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讲解瑜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美妆 > 瑜珈 >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220071959
作者:(印)斯瓦米·帕拉瓦南达、(英)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
页数:236页

值得阅读

无论是对于练习瑜伽的人还是不了解瑜伽的人,这本书都是值得阅读的。作为对《瑜伽经》的经典阐释,这个角度的哲学会令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一本通俗易懂但营养丰富的经典

的确如网上的有些评论所言,这本书的封面的设计模仿了羊皮圣经的风格,是投了一些巧,我起先也是被它封面的质感和岁月感所吸引,一样被误导了,不过细细读完之后还是觉得物有所值。230页的小册子,读起来却用了很长时间,因为每一句都需要慢慢体会,无法做到一目十行,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读。《瑜伽经》成书时间距今已2000多年,原书约几千字。《现在开始讲解瑜伽》是近代人对瑜伽经的解读,是英文所写,后由浙大的王志成翻译到中国。应该是拜两次翻译(从梵文到英语,然后到汉语)所赐,这本书无论是瑜伽经原文还是诠释部分,语言都比较通俗,且有字字珠玑之感。这本书里面有比较多的专有名词,但因为瑜伽哲学与佛教许多地方都是相通的,读起来可以相互对照,理解起来就容易一些。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瑜伽哲学,见识尚浅,感觉其与佛教的区别真的很小。学佛,许多人建议从小乘入手,我理解是因为小乘对空的认识不像大乘那么彻底,更容易接受,从这一点上说,瑜伽哲学应该也是类似的,不同于大乘佛教彻底的“空”,瑜伽哲学认为阿特曼是永恒而实在的,虽然它最后也将“融入梵的海洋”(P131)。下面是书中我觉得比较有启发的一些部分。印度教与基督教各自的危险性。2.4 无明产生出所有其他障碍。它们可能以潜在的或残留的形式存在,可能是被暂时克服的或充分发展的。讲解节选:印度教方式的危险在于,我们从心理上似乎无法或多或少地想象自在天那样去想象阿特曼。我们很容易因为冒犯了自在天而心生悔恨,但对阿特曼却不如此。。。。基督教方式的危险恰恰相反,有着强烈的二元论色彩的基督教强调自在天的重要性,却极度低估了潜在的、属于内心的阿特曼的实在性,而自在天乃是阿特曼的投影。这种二元论思想的价值在于教导我们要敬神,其危险在于它会令我们过份地厌恶自己,陷入无助的绝望中。死亡2.9 对生命的贪恋无论愚人智者皆与生惧有。这是因为人心之中仍留有许多前世生命的死亡体验之印迹。讲解节选:如果我们用“死亡体验”一语来涵盖死和再生之间的居间状态的体验,那么,人们将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种潜意识的记忆会令我们本能地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比对一无所知的恐惧更甚。。。。无论如何,也无论其起因如何,推迟死亡、贪恋生命的欲望肯定是阻碍觉悟最大的障碍之一。贪婪生命就是贪恋日常的感官意识,这就错过了其中可以认识阿特曼的超常意识。三德,达磨与猪瑜伽原文:2.17(略),2.18 2.18 经验对象由三德——光明(萨垛)、活动(罗奢)和懒惰(答磨)——构成。通过它们,整个宇宙与认识的工具(如心、感官等)以及被感知的对象(如物质元素)一起进化。宇宙的存在是为了让经验者能经验到它,并此获得解脱。本书的讲解:这里引述了斯瓦米.辨喜讲的一个关于猪的故事,以说明陷于达磨的状态,“我们本性中达磨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痛恨被它们打扰”。(原文略)我的体会:猪的比喻之前我也用过,现在的确有许多人歌颂并且乐于猪的生活,但其实是可怜的。信仰是否需要思辨?瑜伽原文:2.25 无明一消除,这种认同也就停止。不再有束缚,经验者便独立和自由。讲解节选:来源于摩耶(幻)的我们,不能指望凭借我们微不足道的相对的伦理标准,来认识摩耶或评判其束缚的“公正”或“不公正”。。。如果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推理和哲学思辨上,就能更好地把目光集中在那些伟人身上,他们抵达了目的地,似乎正在召唤我们跟随他们前进。我的体会:相比“觉悟”,我们现在所具有的这些知识的确太局限了,许多道理是我们这点可怜的“知识”无法推理的,但现实中惨痛的教训也历历在目,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伟人”,让你相信他,你只能放慢步伐,小心求证,看准了再走。