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出版 >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978710802230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页数:430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是新时期第一本由文化机构创办的新闻杂志,其显著特色是文化性与新闻性并重,力求使新闻具有历史的品格,又使文化具有当下的活力。这种追求本身体现了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在此意义上,它无愧是老《生活》杂志的现代版。如果说它已是中国期刊备台上的一部名剧。本书展示的则是后台的情景。历届编导、演员在这里七嘴八舌,各有各的兴奋点,共同的是都相当动情,我觉得这正是此书好看的地方,多样的视角合成了一个真实的编辑部故事。

书籍目录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张伯海
一场神经病/沈昌文
期望时代大刊/董秀玉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范用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朱正琳
德国记忆/钱钢
向往文化/毕熙东
我的三联生活/陈西林
1993,那些人那些事/杨迎明 刘晓春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叶研
见习香港/何志云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季元宏
“生活”漫忆/杨浪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程赤兵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黄艾禾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杜民
十年一个轮回/唐元弘
……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作
王焱 陈曦 李钺 吴洪亮 谢峰 朱德庸

附录: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钱钢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黄集伟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风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苗炜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朱伟

编辑部纪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1992~2004)

后记

作者简介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1926年起由邹韬奋任主编,发行量达到15万份,是极有影响的刊物。当年,邹韬奋在发刊词中说:“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1995年,时逢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继承《生活》的传统,于1月14日恢复出版了《三联生活周刊》。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在这一期的“编辑手记”中说:“今天,我们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
十年里,《三联生活周刊》坚持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承诺以最快、最丰富、最好看的标准梳理一周新闻。
这本书,是由《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和现在的参与者们提供的回忆文字,还有一些珍贵的创刊史料。希望这本编辑部故事能让“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图书封面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条)

