从科学到哲学,最后从哲学到宗教,只有宗教提供一种人的解答,而人的解答就是信仰!!!!!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时候,我想了我所有读到过的中印哲学。。。。。。。。。。。。。。我想到了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这时候想到了中庸明德,亲民,至善。。。我想到无道可道,非常道。。。我想到了看破生死的庄子,化,逍遥游-----------化,自由。。。我想到了度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西中印哲学是一个完备的体系。。。。。。西方---------做事-----------知性----求真;------魔中------------做人-----------理性----求善;-------人印度---------艺术---------- 信仰-----求美;---佛
  •     他一开始不信教信理性。后来发现理性无法解答他的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于是抛弃了理性,开始重拾信仰。所谓的信仰就是俄国的东正教。东正教还是存在很多谬误,而且与天主教、新教等有时会发生剧烈冲突。于是东正教也不代表真理,至少东正教的教会不代表真理。那么信东正教的底层人民又如何呢?经访谈、核查,底层的信徒很多行为未经思索,也不完全靠谱。那人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因此自杀始终都是一个可选项。到书的结尾,他也没找到答案。

精彩短评 (总计79条)

  •     口袋书,适合放在包里,随时可阅读,双语翻译,参照阅读,对于宗教信仰的理解层面的认识,精神层面上是种洗涤。
  •     在拥有家庭、事业、爱情等一切后,托尔斯泰出现了精神危机。科学、哲学告诉他生命是虚空。从最初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出生命的虚空,他一次次的相信死亡。把视角转向在无限中寻找有限的生命意义后,他对信仰的否定转而成为肯定,并急切的在其中找寻答案,事实是信仰有真理也有谎言。
  •     人生的意义不会是思考的产物
  •     仅是第一次读,先来记录一下,至少两次以上,再来谈感受。
  •     还不错的小书,两个小时看完的,关于信仰的看法和我不谋而合:我相信什么我也说不出来,我反对上帝和他的教义吗,我不知道,也许不吧,但我相信吗,我也不知道!生之何以为生,我不知道,唯一明晰的事实是死亡之无可避免!不过托尔斯泰的质疑难免沦为虚无主义——逃避生,畏惧死的一种茫然!或许人生的意义在于杨慎的临江仙里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慨,去经历然后再去释怀吧,以超然的心境看透一切不过虚空,没有什么是留得住的,但却在当下的片刻,执著的用心去挽留哪怕是须臾的快乐!
  •     生命毫无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我不明白信仰“劳动”究竟代表什么?这明明就是无知、愚昧、自我安慰或者自欺欺人而已。
  •     发生了就发生了,我不再忏悔,也就不再想起,让太阳照常升起
  •     还轮不到托尔斯泰这样整天花天酒地的大文豪来告诉我该怎么浪费自己的人生.
  •     看完了还是觉得什么都没懂。
  •     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藏!
  •     困惑生存本身,何为价值
  •     忏悔录很好,工程水文学有点皱了
  •     列夫托尔斯泰在这本小册子里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用一种托尔斯泰式的纠结描写了出来。其实感觉在这个老头眼里,世界是愚蠢的,愚蠢到老子请你吃肉,你却非冲到厕所去吃屎。
  •     读了中文部分。托尔斯泰真的不是一般人,其心的敏感度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     这一条书好正~!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思考,但人们想不通就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并且还把喜欢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当傻子,并且还喜欢用傻傻的语调傻傻的看着傻子问到:“你要干啥子?”今天知道托尔斯泰原来也是个这样的傻子,并且他傻傻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傻傻的有了信仰,真是个大傻子!
  •     挺深刻的忏悔录
  •     每读一页变可以让人思索很久 有时候一页我都可以阅读四五次
  •     拿到手就在看!感觉不错,但唯一不好的是,中文的完事,才是英文的,不是一页中文,一页英文
  •     “生命是彻底的虚无” 感觉托尔斯泰真的是个非常敏感的人 内心的挣扎 对这片虚无的苦苦探索 看完突然就觉得有些无助
  •     大师罹患抑郁症的自我诊疗手札。
  •     信仰真理
  •     注意作者是托尔斯泰,不是卢梭。我是想买卢梭的那本,结果没注意作者,买错了。不错这本书也不错
  •     有点借鉴意义,但其实在科学还很不发达的旧社会,难免思维会受限制。总之人生活在世上,还是要有一些信仰的,但这个信仰并不一定需要是宗教,信仰某种主义也是信仰,信仰金钱也是一种信仰,而且这些信仰本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是能让个人进步,让全人类进步的就是好的信仰。
  •     每个人的忏悔录都不一样
  •     这本书的质量不错纸质也很好
    是小本的方便携带
  •     生命本是非理性的产物,所以想用理性去寻找生命意义最终只会走向虚无,而活着我们又想要寻找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和信念才能面对人生的生与死,而信仰不是哪一种宗教,而是生命本身!托翁,作为一代文豪尚且如此,又何况平凡如你我,这本忏悔录与其说看到的意义不如说看到的是谦卑和敬畏!