瑜伽八支瑜伽经原文:2.29 瑜伽八支是:持戒、精进、坐法、调息、摄心、专注、冥想和三昧。我的体会:瑜伽八支是瑜伽修炼的八个阶段,八个方法,注意看其与佛家的理论何其相似,其实中国后来的道家以及气功等等也是借鉴了这里的方法,所以瑜伽可以理解为一种共法,即是对各路门派都适用的修行方法。之前南怀瑾的一些书,比如《南怀瑾与圣吉.彼得》里面重点就讲到调息一法,他那里把呼吸叫作“安那般那”,本书叫作菩拉那(prana,气息)。另外目前受西方影响在国内流行的瑜伽练习,其实是从这里的坐法延伸出去的,只是这里的坐法只是需要一个正在的体姿,目的是调息等修炼,有利于能量的流动,但当下的瑜伽更多成了一种女性的健身运动,甚至纯粹是为了减肥,为了柔韧,过于功利,偏差太远,联想到眼前许多被功利化佛教,也都不足为怪了。瑜伽的持戒瑜伽经原文:2.30 持戒是:不杀生、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婪。讲解节选:真正乐于助人的人就像一辆有轨电车,所有希望搭乘它的人都可以上车,但它只沿着固定的路线驶向目的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我们最多只是借用一下而已。因此,不要向世界索求大于我们绝对需要的东西,同时充分合理地用好借来的东西。索取超出我们需求的东西,然后再浪费掉,这无异于从其他人那里偷窃。我的体会:这段话有些模糊,容易让人误解,比如电车是否需要考虑自己的承载能力,量力而行,目的不变,但路线却可以不同,就像修行的方法也可以多种,要因人因时而异(本书也介绍几种不同的瑜伽方法时也持同样观点)。还有,“索取超出我们需求的东西”的东西如何理解?每个人如果不加节制,都可以是欲壑难填的,“超出需求”如何界定?正确的理解我以为是满足基本生命需要前提下清心寡欲。修行者如何与他们的交往?瑜伽经原文:2.32 精进是纯净、满足、苦行、研读和敬神。讲解节选:。。。我们身体需要食物的喂养,同样,我们的精神也需要“精进”的喂养。闲聊、“轻松的”娱乐、随看随丢的报纸杂志、流行小说、广播里的风流韵事等等,这其中都隐藏着危险。。。每一个人,不管他多么糊涂,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都将乐意参与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探讨,只要我们能够找到适合于他们自己的语言。我的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常有这样的情况,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个人精神修行上,另一方面又无法回避日常的为人处事,本书这里给出了一些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简单概括就是,人人皆有“智性”,事事皆有启发,关键是方法要得当,同时要注意分辨有害的“摄入”,保持警觉。不杀生,无害,如何与动物和平相处,卢安克瑜伽经原文:2.35 当一个人不再杀生时,所有生物都不会对他产生敌意。讲解节选:当一个人的思想和对待他人的行为真正彻底地弃绝暴力时,他便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出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由于暴力和敌意无法互动而使二者都无法存在下去。每一个优秀的驯兽师都知道,鞭子只能暂时怔住野兽,但唯有真正无害的力量才能让它们不再伤人。我的体会:这使我想到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想到长期在广西支教的卢安克,卢安克与当地孩子相处的方法也是融入而非强迫,他带给孩子的理念也正是“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了。”我看节目的留言中,很多人说卢安克这是道家的思想,其实毋宁说跟印度哲学更加接近。当然卢安克的在节目中谈到的其他观点其实跟本书的理念也是一直的,比如他对爱情的理解,爱情如果是因为依赖和占有,就会是痛苦,对恐惧的理解,“如果只有物质,那只有害怕,如果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情,就不用害怕了。”“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等等。性与能量瑜伽经原文:2.38 当一个人不再纵欲时,他便会获得灵性的力量。讲解节选:性行为、性思想和性幻想会消耗我们大部分生命力。当这种能量因不纵欲而保存下来时,它就升华成灵性力量。这种能量是精神导师绝对必需的,因为正是凭借这种力量,他才能将他的理解力传递给学生。