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运动 > 太极/武术/气功 > 吴式太极拳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532098927
作者:李仁柳,陆乃超
页数:145页

章节摘录

  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中求静,静中蕴动,动静偕谐,一气贯通。”太极拳为内家拳,与少林拳等外家拳有别,据大史学家黄宗羲在《南雷文选·王征南墓志铭》中写道:“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于博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又其子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写道:“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张三丰是个高道,学识渊博,精通哲理,深谙阴阳,气功造诣深厚,故能阐发拳理创编“太极十三势”,流传于世。十三势是取我国古代太极阴阳学说的“八卦”、“五行”之数,以形于外的四正方、四斜角和进退顾盼定为“势”,以蕴于内的拥(ban音搬)、撮、挤、按、探、捌、肘、靠和沾连粘随不丢顶为“劲”,方圆规矩,内外一体。  清代山西人王宗岳在“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了数十年而颇有心得”的基础上,从我国古代太极阴阳学说的代表作《易经·系辞》里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太极图说》里的“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论述中提炼出《太极拳论》的开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太极拳的动静。

前言

  本人系浙江省临海人氏,生于1911年。自幼体弱多病,为锻炼身体,十多岁就在家乡学少林拳,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大学毕业后任某理论刊物编辑,由于伏案过度,常高热不退难以坚持。幸遇友人介绍,向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的长子、吴家拳杰出传人吴公仪学练吴式太极拳。自练拳以来(除了上海刚解放时,参加市军管会财经部门的接管工作,有几个月没有机会练拳外),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八十余岁,手脚仍轻松灵活,推手也不觉疲倦,这一切都得益于练太极拳。  我向吴公仪老师学的是鉴泉宗师晚年修订的吴式新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师兄丁晋山、丁德山等的热情帮助和指导;鉴泉宗师的高足杨孝文每次见面也总是恳切地指教,使我对吴式新架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我练太极拳约六十年,在这期间,曾为同好们讲过课;曾与顾留馨老师一起讲解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古典著作;曾发表过《吴式太极拳讲义》、《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讲义);1989年出版了《吴式太极拳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我在练拳和推手过程中,深感吴式新架更重视体内的行气走劲,小圈子多于大圈子,虚实的要求更明确,用意也更缜密细致,从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练习途径。

内容概要

  李仁柳,生于1911年,师从于吴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吴鉴泉的长子、吴家拳杰出传人吴公仪,深获真传,练拳约六十年,是我国著名武术家。他曾与顾留馨老师一起讲解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古典著作,发表过《吴式太极拳讲义》、《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讲义),1989年出版了《吴式太极拳基础》,为继承和发扬吴式太极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书对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拳架和推手的关系、推手的各种用劲技巧都作了细致介绍,有较全面的指导意义。书中最后还附录了几篇重要的太极拳前辈名言,有心深研者如能像吃补药一样细细咀嚼、深刻体会,吃透每一篇文章的精神实质,对练好太极内家功夫必将有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帮助。希望这一本书的出版,能成为太极拳爱好者的“引路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的优点
第二章 太极拳在行功时的心理作用
第三章 太极拳在动作特点上的生理作用
第四章 太极拳在技击上的力学根据
第五章 盘架子时应当注意的法则
第六章 吴式太极拳图解
第七章 练习推手时应当注意的法则
第八章 吴式太极拳推手图解
附录

编辑推荐

  太极拳习练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架与推手  精简杨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架与推手  三十六式太极导引保健功  常式太极拳  武术运动基本训练  武术初阶  练功十八法  王子平拳术技法——基本功、弹腿、串弹腿  王子平拳术套路精选——大洪拳、五路查拳、三路炮拳  王子平器械套路精选——四门刀、青龙剑、查拳门

作者简介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等。北派为王茂斋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赵铁庵、杨禹廷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等。

图书封面


 吴式太极拳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