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之歌

当前位置:首页 > 童书 > 外国儿童文学 > 黛西之歌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8
ISBN:9787500739258
作者:(美)辛西娅・沃格
页数:219页

内容概要

辛西娅・沃格特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大学毕业后,先任职广告代理公司,随后从事教职。她育有两个孩子,又要教书,生活非常忙碌。可是她仍利用每天起床后的时间写作。辛西娅喜欢结交朋友,但也非常注重个人的隐私。她拥有一个小岛,岛上除打字机以外,连自来水都没有。每年夏天,她和家人在岛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专心写作。�
辛西娅有着乐观的人生观和高度的幽默感,她总是尽力去把握每一天的光阴。�
在大家眼中,她不只是一名好作家,也是一位好朋友、好母亲、好老师。她的作品总是给读者带来爱,带来鼓励,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书籍目录

总序
作者简介
故事简介
米莉的杂货店
黑人女孩惠敏娜
林格先生的钢琴课
祖孙对话
杰?当“家教”
讨厌的家政课
作文的风波
山姆又打架了
外婆会打弹床
妈妈离开人世
家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失去双亲的黛西领着三个弟妹,经过一个夏天的漂泊,终于来到唯一的亲人外婆住的地方。黛西看外婆为维持她们的生活而苦恼,为了减轻外婆的负担,到米莉店里打工赚钱。杰米也找到一份送报的工作。虽然弟妹很懂事,黛西仍然有很多烦恼:杰米是个聪慧的孩子,却害怕表现得太突出,交不到朋友;玛丽贝丝的功课一直赶不上其他上朋友;山姆喜欢和人打架,却又不从说明打架的原因。为了这些事,黛西真是伤透了脑筋。�
一天,黛西回家,发现家里变得反常。原来山姆和杰米几个,趁外婆到学校家长会,偷溜到阁楼上玩,平时和蔼可亲的外婆气冲冲地命令他们不许再上阁楼。阁楼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外婆很古怪呢?