真正的宗教并不像历史或熟悉那样靠“教导”,而是像光和热一样被传递。我的体会:这里将性与能量结合起来谈,第一次看到这种解释。瑜伽哲学的快乐观瑜伽经原文:2.42 由于满足,人得到最大的快乐。讲解节选:快乐有一个共同特征:不再悔恨往昔,不再担忧将来,不为焦虑所困。欲望的满足也能带来快乐,这种快乐鲜明逼真,但由于其本性所限,它只能持续较短时间。由于一种欲望的满足会立即引发另一种欲望,因此快乐的时刻会终止于进一步的焦虑中。我的体会:这里只是再次强调了瑜伽哲学的快乐观,就像佛教和基督教一样,每家都以信自己的终极教义并得到究竟为快乐。但无论如何,这里对“世俗”之快乐(即建立在欲望基础上的快乐)的分析是对的,相比瑜伽哲学、佛教、基督等任何一种信仰的快乐观,为了迎合欲望而带来的快乐总是短暂而不究竟的,其本质也是苦。胜王瑜伽瑜伽经原文:2.50依据胜王瑜伽的生理学,脊椎骨的底部储藏着大量灵能,这个能量源被称为军荼利尼(kundalini),由于它是“盘绕的”,因此又被称为“蛇能”。当军荼利尼被唤醒的时候,据说它会沿着脊椎通过六个意识中枢,最终抵达第七个中枢,即大脑中枢,每当它上升一个中枢时,就会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启迪。对此,罗摩克里希纳解释说,“当心执着于世俗时,它就停留在较低的三个中枢——肚脐、生殖器管和排泄器管,此时,心没有更高的灵性追求或视野,它陷于性欲和贪婪的渴求中。。。其他几个中枢依次位于心脏、喉咙、前额、头顶。。。”。脊柱包括两个神经流(即左脉和右脉)和一个中央通道(即中脉)。肚脐、心脏、喉咙位于中脉中。善恶,水,进化论,老子,基督瑜伽经原文:4.3 善行或者恶行都不会直接引起转变。它们只是除去了本性发展的障碍,就像农夫清除水道里障碍物,以便让水自然留过。讲解节选:“完美寓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所有的发展和力量也早已存在于每一个人之中,只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阻碍。除去障碍,就能直达本性”。而恶行及其积累的恶业就像农夫在不适合的地方扒开了水坝。不同于西方达尔文进化论,瑜伽经这里认为,进化的真正秘密在于已经存在于个体之中的完美性的展现,这种完美受到了阻碍,但其背后涌动的无限潮流会奋力展现自己。我的体会:从这里很容易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之说,水本身无所谓善或者恶,它不争却利万物,但也要看你的引导。也想到基督,因为之前看过一本以基督思想为主的“形而上学”,其对本体论的理解重点就是围绕“真善美”三个字,跟本书这里的理解也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外界(感知对象)、心(灵魂)、阿特曼瑜伽经原文:4.23 心能够感知,因为它既反映阿特曼又反映感知对象。讲解节选:心似乎处于阿特曼和外部对象之间,它感知对象的能力是从阿特曼那里借来的。在一间漆黑一团的房间里,镜子无法反映出站在它面前的人,可一旦有光照进屋,镜子立刻“感知”到这个人。类似地,印度哲学认为,个体灵魂是“反映者”,或者说是“阿特曼的投影”。它不能独立存在,只是阿特曼在心中的反映,由此产生了独立的我慢。我的体会:在其他地方也有提到,说心(灵魂)与阿特曼的关系就像月亮和太阳的关系。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春节独自一人在家,陪伴我的是《法华经》和《西藏生死书》,饮食也极其清淡水果沙拉或白菜豆腐,知足而快乐。每日宅居家中,脑子和身体都渐渐没有那么好用了。才发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是胡说,有其道理,就开始散步,绕着小区转,随着身体的活动,脑子好像又转的正常了。这一静一动,让我体会到运动的作用,想起了之前参加的一个真人图书馆活动。活动的主讲是一个小女孩,练习了八、九年的瑜伽后,身体的疾病消失了,心灵的沉静获得了,气质不凡。也许,瑜伽是适合我这种人的活动?想起在她的演讲中提到了《瑜伽经》这本书,就买了看。一看,就不能放手。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体位的教授,而是在正本清源的告诉我们瑜伽的真正目的。瑜伽的本意是联结,通过一种瑜伽的练习,个体可以控制心得波动,使其柔和调幅,免于散乱和昏沉,进而与实相获得最终的联结。这个过程,是对现在的完全超越,是一种新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举得那个湖水的例子:“湖水代表人心,湖面水波代表意识波动,湖底则代表阿特曼(真实的自我)。当人心之湖变得澄明静寂,湖底的阿特曼明晰可见。”简单几句,那个境界就活泼泼的先前,灵性十足,洞然明白,充满向往。