  •     托老可真行啊!五十岁的老头突然感觉到生命的迷茫,还跟个小年青儿似的不断探索,像小年青儿那样精神危机。我要是五十岁还像现在这样,那我死了算了!果然战斗民族一节更比六节强啊
  •     理性上来讲 生命毫无意义 上有野兽,下有巨龙,被牢牢抓住的树枝正在被老鼠啃噬,眼前的蜂蜜让人看不清眼前的绝境 那,我们因何而活? 托尔斯泰给的答案是,生命的意义在于信仰,信仰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 然而这是他的答案,不是我的,或者暂时还没能说服我
  •     最喜欢他写的复活。不过,有些问题可能就是没有解就是它的解。
  •     可能是有一点领悟不了思想家的思想,有时候就得狠你拧巴的一本书。
  •     就我读到的一大半 这就是主题
    作者情真意切 也不怕得罪人
    如果他想忽悠我的话 他很可能可以成功~
  •     本来想买卢梭的,结果一看——伏尔泰著
    心情很沉重
    而且根本看不懂
    在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好像提到过
    无语ing……
  •     不思考者是幸福的,反之亦然。
  •     任何一个有信仰之人的反思之作
  •     怀念作者的人文精神.但是作者还是有些保留.并不是他有意为之,而是他自我怀疑一直存在于他完成此书的前后,直到去世.
  •     刚看完,一本很薄的书。我看到的很多的是关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讨。其实对我来说,还是有点不太理解。因为我现在被各种世俗的事情所缠绕,无法做到去脱离世俗站在外面思考生命。也许,应该再成熟一点看会更理解。
  •     还不错哦,和想象的一样
  •     一本小书拯救我的世界。
  •     可能还是年纪比较小吧,对于寻找“终极”打头的东西兴趣缺缺,世界、人心都变得太快了,知道现在想要什么,去争取,这是当下的状态。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是目前的目标。生命的意义不是没想过,但总在整个人类生命甚至宇宙时间的相对无限中败下阵来,于是不再谈论,包括对未来的规划,只好说走一步算一步
  •     挣扎在真与伪之间,寻找人生的意义
  •     保持内心的平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忏悔自己
  •     失望,不精致
  •     好书,真不是一般的好书
  •     寓言的叙述比较有趣,始终是一个文学家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自身的不断自我完善 并没有其他的意义
  •     变更好的魔障
  •     活着为了什么?抱着寻找答案的心看完了整本书。现实又真实,答案其实一直有,只是从来没有去实现。
  •     前半部分直指人心,后半部分转头调向宗教信仰,没能接受。
  •     伟大不分国界;
  •     没读懂,,,
  •     终究是废话
  •     好书 翻译的也不错
  •     书皮质量太差了。字也太小了,排版太紧。看了好累
  •     经典必看,重塑价值观···
  •     本来是想买《沉思录》的 可谁曾想 买成《忏悔录》了 唉 看这本书 你是需要耐性的
  •     感觉没有特别懂,但是还是有所启发,49岁或许可以再看一遍。
  •     如果你想了解早期基督教教父的思想,就阅读这本书吧
  •     哲学与信仰
  •     生命本是非理性的产物,所以想用理性去寻找生命意义最终只会走向虚无,而活着我们又想要寻找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和信念才能面对人生的生与死,而信仰不是哪一种宗教,而是生命本身!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这些所谓理智的探索,都会受到时代科技的局限,和人类智力的局限。纠结于这种问题只会让自己很痛苦而且没有答案。人类很渺小,在整个宇宙中微乎其微,接受这一点,怀着敬畏。如果真的怀着一颗对宇宙对生命敬畏的心,是不是更要珍惜生命好好的去感受去经历呢?人类几千年来的艺术人文科学的结晶、大自然的波澜壮阔,在探索这些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呢?即使生命看起来好像是0=0,但一生中的体验和情感对于你个人来说真的是没有意义的吗?好好珍惜吧。整本书就像是一个失去了方向的贵族大叔的中年危机
  •     出生于东正教家庭的托尔斯泰也是这样背离神,背离自己再寻找神,寻找自己的啊。一种支持。谢谢。
  •     与其说是忏悔,倒不如说是思想斗争与转变的过程记录。中间讲到叔本华和所罗门的那段,真是心情不好的看了抑郁,抑郁的看了想自杀。
  •     放在包包里当口袋书,等车等人的时候读上一段。
  •     书皮都弄脏了,我很爱惜书的,书脏了我很心疼
  •     很好,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     自省意味深刻。在精神崩溃边缘重述精神过程,探讨生命的意义。
  •     压花封面 太对得起价格 而且太漂亮了所以起床收货后立马就想读
  •     让我想到读完《人都是要死的》这本书的时候,只想躺在床上当个废人
  •     托翁最后还是没有搞清楚啊,虽然回归了宗教,但那些不堪的宗教文化,你的理性依旧质疑,信仰有毒啊
  •     第一眼看到觉得这本书读的太迟了。高中时这种心理状态的反思很多,一直在找一本书来解释自己心里的疑问,但却没找到。等到离开学校工作两年后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一直从这里走失。生命的意义不来自于智者,贵族,而是来自于芸芸众生。生命本来就是虚空无意义的,因为信仰才变得有意义。
  •     伟光正而又玻璃心的老托
  •     不真诚地忏悔,还是确实忏悔不出什么东西?
  •     很是不错,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生活,逐步推进,值得思考!!
  •     给7年纪儿子买的,主要是看中英语部分,即学习了英文,又了解了西方人文精神。
  •     真正理解到了 在书中找到朋友 是什么感觉
  •     多少有智慧的人,同样面临自己内心的一个问题,列夫这样一个大家,也是没办法回避,从虚无走向对劳动和生活意义的一种可能定对苦难的一种信仰,这样的书让人精神提高。
  •     想想什么是信仰,为什么信仰?不要纠结信仰什么。想要了解生命,就不应该去仅仅理解生命的特例,也不是去理解我们这类寄生虫。而是去理解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命。是这些人创造了生活,赋予生命意义。
  •     我也曾不断地质疑过生命,曾无数次地幻想自己的死亡,却因为怯懦始终没有真正实行。直到有了信仰,信仰未必是宗教,也可以是一个人,一种精神,总之,人生因为信仰改变了很多,已经很久不再去想死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