图书封面


 黛西之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今天跟几个同事坐在公寓一层的大堂里聊读书,这场聊天名叫“青年读书会”,像“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里演的那种,也像一个寂寞的心俱乐部。大家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我通通都想不起。这时候董小姐说,小时候看过一套纽伯瑞,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我立刻就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激动地大呼小叫。这么些年来,每每跟别人交流读书心得,我总想起小学三四年级时看得纽伯瑞,想起寂寞《黛西之歌》,想起悲怆的《黑色棉花田》,想起怪诞的《时代广场的蟋蟀》,想起真实又遥远的《伍德龙一家》……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人与我有过共鸣,大家看过安徒生,读过格林童话,喜欢过小王子,偏偏没听说过纽伯瑞。今天,我如同找到了知音。虽然风吹得大家都很凌乱,温度降到零下。但幼时给与我最多触动最多感受的那个通道打开了,我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时候,脑子里充斥的都是暖黄色的记忆。那个时候星期天妈妈带着我转好几趟公交去找老师学琴,在大观园转15路双层巴士。我喜欢坐在上层第一排,看着梧桐树枝迎面扫过来,发出噼噼啪啪地声音。老师是个很淡定的女人,如果在她检查作业的时候,我能机械地但几乎不停顿地弹完一首曲子,她就淡淡地说个”不错”。坐在一旁的妈妈就不会狠狠地朝我翻一个白眼。于是我们母女俩就能开开心心地回家,在大观园的东图书店,妈妈就给我买一本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小说。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每天放学不情愿地摁几下电子琴的唯一动力,就是周末应付好老师的检查,然后得到一本外国人写的小说,一大口气读完。生活中绝望地是一年又一年一个年级又一个年纪往上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大学毕业,考级的曲子一首一首地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九级。幸福的是一个人呆着读一本书,书上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发生在不知道是哪里的外国。那时的我不知道十几年的学一眨眼就上完了,也不知道九级十级好考得很,也无关紧要得紧。不知道自己会去学外语,不知道在以后会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会在外国语交到一些朋友。但在精神上我觉得我好孤独。读书是最快乐最能让我安静下来的事情。我最爱《黛西之歌》,故事情节现在忘记了。只记得有一个淡淡的影子,影子的主人名叫黛西,一个暖暖的封面,孤独的女孩背靠着一艘扣在地上的船,看着远方。黛西没有父母双亲,黛西不甘沉沦,黛西自尊心强,黛西很有担当,黛西的世界周围的人不会懂,永远也不会懂……一个写给孩子的童书,展示的是最无奈的生活,最现实的世界,最琐碎的场景,最无望的孤独,最无法言说的无能为力。我不知道那些极其现实主义的童书给读小学的我带来什么影响,那些橙色、绿色、蓝色封皮的童书里故事给我留下的都是淡淡的影子,那些活在孤独痛苦亦或是奇幻世界里地主人公遭遇的故事并不让我揪心,在似懂非懂中我知道世界不是想象中美好,你想要的并不能全都能得到,人生有很多无奈,学总要一年一年上下去,级还得一年一年地考下去。纽伯瑞这套书最高明的地方在于,那些外国童书作家们用最平淡朴实最不哗众取宠大呼小叫的语言,或平淡或离奇的情节,给孩子们编织的是最现实的生活,最残酷的人生。就如《黑色棉花田》里的凯西一家,在黑奴解放后美国自由的土地上,忍受的是最不公平的生活。在大大的时代中,每个人都渺小地不值一提,渺小地苍白无力。如今,我回望沉浸在这些童书里的自己,怪不得我一直对生活没太多的憧憬,没太多的热情,没编织过玫瑰色的梦,活的如此冷静。呵呵,也许这就是书教会我的事。给孩子们写书的人,都擅长用最无辜的语言编织最黑暗的故事。不过这样也好,生活本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失望。我还羡慕那时的自己。对书的热爱无以复加,对阅读的渴望无与伦比。现在我只关心书的封皮设计有没有品味,装帧精不精美。我最擅长的事情是一本一本地买下它们。然后把它们堆在一起。我以为我很渴望读完它们,但生活中似乎总有更有乐趣的事情。在一次寒冷冬天的聚会过后,我想起遥远的黛西之歌。思考了读书这样重要的事情。对我如今的状态做了深沉的反思。好吧,读书去吧。多读书,读好书。晚安。
  •     我们常常被爱交织着。电话里爸爸妈妈重复了十几年的叮嘱,妹妹在远方的关心和祝福,和爱人过马路时的牵手,好朋友生日时送来的“哈利波特”,还有过路人含笑的眼神,卖菜小哥勤快的帮你规整好一兜子菜,这让人生看上去挺满足。可是妈妈太唠叨,一看书就喊“眼睛不要了呀”,一提早饭就说“要吃鸡蛋呀”。妹妹不够信任你,光让你感到心情不好,却怎么也不告诉你为什么。爱人有时候鬼头鬼脑的,不知道想隐瞒什么小秘密。还有一些陌生人,碰到他了他要“哎呦呦”一下,多看了他一眼他要回你两个白眼。很多时候我们收获的是爱,却无法回应这情感,有的时候我们想认真回报这情感,却闹起了误会,越解释越纠缠。王朔很坦白,他在《致女儿书》中是这样开场介绍爷爷奶奶(王朔的爹妈)的: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可见爱这东西像只小兔,我们越想把它拥在怀里,它越要狠狠给你一脚,然后倏地溜走了,让你又想又恨的。为什么爱总让人误会、让人不接受、让人躲避、让人排斥呢?那看看《黛西之歌》(Diecy’s song)吧。它是1983年纽伯瑞金奖,我们直译为《黛西之歌》。台湾智茂事业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时翻译为《孤女悲歌》(我觉得这有炒作嫌疑,黛西既不孤独,也不悲凉,它完全误导了这本书的情感期待)。这是一个轻松、节制、真挚的亲情故事,如果你有兄弟姐妹,可能会体会的真切一些。