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受众成长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出版 > 美国受众成长记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08041148
作者:Richard·Butsch
页数:338页

内容概要

(Ph.D. Rutgers University) teaches in the areas of Media, Culture Studi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He has served as chairperson of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president of the Rider AAUP. He was 2008 Fulbright Distinguished Chair in Italy and a recipient of the Iorio Scholarly Achievement Award. He authored The Citizen Audience: Crowds, Publics and Individuals (Routledge, 2007)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 Audiences from Stage to Television, 1750-199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which received the American Culture Association Cawelti Priz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 Best Book Award for 2000-2001. He is editor of Media and Public Spheres (Palgrave, 2007), and For Fun and Profit: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isure into Consumptio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and has published numerous articles in American studies, sociology, history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s. He is a member of the advisory boards of Popular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d Particip@tions, an on-line journal of audience research. 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 global history of screen culture, a history of representations of manual labor and laborers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culture, an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textbook.

书籍目录

导言:积极参与的公众,消极被动的私人?/6
1.殖民地戏院,有特权的观众/1
2.共和早期的戏剧观众/13
3.杰克逊时代戏院里的“青皮”/26
4.知识以及观众主宰权的衰落/40
5.看日场戏的女土:戏院观众的性别变化/49
6.黑脸,白脸/67
7.综艺、洒水和色欲/84
8.“汇艺秀”,大混合/99
9.世纪之交的“正规”与“不正规”的戏院/112
10.实况筋舞台:镍币影院的观众/133
11从店铺到影剧院:寻求中产阶级/155
12.来自天宅的声音:早期的广播收听/173
13.柜式收吉祝与连锁厂’播网/198
14.乡村广播:“我们不再孤独”/218
15.恐惧与梦想:关于广扬的公共话语/230
16.电子的独眼巨人:50年代的电视/249
17.千家万户的电视:电视的“效果”/269
18.家用录像:观众的自治?/2盯
19.结论:从效果到抵制及其超越/302
附录:便利程度、承担能力以及门票价格/321

作者简介

本书对戏剧、电影、广播和电视等各种类型美国娱乐业的受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考察和分析。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文化研究者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理查德·布茨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历史和精良的分析,他用优秀的传统精巧打造了这部勘查史。

本书目的旨在提供一个受众的历史,尤其是通过比较年代较早的争鸣状况来揭示20世纪争鸣状况的历史。民众或学者对受众的讨论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历史的语境。例如,对看电视的关注很难上溯到对听广播或看电影的思考,更不用说联系到流行于19世纪的娱乐方式,如:情节剧、乌脸戏、汇艺秀等。而作为当今论争核心的那些议题曾经被翻来覆去地倒腾过,有时名目相同,有时花样翻新。作者希望本书能为有关中国和亚洲娱乐观众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提供借鉴。

图书封面


 美国受众成长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翻译是直的。中文序这本书对中国人有什么用?(为什么本书局限在美国?内容已经很多了,历史,媒介形式)英国传统和欧洲传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20世纪的中美受众受众(两个议题:被动主动,公共私人)互联网的影响希望在本书的激励下学习中国观众的历史,并学习美国受众史
  •     以时间为轴,通过媒介形式(主要是内容表现形式)的变化,受众与媒介的互动,勾画出美国受众的流变。对于受众的研究,大都是经验学派各种孤立的研究,侧重于应用。从历史角度重新考量受众研究,给人一种新的视角,这正是这本偏社会学的书对于传播受众研究的最大贡献。其实只看本书不太过瘾,论从史出,如果中国的学者也能按照同一思路进行研究中国受众的流变,不知会不会得出一些更具本土化的结论。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不仅是对受众历史的研究,通过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媒介的变化推动的受众的变化还是受众的需求刺激了媒介形式的发展?纵观下来好像二者都有,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个关系中的一个表现得更强烈。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妈的,我终于读完了。
  •     如果能出现一部《中国受众成长记》,应该比这个更有意思。
  •     图
  •     翻译的不怎么样。图书馆翻翻看,还是很有启迪的。起码我对这个角度不甚熟悉。
  •     完全看不懂。还得用里程碑那本。
  •     几乎没分析“我们是如何被娱乐的”
  •     有点散
  •     从传统戏剧到电子媒介,主旨是探讨媒公共与私人关系。史料颇丰,但论述不尽兴啊。读这本书,最好参考着别的书,包括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当代的媒介批判。最近找到一部中国类似的著作,“小题大作”的风格,从茶馆出发探讨国人公共空间变化。中国戏剧传统研究貌似我也找不到社会学层面的。以后再说。
  •     2013.4
  •     看到任天堂被翻译成灵童多。。。(最后一节看不懂→_→翻译坑爹还是本就坑爹)
  •     作为传播学的第一本书真的是值得纪念一下以及不堪入目的媒介发展史的成绩呢T T
  •     中国受众成长的时间被压缩在短短的一个世纪。
  •     差距啊
  •     美国的受众史,从最早期的戏剧到后期的电视,按照传播领域最为惯常的分类方式讨论了不同时期受众的变化,从主动积极到被动消极。
  •     讲故事的文笔生动 从而也看到任何一种事物在社会中由排斥到容纳到被同化的过程
  •     这本书是关于美国受众成长的,语言比较有趣,可以以小见大。
  •     终于读完!!!!!
  •     史实运用有详有略,可读性非常强。在布茨的笔下,受众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主动和被动,他们是被媒介、市场以及政治力量共同形塑的。布茨给我启发较大的是,他对空间传播十分重视,有点文化地理学的味道。空间的变化,空间中的媒介形态变化,导致空间中的受众发生变化。受众和空间的支配者一直在进行着权力的争夺,受众尽管越来越主动,却始终被支配着。
  •     对比19世纪和20世纪的受众发展,从戏剧、戏院、综艺汇、镍币电影、广播、电视,讲的很是清楚,贯穿着对积极和消极受众的思考,以及媒介如何将公共性的讨论逐渐带入家庭,变得私有化。用来考据归纳不错的一本书
  •     原来美国过去的剧院和大清戏院的文化环境好像啊
  •     美国大众娱乐的社会史
  •     这分明是我读过的美国人自己写的传播学书中最好看的一本
  •     介绍了美国殖民时代到20世纪末,美国媒介和媒介内容的变化与受众权力和习惯变化的关系,让人从纵向了解美国受众的蜕变史。很佩服Richard Butsch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式,每一部分的标注很严谨,研究方式虽然是传统的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但做到让人佩服的程度。
  •     没有报纸和杂志的内容,纯粹的娱乐媒介。媒体受众的成长是群体到个人的演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