要想控制心的波动,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因为我们的心就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而“对真正的灵修者来说,专注是通过信、力、念、定、慧达到的(1.20)”。给我最大启发的就是力(energy,能量)。书中说:“没有力你就无法持之以恒地遵照任何指导行事,你就不能真正检验出它们的价值”。于此深有体会,缺少力就没有办法跳出原来的心智模式,期间的各种阻力会让人失去信心。力来自何方?我想,首先是有足够大愿望、向往和渴望,随九死其犹未悔,我们的进步只能是迂回式。其次,就是通过不断地训练逐渐增强我们的力,使其可以应对散乱昏沉。经中也提到到修行瑜伽的的障碍,障碍有很多,但是,“懈怠是最大的敌人——它使人悲伤怯懦、优柔寡断、自艾自怜、浅薄轻浮、充满疑虑。懈怠还可能是疾病的心理成因。它让我们放松自己的职责,以不健康为借口,躲避在一张美丽温暖的毯子下。身体会反抗所有尚未习惯的训练,而虚弱、晕眩、剧烈头痛、心悸等的惊吓和极端表现,或许也将妨害训练。这种反抗是潜意识的,可它所产生的症状却再真实不过了。”我们在养成任何新习惯的过程中都会如此,记得之前的跑步就是这样,刚开始各种的身体不适,让我都开始严重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跑步了。但是,牢记曾国藩的一句话:“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再累,也要按计划去跑,跑不动走也要走下来,渐渐的不适也就消退了。当然,平衡也很重要,灵活的去调整还是需要,只要保证每周3-4次就好。建立对宗教的信仰也是如此,“宗教并不总是一种愉悦的状态,期间会有反复,要经历抗争、枯燥和疑惑的阶段”。也许,只有经历过这种折磨而建立的信仰才是牢固的、真实的和终身不弃的吧!因为,信仰是我们体会到人的绝望又不期望获得意义之后才能形成的东西。德鲁克不是也说:“信仰不能与当今所谓的‘神秘体验’混为一谈,不是修炼如何呼吸或沉浸在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音乐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绝望,通过苦难,通过痛苦和无尽的磨练,才能达至信仰。信仰不是非理性的、伤感的、情绪化的、自生自发的。信仰是经历严肃的思考和学习、严格的训练、完全的清醒和节制、谦卑、将自我服从于一个更高的绝对意愿的结果……每个人都可能获得信仰。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绝望。”《瑜伽经》中提到了一个我之前没有注意的地方,也是我不明了的地方,那就是关于“语言”。《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语言的例子,但是因为太玄乎了,并没能真正的说服我。这种对语言力量的轻视,让我经常信口胡说,估计是积下了不少的口业。经中有一段解释:“当你的心被痛苦、恐惧或是某些突发事件强烈干扰,而无法用冥想甚至理性思考时,总有一件事情是你始终能够做到的:你能够念诵上帝的名字,不停地念诵。你能够穿越所有的嘈杂声紧紧地抓住它”,“如果我们在幻想的时候不断念诵上帝之名,就会发现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情,无论外界如何扰动”、“当我们说某个词语成千上万遍,你会发现自己的整个心情都被与那个词相关的联想熏染了,改变了”。这些文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两个体验。第一个体验,2年前与高中好友聚会于酒吧,醉酒甚深,酒吧中十分的喧闹,各种诱惑的图像和接触扰动的心灵。昏沉迷乱之际,我无意识地开始在心中念诵《心经》并思考每句经文的含义,刹那间一股清凉从心头升起,进入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抽离出来那个场景。第二个体验是在梦中,有几次做了噩梦,正在恐怖之极的关头,我在梦中忽然开始念诵《心经》或六字大明咒,一下子就让自己从噩梦中走出,醒过来后也可以很快的就安然入睡。“常念此词,并冥想它的意义”(1.28),“由此人们可认识阿特曼,并使此种认识毫无障碍”(1.29)确实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从心的散乱和昏沉中抽离出来,获得宁静。词语只是一种让我们的心专注的方法,经文后来的1.32到1.40又分别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我们的心获得平静,都很有启发。以上是我阅读《瑜伽经》前40个教义的一些体会,呀,很期待后面的阅读啊。喔,我看的是《现在开始讲解瑜伽——<瑜伽经>权威阐释》这本书。