黛西拥有的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她是家里最大的女儿,有三个弟妹。父亲很早就抛弃了他们,母亲为了维持生活心力憔悴,失去神智,躺在了病床上。黛西只好带着三个弟妹投奔从未蒙面的外婆。故事就是从外婆家开始的。和外婆在一起,生活好像好过些,但是外婆的脾气很怪,压力很大,黛西要想办法揣摩外婆的心思,分担外婆的重担。她到米莉店打工,主动承担对弟妹的责任,对自己的事不在乎。她像个小大人一样,很有主见,总有好多事情要做,要操心,虽然外婆常弄得外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可她理解外婆的言行;虽然大弟弟杰米聪明稳重,可她知道杰米的小心思;虽然妹妹玛丽贝丝被学校怀疑弱智,但是她不放弃对妹妹的辅导,并帮着妹妹发挥她的特长;还有爱打架的弟弟山姆,她为山姆打架的事情感到烦恼,但是她了解山姆,她相信山姆有自己的理由,她给山姆时间,让他找到另一种解决方式,只是她得时时提醒这个好动的弟弟。失去母亲的悲伤她一直深藏心底,虽然常常为此焦躁,但她更习惯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她对家人的爱虽然急切但却节制,让这个不幸的小家庭慢慢沉淀出快乐的滋味,让每个成员都找到了幸福的方向。也许我们要说,黛西的牺牲太多了,她对学校的事没有兴趣,没时间交朋友,放学就去商店打工,回家还要帮着做家务,解决弟妹们遇到的新问题。看上去是这样,可是黛西不这么想。她需要杰米,杰米常常帮她分析眼前的困难,找到聪明的解决办法。他还悄悄找了份送报的工作,和她一起分担家庭负担。她看到玛丽贝丝的小心翼翼,因为玛丽贝丝理解姐姐的担忧。她发现山姆好久不打架了,他为了不惹麻烦,甚至在教室里不离开座位。还有凶巴巴的外婆,不太理会别人的感受,但她得知山姆为了她和同学打架时,悄悄去山姆的学校,和孩子们玩弹球,挽回山姆和孩子们的感情。她一直拒绝交朋友,是外婆鼓励了她,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就此封闭自己。黛西知道,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彼此关心,彼此呵护,彼此体谅,彼此爱,这些足够让她感到满足和幸福的。她是知足的。我想我也应该知足。有时候无人倾诉的时候,我也会给妈妈一个电话,吧嗒吧嗒掉眼泪却什么都不说,害的他们吓操心一阵;有时候我也很唠叨,给妹妹的电话总是说“注意身体”,“少在外面吃小吃”一类,她“哎呀哎呀”地叹气;有时候我也有点小秘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我知道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只是或许,我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方式。爱不一定要一对一的回报,不一定是直接的,坦白的,热切的,不一定先付出再回报。爱是细水,绵绵悠长。20081030
  •       讲述着黛西和她的弟弟妹妹因为失去爸爸和妈妈,只好让外婆抚养他们,而黛西的弟弟妹妹都与众不同;玛丽贝丝因为学习跟不上怀疑是弱智;山姆总是莫名其妙的打架,却说不出要打架的原因;杰米怕表现得太出色而交不到朋友……【简介】  这本书,讲述着十三岁的黛西承担所有的家事。到米莉的店里去打工;照顾着弟弟妹妹;教弟弟妹妹认生字,学习……她做着一些和年龄不相符的事情,而她没有一丝抱怨,只是做着一些她认为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  以前,我认为生活一点乐趣都没有,每天就是干着和以往一样的事情,只是不停地重复着……知道看到了黛西的生活,我才真正明白,好像我的生活非常平静,其实有些下岗工人,贫穷居民的生活每天是这么这么的紧张,就像是在争分夺秒,一点时间也不能够放过……我自己感到羞愧,我应该好好珍惜这平静的生活。【也许,等到我真正开始忙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知道黛西此时的心理】  《黛西之歌》,这美妙的旋律,这爱的歌声,让我身临其境!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第一次知道吸毒,第一次了解单亲家庭。
  •     童年回忆!
  •     好怀念啊,小时候好喜欢。我超爱这部
  •      与我相似 成长
  •     当时的我觉得认识“黛”这个字就很厉害了。。。
  •     小时候,很受感动的一本书!
  •     软软的旧衬衫
  •     这个简单且温暖的故事,告诉我一直叫做“美好”东西。
  •     Daisy...
  •     很喜欢书名 | 这本真好,第一本的历险可能有些冗长,也不对某些人(我)的胃口,但第二本简单而感人。没有波澜,每个人都友爱善良。
  •     小时候读过的, 很棒的一系列丛书.
  •     好怀念小时候在东图少儿阅览室每天看书的日子
  •     一个女孩的成长,一个家庭的磨合,能感觉到主角确实是在慢慢地从孩子长成少年。
  •     一个女孩子的青春故事
  •     已藏
  •     啊啊啊我买的就是这个版本
  •     好喜欢这篇故事
  •     初中时的读物,那时觉得简简单单又不容易。
  •     温暖盖过疼痛的成长故事~
  •     小时候读的,非——常温馨的故事!
  •     好多都基本不记得了,好像这本说个假小子来着
  •     姐妹兄弟之爱,平淡无奇又细水长流。
  •     经常想象自己就是黛西
  •     倔强执拗坚强的女孩纸
  •     完全值得金奖的作品!
  •     不知道现在小朋友读什么书,但是这一套书真的是非常好的书!!!
  •     小学的最爱,那个时候觉得简简单单却很重要。
  •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     不错!
  •     小学时读到的美国青春期小孩的故事
  •     裸着半身。扣子越多越牛逼。
  •     读的时候一点都不懂。现在不知道哪去了。
  •     总觉得原版的翻译有些不一样。真想找回这个版本呢。
  •     我最爱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