  •     我后知后觉,从大学时代才开始接触到这本杂志以及他所倡导的生活,不过,由于层次不够,我也就只能仰视那些高端的生活,平视那些我能领悟的文字而已。这本杂集,在我看来至少是,前面比较正统,后面才是精彩的部分。那些为这本杂志奋斗的牛人以及他们的牛事牛语。but,我发现精英人物的圈子好像就在那一拨人中间,转来转去都是他们,这也不难理解,志同道合嘛,利益攸关嘛。看这本书,你会发现平视那些深刻文字背后的种种搞笑,...
  •     干活一定得有激情。最终的成就将取决于当初付出的热情。从董秀玉到苗炜一干人。其中几次反复,也没有动摇。这种信念是值得学习的。至于杂志本身,见仁见智,暂且不评论了。
  •     记得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找到二三十年代三联生活周刊的合订本,于是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他们读完。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刻是有三点:一是那时候的国民党其实对言论的控制不十分得力,当时书上的一些内容放到现在看,是不敢那么说的。反观现在的生活周刊,仍然想针砭时弊,想体现自由观点,可是总是那么欲说还休,尺度与激情都不能与昔日可比。二是生活周刊也有说错了的时候,抗战爆发后,周刊在头版头条连续抨击马占山,说他当汉奸。后来我们搞清楚了,马占山或战或降,皆战法也,目的就是更多地消灭日本鬼子。他说,日本固有猛烈的枪炮,我当以热血应付;日本固有新奇的武器,我当以头颅拼挡。豪气冲天,为人敬叹。由此观之,不论多么客观的媒体,一旦他失去了真正亲临一线的了解,总会制造冤假错案,马占山多年的汉奸罪名,也可以说有三联周刊的“功劳”。三是看到三十年代三联生活周刊登的广告,有乒乓球、牛奶等等,感叹那时的上海滩作为国际大都市果然名不虚传,国统区的生活可能也不向我想像得那么严酷而乏味。50年后,当中国人民真的国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牛奶送到家门口的日子以后,我们可能谁也没想过,曾经,我们有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尽管他当时隶属于另外一个政权,但他确实早已在生活品质上达到过这个高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依然会沸腾,所以我想再来一次。今天在新浪微薄上合朱文秩老师说了几句话,心里想,假如我因此终能和它产生关联,我们会记住今天的。起码我会记住。
  •     这本书算作一堆文化人聚在一起写的回忆录,价值很高。让我知道,一本优秀的杂志,原来是这么来的。
  •     了解三联的必备读物。里面的编辑和记者文章写得真叫一个赞。
  •     很有挑战性的生活──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
  •     质地 质感
  •     一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孩子,不断成长。
  •     清晰的分水岭
  •     杂志十年 记者们从业心得历程
  •     买了好久好久一直没看进去,现在一翻,哇,像甩尾巴之类的居然懂了。
  •     理想在现实中生根发芽
  •     理想青年么。。当初多想当一名记者啊
  •     好多熟悉的银呀!!奏素八得还不过瘾
  •     10 years
  •     2005年版,27万字
  •     在杂志时代已经过去的今时今刻,我反而决定去订阅几本杂志。
  •     在大二的时候读过,记忆已经模糊,只是那时这本杂志让我着迷。
  •     朱伟对稿子的要求,李鸿谷做新闻的方法,各路神仙都可汲取营养,尤其是关于码字
  •     对于一个多年热爱《三联生活周刊》的人来说,这本三联的八卦书还是比较解馋。现在《三联》的广告虽多,一度让我很是鸡叻。但不可否认,《三联》还是现今中国最好的杂志之一。
  •     成长史
  •     办公室书架上看到《三联生活周刊 十年》这本书,利用空隙时间读完了,非常有意思,三联早期到现在的各位神仙纷纷现身,叙述了很多三联背后的故事,差不多可以看做一次创业历程。阅读中每每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吧。
  •      其中的故事和人物都很有意思,主旨奠定了文章摆脱不了对“曾经”的抒发,对作者而言是回忆和经历,往往印证了“多年以后,一切都不不在紧迫”。 看到的是他们的从容和淡然,我取来 热情,对“新闻人”一直都怀有淡淡的喜欢。所以,对于同学笑言“记者小黄”,我还是喜欢的。
  •     十年前,十年后 ---借用刊物的序言:《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
  •     一群员工和他们回忆的过去
  •     图文
  •     一本杂志和它的主编倡导的生活方式!
  •     一群热血青年开创了中国周刊的新时代。
  •     一本杂志背后的故事~
  •     不同的人是不同个体,每个有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每个人的思想维度又是不同的。从他们的字里能看出不同人的不同个性,看出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能力,充实感,也看出他们不同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有些人的文字里的刻意谦虚让人觉得是自恋和自负,也有些人是真的有两把刷子。当然,我记住了朱伟和苗炜,同时也更自卑了。
  •     一本杂志的成长史
  •     室友说:一群文人吵架,有什么好看的?耐着性子看下去,还是有可看之处的,三联的前生今世
  •     还记得学生时代坐图书馆,阳光洒满三借的下午。
  •     值得一读。高山仰止的人物。
  •     没怎么接触过三联生活周刊,所以于我来说,此书不是纪实而是励志。
  •     哇 我觉得很励志啊 感觉自己好差劲。
  •     看了《阿加莎专题》和《日本风物记》感觉自己重拾起了投过稿件的校园时光。 有喜欢的专题会追下去。 只是,甚是感到三联周刊编辑的文爱在深邃独到的同时,少点激情。
  •     重温
  •     没有二十年好看,大概里面的那些人太久远了
  •     很喜欢舒可文那篇 生动有趣 又去查她的微博 看到她转发朱伟先生三联人合影封面那期 很想把这期找来仔细看看 坚持20年 真的感动 珍贵的记忆
  •     刚刚到工作岗位上领导送给大家的书。对工作挺有帮助的,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技能上的提高。
  •     读得很爽。记者编辑这工作虽然高消耗,可以太吸引人。
  •     三联生活周刊 一种生活态度。无数英雄才俊在这里进进出出,为的应该只是心头的那一点点新闻理想吧!
  •     还是人的故事更加鲜活
  •     没看完过一期杂志,反而看了编辑部的故事。
  •     一眨眼,三联生活周刊十五岁了,又过了五年
  •     *相互褒奖,难以忍受。*
  •     一本杂志和它的诞生
  •     2013新订 2
  •     原来龙应台是女人啊。。。。
  •     也就还行吧。。。可能范围有点儿太小了。
  •     好多人才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