瑜伽的道理

一种古老哲学的存在必然经过了长期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我既不认为古代会比现代更智慧神秘也不认同现代拥有超过古代的优势,我认为很多时候信息过度和过速会影响人深度思考的能力,导致一些错误理解的出现,于真实相去甚远.而信息量过少又容易偏执和过于自我意识,因此如何在中间找到平衡,大概是许多人在探索的.<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虽然只看了一小半,但是在里面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本小书写得深入浅出,往往在介绍一个精深的概念之后就会使用很多寓言,故事和比喻充分的加以解释,作为一本对古印度瑜伽哲学和心理学的经典<瑜伽经>做基础介绍的书籍,讲解得很清晰,可以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阅读.

我要开始读这本书了。

我在卓越网上订了这本书,到手一看:比32开略小一点,比想象的还厚一点,皮皮儿,装帧得象圣经似的,觉得很没必要。就是解释一下么,干嘛伪装神圣呢。不过也许这只是出版者的庸俗附会,但愿内容可别这么庸俗直白。最好玩的是随书还附了某个人“歌咏”瑜珈经的光盘。哈哈哈。似乎是在唱一句梵文,再说一句中文;如果说梵文唱的还挺蒙人的,那么轮到他说中文的时候,就让人听出那股伪装神明的味道来了:因为他装不出来,连声音都显得不如他唱梵文时的那么浑厚了。

《瑜伽经》是世界最宝贵的瑜伽圣经

《瑜伽经》是世界最宝贵的瑜伽圣经,珍藏最神秘完整的瑜伽精髓与修炼方式,是每一位瑜伽锻炼者必备的伟大经典,也是一部直启天道,通往解脱的生命之书。《瑜伽经》作为一部世界上的瑜伽经典,此经有如佛教的《金刚经》、《六祖坛经》和《心经》;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和《清静经》;儒学的《易经》和《中庸》。 作者帕坦佳利(Patanjali) 诞生于公元前200至500年间的印度,是一位伟大的瑜伽行者,他将一生修炼的成果,融合瑜伽各派精华搜集整理,写成著名的《瑜伽经》,提供瑜伽界和有志灵修者一条清晰明白的修证之路。在《瑜伽经》一开始,帕坦佳利即将瑜伽最重要的定义及心法做一清楚明白的揭示。他说:「从现在起我要阐述什么是瑜伽。」瑜伽是「控制物质导向的心灵,使心灵的各种习性和心绪倾向得以悬止,如此我们就能安住在真如的本性中,最后得到与整个大宇宙合而为一的三摩地。」所以瑜伽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形体的强健,而是与整个天道融合,寻获我们此生最终极的存在意义,并得到解脱。 在早期,一般人对瑜伽的认知仅止于瑜伽体位法和瑜伽的种种神奇,在《瑜伽经》被瑜伽爱好者逐渐参研后,才发现此经提供了一套身心灵的修炼法,但在今天这些似乎仍未能帮助大家一窥瑜伽的全貌。

现在开始讲解瑜珈

我最近读了《现在开始讲解瑜珈》这本书。它是对经典瑜珈典籍《瑜珈经》的阐释。由此,我对印度宗教的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大致的总体上的了解。这是我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对宗教进行了解。之前,对佛、禅的一些零星的阅读完全是兴起胡乱读的故事,根本没有领略到其中思想的要义。这次读《瑜珈经》的缘起是我想练习瑜珈强身健体。刚好看到书店有卖,就买了来看。瑜珈起源于印度,佛教也起源于印度。所以二者在其思想的最高层面上是共通的。那就是人通过修行可以认识到“阿特曼”(即真实的自我)。说实话,写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是瑜珈的刚刚开始,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很难写下去了。因为宗教本身有很多抽象的东西很难用文字来表达。你也绝对不能以字面的意思去狭义的理解它。另外,我觉得瑜珈对于我一些有益的启示在于心的意识波动和身体的交互影响。如果你能够很好的控制心的意识波动,专注于一点,那么你的身体就会有很充沛的精力。如果“这一点”是一个问题或一件事,那么你就会很快解决它。反过来,如果你保持正确的健康习惯,勤于锻炼自己的身体,那么你的心情会平静而愉快,会尽可能少的被压力和烦恼所影响。当然,这是把瑜珈当作一种实用技术来应用的说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得到更多生命体验,你只有亲自去认识它。

瑜伽意指联合,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

瑜伽(Yoga )这个字的意思是“联合”。古代的印度人相信,人作为个体或部分,是有方法自然地与宇宙整体大我的力量联合起来的。他们称宇宙的整体为“梵”,而“瑜伽”便是达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印度古代的经典,一再提到“瑜伽”,而在其它远古的文化亦有类似的讲法,如中国儒、道两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便是同样的意思。      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虽然其它文化亦有类似的知识,但一般学习瑜伽的人士,皆归宗于印度的古籍,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是「薄伽梵歌」(Bhagava Gita)以及帕怛迦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经」(Yoga Sutra)。「薄伽梵歌」谈到瑜伽三种不同的进路,以适应不同的人。而帕坦迦利所著的「瑜伽经」,更被视为瑜伽的教本。可是这种远古的知识渐渐失传,经典上的境界变成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在印度更出现一些瑜伽术士,希望通过一些近乎方术的方法(Trantric Yoga),去提升人体内的能量。名为瑜伽,实则离题万丈。       现在较多人熟悉的是一种当做运动来做的瑜伽,这种瑜伽源出于哈达瑜伽(Hatha Yoga),是帕坦迦利所谈的八支瑜伽之一。在「瑜伽经」,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个步骤。这是从最初步的调理身体开始,一步一步令人达到瑜伽(自觉)的境界。可是目前许多瑜伽课程却将调身这个部分独立来教,不断练习各种式子,这样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瑜伽的目的。而且那些式子本来只是为身体有毛病的人而设,一个式子治某种病及穴位。如果将所有式子不加分辨地练,就好像把甚么药都一并吃下肚。在霎哈嘉瑜伽,若那人身体有严重问题,也许要练习某一式子一段时间,否则都可从静坐学起。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三条经脉:左脉、右脉和中脉。还有七个轮穴(Chakra),由下而上分别是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这个能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灵量。灵量(昆达里尼Kundalini)梵文本意为“卷曲”,这个能量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的骨头内,卷曲成三圈半。只有在适当条件下,这个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并通过其上的几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合一),同时进入真正的静坐状态。

冥想实录

《瑜伽经》说你和你专注的对像会合而为一你冥想大地会得到大地沉稳的力量你冥想大象会得到大象的勇猛你冥想狼会得到狼的速度今天我冥想我是一匹马跑在深爱的大地上我冥想我是风轻柔地转着圈跳舞般飘过我冥想我是水我与脚下的世界顿时汪洋大海随后只有我的意识在动完全没有我我感觉到纯粹的快乐  我的身体完全受意识支配我无所谓在哪我在这里永远存在我空成一阵风空成最柔软的水空成我自己都不知的万物时间之水成了永恒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